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教材分析.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级下册第七章力图文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级下册第七章力图文优秀课件ppt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体上,两个力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 上。
不同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特点
异体,等大﹑反向﹑同线
F1
F2
F1=F2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1.“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家喻户晓。兔子撞上大树死掉, 其中兔子受到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 大树 ,这个故事所包含的主 要物理知识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
场景二:拔河比赛
器材:弹簧测力计。
方法: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 观察:当左边弹簧秤读数为3N时,是 右边弹簧秤 对 左边弹簧秤施
加的力,右边弹簧秤的读数为3N,是 左边弹簧秤 对 右边弹簧秤 施 加的力,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相等 ,两个弹簧秤的轴线 在(“在”
或“不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点在 物
观察到的现象: 小球 会 (“会”或“不会”)被磁铁吸引。
说明: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 有 (“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2.下面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吗?观察下图,能证明甲乙 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的是( B C )
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 力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复习提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作用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
压路机
施力
接触 受力
物体
? 物体
不接触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小结
物体发生形变
1.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3.力的示意图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的描述》课件.ppt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的描述》课件.ppt

2、力的图示: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有时为了精确表示力的大小,还要在图 中附上标度,指出某一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 .
F=80N
20N
F=200N
1、画出题中的力的图示:
用200N的力提起一袋粮食. 1、选定标度.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3、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 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50N 力的作用点.
F
➢ 手竖直向上托一本书的力的示意图。
➢ 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拉 木箱的力的示意图。
F
300
7、用50N的力水平向左拉小 车,在图2上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图2
图3
8、用150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桶水, 在图3上画出力的示意图。
9 如图,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 它,发生 A、B、C、D 四种形变,F1=F2=F3>F4,则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__A__和___D__。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__A___和_C____。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_A___和__B___。
的推力F的作用。试画出力的图示。
F=50N A
右 F=50N
10N
10N
作用点为线段的终点
2、小车在A点受到大小为200N、与水平方向 呈30˚角的拉力F的作用。试画出力的图示。
F=200N
50N 30˚
3:10N重的石块竖直向下压桌面, 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F = 10N
4、画出下面力 的示意图
A、一袋方便面 C、一枚大头针
B、一张课桌 D、一块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PPT课件
点拨2: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都叫物体 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就是说,处于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首页
末页
课堂合作探究
例2.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的是( B )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 B.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 C.月球绕地球转动 D.火箭发射升空
首页
末页
课堂合作探究
首页
末页
课前自主预习
4.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 大小、 方向 和_作__用__点 。 5.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 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方向 ,线段的起点 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 线段应该越 长 。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一个物体对是 施力物体时,同时也是 受力物体。
首页
末页
课前自主预习
【试一试】
1.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脚 ,同时 _脚__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 _力__的__作__用__是__相__互__的___。 2.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D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 D.力的单位
首页
末页
课前自主预习
3.对于力的示意图( D ) A.只能表示力的方向 B.只能表示力的大小 C.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 D.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首页
末页
课后作业
3.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
首页
末页
课后作业
4.(2017•玉林)如图所示,小强用大小相同的力 往同一方向推开家里的门时,发现推A点比推C点要 容易,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C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材分析 课件 (共75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材分析 课件 (共75张PPT)

“想想做做” 栏目,是想通过物体受力过程 的体验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 完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内容,是促进学生 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对力的概念形成整体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节教 学的难点之一。 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需要巩固。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这一认识去解释 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可以做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的小 这一教学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之前所学 实验,让学生试着解释。 的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根据运动状态的 类似的小实验也可以模拟火箭升空的过程。 变化或形状的变化判断力的存在,这有利 这样的实验会拉近物理与科学实践的距离。 于学生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进而 实现对力的进一步认识。
学生较容易接受力的大小、方向这两个因素对 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而力的作用点的影响,往往 在进行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 需要让学生经历实践体验的过程。 探究时,可以利用“想想做做”中的例子进行研究。
“想想做做”栏目中的操作不太适合所有学生 在课堂同时参与体验,教学中可选取其他实例替代。
对具体步骤和画法可提出较规范的要求: 用语言和图像分别描述一个力的三要素时,图像 (1)要确定受力物体。 更简单、直观。 (2)将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 终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幅图中标准要统一)。 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光线的认识,正迁移到力 (3)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和箭头(画在线段的末 的示意图的学习,达到会运用抽象的科学方法描述力。 端)。在箭头旁边标上力的符号和大小(在同一幅图中用线段 明确画法,规范作图,使学生达到能识图、会画图。 的长短比较力的大小)。
第七章 力--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章包含“力”、“弹力”、“重力”三节 内容。 第1 节 力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

力的合成与分解
总结词
描述如何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或将几个 力合成一个力的方法
详细描述
力的合成是通过将几个力等效为一个合力来 描述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 分解为几个分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力 的作用方式。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力学问 题的重要方法。
05
力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生活中的力
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我 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02
重力与重心
重力的概念与性质
01
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02
重力的性质
重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且在不同纬度或 高度,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
重力的计算与测量
重力的计算
利用重力公式$G = mg$,其中$G$为重力, $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重力的测量
通过使用重力测量仪或弹簧秤等工具测量重力。
当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作用时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则这些力相互平衡。
滑轮组:滑轮组受到的拉力在各 段绳子上相互平衡,使物体匀速 上升或下降。
THANKS
感谢观看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总结词
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VS
详细描述
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 ,其大小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相等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滑动摩 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其 大小与正压力和动摩擦因数有关,方向与 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平衡力的概念与条件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 》课件
目录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重力与重心 • 摩擦力与平衡力 • 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 • 力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运动和力PPT课件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运动和力PPT课件
思考1:合力和分力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 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思考2:如果现在给你一个弹簧(或者橡皮筋),怎样 操作才能使两次实验的作用效果相同?
• 弹簧两次的伸长量相同
自主学习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细线等 实验过程:(1)两个力同向 1、按图所示,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和两个测力计相连。 2、用两个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O点 记3、下用O一点个位测置力及计两对个橡测皮力筋计的的拉A端力施F1加和一F2个的力大F小,、仍方将向橡。皮筋 的A端拉伸到O点,记下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方向。

F1
F2
F
大小/N 1.2 1.2 2.4
方向 向右 向右 向右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
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F合=F1+F2
自主学习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细线等 (2)两个力反向
1、按图所示,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和两个测力计相连。 2、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O点 记下O点位置及两个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方向。 3、用一个测力计对橡皮筋的A端施加一个力F,仍将橡皮筋 的A端拉伸到O点,记下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方向。
图(1)中,合力为 350 N,方向 向右 ; 图(2)中,合力为 50 N,方向向右 。
2.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就是将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与较大的那个力 的方向一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PPT课件
1 第认七识章无理力数
初中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1 第认七识章无理力数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知识点一 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 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物理学中,力用字母F来表示。 2.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是1 N。 3.产生条件:①至少存在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分析 运动方向改变
④关闭发动机后缓缓向前运动的汽车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塑料直尺被压弯
答案 B
速度变小 形状改变
判断 受力改 变运动 状态
受力改 变形状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知识点三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如图7-1-3)。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2.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如图7-1-4所 示,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同一示意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 用数字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 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故A选项正 确,B、C选项错误。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 不相互挤压的两个桌子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答案 A 点拨 本题是一道关于“力”的概念的辨析题,解答该类问题时,首先 要正确理解相关物理概念,然后利用概念进行辨析解答即可。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物理《力》PPT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物理《力》PPT
讨论:
支持 木块
施力物体:桌面 支持力
受力物体:木块
1.手拉着绳提桶,桶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绳
2.牛拉着犁犁土,土受推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犁
学习探究
体 验
2.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说明:物 体间力的 作用是相 互的.
?讨论:如图所示 1.双手击掌,为什么两手都会痛? 2.穿着冰鞋的两个人双手击掌,为什么会发生都往后 退的现象? 3.游泳时,为什么人的手向后划水时人却在向前运动?
有力的作用?

3.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是否一定有
力的作用?
不一定
注意2点: a.有力时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接触不一定产生力。

推车
施力物体:人 推力
受力物体:车
拖拉机 拉 拖车
施力物体:拖拉机 拉力
受力物体:拖车
压路机 压 路面
施力物体:压路机 压力
受力物体:路面
桌面

A.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B.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只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施力物体存在
7.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C )
A.排球运动员用手把球发出
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越来越慢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
4.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 失、没有先后之分。
学习探究 3.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 思考:如何判断物体有没有受力呢? 答:看力的效果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竿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沙发形状发生了改变
竹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人教版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力【全章】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力【全章】PPT教学课件
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判断几个同学的想法:
1、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
2、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
用。( )
二.如何判断物体有没有受力呢? • 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发 生改变
竿子发生了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 形状发生改变(简 称形变).
沙发发生 了形变
•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图 ____和图____;
•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 ____和图____;
•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 ___和图___;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a)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状 态改变
(b)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力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筒 称牛,符号:N 2、牛顿是英国著名科学家
3、了解一些常见的值.
.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 .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 等等。
在直接接触,使它发生了弹性形变物体的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A B
(3)弹力的方向:
总是指向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与接触面垂直)
① 支撑面的弹力: ➢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N
②绳的弹力: ➢由于绳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 常称为拉力 ➢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力》PPT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力》PPT

1、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符号是 F ,单位是 N,托起两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鸡蛋的力约为 1 N; 3、力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物体形状和 _改_ 变物;体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 5、力的示意图,是 带箭头的线表段示力,其中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者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
长度表示 力的大小 ;
可见,不仅力的大小、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点也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习惯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在研究力的问题中怎样简单、方便地表示力

N
起点表示力的 作用点
强调: 涉及有角度的力,必标明角度。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
线段,线段末端用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出力的符号
数值和单位
例 请画出地面受到重物的压力的示意图 。
第一节 《力》
生活中的物理
一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1 N
施力物体

提 水桶


杠铃
人推 手拉
车 弹簧
讨论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 为什么?
单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力必有两个物体
作用
练习
请指出各图中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脚踢球,球受力 脚痛,说明脚受到了力
结论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 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 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由此可见,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受力物体
讨论 人坐在小船上, 用力推另一艘 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 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摩擦力(PPT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摩擦力(PPT

物体受力分析
方 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可以画在重心上
举例分析:斜面上下滑的物体的f示意图
学习探究 2.滑动摩擦力的三要素?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测量? 支持力F支
摩擦力f
拉力F
重力G
物体受力分析
当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f=F拉(根据二力平衡)
点击:3.测摩擦力 大小的实验方法
小摩擦,人走路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 擦是__静_ ___摩擦。
6.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 了 增大 摩擦,采用的方法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
了 减少
摩擦,采用的方法是( 减少压力 )
7、为了研究摩擦力,某同学把一个重6N的木块放在水平地板 上,做了五次实验,试根据实验情况填空:
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要验证猜想②,应该选择 甲丙
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
பைடு நூலகம்
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
下,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要验证猜想③,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
比积较的甲大和小丁有的关实,验你结认果为,他于的是 结小 论明不得可出结靠论(:填滑“动可摩靠擦”力或的“大不小可与靠接”触),面理
学习回顾 §7.4 《重力》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G)
2.施力物体:地球 3.三要素:
a.重力大小: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m——质量(Kg)
公式:G=mg
g——常数(9.8N/Kg) G——重力(N)

教科物理八年级下第7章1力(共18张PPT)

教科物理八年级下第7章1力(共18张PPT)

6、力不能离开( 物体)而单独存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4
5
6
1、由静到动或 由动到静 2、运动由快到慢或由慢到快 3、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运 动 状 态
7
3、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 对跳板向下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 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相
同,前者主要改变跳板( 形状 ), 后者主要改变运动员的( 运动状态 )
8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
原理的是( D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浆向后划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9
10
五、课后实践作业
利用本节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11
再见
12
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B) A、一个巴掌太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13
2、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C ) A手臂滑动的力 B手臂推水的力 C水对手臂的推力 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
14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1)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2)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3)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4)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 态的是( B)
教科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 》
第七章
7.1 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能分析简单情况下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PPT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PPT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
四.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 记下指针初始位置(30.0cm)。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对弹簧的拉力大小。 3.在弹簧下端依次悬挂钩码,记下各次弹簧指针 所对应的刻度,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4.以拉力F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ΔL为横坐标, 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簧伸长量ΔL随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簧伸长量和拉力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描点法作出正确的图像。 3.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方法(原理)
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伸长,弹簧 受到了钩码对它的拉力,这个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
2.弹簧的伸长量是由弹簧拉伸前指针所对刻度值减去 拉伸后指针所对的刻度值。
拉力F变化的图像。 5.得出弹簧伸长量和拉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及结论。
实验次数
1
拉力F/N
0
拉伸前指针所指刻度 /cm
拉伸后指针所指刻度 /cm
伸长量ΔL/cm
0
2
3
4
5
0.5
1.0
1.5
2.0
30.0
24.4 18.7
13.0 7.3
5.6
11.3
17.0 22.7
拉力F/N 0
图像:
伸长量ΔL/cm 0 F与ΔL的比值
2.两坐标上的取值尽量靠近坐标轴末端,从而使坐标上 描的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像更精确.
3.测弹簧伸长量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且处于来自衡 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 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教 材分析
《课标》要求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 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课时建议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力 弹力 重力
2课时 1课章教材的地位
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及 其他科学研究的典范。本章所学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 续各章如“压强”“浮力”“简单机 械”等内容所必需的预备
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的结论,学生可能会更信服。
(四)重视学生课堂实践与交流
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与结 果相比,它更注重行为过程。本章设计了一系列体验性活动。
例如,如何让学生感知1N力的大小?教科书以托起两个鸡蛋所 用的力大约是IN的生活实例,说明牛顿这个力的单位的大小.
再如,为说明力的作用点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教科书设计了在 不同的位置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
究活动,全面认识重力.
(三)采取恰当的科学探究
重力的概念在力学中十分重要,测量力的大小又是学生认 识力的重要过程之一,加上学生对质量越大的物体上所受的重 力越大已有生活体验等因素,教科书选取了“探究重力的大小 跟质量的关系”作为科学探究的选题。在学生定性认识的基 础上,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推测: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可能有关。 本探究实验的设计,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及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方面。为简化实验,教科书 给出的实验方案是逐次增挂已知质量的钩码。但是对有条件 的班级,也可以选用形状和材料都不相同的物体作为测量对象。 例如,先用天平称出文具盒、钢笔、书本、铜块、铝块等物体 的质量,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或者事先测出各 种物体的质量,标出数值发给学生。由此得出的“物体所受的
性知识。力的概念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生 在生活中对力学知识有很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些认识多是零碎的、 肤浅的。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非易事。同许多物理概念 一样,学生在形成力的概念的过程中应该经历感知、描述、测量等 认识过程,以达到逐步认识、深化的目的。在教材结构的调整上为 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例如,弹力、重力与力设置于同一 章,使力的测量能及时实现;学习重力、弹力等具体的力,一方面可 以巩固对力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也对这两种力的性质有了具体的 了解。《课标》在学生必做实验中设置了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 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要完成这样的测量必须关注测量的条件、了 解测量的原理,使被测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基干这样的考虑,教科 书把摩擦力放在第八章“运动和力”中的二力平衡之后。这样,本
章就包含“力”“弹力”“重力三节内容.
(二).认识力
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间的力是 看不见的。在初中阶段如何建立这个概念,一 直有各种不同的处理办法。怎样让学生认识 力?怎样合理把握认识的分寸?教科书通过联 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认 识力,并通过四个过程来实现对力的初步认识。
不同的“想想做做”活动。
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中的第3项设计了体验性活动,即 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IN、3N、5N,目的是引导 学生感受1N、3N、5N的力有多大;第4项是测量身边小物体的练 习活动。在“重力″一节中,教科书设计了让学生在橡皮上拴一根 细线,手拉细线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的体验性活动。
3.测量力
力作为一个物理量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力的 测量是认识力的另一个重要阶段。《课标》在 学生必做实验中设置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 实验,为此,教科书在给出弹力概念的基础上,设 计了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实验。这个过程,完
成了学生对力是一个物理量的认识。
4.分析力
教科书引导学生分析常见事例和实验,发现各实例毫无例外地 都涉及两个物体,说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至此,学生对力 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较完整的认识。 本章在弹力、重力的处理 思路上与第1节“力”是一脉相承的。教科书以这两个具体的力为 载体,继续让学生经历对力的认识过税,以达到深化、巩固和提高的 作用。具体处理有以下特点。 弹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支持力、压 力、拉力◇是弹力。在介绍弹力时,仍然从易观察的现象人手。并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物体的一种性质弹性。《课标》对弹力的要求 是了解。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教科书 先通过实例创建情景,帮助学生了解重力的存在。考虑到学生一般 都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科书安排了一个 “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积极思考,列举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重力 现象,以加深对重力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这个兴趣的 指引下,按照重力的 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进一步开展探
通过以上这些精心设计的不同形式的体验性活动,既能拉近学 生与力学的距离,又能使学生获得感悟,形成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与
物理概念的建构。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
各节的教材分析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通过生活实 例,归纳总结出这一概念,并能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
1.感知力
教科书设计了本章的章首图“攀岩”和第1节的 节首图“押加”。目的是通过图片的呈现让学生感知 力的存在。与力相关的图片很多,但选取图片时应尽 量考虑呈现的内容简洁、明了,凸显力的作用,易于观 察、感知。“攀岩”和“押加”图片具有这样的特点。
接着,教科书以大量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情景,目 的是使学生能通过观察、体验感知力的存在,并初步 归纳、概括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
是受力物体。
教科书还通过描述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 效果。教科书通过这些设计,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力的 存在,同时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形变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两个方面去认识力。
2.描述力
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础上,教科书进一步从
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得出了力的三要素及力的 示意图,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全面地描述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