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测定数据处理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测定数据处理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测定数据处理可以通过以下
步骤进行:
1. 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不同时间点下丙酮碘化反应的浓度变化。
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来测定浓度。
2.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浓度-时间曲线图,并观察曲线的变化趋势。
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丙酮碘化反应的浓度逐渐降低。
3. 方程拟合:利用曲线图,可以采用多种拟合方式来得到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常用的拟合方式包括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指数拟合等。
4. 方程验证:将得到的速率方程进行验证,可以通过将已知的丙酮碘化反应数据代入方程中,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来验证方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应用拓展:通过得到的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可以进一步研究该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如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参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如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分析等。
同时,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应该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和操作失误,
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2.测定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了解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背景丙酮碘化反应方程式为:++33232O OH -CH -C -CH +I CH -C -CH I+I +H →H +是反应的催化剂,由于丙酮碘化反应本身生成H +,所以,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实验证明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一般认为分两步进行,即: CH 3C CH 3H +CH 3C CH 2 (1) CH 3C CH 2I H +CH 3C CH 2+I 2+H +I -+ (2)反应(1)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它是一个可逆并且进行得很慢的反应。
反应(2)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因此丙酮碘化反应的总反应速率是由反应(1)所决定,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表示为:E A H dC kC C dt+= 式中C E 为碘化丙酮的浓度,H C +为氢离子浓度,C A 为丙酮的浓度,k 为丙酮碘化反应总的速率常数。
三、注意事项1.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时体系始终要恒温。
2.实验所需溶液均要准确配制。
3.混合反应溶液时要在恒温槽中进行,操作必须迅速准确四、实验要求1.请自己设计出一个测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方案交老师审核。
2.根据自己设计的并经老师审核的方案配制所需药品,选择所需仪器,确定实验条件。
3.实验测试、计算结果,绘制图表。
4.按正式发表论文的格式(可参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撰写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实验报告丙酮碘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丙酮与碘化钾反应得到的产物,探究丙酮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
实验原理:丙酮(化学式为C3H6O)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
碘化钾(化学式为KI)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当丙酮与碘化钾反应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丙酮和碘化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C3H6O + I2 → C3H5OI + HI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丙酮、碘化钾、试管、滴管、酒精灯等。
2. 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加入适量的丙酮。
3. 使用滴管滴加少量的碘化钾溶液到试管中。
4. 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特别是颜色的变化。
5. 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在滴加碘化钾溶液后,试管中的液体逐渐变为黄色,并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
随着反应的进行,黄色逐渐加深,最终形成深黄色的溶液。
同时,试管的温度也有所上升。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丙酮与碘化钾发生了反应。
黄色产物的形成表明碘化钾被还原为碘化丙酮,而碘化丙酮的颜色正是黄色。
同时,反应产生的气味可能是由于碘化钾和丙酮反应时,释放出的气体或挥发物引起的。
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丙酮被氧化为碘化丙酮,而碘化钾则被还原为碘。
这种反应是通过氧化剂(碘)和还原剂(丙酮)之间的电子转移实现的。
丙酮中的羰基(C=O)被氧化为羧基(C-OI),而碘离子(I-)则被还原为碘原子(I2)。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丙酮与碘化钾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丙酮被氧化为碘化丙酮,而碘化钾则被还原为碘。
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用于化学实验教学,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有机合成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
总结:丙酮碘化实验通过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揭示了丙酮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丙酮碘化反应的机理和特点。
这种实验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有机化学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讲义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速度常数及活化能的实验方法。
2、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酸溶液中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反应方程为:CH 3H 3CO+I 2H+CH 2I H 3CO+I -+H +H +是反应的催化剂,由于丙酮碘化反应本身生成H +,所以这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
实验测定表明,反应速率在酸性溶液中随氢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反应式中包含产物,其动力学方程式为:r q pA A H c I c kc dtI dc dt dc )()()(22+=-=-=υ (1) 式中υ为反应速率,A c 、)(2I c 、)(+H c 分别为丙酮、碘、盐酸的浓度(mol/L ),κ为反应速率常数,p 、q 、r分别为丙酮、碘和氢离子的反应级数。
速率、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均可由实验测定。
实验证明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一般认为可分成两步进行,即:H+2C CH 2H 3COHC CH 2H 3CO(i )C H 3COC CH 2H 3COHI 2CH 2II -k 3(ii)反应(i)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反应可逆且进行的很慢。
反应(ii)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反应快速且能进行到底。
因此,丙酮碘化反应的总速度可认为是由反应(i)所决定。
丙酮碘化反应对碘的反应级数是零级,故碘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即动力学方程中q 为零,原来的速率方程可写成:r pA I H c kc dtdc )(2+=-=υ (2)由于反应并不停留在一元碘化丙酮上,还会继续反应下去,故采取初始速率法,因此丙酮和酸应大大过量,而用少量的碘来限制反应程度。
这样在碘完全消耗之前,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由于反应速率与碘浓度无关(除非在酸度很高的情况下),因而直到碘全部消耗前,反应速率是常数。
即:常数==-=+r pA I H c kc dtdc )(2υ (3)因此,将)(2I c 对时间t 作图为一直线,直线斜率即为反应速率。
丙酮碘化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丙酮与碘化钾反应的化学反应机理,以及丙酮的碘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实验原理:
丙酮(化学式为(CH3)2CO)与碘化钾(化学式为KI)反应可以生成碘代丙酮(化学式为(CH3)2COI)。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2CO + I2 → (CH3)2COI + KI
实验步骤:
1. 用天平称取适量的丙酮溶液并放到试管中。
2. 加入一小片碱性纸,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如果是酸性(纸变红),则需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为碱性。
3. 使用滴管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到丙酮溶液中,并轻轻摇晃试管使其充分混合。
4.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和物质状态的变化。
实验结果: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丙酮与碘化钾溶液反应后,溶液从无色变为棕色,并生成沉淀物。
这是由于碘化钾溶液与丙酮反应生成碘代丙酮(棕色溶液)和氢氧化钾(沉淀物)。
实验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丙酮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代丙酮的化学反应机理。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溶液变为棕色,并生成沉淀
物,这正是碘代丙酮和氢氧化钾的生成。
而溶液颜色的深浅可以反映反应的进程和反应物质的浓度。
此外,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丙酮碘化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因此,在反应前需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酸碱性。
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研究了丙酮与碘化钾反应的化学反应机理,并验证了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这对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反应机制和优化化学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丙酮碘化反应

(4)
上式变为
A A( I 3 ) A( I 2 ) ε ( I 3 ) L[c( I 3 ) c( I 2 )]
1
(5)
物理化学实验
丙酮碘化
化工系 2010011811 毕啸天
也就是说,在 565nm 这一特定的波长条件下,溶液的光密度 A 与 I 3 和 I 2 浓度之和成正比。因为 ε 在
- ε I- = ε I2 , 吸收系数 ε I3 和 ε I 2 是吸收光波长的函数。 在特殊情况下, 即波长λ=565nm 时, 3
I2 + I-
I3-
A εLc
A A( I 3 ) A( I 2 ) ε ( I 3 ) Lc ( I 3 ) ε ( I 2 ) Lc ( I 2 )
0.58 0.56 0.54 0.52 0.5 0.48 0.46 0.44 0.42 0.4 0.38
A
0
200
400
600 t/s
800
1000
1200
图 2. 25℃时,5ml 碘液,2.5ml 盐酸溶液和 5ml 丙酮溶液反应的吸光度与时间的关系 拟合结果:A= -0.000133410676904t+0.559384457766060, R 2 0.99889088 2842198
物理化学实验
丙酮碘化
化工系 2010011811 毕啸天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
姓名:毕啸天 学号:2010011811 班级:分 0 同组人姓名:颜怀宇 实验日期:2012 年 12 月 1 日 提交报告日期:2012 年 12 月 3 日 指导教师: 史 1. 引言 1.1. 实验目的
试验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2.初步认识复杂反应机理,了解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
3. 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背景醛酮分子中的,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在卤素的碱性溶液中丙酮容易发生多卤代反应,而且还可进一步发生卤仿反应。
但在酸性溶液中,可控制反应条件使卤代反应只进行一步, 因此,可在酸性条件下测定上述反应在某温度下的速率常数。
该反应为一复杂反应。
其步骤为: O H 3C CH 3H C H 3C CH 2(1) (2)C H 3C CH 2+X 2C OH 3C CH 2X +HX先生成丙烯醇,然后卤素与丙烯醇反应生成卤化丙酮。
反应(1)进行的比较慢,而反应(2)则很迅速,因此丙酮卤化反应速度取决于反应的第一步。
大量的实验证明,在酸的浓度不很高时,丙酮卤化反应对卤素是零级。
当卤素的浓度比丙酮和酸的浓度小很多时,反应中卤素的消耗,对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没什么影响,即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但却与溶液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密切相关。
由于Cl 2和Br 2的挥发性和毒性,所以一般选用I 2进行丙酮卤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
三、实验原理大多数化学反应是有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
这类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遵循质量作用定律,它们的反应速率方程式需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可靠数据,进而建立,并以此为基础,推测其反应机理,提出反应模式。
酸催化的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初始阶段反应为:H +是反应的催化剂,因丙酮碘化反应本身有H +生成,所以,这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
又因反应并不停留在生成一元碘化丙酮上,反应还继续下去。
所以应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测定初始阶段的反应速度。
其速度方程可表示为:r H q I pA I E c c kc dtdc dt dc 22+=-= (19-2) 式中E c 、A c 、2I c 、+H c 分别为碘化丙酮、丙酮、碘、盐酸的浓度(单位:mol·L -1);k 为速度常数;指数p 、q 、r 分别为丙酮、碘和氢离子的反应级数。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数据处理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数据处理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数据处理是研究丙酮汞盐反应动力学的一个常见实验方法。
该实验方法通过测量丙酮随时间变化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定数据,实验操作应该十分谨慎。
首先,应该准确称量实验药品,保证反应物的摩尔比例恒定。
其次,应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和pH值,防止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在实验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反应速率常数的准确值。
数据处理包括拟合反应速率常数的曲线,计算反应速率常数以及确定其误差范围。
拟合曲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比如最小二乘法、指数法和多项式法等。
选择可靠的拟合方法和适当的拟合曲线形式可以提高测定的精度。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时,需要确定反应物浓度、反应体积和反应时间。
计算公式为:k = (1/t)(ln[(A0 – At)/A0]), 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t为反应时间,A0为初始吸光度,At为反应时间t时刻的吸光度。
最后,需使用统计方法确定反应速率常数的误差范围,比如计算标准差和置信区间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数据的可靠性评估,为实验结果的正确解释提供基础。
总之,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数据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实验者十分仔细和专业地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试验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试验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2.初步认识复杂反应机理,了解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
3. 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背景醛酮分子中的,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在卤素的碱性溶液中丙酮容易发生多卤代反应,而且还可进一步发生卤仿反应。
但在酸性溶液中,可控制反应条件使卤代反应只进行一步,因此,可在酸性条件下测定上述反应在某温度下的速率常数。
该反应为一复杂反应。
其步骤为: O H 3C CH 3H C H 3C CH 2(1) (2)C H 3C CH 2+X 2C OH 3C CH 2X +HX先生成丙烯醇,然后卤素与丙烯醇反应生成卤化丙酮。
反应(1)进行的比较慢,而反应(2)则很迅速,因此丙酮卤化反应速度取决于反应的第一步。
大量的实验证明,在酸的浓度不很高时,丙酮卤化反应对卤素是零级。
当卤素的浓度比丙酮和酸的浓度小很多时,反应中卤素的消耗,对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没什么影响,即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但却与溶液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密切相关。
由于Cl 2和Br 2的挥发性和毒性,所以一般选用I 2进行丙酮卤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
三、实验原理大多数化学反应是有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
这类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遵循质量作用定律,它们的反应速率方程式需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可靠数据,进而建立,并以此为基础,推测其反应机理,提出反应模式。
酸催化的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初始阶段反应为:H +是反应的催化剂,因丙酮碘化反应本身有H +生成,所以,这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
又因反应并不停留在生成一元碘化丙酮上,反应还继续下去。
所以应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测定初始阶段的反应速度。
其速度方程可表示为:r H q I pA I E c c kc dtdc dt dc 22+=-= (19-2)式中E c 、A c 、2I c 、+H c 分别为碘化丙酮、丙酮、碘、盐酸的浓度(单位:mol·L -1);k 为速度常数;指数p 、q 、r 分别为丙酮、碘和氢离子的反应级数。
物理化学实验——丙酮碘化反应

r
dCI2
做CI2 ~ t图,求slope,r = -slope
1 dA r dt d dt
dCI2
εd的求法? 用0.002M的碘液!
例:吸光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不一 定4条线放同一图中)
0.6 0.5
1 dA 1 r k dt d dt d
y = -0.016x + 0.4966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比色皿的拿法和清洗。 移液管的使用: 要润洗,在烧杯中操作,不要吹掉最后一滴。 实验提供的小烧杯供从储备瓶中倒出溶液使用。 溶液数目多,制备溶液时防止加错体积。 迅速将溶液定容、摇匀,从开始加丙酮到测出第一个数不要超 过两分钟。 光度计打开之后再次使用,需调零。 实验完毕,洗好仪器,归置原位。
dCI2
0.4
0.3
A
0.2
y = -0.0166x + 0.4945
0.1 1组 2组 2组 3组 y = -0.0305x + 0.4795
0
y = -0.0169x + 0.2366
-0.1 0 2 4 6 8 10 t(min) 12 14 16 18 20
孤立法求反应分级数
r kCCH3COCH3 CHCL CI2
六、思考题
1. 动力学实验中,正确计算时间是很重要的。本实验中,将丙酮溶液 加入盛有I2和HCl溶液的碘瓶中时,反应即开始,而反应时间却以 溶液混合均匀并注入比色皿中才开始计时,这样做对实验结果有无 影响,为什么? 我们学过的阿伦尼乌斯公式k=Ae-E/RT 中, 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
2.
E为活化能 ,如何在本实验基础上简单增加实验步骤求出反应 活化能?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速度常数及活化能的实验方法。
2、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3、掌握2100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方程为:-+++−→−++I H I COCH CH I COCH CH H 23233H +是反应的催化剂,由于丙酮碘化反应本身生成H +,所以这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
实验证明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一般认为可分成两步进行,即:3332CH COCH H CH COH CH ++== ⑴ -+++−→−+=I H I COCH CH I CH COH CH 23223 ⑵反应⑴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反应可逆且进行的很慢。
反应⑵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反应快速且能进行到底。
因此,丙酮碘化反应的总速度可认为是由反应⑴所决定,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H A I c kc dtdc 2 ⑶式中+H A I c c c 、、2分别是碘、丙酮、酸的浓度;k 为总反应速率常数。
如果反应物碘是少量的,而丙酮和酸对碘是过量的,则可认为反应过程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又证实:在酸的浓度不太大的情况下,丙酮碘化反应对碘是零级反应,对⑶式积分得:B t c kc c H A I +=-+2 ⑷式中的B 是积分常数。
由2I c 对时间t 作图,可求的反应速率常数k 值。
因碘溶液在可见区有宽的吸收带,而在此吸收带中,盐酸、丙酮、碘化丙酮和碘化钾溶液则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量碘浓度的变化。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 2I c l a A = ⑸将⑷式代入⑸式得:'A H A k a l c c t B +=-- ⑹ 在⑹式中l a 可通过测定一已知碘浓度的溶液的吸光度A ,代入⑸式而求得。
当A c 、+H c 浓度已知时,只要测出不同时刻反应物的吸光度A ,作A —t 图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便可求的反应的速率常数k 值。
【清华】丙酮碘化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实验刘祯科 2003012316 生物32同组实验者姓名 程磊实验日期:2005年10月22日 提交报告日期:2005年11月5日1. 引言大多数化学反应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不遵循质量作用定律。
这些反应的速率方程需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实验测定。
对于反应物单一的反应,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得到反应速率,从而进一步确定反应的级数。
对于反应物不单一的反应,可以保持其他反应物浓度不变,测量某一反应物在不同初始浓度下的反应速率,从而确定反应对该物质的反应级数。
如此类推,可以依次确定其他物质的反应级数,从而确定反应速率方程。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级数、速率系数和活化能。
通过实验加深对复合反应特征的理解,并掌握722S 型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具体实验原理请参见预习报告的实验原理部分。
2. 实验部分2.1实验药品与仪器: 实验药品:0.02486mol/L 碘溶液 1.061mol/L 盐酸溶液 3.381mol/L 丙酮溶液 去离子水 实验仪器: 表. 1 实验仪器2.2实验条件:室温:17.7℃ 大气压:103.5kPa2.3实验操作:请参见预习报告的实验步骤部分。
3. 结果与讨论仪 器 名 称 规 格 生产厂家 数 量 722S 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 SL-1恒温槽 清华大学化学实验中心1 计算机 1 镊子 1 洗瓶1 刻度移液管 10ml 1 刻度移液管 5ml 3 移液管 5ml 1 容量瓶25ml13.1原始数据以及数据处理、结果3.1.1碘标准液的光密度0.02486mol/L碘溶液取2.5ml于25ml容量瓶中配得:0.02486mol/L的碘标准液,即C(I2)= 0.002486mol/L由分光光度计测得碘标准液的光密度为:D=0.355根据碘标准液的浓度和光密度,利用εL=D/C(I2)公式计算得到εL=142.8L/mol3.1.2五组实验不同的条件:在25℃下测4组不同浓度配比反应液的反应速率,在35℃下测定1组浓度配比与前4组之一相同的反应液的反应速率。
丙酮碘化实验

实验10 丙酮碘化实验同组人姓名:田雨禾实验日期:2014年11月6日提交报告日期:2014年11月13日指导教师:孙海源1 引言实验目的1.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用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系数、反应级数和活化能。
2.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合反应特征的理解。
3.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只有少数化学反应是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简单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反应,而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
大多数复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间的关系,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表示。
因此用实验测定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间的关系,即测定反应对各组分的分级数,从而得到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乃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对于复合反应,当知道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后,就可以对反应机理进行某些推测。
如该反应究竟由哪些步骤完成,各个步骤的特征和相互联系如何等等。
实验测定表明,丙酮与碘在稀薄的中性水溶液中反应是很慢的。
在强酸(如盐酸)条件下,该反应进行得相当快。
但强酸的中性盐不增加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在弱酸(如醋酸)条件下,对加快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如强酸(如盐酸)。
酸性溶液中,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合反应,其反应式为:+H +32332(CH )CO+I CH COCH I+H +2I −−→-- (1)该反应由H +催化,而反应本身又能生成H +,所以这是一个H +自催化反应,其速率方程为:()()()()()()3αβδ+3-dc I -dc A dc E r ====kc A c I c H dt dt dt-- (2) 式中:r —反应速率;k —速率系数;()c A 、()3c I -、()+c H 、()c E —分别为丙酮、碘、氢离子、碘化丙酮的浓度,-3mol dm g ;α、β、γ—分别为反应对丙酮、碘、氢离子的分级数。
反应速率、速率系数及反应级数均可由实验测定。
丙酮碘化对动力学的研究是一个特别合适而且有趣的反应。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一、引言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实验,通过观察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和产物,我们可以了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加深对丙酮碘化反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CH3 + NaI → CH3COCH2I + NaOH在反应中,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碘代丙酮和氢氧化钠。
碘代丙酮是一种黄色液体,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并用洗净的玻璃棒将其内壁涂上一层丙酮。
2. 加入试剂: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钠溶液。
3. 观察颜色变化: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当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时,试管内的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并逐渐变浓。
五、实验讨论1. 反应机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
在反应中,丙酮中的羰基碳与碘化钠中的碘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碘代丙酮。
同时,反应中还生成了氢氧化钠。
由于碘代丙酮是黄色的,所以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2. 反应速率: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未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因此无法对反应速率进行定量分析。
3. 反应条件:丙酮碘化反应一般在常温下进行,但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中的碘化钠溶液浓度也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适量的碘化钠溶液,因此观察到了明显的颜色变化。
4. 反应应用:丙酮碘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碘代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进一步反应生成其他有机物,如酮类、醇类等。
此外,丙酮碘化反应还可以用于检测醛类化合物的存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丙酮碘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我们能够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并了解反应的速率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十一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目的要求
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 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二、基本原理
丙酮碘化反应
O H3C C CH3 + I2
O H3C C CH2I + I- + H+
实验表明,反应的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 但却与溶液中的丙酮和氢离子浓度密切相关。
2.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
提问思考
1.动力学实验中,正确计算时间是很重要的实验关键。本实 验中,从反应物开始混合,到开始读数,中间有一段不很 短的操作时间,这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2.将蒸馏水从样品池倒出后,样品池不一定能完全在样品架 上正确复位,如稍有变动,致使I0变成80或120,这对结 果有何影响?
比尔(Beer)定律:
A lg T lg(I / I0 ) abc碘
若C ≈ C酸>>C碘,可以发现A值对t的关系图为一直线。显 然只有当-dc碘/dt不随时间而改变时,该直线关系才能成 立。这也就意味着,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从而可得 知丙酮碘化反应对碘的级数为零。
k A2 A1 1 1
t2 t1
ab cx c y 丙酸
实验步骤
1. 打开722分光光度计的开关,预热10min。 2. 在1cm的比色皿里装蒸馏水,放入样品池。将仪器波长调
另520nm。调节仪器的“零”点和“百”点。 3. 在100mL容量瓶中装入约60mL蒸馏水,按照表中的量,依
次加入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丙酮溶液和碘溶液。加入碘 溶液后开始计时,稀释至刻度。迅速混匀后,并尽快倒入 1cm的比色皿里,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池后,读取吸光度A 值。每1min读一次数据,读至吸光度小于0.100。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 XX
一、实验目的
西安文理学院
• 1、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催化时丙酮 碘化反应速度常数实验方法。
• 2、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 3、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西安文理学院
二、实验原理
丙酮碘化反应方程为:
H+ CH3COCH3+I2
c丙x
1 c酸y
西安文理学院
三、实验步骤
一:打开分光光度计,预热; 二:配制溶液并恒温; 三:测定ab值(25℃条件下) ; 四:测反应进行到不同时刻t的吸光度A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西安文理学院
表一:测定ab值
c丙酮 2mol/L cHCl 2mol/L
cI2 0.0050 mol/L
序号 1
2
3
4
A Ai n
ab
A 0.982 0.98 0.985 0.982 0.982 153.4
西安文理学院
表二:不同时刻t的吸光度A
t/min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A 0.978 0.941 0.888 0.847 0.801 0.755 0.708 0.662 0.617 0.571
32
153.4 2 0.8
1.02102
五、实验注意事项
西安文理学院
1、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时体系始终 要恒温。
2、实验所需溶液均要准确配制。
3、混合反应溶液时要在恒温槽中进行,操作 必须迅速准确。
4、每次用蒸馏水调吸光度零点后,方可测其 吸光度值。
六、四种模型三维优化结构
西安文理学院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在化学领域里,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是一个重要而且常见的实验。
该实验通常通过测定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以及其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实验原理丙酮和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碘化丙酮和碘。
该反应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CH3COCH3 + I2 -> CH3COCH2I + HI实验中,通常使用淀粉指示剂来检测碘的生成。
碘和淀粉形成的深蓝色络合物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
通过测定深蓝色络合物的消失时间或者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确定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二、实验步骤1.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丙酮、碘化钾、稀盐酸、淀粉溶液、试管等。
2. 将一定量的丙酮、碘化钾和盐酸混合在试管中,同时加入少量的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3. 记录深蓝色络合物的生成的时间,或者记录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4. 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反应速率的定义来计算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三、实验数据处理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要经过一些处理才能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线性拟合、曲线拟合等,来处理数据以求得较为准确的速率常数。
四、实验应用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还可以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医药制备、化工生产等领域,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准确测定可以帮助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五、个人观点从事化学研究多年,我深知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对于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日常实验和工作中,我一直都非常重视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准确定量测定,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我们还讨论了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和应用,以及个人观点。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最新讲义) (1)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
3、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4、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反应速率的测定CH 3COCH 3+n H ++I 2=CH 3COCH 2I +(n +1)H ++I - (a) 在实验条件下,丙酮碘化反应将按(a)的方式进行,其速率方程为:v =-[d )(I 2c /d t ]=k ·qr p c c c )(I )(H (2⋅⋅+丙酮) (b) 在酸的浓度较低的条件下,实验证明q =0,即反应(a)的速率与)(I 2c 无关。
因为实验中c (丙酮)»)(I 2c ,)(H +c »)(I 2c ,可认为c (丙酮)和)(H +c 为定值,故v =-[d )(I 2c /d t ]=k ·rp c c )(H (+⋅丙酮)= 常数 (c) 积分(c)式可得 )(I 2c = -k ·B t c c rp+⋅⋅+)(H (丙酮) (d) 在反应(a)的混合溶液中,只有碘在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光吸收,按朗伯-比尔定律:)(2I c l a A ⋅⋅== lg(1/T )=-lgT (e)解出)(I 2c : )(I 2c =A /(a ·l )=-lg T /(a ·l ) (f) 根据式(f),测定了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的吸光度A 即可求得(a ·l )。
将(f)代入(d)式整理后得:lg T =k ·(a ·l )·t c c rp ⋅⋅+)(H (丙酮)-B ·a ·l (g) 可见以lg T 对t 作图为直线,斜率:m = k ·(a ·l ) ·rpc c )(H (+⋅丙酮) (h) 比较(c)、(h)式得:v =k ·rpc c )(H (+⋅丙酮) = m /(a ·l ) (i)2、反应分级数p 、q 、r 的确定(孤立法)(1) p 的确定由1、2号试液由上述关系求得v 1、v 2后:v 1/v 2= [k ·q r p c c c )1,(I )1,(H 1,(2⋅⋅+)丙酮]/ [k ·qr p c c c )2,(I )2,(H 2,(2⋅⋅+)丙酮]=2p (其中c (丙酮,1)= 2c (丙酮,2);c (H+,1)= c (H+,2);c (I2,1)= c (I2,2) )上式两边取对数可得:p =[lg(v 1/v 2)]/lg2 (2) r 的确定由1、3号试液同理可得:r =[lg(v 3/v 1)]/lg2 (3) q 的确定由1、4号试液同理可得:q =[lg(v 1/v 4)]/lg2,直接求得的p 、q 、r 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丙酮碘化实验

实验10 丙酮碘化实验同组人姓名:田雨禾实验日期:2014年11月6日提交报告日期:2014年11月13日指导教师:孙海源1 引言1.1实验目的1.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用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系数、反应级数和活化能。
2.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合反应特征的理解。
3.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2 实验原理只有少数化学反应是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简单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反应,而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
大多数复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间的关系,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表示。
因此用实验测定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间的关系,即测定反应对各组分的分级数,从而得到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乃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对于复合反应,当知道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后,就可以对反应机理进行某些推测。
如该反应究竟由哪些步骤完成,各个步骤的特征和相互联系如何等等。
实验测定表明,丙酮与碘在稀薄的中性水溶液中反应是很慢的。
在强酸(如盐酸)条件下,该反应进行得相当快。
但强酸的中性盐不增加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在弱酸(如醋酸)条件下,对加快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如强酸(如盐酸)。
酸性溶液中,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合反应,其反应式为:+H +32332(CH )CO+I CH COCH I+H +2I −−→-- (1)该反应由H +催化,而反应本身又能生成H +,所以这是一个H +自催化反应,其速率方程为:()()()()()()3αβδ+3-dc I -dc A dc E r ====kc A c I c H dt dt dt-- (2) 式中:r —反应速率;k —速率系数;()c A 、()3c I -、()+c H 、()c E —分别为丙酮、碘、氢离子、碘化丙酮的浓度,-3mol dm g ;α、β、γ—分别为反应对丙酮、碘、氢离子的分级数。
反应速率、速率系数及反应级数均可由实验测定。
丙酮碘化对动力学的研究是一个特别合适而且有趣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
一、 目的要求
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4. 掌握722s 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复杂反应,其中包含了许多个基元反应,反应级数是根据实验的结果而确定的,并不能从化学计量方程式简单的利用质量作用定律推得。
反应级数的确定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告诉我们浓度是怎样影响反应速度,从而通过调整浓度来控制反应速度,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反应机理,了解反应真实过程。
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通常有孤立法(微分法)、半簑期法、积分法,其中孤立法是动力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本实验用孤立法确定丙酮碘化反应级数,从而确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
酸催化的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初始阶段反应为:
+
H -+
33232CH COCH +I CH COCH I +I +H
H +是反应的催化剂,因丙酮碘化反应本身有H +生成,所以,这是一个自催化反应。
设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2+2I I H x y z dc kc c c dt
-
=A (1)
式中:c A ,+H c ,2I c 分别为碘化丙酮(A )、丙酮、碘、盐酸的浓度,mo l ·L -1
;x ,
y ,z 分别代表丙酮、氢离子、碘的反应级数,k 为速率系数。
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2
+2I A I H lg lg lg lg lg dc k x c y c z c dt
⎛⎫
-
=+++ ⎪⎝⎭
(2) 从上式可以看出,反应级数,,x y z 分别是2I lg dc dt ⎛⎫
- ⎪⎝⎭
对A lg c 、+H lg c 、2I lg c 的偏微
分,如果用图解法,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在三种物质中,固定两种物质的浓度,配
制出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以2
I lg dc dt
⎛⎫
-
⎪⎝⎭
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斜率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中的反应级数。
因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很宽的吸收带。
而在此吸收带中盐酸、丙酮、碘化丙酮和氯化钾溶液则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观察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20I I 1
lg
lg I
A bc T ε=== 从而有: 2I A bc ε= (3)
式中: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率,I 和I 0分别为某一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的光强度,ε为吸光系数,b 为比色皿厚度。
测出反应体系不同时刻的吸光度,作A-t 图,其斜率为:
2I dc dA b dt dt ε= 或 2I 1dc dA
dt ab dt
-=- (4) 如已知ε和b (b =1cm),即可算出反应速率。
若反应物I 2是少量的,而丙酮和酸对碘是过量的,则反应在碘完全消耗以前,丙酮和酸的浓度可认为基本保持不变,即2A I H c c c +≈ (本实验浓度范围:丙酮浓度为0.1~0.4mol.L -1
,氢离子浓度为0.1~0.4 mol.L -1
,碘的浓度为0.0001~0.01 mol.L -1。
),实验发现A-t 图为一条直线,说明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所以,z =0,同时,可认为反应过程中A c 和+H c 保持不变,对速率方程(1)两边积分得:
()+2122I I A 21H x y
c c kc c t t -=-
将
2
I A bc ε=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122111x y
A H A A k t t b c c ε+⎛⎫-=
⎪-⎝⎭ 因A-t 图为直线,2121
A A dA t t dt -=-,所以 +
A H 1
1x y
dA k dt b c c ε⎛⎫=-
⎪⎝⎭ (5)
三、 仪器和试剂
722s 型分光光度计1台;停表1块;恒温槽1台;50mL 容量瓶7个;5mL 、10mL 移液管各3
丙酮溶液2.00mol.L -1 盐酸2.00mol.L -1 碘溶液0.02mol.L -1 (含2℅KI) 四、实验步骤 1调整分光光度计
(1)将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调到500nm 处,然后将恒温夹套的进水管接恒温槽的出
水管,打开搅拌器进行搅拌,记录下恒温槽的水温。
(2)用光径长为1cm的比色皿装蒸馏水,调透光率为100%。
2. 测量
.(1) 测定吸光系数
用50ml容量瓶配制0.001mol.L-1碘水溶液,在25℃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用少量的碘水溶液洗涤比色皿两次,再注入0.001mol.L-1碘水溶液,测定吸光度A值,更换碘水溶液再重复测定二次,取平均值。
(2) 反应溶液的配制及测定
丙酮浓度不同的反应溶液:
用移液管分别给 1~4号4只干净的50ml容量瓶各注入0.02mol.L-1碘水溶液5ml、2.00 mol.L-1盐酸溶液5ml、,再注入适量蒸溜水,置于25℃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另取一支移液管分别给1~4号4只50ml容量瓶依次加入已恒温25℃的2.00 mol.L-1丙酮溶液2.5ml、5.0ml、7.5ml、10ml,加蒸溜水定容,混合均匀,测定不同时间的吸光度A,每隔30秒读一个吸光度数据,直到取得7~10个数据为止。
氢离子浓度不同的反应溶液:
用移液管分别给 1~4号4只干净的50ml容量瓶各注入0.02mol.L-1碘水溶液5ml,同时依次加入2.00 mol.L-1HCl溶液2.5ml、5.0ml、7.5ml、10ml,再注入适量蒸溜水,置于25℃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以后,每个容量瓶依次加入5ml 2.00 mol.L-1丙酮溶液, 加蒸溜水定容,混合均匀,测定不同时间的吸光度A,每隔30秒读一个吸光度数据,直到取得7~10个数据为止。
五、数据处理
1.计算吸光系数
2.根据测得反应溶液不同时刻的A值,填入下表,画出A-t图
3. 由A-t 图和(4)式求出下表有关数值:
4. 作2
2+I I A H lg lg lg lg dc dc c c dt dt ⎛⎫⎛⎫
-
→-→ ⎪ ⎪⎝⎭⎝⎭
和图,其斜率分别是丙酮、氢离子的反应级数x ,y 。
5.计算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系数
根据(5)式计算不同浓度反应溶液的i k 值,然后取i k 的平均值作为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系数k 。
六、思考题
1.本实验中,是将丙酮溶液加到盐酸和碘的混合液中,但没有立即计时,而是当混合物稀释至50mL ,摇匀倒入恒温比色皿测透光率时才开始计时,这样做是否影响实验结果?为什么?
2.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本实验中,丙酮碘化反应按几级反应处理,为什么? 七、 扩展实验
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活化能:
测出两个不同温度下的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系数12,k k ,就可以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估算反应的活化能E a 值。
211211ln a E k k R T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