化学反应的限度4086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件

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件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判断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达到化学反应 的限度或化学平衡状态,直接依据就是其本质和特征,即 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注:指同一种物质的生成和消 耗的速率,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 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各组分浓度是否不变,含量是否 不变。 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解析:此题列出了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 各种可能情况,应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 (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①符合特征(1);②表示的都是正反应方向;③说明了反应 中各物质的转化量的关系;④NO2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 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特征(2);⑤中若是恒 容条件,则ρ始终不变;若恒压条件,则ρ随反应而变;故 ①④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选A。
答案:A
名师点睛: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1)v正=v逆。 (2)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 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全是气体参加的且前后化学计量数改变的可逆反 应,压强保持不变。
(4)全是气体参加的且前后化学计量数改变的可逆反 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5)对于有颜色的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颜色 不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5.变:当外界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变化时, 则原平衡被破坏,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就会发生变 化,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平衡。
解析: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可逆反应中的各种成分 是不能完全转化的。所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 c(X)<0.2 mol·L-1,0<c(Y)<0.6 mol·L-1,0<c(Z)<0.4 mol·L-1,故A、C错,B正确;当Z为0.1 mol·L-1时,Y为 0.45 mol·L-1,故D错;答案为B。

化学反应的限度PPT教学课件

化学反应的限度PPT教学课件
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 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 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 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 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 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 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 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破阵子:词牌名。 ②挑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 ③吹角:军队中吹号角。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 ④八百里:指牛。古有一牛,名叫“八百里驳(bò)”。 麾(huī)下:指部下将土。炙(zhì):烤熟的肉。 ⑤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 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反映边塞征战的乐曲。 ⑥的(dí)卢:一种烈性快马。 ⑦霹雳:响声巨大的强烈雷电。 ⑧了却:完成。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笑语盈盈暗香去。 代妇在, 灯火阑珊处。
⑦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⑧蓦然:突然,猛然。
⑨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这首词写了什么时节的什么情况?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 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 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 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 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 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 的女子结伴而来。
例1、下列那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3H2 ( AD )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限度》最新精品PPT教学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限度》最新精品PPT教学课件

”号两边的物质互为反
应物和生成物。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率都小于 1,任何一种物 质的存在量都大于 0,但存在量不能无条件的确定。
(4)能量类型的转化互逆。如果正反应是放热(或吸热)
反应,则逆反应就是吸热(或放热)反应。例如2SO2+ O2===2SO3是放热反应,2SO3===2SO2+O2是吸热反应。
5 .在一定条件下 ____________ 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的平衡混合物的百分组成不再随时间 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相等, 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答案:1.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2.两个方向 3.正反应 逆反应 产品产率 正反应 提高反应的限度 逆反应 逆反应速率 原料
4.原料利用率 能源 产量
可逆反应
5.可逆反应
正反应速率
●问题探究
1.什么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提示:同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 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产物共存。 2.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有哪些特征?
提示: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 再发生变化,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其特征可归纳为逆、等、 动、定、变。
和O2的化学反应。
(2) 正 反 应 和 逆 反 应 发 生 的 条 件 相 同 。 例 如 2SO2 + O2―→2SO3 和 2SO3―→2SO2 + O2 的条件都是催化剂、高 温。如果对反应体系施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正反 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受影响。
(3)各反应物、生成物共存。“
D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

化学反应的限度ppt课件

化学反应的限度ppt课件
所需用量,而且高炉顶部排出的气体中总含有没有利用的CO。
这使炼铁工程师疑惑不解。
猜想:炼铁工程师们认为是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造成的。
措施:设法增加高炉的高度,以增加接触时间。
结果:高炉尾气中CO的比例竟然没有改变。
直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经过深入的研究,才
将这一谜底揭开。原来,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C + CO2 ⇌2CO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③B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3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⑥ C.①③⑥ D.①③④⑤
【应用体验3】经过化学家长期研究发现高炉中:
Fe2O3(s)+3CO(g)⇌2Fe(s)+3CO2(g)是可逆反应,一定温度下,
23.1
31.4
/%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压强/MPa
NH3
含量
温度/℃
0.1
10
20
30
60
100
200
15.3
81.5
86.4
89.9
95.4
98.8
300
2.2
52.0
64.2
71.0
84.2
92.6
400
0.4
25.1
38.2
47.0
65.2
79.8
500
0.1
10.6
19.1
D.单位时间内有1 mol O2生成, 同时有 2 mol SO3 生成 ;
E.单位时间内有2 mol SO2生成,同时有 2 mol O2 消耗 ;

化学反应的限度ppt课件PPT课件

化学反应的限度ppt课件PPT课件



·正反应
ひ正=ひ逆 ≠ 0
O·时间ຫໍສະໝຸດ ·逆反应O时间
2SO2+O2
2SO3
探究2:从数据与图像中你得出的该反应进行过程中浓度、速
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第11页/共24页
从数据与图像中你得出的该反应进行过程中 浓度、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 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逆反应速 率为零。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正 反应速率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逆反 应速率增大。
第4页/共24页
随堂练习
催化剂
18O2 + 2 SO2 △ 2SO3, 此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后,混合物中 含18O的粒子有 SO2、O2、SO3 。
第5页/共24页
研究素材
在一定条件下,有人将一定质量的胆矾放入它 的饱和水溶液中,过了一天之后再来看时,发现许 多小的颗粒不见了,而大的颗粒变得更大,取出干 燥后称量,发现质量却与原来一样。
第20页/共24页
3.在一定的温度下,可逆反应:A(g)+ 3B(g)
===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
21
第21页/共24页
4、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
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B )
•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最新《化学反应的限度》PPT课件精品课件

最新《化学反应的限度》PPT课件精品课件
通过改变可逆反应体系的温度、浓度、气体的 压强(yāqiáng)等,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
第十六页,共26页。
怎样提高煤的燃烧(ránshāo)效率?
• 煤的状态与燃烧的速率有何关系(guān xì)?与 煤的充分燃烧有何关系(guān xì)?
将煤汽化比固态煤燃烧(ránshāo)速率更快且使煤充
第九页,共26页。
H2(g) + I2 (g)
正向反应 逆向反应
2HI(g)
请继续分析:
(5)反应进行到什么时候(shíhou)会“停止”

当正反应(fǎnyìng)速率与逆反应(fǎnyìng)
(6)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nóngdù)如何变化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不再改变
(7)给这个状态命名 平衡状态
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 • 4、化学反应条件(tiáojiàn)的控制。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练习(liànxí)
1.在200 ℃时,将a mol H2(g)和b mol I2(g)充入 到体积为V L的密闭(mìbì)容器中,发生反应: I2(g)+H2(g) 2HI(g)。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dānwèi)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 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 实质是从多方面控制燃烧反应的条件,它的意义在 于节约能源,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等。
第十九页,共26页。
2.反应物的转化率计算:
A的起始量- A的平衡量
反应物A的转化率=
A的起始量
×100%

化学反应的限度PPT

化学反应的限度PPT

1、可逆反应
定义:在同一反应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大部分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正反应和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 反应物、生成物共同存在; 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交流与讨论
*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可逆反应,无论反应时间多长,在反应容器中总是存在着氮气、氢气、和氨气。
试卷 V(正)=V(逆)时 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时
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2.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 N2(g)+3H2(g) 2NH3(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C.断开1molN—N键的同时断开6molN—H键
B.断开3molH—H键的同时生成6molN—H键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AB同时生成n molB2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B2
这样的条件可以引起速率如何变化?
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再见
2、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特征:“动”、“等”、“定”、“变” “动”: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 “等”: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大于0; “定”: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改变外界条件时,平衡会发生移动。 (旧的平衡将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E、消耗3molH2的同时,生成2molNH3
F、N2的浓度保持不变
G.c(NH3)∶c(N2)∶c(H2)=2∶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容器内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⑧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在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SO2+O2 催化剂 2SO3 中充入由18O组成的氧气一段时间后,18O原子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和O2中都存在
C 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
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NH3,同时NH3又可以 分解为N2和H2
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⑵在可逆反应进行时,正反应和逆反应 是同时进行的。 ⑶不同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同的。
3、注意:可逆反应方程式书写时要用“ ”符号。
可逆反应 反应物
生成物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2SO2+O2
催化剂 高温
2SO3
SO2 +H2O
H2SO3
NH3 +H2O
NH3 ·H2O
随堂练习3
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 M、N全部变成了Q C. M、N、Q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 反应已经停止
随堂练习4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 (BC)
A. A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消耗3n mol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E. A、B、C物质的量相等
2NH3反应在一定温度密闭 平
刚性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容器内N2、H2、NH3三者共存

②容器内N2、H2、NH3三者浓度相等

③ 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比恰为1:3:2

④⑤⑥tt某mm时iinn内内间生 ,内成 生断裂成1m13ommlNooHllHN32-同同H时键时消的消耗同耗0时3.m5,mo断loHlN裂2 2 6molN-H键判断
随堂练习5
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容器中,
2NO2(g)(红棕色)
N2O4 (g) (无色)的可逆反应中,

下列情况属于平衡状态的是(BC)
A.N2O4不再分解 B.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C.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D.NO2的浓度与N2O4的浓度之比2:1 E.v正(NO2) = 2v逆(N2O4)
能够说明 N2 + 3H2
结论
______
Fe3+与I-发生化学 反应生成了I2 溶液中还有Fe3+
说在明应一:也在能定能相得条反同到件应的2下生条成m件把F下o与el,3S2+F与Ome33Io+吗-与,l即S?I:O-能22F发与e3生+1+m反2I应o- l生O2成2置FFe于e22++密+和I2闭I2,容Fe器2+和中I反2
C.电解水生成H2和O2,H2和O2转化成H2O D.SO2溶于水和H2SO3分解
在19世纪的英国,炼铁工业快 速发展,但是化学家们发现炼铁高炉 排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刚开始他们认为是因为铁的氧化物和 一氧化碳反应时间不够长,导致反应 不完全,于是他们把高炉建的非常高, 以增加反应时间,后来发现高炉排出 的一氧化碳气体并没有减少,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现象?
高温
Fe2O3(s)+3CO(g) = 2Fe(s)+3CO2(g)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是否普遍存在?
实验
①1mL0.1mol/LFeCl3 溶液与 5mL0.1mol/LKI溶液 反应
②在反应①的溶液中 加CCl4,振荡,静置
③取②的上层溶液,滴 加KSCN溶液
现象
试管内溶液由无色变 为棕黄色
试管内液体分层,下 层呈紫红色 试管内液体变为血红 色
•此条件下进行到什么时候达到了这个反应的限度? •此时的反应是否停止了? •此时为何3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图象分析 2SO2+O2
催化剂
△ 2SO3
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
浓 度
·反应物 生成物
速 率
·v正
·O
t1
时间
·v逆
O
t1
时间
2、化学平衡状态 动 态 平 衡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 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 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某温度和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2SO2+O2
催化剂 △
2SO3
时间
(min)
物质的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浓度(mol/L)
SO2
1 0.7 0.5 0.35 0.2 0.1 0.1 0.1
O2
0.5 0.35 0.25 0.18 0.1 0.05 0.05 0.05
SO3
0 0.3 0.5 0.65 0.8 0.9 0.9 0.9
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写出氯气与 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氯水中含有的微粒:
Cl2,H2O, HCIO,H+,Cl-, ClO-,OH-,
Cl2+H2O
HCl+HClO
一、可逆反应
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
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 学反应。
2、特点:⑴可逆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反应物不
(6)
时,化学平衡即发生移动
随堂练习1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随堂练习2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 D)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在19世纪的英国,炼铁工业快 速发展,但是化学家们发现炼铁高炉 排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刚开始他们认为是因为铁的氧化物和 一氧化碳反应时间不够长,导致反应 不完全,于是他们把高炉建的非常高, 以增加反应时间,后来发现高炉排出 的一氧化碳气体并没有减少,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现象?
高温
Fe2O3(s)+3CO(g) = 2Fe(s)+3CO2(g)
概念的理解: 前提 :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实质 : ひ正=ひ逆 ≠ 0
标志 :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3、化学平衡的特征 (1) 逆—— 可逆反应
动态平衡
(2) 等—— ひ正=ひ逆 ≠ 0
(3) 动—— 动态平衡
(4) 定—— 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
(5)
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5) 变—— 当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