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复习知识点1

合集下载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地理复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通过观察海边看船和月食现象等自然现象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是约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是地球表面上的重要参照系。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经线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

5.主要的经线有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有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纬度从0°(赤道)向北递增为北纬N,向南递增为南纬S;经度从0°(本初子午线)向东递增为东经E,向西递增为西经W。

半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7.利用经纬网可以定位地理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是地球旋转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为一天,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和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运动中心面对赤道、北极和南极。

2.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为一年,地理现象有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运动中心向太阳。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所引起的。

在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冬季时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

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地球被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的地区,这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北极圈(66.5°N)以北和南极圈(66.5°S)以南的地区属于寒带,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回归线和极昼极夜现象都不存在的地区属于温带,这里四季分明。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第1~3章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第1~3章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第1~3章知识点提纲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字宙环境知识点一:宇宙1.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

2.天体类别:宇宙中有众多的天体,如恒星(巨大的气体球体,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发出光和热)、行星(本身不发光。

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卫星(绕行星或其他天体运行的天体,受到行星或其他天体的引力束缚。

)、星云等。

3.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4.天体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可观测宇宙。

5.太阳系:太阳系由太阳(恒星)、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

6.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最大)、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普通性: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体积、质量等方面与其他行星有相似之处。

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其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原因: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等。

8.太空探索的意义: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4.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5.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第一章: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地球呈近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所以赤道略偏大。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地球以西东方向旋转一周需要23小时56分4秒,使人们看到了昼夜变换和星空相对运动;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形成季节。

3.地球的地理坐标确定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方法,以经度和纬度作为地球地理坐标。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标志及其表示方法地球的标志为圆形,表示方法有平展图、球面图和柱面图等。

2.地图的图例和比例尺图例表示地图上各色块的含义,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的制作为了避免变形,必须进行地图投影,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平展投影等。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海洋、陆地、气压和风等。

全球的气候类型有副热带干旱气候、温带中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2.地形和水文地形有高山、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水文包括江河、湖泊、湿地等。

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有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种。

其中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动物资源有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石油等。

第四章: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内部人口迁移有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等。

2.文化和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有语言和礼仪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

3.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和水文等。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2)纬度的划分(南北纬、高中低纬、特殊纬线、会找长度相等的纬线、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北南纬N/S、南北半球的划分)(3)观察地球仪看经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七页(4)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经度的分布规律、判断东西经W/E、东西半球分界线(难点))。

经、纬线的特点:特点经线纬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背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这一形状可以通过多种现象和观察结果来证明,如海边看帆船、月食现象、站得高看得远、夜晚看北极星的位置变化,以及地球的卫星照片和航天飞船上的观察。

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二、纬线和纬度1. 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 纬线的特点: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的划分:赤道 (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 “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 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三、经线和经度1. 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 经线的特点:形状:半圆状长度:相等方向:指示南北方向3. 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 “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 “W”为代号。

4. 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

5. 几条特殊经线: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四、地球的运动1. 自转:绕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约24小时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2. 公转:绕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五、地图的基本要素1.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复习要点1、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地图上有北(N)、南(S)、东(E)、西(W)四个基本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3、判断方向的方法包括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①一般定向法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②指向标永远指向北方向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5、比例尺的表示方式主要有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三种(见书9页)线段式单位用米、千米;数字式单位统一为厘米;文字式表示为“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X千米(或米)”6、判断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之间的关系7、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与利用实地距离计算比例尺:均利用比例尺计算公式设X 列方程8、识记课本P10图1-17中主要的图例和注记,注意区分以下几组图例:①首都、重要城市、城镇②洲界、国界③铁路、公路④沼泽、沙漠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要点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他率领船队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实际、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有:日月食;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3、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识记下列重要的经纬线名称和经纬度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从这条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7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7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7年级地理重要知识点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 地球的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图的基本概念-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符号表示。

-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关系。

- 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用于解释地图上的符号和提供额外信息。

3. 地图的类型- 物理地图:显示地形、水系等自然特征。

- 政治地图:显示国家和地区的边界。

- 专题地图:专注于特定主题,如气候、人口分布等。

二、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 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

- 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导致昼夜交替。

2. 地球的公转- 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 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产生季节的变化。

3. 地球运动的影响- 时差: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 季节:地球公转和倾斜的地轴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收不同量的太阳辐射,形成四季。

三、大气与气候1. 大气层的组成- 对流层:地球表面的最外层,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此。

- 平流层:包含臭氧层,吸收太阳的紫外线。

- 高层大气:包括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

2. 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全年高温,雨量充沛。

- 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 寒带气候:全年寒冷,降水较少。

3.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模式的显著变化。

- 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四、地形与地貌1. 地形的形成-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等。

2. 地貌类型- 山地:由地壳运动形成,地形崎岖。

- 平原:由河流冲积或海侵形成,地形平坦。

-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相对平坦。

3. 地形图的阅读- 等高线:表示地形高度相等的连续线。

- 地形图符号:用于表示不同的地貌特征和人造结构。

五、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可以自然恢复。

- 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石油,一旦消耗难以补充。

初一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初一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初一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知识点】千米)【地球仪的知识点】1. 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如图)方向简称说明:东经英文是East,简称E;西经英文是W est,简称W;南纬英文是S outh,简称S;北纬英文是N orth,简称N。

地球分经纬,东西为经、南北为纬;E东W西S南N北2. 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北极与南极串连的那个轴)3. 关于经纬知识a.特殊的纬线:(南北方向)0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23.5度纬线:即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有无太阳直射现的分界线。

北纬23.5度是北回归线,南纬23.5度是南回归线。

66.5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66.5度是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极圈。

注意看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箭头的方向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特殊的经线:(东西方向)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180度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以东是西经,以西为东经。

西经2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东经16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C. 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4. 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要能看图写得出方位)在地球仪确某点位置的方法一般是:先找纬线再找经线,再线交点就是目标位置。

例:A点的位置:纬线在北纬15°、经线在东经20°,写作(15°N ,20°E)B点的位置:纬线在南续15°、经线在西经20°,写作(15° S,20° W)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指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归纳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归纳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归纳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地理基础知识
1.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3.地球的运动和地理坐标系统
4.纬度和经度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地球与环境
1.地球的大气层和气候带
2.地球的水圈和水资源
3.地球的陆地和土壤资源
4.地球的生物圈和生物资源
三、地域的认识和区划
1.自然地理区划与人文地理区划的概念
2.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分区
3.城乡和农田的分布特点
四、地图与地图阅读
1.地图的定义和常用符号
2.图例和比例尺的意义与作用
3.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五、地理实践
1.实地考察和野外训练的意义
2.借助测绘工具进行实地测量与绘制
这份文档总结了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球与环境、地域的认识和区划、地图与地图
阅读以及地理实践。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理学
的基本概念和地球的构造与运动,认识到地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地球的形状:(1)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月亮和太阳→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卫星照片(确证)(3)生活中的例子:海岸观船、登高望远、月食等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经线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由赤道向两极缩短(赤道最长,极点最短),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纬度经度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南纬(S)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经(E)西经(W)判定:东增东经、西增西经;两条任意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相加为180,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除了0°和180°经线)特殊线(点)赤道、回归线、极圈和极点本初子午线0°、20°W、160°E、180°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 以东到16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160°E 为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下图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一般情况下,横纬竖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 (0°,60°E)③(30°N,30°E)B(40°N,70°E)纬线相互平行,经线相交于极点二、地球运动: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旋转中心地轴太阳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先见到太阳)太阳东升西落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初一第一章地理总结知识点

初一第一章地理总结知识点

初一第一章地理总结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直径约为12750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呈现出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的运动,自转的方向是由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的运动,周期为一年。

3. 地球的经纬度地球的经度是指连接两极的大圆线上的任意一点与起初子午线的角度大小。

地球的纬度是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圆的切线与赤道所成的角度。

4.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球的地理坐标是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的单位均为度。

5. 万有引力和地球引力万有引力是一种质点间普遍存在的相互吸引的力,地球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这两种力是使地球固定在太空中的主要原因。

6.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幔是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由岩浆、岩石和金属组成;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7.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经73°33′至135°05′,北纬3°51′至53°33′之间,东西宽约5000千米,南北长约5500千米。

8. 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宗教、语言、文化等人文要素。

9. 中国的自然地理分区中国的自然地理分区是指按照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中国的自然地理分区包括东部沿海平原、华北平原、华南丘陵、西南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新疆伊犁盆地等。

10. 中国的地方地理环境特点中国的地方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气候环境、水文条件等都存在差异。

例如,东部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汇第1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汇第1章

第三节 地球的自传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 地轴 旋转是自转。周期: 一天(24 小时) ;方向: 自西向东 。 从北极上空呈 逆时针 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呈 顺时针 旋转。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 ②昼夜交替 , ③时差 3、时区:经度每隔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 24 个时区。 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1 小时。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 东八区 的区时。 4、日期变更: 从左往右 越过日界线日期 退一天 。 从右往左 越过日界线日期 进一天 。
热量带名称 热带 温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热量带范围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 南回归线到南极圈 北极圈到北极 南极圈到南极
特点 有太阳光的直射,终年炎热 无太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 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 冷。
寒带
2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1、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的 地球的模型 。
2.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 的 半圆形 的弧线。纬线:地球仪上 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 3.本初子午线是 0°经线 :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 0°经线以西称 西经 ,用字母 W 表示;0°经线以东,称 东经 ,用字母 E 表示。 东经 180°和西经 180°都写作 180° 4.0°纬线又称 赤道 ,赤道以北称 北纬 ,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称 南纬 ,用 S 表示。 低纬度: 0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 5.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 赤道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 20°W 和 160°E 组成的的经线圈。我国、 我省、我家在 北半球、东半球 。 6.经线形状为: 半圆 ,长度 相等 ,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形状为 圆形 ,长度 不等 ,指示 东西 方向。 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 经纬网 。 纬度向上增大为 N,纬度向下增大为 S。经度向左递增为 W,经度向右增大为 E

七上地理复习知识点

七上地理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的形状: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证据:(1)地球卫星照片(2)麦哲伦环行航行(3)海边看船(4)月食(5)登高望远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 读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认识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经度与纬度的区别。

在上面的图中,用红笔描出纬度的起点线赤道。

观察并说出纬度的排列规律。

用黑笔描出经度的起点线本初子午线和终点线180°经线。

观察并说出经度的排列规律。

经线和纬线的区别项目经线(南北) 纬线(东西)形状半圆圆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不同,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小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经度和纬度的区别:项目经度(南北) 纬度(东西) 划分起点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度数的划分向东、向西各作180°向南、向北各作90°度数的变化规律东经向东度数愈大,西经向西度数愈大北纬向北度数愈大,南纬向南度数愈大代号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划分半球的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4.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60°;高纬度:60°~ 90°★ 5. 东经、西经的判读与东、西半球的判读向东度数变大的为东经;向西度数变大的为西经。

20°W 向东到160°E 为东半球;20°W 向西到160°E 为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的口诀: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在南北两极地区,要找出分界线,一般先确定好0度经线,然后其东侧为东经,西侧为西经(或者说地球自转方向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画出两条分界线后,与0度经线在同一个半球上,就是东半球,反之西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复习知识点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复习知识点1

1
向南 ( 向北 ) 走动,都不能回到出发地点。 3、地球的五带( P12 图 1.20 ) 注: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南北寒带终年寒冷,热带终年炎热。
2
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 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 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
经度、纬度及其变化规律:
度数划分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表示方法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半球的界线
经度 0°— 180°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西经用 W表示,东经用 E 表示 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特殊的经线、纬线:
①特殊纬线: 0°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也是纬度的起始点,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 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也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旧址的那条经线;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 以
纬度 0°— 90°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北纬用 W表示,南纬用 W表示 0°纬线是赤道
赤道
(西经)
(东经)
0°(180 Nhomakorabea20 10
°
°°
10 20
180
北 纬
°° °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




线




90°




20°

10°
0° 赤道 10°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站得高看得远
(4)夜晚看北极星,越往北,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高,越往南则越低;(5)地球的卫星照片以及在航天飞船上观察地球。

考点2地球仪
1.定义: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 经纬线特点
4. 经纬度特点
考点3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地球五带划分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4.方向的判断:
(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
考点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6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

去某个景点旅游,需要导游图;想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需要交通图;想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需要世界政区图;想去山区旅游,需要地形图。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要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要想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概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大大西,小小东)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小小东)20°W以西到160°E°E,总结为“大大西”)一、地球的自转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知识点1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特殊的经线、纬线:
①特殊纬线:0°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也是纬度的起始点,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0º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也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经度、纬度及其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 中纬度:30°— 60°; 高纬度:60°—90°。

在地球表面行走,沿任意一条纬线向东(向西
)走动,都能回到出发地点;沿任意一条经线
本初
子午线

北纬)
(南


愈向北愈大
愈向南愈大
向南(向北)走动,都不能回到出发地点。

3、地球的五带(P12图1.20)
注: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南北寒带终年寒冷,热带终年炎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