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2022年版课标要求】1.知道物质的沸点。
2.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蒸发现象和沸腾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数据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演示实验、辅以多媒体教学,讲述法、练习法。
学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表格图象分析方法。
【课前准备】细线、计时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打火机、小烧杯、硬纸板、温度计、毛巾、酒精、棉花。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用酒精写上,“我努力,我成功”几个字,学生观察现象,一会儿酒精不见了,黑板上的酒精跑到哪里去了?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酒精开始时是什么状态,后来是什么状态?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知学习(一)汽化和液化概括总结: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让学生说明。
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气态的物质也可以变成液态,我们称之为液化。
教师活动:利用PPT展示两个定义,学生在课本上标画定义、记忆。
(二)探究水的沸腾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水可以变成水蒸气,我们烧水的时候,经常说“水开了”,在物理学中,“水开了”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沸腾的定义,标画定义、记忆。
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瓦特观察烧水的水壶,发现壶盖被顶起,由此发明了蒸汽机,生活处处有科学。
那么,你仔细观察过水沸腾时的现象吗?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继续加热,水温会不会继续升高?2.学生猜想:水沸腾时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水温会升高。
3.设计实验:教师说明: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实验的关键是器材的选择与安装以及要节省实验的时间,还要注意安全。
教师展示问题:实验器材:安装顺序:如何缩短水沸腾的时间: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学生讨论:根据问题,学生思考、讨论、说明自己的想法。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主备人:孔祥超副备人:王东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 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4.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5.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6.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难点: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水、烧瓶、玻璃片、胶头滴管、棉花、火柴、冰镇可乐一瓶、常温可乐一瓶、小镜子、注射器、乙醚、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酒精、胶头滴管、塑料袋、水槽、热水、烧杯、水、酒精灯、棉签、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温度计、硬纸板(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火柴、小镜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想想做做】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2. 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 你又看到什么变化?同学们,你能解释这些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汽化和液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欲望。
)动手做一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
分组实验并观察酒精状态的变化:酒精不见了,变成了气态的酒精蒸气。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
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
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
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两课时(含实验)教学准备五组: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200ml烧杯。
酒精温度计。
硬纸板。
玻璃片。
一次性打火机。
30%酒精。
50ml注射器。
乙醚。
等。
棉签。
水。
视频仪。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
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设计
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以及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现象知道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沸腾、蒸发的特点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现象并及时总结,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可以采用讨论使湿衣服尽快变干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教学难点:利用蒸发、沸腾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情景,根据蒸发、沸腾的特点进行解释,明确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上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活动1:让学生阅读教材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
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动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由于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学们可以说出较多的沸腾时的现象)[猜想和假设]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
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思考,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初中物理-八年级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条件。
教学难点:
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教学方法:
情景化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思维导引教学法。
教学内容:
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条件。
2.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特点。
3.实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条件。
3.讲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特点。
4.实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
5.总结反思: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学生的掌握汽化和液化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
3.通过评估考试,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实际提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PPT:包含课程主要内容、重要概念和实例图片。
-教学视频和动画:演示汽化和液化过程,热量变化等。
3.课程平台:
-课堂管理系统:发布课程通知、作业和教学资源。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后复习资料和扩展学习资源。
4.信息化资源:
-电子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版。
-教学APP:支持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即时反馈。
3.设立生活实例分析环节,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和区分蒸发和沸腾,提高应用能力。
4.设计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5.课后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实物模型或实验器材:蒸发和沸腾实验装置、液体加热器、温度计等。
-投影仪或智能黑板:展示教学PPT、视频和动画等。
例题4:沸腾条件与气压的关系
题目: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会降低。假设某地区海拔为2000m,求该地区水的沸点相对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降低多少度。
解答:
每上升1000m,气压下降大约10kPa。因此,2000m的海拔高度导致气压下降大约20kPa。
水的沸点与气压成反比,气压下降,沸点降低。根据比例关系,沸点降低的温度约为:ΔT = (20kPa / 10kPa) * 1℃ = 2℃
①汽化吸热:在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下降。
②液化放热:在液化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使周围温度上升。
4.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实例
①蒸发制冷:如冰箱、空调中的制冷剂蒸发吸收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②沸腾烹饪:如煮水时,水加热至沸腾,热量使食物熟透。
③蒸汽机:利用水蒸气的热量推动活塞,转化为机械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1)讲解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2)通过实验观察蒸发与沸腾的现象,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探讨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3)介绍液化的方法及其原理,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探究: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蒸发与沸腾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反思,不断进步。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撰写一篇关于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小短文,要求至少包含两种汽化方式的应用、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以及液化方法的实际运用。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结论。
6.课后作业:
布置与汽化、液化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7.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在阳光下快速蒸发、冰箱内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3)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验证液化的方法及其原理。
4.巩固拓展:
(1)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汽化与液化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原理、实验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人教版)3.3汽化和液化优秀教学案例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责任感。
4.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夏天的蒸发冷却、热水沸腾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互评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在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夏天喝冷饮时杯子外壁出现的滴水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汽化和液化的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3.总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通过示例和图片解释蒸发和沸腾两种汽化方式及其区别。
2.问题导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3汽化和液化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教案:3.3 汽化和液化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一、教学内容1. 汽化的概念: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称为汽化。
2.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汽化过程中吸热。
3. 液化的概念: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
4.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法,它们在液化过程中放热。
5. 生活中的实例: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它们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夏天喝冰镇饮料时看到的白气,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现象。
2. 概念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空调制冷原理、冬天呼出的白气等,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实验演示:进行液化的实验,如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让学生亲身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6. 练习巩固: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3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 概念: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2. 方式:蒸发、沸腾3. 特点:吸热二、液化:1. 概念: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2. 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3. 特点:放热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2. 答案:汽化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如水蒸发成为水蒸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知识与目标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条件;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知道蒸发可以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理。
一、自主预习58—61页1. 物质从__ _变成_ _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 __和_ _ 。
变成液态叫。
2.沸腾是汽化现象;蒸发是的汽化现象。
3.在家中认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请你说出水沸腾时的特点?4.观察课本P61图3.3-5,解释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象。
5.通过预习,你未解决和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有:二、课内探究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活动3:阅读60页的蒸发,了解汽化的另一种形式,并与沸腾作比较,完成下表蒸发沸腾相同点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应用:蒸发致冷,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61页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使液体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如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使其液化的。
活动4:阅读62页电冰箱,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三、达标检测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 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2、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4、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过程____热量。
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掌握气体和液体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
3.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实质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增强或减弱。
4.拓展思维,培养观察、实验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物质的三态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条件。
3.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拓展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用具、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简要交流,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比如:你们曾看到过哪些液体蒸发成气体的现象?液化是如何发生的?有什么条件?2. 学习新知(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让学生认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三态变化中,气体是如何转化为液体的?”“液体又是如何转化为气体的?”解释汽化和液化的实质是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增强或减弱。
3. 实验探究(30分钟)划分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液体蒸发成气体和气体冷凝成液体的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结束后,小组之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和讨论,总结液体蒸发和气体冷凝的条件和规律。
4. 概念解析(15分钟)根据学生实验的结果和讨论,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对液体蒸发和气体冷凝的条件进行系统的概念解析,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液体蒸发需要克服液体表面的吸附力,气体冷凝需要克服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引力。
5. 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与汽化和液化现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如:“为什么热水比冷水更容易蒸发?”“天气湿度高时,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能够给出科学的理论依据。
6. 小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小结和归纳,梳理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复习。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第三章“热现象”,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探讨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并通过实例了解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掌握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进行解释。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2. 教学重点: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热水、冷水、硬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夏天喝冰镇饮料时看到的气泡,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汽化和液化的定义,讲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如冰镇饮料的气泡、夏天湿身后的干燥等,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进行解释。
4.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如将硬币放入热水中观察硬币的汽化和放入冷水中观察硬币的液化。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汽化和液化的应用,如空调、冰箱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放热。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一下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汽化与液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实验现象。
教学策略:布置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为什么会感到冷?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会干得更快?”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现象,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策略:实施差异化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任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5.合作学习,提高沟通能力: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物质状态变化的知识,如熔化和凝固,强调汽化和液化也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一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这种联系旧知识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首先明确汽化和液化的定义,解释它们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和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我会用生动的比喻和图示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4.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汽化和液化(一)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蒸发和沸腾)说课设计孟州河阳华侨阳光学校薛淑升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我是来自河阳办事处华侨阳光学校的物理教师薛淑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汽化和液化》。
它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展示课题)根据教材容量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计划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蒸发和沸腾”部分的内容。
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课堂设计。
一、教材分析:(展示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和作用、地位:1、教学内容: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②帮助学生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③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2、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体系中的作用、地位:本节内容属于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热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专题,它既是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等知识的继续,又是我们后面学习热和能的基础。
本课内容禀承了现象→分析→应用(实践)的思路,其中“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的实验,它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密切联系。
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并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所以对本节课而言,知识学习和实验探究两个方面都至关重要。
甚至我觉得获取知识的方法大于知识本身,探究实验的过程终于结论本身。
故本节内容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沸腾实验”过程为着重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汽化及两种方式的异同教学难点:进行沸腾实验、解释生活中蒸发快慢的事例(四)教具和教学环境:教师演示用具:水槽、塑料口袋、酒精、脱脂棉球、热水、多媒体、PPT课件学生每组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纸盖、钟表(五)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法和学法:三、教学程序设计:(一)新课引入1、通过“图片:黄山云海”、“图片:火箭发射”引入新课老师设问:云海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怎么回事?2、实验导入:首先,我和学生合作,分别进行以下演示实验:①用酒精棉在黑板上写下“液体”两个字,让学生观察两个大字的变化。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并撰写一篇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科普文章,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6.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条件,并通过实验观察了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其他重要的物理现象,敬请期待。”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通过课堂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提出与解决能力。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现象进行逻辑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勇于尝试的精神态度。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化和液化现象》
-科学杂志文章:《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网络资源:国家地理网站上的《汽化和液化的环境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展示液化的过程。
-调查生活中利用汽化和液化原理的产品,并进行分析其工作原理。
“液化的概念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有哪些方法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并结合教材第68页的内容进行解答。”
3.课堂实验(15分钟)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进行一个简单的课堂实验,观察和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请各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4.总结与拓展(10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条件。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思考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3.3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3.3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提问】(1)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出空气后用绳把袋口扎紧,然后放入开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开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在整个过程中,酒精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滴入酒精的塑料袋(2)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以后也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包含什么物理原理?【演示】如下图,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在空气中放入热水中放入冷水中现象: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
【视频演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归纳总结】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给出概念】2. 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
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属于蒸发;壶里的水烧开了,属于沸腾。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
(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钟表。
(2)实验装置:(3)注意事项①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让水尽快沸腾。
烧杯里面的水用热水,且加盖。
水不宜过多,但需要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
②安装实验器材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③实验结束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在烧杯中加入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等。
(2)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
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
《汽化与液化》 教学设计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
新课教学
【注意】由于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务必提醒
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并
提前做好分工,要教导学生使用方法,确保实验顺利
开展。
各组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教师给予纠正及评价,多安
排几组,教师归纳并小结:
1、沸腾是只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
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
2、沸腾前,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在上升过程逐渐变
小,未到水面就消失。
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在上升过程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
3、水在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不断吸
热,温度不变,这就是沸腾的特点(板书)
4、液体在沸腾时都有一定的温度,我们把液体在沸
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沸点。
展示【沸
点表】
5、通过实验,发现给沸腾的水(可用试管停止加热,
撇去酒通过演示实
|精灯后水停止沸腾,再加热则继续沸腾来引出学生
思考水的沸胯验。
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需要的两个条件:
(1)达到沸点
(2)持续吸热
活动3、蒸发的特点
既然沸腾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并持续吸热,同为汽化
的另种方式蒸发是否也需要达到一定温度,还司不
需要吸热呢?
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可
以培养动手能力另一
方面,学生亲身经历
实验过程,更加清晰
了解水沸腾的实验现
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为新授课,教学内容有: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蒸发和沸腾现象;沸点的概念及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精神,注意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坎儿井”、“蒸汽机”的知识等形式,有意识地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活动中强调“生活·物理·社会”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观察沸腾现象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探索实验来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过程,通过课前查阅资料等途径知道一些物质的沸点,并且能根据这些沸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知道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什么是汽化和液化。
2.说出沸腾的特点及沸点。
3.说出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情况。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物理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大量的相关实验和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用“酒精棉花”在黑板上写“汽化”两字。
举例:黑板上的字怎么不见了?——变成气态了
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一、汽化的两种形式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讨论】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实例来得出。
)
(1)液体的温度越高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补充实例说明,人们利用蒸发快慢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例】农民在收割后,把谷放在通风的操场上太阳底下摊开来晒,然后隔段时间会把谷去翻翻,这里面用到了哪些原理?
还有:水在火炉上烘水倒在盆中比装在杯中没的快酒精擦上,用嘴吹……,书上P126的三个例子。
然后插上水,哪个感觉更凉快?(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分别用水和酒精写蒸发两个字)
得出结论:酒精蒸发的快,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
刚才我们感觉到擦上酒精后手感觉凉凉的,能说明什么呢?液体蒸发要吸热,下面就通过实验来证明。
【实验】P127酒精蒸发实验。
可以观察到温度先下降(蒸发吸热),后上升(蒸发完了,回到室温),让学生说明原因。
补充:干温度计,用书扇,温度不降湿温度计,用书扇,温度下降说明水蒸发时降温所致。
综合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和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结合生活蒸发给我们的好处和坏处。
【例】风吹蒸发快,洗完澡,冷,电风扇夏天吹,凉爽。
狗吐色头,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来加快散热。
【小结】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要吸热。
2.沸腾
【实验】P128(从温水开始加热,节省时间)
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1.沸腾前,水温升高,沸腾时,水温不变,同时有大量蒸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蒸气。
(这里让学生描述时越详细越生动越好)
2.归纳:(都可从实验现象中通过提示让学生归纳出来)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沸腾,但不升温。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虽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3.沸点的概念及几种液体的沸点:
(1)注意:都是在一标准大气压(atm)下的
(2)水的沸点,1ATM下,100℃,其他物质见P128的表
4.低沸点物质的用途:冷冻治疗。
(原理见P129)
【讨论】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液化
【引入】P129 朝桌子或窗户嗬气,可以看见上面有小水珠出现。
天气冷的话朝空气中吐气,可以看到“白气”,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水蒸气看不见的。
【实验】水蒸气液化。
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温【实验】
(2)加压(压缩气体的体积)【乙醚液化实验】
日常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等
2.液化放热:水蒸气冒出上方,放手感觉烫。
冰箱后面会发热等。
阅读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卫星的温控技术,P131。
3.“白气”问题 P131 讨论
(1)靠近壶嘴一段温度还是比较高,不会明显液化。
(2)水蒸气变成水珠液化要放热,所以,要更烫。
【小结】汽化(吸热)
液态←-――――--→气态
液化(放热)
汽化方式: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沸腾(沸点的概念)
液化方法:降温和压缩气体板书设计
一、汽化
二、汽化的方式
1.沸腾
2.蒸发
三、液化
四、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