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附加习题)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资料及真题试卷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资料及真题试卷

(泉州师范学院自考官方微信,扫描一下加关注,方便快捷收信息)《学前儿童发展》复习资料及历年真题试卷泉州师范学院鲤城自考助学点2016.3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课程代码:12340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导论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

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岁)的儿童。

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有规律的(有序)、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答)(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8、通常认为,2-3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

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客观性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避免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教育性原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感知觉)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感知觉)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第3章)一、选择题1、属于外部感觉的是:-----------------------------------------------------------------------------()A、味觉B、运动觉C、平衡觉D、机体觉2、观察实际上是一种()过程。

--------------------------------------()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象3、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A、某人去一个旅游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像进了迷宫4、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A、日常生活事件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C、天气变化D、生活制度5、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6、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根据观察任务,自觉的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精确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7、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8、“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A.深度知觉B.大小知觉C.形状知觉D.方位知觉9、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 )A.目的性的加强B.方法的形成C.细致性的增加D.概括性的提高10、儿童对“上下、左右、里面、后面”四个方位词的掌握顺序应是:--------------()A.上下、左右、里面、后面B.上下、里面、后面、左右C.上下、后面、里面、左右D.上下、左右、后面、里面11、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___________较差。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习题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习题

《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一、单选题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感知觉的是( )。

A.视觉B.温度觉C.平衡觉D.幻觉2、下列选项中属于物体知觉的是( )。

A.运动知觉B.自我知觉C.听知觉D.人际关系知觉3、在热水中洗澡的时候,开始觉得水很热,一会儿就不再感觉热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觉能力的代偿4、产生“月朗星稀”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觉能力代偿5、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牙疼可以因强烈的声音刺激而加剧,也可因压迫皮肤而减轻。

这是感受性变化的( )规律。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受性的训练6、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

这是因为( )。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受性的训练7、不管学生坐在哪个位置,总是把教室的门知觉为长方形。

这说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B.理解性C.细致性D.恒常性8、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在X光片上能够看到不为一般人所察觉到的病变这属于(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9、老师批改作业时,用红笔最醒目。

这种现象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 )因素决定的。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B.对象的活动性C.对象的特征D.对象的习惯性10、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无论是男声唱还是女声唱,无论是儿童唱还是成人唱,我们都会将其知觉为同一首歌,这是()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11、夜晚的天空,一颗流星很容易被人感知。

这种现象属于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2、幼儿常常将“b”和“a”,“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13、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辨别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

学前心理学第周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学前心理学第周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学前心理学第周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1. 儿童感觉发展的基本特征1.1 感觉器官的发育儿童的感觉器官在出生后就开始发育,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之后,它们开始发挥作用。

例如,视力和听力是两个大多数人很容易认可的感觉,但是直到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才能完全发育完成。

1.2 儿童的感觉区域在儿童身上,感觉器官像他们的肌肉、关节等之类的身体部位一样,都比成年人的要小。

这意味着,当儿童感觉到某种刺激时,他们所感觉到的范围也会比成人更小。

1.3 儿童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儿童的感觉器官比较脆弱,因此儿童对外部刺激的照射很敏感。

比如,在弱光和弱声音的环境下,孩子们能够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更加清晰。

而在强光和强声音的环境下,他们可能会不适应或产生不良反应。

2. 儿童知觉发展的基本特征2.1 儿童知觉发展的特征儿童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他们的知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不断经历各种不同的刺激之后,他们逐渐的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并从中学习到了一些知识和技能。

2.2 儿童知觉误差儿童的知觉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可能会犯一些知觉误差,而这些误差多半是由于他们庞大感觉器官范围的缘故。

比如,当一只鸟在树上飞过时,孩子们可能会觉得它从下方飞来,而不是从上方飞来。

2.3 儿童从感觉到认知儿童的感觉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孩子们通过感知来获取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调整儿童的直觉和认知。

3. 儿童感觉和认知的发展需求3.1 多样化的感官体验孩子们需要不断地接触各种类型和不同强度的感官刺激,这样可以促进感觉器官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必须学会接受新的经验,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2 探索和尝试孩子们需要尝试新的事物和事情,比如摆弄新的玩具、探索陌生的环境、观察不同的人或事物。

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的感觉和认知逐渐得到发展。

3.3 展示和分享孩子们需要分享他们的感觉和认知经验,通过与别人交流和分享,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反馈。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要采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或方法,帮助幼儿 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以逐渐扩大他们注意的范围。
整理课件
16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二)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的自身状态都有关
系。 注意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1.活动开始时,运用多种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注意转移到当前活 动中来。
2.活动中,运用语言指导让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主动转移注意。
3.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帮助发展其注意转移的能力 。
整理课件
18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四)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婴儿注意的发展 1. 1-3个月
(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多于简单刺激物 (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3)偏好不规则的图形多于规则的图形 (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多于密度小的图形 (5)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刺激物多于无同一中心的刺激物 (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刺激物 (7)偏好熟悉的刺激物 (8)偏好新奇的刺激物
整理课件
10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
(一)幼儿无意注意的发展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 无意注意的原因 3.幼儿的无意注意随年龄增长不断稳定和深入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幼儿心理学这门学科,探讨的是关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行为模式、学习方式等问题。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儿童发展和教育相关的练习题。

一、认知与感知发展儿童的认知与感知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和环境的互动,儿童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知模式。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他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进而对事物形成认知。

1. 儿童的感觉器官在感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请简要描述儿童的感官发展过程。

在几个月的岁月里,婴儿的感觉器官逐渐发育,在感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接收到各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转化为自己的感知与认知。

2. 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感知有何关系?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感知密不可分。

感知提供了儿童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而认知则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和应用。

儿童通过感知世界中的各种刺激,逐渐认知到事物的属性、关系和规律。

二、语言发展语言是个体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

通过语言的运用,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语言的有效运用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1. 请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阶段,描述1-3岁儿童的语言特点。

1-3岁的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在这个时期会有很大的产量和多样性。

1岁时,儿童开始使用单词和简单的句子表达意思。

2岁时,他们能使用更多的词汇和简单的语法结构。

3岁时,他们已经能够使用简单的过去时态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家庭环境有何影响?家庭环境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在家庭中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如果家庭重视语言的使用和鼓励儿童积极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儿童的语言发展会更为丰富和迅速。

三、情绪与社会发展儿童的情绪与社会发展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情绪的体验和社会交往,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

第三章 答案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习题和答案

第三章  答案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习题和答案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B.集中性C.清晰性D.鲜明性3.注意使学前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4.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B.扩大C.缩小D.以上都有可能5学前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学前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B.想象C.需要D.思维6.注意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能。

A.整合B.维持C.调节D.选择7.注意使学前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对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8.3~6 岁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9.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学前儿童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0.学前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1.学前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2.学前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学前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3.注意是感知觉的( )。

A.开端 B.条件 C.发展 D.目的二、填空题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它的两个特点。

2.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学前儿童发展》第三章考点手册

《学前儿童发展》第三章考点手册

《学前儿童发展》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考点9 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二级考点,选择、名词)1.【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3.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4.婴儿能分辨面孔、同心圆、报纸。

这属于视觉偏好法。

5.【习惯化】是对婴儿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婴儿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不再对刺激物做出反应的方法。

6.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7.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经验方法(1)视觉偏好法;(2)习惯化方法;(3)诱发电位法;(4)高振幅吮吸法。

8.【视觉偏好法】研究者给婴儿同时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种更感兴趣。

9.【去习惯化】即婴儿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化后,随着另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便立刻消失的现象。

10.【诱发电位法】是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记录他们看到刺激时脑电波的变化。

11.【高振幅吮吸法】即让婴儿吮吸一个里边镶嵌有电路的特殊奶嘴,研究者通过分析婴儿的吸吮动作,研究他们对感知环境的反应。

12.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是习惯化方法。

考点10 视觉的发展(★三级考点,选择、名词)1.视敏度是指视觉精确地辨别细微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

2.【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3.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4.【视觉集中】是指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

5.胎儿已经有听觉反应。

考点11 触觉的发展(★三级考点,选择、名词)1.【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是皮肤感觉和运动觉的结合。

2.皮肤感觉包括触压觉、冷觉、温觉、痛觉和震动觉。

3.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

4.甜味能减少婴儿哭泣。

5.与苦、酸、咸或者中性的液体相比,他们吸吮甜味液体频率更快。

6.婴儿视觉和触觉的协调一般出现在出生后5个月左右。

学前教育原理,章节测试 第三章

学前教育原理,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心理学的界定儿童的年龄范围是指()A.0~14岁B.3~18岁C.0~18岁D.0~12岁【解析】C 一般来讲心理学中将0~18岁的个体称为儿童。

本章对儿童的理解主要采取的是心理学的界定。

2.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个体差异性B.整体性C.连续性与阶段性D.方向性和顺序性【解析】D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体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从心理活动的发展顺序看,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这为其他认知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3.我国学者对儿童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是()A.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B.1~3岁婴儿期;3~7岁幼儿期C.0~3岁婴儿期;3至6、7岁幼儿期D.1~3岁婴儿期;3至6、7岁幼儿期【解析】C我国学者通常认为0~3 岁属于婴儿期;3至六七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

4.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顺序性B.连续性C.阶段性D.整体性【解析】B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

5.幼儿能够完成某项活动,会影响其自信心和成就感,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A.连续性B.整体性C.顺序性D.个体差异性【解析】B儿童各种心理因素如情绪、认知、社会性等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某一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发展。

因为某项活动的完成情况,影响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体现了不同因素之间联系的整体性。

6.下列关于儿童个体差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B.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相同的C.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D.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解析】B发展速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同;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判断题1.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3.视敏度和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幼儿的读物应该是年龄越小,字、画应该越大。

()5.四岁左右的幼儿,经常穿反鞋子是他们淘气的缘故。

()6.幼儿不会读书,用眼较少,所以幼儿年龄越小视力越好。

()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听觉适应。

()8. 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在3-6幼儿活动中,感知觉仍占主导地位。

()9. 婴儿的爬行经验会影响其深度知觉的发展。

()10.知觉的理解性依赖于我们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二、选择题1.儿童方位知觉中掌握的顺序是()。

A.上下、左右、前后B.左右、前后、上下C.前后、上下、左右D.上下、前后、左右2.一个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C.深度知觉发展不够D.想象力不够丰富3. 吉布森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

A.时间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深度知觉4.( )儿童能正确命名常见的颜色。

A. 2-3岁B. 4-5岁儿童C. 5-7岁儿童 D.7-9岁儿童5.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因为( )。

A.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整体性C.颜色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6.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来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7.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8.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2.下半年】A.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B.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C.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D.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日的认识水平9. ( )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知觉练习题学前儿童的感知和知觉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学习的基础。

在学前班阶段,为了促进孩子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感知方面进行练习和培养。

以下是一些与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 视觉感知:家长可以在房间中放置一些有鲜明颜色和各种形状的对象,引导孩子观察并尝试用手指指向或说出它们的名称。

比如可以用红色苹果、黄色香蕉、蓝色球等来进行游戏。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形状和颜色辨识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2. 听觉感知:在教室或家中播放一段有节奏的音乐,让孩子闭上眼睛,用耳朵仔细听。

然后停止音乐,询问孩子刚才听到了什么样的乐器声音。

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孩子训练听觉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同时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触觉感知:利用纸张的不同质地,向孩子展示一些有粗糙、光滑、柔软等不同质感的纸张,让他们用手触摸并说出感觉。

家长或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使用形容词来描述纸张的触感,如“柔软如棉花”、“光滑如丝绸”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触觉感知能力和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4. 味觉感知:选取一些常见的食物,如苹果、橙子、葡萄等,让孩子尝试,并描述它们的味道。

可以引导孩子用甜、酸、苦等词语来描述食物的味道。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味觉感知,并丰富他们的词汇和口味。

5. 嗅觉感知:在房间里放置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如香皂、鲜花、咖啡等,让孩子尝试用鼻子闻,并说出它们的味道。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对不同气味的辨识能力和嗅觉感知能力。

在进行上述练习题时,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感知和知觉的习惯。

此外,还应该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结合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设计适合他们的感知觉练习,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章二节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和观察力培养

三章二节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和观察力培养
2个月:可区分五味(酸、甜、苦、辣),对刺激的 气味会产生排斥反应。
3个月:嗅觉和味觉继续发展,能辨别不同味道。 4-5个月:喜欢尝试,想把所有东西放到嘴里。 9-12个月:这阶段会表现出对甜味和盐味的爱好。
问题探究
6.学前儿童味觉和嗅觉特点?学前儿童味觉的 训练方法?
6.(1)学前儿童味觉和嗅觉特点? a.味觉:生来就有,酸、甜、苦、咸
5(1)学前儿童触觉的作用? a.触 觉是父母和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
途径。 b.触觉是儿童探索世界的一种主要途径。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
5、(2)学前儿童触觉发展过程? a. 口腔探索:第一年 b. 手的探索 c. 眼耳手协调探索 ----皮亚杰认为,将触觉和视觉联合起来并用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
9、(2)学前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表现? 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 但会错用
今天、明天、昨天。 幼儿中期有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但会错用前天
、后天。 幼儿晚期能分清以上概念,知道星期几和四季。但对
更短和更远的概念分不清。 教学中注意: 通过图片和故事能帮助儿童掌握时间概念。 四季:自然界的变化,穿衣的变化。
观察导入 看,蜻蜓的身上还有小毛毛呢!
问题探究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10、观察力的含义?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表
现? 10、(1)观察力的含义? 观察力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
的能感知能力。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
10、(2)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表现? a.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 b.观察的精确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准确的知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2014 级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常常将"b”和“d”,“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B.整体C.外部D.本质3.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A.远距离感觉B. 外部感觉C. 近距离感觉D. 内部感觉4.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 感觉D. 知觉5.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B. 收集信息C. 神经传导D. 中枢加工6.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B.0—1000C.380—1280D.400—7507.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

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B )A.暗适应B.明适应C. 不适应D. 知觉适应8.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

A.明适应B. 光适应C. 暗适应D. 不适应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C )。

A.漂白过程B. 明适应C. 暗适应D. 感觉后效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 听觉适应C. 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A.20—2000B.200—2000C.20—20000D.200—20000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A.感觉B. 知觉C. 记忆D. 想像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A. 视知觉B. 听知觉C. 视、听知觉D. 视、感知觉14.一旦形成固定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知,这说明知觉具有()A.整体性B.理解性C.恒常性D.适应性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A. 视觉B. 色觉C. 知觉D. 感觉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练习题与答案引言:学前儿童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发展时期,他们的感知觉发展对于整个人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辅助他们的感知觉发展,开展一些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练习题和详细答案,帮助孩子们在玩耍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感知觉。

1. 视觉感知练习题:练习一:找出不同的图片给孩子们展示一组相似的图片,其中一个图片与其余图片在某个细节上不同。

鼓励孩子们细致观察,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一张,并说出不同之处。

例如,一组图片中都是动物,其中一张是狗而其他都是猫。

答案:找出不同的那张图片,告诉孩子们狗是不同之处。

练习二:形状拼图给孩子们一组形状碎片,让他们根据给定的示例或图案,将形状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形状识别和空间认知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些示例和图案供孩子们参考。

2. 听觉感知练习题:练习一:听声辨物播放一段录音,例如动物叫声、汽车喇叭声等,让孩子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猜测是什么物体或动物产生的,并作出反应。

这个练习可以锻炼他们的听觉辨别和联想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们提供录音,并告知正确答案。

练习二:声音追踪游戏在房间中隐藏一些放出声音的物体,例如玩具娃娃、手风琴等,并模拟声音的源头,例如脚步声、鸟叫声等。

让孩子们通过听声音的方向和距离来找到物体的位置。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和空间感知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告知孩子们隐藏物体的位置。

3. 触觉感知练习题:练习一:触碰鉴别给孩子们一些常见的材质(如布料、纸张、塑料等),并让他们用手触摸材质,然后在闭上眼睛的情况下,用手触摸特定材质,猜测是哪种材质。

这个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的触觉敏感度和材质辨别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常见材质的样品,并告知正确答案。

练习二:盲人识物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放在一个袋子里,让孩子们用手去触摸、探索并猜测物体是什么。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第四节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第一节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一、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无论从比较心理学发生的角度,还是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感知觉都是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一切比较复杂、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

(二)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幼儿期,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二、研究婴儿感知觉经验的方法(一)视觉偏好法视觉偏好法采用一个很简单的测验程序:研究者给婴儿同时呈现至少两种制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种更感兴趣。

视觉偏好实验一个很大的缺点在于,如果婴儿没有表现出对某一个图案有明显的偏好,研究者便无法确认婴儿是不能分辨图案的不同,还是对所有图案都同样感兴趣。

(二)习惯化方法习惯化方法是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它是对婴儿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婴儿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不再对刺激物做出反应的方法。

习惯化的研究提供了三方面的信息:一是婴儿的认知知觉识别能力;二是婴儿注意的倾向性;三是婴儿对刺激物的再认能力。

(三)诱发电位法诱发电位法是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记录他们看到刺激时脑电波的变化。

具体的做法是对应处理不同刺激的脑区,在婴儿的头部接上一些微电极。

(四)高振幅吮吸法高振幅吮吸法,即让婴儿吮吸一个里边镶嵌有电路的特殊奶嘴,研究者通过分析婴儿的吸吮动作,研究他们对感知环境的反应。

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一、视觉的发展(一)视觉集中视觉集中是指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

学前心理学 (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 (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概述
感知觉概述
三、感知觉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最 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无论是从动物心理发生的角度, 还是从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 感知觉都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认知过 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特性以及自 身的最初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感知 觉获得的。个体在出生时已经形成 了一套完整的无条件反射系统,只 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引起相应 的反射活动。无论是自身经历的直 接经验,还是从书本上得到的间接 经验都是通过感知觉获取的。
学前心理学概述
感知觉概述
一、感知觉的含义
(三)感觉和知 觉的关系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 方面: 第一,感觉和知觉的内容不同。感 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人们通过知觉了解的内容要比感觉到的 东西更加丰富和生动,并且可以获得事 物的整体意义。 第二,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 感觉只是单一的感觉器官进行简单信息 加工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大脑对不同感 官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
学前心理学概述
感知觉概述
三、感知觉的作用
(二)感知觉是其 他心理过程产生的 基础 感知觉所提供的人类自身和 外界环境的信息,是人们获得知 识的源泉,其他一切高级的心理 活动,如注意、思维、记忆等都 是在感知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 上进行的。感知觉为认识过程的 高级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材 料,如果感知觉不能正常运作, 其他的心理现象也就不能正常发 展,“感觉剥夺”实验就充分证 明了这一点。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感觉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三)触觉的发展 2.触觉的发展
(1)口腔触觉
• 口腔触觉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反应,表现为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 • 这个阶段被称为“口腔探索阶段”,一般到5个月以后,婴儿的这种探索行为便逐渐减少,其 他方式的探索行为逐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一、选择题1.3岁儿童(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C.能辨别前后D.能辨别上下2.新生儿爱听(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低音调的声音B.高音调的声音C.强烈的声音D.中音调的声音3.几岁儿童能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并辨别更多的混合色?(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4岁B.3岁C.5岁D.3.5岁4.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易辨别的是(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长方形B.三角形C.梯形D.半圆形5.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 )的集中。

[浙江省2009年4月真题]A.触摸觉与视觉B.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C.口腔触觉和视觉D.动觉和机体觉6.( )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浙江省2009年4月真题]A.手的无意抚摸B.手的抓握反射C.手脚并用爬行D.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7.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浙江省2008年10月真题]A.抓握反射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D.无意的触觉活动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9.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2-3个月B.3-4个月C.4~5个月D.5-6个月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11.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在线上了,这是因为()。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导言: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各项感官能力正在迅速地发展和成熟,因此提供给孩子们一些刺激和发展感知觉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儿童提高他们的感知觉水平,从而有助于他们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全面发展。

一、视觉练习题:1. 观察和辨别颜色: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让他们根据纸片的颜色将其分类或把相同颜色的纸片放到一起。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对颜色的辨别能力。

2. 图案辨认:给孩子展示一些简单的图案,然后让他们试图复制这些图案。

例如,可以用乐高或拼图游戏来进行图案辨认练习。

这样的练习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视觉记忆游戏:给孩子准备一些物品或图片,展示给他们一段时间后将其遮住,然后要求他们回忆并说出被遮住的物品或图片的细节。

这样的练习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听觉练习题:1. 听音识字:播放一些单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让孩子们根据听到的声音尽快把正确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写出来。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和识字。

2. 听音找图:给孩子播放一些动物或物品的声音,然后让他们根据听到的声音找出对应的图片。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听觉辨别能力和对事物的联想能力。

3. 听故事和回答问题:给孩子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然后提问相关的问题,要求孩子回答。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触觉练习题:1. 探索材质: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例如棉花、纸张、塑料等,让他们触摸这些物品并用言语表达物品的触感。

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触觉敏感性和描述能力。

2. 盲目辨物: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一些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品,然后让他们通过触摸来辨认物品是什么。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触觉辨别能力和注意力。

3. 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孩子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用手触摸颜料、纸张、黏土等材料,并发挥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感知觉练习题1.人脑对且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指( )。

A.感觉B.知觉C.联觉D.视觉2炎炎一闻到百合花的香味,马上说出花的名称。

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感觉B.知觉C.味觉D.嗅觉3.当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下列所说的话中最能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这是什么”B.“真香”C.“我要吃”D.“这有个苹果”4.下列关于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感觉和知觉是人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B.儿童在2岁前主要依靠视觉和嗅觉来认识世界C.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占优势C.幼儿的记忆、情绪会受到感知觉的影响5.新生儿的视觉并不发达,( )岁是幼儿视力提高最快的阶段,6岁时幼儿视力接近成人水平。

A.1-4B.2-5C.2-4D.3-56.-般认为,儿童从( )年龄起就能分辨彩色和非彩色。

A.一出生B.1-2个月C.3-4个月D.5-6个月7.( )儿童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混合色或近似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

A.先学前期(1-3岁)B.幼儿初期(3-4岁)C.幼儿中期(4-5岁)D.幼儿晚期(5-6岁)8.( )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A.3岁儿童B.6岁儿童C.5岁儿童D.4岁儿童9.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 )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10.教师保护幼儿听力的措施不包括( )。

A.减少环境中的噪声,避免幼儿大叫大吵D.及时发现幼儿听力方面的问题,给予适当安排C.有意识地通过音乐或语言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D.提供采光充足的环境,并开展户外活动11.当某个幼儿能认出窗户、门、床等物体是方形的,球是圆形的.....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开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12.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得很快,5岁的幼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第六节
第七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一、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表现):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持续性
3、观察的细致性
4、观察的概括性
1、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
2、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 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 物。
3、观察的细致性(精确性)
幼儿最初观察十分笼统、粗略,通常只 能看到事物的大概轮廓和表面部分,注意不 到事物的细微的特征,难以发现事物各部分 之间的关系。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3、感知觉在幼儿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1、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2、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3、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4、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5、段(出生到1岁)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
五、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 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位 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知觉。)
1、方位知觉:三岁能辨别上下,四岁能辨别前后,五岁 能能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七、八岁能辨别相对左右 (即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2、距离知觉:对熟悉的物体可以分出远近,幼儿的透视 原理掌握不好。
(二)听觉
1、听觉发生的指标: 大动作反应、机体内部变化、 “习 惯化”与“去习惯化”。 2、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1)纯音听觉:在幼儿期间,纯音听觉的感受性不
断发展,这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及音乐游戏促进其发 展。 (2)言语听觉:通过言语交际和语言教育,到了幼 儿晚期基本能辨明本族言语的各种语音。“重听” 现象是言语听觉的缺陷。 总结: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 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 “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3、形状知觉:
小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中班:半圆形、梯形; 大班: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
(二)时间知觉
1、定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 性的反映。 2、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1)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 件发射。 (2)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1岁到3岁) 3、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3岁 以后)



四、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的发展
(1)概念:视觉敏锐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 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 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也就是 我们通常说的视力。)
4、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它在幼儿初期还没有很好地发展。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①幼儿初期,已有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具体的 生活活动相联系。 ②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 “明天”,但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还不 了解。 ③幼儿晚期,可以辨别“大前天”、“大后天”,但 还不能准确运用一些时间词语。
六、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一)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 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 觉的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
(2)学前儿童视觉敏锐度的发展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视力的发展
(3)儿童的视力障碍有:远视、近视、弱视等。
早期矫正有效果。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从幼儿期开始。
2、颜色视觉的发展 (1)概念: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 也称辨色力。(儿童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 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2)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 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幼儿初期能辨认基本色(红黄蓝绿等);中 期能辨间色;晚期能调色。 (3)颜色视觉的障碍有:色盲、色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