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性肌炎的临床X线诊断

合集下载

骨化性肌炎名词解释

骨化性肌炎名词解释

骨化性肌炎名词解释骨化性肌炎(Osteo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慢性病,它可以影响任何人,但是年龄越大,风险越大。

它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骨关节表面的损伤、肥胖,以及某些职业中的高强度体力活动。

经过几年的发展,骨化性肌炎的症状会发展为严重的病情,其中包括关节痛、僵硬、活动度减少、消炎反应以及关节不稳定等。

骨化性肌炎主要是由于关节表面细胞结构中出现基因变异,引起动物组织受损,从而引起骨质疏松、脂肪细胞增多,进而导致关节面变形,损伤细胞组织,从而引发炎症。

此外,骨化性肌炎也可能是由于外伤或本身体质不良而引起的。

骨化性肌炎的症状通常是以慢性的关节痛、关节僵硬,疼痛加重在活动时或活动后,疼痛可能会出现在坐、立或行走时,还可能出现无故焦虑或思想恐惧,关节僵硬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时可能出现关节肿胀、红肿和张力,并且会伴随活动性减少,有时关节还会发出嘎嘣声。

骨化性肌炎的诊断通常是通过临床检查、超声波、MR或CT等技术,以及血液检查等诊断方法,有时患者需要进行关节穿刺检查,检查关节中液体积级别,以及液体中滤过物的水平。

骨化性肌炎的治疗主要是用药物治疗,有时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常用于辅助治疗,其目的是改善关节的症状,减少痛苦,增加关节活动度。

通常推荐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建议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游泳等。

同时,建议患者减轻体重,减少身体负担,保护膝关节的功能,以减轻疼痛,延缓膝关节的发病时间。

骨化性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病,它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该及早发现和治疗,以减轻病痛,让人们恢复健康。

最后,我们要积极预防,坚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时就医。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表现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表现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表现安阳;马达智【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OP)的临床特点及主要X线表现.方法:对6例临床表现符合MOP的患儿进行病变部位摄片.结果: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诊断为MOP.结论:MOP又称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X线摄片可以显示病变区肌肉软组织内广泛的多种形态的骨化影,部分骨化影可见到骨皮质、骨松质及髓腔.75%的患儿伴有骨骼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拇趾及拇指.尽管超声、CT、MRI对早期MOP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传统X线摄片仍为诊断本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0(021)006【总页数】2页(P443-444)【关键词】肌炎,骨化性;儿童;放射摄影术【作者】安阳;马达智【作者单位】天津市儿童医院影像科,天津,300074;天津市儿童医院影像科,天津,30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5.2;R814.41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progressiva,MOP)又称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以先天性拇趾(指)畸形、全身进行性软组织内异位骨化为特点,异位骨化部位包括横纹肌、肌腱、韧带及筋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总结本院6例于就诊时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诊断为MOP的病例。

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1~6岁,平均3.5岁,病程1周~6年。

1例有明确外伤史,其余病例均无明显诱因。

1.2 方法对病变部位进行X线投照。

其中颈部正侧位3例,胸腰部正侧位4例,肱骨正侧位2例,骨盆正侧位1例,一侧下肢(包括股骨,胫腓骨及足部)1例。

2 结果本组病例中除2例病史较短外,其余病史均较长,表现为早期局部软组织肿胀,出现软组织内包块,随着软组织肿胀消退,包块变硬并逐渐增大,最终出现患部的活动障碍。

其中自枕部发病逐渐向颈胸背部发展者2例,病史分别为2年和6年;自足部发病逐渐向小腿膝关节大腿发展者1例,病史为5年。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影像学表现
X线与CT:
沿肌束、肌影。骨化后可见骨
小梁样结构,与周围软
组织界限清楚。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影像学表现
MRI:
受累肌群萎缩
骨化和钙化呈长T1
短T2信号。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诊断要点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结构不良,属先天性遗传病。进行性周身性肌肉
骨化,好发于肌肉的结缔组织中。有家族性发病趋向。
钙化或骨化沿肌肉长轴走行,常于骨干相连,新灶、旧灶交 替出现,可见脊柱的完全融合。
CT为首选检查方法,X线检查作为补充, MRI应用较少。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Thank you
本单元课件制作:张涛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学习目录 临床与病理
影像学表现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1.病因
病理改变:
1.肌肉及皮下组织肿胀
2.症状与体征
2.胶原纤维增生
3.纤维结节、钙盐沉积 4.骨化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鉴别诊断
与局限性骨化性肌炎鉴别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参考指南
• • • • • • •
《骨与关节影像诊断必读》陈晓光 人民军医出版社 《骨关节影像学》 王云钊 科学出版社 《骨关节X线诊断学》 李景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 尹志伟 人民卫生出版社 《骨肿瘤诊断图谱》 李瑞学 天津科技出版社 《骨与关节MRI》 江 浩 上海科技出版社 《骨与关节软组织疾病影像学鉴别诊断》 徐爱德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完整word版)什么是骨化性肌炎

(完整word版)什么是骨化性肌炎

什么是骨化性肌炎什么是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系指肌腱韧带腱膜及骨骼肌的胶原性支持组织的异常骨化现象而言骨外伤的一种并发症又称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祖国医学属“骨折”范畴骨化性肌炎是怎么回事?骨化性肌炎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化性肌炎常见于儿童或青年表现为畸特的先天性斜颈扭转和颈部肌肉肿胀变硬但多数不伴疼痛全身肌肉均可累及剧烈运动或外伤可引起肌肉破裂出血和血肿形成多数病人血肿吸收但亦可继发肌肉僵硬和骨化形成最终引起受累肌肉相应关节僵直和残废X片检查可见肌肉内有羽毛状钙化临床应与职业病所致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外伤性骨化肌炎等相鉴别引起骨化性肌炎的原因骨化性肌炎是指正常无钙化的组织发生了钙化以也叫异位骨化它的发生可与外伤性血肿有关有的并无明显原因它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在纤维结缔组织中原始细胞增殖活跃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钙盐沉积形成骨成熟的异位骨化具有骨的结构外层包裹纤维结缔组织里面是成骨细胞具有小梁结及类骨组织中心是活跃的原始细胞原则上应避免早期对受累局部进行热疗超声波按摩缓慢柔和的运动可预防挛缩应采用渐进性运动练习不当的治疗会使骨化加剧对妨碍活动的骨化的切除必须等到9-12个月或骨化成熟骨化静止后才可进行骨化性肌炎病因多半是有明确的外伤史发生部位是在肌肉内主要病理改变是血肿的机化或钙化本病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学者报导产生骨化有四个因素:①刺激因素:常常是挫伤占60%~70%可导致血肿这种损伤可很轻微仅少量的骨骼肌或肌原纤维受损②损伤信号:损伤组织或细胞分泌一种信号蛋白③存在基因表达缺陷的间叶细胞这些细胞接受适当的信号后可生成骨样或软骨样细胞④存在连续发生骨化组织的环境其中信号基因最为关键Urist命名该基因为BMP骨化性肌炎有哪些症状?既往有外伤史而伤后又未作任何处理尤其是关节附近软组织损伤如常发生于肱前肌则表现为肘关节区肿胀压痛肘关节被动主动活动受限随后疼痛与肿胀消退在肘关节前方可摸到一个包块因包块出现而肘关节功能受到影响另外也可见于三角肌内收肌1.常有肘关节损伤史多见于青少年2.早期以肘关节活动时疼痛为主肘关节活动受限3.在肘关节周围可以摸到异常骨块该骨块可逐渐增大以后又可缓慢回缩至骨块成熟骨化性肌炎要做什么检查?骨化性肌炎的检查方法主要为X线检查X线检查的特征是受伤后不久可出现局限性肿快伤后3-4周在肿快内显示毛状致密象其临近骨将显示骨膜反应伤后6-8周病变边缘部清楚地被致密骨质所包绕而具有新生骨的外貌软组织肿块的核心部有时显囊性变且逐渐扩大其内腔到晚期而显出类似蛋壳状的囊肿伤后5-6个月肿块收缩因而肿块与邻近的骨皮质和骨膜反应之间显出x线透亮带骨化性肌炎的并发症有哪些?骨化性肌炎可由于剧烈运动或外伤可引起肌肉破裂出血和血肿形成多数病人血肿吸收但亦可继发肌肉僵硬和骨化形成最终引起受累肌肉相应关节僵直和残废骨化性肌炎也可呈恶性其侵袭性特点包括肌包膜骨神经血管束受侵周围或远处转移等也是常见的骨化性肌炎的并发症骨化性肌炎的诊断方法骨化性肌炎在晚期与关节滑膜软骨瘤等含骨性肿瘤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截瘫后软组织钙质沉积症相似因而后期易误诊为骨化性肿瘤为了进行骨化性肌炎的诊断要注意与以下病症鉴别:①关节滑膜软骨瘤等X 线平片很有价值如对软骨类肿瘤出现环形或弧形钙化有助定性诊断且钙化越多分布越均匀表明分化越好②进行性骨化性肌炎:遗传性从小起病其他部位如颈肩臀多见新灶旧灶交替出现预后不佳多死于呼吸困难③截瘫后软组织钙质沉积症:病史明确常截瘫或烧伤后6 个月因长期卧床血液淤滞导致血管钙化骨化性肌炎的治疗方法一中西医结合对骨化性肌炎的分期治疗:1早期(反应期) :局部软组织出现肿块有时发热伴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X 线摄片示软组织内有不规则棉絮状模糊或关节周围云雾状的钙化阴影以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为例在前臂伸屈肌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近肘关节处采用轻柔适中的抚摸揉推弹拨等手法以松解剥离肌腱腱膜及肌肉的粘连其后术者一手持患肢腕部一手持肘关节上中部轻微持续牵引再持患肢腕部轻柔地做肘关节无痛下的内收外展和前后屈伸方向的抖动及环转手法切忌手法粗暴及对局部肿块和关节囊行按摩刺激更忌对肘关节用力拔伸牵引硬性内翻外翻及前后屈伸手法治疗期间同时配合局部薰洗并指导病人行无痛或稍痛下肘关节主动活动功能锻炼2中期(活跃期) :发热局部皮温高压痛质硬肿块局部肿块因逐渐骨化较前增大明显肌肉僵硬萎缩关节疼痛不明显关节功能活动障碍X线摄片示肿物周围花边状新骨大量生成界限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肿物停止发展并有所缩小而形成较为致密的骨化性团块可给予患肢依照早期手法按摩然后术者一手持患肢肘关节近端一手持患肢前臂中部柔和稍用力逐渐被动屈伸肘关节常常可听到骨化性肌炎断裂声及粘连撕裂声此时肘关节的被动活动可达到基本正常范围如遇骨性阻挡切忌强行被动屈伸以免再次发生骨折应待骨化组织逐渐成熟及局限后行手术治疗手法治疗后局部薰洗治疗并指导病人在疼痛可耐受情况下行肘关节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功能锻炼3晚期(骨化期) :局部无疼痛肌肉僵硬萎缩严重关节强直在某一体位或仅有轻微的活动度X线摄片示出现壳状骨性软骨骨化范围局限骨化明显致密行手术切除骨化组织及关节松解术用肘外侧切口在肱骨外髁嵴部分别向肘前及肘后剥离显露骨化组织后将其切除并彻底松解粘连组织闭合切口前应松止血带仔细止血放置负压引流术后经3 周制动进行关节主动活动以免再发生粘连待刀口愈合拆线后行中药熏洗治疗4中药熏洗:方药:王不留行土鳖虫泽兰木香海桐皮土茯苓鸡血藤三棱莪术各30g生川乌生草乌木瓜各20g穿山甲15g放入专用盆中加醋2000ml 浸泡30min 再加水2500ml 煎离火去渣将患部放于药液之上外盖布罩先以热气熏蒸并用毛巾蘸药水热敷患处待水温降至50 ℃- 60 ℃时将患部浸入盆内作浸洗边洗边轻揉每次熏洗约1h 每日2 次每剂洗2d 5 剂为1 个疗程以上介绍的治疗骨化性肌炎的药物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二手法治疗(1)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术者一手握其患肢的手掌另一手大拇指食指从肩部起运用“缕法”缓缓向下缕顺缕时每隔一段缕捏1次以达到理筋分筋之目的(2)术者右手大拇指运用顺法从肩?臂?至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进行点揉以达到通络止痛的作用(3)术者两手掌由腋下至肘部下达前臂运用“搓法”先轻后重由重转轻进行搓动以达到舒筋散瘀及松解肌腱的功效(4)术者一手或两手握其患肢的远端运用“运拉”法顺势牵引牵力不可粗暴使患肢伸的功能逐渐恢复(5)术者左手固定其患肢的上臂右手握其腕部运用“屈法”使患肢的掌心向着肩部屈曲此时术者手法用力要均匀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加重肘部的软组织损伤以上手法在第一次熏洗后进行反复施术3遍时间以15分钟为宜每天1次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通过改变DNA而对快速分裂的细胞产生的影响阻止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干细胞从而有效地阻止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形成因骨折后反复多次整复而发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者可应用放射治疗尤其是切除骨化块后为预防复发更应进行放射治疗四康复介入治疗减小局部压力和多活动患肢是预防该病的基本方法一旦怀疑骨化性肌炎发生应停止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应限制在无痛范围内骨化性肌炎可引起局部疼痛有时会较剧烈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局部注射赖氨酸阿司匹林五按摩法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又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的记载可见其历史之悠久通过按摩能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松解组织粘连功能锻炼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局部的新陈代谢与按摩相得益彰配合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软坚散结的中药熏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髋部创伤性局限性骨化性肌炎1例报告

髋部创伤性局限性骨化性肌炎1例报告

髋部创伤性局限性骨化性肌炎1例报告秦大明;徐德鑫;王铁军;谷贵山【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6)003【总页数】1页(P530)【作者】秦大明;徐德鑫;王铁军;谷贵山【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一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一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一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一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

左髋臼骨折术后9个月,左髋部及大腿疼痛、活动受限6个月入院。

体格检查:左髋关节外侧可见一长约20 cm的手术切口瘢痕,局部轻微压痛。

双侧髋关节活动度,伸:左18°,右0°;屈:左40°,右100°;外展:左22°,右35°;内收:左15°,右20°;内旋:左15°,右40°;外旋:左10°,右45°。

髌上15 cm大腿周径:左49 cm,右51 cm。

左侧Thomas征(+),左侧Patrick征(+)。

右髋关节及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末梢血运正常。

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骨盆平片:左髋臼上方可见6 cm×5 cm骨性组织,边缘不齐。

螺旋CT检查:左髋臼后上方至左股骨大转子外侧有一桥状高密度影与骨组织密度一致,大小为6 cm×5 cm,位于臀大肌深面,边界较清楚。

临床诊断:骨化性肌炎。

入院后,于术前行放射治疗(单剂量6 Gy照射),第4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髋关节骨化性肌炎组织切除、松解、螺钉取出术。

术中见臀大肌深面相当于臀中肌位置已骨化的组织,用骨凿凿除,见其为类似骨样组织,质硬,似有紊乱的骨小梁样组织,凿除过程中断面渗血较多,该组织成桥样并位于大粗隆于髋臼之间。

完整切除,约6 cm×5 cm×3 cm大小。

骨化性肌炎影像学表现

骨化性肌炎影像学表现

骨化性肌炎影像学表现骨化性肌炎是一种肌肉逐渐变硬、发生骨化的疾病。

它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是由外伤或手术损伤引起的,主要发生在骨骼肌内,多见于青年男性,好发于手臂和大腿的肌肉。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则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可累及全身的肌肉、肌腱、韧带等,常表现为背部、颈部、肩部皮下组织内出现硬块,剧烈疼痛或压痛,导致邻近关节僵硬或功能丧失。

骨化性肌炎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它不仅会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导致关节僵硬、强直、畸形和残废。

还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疼痛、红肿、发热等炎症反应。

患者也往往面临着感染、骨折、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风险。

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困难和咀嚼障碍,甚至是危及生命。

而要进行骨化性肌炎的诊断和治疗,影像学检查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发病部位、范围、程度和阶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也可以用于评估骨化性肌炎的预后和复发风险,以及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表现。

骨化性肌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急性水肿期(早期)、增殖肿块期(中期)、钙化修复期(晚期),它的影像学表现与其发病的阶段和类型有关:急性水肿期是骨化性肌炎发生的最初阶段,通常在外伤2~6周内出现。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软组织肿胀和水肿反应,导致局部红肿、发热、剧烈疼痛或压痛。

这一期的影像学表现如下:X线平片: X线平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对软组织的水肿反应不敏感,因此容易发生漏诊。

在针对急性水肿期的X线平片检查上只能见到软组织肿胀,没有明显的钙化或骨化影。

CT检查: CT检查是X线的补充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肿胀范围和程度,以及是否有出血或机化等并发症。

CT检查可以发现软组织内出现密度不均的片状或层状高密度钙化影,这是骨化性肌炎的早期征象。

同时CT检查还可以确定受累肌肉的骨化范围和程度。

MRI检查: MRI检查是对X线和CT检查的补充,可以更好地显示组织的水肿反应和病变范围,以及是否有纤维化等病症。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好发部位:手足小关节,手部常累及掌指关节和近位指间关节 临床表现:受侵关节梭形肿胀、疼痛
关节僵硬(晨僵),关节畸形 关节半脱位
慢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关节周围软组织:对称性梭形肿胀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进而变窄 骨端:关节边缘软骨下骨侵蚀,囊性变,多发、边缘不清楚 骨质疏松:小关节周围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晚期
➢ CT/MRI 少用
•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原因不明 中轴关节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
好发部位:骶髂关节、上行至脊椎小关节及周围韧带 临床表现:下腰痛、不适,晨僵、活动后缓解
多数病人(90%以上)HLA-B27阳性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表现
➢ 骶髂关节 最早且100%累及,中下1/3开始,双侧对称 骨质破坏:以髂侧关节面为主,关节面模糊、虫噬样,关节间隙“假增宽” 骨质增生硬化:破坏边缘 关节间隙变窄 骨性强直
• 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进展期、愈合期
➢ X线/CT表现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骨质破坏:承重区 反应性骨质增生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
➢ MRI表现 关节软骨破坏、中断(承重区、大面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关节结核
概述:95%以上继发于肺结核 侵犯途径:血行侵犯到骨(骨型关节结核)或滑膜(滑膜型关节结核) 好发年龄:儿童和青少年 好发部位:大关节,如髋、膝关节 临床表现:肿胀,轻度疼痛,功能障碍,无红、热
慢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
影像学表现
➢ X线/CT表现 上下关节突变尖 关节面骨质硬化 关节间隙变窄 椎体边缘出现骨赘 椎体上下缘硬化 退变性滑脱

第十四章 软组织疾病

第十四章 软组织疾病

一、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二)影像学表现
3.MRI表现 MRI显示本病骨化情况不如CT,但在骨化性肌炎软组织肿块和肿 胀方面显示较佳。软组织肿块或肿胀在T2WI上显示较清楚,呈弥漫长 T2信号,钙化或骨化部分呈长T1、短T2信号。
(三)鉴别诊断
1.骨旁型骨肉瘤 2.骨外软组织内骨肉瘤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X线及CT表现 A.股骨中上段X线正位片:右股骨干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界 尚清楚(白箭);B.CT横断位:右股骨干旁半环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白 箭)
临床:好发于50~70岁,常见于颈、肩、背、臀及肢体的皮下组织和腹 膜后,肌肉和筋膜下。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瘤,肿瘤较大者可有压迫症状。 病理:脂肪瘤常有一薄层纤维包膜,呈扁平或分叶状,边缘清楚,质软。 皮下脂肪瘤发展较缓慢,大小不一,表面皮色正常,基底宽,质软。
一、脂肪瘤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边缘规整、清楚的低密度区,多呈圆或卵圆形,大小不 等,瘤体越大,透光度相对越强。呈浸润性生长者,其边缘多显示不清。 肿瘤内可发生钙化。 2.CT表现 肿瘤呈一个或多个边缘光整的极低密度区,多呈分叶状。 周围组织受压。CT值约-65~-120HU,密度均匀,有包膜,内部可有分隔。 增强后无强化。 3.MRI表现 信号具有特征性,呈短T1、中长T2信号,在所有序列中 均与皮下脂肪信号相同,边缘清楚,信号强度均匀,部分有低信号分隔。
神经纤维瘤MRI表现 A.MRI矢状位T1WI:大腿肌间隙内类圆形异常信号灶,边缘光滑,与肌肉信号 一致;B.MRI矢状位脂肪抑制像:呈高信号,边缘光滑;C.MRI横轴位:增强后 病灶强化明显(白箭)
三、床:神经鞘瘤又称为Schwann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周围神经的神 经鞘瘤多见,好发年龄为20~50岁,好发部位包括头、颈、四肢屈侧面、 躯干、纵隔及后腹膜的软组织。 病理:肿瘤生长缓慢,肿块直径约为5cm左右。神经鞘瘤起自感觉神 经的鞘细胞。单发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或略呈结 节状。多发瘤为成串的梭形肿块,大小不等,最小者约0.3cm,大者可达 20cm,与神经干相连。 2.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对诊断帮助有限。 (2)CT表现:肿瘤为等或略低密度,钙化及出血少见。增强扫描示明显 强化。较大肿瘤由于囊性退变而呈不均匀强化。 (3)MRI表现: T1WI与周围肌肉相比呈均匀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 强后肿瘤实质强化显著,出血和囊变区无明显强化。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黄俊;吴立华;江蔚;吴建贤【摘要】骨化性肌炎是指在机体骨骼系统之外骨形成,可导致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本文就骨化性肌炎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预防及治疗的新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骨化性肌炎康复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2(033)002【总页数】2页(P143-144)【关键词】骨化性肌炎;康复【作者】黄俊;吴立华;江蔚;吴建贤【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合肥23003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合肥23003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31 骨化性肌炎(mysositis ossificans)的定义Von Dusch首先在 1868年提出骨化性肌炎的概念。

但事实上它发病与肌肉炎症无关,且并不限于肌肉。

根据WHO的定义[1],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同时还可以有软骨形成。

骨化性肌炎常发生在外伤后,好发于肘、肩、大腿、臀部和小腿的腹侧肌肉,常发生在肌肉与骨连接部,也可发生在筋膜、肌腱、骨膜、韧带、血管壁上;病程可长可短。

2 骨化性肌炎的病因骨化性肌炎的病因不明,外伤是主要诱因。

文献报道[2-4]约60%~75%的病例有外伤史,常见于儿童或青壮年,以男性多见。

肌肉内血肿、早期局部肿胀、强制性被动活动、暴力推拿、长期固定[5]均可形成骨化性肌炎[6],也有人提出可能与感染或缺血有关。

35岁以下,伴颅脑损伤、脊髓损伤截瘫的患者也易发骨化性肌炎。

Urist[7]报道,骨化性肌炎有四个诱发因素:①刺激因素,常常是挫伤占60%~70%,可导致血肿。

这种损伤可很轻微,仅少量的骨骼肌或肌原纤维受损。

②损伤信号,损伤组织或细胞分泌一种信号蛋白。

③存在基因表达缺陷的间叶细胞,这些细胞接受适当的信号后可生成骨样或软骨样细胞。

骨科常见病X线表现与诊断 4 基本病变

骨科常见病X线表现与诊断 4 基本病变

陈旧性骨折致骨化性肌炎
跟腱钙化
男,33岁。 左足跟部肿 块7-8月。 无疼痛,活动 度小。 左足跟腱与 跟骨附着处 软组织肿胀, 软组织内有 散在骨化点。
软组织血管瘤
左股骨下段后侧 拳头大小包块, 不活动,压痛, 穿刺有血。
软组织内见一 鸡蛋大小软组 织肿块,密度 均匀,轮廓清 楚。与骨皮质 有软组织间隙。
骼的膨大、变形。 2、全身性病变如成骨不全,骨软化 症等引起全身骨骼大小、形态的 变形。
(十)软组织改变
原因 X线表现
1、外伤和感染 2、厌气杆菌感染 3、肿瘤性病变 4、肢体废用 5、先天性骨疾病 6、骨化性肌炎
局部软组织肿胀、密度增 高、层次模糊不清 皮下或肌纤维间可见气体 软组织肿块影 肢体变细、肌纤维萎缩变薄 全身肌肉发育不良 软组织内钙化和骨化
注意:
1、骨膜反应的范围和增生的厚度 同病变发生的部位,病变的性质及 病变发展的阶段有关。 2、一般长骨的骨干明显,炎症的 广泛,肿瘤性病变较局限。 3、依据骨膜反应的形态不能确定 病变的性质。
骨膜反应
左 侧 胫 骨 上 段 层 状 骨 膜 反 应
甲状腺癌转移
(六)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2)、X线表现
早期:表现为长短不定,与骨皮 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与皮质间可见 1~2mm宽的透亮间隙。以后可见骨膜新 1~2mm宽的透亮间隙。以后可见骨膜新 生骨增厚。 骨膜反应常见的形态有单层、多层、 花边样和针状骨膜 新生骨。
骨膜三角( Condman 三角)
恶性肿瘤时,形成的骨膜增生不 断被肿瘤侵蚀而被破坏,于骨质破坏 区的边缘形成类似三角的骨膜增生影 就称为骨膜三角。一般认为时恶性肿 瘤的征象。
(1)X线表现
关节间隙狭窄,无骨 小梁贯穿。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概述: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是指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发生的异常骨化。

主要分两型:外伤性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病变主要位于横纹肌,也可累及筋膜、肌腱及骨膜等,以四肢、肩及臀部深层软组织多见。

诊断要点:1、好发于青年男性。

2、50%以上见于外伤或手术后。

3、外伤性骨化性肌炎:病灶多较局限,早期有肿胀、疼痛及邻近关节活动受限,肿块扪之较软,可有增大趋势,10周至6个月后肿块缩小,质地变硬。

4、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多见于幼儿,早期症状为背、颈、肩部皮下组织内出现硬块伴有疼痛,当病情有进展累及胸锁乳突肌时,头可歪向一侧,甚至脊柱也发生侧弯。

X线平片1、特征性表现是软组织内条形钙化和骨化影或肌肉与筋膜内团块状、长条状钙化和骨化影,与骨干长轴平行,为其典型表现。

晚期表现为蛋壳状。

2、邻近骨的骨质结构正常,无骨膜反应。

3、若有陈旧性骨折线则有助于骨化性肌炎的诊断。

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系指肌腱、韧带腱膜及骨骼肌的胶原性支持组织的异常骨化现象而言。

是骨外伤的一种并发症,又称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1、概述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骨化性肌炎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种疾病。

病因不清。

一部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见于儿童或青年。

表现为畸特的先天性斜颈、扭转和颈部肌肉肿胀、变硬,但多数不伴疼痛。

全身肌肉均可累及。

剧烈运动或外伤可引起肌肉破裂、出血和血肿形成,多数病人血肿吸收,但亦可继发肌肉僵硬和骨化形成,最终引起受累肌肉相应关节僵直和残废。

X片检查可见肌肉内有羽毛状钙化。

临床应与职业病所致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外伤性骨化肌炎等相鉴别。

2、病因骨化性肌炎,是指正常无钙化的组织发生了钙化以也叫异位骨化。

它的发生可与外伤性血肿有关,有的并无明显原因,它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在纤维结缔组织中,原始细胞增殖活跃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钙盐沉积,形成骨。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
王晓杰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4(012)001
【摘要】骨化性肌炎临床上少见,可分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及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现结合临床及文献,加以总结以免误诊。

【总页数】2页(P964-965)
【作者】王晓杰
【作者单位】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1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5.2
【相关文献】
1.骨化性肌炎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
2.MRI对早期骨化性肌炎的诊断影像研究
3.MRI对早期骨化性肌炎的诊断影像研究
4.骨化性肌炎病理演变及影像早期诊断
5.SPECT/CT在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局限性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发病与诊治

局限性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发病与诊治
当的按摩、 推拿 和被动功 能锻 炼 , 重 了局 部损伤 。其 发生 加 机理 , ls E l 认为与骨折后 骨痂 的形成 相类似 。也 有 的认 为 , i 可能与机体的素质有关 。笔者认为 , 伤性骨化性 肌炎的发 创 生机制可能是 : 伤后 局部 血肿不 能迅速 吸收 , 创 在此基础 上 , 加上不适 当的按摩 、 拿和过早 的 功能锻炼 , 推 致使 局部 再 出 血, 局部压力增 加 , 破裂的骨膜 、 骨碎 片或 脱落 的成 骨细胞挤 入血肿并增殖和血肿机化 、 结缔组织化生而成 。 22 临床表 现和诊 断 . 多有伤后疼痛一 度好转后又加 重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1 0 0年第 2 3卷第 9 期
JMe e r& P a 12 , . ,e 0 0 dTh o rcVo. 3 No 9 S p2 1
1 9 07 收稿 日期 2 1 - 41 0 0- - 1 0
的 自身抗 体 破 坏 了相 应 的 血 细 胞 。感 染 引 起 的 血 细 胞 减 少 ,
除外伤这 一直 接 因素 外 , 与创伤 后
为缓解疼痛也可加 服消 炎痛等 。待 骨化 性肌炎 异位骨组 织
成熟后 , 可行手 术切 除 。手术 时机选 择在局 部疼 痛消失 、 触 痛不明显 、 X线 片显示异位 骨边界清楚 , 一般 以发病后 5 6 ~ 个 月为宜 , 手术 时间过早 易复发 , 晚易致 关节僵 直影 响功 过
可 能与感染毒素对骨髓 机能抑 制或 感染 时免疫 功能紊乱 对
细胞破坏增加有关 。
( 辑 编
晓旭) Βιβλιοθήκη 局限性创伤性骨化 性肌炎的发病与诊治
虢 剑 范玉伟 宁夏 固原市 医院外二科 7 60 500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
• [3] Martín-Hervás C,Romero J,Navas-Acién A . Ultrasonographic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of rotator cuff lesions compared with arthroscopy or open surgery findings .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 2001年 10卷 第05期
影像学表现
影像分三期: 1.急性水肿期(早期): X线表现:主要为骨干周围软组织内片状或层状、云雾状的
致密钙化影。 CT表现:局部肌肉水肿,无明确骨化成分,受累骨可出现轻
微骨膜增生
影像学表现
早期MRI表现:为病灶区水肿,边界模糊,无或小片絮状 骨化影或邻近骨的轻度骨膜增生,缺乏特征性,易与感染 性病变混淆,此时临床病史尤为重要,有无创伤是诊断要 点。
骨化性肌炎的 影像学诊断
目录
概述 病理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概述
骨化性肌炎,又称异位骨化,是肌腱、韧
带、腱膜、肌肉及软组织中的异常骨化。
根据形成原因,异位骨化可分为3类: 创伤性异位骨化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 原发性异位骨化
发病机制
骨化性肌炎是一种肌肉及其邻近结构局限性的,含有中期)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中期)
影像学表现(中期)
影像学表现(中期)
影像学表现
• 3、骨化修复期(晚期) • 临床无疼痛,完全由成熟板层骨构成。 • X线表现:主要软组织内团块状钙化影与骨皮质分界不清, 大块致密影包裹骨干,呈放射状。 • CT平扫:主要见骨干周围大块状的高密度致密影,与骨皮
临床特点

临床常见骨化性肌炎的预防与康复ppt课件

临床常见骨化性肌炎的预防与康复ppt课件

鉴别诊断
骨化性肌炎和一些肿瘤性占位的鉴别 (骨化性肌炎和骨旁型肿瘤(如脂肪瘤、脂 肪肉瘤、滑膜瘤、滑膜肉瘤、软骨瘤、软 骨肉瘤、骨肉瘤等)均可表现为软组织内 肿块状钙化。
骨化性肌炎是软组织内非肿瘤性骨及 骨软骨形成,可分为两型,即限局性骨化 性肌炎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进行性骨化 性肌炎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从出生到青春
3.后期整个病变组织全部骨化,由于 病灶及其周围软组织肿胀消散减轻,并 由于肌肉组织内部应力作用而塑性成为 椭圆形或菱形的类骨块,骨化性肌炎成 熟后包块呈典型的三层分布。电镜下观 察,中心为出血层,可见间充质细胞、 吞噬细胞和含铁血黄素;中间层为萎缩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质硬肿物,持续 红肿疼痛,累及骨化性肌炎病灶周围关节 活动受限。临床上又把骨化性肌炎分为四 期。一期为反应期,表现为肿物增大明显, 钙化速度快,消肿速度快,外伤15-60d肿 物生长可达5-12cm左右;二期为活跃期, 可表现为病灶局部皮温升高,压痛,肿块 质硬伴人体体温增高;三期为成熟期,病 灶出现壳状骨性软骨,按之坚硬,一般不 可推动,如病灶在关节处,可累及关节活 动度降低或活动受限;四期为恢复期,病
临床常见骨化性肌炎 的预防与康复
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 康复科
内容
定义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骨化性肌炎的定义
骨化性肌炎为全身骨骼系统之外出现的骨 结构。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 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同时还可以有软骨形成, 属于异位性骨化。
骨化性肌炎发病机制
1.外部创伤 2.损伤信号的发出 3.要有未定型的或存在基因表达缺陷的
病例介绍
病例一 肘关节 李××,左手腹部带蒂皮瓣术后,左肘关 节无外伤史,断蒂术后行肘关节被动活动,1 周后肘关节肿胀明显,拍片示:左肘关节周 围骨化。

骨化性肌炎X线诊断(附24例分析)

骨化性肌炎X线诊断(附24例分析)

2 4 例肘部外伤患者 C R图像资料 , 年龄 1 3 — 5 6 岁, 平均年龄 3 9 . 4 变( 后排除肿瘤 , 考虑为骨化性肌炎) , 1 9 例 x线肘部检查未见明 岁。2 4 例患者受伤时肘部软组织肿胀均较明显 ,肘关节活动受 显 异常 。 限, x线检查未见骨折。经过治疗肿胀消除后数周或数月受伤肘 骨 化性 肌 炎 由新 鲜 血肿 到 机化 以至形 成 骨性 肿块 的 整个 过 部扪及软性包块 , 包块压痛 , 部分患者肘关节活动不便或受限。 程, 不同阶段可有不 同的表现 , 早期 的骨化性肌炎 x线检查不易 2 结 果 发现 , 软组织 中见骨化影并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骨化性肌炎。本 3 例患者 x线诊断为肘部骨化性肌炎 , 1 例肘部骨化性肌炎 病确诊 , 必须于软组织内见有骨结构 , 本组 2 4 例中 , 5 例结合临 漏诊, 1 例肘部骨化性肌炎误 为肿瘤病变 ,经进一步检查排除肿 床诊断骨化性肌炎 , 其中3 例在软组织中见典型长片状或蛋壳样 瘤病变 , 考虑骨化性肌炎。5 例骨化性肌炎患者年龄均在 4 0 岁以 骨化影 ; 1 例软组织内仅见浅淡小片状密度影 ; 1 例患者因择医不 上, 从事建筑、 装修工作。 当, 致 软组 织红 肿 明显 , 且 软 组织 肿块 内除 斑片状 钙化 外 , 还 可 见
多层螺旋 C T对胃癌 的诊断价值分析
倪 丰’ 单 华’
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 T 在 胃癌诊断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 4 例 胃癌患者 检 查。 结果: 3 4 9 L J 胃癌均 有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或隆起 , 胃底贵 门部1 0  ̄ ' l , 胃窦部1 4 例, 胃小弯侧6 例, 胃大弯侧1 例, 弥漫浸润( 皮革 胃) 3 例 。胃周 围间隙侵犯7 侧, 淋巴转移1 5 例, 远处脏器转移5 例 。本组病例中I 期5 例, I I 期1 1 例, I I I 期1 3  ̄ , 1 , I V 期5 例。本组胃癌C T 分期正确3 1 例。 正确率9 1 . 1 7 %。 结论: 多层C T 检查是诊断 胃癌的重要方法, 并有助于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 关键词 : 多层螺旋C T ; 胃癌; 诊 断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临床分析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临床分析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临床分析
周援胜
【期刊名称】《中国厂矿医学》
【年(卷),期】2001(14)1
【总页数】2页(P54-55)
【关键词】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诊断;治疗
【作者】周援胜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5.2
【相关文献】
1.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J], 邹月芬;宗敏
2.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临床X线分析 [J], 孙英彩;王溱
3.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5例分析 [J], 胡冰;李彩凤;邝伟英;王江;韩彤昕;何晓琥
4.特发性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J], 郑虎
5.我国进行性骨化性肌炎104例文献分析 [J], 包和婧;朱立新;杨联军;包和红;张孟吉;周启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