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学习与学习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件反射的形成说明动 物学会了对信号刺激做 出条件反应。
实验结果:条件反射现象。 巴甫洛夫在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条件反射学 说,认为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形成了“暂时性神经联系”。
(3)经典条件反射特征
习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 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 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 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 消失
打羽毛球
(压腕)
正迁移 负迁移
打网球
(不压腕)
3、根据发生的层面
横向迁移 纵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范围
近迁移 远迁移
(三)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学习者的概括与分析能力。 (1)学习者的概括与分析能力。 (2)学习者的心理定势。 (2)学习者的心理定势。 (3)学习态度与方法。 (3)学习态度与方法。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 或相似性。 或相似性。 (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3)教师的指导。 (3)教师的指导。
恢复: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 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 恢复作用。 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 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 分化:与泛化作用互补,指对事物的差异反应。例 如,狗可以学会只对三声铃声作出唾液分泌的条件 反应,而对一声或两声铃声没有唾液分泌的反应
狗+食物 狗+灯光 狗+灯光+食物 狗+灯光 流唾液 不流唾液 流唾液 流唾液
(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wk.baidu.com
巴甫洛夫的狗究竟学会了什么?
“每次这灯光一出现, 我就有好吃的了” “这灯光又 来了, 我的口水都来了”
狗学会了把食物和灯光联结在一起:对人进行反应 通过连结作用形成的对一些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称 为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
(4)经典条件作用在教育上的涵义 ① 经典条件作用式的学习,基本上是刺激替
代过程:借由既有的刺激-反应关系,建立新 的刺激-反应联结关系。 此点正符合教育上以旧经验为基础以学习新经 验的道理。
② 经典条件作用中所建立刺激-反应联
结,可用以解释教育上很多基本的学习现 象。如学校恐惧症、教室恐惧症
③ 经由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的情绪反应,
三、学习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 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 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James M. Sawrey)。
(二)迁移的分类 1、根据迁移的发生方向
骑自行车 骑摩托车
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
2、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
第五部分(第九章) 学习与学习动机
第一节 第二节
学习及其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本章要求:了解学习、学习动机的含义;掌握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掌握学习 动机的影响因素 本章重点:掌握学习及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本章难点: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时间:4学时
第一节 学习及其基本理论
(2)模仿 模仿指个体在观察学习时,向社会情境中某 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历程。
模仿影响学生行为的机制 1、观察学习效应。当观察者学习榜样,表现出新 行为时,观察学习效应就发生了。 2、反应助长效应。当观察者在看到自己先前已学 会的某种行为在榜样身上表现出来时受到了强化, 观察者就会比原来更多地表现出这种行为,这就是 反应助长效应。
2、客观因素
(四)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1、教材内容的选择及编排 2、教学程序的设计 3、教学方法及技巧的运用
四、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理论揭示人类学 学习理论揭示人类学 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 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 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 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 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 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 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 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斯金纳行为分类: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
操作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区别
比较范畴 代表人物 行 为 顺 序 学习发生 例 子 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 无意的 情绪的 生理的 行为发生在刺激之后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 的匹配
学生将课堂与教师的热情 联结在一起,于是课堂能 引发出积极的情绪
操作条件作用 桑代克、斯金纳 有意的(人能控 制行为) 行为发生在刺激 (后果)之前
巴甫洛夫(Ivan Pavlov, 1849—1936)是俄国著名 的生理学家,1904年,巴 甫洛夫因为消化生理学的研 究,尤其是对唾液腺、味腺 和肠腺的反射泌的研究,获 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而使 他最为出名的,可能还是由 于他对狗的条件作用的研究。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2、中间阶段或联结形成阶段。 该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而 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 式的反应系统。 3、最后的或自动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一长串的动作步骤程序已联合成 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 互协调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地注意 和纠正,技能逐步由脑的低级中枢控制。
二、学习的类型
(一)知识学习
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 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
香蕉
知识的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材料本身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理解的, 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学习者具有认识结构的适当观念 3、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 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 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 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 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 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
3、反应抑制效应。当观察者在看到自己先前已学 会的某种行为在榜样身上表现出来时受到了惩罚, 他就会比原来更少地表现出这种行为,这就是反应 抑制效应。 4、反应抑制解除效应。当观察者在看到自己先前 已抑制的某种行为在榜样身上表现出来的时候没有 受到惩罚,他就会比原来更多地表现出这种行为, 这就是反应抑制解除效应。 所期望的惩罚没有发生就是一种强化。所以,任何 已禁止的行为,在他人表现出来时没的得到处罚, 就很可能重新出现。
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 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饿猫实验
猫学会了:从事能带来满意后果的行为 这种学习的机制在于:把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联结在一起
桑代克将结果影响反应的原则称为效果律: 在一种刺激情境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其 重复出现的概率将会增加,而伴随不满意结果 的反应,其重复出现的概率将会降低。
(2)强化原理
人的行为具有有意识条件反射的特 点,既可以对环境起作用,促使其产生变 化,环境的变化(行为结果)又反过来对 行为发生影响。因此,当有意识地对某种 行为进行肯定强化时,可以促进这种行为 重复出现;对某种行为进行否定强化时, 可以修正或阻止这种行为的重复出现。
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导致行为的增加 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导致行为的增加 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导致行为的减少 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导致行为的减少
(一)联结观
主要代表观点: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在此期间达到鼎盛)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强调学习发生的原因在于外部强 化。 主张研究学习就在于研究其外部 条件,忽视学习的内在过程和内 部条件的研究。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行为后果影响随后 的行为
学生回答后,受到表 扬,于是回答问题的 次数增加
(1)两种类型的学习。
斯金纳把条件作用的学习过程分为两类。 一类为反应型条件作用,即个体行为中已具有的 刺激—反应联结,经过刺激替代的方式,从而建 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又称“反射学习”。 另一类为操作型条件作用,即指实验者就个体在 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中一个 施予强化,从而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历程,又 称“操作学习”。
移去刺激
(3)操作条件作用学习原理在教学上的应用
课堂管理
① 尽可能使用强化,而不使用惩罚;必须使用惩罚
时,要使用负惩罚,而非正惩罚。
② 选择有效的强化物 ③ 对学生提供明确反馈 ④ 塑造所期望的行为
课堂教学--程序教学 将一门课程的教材按逻辑顺序分解为许多 单元和小项目或小步子,每个项目都要求 学生作答,然后指出答案的错误,进行下 一步学习。
3.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实验 桑代克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动物实 验来研究学习,其设计的最为成功的实验之一 就是“谜笼”实验 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 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
通过系统地观察,桑代克发现,猫逃离迷笼的过 程是一个尝试错误(trial-and-error)的学习过程。 能带来满意结果的反应(正确反应)从众多尝试 性反应中被保留下来。
一、学习的涵义 (一)广义的学习
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 向、成熟、疲劳、药物 反应等因素带来的
学习指人和动物由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 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 相对持久的时间 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 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二)狭义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
学习动力 学习机制
学习的本质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所有的学习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通过一系 列细小的步骤按顺序逐渐达到的,学习即形成 联结; 教学则是安排各种情境,以便导致理想的联结 并感到满意。 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保持、消除、改变或引 导各种联结。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桑代克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 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根据实验的结果, 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
即在社会实践中,
以语言为中介
,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 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积累个体经验的 过程。
学 习 内 容
(三)学生的学习
人类学习的典型形式是学生的学习,不仅具有学习 的一切本质特征,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1、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 2、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 3、学生的变化不仅包括知识的增加, 还包括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改变
(二)动作技能学习
动作技能学习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 动作技能学习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 身体动作来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是人的外 身体动作来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是人的外 显行为的学习。 显行为的学习。 1、早期阶段或认知阶段。 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执行程序或执行常规。 从传授者角度看,主要是讲解与示范; 从学习者角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 象和目标期望。
1)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2) 效果律(law of effect) 3)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用”律;“废”律
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 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他 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 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 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 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 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除负面的情绪(如恐惧、焦虑等)外,也 可能学到喜悦与爱好等正面情绪。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斯金纳(B.F.Skinner)是20世纪美国心理学 家,新行为主义中极端行为主义的代表,操作 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建构者
“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规律:即“如果一个操作发 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 加”。只不过,强化增加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反应, 而是反应发生的概率。
强化与惩罚形式
鼓励行为(强化) 抑制行为(惩罚)
呈现刺激
正强化(在某一行为 出现之后通过呈现满 意性刺激来加强行为) 如给学生打高分来鼓 励学习行为) 负强化(在某一行为 后通过移去厌恶性刺 激来加强行为)如努 力学习以避免责骂
正惩罚(在行为之后 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 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如罚做额外的作业以 减少上课开小差 负惩罚(移除某一刺 激,以减少不当行为 )如不准看电视以减 少贪玩行为
基本观点:
(1)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
班杜拉将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 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 的学习过程。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 开学习者本身对刺激的反应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 习就不能产生;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 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