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泌尿系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生理ppt课件
49
② 肾小管萎 缩、坏死,有 管型;玻变及
硬化。
50
二、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指肾 间质发生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 增生为特征的原发性非化脓性炎症。 (一)眼观变化 白斑肾。 (二)镜下变化
三、化脓性肾炎 化脓性肾炎 (suppurative nephritis)是指 肾实质和肾盂的化脓性炎症。
(五)、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N,End-stage kidney 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通常由不同 类 型的肾炎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起病隐 匿,发现时已是晚期阶段。
41
1、病变:
(1)大体:继发性颗粒性固缩
肾
Secondary granulo-Contracted kidney
(2)光镜:a、大部分(75%以上)肾小球
• 镜下变化 肾小球内的细胞成分明显增多。肾小 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膜细胞肿胀,增生,并 见数量不一的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由于肾 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加,肾小球体积因而增大,充 满球囊囊腔.
9
Gross10
Cortex
Medulla
Pelvis
11
glomus
Bowman's capsule
51
renal tubul1e2
13
Mesangium :Mesangial cell & Mesangial matrix
Filtering membrane
Endothelial cell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
Podocyte, foot process,
玻变(玻璃球)和硬化,呈“集中趋势”,所属 肾小管萎缩;b、病变轻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 所属肾小管扩张,有管型;c、间质纤维增生
② 肾小管萎 缩、坏死,有 管型;玻变及
硬化。
50
二、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指肾 间质发生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 增生为特征的原发性非化脓性炎症。 (一)眼观变化 白斑肾。 (二)镜下变化
三、化脓性肾炎 化脓性肾炎 (suppurative nephritis)是指 肾实质和肾盂的化脓性炎症。
(五)、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N,End-stage kidney 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通常由不同 类 型的肾炎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起病隐 匿,发现时已是晚期阶段。
41
1、病变:
(1)大体:继发性颗粒性固缩
肾
Secondary granulo-Contracted kidney
(2)光镜:a、大部分(75%以上)肾小球
• 镜下变化 肾小球内的细胞成分明显增多。肾小 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膜细胞肿胀,增生,并 见数量不一的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由于肾 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加,肾小球体积因而增大,充 满球囊囊腔.
9
Gross10
Cortex
Medulla
Pelvis
11
glomus
Bowman's capsule
51
renal tubul1e2
13
Mesangium :Mesangial cell & Mesangial matrix
Filtering membrane
Endothelial cell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
Podocyte, foot process,
玻变(玻璃球)和硬化,呈“集中趋势”,所属 肾小管萎缩;b、病变轻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 所属肾小管扩张,有管型;c、间质纤维增生
泌尿系统PowerPoint演示文稿
肾盂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的结构。
3
❖ 肾窦:肾门深入 肾窦
到肾实质之间的较大 腔隙。内有肾动、静 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 肾小盏、肾大盏、肾 盂、脂肪组织等。
4
二、肾的位置
❖ 肾位于腹后壁上 部,脊柱的两侧。右 肾略低于左肾半个椎 体的高度。肾的位置 存在个体差异。女性 一般低于男性,儿童 低于成人。
5
肾区
❖ 肾区(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 之间的区域。
6
三、肾的内部结构
7
肾的内部结构图
8
四、肾的被膜
❖ 肾的表面自内向外有三 层被膜即纤维囊、脂肪囊和 肾筋膜。 纤维囊由致密结缔组织 和少量弹力纤维构成。脂肪 囊为肾周围呈多囊状的脂肪 层,在肾的边缘处脂肪较多, 并与肾窦内脂肪组织相续。 肾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 肾和肾上腺。
9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 各一,长约0-30cm,起于肾盂,止于膀胱.
❖ 一、输尿管的位置和毗邻 ❖ 二、输尿管的分段及狭窄
10
一、输尿管的位置和毗邻
输尿管属于腹膜外位 器官。在女性,输尿管 入盆腔后经过子宫颈外 侧而至膀胱底,在子宫 颈外侧约2cm处,有子 宫动脉从外侧向内侧越 过输尿管前方。
19
第四节 尿道
❖ 一、女性尿道 女性尿道较男性尿道
短、宽和直,长约5cm。 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 二、男性尿道
见生殖系统
20
❖ 一、膀胱的形态 ❖ 二、膀胱的位置 ❖ 三、膀胱三角
14
一、膀胱的形态
❖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充盈时卵圆形。 膀胱分为四部:
❖ 膀胱尖:朝向前上方 ❖ 膀胱底: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 ❖ 膀胱体:尖和底之间 ❖ 膀胱颈:有尿道内口,与前列腺相接。
《泌尿系统》PPT课件
肾
小
远曲小管
管
各
段
结
构
模
式
图
远端小管
直部
20
直集合管
肾
肾单位
①近端小管:最长、粗 • 近曲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LM: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核
大而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 (brush border),基部有纵纹 EM:游离面大量密集的微绒毛,顶小管、 顶小泡;侧面有侧突;基部有发达的质膜 内褶、线粒体、钠泵
56
变移 上皮 固有膜
内纵肌
中环肌
外纵肌 浆膜
2021/左8/17:膀胱壁模式图 右:变移上皮光镜像
57
本章重点
• 肾的一般结构(皮质,髓质,皮质迷路, 髓放线等)
• 肾单位的组成,各部分的分布 • 肾小体的结构及其原尿形成的功能(滤过
膜) • 肾小管的结构及其重吸收功能(包括近曲
小管的电镜结构) • 致密斑和球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 集合管系的结构和功能 • 肾的血液循环途径和特点
• 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具有分支的突起,含脂滴,合成基 质和前列腺素E2, 舒张血管、降低血 压
→ →
2021/8/17
肾髓质光镜像 (→肾间质细胞)
47
2021/8/17 肾间质细胞(IC)电镜像 (LD 脂滴)
48
肾
血 液 血液循环的主要通路
循环
肾A
肾V
叶间A 直小V
单
肾小囊 皮质迷路、肾柱
位
近端小管 近曲
肾小管
近直
(分布)
泌
细段
髓袢 髓放线、
系统解剖学泌尿系统ppt课件
2.输尿管 Ureter
为成对肌性管道,长约25-30cm,约平 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行程可分三 部,有三个生理狭窄,末端开口于膀胱 底壁。 腹部:自肾盂下端起始至小骨盆入 口处,左右输尿管分别越过左髂总 动脉的末端和右髂外动脉起始部前 面 盆部:进入盆腔后沿盆侧壁向下向 后,然后前内侧至膀胱底。 壁内部:斜穿膀胱壁内的一段,此 段有括约作用
肾的结构
肾皮质 肾小体 肾小管 肾锥体 肾乳头 肾髓质
肾小盏
肾大盏 肾柱:伸入到肾 椎体之间的皮质
肾段 renal segment
肾动脉 前、后支 肾段动脉
肾段动脉:肾动脉的5个二级分支在肾内 呈阶段性分部 肾段:每支肾段动脉分部到一定区域的肾 实质 上段、下段、上前段、下前段、后段
肾的畸形与异常
系统解剖学泌 尿系统
二、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1.肾 Kidney
2.输尿管 Ureter
3.膀胱 Urinary Bladder 4.尿道 Urethra
功能:
排出机体新成代谢中产生的废 物和多余的水分,保持机体内
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内分泌功能
1.肾 Kidney ( renes or nephros, renal)
膀胱三角:位于两输尿管口与
尿道内口连线的三角形区域。
无论是膀胱空虚或充盈时,都 保持平滑状态。是由于缺少粘
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
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输尿管间襞: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
行皱襞,在膀胱镜下,呈苍白色, 是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位置: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的前部,新生儿位置略高,尿
道内口在耻骨联合上缘水平,老年人位置略低
肾门约在第1腰椎体平面,相 当于第9肋软骨前端高度
解剖学基础《泌尿系统》PPT课件
细血管内皮层、基膜层和足细 胞的裂孔膜构成。
1. 肾单位
( 2)肾小管 近端小管:可细分为近端小管曲部(近
曲小管)和近端小管直部
近端小管游离面有微绒毛并构成刷状缘, 重吸收功能最强。近端小管直部吸收 功能稍差。
细段: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管径最小。
远端小管:无刷状缘。它又可细分为远 端小管直部和远端小管曲部(远间有少量的结缔组 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等结构。
1.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分肾小体和肾 小管两部分。
肾单位
(1) 肾小体 肾小球: 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囊外层称壁层,由单层扁平
上皮构成;内层称脏层,由足
细胞构成。
壁层
脏层
滤过屏障(滤过膜):由有孔毛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管壁的平 滑肌细胞分化成上皮样细胞,称 球旁细胞,可分泌肾素。
致密斑 远端小管直部迂回至肾 小体侧,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 成一个椭圆形斑,称致密斑。致 密斑的细胞呈高柱状,细胞核位 于顶部,可影响球旁细胞分泌肾 素。
(八)肾的血液循环
• 1.肾血液循环的作用 ①清除血中代谢废物,形 成尿液排出;②营养肾组织。
髓拌:为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 管直部共同构成的“U”形结构。
2.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由远曲小管汇合而 成。它自皮质行向髓质,最 后形成乳头管,开口于肾乳 头的乳头孔。
集合小管由单层立方上皮构 成,细胞逐渐增高,至乳头 管成为单层柱状上皮。
(七)球旁复合体(肾小球旁器)
球旁复合体包括球旁细胞、致密 斑和球外系膜细胞。它们于肾小 体的血管极处,大致呈三角形。
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 是肾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 位,称为肾门。
泌尿系统_人体解剖生理学PPT精选课件
6
肾门
肾蒂
从前向后
静脉 动脉 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
静脉
肾盂
7
•
8
9
2、位置
• 与椎骨的关系:左肾上平胸12上缘,下平 腰3上缘;右肾上平胸12下缘,下平腰3下 缘。
• 与第十二肋的关系: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 面中份,斜过右肾后面的上份。
• 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十二肋之间的 夹角。
10
左T11-L2
• 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尿的形成。 • 在肾的髓质形成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与尿
的浓缩有关。
45
46
47
四、输尿管、膀胱、 尿道
48
(一)输尿管
• 1、概述:肌性管道,长20~30cm,直径 0.5~0.7cm
• 2、行程:起于肾盂→腰大肌前方下行→小 骨盆上口与髂血管交叉→盆侧壁弯向后下 →膀胱底→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的输尿 管口。
37
38
(二)集合管、乳头管
• 从弓形集合管到直集合管,管径由细 (40um) →粗(200um);上皮C由立方形 →柱状→高柱状。
39
40
(三)球旁复合体
• 1、球旁C:是由入球小A管壁的平滑肌C变为上 皮样C形成。C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圆形,胞质 嗜碱性,可分泌肾素和红C生成因子,使血压↑和 促进骨髓红C的生成。
2
• 排泄(excretion)是指机体将新陈代谢的 终产物和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通过血液循环输送至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 过程。排泄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 消化道、泌尿系统等。
3
4
第一节泌尿系统的 解剖结构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 水的代谢产物。
肾门
肾蒂
从前向后
静脉 动脉 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
静脉
肾盂
7
•
8
9
2、位置
• 与椎骨的关系:左肾上平胸12上缘,下平 腰3上缘;右肾上平胸12下缘,下平腰3下 缘。
• 与第十二肋的关系: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 面中份,斜过右肾后面的上份。
• 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十二肋之间的 夹角。
10
左T11-L2
• 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尿的形成。 • 在肾的髓质形成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与尿
的浓缩有关。
45
46
47
四、输尿管、膀胱、 尿道
48
(一)输尿管
• 1、概述:肌性管道,长20~30cm,直径 0.5~0.7cm
• 2、行程:起于肾盂→腰大肌前方下行→小 骨盆上口与髂血管交叉→盆侧壁弯向后下 →膀胱底→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的输尿 管口。
37
38
(二)集合管、乳头管
• 从弓形集合管到直集合管,管径由细 (40um) →粗(200um);上皮C由立方形 →柱状→高柱状。
39
40
(三)球旁复合体
• 1、球旁C:是由入球小A管壁的平滑肌C变为上 皮样C形成。C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圆形,胞质 嗜碱性,可分泌肾素和红C生成因子,使血压↑和 促进骨髓红C的生成。
2
• 排泄(excretion)是指机体将新陈代谢的 终产物和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通过血液循环输送至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 过程。排泄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 消化道、泌尿系统等。
3
4
第一节泌尿系统的 解剖结构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 水的代谢产物。
泌尿系统 ppt课件
肾小管各段均由单层上皮构成,但细胞形态不同。 2.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呈锥形,游离面有刷状缘,可增加
重吸收面积。管壁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质强嗜酸性,重吸 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以及60%以上的 钠离子、50%的尿素和65%~70%的水分等。。 3.细段:很细,管壁细胞为单层扁平细胞,重吸收水。 4.远端小管:管腔较大,管壁细胞界限清楚,可吸钠排钾, 回收水分。在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下,远曲小 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收缩血管平滑肌,升高血压。
多突的足细胞,突起之间有裂孔。
(3)原尿滤过屏障 血管内物质滤入肾小囊腔须经过三层结构: ①有孔的内皮细胞;②内皮细胞与足细胞之间的基膜(微孔 最小,构成肾小球滤过作用的机械屏障);③足细胞突起间 的裂隙膜。三层膜上均存在小孔或裂隙,大小由4〜8nm至 50〜lOOnm不等,因而,具有较大的通透性。 此外,滤过膜各层都覆盖着一层带负电荷的物质(主要是糖 蛋白),能限制带负电荷的物质滤出,形成肾小球滤过的电 学屏障,所以同样大小的分子,带正电荷者容易通过,中性 者次之,而带负电荷者难于通过。
泌尿系统
01 泌尿器官的构造 02 泌尿生理
01 泌尿器官的构造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可以清除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 酸等),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 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 等
由血液带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经排尿管道排出体外, 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三)肾小球旁器(复合体) 1.球旁细胞 入球动脉的中膜平滑肌层特化为立方形,含肾素(增加肾小
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升高血压。 2.致密斑 远端小管在肾小体血管极处,靠肾小体一侧的细胞,由立方
泌尿系统检查ppt课件
.
6
尿道结石
.
7
多尿
多尿:指24h内尿的总量增多,排尿次数增 多,每次尿量增多。
内分泌紊乱:脑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素分泌 过少而致多尿称尿崩症(老龄畜);醛固酮 分泌过多;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此 时烦渴、多尿、色暗、比重高。
肾脏疾病:是因肾小球滤过机能增强或肾小
管重吸收能力减弱所致。见于慢性肾功能不
全(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应用利尿剂、注射高渗液或大量饮水之后,
以及渗出液的吸收期等。.
8
排尿姿势异常
由于动物种类和性别不同,其正常 的排尿姿势也不尽相同。母牛和母 羊排尿时,后肢展开、下蹲、举尾、 背腰拱起。母犬和幼犬先蹲下,再 排尿。公犬和公猫常将一后肢翘起 排尿,有将尿排于其他物体上的习 惯。在病理情况下排尿姿势异常, 如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
.
13
排尿疼痛
排尿疼痛:动物排尿时具有疝痛姿势和 疼痛表现,排尿困难,呈细流状或点滴 状排出(疼痛性尿淋沥),长时间保持排 尿姿势称为痛尿。见于膀胱炎,尿道结 石(疼痛发生在排尿之前),尿道炎 (疼痛发生在排尿之后),前列腺炎等。
.
14
频尿、尿淋沥
✓ 频尿:频尿是指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 多甚至减少,或呈滴状排出,伴有疼痛,故 24h内尿的总量并不多。多见于膀胱炎,尿道 炎等。
.
16
气味
❖ 不同动物新排出的尿液,因含有挥发性有机 酸,而具有一定气味。尤其在某些动物,如 公山羊、公猫和公猪的尿液具有难闻的臊臭 味。一般尿液越浓,气味越烈。病理情况下 ,尿的气味可有不同改变。例如膀胱炎、长 久尿潴留,使尿具有刺鼻的氨臭味。膀胱或 尿道炎,尿带腐败臭味。羊妊娠毒血症、牛 酮病或消化系统某些疾病,尿发出一种苹果 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