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汽车空调
一种汽车空调用环保制冷剂—CO_2
i n i f u m t ea n ioigue t ni m e r r e t n C) n o e n o a t oi i c dt n ss h e v o n na p t i - ( g k d o v ro i n e r l o co 2
K e wo d y r s: Naurlrfi ea t ; R7 4; Ne rfiea t t a erg rn s 4 w erg r ns
自 2 1 年 1 1日起 ,在 欧盟 境 内生 产 和销售 的所 01 月
l C 2 力 学 参 数 O热
二 氧化碳 ( 0 ) 的 临 界温 度 3 42 C2 0 .K,临界 压
力 73M a .9 P ,蒸 发热 53 5. k 沸 点 ) 7 .k/ g( 1 ,由于 C , 0 的临界 温度很 低 ,因此 C O 的放热 过程 不 是在 两相
有新 的设 计 车 型 ,不 允许 使 用 G WP值 大 于 10的 5
制 冷剂 ; 自 2 1 0 7年 1 1日起 ,在欧 盟境 内生产 和 月
区冷凝 ,而是在 接近 或超过 I 临界点 的 区域 的气体 冷
近几年 来气候 的变化 对人 类生 存 环境 的影 响越 系列措 施 限制 H C 、P C F S F S和 S 6的使 用 。 由于 目 F
来越 大 ,给世 界很 多 国家 都造 成过 了巨大 的经 济损
失 ,为保护臭 氧层并 减缓 温 室效 应对 气 候 变化 的影
响 .对汽 车 空 调 用 环 保 制 冷 剂 又 有 了 新 的 要 求 。
ZHANG n h o. HUANG na Ho g a Ha to fZ e ghu K ln V hc lr i c n io o , L D, Z egh u4 0 0 ) h n zo eJ e iua r odt nC . T a i hn zo 5 0 0
CO2轿车空调降温性能试验研究
系统 。20 20 0 1— 0 3年 ,A 美 国汽 车 工 程学 会 ) S E( 立项 , 面研 究 汽车空 调 制 冷剂 H C 3a与 C , 全 F 14 O 和
碳氢等替 代制冷剂 的性 能及对环境 的影 响。20 02 年, 日本 丰 田汽 车 公 司在 国际 汽 车 工 业 替 代 制 冷 剂
[ bt c] Bt i do ev om n s u tnl )adr dt t a eo e naSn n a e A s at r o -or( ni n et i l o b n o s r pr r do at acr . hn r m a i a a es e fm a
c p e u e tp a x h g rwi a i al a v r ld me so s t e o gn C 3 y t m.T e ts o p rt b y e he te c a e t a b sc ly s me o e a i n in a r i a HF 1 4a s se n h l h i l h et
r s l h w h tt e ar c n i o e a ia l es t e t mp r t r o rn e u r me t o e c l b tt e p r e ut s o t a h o d t n r b sc y me t e e a u e lwe g r q i s i i l h i e n s f t a" u h e - h
f r a c so o a t nd c mp n n sne d t e i r v d. o n e fs me p rs a o o e t e o b mp o e m
制冷剂 co2
制冷剂co2
制冷剂CO2,也称为R744,是一种环保型的制冷剂。
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温室效应低、制冷性能优良等特点,因此在汽车空调、冷链物流、冰雪运动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CO2的临界温度较低,当其用作跨临界制冷剂时,对制冷设备性能及质量要求极高,导致运行成本及替换成本进一步提升。
因此,在选择使用CO2制冷剂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
近年来,我国企业及科研机构不断加大对二氧化碳复叠制冷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带动二氧化碳制冷剂行业逐渐往低成本、高质量方向发展。
车用co2热泵
车用co2热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汽车工业一直致力于寻找清洁、高效的能源替代传统燃油,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车用CO2热泵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替代能源方案。
CO2热泵是一种基于二氧化碳(CO2)作为工质的热泵技术,通过压缩和膨胀过程实现热量的传递。
在车辆领域,CO2热泵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和座椅加热系统中,以提高能效和减少能源消耗。
与传统的制冷剂相比,CO2具有很多优势。
CO2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气体,不会对大气造成破坏,符合环保要求。
CO2的传热性能优异,能够更高效地传递热量,提高系统的能效。
CO2的温度和压力范围适中,易于控制和操作,能够满足汽车空调系统和座椅加热系统的工作需求。
在汽车空调系统中,CO2热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制冷效果和能效。
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存在全球变暖潜力和温室效应,而CO2热泵系统不仅具有更高的制冷效果,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CO2热泵系统还可以减少汽车空调系统对发动机功率的依赖,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车辆的能效。
在座椅加热系统中,CO2热泵技术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座椅加热系统通常通过电阻加热或液体循环加热实现,能耗较高。
而CO2热泵技术可以通过热泵循环过程将低温座椅表面上的热量吸收,并经过压缩升温后传递到座椅内部,实现座椅加热的效果。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能减排,还可以提高座椅加热效率,提升车辆舒适性。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CO2热泵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汽车制造商可以加大对CO2热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将其应用于更多的汽车配套系统中,以实现汽车能效的提升、节能减排的目标。
车用CO2热泵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替代能源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的汽车发展中,CO2热泵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清洁、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原理及新技术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制冷CO 2作为制冷剂的应用历史•CO 2作为最早的制冷剂之一,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到1930年,80%的船舶采用CO 2制冷。
•但由于当时采用的CO 2亚临界循环制冷效率低,特别是当环境温度稍高时,CO 2的制冷能力急剧下降,且功耗增大。
•同时,以R12为代表的CFC 或氟氯烃制冷剂的出现,以其无毒、不可燃、不爆炸、无刺激性、适中的压力和较高的制冷效率等特点,很快取代了CO 2在安全制冷剂方面的位置。
•近年来,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温室效应等环保问题日益突出,而CO 2跨临界制冷循环的提出,CO 2作为制冷剂开始重新得到重视•该循环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工质的吸、放热过程分别在亚临界区和超临界区进行。
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蒸发温度也低于临界温度,循环的吸热过程仍在亚临界条件下进行,换热过程主要是依靠潜热来完成。
但是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工质的冷凝过程与在亚临界状态下完全不同,换热过程依靠显热来完成。
CO作为制冷工质的优缺点2优点•良好的安全性和化学稳定性•具有与制冷循环和设备相适应的热物理性质•CO2优良的流动和传热特性•CO2制冷循环的压缩比较常规工质制冷循环低缺点•运行压力高•循环效率低带回热器和不带回热器的CO 2跨临界单级循环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性能测试2•典型的CO 2跨临界单级循环主要由压缩机、气体冷却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组成.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CO 2跨临界单级循环原理图和细图.图l 中:低压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气态制冷剂(过程l 一2),经气体冷却器进行定压放热(过程2—3),然后经节流阀进行节流降压(过程3—4),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进行定压吸热(过程4一1),最后回到压缩机,从而完成一个循环.2•制冷循环增设回热器,可以减小节流损失、增大制冷量,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带回热器的CO 2跨临界单级循环原理图和细图.两个循环性能对比分析•图5给出了两个循环COP随蒸发温度的变化.随着蒸发温度的增加,两个循环COP均呈增加趋势,蒸发温度越高,系统性能越优;•在整个蒸发温度变化范围内,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要比不带回热器循环提高4.55%左右;•对于理想压缩机循环,系统性能要比实际循环性能高33.3%以上,但这种理想循环是不存在的.•图6给出了两个循环COP 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变化.•随着气体冷却器出门温度的增加,两个循环COP均呈下降趋势,温度越高,系统性能越差;•在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变化范围内,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要比不带回热器循环提高5.23%左右.•两个循环COP 随压缩机排气温度的变化,见图7.•在排气温度变化范围内,相同对比条件下,带回热器CO 2跨临界单级循环系统COP 要高于不带回热器循环,且带回热器单级循环排气温度要稍高些.•无论带回热器还是不带回热器循环,随着压缩机效率提高,系统COP 均变大,压缩机排气温度均有所降低,不带回热器循环降低幅度较大.•由图7还可以看出,两个单级循环都存在一个最优排气温度,使得在此温度下系统COP 最大,带回热器循环对应最优排气温度要高于不带回热器循环最优排气温度.结论•(1)在蒸发温度变化范围内,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要比不带回热器循环提高约4.55%;在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变化范围内,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要比不带回热器循环提高约5.23%;相同对比条件下,带回热器CO跨临界单级循环系统COP高于不2带回热器循环的,且带回热器单级循环最优排气温度稍高些.•(2)两种单级循环的制热量、制冷量、制热COP和制冷COP,均随压缩机排气压力增加存在极值;随冷却水流量、冷冻水流量以及冷冻水进口温度增加而增加,随冷却水进口温度增加而下降.•(3)相同测试工况下,带回热器循环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其中,制热量和制冷量分别比不带回热器的单级循环平均高约3.33%和5.35%,制热COP和制冷COP分别提高约11.36%和14.29%.CO2跨临界循环的应用前景与研究进展•1、汽车空调•2、热泵•3、食品冷藏•4、循环系统关键设备的研究进展•1、汽车空调•过去汽车空调中一般使用CFC12作为制冷工质,这使得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排放量在所有氟利昂的排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跨临界CO_2汽车空调内部换热器研究
Re e r h o h nt r a e t e c ng r i h r ns r tc lCO5 s a c f t e i e n lh a x ha e n t e t a c iia
a t m o ie a r c n to ng s s e uo b l i - o dii ni y t m
所示 。跨 临界 循环 系 统 由压 缩 机 、 体 冷却 器 、 气 内
临界 压 力 和 临 界 温 度 分 别 为 7 8 .3 MP 和 a 3. 1 1℃ , 由于其 临界温 度 比较低 , 际制 冷协 会 前 国 主席 L rnz n ̄ oe te E 推荐使 用跨 临界 C ] O 制冷循 环 系 统 。该 系统 与 传 统 的蒸 气 压 缩 式 制 冷 循 环 不 同 , 高压 侧压 力 高达 1 a 低 压侧 压力 也 在 4MP 0 MP , a 左右 , 即系统 的操作 压 力 较 高 , 系统 效 率 低 于传 且
性 能 相 比 , 旋 肋 片 套 管 式 内部 换 热 器 的换 热 效 率 分 别 提 高 4 . 8 和 1. ; 后 对 所 提 出 的 内部 换 热 螺 4 1 64 最 器 的结 构 强 度 进行 计 算 分 析 。
关键 词 跨临界 C 循环 ; 旋肋片 ; 02 螺 内部 换 热 器 ; 值 模 拟 ; 全 性 分 析 ; 车 空调 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汽
近 年来 , 随着 人们 对 臭 氧层 破 坏 、 温室 效 应 等 环境 问题 的 日益重 视 , 空 调 制 冷 系统 中 , 环 境 在 对 友 好 的天然 工 质 C 再 次 引起 人 们 的关 注 。C 02 O2
器 的 回热循环 提高 系统 的效率 。 跨 临界 C 气 压缩 式 制 冷 系统 流 程 如 图 1 0蒸
CO2作为汽车空调替代工质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 就 主要 针 对 C 0 : 作 为其 替 代 工质 的可 行性 进 下 面就针 对 C O : 的性 质来 分析 以作 为汽 车空调 制
行研 究 , 同时 提 出一些改 进 的措施 和方 法 。
冷 剂 的替代物 的 可能性 以及 如何 改进 制冷 系统 的部 件 以适 应 制冷剂 工质 的改 变 。
械超载 ; 有合适 的润滑油 , 工质化学性质与材料相容 。
遏 制 R1 3 4 a的使用 , 寻找 一种 既 对大 气 臭 氧层 无 破 坏作 用 , 又 对地 球无 温 室效 应 , 同时热 力 性 能 良好 、
安全可靠 、能够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工质所要求的性质 的替代物 是从 根本 上解 决环 保 问题 。R1 3 4 a的替代 l T
高, 防止 变工 况运 行 时 材料 的蜗 变 ; 较 高 的性 能 系数 ;
冷凝器 和蒸 发器 间的压 差尽 可能地 小 ,以防设备 的机
造水 平 有关 。 7 0年 代 , C F C及 HC F C被 发 现破 坏 大气 臭 氧层 及 温室 效应 指数 较高 而面 临全 面禁用 。HF C 1 3 4 a也 由于 其 温 室 效应 指 数较 高 而被 认 为是 一 种 过 渡 型 的 替 代 物。 在此 背景 下 , 采用 超 临界循 环 的 C O : 系统 以其 优 良 的环 保特性 、 良好 的传 热性 质 、 较低 的流 动阻 力及 相 当
维普资讯
专 题 研 讨
CO2 作为汽 车空调替代 工质 的可行性研 究
叶 斌
( 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 2 3 0 0 0 9 )
●
●
● ●
●
●
●
-
●
CO2制冷
1. CO2跨临界汽车空调与传统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区别:高压侧气体无凝结换热; 系统压力高,接近10.0MPa;压比小。
2. 低压储液器:节流装置控制信号为排气压力,蒸发器出口会带液。 3. 回热器优点:可降低CO2节流前的温度,相当于降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3,
提高制冷量与COP。缺点:提高吸气过热度和排气温度,吸气密度下降,单 位容积制冷量减小。总体评价:CO2回热有利。
排气压力越低。 5. T3越高,则COP越小,且提高排气压力使COP增大幅度越小。
14:10
4
3.8 CO2制冷
3.8.1 近临界和跨临界循环
1. 冷却器出口温度T3和对应的最佳排气压力,二者共同作用使COP达到最大值;
2. 梅辛特确定最佳排气压力图解法:过点3作等温线的切线,过点2作等熵线的切
线,两切线的交点O,交点O对应的比焓值等于1点的比焓值时,COP达到最大
值。
3. 工程上,采用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3和最佳排气压力的拟合关系式,作为控制
14依:10据。
5
3.8 CO2制冷
3.8.1 近临界和跨临界循环
1. 当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3降低2℃,会使最大COP值提高 达11%,对应的最佳排气压力降低达0.5MPa 。
14:10
6
3.8 CO2制冷
3.8.2 CO2跨临界循环的应用装置
力。 5. 压比很小,排气温度不会太高。 6. 因高压侧为单相气体,对充灌量也比较敏感。
14:10
9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1
3.8 CO2制冷
3.8.1 近临界和跨临界循环
1. 环境性能优良。CO2是天然工质, ODP=0, GWP=1。 2. CO2临界点温度31℃。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简述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简述
能源二班 岳萌 王浩阳 高振坤 何晓东
二氧化碳制冷剂历史
CO2作为最早采用的制冷剂之一,从19世纪初直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普遍 使用,随着CFCs的出现,CO2很快被人们所抛弃,主要原因是在冷却水温高 的热带地区,由于CO2的临界温度只有31.1℃,采用传统Perkin蒸汽压缩制冷 循环时冷量损失较大,且存在着饱和压力过高,压缩机功耗过大的缺点,当然 这也和当时的制造水平有关。20世纪70年代,CFC及HCFC被发现破坏大气臭 氧层及温室效应指数较高而 面临全面禁用。HFC134a也由于其温室效应指数 较高而被认为是一种过渡型的替代物。在此背景下,超临界循环的二氧化碳系 统以其优良的环保特性、良好的传热性质、较低的流动阻力及相当大的单位容 积制冷量,重新在制冷领域,尤其在认为用新型化合替代物同样会隐藏着不可 预知潜在危险的欧洲得到了青睐,从 1994 年起 BMW 、 DAIMLERENZ 、 VOLVO、德国大众、Danfoss、Valeo等欧洲著名公司发起了名为“RACE” 的联合项目,联合欧洲著名高校、汽车空调制造商等研制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 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计划在2003年欧洲生产的汽车一半装备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目前 已完成样机制备,并装车试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产品化指日可待。
当前应用现状
大众与奔驰选用二氧化碳代替新型制冷 剂
大众汽车公司表示,它计划在整个车型中推出 二氧化碳空调系统,替代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 和杜邦公司生产的空调制冷剂 。尽管政府称 HFO-1234yf制冷剂严格符合环保要求,但是通 过戴姆勒公司的测试结果表明,HFO-1234yf制 冷剂具有引起火灾的隐患。该公司去年8月份在 一项碰撞测试中发现,这款制冷剂一旦在碰撞 中发生泄漏并与空调压缩机中的油液混合,在 遇到温度极高的发动机缸体表面后可能会发生 起火,并产生有毒气体。
二氧化碳制冷剂汽车空调讲解
二氧化碳制冷剂汽车空调293430112001 曹广升一、课题背景和目的自蒙特利尔议定书签定以来, 以CFCs 和HCFCs 等氟利昂作制冷剂的制冷空调界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寻找合适的替代物, 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推出的包括R 134a在内的HFCs 及其混合物, 不能够满足长期替代的要求, 大多有较高的温室效应指数(GWP) 等缺点。
同时, 人们担心这些化合物可能隐含着不可预知的潜在危险,因此, 天然工质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其中的二氧化碳因其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和环保特性, 尤其受到了重视。
过去CFC12 作为汽车空调的制冷剂,其用量约占全世界CFC12 用量的28 。
汽车空调由于处于动态工作环境,负荷大,使用开式或半开式压缩机极易引起泄漏。
据测,全世界泄漏到大气中的CFC 物质中有3/4 是由于汽车空调泄漏引起的,在汽车空调装置中用新的制冷剂来替代的任务已十分紧迫。
二氧化碳是少数几种无毒、不易燃的工质之一,如果泄露到大气中, 它不会导致臭氧层空洞等问题L 与其它工质相比, 二氧化碳具有明显的点:(1)ODP= 0, 且GWP=1 很小, 约为R134a 和R22 的千分之一。
(2) 运动粘度低, 流动性大,压缩比较低(约为2.5- 3.0) , 单位容积制冷量大。
(3) 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维护简单, 无须循环利用。
(4) 无毒、不可燃, 对常用材料没有腐蚀性。
另外,二氧化碳空调的安全保护装置与现有系统相同;短期和长期暴露极限相当于甚至好于CFC/HCFC;破裂时释放的能量与现有系统相当;二氧化碳的所有特性都为人熟悉,研究应用方便;系统质量和体积与R134a 系统相当;蒸发潜热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大;充分适用各种润滑油和常用机器零部件材料等等优点。
当前, 人们最关心的是环境污染的问题,二氧化碳作为天然物质, 对大气臭氧层无任何破坏作用, 其ODP= 0,至于GWP 值, 制冷系统本身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只是利用它作为工质, 并且是从工业废气回收得到的, 用它作为制冷剂时, 其GWP 值为零,正是因为二氧化碳的这些优点, 致使它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不少专家预言, 二氧化碳将是二十一世纪制冷空调技术的理想制冷剂,并且已被很多国家作为汽车空调制冷剂的长期替代物进行研究。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简述课件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简述
能源二班 岳萌 王浩阳 高振坤 何晓东
二氧化碳制冷剂历史
CO2作为最早采用旳制冷剂之一,从19世纪初直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普遍 使用,伴随CFCs旳出现,CO2不久被人们所抛弃,主要原因是在冷却水温高 旳热带地域,因为CO2旳临界温度只有31.1℃,采用老式Perkin蒸汽压缩制冷 循环时冷量损失较大,且存在着饱和压力过高,压缩机功耗过大旳缺陷,当然 这也和当初旳制造水平有关。20世纪70年代,CFC及HCFC被发觉破坏大气臭 氧层及温室效应指数较高而 面临全方面禁用。HFC134a也因为其温室效应指 数较高而被以为是一种过渡型旳替代物。在此背景下,超临界循环旳二氧化碳 系统以其优良旳环境保护特征、良好旳传热性质、较低旳流动阻力及相当大旳 单位容积制冷量,重新在制冷领域,尤其在以为用新型化合替代物一样会隐藏 着不可预知潜在危险旳欧洲得到了青睐,从1994年起BMW、DAIMLERENZ 、VOLVO、德国大众、Danfoss、Valeo等欧洲著名企业发起了名为 “RACE”旳联合项目,联合欧洲著名高校、汽车空调制造商等研制二氧化碳 汽车空调系统,并计划在2023年欧洲生产旳汽车二分之一装备二氧化碳汽车 空调系统。目前已完毕样机制备,并装车试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旳产品
压缩机构造特点
应用于CO2汽车空调系统旳压缩机气缸体积小, 吸排气压力高,存在潜在旳高 冲击速度,所以,对老式使用旳簧片阀提出了挑战, 为满足系统工作压力旳要 求,必须对阀门进行改善。Bock企业将压缩机排气阀改良后发觉压缩机效率 提升了7%。
【热管理】纯电动汽车CO2热泵空调及整车热管理概述
【热管理】纯电动汽车CO2热泵空调及整车热管理概述摘要: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交通运输业电气化的目标进一步加快。
其中电动汽车现在面临着由于低温采暖而造成的续航里程衰减严重和制冷剂选择等难题。
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综述了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 CO2 热泵空调技术和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在制冷剂选择上,分析了 R134a、R1234yf、R290、 CO2 四种新型制冷剂的优缺点;在CO2 循环系统中,介绍了基本跨临界CO2 循环系统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对基本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的优化,其中包含带回热器的跨临界CO2循环系统及使用补气增焓技术的跨临界 CO2循环系统;对于热泵空调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分析了直接热泵的三换热器系统和二次回路系统的的工作模式和各自的特点;对于 CO2 热泵空调在整车热管理上,介绍了电动汽车乘员舱、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热管理的需求,展示了直冷直热系统和二次回路系统的优缺点;最后总结指出 CO2 热泵空调系统将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冬季续航里程衰减严重的问题且能在整车热管理上发挥巨大作用,同时仍亟需在高温工况制冷、耐压、密封、控制和集成等问题上进一步探索。
由于传统燃油汽车消耗大量石油并排放汽车尾气,为了应对化石能源短缺、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和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当前缓解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1]。
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业电气化将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同时发展电动车是未来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2]。
续航里程不足和难以提高是当前限制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
空调系统作为纯电动车仅次于电动机的耗能系统,其能耗的降低将对续航里程的提升至关重要,且空调系统的性能也已成为现代汽车消费者的基本要求。
不同于燃油车的是纯电动汽车由于没有内燃机,所以在冬季的乘员舱采暖无法使用内燃机的余热。
目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普遍是夏季时采用蒸汽压缩式空调制冷和冬季时利用电池对 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材料通电加热以满足乘员舱的采暖需求。
二氧化碳制冷剂性能研究
二氧化碳制冷剂CO2制冷剂通常被称为R744制冷剂,它的GWP值最低,仅为1。
R134a的GWP值为1430,比CO2制冷剂的破坏能力强1430倍。
尽管有些CO2会从空调系统中泄露出去,但泄露的CO2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却很小。
R152a的GWP值为124,介于二者之间。
使用CO2制冷剂的空调系统比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使用R134a制冷剂的空调系统最多可节能25%。
由于CO2的临界点溫度相当的低(31.1℃相当于88℉),我们的环境溫度便已接近此溫度,若使用CO2为冷媒进行压缩,则其冷凝散热溫度勢必将超过临界点溫度,而处于超临界区之中。
不幸的是,CO2的临界点压力相当高(73.8 bar相当于107O psi),而且,其冷凝散热是位在超临界区之中进行,因此,其工作压力将更高于临界压力。
就国际间所开发的CO2压缩机测试数据显示,其压缩机的吸入囗压力便已达35~4O bar(約500~60O p si),而其出囗压力更高达80~llO bar(约1200~1600 psi),平均压力约为R-l2压力的10倍左右。
一、CO2冷媒的优点如下:1、对人体健康与居住环境无短、中、长之害外,故不需回收或再外理。
2、无毒且不会分解出刺激性物质。
3、不可燃(Non-Flammable)与不会爆炸(Non-Explosive)。
4、极佳的热力性质。
5、气体密度高,可降低使用的管路与压缩机尺寸,而使系统重量减轻、结构紧凑、体积小,同時压缩机的压缩比降低,压缩过程可以更接近等熵压缩而使效率提升。
6、取得容易(可从工业废气中取得),成本低。
7、不破坏臭氧层(臭氧层破坏潜能值ODP=0)。
8、溫室效应指数(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
应用在汽车空调实列:用于冷却的CO2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与传统的采用HFC134a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系统有很大区别。
首先,在新系统中采用了一个气体冷却器来冷却从压缩机里排出的 CO2 制冷剂,该气体冷却器相当于传统的冷凝器。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研究与分析
长 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Ch n c u iest fTeh oo y ( t r l ce c io ) o r a a g h n Unv ri o c n lg Nt m o l i— o ii i s s e , a l z t f a ur s f h ma n o p ne s an p o pe t he uo bie a rc nd ton ng y t m na y e he e t e o t e i c m o nt d r s c t
冷 循环 情况 下 , 于 C 较 低 的 临 界 温 度 , 由 O 当环
R1 4 a的替 代工 质 } 3 。随着对 环境 的 日益重 视 及
收 稿 日期 :2 1 3 O O 1O 5
作 者 简 介 : 娟 烘 ( 9 3 ) 女 , 族 , 西 南 宁 人 , 庆 科 技 职 业 技 术 谢 18 , 汉 广 肇 ’ f教 , 要从 事 汽 车工 程 技 术 方 向研 究 , 院 f 』 J 主 Ema
XI a — o g E J nh n u
( t mo i g n e i g,Zh o ng Sce e a d Te h o o l t c n c Au o b l En i e rn e a qi inc n c n l gy Po y e h i ,Zh o i g 5 61 0.Ch n ) a qn 2 1 ia
奥 氧层 有严 重 的破 坏 作 用 , 产 生 较 大 的温 室效 并
应 , 以 R1 所 2制 冷 剂 成 为首 批 受 禁 的制 冷工 质 。
l1 L 冷 剂 的 O t: 制 DP值 为 零 , GWP值 不 小 , 但
二氧化碳制冷剂性能研究
二氧化碳制冷剂CO 2制冷剂通常被称为R744制冷剂,它的GWP 值最低,仅为1。
R134a 的GWP 值为1430,比CO 2制冷剂的破坏能力强1430倍。
尽管有些CO 2会从空调系统中泄露出去,但泄露的CO2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却很小。
R152a 的GWP 值为124,介于二者之间。
使用CO2制冷剂的空调系统比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使用R134a 制冷剂的空调系统最多可节能25%。
由于CO 2的临界点溫度相当的低(31.1℃相当于88℉),我们的环境溫度便已接近此溫度,若使用CO 2为冷媒进行压缩,则其冷凝散热溫度勢必将超过临界点溫度,而处于超临界区之中。
不幸的是,CO 2的临界点压力相当高(73.8 bar 相当于107O psi),而且,其冷凝散热是位在超临界区之中进行,因此,其工作压力将更高于临界压力。
就国际间所开发的CO 2压缩机测试数据显示,其压缩机的吸入囗压力便已达35~4O bar(約500~60O psi),而其出囗压力更高达80~llO bar(约1200~1600 psi),平均压力约为R-l2压力的10倍左右。
一、CO 2冷媒的优点如下:1、对人体健康与居住环境无短、中、长之害外,故不需回收或再外理。
2、无毒且不会分解出刺激性物质。
3、不可燃(Non-Flammable)与不会爆炸(Non-Explosive)。
4、极佳的热力性质。
5、气体密度高,可降低使用的管路与压缩机尺寸,而使系统重量减轻、结构紧凑、体积小,同時压缩机的压缩比降低,压缩过程可以更接近等熵压缩而使效率提升。
6、取得容易(可从工业废气中取得),成本低。
7、不破坏臭氧层(臭氧层破坏潜能值ODP=0)。
8、溫室效应指数(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
应用在汽车空调实列:用于冷却的CO 2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与传统的采用HFC134a 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系统有很大区别。
首先,在新系统中采用了一个气体冷却器来冷却从压缩机里排出的 CO 2 制冷剂,该气体冷却器相当于传统的冷凝器。
二氧化碳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
二氧化碳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汽运091-刘天文CO2作为最早采用的制冷剂之一,从19世纪初直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普遍使用,随着CFCs的出现,CO2很快被人们所抛弃,主要原因是在冷却水温高的热带地区,由于C O2的临界温度只有31.1℃,采用传统Perkin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时冷量损失较大,且存在着饱和压力过高,压缩机功耗过大的缺点,当然这也和当时的制造水平有关。
20世纪70年代,CFC及HCFC被发现破坏大气臭氧层及温室效应指数较高而面临全面禁用。
HFC1 34a也由于其温室效应指数较高而被认为是一种过渡型的替代物。
在此背景下,超临界循环的二氧化碳系统以其优良的环保特性、良好的传热性质、较低的流动阻力及相当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重新在制冷领域,尤其在认为用新型化合替代物同样会隐藏着不可预知潜在危险的欧洲得到了青睐,从1994年起BMW、DAIMLERENZ、VOLVO、德国大众、Danfoss、Valeo等欧洲著名公司发起了名为“RACE”的联合项目,联合欧洲著名高校、汽车空调制造商等研制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并计划在2003年欧洲生产的汽车一半装备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
目前已完成样机制备,并装车试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产品化指日可待。
与HFC134a相比,CO2作为制冷剂具有明显的优点:(1)ODP=0,GWP≈0(2)蒸发潜热r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大(0℃时单位容积制冷量是NH3的1.58倍,是R12和R22的8.25倍与5.12倍)(3)运动粘度低(0℃时CO2饱和液体的运动粘度只为NH3的5.2%,是R12的23.8%)(4)绝热指数较高K=1.30,压缩机压比π=PH/P0约为2.5~3.0,比其它制冷剂系统低,接近于最佳经济水平。
(5)适应各种润滑油和常用机器零部件材料。
(6)价廉,维修方便,无需再循环利用。
当前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产品一旦成熟,必将使其它制冷工质黯然失色,我国汽车空调业又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对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汽车空调来讲,除了制冷需求外,还 有供热的需求。 汽车中的废热是可供利用的热源之一。但 使用燃油喷射发动机的现代汽车发动机 冷却剂不能提供足够的废热,这使得一 些汽车上还得安装辅助加热器,以在制 热量不够时得以补充。这种情况在冬天 较为普遍。 现代汽车发展中有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低 排放量的电动汽车或混合汽车得到了较 快的发展,而这些汽车中几乎没有可以 利用的废热。 因此如何高效率地解决车内的制热要求也 是汽车空调设计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空调和制冷中心(ACRC)也开发 了CO2汽车空调样机,并与一个在福特汽车上 用的R134a汽车空调装置比较。 CO2系统一般比对比系统制冷量更大,在极高温 度下怠速时可以调整使其提供近似相等的冷 量,但COP值比对比系统低10%。 当室外温度低于40℃时,C02系统的COP值超出基 准系统40%甚至更多。 对吸气热交换器对CO2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的研究表明:吸气热交换器提高了COP和制冷 量。平行流换热器的性能较差。 在高环境温度下怠速的情况,由于吸气热交换器 的引入而引起的性能的提高比较显著,COP增 加了26%,制冷量增加了10%。
对于跨临界C02系统,其高温侧具有较大的 温度滑移,这使得其供风温度高,对于 系统作热泵运行时提供热量较为有利。 另外在系统设计中,仍然需要考虑尽可 能利用车内的废热,从乘客车厢余热中 回收能量,这样有利于提高车用HVAC (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总效率。 这样设计的系统对于电动汽车也很合适。 制冷系统高温端可用来加热车厢中的空 气,冷端用于冷却电动机、电池组和耗 功电子元件。
×—1000,C02B; △—1000,C02A
换热器空气侧的压降
部件 流速 R134a C02A C02B
蒸发器 580/(m3/h) 230--280 110--140 200--225
冷凝器/ 气体冷却器 1.0/(m/s) 2.5/(m/s) 7 11 8 23 43 32
从马里兰大学的上述测试中发现,根据压 缩机转速和环境温度的变化,C02系统的 制冷量在比R134a系统低13%到比R134a 系统高20%的范围内变化,而其COP比 R134a系统要低11%到23%。而换热器空 气侧的压降则要大大低于对照系统。
(3)、超临界循环(Hypercritical Cycle) CO2的超临界循环与普通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完全不同,所有的循环都在临界点以上,工质 的循环过程没有相变,不能变为液态,实际上 是气体循环。
2、 CO2汽车空调结构 汽车空调系统是制冷剂向大气排放的主要来源, 因此制冷剂的选择非常重要。正是因为这一 点, 在挪威科技大学Lorentzen首先提出在汽车空调系 统中采用跨临界CO2制冷系统。
二、跨临界CO2汽车空调结构与特性 1、 CO2跨(超)临界循环及其特点
CO2的临界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根据循环 的外部条件,可以实现三种循环。 (1)、亚临界制冷循环(Subcritical Cycle) CO2的亚临界制冷循环的流程与普通的蒸 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完全一样。 此时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都低于临界压 力,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也低于临界温 度,循环的吸、放热过程都在亚临界条 件下进行,换热过程主要依靠潜热来完 成,早年的C02制冷循环多为亚临界循 环。
测 定 位 置
温 度
前
后
前 座 前 48
座 50
座 54
仪 表 板 上 73
后 座 前 44
后 座 椅 上 57
后 行 李 箱 46
冷 凝 器 前 46
挡 风 玻 璃 66
方 向 盘 58
车
路
顶 75
面 40
(2)、汽车空调制冷压缩机不能利用电力做 动力,而要由汽车发动机或专门的或辅 助发动机来驱动。 (3)、在由发动机驱动时,汽车空调的制冷 性能与汽车行驶速度有关。 (4) 、汽车上空间紧凑,空调装置布置起来 较困难,而且各种汽车空调部件的通用 性较差。
2、对汽车空调的要求: (1)、汽车空调应保证在任何条件下,车厢内部都 具有舒适的温度范围和气流平均速度。 (2)、汽车空调的控制机构和操纵机构要灵活、 方便、可靠。 (3)、汽车空调的零部件要求可靠、体积小、重 量轻、安装维修方便。
(4)、汽车空调应具有快速制冷和快速采暖的能力。
(5)、汽车空调冷气装置工作时,对汽车发动 机的动力消耗、燃油消耗、加速和爬坡性能的影 响应尽可能小。 (6)、汽车空凋在汽车上的结构布局要紧凑合 理。零部件安装要有防振措施,保证汽车空调在 剧烈颠簸振动条件下能可靠地工作。
3、C02汽车空调性能 C02汽车空调系统要能够应用,除了考虑 安装尺寸外,其性能上与现有的系统应 具有可比性。 由于目前R134a系统是国际上最主要的汽车 空调系统,因此对于C02系统的性能评 估,也大多以R134a系统作为对照。 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对比实验的C02系统和 R134a系统
部 件
制冷技术与节能
— CO2汽车空调器
一、汽车空调的特点
1、汽车与固定建筑的差别 汽车直接暴露在太阳下或风雪下,隔 热措施困难; 汽车在行驶时有大量风沙、废气从各 种缝隙钻人车厢内,造成车厢内的空气污 染并增加热负荷; 汽车的行驶速度变化无常,难以保证 稳定的空调工况等。
汽车空调与房间空调的差别 (1)热负荷较大。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汽车车厢容积 小, 而且车窗占的面积比例相对较大,易受阳 光直射,因此车厢内的温度很高。此外, 车厢内的温度还受到地面热量反射、人体 散热、发动机的辐射热以及换气热的影 在气温34 ℃ 、晴、微风、柏油路上放1小时汽车个部分 温度分布情况 响,
我国起步较晚,从60年代初,才开始在红旗轿车 上采用空调。 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国产轿车中已有约80%装 有空调。 1998年全国汽车空调器产量约有70万台套,全国 已形成年产大于150万台套汽车空调器的生产能 力。 在工程车、旅游车及城市公交客车上也开始大量 采用空调,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大量建成,促进 了高速客运事业迅速发展;城市公交面貌的改 善也促进公交空调车的投放,这两种车型的发 展有力推动了大客车空调器的发展。 车辆水平的提高,对空调器的要求也提高了,高 性能空调压缩机、高效率空调换热器、自动控 制技术、附配件质量及风道合理布置等课题的 研究开发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端面 面积 dm2
深度
中心 容积 dm3
排量
dm
cm3
蒸发器 R134a CO2A CO2B 冷凝器 R134a 气体冷却器 CO2A CO2B 压缩机 R134a CO2
4.00 4.20 4.67 25.4 25.3 28.4
0.80 0.76 0.60 0.20 0.23 0.17
3.20 3.19 2.80 5.08 5.82 4.83 155 20.7
经试验证明,关闭所有车窗行驶比开车窗行驶阻 力小、节省油耗,在轿车上关车窗开空调后的 实际油耗仅比不开空调而开车窗行驶的油耗多 2%~3%,当车速超过60km/h后,开空调甚 至比不开空调油耗更省。 由于上列原因,汽车空调不仅大量用于各类乘用 车上,而且发展到各类卡车、农用车及特种用 车上。 目前美日两国的乘用车空调安装率已达90%左 右,而且大多采用自动控制。欧洲虽然由于气 温原因,空调车发展速度较慢,但近年来也加 快了发展步伐,尤其在高级轿车和大客车上。 我国的近邻韩国,汽车空调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 的。
转速r/min1:●—1800,R134a; ●—1800,C02B O — 1800,C02A;▲ — 1000,R134a
×—1000,C02B; △—1000,C02A
转速r/min1:●—1800,R134a; ●—1800,C02B O — 1800,C02A;▲ — 1000,R134a
对于R134a的测试而言,蒸发器出口临近湿蒸汽 状态; 而对于CO2的测试而言,蒸发器完全处于湿蒸汽 状态下,而它被认为是实际系统的运行状态。 通过改变膨胀设备的开度,使得蒸发器和高压侧 压力变化。 在CO2系统中,由于超临界区域的放热过程,高 压侧压力的变化对循环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使 得系统COP最高的膨胀设备的开度被认为是在 给定的压缩机转速和第二流体状态下的最优性 能点。对于C02系统而言,最佳COP并不和最 高制冷量是的开度一致。
(5)、汽车车厢内乘员所占空间比例较大, 加上座椅和其它机械装置的高低不平, 直接影响了车厢内的风速分布和温度分 布的均匀性,从而影响了人体的舒适 性。 (6)、冷凝压力偏高。 (7)、制冷剂易泄漏。 (8)、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流 量变化范围较大,对系统设计要求高。
(发动机转速的从700r/min(怠速) 到6000r/min(高速)) 由于汽车空调自身的特点,汽车空调应比一般房间空 调具有更高的技术性能和工作可靠性。
CO2压缩机的排气量小得多,吸气密度大约是
R134a系统的7倍。 换热器:为尽可能地匹配迎风面积和深度,这里 提供了两套不同的换热器结构数据。 不管是对于蒸发器还是对于气体冷却器而言,B 组CO2系统换热器的迎风面积比R134a系统的换 热器大12%。但是, CO2蒸发器B的深度要小 得多,结果就导致它的中心容积比R134a蒸发 器要小12%。气体冷却器B的深度也较小,导 致它的中心容积比R134a冷凝器小7%。 CO2蒸发器A的迎风面积比R134a蒸发器大5%,但 是中心容积相等。气体冷却器A的迎风面积和 R134a冷凝器相等,但是它的深度大些,结果 就是它的中心容积比冷凝器大14%。在两个系 统中都用到了内部吸气换热器。
乘客车厢内空气流经两个室内换热器循环 (IHXl和IHX2)。 IHXl为空气除湿蒸发器,其翅片间距大, 能有效排除冷凝液。 IHX2在制冷过程中作为蒸发器运行、在供 热操作中作为气体冷却器运行。 发动机冷却剂和制冷剂之间的传热在制冷 剂—冷却剂换热器 (RCHX)中进行。 “回收”换热器(RHX)是空气/制冷剂逆流换 热器。 在加热运行时作为蒸发器使用,在冷却运 行时作为气体冷却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