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重点复习_201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影响: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刀具耐用度,
同时还对生产率、加工成本、加工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1章重点回顾之3
刀具几何角度:
1、主刀面和刀刃: 一尖(刀尖)、二刃(主、副)、 三刀面 (前、主后、副后) 2、刀具几何角度的参考平面:基面、切削平面、主剖面、切 削刃法剖面、进给剖面和切深剖面 3、刀具标注角度 : 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确定的切削刃与
造各种形状的断屑槽或断屑台。
第3章重点回顾之1
wenku.baidu.com
金属切削过程: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它伴随着一系列的 物理现象:工件材料的变形、摩擦、切削力、切削热和温度、 以及刀具的磨损、破损等。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切削效率。 主要研究:1.切削力:来源、合成与分解、计算、影响因素
2.切削热:产生与传出、影响因素、磨削与烧伤 3.切削刀具:磨损原因、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
误差复映
由于毛坯加工余量不均匀,或由于其它原因引起切削力和工艺系 统受力变形发生变化,工件产生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如车削一个横 截面为椭圆形的毛坯,致使工件产生相应的椭圆形误差,现象称为 “误差复映”。 随着走刀次数增多,加工误差也就愈小,但当小到一定程度时, 即使再增加走刀次数,也不再起作用了,此时其它原始误差的影响将 起主要作用
(1) 成形法;(2) 展成法 ;(3) 轨迹法;(4) 相切法
第1章重点回顾之2
切削运动: 主运动、 进给运动
主运动: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的最主要的相对运动,有且只 有一个,消耗的功率较大,速度较高。 进给运动:由机床或人力提供的,形成工件表面所需的运动
通过分析切削运动分析机床和加工方法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进给量 f 、切削深度 ap
第3章重点回顾之4
3.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是前角γo,其次是主偏角Kr、以及与前角有关的负倒棱和与主 偏角有关的刀尖圆弧半径rε,和刃倾角λs。
Fx=Fxy*sinKr
4.刀具材料对切削力的影响
主要通过刀具材料与被加工材料间的摩擦系数对摩擦力的影响,来直接影 响切削力的变化。在同样切削条件下,陶瓷刀具的切削力最小,硬质合金次 之,高速钢的切削力最大。
本课程重点复习之1
主要内容: (P105)
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回顾
各章重点内容
关于考试的一些说明
本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
学习以下知识:
金属切削过程及表面质量 金属切削机床与常用刀具 机械制造工艺与产品质量
本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之1
第一篇:金属切削过程及表面质量
1.熟悉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几何角度;
1.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 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3.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4. 切削液的类型、作用机理及选择 5.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第4章重点回顾之2
1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指工件材料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工件材料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导热系数、化学成分、金相 组织等六个方面对切削加工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第3章重点回顾之2
影响切削过程的主要因素:
工件材料、
刀具切削性能、 切削用量(v、f、ap)、 切削液 主要通过对切屑形成过程中的变形和摩擦现象的影响而达到
第3章重点回顾之3
1.被加工材料对切削力的影响:
被加工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硬化能力、化学成份、
热处理状态和材料的加工状态都对切削力的大小产生影响。 2.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 1.切削深度ap和进给量f对切削力的影响,是通过切削面积 AD的影响而达到的。 2.切削速度v对切削力的影响:实验法。影响规律不是呈单调 的曲线,而是随切削速度不同而变化的。
Pr与前刀 面Aγ的夹角;
γo αo
2)主后角αo :在主剖面内度量,后
刀面Aα与切削平面Ps的夹角。
3)副偏角kr’:在基面内度量,副切
削刃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
αo’
Kr’
4)副后角αo’,在副切削刃的主剖面
内度量,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刃的夹角;
第1章重点回顾之6
刀具工作图、参数标注: p6图1-7
2.掌握切屑形成过程及加工表面质量,掌握三个变形区的特征及 特点; 3.掌握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规律,如切削力、切削热及刀具 磨损;
4.了解常用刀具材料的特性及特点,切削液的作用及切削用量三 要素的选择。
本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之2
第二篇:金属切削机床与常用刀具
1. 机床的一般基础:基本组成、机床型号、典型机床
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及其它机床。 (P105)
切削加工表面成形方法: (P109)
轨迹法 成形法 相切法 展成法
第5章重点回顾之3
金属切削机床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部分: (P111)
执行件 动力源 传动装置(传动链)
车床运动分析: (P112) 主运动: 进给运动:
典型机床的作用与特点:了解,初步认识
第6章重点回顾之1
机械加工精度的含义及内容
(1)尺寸精度 (2)几何形状精度 (3)相互位置精度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法 4.自动控制法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零件的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工艺系统(机床、夹具、刀具及工件 组成的系统)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方式。
第6章重点回顾之2
各刀面的方位角度,称为刀具标注角度。
第1章重点回顾之4
Kr ’
1、主切削刃位置:p5-6
面Ps与进给平面Pf的夹角;
Kr
主偏角kr:在基面Pr内度量,切削平
刃倾角λs :在切削平面内度量的
主切削刃S与基面Pr的夹角;
λs
第1章重点回顾之5
2、前后刀面位置:p5-6
1)前角γo :在主剖面内度量,基面
第2章重点回顾之1
金属切削变形过程:对于保证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如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以 及已加工表面质量等,都以切屑形成过程为基础,而实际生产中出现的 鳞刺、积屑瘤、振动、卷屑与断屑等,都与切削变形过程有关。
第2章重点回顾之2
4. 夹具设计:方案、计算、选型、工程表达(画图)
第1章重点回顾之1
金属切削加工——利用刀具切除被加工零件多余的材料,形成 已加工表面。 金属切削加工的目的—— 使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和 位置精度、表面质量达到设计与使用要求。
两个基本条件 ——切削运动
刀具
发生线的形成方法及所需的运动 : (参第5章p108)
硬质点磨损:各种切削速度下刀具都会产生硬质点磨损,但低速时它是
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
粘结:刀具与工件之间接触面上存在足够大的压力和温度
扩散: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温度高
腐蚀:刀具材料与某些周围介质(如空气中的氧、切削液中的极压添加剂
硫,氯等)起化学作用
第4章重点回顾之1
影响切削过程及其加工表面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
2 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切削性能:1.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 足够的强度和
韧性 3. 高的耐热性(热稳定性) 4. 良好的工艺性 5. 经济性 6. 切
削性能的可预测性 2)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
金刚石、陶瓷、立方氮化硼等。
第4章重点回顾之3
机床的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加工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 机床分为11 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
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及其它机床。
第5章重点回顾之2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机床的品种和规格繁多,为便于区别、使用
和管理,须对机床加以分类和编制型号。
机床的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加工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 机床分为11 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
第6章重点回顾之3
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
(1)合理设计零件的结构:机器零件的结构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其各 部分的壁厚差以减少在铸、锻件毛坯制造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2)采取时效处理: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处理
第6章重点回顾之4
加工误差的分析与控制
目的:将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这两大类加工误差分开,确定系统 性误差的数值和随机性误差的范围,从而找出造成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
耐用度,同时还能减小工件的热变形、抑制积屑瘤和鳞刺的生长,提高 加工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提高切削效率。
常用的切削液有三大类:水溶液、乳化液、切削油。
切削液的作用:冷却、润滑、清洗 、防锈 。
第4章重点回顾之5
4 切削用量的选择(p97-99) 选择原则:综合考虑生产率、刀具耐用度、加工质量、加工成本,
K类(YG类),用于加工短切屑的黑色金属(铸铁),有色金属和非金 属材料;
M类(YW类),用于加工长的或短切屑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其他材料:涂层刀具、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
第4章重点回顾之4
3 切削液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小切削力和降低切
削温度,改善切屑、工件和刀具的摩擦状态,减小刀具磨损,提高刀具
3) 常用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1)高速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切削温度高达500~650º时尚能进 行切削。它切削时允许的速度比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提高1~ 3倍。刀具耐用度提高10~40倍以上。
加工范围较广,从有色金属到高温合金。
(2).常用硬质合金 P类(YT类),用于加工长切屑的黑色金属(钢材) ;
5.切削液对切削力的影响
使用切削液可以降低切削力。实践证明选用的切削液润滑性能愈高, 切削力的降低愈显著。
第3章重点回顾之5
刀具磨损的形式
(p59)
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边界磨损
第3章重点回顾之6
刀具磨损的原因
(p60-62)
主要包括:机械磨损、 热磨损、 化学磨损
机械磨损是由工件材料中硬质点的刻划作用引起, 热磨损和化学磨损是由粘结、扩散、腐蚀等引起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方法:分析计算法和统计分析法。
第6章重点回顾之5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误差预防、 误差补偿 误差预防常用的工艺方法有以下几种:
已加工表面质量
包含:(1)表面几何学方面。主要指零件最外表面的几何
形状,通常用表面粗糙度表示。 (2)表面层材质的变化。表达方式很多,如塑性变形、硬 度变化、微观裂纹残余应力、晶粒变化、热损伤区化学性能 及电特性的变化等。
对零件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是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及
残余应力。
第2章重点回顾之3
残余应力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使加工后的零件变形,影响零件的形状精度; (2)容易产生微裂纹,影响受交变载荷的零件的抗疲劳强度能力。
第2章重点回顾之6
切屑的产生及形状
控制切屑的方法
(1)控制切屑的基本变形:通过选择刀具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 (2)控制切屑运动轨迹和卷曲半径和螺距:在刀具前刀面上制
积屑瘤的形成及影响
积屑瘤:刀刃附近前刀面上,硬块,硬度一般为被切材料的 2、3倍,
能够代替刀刃进行切削。
产生条件:与金属材料的硬化性质有关,也与刃前区的压力和温度 分布有关。
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主要影响;
防止积屑瘤的主要方法
第2章重点回顾之5
加工硬化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 有助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但容易出现微裂纹,影响零件的疲劳强 度。 (2) 给后继工序加工带来困难,加剧刀具的磨损,降低刀具的耐用度。
确定切削深度ap、进给量f、切削速度V、刀具耐用度T
粗加工:主要考虑生产率,ap大、进给量f大、刀具耐用度T计算
切削速度V、(p99 公式4-12)
精加工: 主要考虑加工质量,综合选择ap、f、刀具耐用度T计算
切削速度V、 (p99 公式4-12)
第5章重点回顾之1
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
机床的品种和规格繁多,为便于区别、使用和管理,须对机床加以分类 和编制型号。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影响:
对零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也不能认为表面粗糙度越
小越好. 产生表面粗糙度的原因: (1)几何因素造成的粗糙度,它主要决定于残留面积高度。 (2)由于切削过程中不稳定因素造成的粗糙度。其中包括:
积屑瘤、鳞刺、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刀具的边界磨损、刀刃
与工件相对位置变动等。
第2章重点回顾之4
的作用与特点; 2. 机床运动分析; 3. 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措施; 4. 机床配套常用刀具的形状、特征、特点;
本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之3
第三篇:机械制造工艺与产品质量(重点)
1.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床、刀具、工件系统,力、热、变形… 2. 机械加工精度与产品质量:加工精度
3. 工件的装夹:定位与夹紧
同时还对生产率、加工成本、加工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1章重点回顾之3
刀具几何角度:
1、主刀面和刀刃: 一尖(刀尖)、二刃(主、副)、 三刀面 (前、主后、副后) 2、刀具几何角度的参考平面:基面、切削平面、主剖面、切 削刃法剖面、进给剖面和切深剖面 3、刀具标注角度 : 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确定的切削刃与
造各种形状的断屑槽或断屑台。
第3章重点回顾之1
wenku.baidu.com
金属切削过程: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它伴随着一系列的 物理现象:工件材料的变形、摩擦、切削力、切削热和温度、 以及刀具的磨损、破损等。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切削效率。 主要研究:1.切削力:来源、合成与分解、计算、影响因素
2.切削热:产生与传出、影响因素、磨削与烧伤 3.切削刀具:磨损原因、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
误差复映
由于毛坯加工余量不均匀,或由于其它原因引起切削力和工艺系 统受力变形发生变化,工件产生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如车削一个横 截面为椭圆形的毛坯,致使工件产生相应的椭圆形误差,现象称为 “误差复映”。 随着走刀次数增多,加工误差也就愈小,但当小到一定程度时, 即使再增加走刀次数,也不再起作用了,此时其它原始误差的影响将 起主要作用
(1) 成形法;(2) 展成法 ;(3) 轨迹法;(4) 相切法
第1章重点回顾之2
切削运动: 主运动、 进给运动
主运动: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的最主要的相对运动,有且只 有一个,消耗的功率较大,速度较高。 进给运动:由机床或人力提供的,形成工件表面所需的运动
通过分析切削运动分析机床和加工方法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进给量 f 、切削深度 ap
第3章重点回顾之4
3.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是前角γo,其次是主偏角Kr、以及与前角有关的负倒棱和与主 偏角有关的刀尖圆弧半径rε,和刃倾角λs。
Fx=Fxy*sinKr
4.刀具材料对切削力的影响
主要通过刀具材料与被加工材料间的摩擦系数对摩擦力的影响,来直接影 响切削力的变化。在同样切削条件下,陶瓷刀具的切削力最小,硬质合金次 之,高速钢的切削力最大。
本课程重点复习之1
主要内容: (P105)
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回顾
各章重点内容
关于考试的一些说明
本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
学习以下知识:
金属切削过程及表面质量 金属切削机床与常用刀具 机械制造工艺与产品质量
本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之1
第一篇:金属切削过程及表面质量
1.熟悉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几何角度;
1.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 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3.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4. 切削液的类型、作用机理及选择 5.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第4章重点回顾之2
1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指工件材料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工件材料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导热系数、化学成分、金相 组织等六个方面对切削加工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第3章重点回顾之2
影响切削过程的主要因素:
工件材料、
刀具切削性能、 切削用量(v、f、ap)、 切削液 主要通过对切屑形成过程中的变形和摩擦现象的影响而达到
第3章重点回顾之3
1.被加工材料对切削力的影响:
被加工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硬化能力、化学成份、
热处理状态和材料的加工状态都对切削力的大小产生影响。 2.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 1.切削深度ap和进给量f对切削力的影响,是通过切削面积 AD的影响而达到的。 2.切削速度v对切削力的影响:实验法。影响规律不是呈单调 的曲线,而是随切削速度不同而变化的。
Pr与前刀 面Aγ的夹角;
γo αo
2)主后角αo :在主剖面内度量,后
刀面Aα与切削平面Ps的夹角。
3)副偏角kr’:在基面内度量,副切
削刃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
αo’
Kr’
4)副后角αo’,在副切削刃的主剖面
内度量,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刃的夹角;
第1章重点回顾之6
刀具工作图、参数标注: p6图1-7
2.掌握切屑形成过程及加工表面质量,掌握三个变形区的特征及 特点; 3.掌握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规律,如切削力、切削热及刀具 磨损;
4.了解常用刀具材料的特性及特点,切削液的作用及切削用量三 要素的选择。
本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之2
第二篇:金属切削机床与常用刀具
1. 机床的一般基础:基本组成、机床型号、典型机床
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及其它机床。 (P105)
切削加工表面成形方法: (P109)
轨迹法 成形法 相切法 展成法
第5章重点回顾之3
金属切削机床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部分: (P111)
执行件 动力源 传动装置(传动链)
车床运动分析: (P112) 主运动: 进给运动:
典型机床的作用与特点:了解,初步认识
第6章重点回顾之1
机械加工精度的含义及内容
(1)尺寸精度 (2)几何形状精度 (3)相互位置精度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法 4.自动控制法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零件的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工艺系统(机床、夹具、刀具及工件 组成的系统)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方式。
第6章重点回顾之2
各刀面的方位角度,称为刀具标注角度。
第1章重点回顾之4
Kr ’
1、主切削刃位置:p5-6
面Ps与进给平面Pf的夹角;
Kr
主偏角kr:在基面Pr内度量,切削平
刃倾角λs :在切削平面内度量的
主切削刃S与基面Pr的夹角;
λs
第1章重点回顾之5
2、前后刀面位置:p5-6
1)前角γo :在主剖面内度量,基面
第2章重点回顾之1
金属切削变形过程:对于保证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如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以 及已加工表面质量等,都以切屑形成过程为基础,而实际生产中出现的 鳞刺、积屑瘤、振动、卷屑与断屑等,都与切削变形过程有关。
第2章重点回顾之2
4. 夹具设计:方案、计算、选型、工程表达(画图)
第1章重点回顾之1
金属切削加工——利用刀具切除被加工零件多余的材料,形成 已加工表面。 金属切削加工的目的—— 使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和 位置精度、表面质量达到设计与使用要求。
两个基本条件 ——切削运动
刀具
发生线的形成方法及所需的运动 : (参第5章p108)
硬质点磨损:各种切削速度下刀具都会产生硬质点磨损,但低速时它是
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
粘结:刀具与工件之间接触面上存在足够大的压力和温度
扩散: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温度高
腐蚀:刀具材料与某些周围介质(如空气中的氧、切削液中的极压添加剂
硫,氯等)起化学作用
第4章重点回顾之1
影响切削过程及其加工表面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
2 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切削性能:1.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 足够的强度和
韧性 3. 高的耐热性(热稳定性) 4. 良好的工艺性 5. 经济性 6. 切
削性能的可预测性 2)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
金刚石、陶瓷、立方氮化硼等。
第4章重点回顾之3
机床的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加工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 机床分为11 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
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及其它机床。
第5章重点回顾之2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机床的品种和规格繁多,为便于区别、使用
和管理,须对机床加以分类和编制型号。
机床的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加工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 机床分为11 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
第6章重点回顾之3
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
(1)合理设计零件的结构:机器零件的结构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其各 部分的壁厚差以减少在铸、锻件毛坯制造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2)采取时效处理: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处理
第6章重点回顾之4
加工误差的分析与控制
目的:将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这两大类加工误差分开,确定系统 性误差的数值和随机性误差的范围,从而找出造成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
耐用度,同时还能减小工件的热变形、抑制积屑瘤和鳞刺的生长,提高 加工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提高切削效率。
常用的切削液有三大类:水溶液、乳化液、切削油。
切削液的作用:冷却、润滑、清洗 、防锈 。
第4章重点回顾之5
4 切削用量的选择(p97-99) 选择原则:综合考虑生产率、刀具耐用度、加工质量、加工成本,
K类(YG类),用于加工短切屑的黑色金属(铸铁),有色金属和非金 属材料;
M类(YW类),用于加工长的或短切屑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其他材料:涂层刀具、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
第4章重点回顾之4
3 切削液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小切削力和降低切
削温度,改善切屑、工件和刀具的摩擦状态,减小刀具磨损,提高刀具
3) 常用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1)高速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切削温度高达500~650º时尚能进 行切削。它切削时允许的速度比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提高1~ 3倍。刀具耐用度提高10~40倍以上。
加工范围较广,从有色金属到高温合金。
(2).常用硬质合金 P类(YT类),用于加工长切屑的黑色金属(钢材) ;
5.切削液对切削力的影响
使用切削液可以降低切削力。实践证明选用的切削液润滑性能愈高, 切削力的降低愈显著。
第3章重点回顾之5
刀具磨损的形式
(p59)
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边界磨损
第3章重点回顾之6
刀具磨损的原因
(p60-62)
主要包括:机械磨损、 热磨损、 化学磨损
机械磨损是由工件材料中硬质点的刻划作用引起, 热磨损和化学磨损是由粘结、扩散、腐蚀等引起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方法:分析计算法和统计分析法。
第6章重点回顾之5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误差预防、 误差补偿 误差预防常用的工艺方法有以下几种:
已加工表面质量
包含:(1)表面几何学方面。主要指零件最外表面的几何
形状,通常用表面粗糙度表示。 (2)表面层材质的变化。表达方式很多,如塑性变形、硬 度变化、微观裂纹残余应力、晶粒变化、热损伤区化学性能 及电特性的变化等。
对零件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是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及
残余应力。
第2章重点回顾之3
残余应力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使加工后的零件变形,影响零件的形状精度; (2)容易产生微裂纹,影响受交变载荷的零件的抗疲劳强度能力。
第2章重点回顾之6
切屑的产生及形状
控制切屑的方法
(1)控制切屑的基本变形:通过选择刀具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 (2)控制切屑运动轨迹和卷曲半径和螺距:在刀具前刀面上制
积屑瘤的形成及影响
积屑瘤:刀刃附近前刀面上,硬块,硬度一般为被切材料的 2、3倍,
能够代替刀刃进行切削。
产生条件:与金属材料的硬化性质有关,也与刃前区的压力和温度 分布有关。
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主要影响;
防止积屑瘤的主要方法
第2章重点回顾之5
加工硬化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 有助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但容易出现微裂纹,影响零件的疲劳强 度。 (2) 给后继工序加工带来困难,加剧刀具的磨损,降低刀具的耐用度。
确定切削深度ap、进给量f、切削速度V、刀具耐用度T
粗加工:主要考虑生产率,ap大、进给量f大、刀具耐用度T计算
切削速度V、(p99 公式4-12)
精加工: 主要考虑加工质量,综合选择ap、f、刀具耐用度T计算
切削速度V、 (p99 公式4-12)
第5章重点回顾之1
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
机床的品种和规格繁多,为便于区别、使用和管理,须对机床加以分类 和编制型号。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影响:
对零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也不能认为表面粗糙度越
小越好. 产生表面粗糙度的原因: (1)几何因素造成的粗糙度,它主要决定于残留面积高度。 (2)由于切削过程中不稳定因素造成的粗糙度。其中包括:
积屑瘤、鳞刺、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刀具的边界磨损、刀刃
与工件相对位置变动等。
第2章重点回顾之4
的作用与特点; 2. 机床运动分析; 3. 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措施; 4. 机床配套常用刀具的形状、特征、特点;
本课程目的、主要要求和重点之3
第三篇:机械制造工艺与产品质量(重点)
1.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床、刀具、工件系统,力、热、变形… 2. 机械加工精度与产品质量:加工精度
3. 工件的装夹:定位与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