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百合雄蕊(Lilium )2n=24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器具: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显微镜等。

2.药品:无水乙醇、冰醋酸、卡宝品红、醋酸洋红等。

五、实验步骤

取材→固定→保存→花药剥离→染色→压片→镜检

关键步骤:

1.花药剥离时大、中、小花药都要有,量要充足。

2.固定:取出花药,用卡诺固定1-4小时,然后保存在70%酒精中,放在冰箱

内保存备用。新鲜材料可直接观察。

3.镜检时要注意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不同时期。

六、预习内容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识别要点

百合种植及管理技术

百合种植及管理技术 百合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百合属所有种类的总称,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作物。因其地下鳞茎是由许多鳞片抱合而成,故名"百合"。 百合不仅是我国的特种蔬菜,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治病的良药。它具有清肺润燥,滋阴清热,补脾健胃,清心安神,利尿通便,解无名肿毒及止血之功效,对人体的咽喉、肺、胃、肠等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据研究,百合中的百合甙A、甙B等植物碱,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临床用于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及急性痛风等均有明显疗效,同时它还是-种吉祥的花卉。 全世界的百合有近百个品种,我国是百合种类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百合起源的中心,据调查约有46种18个变种,占世界百合总数的一半以上。 百合在省栽培较多的地方主要有万载、泰和、袁州、高安、丰城、分宜、新建等县(市、区),其中尤以万载县和泰和县栽培面积最大,历史最长。 万载县2001年栽培面积近2万亩,主要栽培的百合种类有:龙牙百合、卷丹百合和独芯百合等,其中龙牙百合有中片、高片和大柳叶、小柳叶等品种。 一、生长习性 本地种植面积最广的是龙牙百合,秋植(以下所述主要是指龙牙百合)。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及半荫环境,喜肥沃、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结构疏松的砂质壤土,稍偏酸性土为好。各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为:生长期月平均气温10-28℃;出苗期需要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日平均气温为]6-24℃时,地上茎生长速度最快;日平均气温为24-29℃时,是鳞茎膨大的适宜温度;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高于30℃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百合从播补至收获,需280-330天,一般可划分为五个生长发育时期:

1、播种出苗期从播种(9-10月)至幼苗出:(次年2-3月)称为播种出苗期。播种出苗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时间、栽培条件、保温(地膜、大棚等)条件和气温回升情况而异。-般需经过140-170天。 2、苗期从出苗至现蕾期,称之为苗期。出期的长短也因品种、栽培条件而异,一般为50-80天。 3、花蕾期从开第一朵花至最后--朵花凋萎(如果以采收鳞茎为目的的栽培方式,那么其花蕾般要摘除),称之为花蕾期。因品种、栽培和气候条件等不同,花蕾期差异较大,-般30天左右。 4、鳞茎速长期从花凋萎后至收获前,这段时间称为鳞茎速长期。由于盛花期后,地上部分的生长达到高峰,地下鳞茎也迅速膨大生长,是产量形成期, -般30-60天。 5、收获期地上部的茎、叶生长至自然枯黄时,就可以采收。但由于用途各异,采收鳞茎的时间也不同。 ①鲜食:随时可以采挖; ②加工:-般7月下旬至8月初: ③留种:主要指旱地,一般在9一10月边挖边栽。 二、无公害栽培要点 1、精选无病种球选种时注意将有斑点、霉点和虫伤以及鳞片污黑、底盘干腐无根系的球茎剔除,应选球茎新鲜,色泽洁白和底盘完好以及根系良好的鳞茎做朴球。 2、妥善贮种将补用球茎挖起后,在家中自然阴晾2-3天,再放在沙中(沙的湿度以手捏能成团,自然高度落地会散开为宜),最底层可放生石灰垫底,放在凉爽的房或山洞中,遇持续高温天气,要避免太干燥,可在沙层表面适当喷洒清水保湿。也可以选择地窖存放,放-层百合盖一层黄泥土或细沙,可堆2-3层,第1层根朝下,第2层根朝上,第3层根又朝下,盖土或沙的厚度以不露百合为好。忌放在会回潮的水泥地面上,同时防止老鼠及家畜(禽)等为害。 3、科学选地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百合、辣椒、茄子、洋葱、韭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材料用具试剂 1.材料: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镊子/剪刀/滴管。 3.试剂:质量分数为15%HCl、体积分数为95%的C2H5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龙胆紫溶液(or 醋酸洋红液)。 三、重点难点 重点: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期的特征、各期图形的辨认,有丝分裂实验过程。 难点:观察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和取材(上午11:00) 2.制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①低倍镜找分生区; ②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 五、结论: 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多数处于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因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时间与细胞数目成正比。另外,在一个视野中,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六、注意事项 (1)培养产生洋葱根尖的材料是洋葱鳞茎。鳞茎底部接触水,不能离开水,也不能被水淹。一般一天至少一次,还要提供适宜的温度。 (2)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l点左右。如果因气温影响或不在上述时间做实验的话,可以在细胞有丝分裂最盛时取材,放人盛有固定液的培养皿中固定,即浸泡半天到一天。固定后用70%乙醇冲洗几次,再放人盛有70%乙醇的小广口瓶中保存。注意要等根尖长到1~5cm时才能切取,而切取的洋葱根尖长度是2~3mm。 (3)根尖培养好以后,装片制作是否成功,关键的步骤是解离。解离不充分,细胞重叠;解离过度,细胞会腐烂,所以解离要适度。 (4)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如果不把多余的解离液洗去,一方面会影响染色效果,因为解离液中含HCl,而用染色的染料呈碱性;另一方面还会腐蚀显微镜的镜头。(5)染色时,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也不能过浅,否则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易辨清。 (6)制片时,一方面要用镊子把洋葱根尖弄碎,另一方面要压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一是避免压碎和污染盖玻片。二是使压力均匀,从而使组织细胞均匀分散。同时用力必须恰当,过重时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开,二者都将影响观察。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教案【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二、方法步骤 1. 调好显微镜,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好。 2.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用低倍镜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 的。 4.根据观察结果,尝试绘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简图。 绘图: 三、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描述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总结归纳】★★★ 1. 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成功的关键:掌握显微镜下区分减数第一次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 注意事项:观察时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顺序,使用高倍镜时候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2.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染色体,试简述其原因。 主要原因有:没有调焦距;物象没有移向视野的中央;装片放反;高倍镜头损坏等。 3.减数分裂各个细胞时期的特点: 间期:看不到染色体; 减Ⅰ前期:出现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赤道板位置; 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 减Ⅱ末期:染色体逐渐消失。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是怎么判断它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还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 二、探究创新 1.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该选择植物哪个部位细胞? 2.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典例解析】 例1: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用该蝗虫的精巢做成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 ) ①1N ②2N ③3N ④4N A、② B、①② C、①② ④ D、②③④

百合种植技术与管理

百合种植技术与管理 2012-06-28 12:51:18 百合种植要点: 1:反季节种植必须采购冰冻百合球,自然百合球只能秋天种春天开花.冰冻百合球有供应就可以种植,种植后2-3个月开花. 2:种植深度球顶以上需要覆土8-10cm。温度12度左右最佳,达不到这个温度尽量阴凉通风。温度和深度要保证好,有利于长根。温度需要维持2周左右时间。 3:良好的根系长好后,进入正常管理。可以上些生长肥等。看到花苞后请保证遮光不要过度,温度最好不要高于35度。这样能保证花苞不掉。 4:土壤不能积水,需排水良好的土。 以上要点参考适合家庭种植者。 以下资料参考适合专业生产者,为达到高质量的百合花需要从各个细节入手。 百合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简介 1.前言 百合象征纯洁、高雅,又有“百年好合”的寓意。在节假日或喜庆活动中,百合是必用的切花种类之一。专业化、规模化百合栽培在我国刚刚起步,百合花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2.百合生长习性 百合属于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鳞茎花卉,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属长日照植物,光照长短不但影响花芽的分化,而且影响花朵的生长发育。百合不喜欢高温,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温度高于30℃会严重影响百合的生长发育,发生消蕾,开花率也明显降低,温度低于10℃则生长近于停滞。 ?我公司种球情况 为了保证种球质量,我们十人严格地挑选国外供货商,坚持只和有信誉有规模的专业种球公司合作;每年还定期派人赴荷兰考察种球采收、清洗、分级、包装、冷藏等重要生产环节。目前销售的主要品种有东方、铁炮、亚洲、铁亚杂交(L/A)、 OT 和盆花品种,所有销售的百合种球都是从荷兰、新西兰等国家原装进口的优质一代种球,到货前都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分级、包装和检验。随着国内种球国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司每年春季还从荷兰进口百合籽球给广大客户用来繁殖商品种球及科研等。 二.温室和温室设施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百度文库.

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问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 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药品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 g/ mL的或 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d~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5 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 1.解离下午2时是洋葱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可在此时剪取洋葱的根尖 2 mm~ 3 mm,立即放入盛有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匕%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溶液的混合液(1: 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 min~5 min后取出根尖。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 0.01g/mL或 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采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盖玻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把制作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要求找到分生巨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优化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word无答案)

优化练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2章第1节第2课时观察 细胞的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一、单选题 (★) 1 . 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可选用的材料是 A.牡丹花药B.马蛔虫受精卵 C.蝗虫的精子D.人的血液 (★★) 2 . 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 B.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可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C.实验材料通常选择分裂旺盛的精巢 D.视野中能观察到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 3 . 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来观察 B.不可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来观察,因为不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等现象 C.用桃花的雌蕊比用桃花的雄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D.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 4 . 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在显微镜下观察雌蝗虫卵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说明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5 .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接触B.卵细胞表面发生复杂变化C.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D.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 6 .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过程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 B.一个卵细胞能与多个精子结合 C.受精完成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7 . 下列关于受精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细胞核有两个,一个来自精子,另一个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叉互换现象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 8 . 下列不属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的是() A.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B.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C.能够保持亲本的一切遗传性状 D.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9 . 下列选项中,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②同源染色体联会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 . 关于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分子基础

项目名称: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分子基础首席科学家:孙青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起止年限:2012.1至2016.8 依托部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自然流产、不孕不育、出生缺陷和辅助生殖成功率低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卵子质量下降,而减数分裂异常是造成卵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减数分裂异常的原因迄今还远未阐明。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减数分裂过程如何受到精确调节进而决定雌性生殖细胞的质量?主要分解为如下三个具体问题加以解决:1)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如何起始的? 2)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如何受到调节的?3)遗传物质如何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维持稳定? (二)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我们将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1、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卵母细胞生长起始调节机制 1)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启动的关键调控元件及调节途径; 2)表观遗传修饰在减数分裂启动过程中的作用; 3)卵泡形成及卵母细胞生长起始的分子机制。 2、卵母细胞减数分裂DNA断裂、修复与重组的分子基础 1)DNA断裂、修复与重组的分子基础及在卵母细胞命运、卵泡形成和染色体数目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2)卵母细胞减数分裂DNA修复途径选择、重组位点定位和重组频率的分子基础和机制; 3)DNA断裂修复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交互对话和转换的分子机制。 3、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调控机制 1)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调控新机制的发掘; 2)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基因调控网络;

3)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的交叉对话在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中的作用。 4、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精确分离调节 1)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正确分离的纺锤体检验点调节;2)染色体交叉和粘合与染色体正确分离间的关系; 3)卵子老化非整倍性增加与纺锤体检验点及染色体粘合之间的关系。

百合花盆栽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百合花盆栽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百合花盆栽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内容,具体内容:百合花寓意吉祥,很适合养殖在家中,是很受欢迎的盆栽花卉,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百合花盆栽的养殖方法土壤百合适合使用微酸、肥沃... 百合花寓意吉祥,很适合养殖在家中,是很受欢迎的盆栽花卉,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百合花盆栽的养殖方法 土壤 百合适合使用微酸、肥沃和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种植,泥炭和珍珠岩、椰糠、腐熟稻壳、腐叶土或园土的混合物都非常好。 繁殖 播种可以从市场上买来百合种球,普通菜市场炒菜的百合也可以,放几颗球球放入盆内。栽种一般深度为鳞茎直径的3-4倍,使根茎吸收养分。遇到适合的温度,它就会发芽。一般是8-9月份。 分株栽培 发了芽的百合,一般有很多株长出来的,一般的花盆,保留3-5颗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再种一盆。不然长出来的植株养分和空间不够,花苞就不多。 浇水 百合盆土表层要保持湿润,适时浇水。夏秋天早晚浇一次,春冬看土壤

水分含量,干了再浇。太阳大时要适时喷水。 施肥 百合是鳞茎类花卉,建议每两个月施一次次肥,茎根形成期不要施肥。温度 百合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至25℃之间,避免强光照射,以遮阴为主。春秋可以放在室外吸收阳光,夏天要在半荫通风的环境,冬天避免霜冻,最好放室内。 花季 从二月份,百合就开始抽花蕾,看天气情况,热的年份3月就开了,冷的年份4-5月才开。花苞要生长足足一个多月才开花。看着都着急。好的植株,可以开5朵呢,不够好的只有1朵,有的还不开花呢。在花蕾生长期,可施点硝酸钾,补充养分。。 百合的花期很短,只有两周左右,所以一定要抓紧欣赏了。花谢以后,叶子就枯萎,进入它的冬眠期,大概到9月份,又开始新一轮发芽。 虫害:由于本人只是种一两盆娱乐,未见虫害。网上说常见病害有鳞茎及鳞片腐烂病、立枯病、叶焦枯、落蕾及花芽干化等,应该指大棚种植的吧。 养殖百合花盆栽的注意事项 要选择充实、健壮的种鳞茎。亚洲系列的种鳞茎周径必须在10~12厘米,东方系列的种鳞茎周径在12~14厘米。种鳞茎越大,花蕾数也多。整地和施肥要注意,百合适应性较强,以气候温和阳光充足为好。土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粘土次之,涝洼积水的土地不宜

【高中生物】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3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含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选材用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 精巢中细胞分裂方式;; 前情提要: 关键词:选材、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类型判断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一览: 考点一、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考点二、实验流程

(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 技能方法: 1.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中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原因 (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量。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动物),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Ⅱ分裂。 2.精巢内精原细胞存在的细胞分裂方式 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3.临时装片制作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①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反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粘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②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粘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4.确定中期细胞的类型:睾丸内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因此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应该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技巧归纳】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关键提醒 (1)临时装片制作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①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黏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②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黏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2)确定中期细胞的类型:睾丸内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因此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该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课堂巩固】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2.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小鼠精巢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备与观察

小鼠细胞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a)掌握小鼠精巢染色体标本制作法。 b)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 c)观察腹水瘤细胞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二、实验原理 a)减数分裂(Meiosis)是发生于生殖细胞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DNA 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减数分裂 远比有丝分裂复杂,经两次细胞分裂,分别称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 两次分裂间又一个较短的间期,这个间期DNA不复制。 b)雄性动物精子发生于睾丸曲精细管的生精上皮细胞,由其中的精原细胞 经多次有丝分裂和生长,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 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成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变化 成精子。 c)因此,通过分离曲细精管、剪碎并加入液体吹打,可使官腔各种细胞游 离出来,然后经过低渗、固定、染色等过程就可制成包含减数分裂各期 的标本。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 a)材料:成年雄性小白鼠 b)用品:注射器、平皿、尖头镊子、剪刀(普通剪刀、眼科小剪刀)、吸管、 离心管、离心机、玻片等。 c)试剂:1、100mg/ml秋水仙素。 2 、2%柠檬酸钠溶液 3、 0.075M的KCI 4、3:1甲醇:冰醋酸及1:1甲醇:冰醋酸(应现配) 5、PH6.8,0.01M的PBS缓冲液 6、Gimesa原液 7、Gimesa工作液:1份Gimesa原液加9份PH6.8,0.01M的PBS缓 冲液,混匀。工作液应现用现稀释。 四、实验步骤 a)细胞收集 i.小鼠精巢细胞收集 1.注射秋水仙素,增加中期分裂相。 (试验前4-5小时,小鼠腹 腔注射秋水仙素0.5ml(100mg/ml)。 2.取睾丸并清洗。断颈处死小鼠,剖开腹部,取出肾形睾丸,放 入盛有4-5 ml2%柠檬酸钠溶液的平皿中,洗去污血,去掉胞 外脂肪等物。 3.挑出曲细精管并剪碎。弃污液,另加柠檬酸钠溶液 1 ml,用尖 头镊尖将曲细精管拉出,并用眼科剪尽量将其剪碎。

百合种球种植时间.doc

百合种球种植时间 百合喜凉爽,较耐寒。高温地区生长不良。喜干燥,怕水涝。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百合属于冷凉型花卉,也就是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最适合种百合,但百合属于无皮鳞茎的植物,说白了就是不象水仙、郁金香等球根类花卉外面都有一层褐色的老皮包着,所以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很久;而百合没有那种老皮,在没有种在土里之前,必须2度恒温保存,否则它会很快发根,而且容易腐烂。所以拿到百合种球后,一定要尽快种下去,不能放久,实在没时间种的话,可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 百合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应选择土壤肥沃、地势高爽、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砂壤土栽培。前茬以豆类、瓜类或蔬菜地 为好,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作基肥(或复合肥100公斤)。亩施50~60公斤石灰(或50%地亚农0.6公斤)进行土壤消毒。整地精细,作高畦,宽幅栽培,畦面中间略隆起利于雨后排水。江苏宜兴、湖南邵阳、甘肃的泾河沿岸及河南信阳,均采用高畦。畦面宽3.5米左右,沟宽30~40厘米,深40~50厘米,以利排水;在丘陵地、坡地、地下水位低且排水通畅的地方,可采用平畦。畦面宽1~3.5米,两畦间开宽20~25厘米,深10~15厘米的排水沟。

且要做好肥料准备工作:每亩备好腐熟栏肥2000~2500公斤,钙镁磷肥200公斤,土杂灰肥1500~2000公斤,人粪尿250公斤,后三种拌匀堆制发酵30天以上。 田间管理 前期管理 冬季选晴天进行中耕,晒表土,保墒保温。春季出苗前松土锄草,提高地温,促苗早发;盖草保墒。消灭杂草和防大雨冲刷,并不让表土板结。夏季应防高温引起的腐烂;天凉又要保温,防霜冻,并施提苗肥,促进百合的生长。一般下种至出土,中耕2-3次。到生长中期再松土2-3次,以疏松土壤,清除杂草,并结合培土,防止鳞茎裸露。 中、后期管理 一是清沟排水。百合最怕水涝,应经常清沟排水,做到雨停土壤渍水干。二是适时打顶,春季百合发芽时应保留其一壮芽,其余除去,以免引起鳞茎分裂。在小满前后,当苗高长至27-33厘米时,及时摘顶,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以集中养份促进地下鳞茎生长。对有珠芽的品种,如不打算用珠芽繁殖,应于芒种前后及时摘除,结合夏季摘花,以减少鳞茎养分消耗。最适时机是:当花蕾由直立转向低垂时,颜色由全青转为向阳面出现桃红色时。时间是6月份。 三是打顶后控制施氮肥。以促进幼鳞茎迅速肥大。夏至前后应及时摘除珠芽、清理沟墒,以降低田间温、湿度。摘花打顶。 追肥 第1次是稳施腊肥,1月份,立春前,百合苗未出土时,结合中耕亩施

遗传学实验 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实验二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PB12210261 徐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本实验选取玉米雄花作为实验材料,首先将已固定好雄花的花药剥离出来,然后通过对花粉母细胞进行解离、染色、压片来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关键词】 减数分裂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Abstract】 In this experiment, we chose Zea mays as the material. We got a lot of cells in meiosis. Then we disposed the cells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whole processes of the meiosis. 【Key words】 Meiosis leptonema zygonema pachynema diplonema diakineses 【实验部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2、熟悉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加深对减数分裂的认识; 3、掌握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压片技术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减数分裂(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maturation division)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性母细胞(2n)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n)。经过受精,雌雄配子(n)融合为合子,又恢复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确保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相对的遗传稳定性。在适当的时候采集植物的花蕾制备染色体标本就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整个减数分裂可分为下列各个时期: 第一次分裂 前期Ⅰ减数分裂的特点之一就是前期Ⅰ特别长,而且又较复杂。通常根据细胞核内结构变化特征又将这一期分成五个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细线期(leptotene):这是减数分裂的开始时期,染色质开始浓缩为细而长的丝状,首尾不分,且细线局部可见到念珠状颗粒,即染色粒。此时,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为二个染色单体,但在显微镜下还看不出结构上的双重性。 偶线期(zygotene):各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pairing),出现联会现象。2n个染色体联会为n对染色体。染色体形态与细线期差别不大。在显微镜下不易与细线期分开,但可根据染色体分散状态及粗细变化判断其是靠近细线期还是趋于偶线期。 粗线期(pachytene):二价体逐渐缩短变粗,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毕,这种二价体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又称四合体(tetrad)。此时,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出现交换(crossing over),造成遗传物质的重组。 双线期(diplotene):配对的同源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由于同源染色体间发生过互换,开始分离而出现交叉(chiasmata)现象。此时染色体呈现扭花状。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精选范文: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 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的技能。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 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 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 被碱性染料着色。三、材料用具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 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 无法观察。六、讨论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物理 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2.在观察清楚有 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篇一: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 胞的有丝分裂》_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初步掌握制作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 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 一、实 验目的 1.观 察 植 物 细 胞 有 丝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九__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含解析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九)——观察细胞减数分裂 (地方卷:2017江苏卷;2014安徽、上海卷;2013江苏卷)【师说考问】考问1 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考问2 实验流程 (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 、 [思维深化] 1.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中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原因分析 (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量。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动物),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Ⅱ分裂。 2.精巢内精原细胞存在的细胞分裂方式 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考向一实验图像的观察及鉴别 1.[2014·安徽卷]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解析:由图可知,甲表示减Ⅰ前期,乙表示减Ⅰ后期,丙表示减Ⅰ末期,丁表示减Ⅱ后期。甲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A正确;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不同,B错误;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Ⅰ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Ⅰ后期,不能发生在丁中,D错误。 答案:A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 121140083 朱琪璋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制片和观察,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掌握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 2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子核,每个子核只含单倍体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叫做减少分裂。另外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形态和行为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3植物花粉形成过程:在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2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每一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1个小孢子。小孢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如下图)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 材料:蚕豆小花序 将新鲜采取的材料投入3:1乙醇冰醋酸固定液中固定3~24小时,再投入75%酒精中保存,若保存时间较久,可放在70%酒精一份,甘油一份的溶液中。 器材: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醋酸洋红染液,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 ①自保存液中取出蚕豆幼小花序,水洗几次,用解剖针分开花蕾,按花蕾大小排在载玻片上。 ②先取中等大小的花蕾,用解剖针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 ③加一滴醋酸洋红放在花药上。初步镜检,看取材是否合适,若不合,调换合适的花蕾。 ④用解剖针轻轻剥开花药,可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染色20~30分钟。 ⑤加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垫上后用拇指适力压一下,使材料分开。 ⑥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 五实验结果 ①照片展示减数分裂过程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

百合种球的无性繁殖法

百合种球的无性繁殖法 有些品种如卷丹、淡黄花百合的茎节叶腋中可长出紫黑色的珠芽。珠芽由几枚肥厚的鳞片组成,种入土中能自然生根长叶,形成小植株,其作用与小鳞茎、小仔球繁殖情况大致相同。 1、小鳞茎自然繁殖法 自然分割母鳞茎成单个鳞茎2—5个不等,每个含一个生长点,种入大田培育一年,可长成较大的新鳞茎,然后再种再繁殖,如此反复可得到符合标准的种球。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数量增长慢,用种量大,病害和品种退化现象严重;优点是繁殖时间缩短,1-2年即可得到种球。 2、仔球繁殖法 把小仔球种入大田,经过几年培育后也可形成较大种鳞茎。此法繁殖系数较大(如一株麝香百合有几十个仔球),且出苗后株植健壮,但培育时间长于小鳞茎繁殖法。 3、鳞片繁殖法 ①选取健壮无病植株,在叶片开始枯黄时收取鳞茎以个体较大者为宜。②逐一小心剥下健壮鳞片,在1:500苯菌灵或克菌丹液中浸泡30分钟,阴干扦入基质中1/2—2/3基质同前,喷水后放入背阴处。

③9月份扦插,11月份每个鳞片上可形成几个小鳞茎。④第二年春天小鳞茎生根,出叶,形成较大的鳞茎新个体。连续培育几年后得到种球。 4、珠芽繁殖 有些品种如卷丹、淡黄花百合的茎节叶腋中可长出紫黑色的珠芽。珠芽由几枚肥厚的鳞片组成,种入土中能自然生根长叶,形成小植株,其作用与小鳞茎、小仔球繁殖情况大致相同。 5、茎段和叶片的扦插繁殖 茎段繁殖是一种新的繁殖种球的方法,他是利用百合枝条扦插后可以成活,形成新株,可再产生小鳞茎的特点来进行的。选取当年生长健壮无菌嫩枝以接近地面处为好,切成10—13厘米小段,将基部4—5厘米在0.01%吲哚乙酸或0.005%的萘乙酸水中浸泡10分钟,扦入苗床的营养钵内。苗床要背风、向阳、温暖、排水良好,用沙土做成。营养钵内的培养土用田园土四份、充分腐熟细碎的堆肥四份和二份河沙混合组成。扦植后要注意遮荫、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一30℃,8天即可产生愈伤组织,20天后即可生根,生根率可以达到96%以上。30天以后即可移入大田栽培。实验证明:一株扦插苗当年可生直径2—5厘米的鳞茎3—7个,多的可达到10多个,收获的

生物实验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2)

实验专题十三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注意 (1)选择蝗虫作实验材料的理由: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在同一染色体玻片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还可以观察精子的形成过程。 (2)雄蝗虫精原细胞内含有23条染色体,雌蝗虫细胞内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11对,22条,雌雄相同;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一条,即为XO,雌性中为两条,即为XX。(3)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是不同细胞所处的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是静态的图像,由于细胞已经在制作装片时被杀死,我们不可能看到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 (4)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掌握镜下区别两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 四、方法步骤: A.精巢管顶端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精子细胞 E.精子 五.课后讨论: 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 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 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 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 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 体。 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 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 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 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训练: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减数分裂的间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3、请回答下列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________,四分体的出现发生在_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在________进行的,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________,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__。 思考: 1. 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该选择植物哪个部位细胞? 2. 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RBBP7论文:RBBP7VCP减数分裂染色体卵母细胞

RBBP7论文:RBBP7 VCP 减数分裂染色体卵母细胞 【中文摘要】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7(RBBP7)是一种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核蛋白,有研究表明RBBP7蛋白可以通过干扰正常的细胞周期和增加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化。在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中,运用二维电泳和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了小鼠MII 期(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卵细胞的蛋白表达谱。RBBP7就是在该谱系中鉴定得到的蛋白之一。且在激活后其含量下降,表明RBBP7可能在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RBBP7蛋白在小鼠卵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的功能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首先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方法研究RBBP7在小鼠卵巢组织中的定位。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RBBP7蛋白主要定位于各级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BBP7定位于GV期卵母细胞的细胞核,GVBD期时则弥漫分布于胞浆,MI期定位于纺锤体上,AI期定位于纺锤体的中体上,MII期与纺锤体共定位。为研究RBBP7蛋白在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应用显微注射的方式将RBBP7 siRNA显微注射至GVBD期卵母细胞胞浆中,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RBBP7蛋白的减少最终不会导致第一极体排放数异常,但是在第一极体的... 【英文摘要】Retinoblastoma binding protein 7 (RBBP7) is a nuclear protein with tumor inhibitory effect,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RBBP7 protein can interfere with normal cell cycle and increase the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 to inhibit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