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纵向一体化战略(可编辑)
纵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出自MBA智库百科(/)纵向一体化战略(V 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y)目录[隐藏]1 纵向一体化战略概述2 纵向一体化的优势3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局限性4 纵向一体化战略应用分析4.1 案例一:雅戈尔纵向一体化战略驱动力分析[1]5 参考文献[编辑]纵向一体化战略概述经济学上,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一个战略性的计划,它是组织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扩张的一种形式,与它相同的还有横向一体化战略和加强型战略。
纵向一体化又叫垂直一体化,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
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和前向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将经营领域向深度发展的战略。
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
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经常选择的战略体系,但是任何战略都不可避免存在风险和不足,纵向一体化的初衷,是希望建立起强大的规模生产能力来获得更高的回报,并通过面向销售终端的方略获得来自于市场各种信息的直接反馈,从而促进不断改进产品和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适合纵向一体化,戴维·怀特和斯达奇在1993年出版的《斯隆管理评论》中说道:“什么东西不能进行纵向一体化,什么时候不能进行垂直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V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y)目录[隐藏]1 纵向一体化战略概述2 纵向一体化的优势3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局限性4 纵向一体化战略应用分析4.1 案例一:雅戈尔纵向一体化战略驱动力分析[1]5 参考文献[编辑]纵向一体化战略概述经济学上,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一个战略性的计划,它是组织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扩张的一种形式,与它相同的还有横向一体化战略和加强型战略。
纵向一体化又叫垂直一体化,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
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和前向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将经营领域向深度发展的战略。
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
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经常选择的战略体系,但是任何战略都不可避免存在风险和不足,纵向一体化的初衷,是希望建立起强大的规模生产能力来获得更高的回报,并通过面向销售终端的方略获得来自于市场各种信息的直接反馈,从而促进不断改进产品和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适合纵向一体化,戴维·怀特和斯达奇在1993年出版的《斯隆管理评论》中说道:“什么东西不能进行纵向一体化,什么时候不能进行垂直一体化”。
【战略管理】企业战略5大类型
实力
强
企
5
• • • • • • • • • • • •
业
混 合 型 战 略
第 六 节
紧 缩 型 战 略
第 五 节
稳 定 型 战 略
第 四 节
成 长 型 : 多 元 化 战 略
第 三 节
成 长 型 : 一 体 化 战 略
第 二 节
增 长 型 发 展 战 略
第 一 节
战 略 大 类 型
第一节 增长型发展战略
(1)将供应品自己 生产后,能提高产 品和服务的质量,
改善公司对客户服 务的能力,
或者能够从其他的 方面提高企业最终 产品的性能。
(2)能够更好地掌握 对战略起着关键作用 的技术,建立或加强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它以发展自己作为核心内 容,引导企业不断地开发 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采 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 式,
• 以便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 提高竞争地位,增强企业 的竞争实力。
• 发展是硬道理。 • 任何成功企业都
应经历长短不一 的增长型战略实 施期, • 因为只有增长型 战略才能不断地 扩大企业规模, 使企业从竞争力 弱小的小企业发 展成为实力雄厚 的大企业。
• 这是由其发展的 特性决定的:
• 实现既定目标, 要有合适的外部 环境,
• 但被动适应不如 主动改变。
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在70年代初收 购米勒啤酒实行增长战略
• 到80年代初,销 售额很快从第七位 上升到第二位。
• 它们的主要竞争 对手却面临破产 的边缘。
• 三角航空公司通 过不断扩展自己 的航线 系统,
(二)增长型战略特征:
• 1.比其产品所在的市场增长 得快
• 2.利润水平超过社会平均利 润率
纵向一体化战略
06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纵向一体化变革
自动化技术
物联网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将 能够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流程的 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物联网技术将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 互联互通,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协同效 应和信息传递效率。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纵向一体化战略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机 器学习算法优化生产流程、预测市场 需求等。
企业需要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和提高运 营效率。
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降低
01
纵向一体化战略可能导致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降
低。
02
在一体化战略下,企业需要协调各个环节和业务领域
的运作,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可能会变慢。
03
企业需要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
机制,以提高适应性和竞争力。
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纵向一体化效率
1 2
数据驱动决策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 需求和生产状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决 策。
智能化生产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供应链管理优化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实时监控 和优化,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和响应速度。
环境可持续性成 境保护,推行绿色生产理念,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资源循环利用
企业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降低 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
社会责任
企业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 升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管理难度增加
企业战略管理6纵向一体化战略共29页
横向一体化战略优点
1 实现规模经济 2 快速获得互补性的资源和能力 3 稳固与拓展客户关系网络 4 遏制竞争对手扩张意图
8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
横向一体化战略缺点
1 巨大生产能力对市场规模的要求 2 提高企业销售能力的要求 3 技术扩散的风险 4 组织障碍如大企业病、文化融合
5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
6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
『二』横向一体化战略
也叫水平一体化战略 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
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 的一种战略。 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 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 巩固市场地位。
企业的边界:
– 只在一个增值阶段经营的企业:所有上下游 关系由市场调节
– 完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从价值链最初环节 一直到终端市场上与顾客见面
– 中间层次
11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
纵向一体化的原因 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经济性(流水线作业) 节约交易费用 增强控制能力
12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胡新华
13594166027 xinhua_h126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战略
2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
百丽鞋业的纵向一体化
来自深圳的百丽鞋业主要从事鞋类生产与销售,据统 计,2019年按销售额计国内皮鞋市场排名前10名中, 有5个品牌属于百丽鞋业,分别是Belle百丽(第一), Teenmix天美意(第二),Tata他她(第四), Staccato思加图(第七),Senda森达(第八)。其中, Belle百丽品牌连续12年荣居中国女装鞋销售榜首。
纵向一体化战略
买卖双方的战略选择
高
前提条件:选择战略时; 不会遇到由于力量不够而 导致的困难
卖
方 资 产
长期合同 协议
专
用
性 市场购买
参股 一体化
低
低 买方资产专用性 高 买方战略
一体化
参股
市场购买
长期合同 协议
卖方战略
当交易双方的资产专用性相同时;双方战略会一致;当双方资 产专用性不对称时;双方战略会矛盾;其结果由双方力量的大 小决定
课堂作业
• 请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为什么选择 进行纵向一体化
五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步骤
• 分解产业价值链; • 分析竞争优势; • 分析市场失灵原因; • 研究需要协调环节; • 明确诱因的重要性; • 纵向边界的确定;
二 分析竞
争优势:是否确
否
定进行纵向整合
否
一 分解产业价
值链:是否确定
是
进行纵向整合
是 纵向边界
是
市 场 交
五 明确诱因重
否
要性:是否确定
2 前向一体化
• 将业务向消费它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业扩 展;包括对自己的产品做进一步的深加工; 或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建立自己的销 售组织和渠道销售产品或服务等
• 前向一体化战略的实质是获得分销商或 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对其加强控制
• 比如;当今越来越多的制造厂商正在通过 建立网站向用户直销而实现前向一体化 例如;美国的家庭用品曾经告诫其供应商 不要通过网上直销而与其进行竞争
• 纵向一体化后新增的管理费用用B表示; 它由原来的规模和纵向一体化后的规模 的差距程度决定
• 管理费用B与资产专用性之间没有直接 的
管理学 战略管理 (6.20)--一体化战略-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
1. 一体化增长战略
一体化增长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根据物资流动的方向,使企业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一种战略。
2. 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又称“水平一体化”或“水平整合”,是指企业收购或兼并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以扩大经营规模的成长战略。
3. 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或称“垂直一体化”,是指生产或经营过程相互紧密联系的企业之间实现一体化,也就是将原来由市场连接的上、下游厂商并入同一企业之中。
4. 前向一体化
这是指企业与下游用户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控制产品的需求,搞好产品营销。
5. 后向一体化
这是指企业与上游供应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或劳务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的供应,加强对所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战略管理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1、战略:(明茨博格)战略是计划、计谋、模式、定位和观念。
2、战略管理: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施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3、战略管理性质:(1)是综合性管理理论(2)是最高层次理论:管理基础,职能管理,战略管理(3)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技术技能,人际能力,思维能力(4)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4、战略管理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抗争性;主体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涉及企业资源配置问题;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风险性5、战略管理原则:适应性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整体最优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反馈修正原则6、企业战略管理过程(1)确定企业使命:企业哲学和企业宗旨确定企业使命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是企业分配企业资源的基础。
(2)战略环境分析(3)战略选择及评价:①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②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③企业过去的战略④企业中的权力⑤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7、企业战略层次(1)企业战略:①包括:发展战略(最重要);稳定战略;防御战略;组合型战略②首要任务:企业整体业务组合和核心业务的决策③重要内容:战略业务单位及其资源分配的决策④建立战略控制机制的决策特点:以价值为取向,以抽象概念为基础,风险大,成本高,预期收益高,时间长,需较大灵活性和外部资源输入(2)经营战略:参与者主要为具体的事业部或子公司的决策层(3)职能战略:包括: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研发战略特点:作业性取向,需要考虑可操作性问题,时间跨度较短8、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学派定位学派:战略定位观成为主导的战略观迈克尔波特提出必须将企业与自身环境相联系第二章1、宏观环境:①含义:指对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的环境因素。
(战略管理)纵向一体化及其利弊分析
(5) 稳定经济关系。
上下游生产阶段采购稳定性将使上游企业可以微调自己的产 品(质量、规格方面),以使其适合下游其企业的特殊要 求,或者使下游单位对自身进行调节以更充分的适应上由 单位的特点。这种调节可以使上下游单位的配合跟为紧密, 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纵向一体化战略指企业在两个可能的 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包括:
前向一体化:对本公司产品进一步加工,或对 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 来销售本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后向一体化: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 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利益
1.一体化的经济利益 (1) 联合经营的经济; (2) 内部控制和协调经济:安排、协调交货时间、对紧
急事件的反应的成本可能降低。对生产进度表、交货时 间标与维修活动的更好控制会产生原材料的更稳定的供 应和畅通无阻的交货能力,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 信息经济:监控市场以及预测供给、需求与价格的 固定成本由一体化企业的各个部分分摊;
(4) 节约交易成本的经济
节约市场交易的销售、谈判和交易成本。内部交易过 程中的讨价还价成本决不会接近市场交易成本。这主要是 因为内部交易不需要任何销售力量和市场营销或采购部门, 也不需要支出广告促销费用。
战略管理——纵向一体化与多角化战略
资源外取战略的决策依据
成本
经营环境
资源外 取决策
技术
供应商
战略管理——纵向一体化与多角化战 略
J.B.Quinn(1990)等人提出的 资源外取的七个战略性问题
• 我们是否真想长期地在企业内部制造某项产品或服务? 如果想的话,我们是否愿意进行必要的投资以保持一种领 先的地位? 这对保护我们的核心能力是否致关重要?
• 如果不能,——
• 我们能建立起控制和刺激,以使总的交易成本低于在企业内
部生产时的成本吗?
战略管理——纵向一体化与多角化战 略
资源外取方式
高
完全所有权;
部分所有权;
对 控
联合开发;
制 性
预先保留;
的 需
长期合同;
要
买入期权;
低 短期合同。
高
对灵活性的需要
低 战略管理——纵向一体化与多角化战 略
第三节 多角化战略
因素将会引起大量高风险、高费用的争价行为。
战略管理——纵向一体化与多角化战 略
交易的形态(Macneil的划分)
• 古典契约法--强调法规和正式文件。 • 新古典契约法--着重统制机制设计与争议处置效益,如
中介人、仲裁者。因为对於长期性且不确定性高之交 易,无法完整预知各项情境,明订於契约,因之必需 引用统制机制,设计於契约中,以便顺应日後各项情 境发生之处理依据,甚或引起交易争议时,能顺利解 决纷争。(统制机制: 市场规制) • 关系式契约: 属於期限既长且复杂之交易。 其重点是 长期性随时间与情境变异而有不同之交易基准,此种 契约方式需能调适此项变异,以维系最初交易初衷, 或顺应调整交易条件。(例如: 技术引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纵向一体化战略(可编辑)资产专用性与机会主义威胁企业经营中,利益相关群体既有强烈的合作动机,又有欺骗威胁的存在。
威廉姆森把这种欺骗威胁称为机会主义威胁。
在交易活动涉及到专用性资产时机会主义行为表现的尤为严重。
交易中一旦包含了专用性资产,交易的当事人不可能不耗费成本而转换贸易伙伴。
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威胁给我们的启示是,参加交易的各方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越有可能采用包括纵向一体化等级治理方式在内的复杂的交易治理方式。
资产专用性对一体化的解释他认为,资产专用性是决定交易费用的重要因素,从而是决定企业和市场的不同制度结构的核心变量。
随着资产专用性程度的增加,交易者所选择的使交易费用最小化的契约安排一定会倾向于向内部组织或关系性契约的方向移动。
当资产专用性较弱时,宜适合市场交易;当资产专用性很强时,内部组织有优势,宜采用企业制度。
所以经济组织的逻辑应该是,在交易频率很高或交易经常发生时,不完全契约和资产专用性最终导致企业的合并或纵向一体化。
威廉姆森的理论重点强调了资产专用性对治理机制选择的显著影响,认为企业既不是单纯追求治理成本最小化,也不是生产成本最小化,而是要根据资产专用性的程度确定相应的治理结构。
假定存在某个资产专用性的程度使得内部治理和市场治理是无差异的,当专用性程度超过该临界点,就会导致实施用内部治理取代市场治理。
3.2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纵向一体化动因理论 3 其他学者的研究克莱因、克劳福德和艾尔奇安(Klein,Craw Ford andAlchian,1978)也相继认为,纵向并购是避免机会主义者占有专用性资产准租的好办法。
克莱因(Klein)等人认为在一项专用性资产投资之后就产生了准租,当资产越专用和产生越多的可占用性准租时,缔约成本的增加将超过纵向一体化的成本,这时纵向一体化企业产生。
在克莱因等人看来,高度专用性的资产投资需要一体化行为配合。
克莱因实际上指出高度专用化的资产应该保留在企业内部,如果拿到企业外部交易的话会产生准租风险。
3.3两种理论的比较两种理论学派研究纵向一体化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产业组织学派严格遵循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假设,站在企业外部,观察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关注垄断、竞争等问题对于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影响,认为企业在考虑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时主要基于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率。
将企业看成预先给定的生产单位,忽略了企业与市场间的关系。
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以企业自身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市场机制的缺陷,着重阐述了人们为什么会以企业代替市场来配置资源。
但是交易费用并非决定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的唯一因素,交易费用理论忽视了企业产品的需求和价格等因素的作用,忽略了不同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差异。
产业组织学派的理论对其有所弥补。
3.3比较两种学派可见,尽管两种理论存在着区别,同时这两种理论又是互补的。
因此,可以结合这两方面的理论,从企业效率和交易费用两个方面解释纵向一体化的决定因素。
一方面,生产技术决定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而决定企业生产成本的差异; 另一方面,资产专用性决定了可占用性准租的高低,进而决定交易成本的差异,二者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水平。
4、纵向一体化实现模式区分纵向整合与纵向一体化纵向整合是由纵向一体化发展而来,纵向整合和纵向一体化的英文翻译都是vertical integration ,两者有联系但又有明显差别。
纵向一体化是纵向整合中的极端形式,是对被整合方企业的资源拥有完全的所有权,在母子公司关系上表现为绝对控股地位,主要是通过投资自建、兼并、收购控股的形式来实现。
纵向整合包含纵向一体化,同时也包括其他非完全性的整合,如:同处一条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订立长期合同关系、少数权益投资等。
随着市场的发展、国际化加强、法制的完善,采用多样化的整合方式来实现一体化的目标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5、基于交易费用的纵向一体化的成本利益分析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战略选择的利益纵向一体化对企业重构与供应商、销售渠道商的纵向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也错综复杂。
如果产量能够达到有效的规模经济,纵向一体化的最大好处是在整合生产、销售、购买、控制和其他领域里获得经济效益或节约交易费用。
纵向一体化对交易费用的节约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摆脱狭隘的机会主义行为 2、防止少数成员的讨价还价 3、解决有限信息问题 4、修正投入品选择方面的扭曲 5、基于交易费用的纵向一体化的成本利益分析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战略选择的成本纵向一体化所导致的企业规模的扩人会增加企业内部组织费用。
作为企业纵向一体化制约因素的企业内部协调成本究竟包括哪些昵, 1、科层管理中的激励成本与监测成本 2、科层管理中的信息扭曲成本 3、科层管理中的约束成本 4、科层管理中的影响力成本参考文献: 吴利华, 周勤,杨家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纵向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下降的一个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杨蕙馨,李峰,吴炜峰.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 徐斌.纵向一体化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能源行业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9.4 白玉.杨敏.纵向一体化动因理论研究前沿及启示【J】.理论探索2008.10 聂子龙,李浩 .纵向一体化理论考察与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3.6 张念宾.企业边界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于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动因、模式与绩效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9 朱旭明.交易成本下的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纵向关系研究与构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 韩昕彤.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绩效的战略期权价值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刘慧波.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胡雅君.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纵向一体化选择诱因【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6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纵向一体化的界定更为直白。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纵向一体化的界定更为直白。
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均衡分析本质:是一种静态优化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人完全理性、产权界定明晰、市场运行完全无摩擦无交易成本的假设前提上,因此,在这样一种分析中,既没有不确定性、也没有机会成本,更没有信息不对称;既排除了制度、组织、企业家才能对企业的影响,也没有解释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企业的边界、企业的规模在哪里,更无视企业的异质性、差异性及竞争性,而仅仅把企业看作是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一个点,因此,这种所谓的企业理论并不是真正的企业理论。
1、科斯理论的中心思想科斯在《企业的性质》 1937 一文中指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于段”。
他认为,既然价格机制如此完美,企业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因此,“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
市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价格来调节市场主体行为、调节市场供求和配置经济资源的机制。
而现实世界中,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是需要支付交易成本的,正是为了避免这种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费用,企业才得以存在。
企业的出现导致契约安排大大简化;企业的出现导致要素与要素之问的交易、要素的,生产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得以实现。
虽然价格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而企业行政管理机制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价格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的运行成本都表现为交易费用。
由此必然产生由市场机制和由企业行政机制进行同一资源配置活动时的交易费用比较,企业的产生和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边界可以由企业的交易费用优势加以解释。
也就是说,当企业进行管理、计划、协调、生产等各项活动的组织费用低于市场运行的交易费用时,企业才得以产生,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
因此,企业的边界或规模由交易费用来决定,当考虑是否进行纵向一体化整合时,如果企业内耗费的交易费用低于在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企业的边界则得以扩展,直到两者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为止。
关于纵向一体化的动因有两种成体系的理论学派:以克拉克、斯蒂格勒、阿罗等主流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产业组织学派,从垄断动机、技术经济、产业生命周期、不确定性、规模效益、技术创新和市场缺陷来解释纵向一体化行为;以科斯和威廉姆森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派则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从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规避和剩余权利等方面来系统阐述这种战略行为的经济学含义。
垄断动机说、技术经济说、产业生命周期说、技术创新说和规避不确定说。
第一,双边垄断。
如果生产商和销售商都是垄断厂商时,每一家都会增加一次垄断加成,消费者将面临两次加成,形成所谓的“双边垄断”。
通过构建简单的模型可以证明,双边垄断将产生高价格、低产出的结果,不仅是消费者,厂商也因双边垄断而遭受损失。
与各自垄断的情形比较,如果生产商和销售商实现纵向一体化,那么厂商的利润总和会增加,消费者福利也会提高。
因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都有动力去实现纵向一体化。
第二,排挤行为与进入壁垒。
如KennethClarkson克拉克松(1989)等所述,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强有力的纵向一体化企业能把未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排挤出去。
假设一个纵向一体化企业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前序阶段具有垄断能力,这个企业便可以提高前序阶段产品的价格,使未纵向一体化企业购买投入时支付高价。
他还可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低最终产品的价格,未纵向一体化企业就不得不高价购进,低价出售,从而被赶出市场。
第三,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由“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对纵向一体化行为的主要解释。
通过纵向一体化,垄断者可以实行价格歧视,赚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在未一体化情况下这种可能性要小的多。
这是因为,中间厂商如果只生产中间产品(即未实行纵向一体化),那么尽管消费者有不同的价格需求弹性,由于消费者之间会发生转卖行为,中间厂商难以收取不同价格。
如果中间产品制造者同时生产最终产品,就能防止支付低价的厂商向支付高价的厂商转卖产品,从而实行价格歧视。
技术经济说认为生产过程的技术依存性是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
许多生产阶段在技术上紧密相联,如石油加工过程的连续作业或冶金过程的加热、轧钢等工序,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把相继生产环节联系起来,以便从技术上节约成本,使生产更有效率,这种技术上的经济性会促使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比如在造纸业,制浆和新闻纸生产通过纵向一体化联合生产,可以避免原料的烘干和再加水费用。
另外,技术上存在一定依存度的企业还会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产生范围经济。
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信息的价值不容低估,这些知识和信息在市场出售效率太低,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带来的范围经济。
l 技术效率论对技术的获取以及由于保证生产的不可分割性等产生的成本节约包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对纵向一体化的最直观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