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醇酸树脂涂料HGT4847-2015

合集下载

水性漆相关标准

水性漆相关标准

水性漆相关标准HG/T 4570-2013《汽车用水性涂料》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水性涂料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为主要分散介质、用于汽车外表面起装饰和保护的原厂涂料。

产品用于乘用车、商用车、挂车、汽车列车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施工状态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扣除水后)小于420g/L或涂装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小于35g/m2的汽车用水性涂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泳涂料、汽车内饰涂料和功能性涂料。

发布日期:2013-10-17;实施日期:2014-03-01GB/T 23999-2009《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木器涂料》标准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室内木质基材表面装饰与保护的水性涂料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聚氨酯类、丙烯酸酯类、丙烯酸聚氨酯类以及其他类型的常温干燥型单组分或双组分水性木器涂料。

实施日期:2010-02-01;GB 24410—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木器涂料和木器用水性腻子中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容许限量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涂装安全及防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和工厂化涂装用水性木器涂料以及木器用水性腻子。

实施日期:2010-06-01;HJ2537-2014《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HJ 2537—2014标准是建立在对水性涂料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环保标准以及国外环境标志标准的要求,从产品全过程,即设计阶段→生产阶段→产品本身,提出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包括设计阶段对原材料的禁用要求,生产阶段对能耗、用水量、废水处理以及粉尘等的清洁生产要求,产品对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HJ 2537—2014标准是对HJ/T 201—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的修订。

醇酸水漆msds

醇酸水漆msds

二、醇酸水漆1、醇酸防锈底漆产品说明:单组份水性醇酸树脂漆,分为Ⅰ型和Ⅱ型。

产品特性:含磷酸锌颜料,不含有毒重金属颜料。

性价比高、固含高、涂刷面积大。

本产品不适用恶劣的腐蚀性环境,或者用于严重锈蚀或污染的钢材表面。

建议采用高压无气喷涂。

应用领域:适合低、中等防腐防锈要求;主要应用于C型钢、H型钢、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等汽车配件或者电梯桁架、曳引机等电梯配件或者矿井支架等领域的涂装。

技术参数:自然干燥时间涂层数据颜色铁红、中灰、深灰、黑、孔雀蓝蓝光泽醇酸防锈底漆Ⅰ型<10(60°角)醇酸防锈底漆Ⅱ型10-30(60°角)典型厚度醇酸防锈底漆Ⅰ型35-45μm,抛丸处理:干膜厚度>45μm醇酸防锈底漆Ⅱ型35-45μm,抛丸处理:干膜厚度>45μm 理论涂布率6-7m2/kg实际涂布率考虑适当的磨耗系数涂覆方法辊涂、刷涂或喷涂,也可无气喷涂,静电喷涂干燥方式可采用自然干燥或者高温强制烘干。

自然干燥保证温度大于5℃,湿度不高于75%。

烘干时,流平室的温湿度与空气流通性对漆膜的干燥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可采取措施降低其湿度、提高温度、增加通风,以加速漆膜水分的初期挥发,并使流平时间不少于10分钟,80度-100度烘干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醇酸面漆产品说明:单组份水性醇酸树脂漆。

产品特性:漆膜光泽高、丰满度好;氧化交联、低温成膜性好。

应用领域:适合中等装饰要求同时对防锈性有较高要求的底面合一或者做为高光泽装饰面漆配套使用。

技术参数:自然干燥时间涂层数据颜色可制成多种颜色光泽高光质量固体分≥40%典型厚度干膜厚度30-40μm理论涂布率7-8m2/kg实际涂布率考虑适当的磨耗系数涂覆方法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滚涂干燥方式可采用自然干燥或者高温强制烘干。

自然干燥保证温度大于5℃,湿度不高于75%。

烘干时,流平室的温湿度与空气流通性对漆膜的干燥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可采取措施降低其湿度、提高温度、增加通风,以加速漆膜水分的初期挥发,并使流平时间不少于10分钟,80度-100度烘干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醇酸树脂调和漆安全标签(化工厂)

醇酸树脂调和漆安全标签(化工厂)

醇酸树脂调和漆安全标签
醇酸树脂调和漆(Alky dready-mixed
paint)
醇酸树脂:45%;200#溶剂油:15%高闪点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
危险。

【预防措施】
·远离明火、热源、火花、热表面。

·作业场所严禁烟火,并使用防爆工具。

·通风、照明及生产设备均使用防爆电器。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穿防静电工作
服。

【事故响应】
·如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进行清洗。

·如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如误服:立即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火灾时,可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安全储存】
·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远离明火、热源。

·上锁保管。

【废弃处置】
·本品采用焚烧法处置。

请参阅醇酸树脂调和漆安全技术说明书供应商:xx公司化工厂 电话:xx-xxxxxx
地 址:xxxxx 邮编:474780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xx-xxxx
注 意。

高性能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及应用

高性能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及应用

高性能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及应用时间:2016-06-3关键词:高性能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研究应用余航(福记社水漆有限公司),王芳贵 ( 成都道立福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涂料水性化已成为涂料工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 更是很多涂料企业燃眉之急。

无论技术成熟与否,涂料企业都全面开始油漆水性化,这是涂料企业的风险,也是机遇。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产量最大、价格低廉的醇酸树酯的合成、改性 , 以及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 环保 ; 水性涂料 ; 醇酸树脂 ; 高性能 ; 催干剂涂料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配套材料 , 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各种工业制品和交通工具的装饰与保护以及各类钢铁设施如码头、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输变电塔等的防腐保护。

随着科技的发展 , 涂料的功能和应用领域正在逐渐完善和扩大 , 涂料的消费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1 涂料工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现有涂料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如何制备出质量不亚于同类油性漆的水性漆?如何降低对大气的污染?从而实行“油改水”的平稳过度。

是涂料工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对 VOC 的防治起步较早。

美国早在 1966 年就制定和实施了著名的加利福尼亚RULE66 法规 ; 在 1977 年 , 美国环保局 (EPA) 进一步制定了大气净化法 CAA (CLEAR AIR ACT,CAA) , 提出了 VOC 的排放标准 ;1990 年又对 CAA 作了进一步的限定和修正。

欧洲各国也制定了严格的 VOC 排放标准 , 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大气清净法。

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也陆续制定了一些环保法规。

环境压力正在影响全球的涂料工业 , 因此 , 发展和推广低 VOC 甚至零 VOC 的环保型涂料是大势所趋。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HGT4847-2015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HGT4847-2015

HG/T4847-2015水性醇酸树脂涂料行业标准Waterborn alkyd resin coatings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部2015-07-19发部2016-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航百幕新材料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浙江富德漆业有限公司、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长江涂料有限公司、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水性涂料分专业委员会、苏州吉人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迪拜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市天安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海、顾辉旗、沙金、林蛟、毛铭龙、梁淑华、邱绕生、姚飞、康立训、杨乃红、麻富忠、江拥、王素琴。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行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性醇酸树脂或水性改性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且通过常温氧化干燥成膜的水性醇酸树脂涂料。

产品用于金属、木材等其他材质表面的一般性保护。

2规定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体(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1726-1979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T1727-1992涂膜一般制备法;GB/T1728-1979涂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30-2007色漆和清漆摆杆阻尼试验;GB/T17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色;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742-2007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GB/T6753.1-2007色清、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268-2008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GB/T9269-2009涂料粘度的测定斯托墨粘度计测法;GB/T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GB/T9274-1988色清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温湿度;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涂膜的划格试验;GB/T9750涂料产品的包装标志;GB/T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度、60度和85度镜面光泽的测定;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3要求产品性能符合表1的要求。

水性工业漆的标准大全

水性工业漆的标准大全

水性工业漆的标准大全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强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涂料行业面临重大转型,传统溶剂型涂料逐步向粉末化、水性化、高固含量、辐射固化等相对环保的方向转变,其中涂料的水性化也是近年来大家竟相研究的重点方向。

涂料生产企业若能敏锐把握住这次行业产品调整的重大机遇,就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做大做强。

针对成熟应用的水性工业漆产品和应用领域,相关标准已出台。

笔者整理的一些水性工业漆的相关标准如下:一、按成膜物分类HG/T 4758-2014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HG/T 4759-2014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HG/T 4761-2014水性聚氨酯涂料HG/T 4847-2015水性醇酸树脂涂料HG/T 5057-2016 水性环氧地坪涂料JC/T 2327—2015 水性聚氨酯地坪材料HG/T 4104-2009 建筑用水性氟树脂涂料HG/T 4846-2015 水性无机磷酸盐耐溶剂防腐涂料二、按应用领域分类JH/T E06-2015 集装箱用水性涂料JH/T E07-2015 集装箱用水性涂料施工规范JH/T E08-2017 集装箱用水性涂料涂膜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JT/T 821.4-2011 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用防腐涂料-第4部分:水性涂料HG/T 5367.1-2018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第1部分:水性涂料HG/T 4570-2013 汽车用水性涂料HG/T 4769-2014 水性浸涂漆HG/T 5058-2016 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阻尼涂料HG/T 5173-2017 带锈涂装用水性底漆HG/T 5175-2017 陶瓷和玻璃制品装饰用水性涂料HG/T 5176-2017 钢结构用水性防腐涂料HG/T 5370-2018自行车用水性涂料三、其它类HG/T 20720-2020 工业建筑钢结构用水性防腐蚀涂料施工及验收标准GB/T 18178-2000 水性涂料涂装体系选择通则HJ 2537-2014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GB/T 23993-2009 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SN/T 2936-2011 进出口水性涂料中酚类防霉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离谱法SN/T 3105-2012 进出口水性涂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993-2009 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24409--2020 车辆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针对水性涂料在车辆领域的应用,对其有害物质含量(包括VOC、有害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的限量值提出了强制性标准要求。

水性醇酸底漆、面漆技术参数

水性醇酸底漆、面漆技术参数

水性醇酸底漆、面漆技术参数数据一、水性醇酸防锈底漆产品介绍:本产品采用环保水性醇酸树脂,单组份自干,超低VOC含量,低气味无污染,高性价比,方便的施工性能,具有良好耐腐性能、抗闪锈能力。

产品应用:用于金属构件的低、中等防腐底漆,用于钢结构建筑,机械设备的一般工业防腐。

产品技术参数:使用说明:一>表面处理涂装前应对基材表面的油污,锈迹等污物进行清理,保证基材清洁,干燥,无污染。

打磨金属表面焊渣至平整,喷砂至Sa2.5级或人工打磨至St2级二>稀释比例调整原漆粘度适合施工条件,建议加入纯净水10%,边加水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施工。

三>施工方法及工具本产品适用于喷涂,刷涂,辊涂。

施工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建议施工温度≥5℃湿度≤75%R.C储存及运输:一>,产品应储存于干燥通风场所,储存温度大于0℃和小于40℃,防止㓎水,远离热源。

二>,储存期为12个月,超过储存期限可进行检验,符合标准仍可使用。

三>,产品运输过程中防止雨淋,日晒,严寒。

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水性醇酸面漆产品介绍:本产品采用环保水性醇酸树脂,单组份自干,超低VOC含量,低气味无污染,光泽高,丰满度好,高性价比,方便的施工性能,良好的底材附着。

产品应用:本产品用于金属构件的低、中等防腐。

钢结构建筑,机械设备的一般工业防腐。

产品技术参数:使用说明:四>表面处理涂装前应对基材表面的油污,锈迹等污物进行清理,保证基材清洁,干燥,无污染。

打磨金属表面焊渣至平整,喷砂至Sa2.5级或人工打磨至St2级五>稀释比例调整原漆粘度适合施工条件,建议加入纯净水10%,边加水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施工。

六>施工方法及工具本产品适用于喷涂,刷涂,辊涂。

施工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建议施工温度≥5℃湿度≤75%R.C储存及运输:一>,产品应储存于干燥通风场所,储存温度大于0℃和小于40℃,防止㓎水,远离热源。

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及其耐水性的研究

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及其耐水性的研究
1.2.1 基 础 醇 酸树 脂 的 合 成
1.3.3 水性 醇 酸 树 脂 水 溶 性 测 试 将 水性 醇 酸树脂 与去 离 子水 按 质 量 比 I:4稀 释 ,
根 据 GB/T 1721- 1979(清 漆 、清 油 及 稀 释 剂 外 观 和 透 明 测 定 》,观 察 试 样 状 态 、透 明 度 和 颜 色 等 物 理 性 状 。
基 团 ,其 耐水 性 比传 统 溶 剂 型 醇 酸 树脂 略 差 。 因此 , 酸树 脂 。
研究 合 成既 能保 证水 溶性 又能 解 决耐水 性 问题 ,且 其 他性 能 均较 好 的水 性 醇 酸 树脂 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及实 用价 值 J。
目前 ,国 内改 性 醇 酸 树 脂 主要 有 以下 几 种 方 法 : 酸酯 改 性 、酸 酐 改 性 、环 氧 树脂 改 性 、有 机 硅 改性 等 。 虽然 水性 醇 酸树脂 的干燥性 及 耐水 都得 到一 定 改 善 . 但性 能 与 国外 产 品仍 有 较 大差 距 ],且 国 内 关于 交 联 剂对 水性 醇酸 树 脂 耐 水 性 影 响 的研 究 较 少 。本 研 究采 用脂 肪 酸 法 l7].以偏 苯 酸 酐 为 水 性 单 体 合 成 水性 醇 酸树 脂 ,探 索 了水 性 化 阶段 反 应 的 较 优 条件 , 并对 比研 究 了硅 氧烷 型 、氮丙 啶型 及 多碳 二 亚胺 型 交 联 剂对水 性 醇酸 树脂 涂膜 的耐 水性 及 吸水 率 的影响 。
郭 欣 等 :水性 醇酸树 脂的合成及其耐水性 的研究
水性 醇 酸树 脂 以水 为 溶 剂 ,可 显 著 降 低 VOC 的 排 放 … .减少 对环 境 的污 染 和 人 体 的危 害 .且-3]。 由于 引 入 了亲 水

涂料配方设计原理

涂料配方设计原理

涂料配方设计原理(共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水溶性醇酸树脂综述1 概述醇酸树脂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Kienle 于1927 年提出的 ,它是以多元醇、多元酸以及脂肪酸为主要原料,通过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种聚合物 . 由于合成技术成熟、原料易得、树脂涂膜综合性能好,醇酸树脂已成为合成树脂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品种之一. 但是,同其它溶剂型涂料一样,传统的醇酸树脂涂料含有大量溶剂(质量比大于40 %) ,在生产施工过程中会严重危害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世界各国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涂料的水性化、高固体化趋势日益明晰.水溶性涂料是在成膜聚合物中引进亲水的或水可增溶的基团,使其成为可以水为溶解介质的一种涂料,它是20 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低污染、省能源、省资源涂料. 由于其优点明显,涂料水溶性的研究应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是新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开发 .2 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现状2. 1 合成树脂的原料用于合成醇酸树脂的原料有:植物油或脂肪酸、多元醇、多元酸、共溶剂和中和剂等. 各种原料的作用不同,对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也不同.植物油或脂肪酸合成醇酸树脂常用的植物油有豆油、亚麻油、红花油、(氢化或脱水) 蓖麻油、葵花籽油、桐油、椰子油等.其中蓖麻油、氢化蓖麻油合成的醇酸树脂水溶性最好,椰子油次之,脱水蓖麻油、豆油、亚麻油较差.多元醇常用于合成醇酸树脂的多元醇有甘油、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丙烷. 由甘油制备的醇酸树脂水溶性、干率和树脂的稳定性较差. 季戊四醇反应较甘油活泼,一般与二元醇或三元醇配合使用,使用时要遵循“多元醇摩尔数大于多2元酸摩尔数”的规则. 三羟甲基丙烷形成的树脂的水解稳定性较甘油或季戊四醇形成的醇酸树脂有明显提高.多元酸常用于合成醇酸树脂的多元酸有邻苯二甲酸或其酸酐(苯酐) 、间苯二甲酸、己二酸、马来酸、偏苯三酸等. 苯酐价格便宜,酯化反应温度低,反应平稳易控制,但它容易形成半酯使树脂相对分子量降低,进而导致涂膜干燥时间延长,硬度降低. 采用间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或不饱和二元顺酐代替部分苯酐可使以上某些缺陷得以弥补.中和剂中和剂是将阴离子树脂中的羧酸中和成可溶性盐的试剂,是水溶性醇酸树脂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中和剂的碱性强度、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水中的溶解度、挥发速度等能明显影响树脂的水溶性、稳定性、粘度、固化速度及涂膜的泛黄性. 在具体使用时,通常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挥发性好; (2) 价格便宜,气味小; (3) 对树脂的稳定性好.常用的中和剂有氨、氢氧化钾、三乙胺. 其中三乙胺在常温下挥发速度适宜,其助溶效果比氨水和氢氧化钾都好,此外,三乙胺不会使聚酯产生胺解反应,提高了树脂的稳定性,是较为理想的中和剂. 中和剂的用量应由pH 值确定,一般控制在pH 为7. 5~8. 5.共溶剂共溶剂(也称助溶剂) 的作用是增加树脂在水中的溶解度 ,调节树脂的粘度,提高树脂的稳定性,改善树脂漆膜的流平性和外观. 助溶剂的选择主要考虑助溶剂的偶合能力、蒸发速度及其降解效应. 常用的助溶剂有正丁醇、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等 .2. 2 醇酸树脂的水性化研究要使醇酸树脂具有水溶性,最重要的是将树脂制成离子型聚合物. 使醇酸树脂水性化的方法有:成盐法该法通过将聚合物中的羧基或氨基分别用适当的碱或酸中和,将聚合物主链转变成阳离子或阴离子,使聚合物溶于水.3在聚合物中引入非离子基团法该法在醇酸树脂中加入含羟基或醚基的聚合物作为活性稀释剂,使树脂自行乳化于水中.将聚合物变成两性离子中间体法该法通过合成两性离子型共聚物而得到一种无胺或无甲醛逸出的新型水溶性涂料体系.2. 3 干燥机理研究醇酸树脂的干燥一般遵循自氧化干燥机理:首先不饱和双键吸收氧气形成氢过氧化物,然后氢过氧化物分解生成烷基自由基,通过自由基的聚合增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形成最终涂膜. 自氧化干燥的关键步骤是不饱和树脂与氧反应生成氢过氧化物.水溶性醇酸树脂与溶剂型醇酸树脂具有相同的干燥机理,但水溶性醇酸树脂因为制备过程和所含成分的不同其干燥过程又有自己的特点.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干燥速率一般比相应的溶剂型醇酸树脂的干燥速率小,美国堪萨斯市涂料协会研究比较了以同类醇酸为基料配制的水稀释涂料和溶剂型涂料,用数据作曲线导出了两者间的干性通式: Y= 1. 5X + 1 (其中,Y是水稀释醇酸的干燥时间, X 是溶剂型醇酸的干燥时间,h 表示时间) . 主要原因是氧在水中比在一般溶剂中溶解度小,加上单态氧在水中的活泼期极短 ,致使醇酸吸氧较慢导致水稀释醇酸的干燥时间慢. 而且,树脂种类、金属催干剂的含量和种类、施工环境的湿度、温度和溶剂组成、贮存时间、温度、颜填料种类也会影响涂膜干燥性能 .很多涂料在成膜时的干燥效果并不理想,需要使用催干剂,催干剂就是自氧化干燥过程的催化剂. 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催干剂的选择和使用与溶剂型醇酸树脂不同,所用的催干剂要能水溶,且常要在中和树脂之前,将催干剂分散到树脂中或加入合适的分散剂与中和剂配合使用,使催干剂稳定分散到水溶性体系中.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将催干促进剂如二吡啶基化合物与新型聚合型催干剂如Ne、Al 和Ba 联合使用,也可用稀土化合物作催干剂. 孙曰圣等人对各种稀土离子作了筛选研究,最终推荐了一种新的催干剂体系即钴/ 铈或钴/ 混合稀土.2. 4 改性方法研究4水稀释醇酸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相应的溶剂型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低,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差、耐腐蚀性差,气干型醇酸树脂受日光照射易变黄、户外耐候性不佳.为了提高水溶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有必要对醇酸树脂进行改性. 醇酸树脂分子具有极性主链和非极性侧链,使其能够和许多树脂及化合物较好的混溶,为醇酸树脂进行各种物理改性创造了条件;醇酸树脂分子上具有羟基、羧基和双键等反应性基团,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途径引入其它分子,是化学改性醇酸树脂的基础. 因此,可用多种途径对醇酸树脂进行改性.2. 4. 1 苯乙烯改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涂料具备三大特点:粘接力强、耐水性好、干燥速度快. 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基本方法有双键共聚法、官能化苯乙烯改性法及偶氮酯自引发聚合法 .双键共聚法双键共聚法是苯乙烯与含共轭双键的植物油、脂肪酸或醇酸树脂发生共聚反应的方法. 由于它是由未改性的醇酸树脂、苯乙烯均聚物和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三者混合而成,树脂组分不均匀,故还存在与其它树脂的相容性较差,贮存稳定性差等不足. 为了得到优良的苯乙烯共聚产品,大量的研究者对共聚反应的工艺和原料进行了改进.Qu等人利用苯乙烯共聚改性的顺酐醇酸树脂提高了普通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耐溶剂性能、贮存稳定性等性能,拓宽了原料的选择范围,降低了改性树脂的成本,扩大了改性树脂涂料的应用领域 .官能化苯乙烯改性法官能化聚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是指在聚苯乙烯分子上引入具有反应活性的基团,将聚苯乙烯链引入到醇酸分子上. 官能化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优点有: (1) 原料油或脂肪酸在选择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不用含有共轭双键的油或脂肪酸; (2) 可以在醇酸树脂分子中引入最大限度的聚苯乙烯链段,而不影响树脂体系的透明性; (3) 树脂组分均匀,树脂涂膜的耐酸、碱、盐及耐溶剂性能优异; (4) 拓宽了改性醇酸树脂的原料选择途径.5偶氮酯自引发聚合法偶氮酯自引发聚合是将含有偶氮基的小分子物质与植物油的醇解物或高羟值醇酸树脂即多元醇的羟基反应,生成聚偶氮酯,然后利用聚偶氮酯的热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醇酸树脂分子上含有聚苯乙烯的共聚物. 偶氮酯自引发聚合工艺的优点如下:可以在无共轭双键油、脂肪酸或氧化油的存在下将醇酸树脂苯乙烯化;反应不需任何引发剂或催化剂;接枝活性点在多元醇分子骨架上,避免产生大量的聚苯乙烯均聚物. 但该法工艺耗时长(20h 左右) 且苯乙烯的转化率低(60 %~75 %) ,因此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限制.2. 4. 2 丙烯酸改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方法有:冷混拼用法、双键共聚法和利用两个组分基团间的反应 .冷混拼用就是用聚丙烯酸酯与醇酸树脂通过物理方法混溶以提高醇酸树脂物理化学性能的方法.Bakule用该法制备出了物理化学性能较好的涂膜,并能满足低VOC 含量的要求.双键共聚法就是丙烯酸类单体与含有双键和共轭双键的醇酸树脂的共聚. 该法改性后的醇酸树脂涂膜的耐水性、耐碱性、耐久性、耐候性、干率和硬度均有较大提高. 但是该共聚物体系中会残留部分未反应的丙烯酸单体,这会导致贮存稳定性下降,耐溶剂性差等不足. 通过调整工艺和配方,改变引发剂种类、添加链转移剂能使这些弊病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利用两个组分基团间的反应有三种方法,即保留双键法、单甘油酯法和脂肪酸法. Levine 将反应性丙烯酸树脂与干性油脂肪酸、间苯二甲酸和三羟甲基丙烷及偏苯三酸酐一起反应合成了改性水溶性醇酸树脂. Kuzma等用多官能度体系改性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干率、耐候性等性能时发现,在反应后期加入5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可提高水溶性醇酸树脂的性能.6从总体上看,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比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具有更好的耐候性、保光性以及耐刮伤性. 因而,对醇酸树脂的丙烯酸改性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2. 4. 3 有机硅改性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方法. 物理法虽然通过简单的混合便大大改进了醇酸树脂的耐候性,但仍有一定的缺陷,故此法已被淘汰. 化学法是将有机硅中间体与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和脂肪酸一起反应得到一种含羟基的预聚物,然后与偏苯三酸酐反应再进行水性化而得到的聚合物. 通过化学方法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涂料具有与水溶性醇酸树脂类似的施工性能,而且其干燥性能、耐候性(10 年以上) 、耐久性、耐热性、抗粉化性和耐水解性都得到改善,并且还显示出优良的外观和耐水性 .2. 4. 4 其他改性方法其他的改性方法还有聚氨酯改性、纳米材料改性、环氧树脂改性、硝基纤维素改性、氯化橡胶改性等.Chen等将自制的粒径较小的纳米氧化物用于改性醇酸树脂涂料,结果发现纳米醇酸树脂涂料的抗菌性能和耐酸耐碱性能均优于普通的醇酸树脂涂料.Rokicki等人采用单烯丙基甘油醚改性的醇酸树脂综合性能优良, Knox采用顺酐化脂肪酸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较传统偏苯三酸酐醇酸树脂大大提高了综合性能.3 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应用3. 1 铁道车辆近二十年来,铁道车辆用涂料及涂装经历了几次变化,涂料档次和涂装工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涂料品种中的底漆由酚醛、醇酸铁红或磁化铁防锈漆改为环氧酯磷酸锌或铬酸锌底漆,腻子由酯胶、石膏腻子逐步改为环氧酯或不饱和聚酯腻子,面漆则由丙烯酸改性醇酸、脂肪族聚氨酯替代了普通醇酸漆.3. 2 汽车工业7汽车涂料产量占涂料总产量的15 %~20 % ,在涂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汽车涂料主要包括底漆、中涂漆和面漆. 在我国,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早已在阳极电泳底漆中得到应用 ,但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中涂漆和面漆中的应用也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国外车身涂料底漆用的主要漆基就包括各种改性的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优质的水溶性树脂.3. 3 船舶工业钢铁船舶保护的最主要方法是涂装,船舶涂料按使用部位的不同分为水上部位涂料、水线区涂料和水上部位涂料. 醇酸树脂涂料一直是水上部位的主用涂料,而且已经实现水性化. 在所有船舶涂料品种中,醇酸防锈漆和醇酸船壳漆也一直是近20 年来我国海洋船舶的主流品种,美国海军则以有机硅改性醇酸为主 . 另外,苯乙烯改性涂膜由于具有较好的耐水性一直是我国内河船舶漆首选产品.3. 4 建筑领域醇酸树脂涂料在建筑领域应用历史悠久,需求量巨大,当使用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时可具有与树脂相同或更好的涂装效果. 但是目前国内的内、外墙涂料以中低档水性涂料为主,在高档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丙烯酸醇酸涂料光泽度高,实干时间(6~8h) 较短、保色保光性优于传统醇酸树脂,并且涂膜性能良好,易刷涂施工,是目前国内最佳的民用漆品种.4 水溶性醇酸树脂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其它种类树脂漆相比,水溶性醇酸树脂的优势在于使用大量的植物油或脂肪酸,对石油产品的依赖性较小,以空气/ 氧气方式固化,从而使得树脂固化成本较低,且其涂膜的水蒸气透过率较低,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尽管我国醇酸树脂工业已有相当规模,其水性化研究也已有一定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产量有限,应用普及程度不高,技术水平较低,人均消费量极低,而且,我国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品种较少,产品性能较差,许多特种原料、助剂、半成品、最终制品还需进口.在国外涂料企业纷纷步入中国市场的今天,国8内同行只有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涂料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水溶性醇酸树脂继承了传统醇酸树脂的优点,而且可以通过改性来获得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同时,以醇酸树脂作为水性涂料,大大降低了VOC 含量,顺应了环保要求,其市场前景广阔.9。

醇酸树脂漆分析课件.ppt

醇酸树脂漆分析课件.ppt
Page 8
一元酸主要用于脂肪酸法合成醇酸树脂,亚麻油酸、桐油酸等干 性油脂肪酸感性较好,但易黄变、耐候性较差;豆油酸、脱水蓖麻油 酸、菜籽油酸、妥尔油酸黄变较弱,应用较广泛;椰子油酸、蓖麻油 酸不黄变,可用于室外用漆和浅色漆的生产。苯甲酸可以提高耐水性, 由于增加了苯环单元,可以改善涂膜的干性和硬度,但用量不能太多, 否则涂膜变脆。
用季戊四醇醇解时,由于其官能度大、溶点高,醇解温度比甘油 高,一般在230~250 ℃之间。
脂肪酸法
(1)配方设计灵活,质量易控 (2)聚合速度较快 (3)树脂干性较好、涂膜较硬
(1)工艺较复杂,成本高 (2)原料腐蚀性较大 (3)脂肪酸易凝固,冬季投料困难
一、醇解法 醇解法是醇酸树脂合成的重要方法。由于油脂与多元酸(或酸酐)不能互溶,
所以用油脂合成醇酸树脂时要先将油脂醇解为不完全的脂肪酸甘油酯(或季戊四醇 酯), 不完全的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混和物,其中含有单酯、双酯和没有反应的甘 油及油脂,单酯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影响醇酸树脂的质量。
整度、结晶度、极性降低,从而提高了漆膜的透明性、光泽、柔韧性 和施工性。 若使用干性脂肪酸(或干性油),则在催干剂的作用下,可在空气中进 一步发生氧化聚合、干燥成膜。
2、配方的设计
Page 16
合成醇酸树脂的反应是很复杂的。根据不同的结构、性能要求制备不 同类型的树脂,首先要拟定一个适当的配方,合成的树脂既要酸值低、 分子量较大、使用效果好,又要反应平稳、不致胶化。配方拟定还没 有一个十分精确的方法,必须将所订配方反复实验、多次修改,才能 用于生产。
二甲苯用量
10
8
7
5
4
3
/%
反应温度/0C 188~195 200~210 205~215 220~230 230~240 240~255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中文名称:醇酸树脂英文名称:alkyd resin性质:物化性质黄褐色粘稠液体。

是豆油改性的季戊四醇和邻苯二甲酸酐缩聚物在200号汽油溶剂中的溶液。

危险特性易燃,闪点23~61℃。

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树脂的热解产物有毒。

辨识事故类型:火灾、中毒、容器爆裂。

定义:主侧链结构中均含有酯基团的低分子量聚酯树脂。

有线型(支链短而少)和支链型之分。

通常由甘油或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脂肪酸反应制备。

成膜性好,膜层具有优良的耐气候性和耐盐水性。

醇酸树脂性能指标项目检测标准指标外观GB1721-79 淡黄色透明液体色泽(Fe-co法)/号GB1722-92 7-9粘度/(pa.s) GB2794 0.425酸值/(mgKOH/g) GB6743 ≤10油度/% 45固体分/% GB1725-88 68±2醇酸树脂的制备:脂肪酸法反应式:配方:醇酸树脂配方TMP 26-30LOA 35-50IPA 25-30TMA 6-83-5的500ml3口烧瓶中,电热套加热使体系熔融,边搅拌边升温至240℃,通CO2(防止也可加入抗氧剂,防止油脂氧化,除去反应水及低分子挥发物)进行酯化反应,当出水减慢后(出水量大于9g)开始测酸值,当酸值低于10mgKOH/g后,降温至180℃在加入TMA和MA,保持酯化至酸值为40~60mgKOH/g,再降温至100℃左右,加入PM稀释均匀,然后加入DMEA进行中和,冷却后备用。

制备醇酸树脂有多种方法:脂肪酸法、醇解法、油稀释法、脂肪酸-油法。

但是,脂肪酸法制醇酸树脂是原料一次加入,酯化更快捷,而且,脂肪酸法所指的的醇酸树脂性能较醇解法所得到的树脂颜色浅、粘度小、硬度大。

醇酸树脂的分类: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1.干性油醇酸树脂:由高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制备的醇酸树脂,可以自干或低温烘干,溶剂用200号溶剂油。

该类醇酸树脂通过氧化交联干燥成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氧化干燥的醇酸树脂也可以说是一种改性的干性油。

水性醇酸树脂

水性醇酸树脂
ROH+R1
H
H 3C -(C H 2)4-C H =C H -C
C CH HO
C H -(C H 2)7-C O O R O
R-R(R1) R-O-R R-O-O-R
OH O H 3C -(C H 2)4-C H = C H -C H = CH CH
第十三页,共43页。
(C H 2)7-C O O R
(1)在调漆釜中加入配方量的乙二醇丁醚和去离子水(包括研磨色浆阶段的冲洗水),在搅拌情况 下慢慢加入水性醇酸树脂,使之稀释;然后加入氨水,调整PH值为7~8;
(2)在搅拌情况下,慢慢加入配方量的Foamax 810、BYK-333、RM-8W和RM-2020; (3)在搅拌情况下,搅拌下慢慢加入第一步色浆。 (4)检测PH值,用氨水调整PH值为7~8,可加适量的去离子水调节粘度; (5)用80~120目的滤网过滤,即得到水性醇酸铁红防锈底漆。
6 1.8 1.5 1.5 0.4 0.2 0.4 0.3 53
黑色漆 40
3
6 1.8 1.5 0.9 0.4 0.2 0.4 0.3 50
中灰漆 40 14 0.2
实施例 蓝色漆
40 0.7
3
6
6
1.8
1.8
1.5
1.5
1.4
0.6
0.4
0.4
0.2
0.2
0.4
0.4
0.3
0.3
35
56
第二十四页,共43页。
H 3C -(C H 2)4-C H =C H -C H 2-C H =C H -(C H 2)7-C O O R + 1 O 2
ROO H + Co 2+ ROO H + Co 3+

EN_ISO_12944-7_1998油漆和清漆——构件防腐之防护漆——第七部分:油漆的执行与监督(译文).

EN_ISO_12944-7_1998油漆和清漆——构件防腐之防护漆——第七部分:油漆的执行与监督(译文).

ÍST EN ISO 12944-7:1998Gildistaka 1.11.1998ICS: 87.02油漆和清漆——构件防腐之防护漆——第七部分:油漆的执行与监督欧洲标准EN ISO 12944-71998年05月ICS 87.020;91.080.10描述词:见ISO文件中文版油漆和清漆——构件防腐之防护漆——第七部分:油漆的执行与监督(ISO 12944-7:1998)本欧洲标准于1997年11月13日通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批准。

CEN成员必须要遵守CEN/CENELEC的内部规定,该规定对赋予本欧洲标准以一种国家标准地位的条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内容未做任何修改。

有关这些国家标准的最新目录和文献资料参考可在提交给管理中心或任何CEN成员国的申请表中看到。

本欧洲标准有三种语言的正式版本(英语、法语、德语)。

经CEN成员国翻译为其本国语言的任何其他语言版本的该欧洲标准,经通报管理中心之后,将具有与原正式版本同样的效力。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成员由各国的国家标准机构组成,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公国、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管理中心:rue de Stassart,36 B-1050 Brussels©1998 CEN 本标准的任何形式、任何方式的使用权利参考编号:EN ISO 12944-7:1998 E 由全球的CEN国家成员所有。

EN ISO 12944-7:1998序ISO 12944-7:1998的编制工作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委员会的ISO/TC 35“油漆和清漆”部门负责,同时就此与欧洲国际化标准组织(CEN)技术委员会的CEN/TC 139“油漆和清漆”部门开展合作,其秘书处由DIN担任。

本欧洲标准应具有国家标准的地位,并最迟于1998年11月通过发表相同的标准内容或通过背书方式予以确立该地位,并且最迟到1998年11月,任何内容相冲突的国家标准都应进行取消。

水性醇酸防锈漆

水性醇酸防锈漆

水性醇酸底面合一漆一、组成该漆由水性醇酸树脂、颜、填料及各种助剂、去离子水调制而成。

二、特性1、以水为分散介质、不燃、无污染;2、不含甲苯、乙苯、二甲苯等苯系物,低VOC,甲醛、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毒害;3、常温干燥或低温烘烤,漆膜附着力强,与各种水性面漆和溶剂型面漆配套性良好;4、具有优良的防锈、防腐性能。

三、使用范围石油化工设备,门窗、栅栏、暖气片,汽车底盘,农用车零部件等,金属设施表面的防腐蚀涂装。

四、技术指标备注:(1)以上数据是在标准环境下,即温度23±2 ℃,相对湿度(50±5)%条件下所得;(2)“无异常”解释为不起泡、不脱落、不变色;(3)漆膜的实际干燥时间会随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五、施工参考1、基材处理:简单除油除锈即可施工。

2、施工方法:(1)刷涂、滚涂、喷涂和浸涂均可;(2)推荐采用喷涂,建议加水量5%-20%,以适合施工现场喷涂粘度(粘度40-60S,25℃,涂4#杯)为宜。

3、施工条件:在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5%天气下施工,避免雨、雪、雾、大风天气中作业,涂装温度为5℃-40℃。

4、施工过程:(1)将底漆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粘度在40-60S之间;用80-120目筛网过滤,待用;(2)把处理好的工件用挂具悬起,然后将调好的底漆加入喷枪,喷枪压力控制在0.2-0.4Mpa左右,喷涂过程中自上而下,有内向外;本漆可以低温烘烤,流平10min 后,80-100℃烘烤15min。

(3)第一遍结束后,自然干燥12h后才能喷涂第二遍。

(4)工件喷涂完成后,将喷枪斗里多余的漆倒回漆料桶里,如果长时间不用,要将漆桶封闭好,防止水分蒸发,结皮;(5)用清水将喷枪洗刷干净,防止堵塞;(6)自然干燥24h或低温烘烤要求作完,待工件冷却后,工件进行包装,入库。

六、包装与储存1、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温度为5-40℃。

2、包装规格:25㎏/桶,50㎏/桶,200㎏/桶。

水性醇酸底漆、面漆技术参数

水性醇酸底漆、面漆技术参数

水性醇酸底漆、面漆技术参数数据一、水性醇酸防锈底漆产品介绍:本产品采用环保水性醇酸树脂,单组份自干,超低VOC含量,低气味无污染,高性价比,方便的施工性能,具有良好耐腐性能、抗闪锈能力。

产品应用:用于金属构件的低、中等防腐底漆,用于钢结构建筑,机械设备的一般工业防腐。

产品技术参数:使用说明:一>表面处理涂装前应对基材表面的油污,锈迹等污物进行清理,保证基材清洁,干燥,无污染。

打磨金属表面焊渣至平整,喷砂至Sa2.5级或人工打磨至St2级二>稀释比例调整原漆粘度适合施工条件,建议加入纯净水10%,边加水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施工。

三>施工方法及工具本产品适用于喷涂,刷涂,辊涂。

施工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建议施工温度≥5℃湿度≤75%R.C储存及运输:一>,产品应储存于干燥通风场所,储存温度大于0℃和小于40℃,防止㓎水,远离热源。

二>,储存期为12个月,超过储存期限可进行检验,符合标准仍可使用。

三>,产品运输过程中防止雨淋,日晒,严寒。

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水性醇酸面漆产品介绍:本产品采用环保水性醇酸树脂,单组份自干,超低VOC含量,低气味无污染,光泽高,丰满度好,高性价比,方便的施工性能,良好的底材附着。

产品应用:本产品用于金属构件的低、中等防腐。

钢结构建筑,机械设备的一般工业防腐。

产品技术参数:使用说明:四>表面处理涂装前应对基材表面的油污,锈迹等污物进行清理,保证基材清洁,干燥,无污染。

打磨金属表面焊渣至平整,喷砂至Sa2.5级或人工打磨至St2级五>稀释比例调整原漆粘度适合施工条件,建议加入纯净水10%,边加水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施工。

六>施工方法及工具本产品适用于喷涂,刷涂,辊涂。

施工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建议施工温度≥5℃湿度≤75%R.C储存及运输:一>,产品应储存于干燥通风场所,储存温度大于0℃和小于40℃,防止㓎水,远离热源。

溶剂型涂料的标准

溶剂型涂料的标准

溶剂型涂料的标准溶剂型涂料作为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涂料,其性能和质量标准对于保障涂层效果、延长使用寿命以及确保环境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溶剂型涂料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探讨溶剂型涂料的标准,包括其定义、分类、性能指标、测试方法以及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一、溶剂型涂料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溶剂型涂料是一种以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将树脂、颜料、填料等固体成分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涂料通过溶剂的挥发或化学反应,在被涂物表面形成一层坚韧、美观的薄膜,起到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的作用。

2.分类根据涂料中主要成膜物质的不同,溶剂型涂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醇酸树脂涂料:以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具有良好的光泽和丰满度,广泛用于室内外金属、木材等表面的涂装。

(2)丙烯酸树脂涂料:以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分,具有优良的耐候性、保色性和耐化学腐蚀性,适用于室外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的涂装。

(3)聚氨酯涂料:以聚氨酯树脂为基础,具有耐磨、耐腐蚀、附着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地板、家具、汽车等表面的涂装。

(4)硝基涂料:以硝化纤维素为主要成膜物质,干燥迅速,适用于家具、木器、汽车等行业的快干涂料。

(5)环氧树脂涂料:以环氧树脂为基料,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常用于重防腐、地坪等领域。

二、溶剂型涂料的主要性能指标1. 外观涂料的外观应均匀一致,无结块、凝胶、分层等现象。

颜色应符合产品标准或客户要求。

2. 固体含量固体含量是指涂料中不挥发组分的质量百分比。

它直接影响到涂料的涂装效果和涂膜厚度。

一般来说,固体含量越高,涂料的遮盖力越强,涂装效率也越高。

3. 粘度粘度是表征涂料流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影响涂料的施工性能,如喷涂、刷涂等。

粘度过高会导致涂料难以施工,粘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流挂、遮盖力差等问题。

4. 干燥时间干燥时间是指涂料从施工到形成固体涂膜所需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G/T4847-2015水性醇酸树脂涂料行业标准Waterborn alkyd resin coatings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部2015-07-19发部2016-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航百幕新材料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浙江富德漆业有限公司、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长江涂料有限公司、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水性涂料分专业委员会、苏州吉人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迪拜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市天安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海、顾辉旗、沙金、林蛟、毛铭龙、梁淑华、邱绕生、姚飞、康立训、杨乃红、麻富忠、江拥、王素琴。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行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性醇酸树脂或水性改性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且通过常温氧化干燥成膜的水性醇酸树脂涂料。

产品用于金属、木材等其他材质表面的一般性保护。

2规定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体(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1726-1979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T1727-1992涂膜一般制备法;GB/T1728-1979涂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30-2007色漆和清漆摆杆阻尼试验;GB/T17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色;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742-2007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GB/T6753.1-2007色清、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268-2008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GB/T9269-2009涂料粘度的测定斯托墨粘度计测法;GB/T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GB/T9274-1988色清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温湿度;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涂膜的划格试验;GB/T9750涂料产品的包装标志;GB/T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度、60度和85度镜面光泽的测定;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3要求产品性能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水性醇酸树脂涂料标准要求4.1取样产品按GB/T3186规定取样,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

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4.2试验环境除另有商定外,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T9178的规定。

4.3试验样板的制备除非另有商定外,按表2的规定选用底材,试验用钢板、马口铁板和玻璃板应符合GB/T9271-2008的要求,钢板的处理应按GB/T9271-2008中3.5.2的规定进行,马口铁板的处理应按GB/T9271-2008中4.3的规定定进行,玻璃板的处理应按照GB/T9271-2008中7.2的规定进行。

商定的底材材质类型和底材处理方法应在栓验报告中注明。

除另有商定外,按表2的规定制备试验样板。

施涂方法可采用GB/T1727-1992规定的刮涂、刷涂或喷涂,也可采用其他施涂方法。

采用与本标准规定不同的板板制备方法,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漆膜厚度的测试按GB/T13452.2的规定进行。

表2试验样板的制备4.4操作方法4.4.1一般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及以上,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三级水的规定。

4.4.2在容器中状态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拌棒搅拌,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若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则评为“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按GB/T9629-2009的规定进行。

4.4.4细度按GB/T1724规定进行。

4.4.5结皮性将约250ml试样倒入内径70mm-80mm、容量约30ml的塑料罐中,立即盖好盖子,使塑料罐处于密闭状态。

在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静置规定的时间后,取下容器的盖子,用玻璃棒触及试样表面,检查表层的流动性。

如果表层保持液体装态,可评定为“不结皮”。

4.4.6冻融稳定性按GB/T9268-2008A法进行。

4.4.7热贮存稳定性将约0.5L的样品装入合适的塑料或玻璃容器中,瓶内留有约10%的空间,密封后放入(50±2)℃恒温干燥箱中,7d后取出,在(23±2)℃下放置3h,按照4.4.2方法检察“在容器中状态”,如果搅拌后均匀无硬块,则评定为“通过”。

4.4.8遮盖力按GB/T1726-1979甲法的规定进行。

4.4.9不挥发物含量按GB/T1725-2007的规定进行。

烘烤温度为(105±2)℃,试验时间为1h,试样量约1。

4.4.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含量)按GB/T18582-2008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进行。

测试结果的计算按照附录A中A7.2的规定进行。

4.4.11施工性采用选择的施涂方法涂装试板。

如果施涂过程中无明显阴力,无明显拉丝、气泡、流挂等现象,可评为“施工无障碍”。

将涂装好的试板水平放置24h后,用于漆膜外观试验。

4.4.12漆膜外观对施工性试验涂装后并放置24h的样板进行检查。

如果无起皱、色斑、颗粒、缩孔和光泽不均等现象,可评定为“正常”。

4.4.13闪锈抑制剂除另有商定外,按表2制板,将试板放置24h后目视观察漆膜有无透锈,之后立即将试板浸泡在丁酮(也可采用混合溶剂(二甲苯:丁酮=3:1,体积比)溶剂中去除漆膜(必要时可用木质工具),目视观察底材上有无锈点。

如果目视观察漆膜表面无透锈,底材上也无锈点,则评定为“正常”。

4.4.14干燥时间按GB/T1728-1979的规定进行。

表干按乙法和实干按甲法规定进行。

4.4.15弯曲试验按GB/T6742-2007的规定进行。

4.4.16耐冲击性按GB/T1732-1993的规定进行4.4.17划格试验按GB/T9286-1998的规定进行。

4.4.18光泽(600)按GB/T9754-2007的规定进行。

用槽深为100um±2um的间隙式湿膜制备器刮涂1道。

4.4.19硬度(擦伤)按GB/T1730-2007B法进行。

4.4.20耐水性常温耐水性:按GB/T1733-1993甲法的规定进行试验。

4.4.21耐盐水性按GB/T9274-1988甲法的规定进行试验。

浸泡至规定时间后,将试板取出,用吸收纸或布将残存的水分轻轻擦除,立即目视观察漆膜有无皱纹、起泡、开裂及剥落等现象,然后将试板放置2h,再次观察漆膜与未浸泡试板对比光泽和颜色有无明显变化,试板用围及距液面10mm以内的区域不属于观察区。

如果2块试板中至少有2块取出后直接观察漆膜无皱纹、起泡、开裂及剥落等现象,与未浸泡试板对比光泽和颜色有无明显变化,可评定为“无异常”。

如果出现以上漆膜病态现象,按GB/T1766-2008进行描述。

4.4.22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按GB/T1865-2009方法1中循环A的规定进行,结果评定按GB/T1766-2008的规定进行。

5检验规则5.1检验分类5.1.1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5.1.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在容器中状态、粘度、细度、遮盖力、不挥发物含量、漆膜外观、干燥时间、光泽。

光泽出厂检验也可按商定条件加速固化干燥后测试。

5.1.3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弯曲试工验、耐冲击性、耐冲击性、硬度每3个月检验一次,其他项目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6标志、包装和贮存6.1标志按GB/T9750中的规定进行。

6.2包装按GB/T13491中二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

6.3贮存产品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冬季时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在正常贮存条件下,产品的有效贮存期为1年,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如果超过有效存储期,经检验合格后,仍可使用。

HG/T4847-2015水性醇酸树脂标准Waterborn alkyd resin coatings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备案号:50887-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