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元明易代观及其天命论_杨永康
朱棣篡史述论_杨永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瑯嬛文集》 卷 3 ,长沙: 岳麓书社,1985 年。 张岱 : 《亭林文集》 卷 3 《答汤荆岘书》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 顾炎武 : 《 》 , : 夏燮 明通鉴 卷首义例 北京 中华书局,2009 年。 : 《今言》 卷 2 ,北京: 中华书局,1997 年,第 72 页 ; 《明史·职官志》 关于 “宗人府” 的记载与 《今言》 大致相同。 郑晓 : 《 〈 〉 》 , 《 》 2013 1 杨永康 天潢玉牒 考论 学术研究 年第 期。 学界对明成祖生母问题已有共识 ,傅斯年、吴晗、李晋华、 王崇武、 陈学霖等学者均认为朱棣是碽妃所生 , 高后所养。 参
,3 年后夺取皇位。 为了证 建文元年 ( 1399 ) ,燕王朱棣以 “清君侧 ” 为名, 发动 “靖难之役 ” 、继承大统的正义性和合法性,朱棣通过官方修史系统地销毁和篡改了许多相关 明自己起兵 “靖难” : “史之失官,莫如书唐隐太子与明建文事。 ”① 孟森也说 : “建文一朝之政治, 其 记载。章太炎曾云 ② ” 建文史事缺陋固为憾事,朱棣篡改历史的危害却更大, 后来的 真实记载,已为永乐时毁灭无遗。 史家与史书继承了被篡改的史事 ,误导了后来的读者。
一、朱棣篡改历史所涉及的官修史书
《明太祖实录》 初修于建文元年 ( 1399 ) 正月,礼部左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董伦、 王景彰为总裁 ,这对实录的纂修产生了重要影响, 纂修官 “叶惠 官。实录开修不到半年,朱棣发动了 “靖难之役” ,指斥靖难君臣为逆党”③, 实录纂修不可避免地卷入政治斗争, 也为后来的再 仲等修 《太祖实录》 修、三修埋下伏笔。建文三年 ( 1401 ) 十二月, 初修本 《太祖实录 》 正式完成, 用时 3 年。 建文四 ,以太子太师曹国公李景隆为监 年 ( 1402 ) 六月,朱棣夺取皇位,于是年十月下令再修 《太祖实录》 修,太子少保茹瑺为副监修, 翰林学士解缙为总裁官。 第二年, 也就是永乐元年 ( 1403 ) 六月, 再 修 《太祖实录》 告成,共计 183 卷, 装订成 165 册。 朱棣如此匆忙地再修实录, 其动机很明显, 那 就是为自己篡夺正名, 抹黑朱允炆。 这种情形下, 再修 《太祖实录 》 的质量可想而知。 永乐九年 ( 1411 ) 十月,朱棣怀疑李景隆、解缙等人 “心术不正” ,再次下令重修 《太祖实录》 ,以太子少师姚 广孝、户部尚书夏元吉为监修官,胡广、胡俨、黄淮、杨荣为总裁官,这次纂修耗时较长,直到永乐 十六年 ( 1418 ) 五月,三修本才最终完成。三修本共计 257 卷,装订成 205 册。朱棣批阅良久,嘉奖 : “庶几少副朕心。 ” 三修本遂成定本。④ 三次纂修经历使 《明太祖实录 》 成为明代纂修次 再四,曰
两代帝王与一部
两代帝王与一部《道德经》张金涛一、一代雄主朱元璋眼中的《道德经》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称帝之前,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元政不纲,群雄揭竿并起。
兵祸连年不断。
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身经百战的戎马生涯,铸就了他英武明断的过人胆识。
同时,多年的征战杀伐,尤其是同僚间的勾心争斗,又成就了他阴险狠毒的暴戾心肠。
朱元璋登基之后,当时主要的政治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巩固刚建立起的大明王朝。
作为一代雄主,他很清楚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是何等重要。
很自然地,他想到了《道德经》。
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自即位以来,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昼遑遑,虑穹苍之切。
”在精研了《道德经》的微言奥旨,且与诸儒之说进行了一番比较之后,他认定《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见《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序》)。
于是于洪武七年(1374)亲自为《道德经》作注。
在朱元璋的眼中,他是怎样来读解《道德经》的呢?首先,他是以政治家的眼光,以治国安天下为己任来解读《道德经》的。
且先看看他在开篇第一章所作的阐释吧: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章)御注:“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于行道者,当行过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
……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执而不改,非常道也。
”“道既成,名永矣,即非常之名。
”在这一段御注中,朱元璋一反历代诸儒对“道”和“名”的无休止地刨根究底,而是直接与“天子”、“臣庶”心中的道联系起来,不尚空谈,开门见山地论“治国之道”。
甚至对“名可名,非常名”还作了牵强(抑或歪曲)式的解读。
又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御注:“……吾为天下君,善政之机日存于心而未发,孰知何名?才施行则有赏罚焉。
不但君心有赏罚,贤人君子有志,则皆能利济万物……君子仁心蓄之于衷,发而济万物,则有名矣。
”这里,朱元璋撇开了所谓的“名”、“实”之争,以很高的心胸视野,对《道德经》进行了简明实用的解读,这是远非古来腐儒之辈可比的。
命理四大名著
命理四大名著按朝代先后分,四柱命理的四大名著,其中三部皆出自明朝。
第一部,刘伯温所作的《滴天髓》刘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因其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历,其所作之命学著作《滴天髓》在四柱命学史上,被喻为顶尖之作。
如果世人有想知命学之精华者,此是第一部不可绕开的命学著作。
第二部,万民英所著的《三命通会》万,字育吾,明嘉靖庚戌进士,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出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是编取旧时星学家言。
对星相、命理研究造诣很深,四柱著作《三命通会》被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
《三命通会》广征博引,是四柱命理的集大成者,只有开阔的视野,才会有精微的洞察,此书对于研习命理者的视野拓展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第三部,明朝江湖手抄本《栏江网》,后被清朝余春台注解更名为《穷通宝鉴》。
此为江湖术士所用之书,实用性极强,不专于说理,也不擅为引经据典,一切皆以“致用”为根本,有人认为此书乃“调候”之经典,实则此书深得易之精髓——“天垂象以示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虽不说理,但寓理于象,此才是此书之精髓。
如果除了爱好玩味儿四柱命学之外,尚求能精解某人命局,此书当不可不读,且不可不精读也。
第四部,清朝沈孝瞻之《子平真诠》此书很好地解释了《渊海子平》的核心理论,也抛弃了很多于实用分析并无多大助益的理论,书中言辞中肯而直接,把命理分析,重点引向五行生克制化的本质因素上,使后世研习命理者,不致误入歧途。
所以后来命学智者评说:只有研习了并领悟了《子平真诠》与《滴天髓》才会使自己研习命理不致于摸不到南墙而误入歧途。
无论业余玩味儿四柱命理,还是以推算为生,绕此四部名著而索求当世标新立异之作,皆等同于火车脱轨,并把它开到荒野上的狂妄愚昧之举,其行为舍本逐末尚其次,滑稽无知也可谅解,唯误已之余,尚再误人,此则于良心、于阴德,损之大矣!。
不可不知系列丛书·史海钩沉下-第八章
第八章南朝的有神论和无神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宗教的迅速发展,反对宗教有神论的斗争也随之发展,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对象以佛教为主,争论的焦点则集中在神灭与神不灭这一核心同题。
神不灭论是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说赖以存在的基础,神灭论则是无神论者反对佛教及鬼神迷信的依据。
从魏晋到9北朝,这一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佛道之争,而其积极意义则远胜于佛道之争。
魏晋时期,在佛、道二教伴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而发展起来个人的一事一语、一善一恶,皆致报应。
换言之,即便有"天",也无法行使报应之事。
事实上,积善积恶之谈只是用来劝人为善,是圣人因神道设教,以匡救社会弊俗,并不是真正有神在施报于人。
至于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有善恶之分,为什么积善不得好报,行恶反而得福,戴逵的解释是贤愚善恶,修短穷达,各有分命,并不是积行所致,而是自然之定理。
也就是说,戴逵用自然命定论来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戴逵的这一观点以自然的必然性代替天意,否认冥冥之中有神在掌握人的命运,这无疑是进步的。
但一切决定于自然,人们无法抗拒,实际上是以自然为命代替超自然的神,仍然没有真正找到贵贱贫富的社会根源,反而陷入神秘主义的宿命论。
但就当时而言,自然命定论在与有神论的斗争中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戴逵还以火与薪的关系阐述了神灭论的观点。
他说,火是凭借着木柴而燃烧的,人的生命依靠气来维持,木柴烧完了,火也就熄灭了,气没有了,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离开木柴和气,火焰和生命就无法延续下去,因而柴尽火灭,形尽神灭。
根本就不可能有形尽而神不灭,柴尽而火不灭。
魏晋时期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争论集中在对形神关系与轮回报应这两个问题上。
就形神关系而言,无神论者以火与柴的关系论证了形毁神灭,有神论者则坚持形尽神不灭。
与神灭论相联系,无神论者提出人生则灭,无灵无鬼。
就轮回报应而言,无神论者主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说明报应之说虚无缥缈,未见其验,而有神论者坚持三报论,以报应或此身受报,或来生受报,或几生乃至几生后受报来说明轮回报应确实存在。
续修四库全书
【第1册】经部易类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廖名春释文影印写本周易郑注十二卷宋王应麟辑清丁杰后定清张惠言订正叙录一卷清臧庸辑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四年萧山陈氏刻湖海楼丛书本敦煌周易残卷魏王弼注影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卷关氏易传一卷题后魏关朗撰唐赵蕤注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范氏天一阁刻本周易经典释文残卷唐陆德明撰影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卷周易正义十四卷唐孔颖达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刻递修本周易注疏十三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易经解不分卷宋朱长文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明崇祯四年刻本周易新讲义十卷宋龚原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日本文化五年活字印佚存丛书本【第2册】经部易类晦庵先生校正周易系辞精义二卷题宋吕祖谦编影印清光绪十年黎庶昌日本东京使署刻古逸丛书本古易音训二卷宋吕祖谦撰清宋咸熙辑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七年刻本泰轩易传六卷宋李中正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日本宽政十二年活字印佚存丛书本易经训解四卷宋熊禾训解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十六年刻本勿轩易学启蒙图传通义七卷宋熊禾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周易通义八卷发例二卷识蒙一卷或问三卷元黄超然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抄本【第3册】经部易类太易钩玄三卷元鲍恂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周易订疑十五卷首一卷题元董养性撰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正谊堂刻本【第4册】经部易类周易经疑三卷元涂溍生撰影印清嘉庆宛委别藏写本周易四卷元董中行撰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孔氏岳雪楼抄本周易旁注二卷卦传十卷前图二卷明朱升撰影印首都图书馆藏明刻本【第5册】经部易类易经旁训三卷明李恕撰影印南通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四年陈大科刻本八卦余生十八卷明邓梦文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乾隆四十二年文会堂刻本周易通略一卷明黄俊撰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易学象数举隅二卷明汪敬撰影印安徽省图书馆藏明嘉靖十八年汪奎刻本易经图释十二卷明刘定之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八年崇恩阁刻本玩易意见二卷明王恕撰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明正德元年刻本周易赞义十七卷明马理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五年郑絅刻本泾野先生周易说翼三卷明吕楠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二年谢少南刻泾野先生五经说本【第6册】经部易类周易议卦二卷明王崇庆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莲谷先生读易索隐六卷明洪鼐撰影印辽宁省图书馆藏明嘉靖二十六年顺裕堂刻本学易记五卷明金贲亨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易学四同八卷明季本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易学四同别录四卷明季本撰影印北师大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读易记三卷明王渐逵撰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明刻本【第7册】经部易类周易义丛十六卷首一卷明叶良佩辑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周易不我解六卷明徐体乾撰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胡子易演十八卷明胡经撰影印天一阁藏明抄本【第8册】经部易类读易纂五卷首一卷明张元蒙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王世贞刻本易经正义六卷明鄢懋卿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年吴初泉刻本周易传义补疑十二卷明姜宝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十四年古之贤新安郡斋刻本易象汇解二卷明陈士元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刻归云别集本【第9册】经部易类今文周易演义十二卷首一卷明徐师曾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隆庆二年董汉策刻本周易象义六卷读易杂记四卷明章潢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九正易因不分卷明李贽撰影印辽宁省图书馆藏清初毛氏汲古阁刻本【第10册】经部易类易原八卷明陈锡撰影印北师大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七年刻本易学十二卷明沉一贯撰影印首都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易意参疑首编二卷外编十卷明孙从龙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五年书林翁时化刻本生生篇七卷明苏浚撰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五年刻本【第11册】经部易类易筌六卷附论一卷明焦竑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年刻本易象管窥十五卷明黄正宪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新刻易测十卷明曾朝节撰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周易正解二十卷卷首读易一卷明郝敬撰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郝氏九经解本【第12册】经部易类石镜山房周易说统十二卷明张振渊撰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三年石镜山房刻本周易古本全书汇编十七卷明李本固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周易象通八卷明朱谋玮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第13册】经部易类周易可说七卷明曹学佺撰影印甘肃省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周易揆十二卷明钱士升撰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明末赐余堂刻本周易古文钞四卷明刘宗周撰影印上海师大图书馆藏清初姜希辙刻本【第14册】经部易类周易宗义十二卷明程汝继辑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自刻本周易疏义四卷明程汝继撰影印上海师大图书馆藏明崇祯八年姚学心等刻本易经增注十卷易考一卷明张镜心撰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刻本【第15册】经部易类周易时论合编二十三卷明方孔照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顺治刻本易说一卷明王育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十三年刻娄东杂着本周易禅解十卷明释智旭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初刻本及释通瑞刻本【第16册】经部易类周易爻物当名二卷明黎遂球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九公山房易问二卷明郝锦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初刻本说易十二卷明乔中和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十年乔钵刻跻新堂集本易经解醒四卷明洪守美郑林祥辑着影印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明末东吴铭新斋刻本【第17册】经部易类大易则通十五卷闰一卷清胡世安撰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顺治十五年朱之俊刻本易图亲见一卷清来集之撰影印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清顺治来氏倘湖小筑刻本卦义一得二卷清来集之撰影印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清顺治来氏倘湖小筑刻本读易隅通二卷清来集之撰影印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清顺治黄正色刻本周易本义爻征二卷清吴曰慎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年李锡龄刻惜阴轩丛书本周易说略八卷清张尔岐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八年徐氏真合斋磁版印本【第18册】经部易类周易大象解一卷清王夫之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同治四年湘乡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周易内传六卷内传发例一卷周易外传七卷清王夫之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同治四年湘乡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易内传十二卷易传外篇一卷清金士升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易触七卷清贺贻孙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咸丰二年刻水田居全集本【第19册】经部易类周易疏略四卷清张沐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康熙十九年陈如升刻本陆堂易学十卷首一卷清陆奎勋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周易本义拾遗六卷周易序例一卷周易拾遗一卷清李文炤撰影印北京师大图书馆藏清四为堂刻李氏成书本周易本义注六卷清胡方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三十年南海伍氏粤雅堂刻岭南遗书本易经征实解一卷清胡翔瀛撰影印首都图书馆藏民国五年铅印胡峄阳先生遗书本易图解一卷清德沛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元年刻本读易便解二卷清卢见曾撰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抄本读易管见一卷清程延祚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三近堂刻本易通十四卷清程廷祚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十二年道宁堂刻本【第21册】经部易类易经如话十二卷首一卷清汪绂撰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同治十二年活字印本易互六卷清杨陆荣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十三年刻杨潭西先生遗书本周易本义辨证六卷清惠栋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惠氏红豆斋抄本易学图说会通八卷续闻一卷清杨方达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周易解九卷清牛运震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三年刻空山堂全集本【第22册】经部易类观象居易传笺十二卷清汪师韩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刻本周易详说十八卷清刘绍攽撰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乾隆刘氏传经堂刻本畏斋周易客难一卷清龚元玠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六年刻十三经客难本古易汇诠四卷清刘文龙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民国九年铅印本彖传论二卷清庄存与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庄绶甲宝研堂刻味经斋遗书本彖象论一卷清庄存与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庄绶甲宝研堂刻味经斋遗书本系辞传论二卷清庄存与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庄绶甲宝研堂刻味经斋遗书本【第23册】经部易类八卦观象解二篇卦气解一篇清庄存与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庄绶甲宝研堂刻味经斋遗书本周易象考一卷周易辞考一卷周易占考一卷清茹敦和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刻茹氏经学十二种本周易证签四卷清茹敦和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刻茹氏经学十二种本周易二闾记三卷清茹敦和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刻茹氏经学十二种本重订周易小义二卷清茹敦和撰清李慈铭订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徐氏铸学斋刻绍兴先正遗书本易经揆一十四卷易学启蒙补二卷清梁锡玙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第24册】经部易类易守三十二卷易卦综论一卷清叶佩荪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五年慎余斋刻本学易慎余录四卷清叶佩荪撰钱大昕批王鸣盛批并跋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周易篇第三卷首一卷清李荣陛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年亘古斋刻李厚冈集本易考二卷易续考二卷清李荣陛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年亘古斋刻李厚冈集本子夏易传释存二卷清吴骞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稿本退思易话八卷清王玉树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十年芳梫堂刻本周易卦象汇参二卷清谭秀注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乐易堂抄本易卦图说一卷清崔述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四年陈履和刻崔东壁遗书本周易略解八卷清冯经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三十年刻岭南遗书本孙氏周易集解十卷清孙星衍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咸丰五年南海伍崇曜刻粤雅堂丛书本周易引经通释十卷清李钧简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嘉庆鹤阴书屋刻光绪七年王家璧补修本【第26册】经部易类周易恒解五卷首一卷清刘沅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嘉庆刻本周易述补五卷清李林松撰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易图存是二卷清辛绍业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嘉庆刻本易说十二卷便录一卷清郝懿行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东路厅署刻郝氏遗书本周易虞氏义九卷清张惠言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八年阮氏琅嬛仙馆刻本周易虞氏消息二卷清张惠言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八年阮氏琅嬛仙馆刻本虞氏易言二卷清张惠言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刻本虞氏易言补一卷清刘逢禄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虞氏易礼二卷清张惠言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刻本虞氏易事二卷清张惠言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刻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虞氏易候一卷清张惠言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刻本周易郑荀义三卷清张惠言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刻本易图条辨一卷清张惠言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刻本【第27册】经部易类周易述补四卷清江藩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嘉庆刻本易章句十二卷清焦循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江都焦氏刻雕菰楼易学本易通释二十卷清焦循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江都焦氏刻雕菰楼易学本易图略八卷清焦循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江都焦氏刻雕菰楼易学本周易补疏二卷清焦循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六年半九书塾刻六经补疏本易话二卷清焦循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六年半九书塾刻本易广记三卷清焦循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六年半九书塾刻本李氏易解賸义三卷清李富孙辑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嘉庆种学斋刻本易经异文释六卷清李富孙撰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第28册】经部易类学易五种十四卷清王甗撰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年炉雪山房刻本卦本图考一卷清胡秉虔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三十年增刻钱熙辅艺海珠尘本乾常侍易注疏证一卷集证一卷清方成圭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虞氏易消息图说一卷清胡祥麟撰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莆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周易虞氏略例一卷清李锐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九年刻聚学轩丛书本周易择言六卷清鲍作雨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同治三年南堤项传梅刻本周易考异二卷清宋翔凤撰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周易通解三卷释义一卷清卞斌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易例辑略一卷清庞大堃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江阴南菁书院刻南菁书院丛书本【第29册】经部易类六十四卦经解八卷清朱骏声撰影印浙江图书馆藏稿本易学管窥十五卷易文言传一卷清俞檀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易用五卷清毛一丰辑影印上海图书馆藏稿本【第30册】经部易类方氏易学五书五卷清方申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江阴南菁书院刻南菁书院丛书本周易集解纂疏十卷清李道平撰影印清道光刻本易释四卷清黄式三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定海黄氏家塾刻儆居遗书本易古训一卷清刘宝楠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稿本周易姚氏学十六卷清姚配中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五年汪守成等活字印一经庐丛书本周易通论月令二卷清姚配中撰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道光二十五年汪守成等活字印一经庐丛书本【第31册】经部易类姚氏易敩阐元一卷清姚配中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蛟川张氏刻花雨楼丛钞本周易汉学通义八卷略例一卷清黄瓒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周易述翼五卷清黄应麒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山阴宋氏刻忏花盦丛书本周易诸卦合象考一卷清任云倬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六年南陵徐乃昌刻鄦斋丛书本周易互体卦变考一卷清任云倬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六年南陵徐乃昌刻鄦斋丛书本周易述传二卷续录一卷清丁晏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同治元年刻颐志斋丛书本周易解故一卷清丁晏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九年广雅书局刻广雅书局丛书本易经象类一卷清丁晏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六年南陵徐乃昌刻鄦斋丛书本【第32册】经部易类周易推六卷清狄子奇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稿本周易属辞十二卷通例五卷通说二卷清萧光远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咸丰三年刻遵义萧氏遗书本卦气表一卷卦气证一卷清蒋湘南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豫山湖南臬署刻本周易虞氏义笺九卷清曾钊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七年面城楼刻本【第33册】经部易类周易考异不分卷清徐堂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稿本郑氏爻辰补六卷清戴棠撰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道光二十九年燕山书屋刻本易象通义六卷清秦笃辉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七年三余草堂刻湖北丛书本易经本意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何志高撰影印辽宁省图书馆藏清道光十八年刻西夏经义本周易倚数录二卷附图一卷清杨履泰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贵池刘氏刻聚学轩丛书本陈氏易说四卷附录二卷清陈寿熊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读易汉学私记一卷清陈寿熊撰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周易释爻例一卷清成蓉镜撰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周易旧疏考正一卷清刘毓崧撰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易贯五卷清俞樾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第一楼丛书本艮宦易说一卷清俞樾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周易互体征一卷清俞樾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卦气直日考一卷清俞樾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本周易爻辰申郑义一卷清何秋涛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五年淮南书局刻一镫精舍甲部稿本还砚斋周易述四卷清赵新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刻还砚斋全集本还砚斋易汉学拟旨一卷清赵新辑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刻还砚斋全集本周易本义辨证补订四卷清纪磊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周易消息十五卷清纪磊辑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第35册】经部易类虞氏逸象考正一卷续纂一卷清纪磊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九家逸象辨证一卷清纪磊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虞氏易义补注一卷附录一卷清纪磊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汉儒传易源流一卷清纪磊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易象集解十卷清黄守平辑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同治十三年漱芳园刻本需时眇言十卷清沉善登撰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光绪沉氏豫恕堂刻沉谷成易学本周易注疏賸本一卷清黄以周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三年吴江施肇曾刻十三经读本本周易故训订一卷清黄以周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三年吴江施肇曾刻十三经读本本【第36册】经部易类十翼后录二十四卷(上)清黄以周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稿本【第37册】经部易类十翼后录二十四卷(下)清黄以周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稿本李氏易传校一卷清陆心源辑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群书校补本周易通义十六卷清庄忠棫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六年冶城山馆刻本周易经典证略十卷末一卷清何其杰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二年刻景袁斋丛书本易学节解五卷清丁泽安撰影印天津图书馆藏清光绪刻自得斋易学四种本知非斋易注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陈懋侯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陈懋侯刻本知非斋易释三卷清陈懋侯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陈懋侯刻本易说二卷清吴汝纶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十年王恩绂等刻桐城吴先生全书本郑易小学一卷郑易马氏学一卷郑易京氏学一卷清陶方琦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徐氏铸学斋抄本周易易解十卷周易示儿录三卷周易说余一卷清沉绍勋撰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民国二十年铅印本【第39册】经部易类周易注二卷清李士鉁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五年刻周氏师古堂所编书本易汉学考二卷清吴翊寅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九年广雅书局刻本易汉学师承表一卷清吴翊寅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九年广雅书局刻本周易消息升降爻例一卷清吴翊寅撰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九年广雅书局刻本周易集义八卷清强汝谔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吴兴刘氏刻求恕斋丛书本周易汉读考三卷清郭阶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刻春晖杂稿本周易述闻一卷清林庆炳撰影印清光绪八年刻本周易补注四十一卷周易例表十卷清段复昌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船山书院刻本易汉学举要一卷订误一卷清张鼎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蒋氏别下斋抄本【第40册】经部易类周易说十一卷王闿运撰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十二年刻湘绮楼全书本周易释贞二卷王树柟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三年刻陶庐丛刻本费氏古易订文十二卷王树柟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七年青神刻本易经古本一卷廖平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四年存古书局刻新订六译馆丛书本重定周易费氏学八卷首一卷叙录一卷马其昶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七年抱润轩刻本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清毛奇龄撰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李塨等刻西河合集本易纬略义三卷清张惠言撰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刻本易纬通义八卷清庄忠棫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稿本周易繁露五卷清庄忠棫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稿本古三坟书三卷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绍兴十七年沉斐婺州州学刻本【第41册】经部书类古文尚书十三卷题汉孔安国传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一九三九年日本京都东方文化研究所影印旧写本经典释文尚书残卷唐陆德明撰影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本尚书正义二十卷唐孔颖达等撰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
价值管理-试论二程易说拾遗在易学史上之价值 精品
試論《二程易說拾遺》在易學史上之價值黃忠天提要就易學發史而言,宋代易學具有復古與啓新之學術意義。
其義理派易學,一方面繼承王韓與孔疏系統義理易學,復又盡棄其老莊玄虛之論,代之以切於世用之儒理人事。
其中,能獨樹一幟,而堪為一代儒理派易學宗師者,殆推程頤《易傳》一書。
無怪乎清初大儒顧炎武亦慨嘆曰:「昔說《易》者,無慮數千百家,然未見有過於《程傳》者。
」四庫館臣亦推譽為「言理精粹,自非漢唐諸儒可及」。
因此,九百年來,《程傳》成為學者必讀之書,亦為詮釋易理,研究易學者相與討論對話的基礎。
惟就研究宋代易學史者,乃至於研究二程易學者,《程傳》自有其侷限與不足。
因而藉由原本零散於繁富龐雜之二程《文集》、《遺書》《雜著》、《語錄》等等所輯錄之《二程易說拾遺》,進而從事深入之探討與比較,誠具易學史與學術研究之意義。
本文即擬從易學史之角度,略論本書之價值,相信對於未來從事有關宋代易學研究者,當能藉由本書獲得更為宏觀深入之瞭解。
關鍵詞:二程易說拾遺、程顥、程頤、易學史、易經一、前言20XX年初,旅居美國賓州程德祥先生知我撰有《周易程傳註評》一書,雙方魚雁往返,相談甚洽。
德祥先生為伊川二十九代裔孫,熟諳二程家學,並惠寄清.康熙年間,朝鮮.宋時烈所編《程書分類.易類》一卷1,該書彙集《二程集》中之易說,頗便於閱覽。
余驚喜拜讀之餘,並信手核對書案前《二程集》,始覺其中頗多疏漏,既驚嘆二程易說及與易學相關資料之繁富,誠可輔翼《程傳》,並提供宋代易學史撰述之參考,復憾惜宋氏疏漏如斯,於是遂有重作之志。
自20XX年起陸續所發表〈二程集易說初探〉2、〈二程易說的編纂與研究〉3,即為初步研究之成果。
今隨《二程易說拾遺》編纂之即將完成與研究之深化,並植基於上述二文,遂以〈試論《二程易說拾遺》在易學史上之價值〉一文為題。
關於二程易說編纂工作,宋時烈曾將《二程全書》略做分類,編成《程書分類》一書,並將所收錄二程易說,併為《易》類一卷,凡287筆;(不含《程傳》一書),惟據筆者自《二程集》所輯易說,竟達500筆以上,顯見宋氏《程書分類》一書遺漏甚多,加以其書於易類未再進一步分類,查考不便。
明代周易发展历程
明代周易发展历程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在这个时期,周易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明代周易的发展历程。
明代初年,由于前朝元代的政治动荡和战乱,导致学术状况低迷,周易的研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然而,随着明太祖朱棣的统一江山,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学术氛围逐渐恢复。
明太祖本人对周易十分关注,他在位期间曾多次下令整修《周易》经书,弘扬周易思想。
此时,周易在社会上的地位开始重新上升。
明代中期,朱棣的孙子明神宗即位,他是一个文化爱好者,十分推崇周易。
他亲自给历代诸葛亮笔录的《易》作了评注,对《周易》进行了修订,力图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应用。
同时,明神宗还下令将《周易》编入官方考试科目之中,使得它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明朝末年,明思宗登基,他对周易的研究也有所贡献。
明思宗曾命令士人编纂《周易大全》,将各个经卦进行了详细分类和整理。
这使得周易的研究进一步系统化,方便后来的学者进行研究。
此外,明思宗还邀请当时著名的周易研究者吴国宾,为《周易大全》进行注解,增加了该书的学术权威性。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对于学术研究的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然而,一些学者仍然在这个时期继续致力于周易的研究。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当属明朝末年的王守仁。
王守仁在其著作《格物致知篇》中,阐述了自己对周易的理解。
他认为,周易不仅仅是一种卜筮的方法,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指南。
他试图用周易的思想引导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人生的真理。
总的来说,在明代,周易的发展经历了从低迷到复兴再到整理归纳的过程。
明太祖、明神宗和明思宗的重视以及一些学者的努力,使周易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是王守仁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周易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明代末年的社会动荡对周易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到了明朝末年,由于政治乱局,学术研究逐渐被搁置,直到清朝的进一步整顿才有所恢复。
总体而言,明代是周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尽管在某些时候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周易的研究受到一定的阻碍,但在明代的重要学者的努力下,周易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历代华夷论
历代华夷论华夷,尚矣。
《诗》《书》所称,《春秋》所辨,《礼记》所述。
盖自轩辕而始分华夷,衡阳王子所以为《黄书》也。
名始于黄帝,而义备于孔子。
孔子以为《春秋》褒贬,内诸夏而外夷狄,诸侯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用夷礼则夷狄之。
朱子曰:“春秋大指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霸而已。
”谨严于华夷之辨,使华夷不相越,而又用夏变夷,以天下为一家。
为之界而不相乱,义之确乎不拔也;用夏变夷,所以平天下,仁之广大无外也。
而界不可泯,用夏变夷,而不可用夷变夏。
汉儒继之,多明华夷。
汉之华夷意识颇强,而四夷宾服,世称强汉。
至浮屠之入中国,平等之说兴,而华夷之界几泯矣,华夷之防驰。
五胡乱华之后,虽有盛唐,不过瞬间荣光,而后有弱宋之祸,蒙满之劫。
夷狄蹈天,莫大之祸,仁者惧之,宋之郑所南,明之方正学,丘琼山、王船山诸君子皆著书严明华夷之辨,以为后世之诫,使勿复蹈于前辙,其言详矣,意念深矣,而晓明华夷之辨者莫如王船山也!多录其言。
清末刘师培著《攘书》以反清,其论多韪,颇动志士之心,后虽变节,然君子不以人废言,故亦取其说。
辛亥革命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义而覆满清,然满清虽覆,汉统不明,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至于国初,则以贡阐而没华夷之义,民族平等之说昌,而华夷为世讳,甚者诋为封建糟粕,民族歧视,以不利民族团结,凡古之夷狄,皆改称少数民族,尚何有乎华夷之辨?所为教科书,五胡乱华乃称少数民族南下。
古称五胡乱华者,以为夷狄之祸也,今乃称为少民南下,则非夷狄之祸,而南下,惟帝王之师可称也,是何歪曲历史之甚而尊夷狄之至也!而前车之覆,后不知诫矣,歪曲史者,叛史也,叛史者,叛道也。
华夷为世讳,而义隐于今至此之极,吾甚悲之!特选录历代华夷论以示能知者。
世之论华夷亦多偏,或以华夷者,文化之辨耳,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则夷狄窃中华之礼乐,亦以为中国耶?盗中国之土,而奉为中国之主耶?此说兴,而中华之败类媚虏酋而无惭矣。
闻用夏变夷,而不许夷狄之窃,夷狄之僭也。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传说的故事原型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传说的故事原型杨永康[1]
【期刊名称】《《明史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通鉴博论》是⼀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宁王朱权奉敕所撰。
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的在于垂鉴⼦孙,因⽽它只是⼀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太⾼的学术价值。
《四库全书总⽬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
但是,《通鉴博论》⼀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值得重视。
⼀朱权与《通鉴博论》的纂修朱权,号臞仙,明太祖朱元璋第⼗七⼦。
洪武⼆⼗四年受封宁王,逾⼆年就藩⼤宁。
靖难兵起,燕王朱棣挟之同⾏,为⼰草檄,且与之约''事成中分天下''。
【总页数】12页(P.21-32)
【关键词】朱棣; 博论; 历史; 报施; 价值; 原型; ⼤宁; 四库全书; 通俗性
【作者】杨永康[1]
【作者单位】[1]⼭西⼤学历史⽂化学院
【正⽂语种】中⽂
【中图分类】K248
【相关⽂献】
1.⼀部民间传说的历史演变——谈陈三五娘故事从史实到传说、戏曲、⼩说的发展⾜迹 [J], 蔡铁民
2.从梁祝传说的结尾看民间故事的⽣长机制 [J], 施爱东
3.额尔古涅-昆传说的神话原型--蒙古、突厥语民族狼图腾神话传说探讨[J], 那。
历年易理
历年易理历年易理中庸云。
君子之道费而隐。
虽夫妇之愚。
可以与知焉。
及其至也。
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盖大道非时不降。
有微而显。
微则难见。
显则易之。
良以天命授受。
莫之然而然。
既难以尽考。
故此真道隐显。
世人莫测。
昔五祖授法六祖并传衣钵。
云汝为第六代祖。
且告以衣以征信。
代代相承。
是则天命授受之显。
其后道转火宅。
衣止不传。
乃为真道之隐。
六祖而后。
累传至徐杨十三祖。
天命在隐显之间。
十三祖以后。
天命实暗转于山西姚祖鹤天。
是为十四祖。
其时魔子兴行。
争夺天盘。
祖归空后。
道统自此以混。
下传王祖觉一。
仍系暗授道统益乱。
王祖悲天悯人。
唯恐教传旁门。
学失正路。
误此亘古难过之良机。
因有是书之作。
是书作非一时。
理本三易。
故曰历年易理。
皆以阐明性理心法。
并其天命之所承者。
即为明师。
亦即不二法门之所在。
书中迭言应运收圆。
而终王祖之世。
未尝收圆者。
盖数变而有常。
收圆实自此始耳。
光绪十年丙戌。
春三月。
王祖归空于天津杨柳青镇。
其后清虚刘祖继承天命。
为十六祖。
传于路祖。
是为十七祖。
亦即白阳初祖。
民国十四年乙丑。
路祖归空。
天命再传至弓长二祖。
办理末后一着。
始得三曹普渡。
自开天以来。
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至此所谓三期收圆者。
盖已迫临目前矣。
夫不之命。
无以为君子也。
又曰君子畏天命。
小人不知天命。
惟其不知。
故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阅是书者。
倘反覆玩索而有会于心焉。
则审时察机。
幸勿失此十二万年来惟一之佳期。
以求得金线大道。
而超脱末劫。
超脱生死轮回可耳。
王祖觉一。
讳学孟。
号北海老人。
着有学庸解。
三易探源。
一贯探源。
三教圆通等书。
类皆阐明性理心法。
天人一贯之旨。
此书重在阐明天命。
尤为访道修道者所当知。
阅者幸勿狎而侮之。
序尝谓圣人之言发于性。
圣人之性出于天。
五经三传皆古圣人借文载道。
发露性天之蕴奥耳。
自孟子而后。
心法失传。
大都教者失意以传言。
学者诵言而忘味。
此经学所以不明也。
经既不明焉能明圣人之性。
性既不明焉能知性出于天。
中庸云。
天命之谓性。
即天推性由本及末之传也。
周易国学节选:天人合一八则
周易国学节选:天人合一八则中国最广大的哲学智慧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一、自明,人对自我内在思维的体察是天人合一的神性所居,心性不离本体。
彖曰:“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中庸曰:“在明明德[乾源1] 。
”禅学强调“不立文字”,明以心解,无赖外物。
易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所谓神者变化合一者。
心明就是天理,思想完善的人对应了天道。
所谓一者,以一而明,是玄机的统一。
以系统的、意象的归一作为思索的总趋势。
其根本是对人的统构的直觉的确认。
西方哲学起初相信逻辑,却不相信“玄学”。
同构的认知是玄机的统一。
佛宗讲“转识成智”,所谓庄子云“斧去鼻灰”,易曰:“公弋取彼在穴”是也。
中国的诗歌反映了意象的、玄机的统一。
自明依赖于文化自身的存在。
中国文化的描述挖掘和强化了人的生命的直觉感受,并成为了人存在之前提。
内求统一是天人统一的哲学来源。
“内学”者的最大成果就是自我的成长。
输入者是旧我,输出者为新我。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修道而为、体仁而明。
内求统一不仅是中国文化统一的前提,而且中华智慧统一性的由来。
心明是以人的主体的自由的判断力为基础的。
人统构的直觉是系统思考的最大范畴。
黑格尔热烈地赞成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即人这个主体为世界立法,以使知识和道德可能《逻辑学》绪论讲:“理性批判的最深刻、最正确的发现之一就是认识到构成概念的本质的统一就是统觉的原始的、综合的统一。
”不过在具体的应用中,康德仍然是不相信“智的直觉(intellectual intuition)”,他认为智的直觉只能被划归到上帝,属于(divind mind),神心才有智的直觉,人心并不能有。
梁启超在《劝学》中的文字,“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心明就是天理”。
自明的统一性是可以发展的。
以发展自我的直觉和思维为最终的归宿对象。
应当怎样看待宋元易代
脉相承 。国人 每每 为此 深感 自豪。中华文明从未
中断 , 在 世界 上 绝 无仅 有 。这 一 几 乎 众 口一 词 、 别 无
异议的定 论 , 近年 来遭 遇 颠覆 性挑 战 。“ 压 山之 后
无 中国 , 明亡 以后无华 夏” , 此 说而今 流传很 广。 岂 止 文明中断 , “ 中 国曾经 两次亡 国…‘ 宋 朝之 亡亡 天
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声中建立起来的明朝一建立即着手官修枟元史枠表明明朝人认为元朝攻灭南宋明朝取代元朝无非是改朝换代而已同所谓中国灭国与复国丝毫不相干
◎ 张 邦 炜
内容提要 将 宋元 易代视 为“ 第 一次亡 国” , 出 自孙 中 山。但 他的 民族主 义思想在
辛亥革命前后发展 变化较大。孙 中山是 中华文明从 未 中断论 的首倡者之一 , 他较早采 用
一
回事 , 与“ 压 山 以后 无 中国 , 明亡 以后 无华 夏 ” 有
统宣言书》 声明: “ 国家 之本 , 在 于人 民。合 汉 、 满、 蒙、 回、 藏诸 地方 为一 国 , 即合汉 、 满、 蒙、 回、 藏诸 族
为一人 。是 日民族 之 统一 。武 汉首 义 , 十数 行 省先
后 独 立 。所 谓 独 立 , 对 于 清廷 为 脱 离 , 对 于 各 省 为 联
的“ 两 次亡 国” 论, 到辛亥 革命 后仍 无 根本性 改 变。
号 出于反 对 民族 压 迫 , 推 翻 清王 朝 , 终结 皇 帝专 制
势, 改变起来实 在太难 。孙 中山直 至晚年 , 仍 称蒙 、 满等 民族为 “ 外族 ” “ 异族 ” , 有意无意地将 这些少数 民族排 除在 中华 民族 之外 。孙 中山不是主张促 进民 族融合 , 而是 主张 实行 民族 同化 , 这一主张与他提出 的民族平等原则相 违背。孙中山形 革命 党誓书 及联 系暗号》 的不
明元易代是文明倒退的悲剧
中占据领 导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 , 朱元璋及其开创 的制度是 中国历 史的 大悲剧和大倒 退。”侯教授 的这 一结
朝近 百年 的和平共处 ,各族人 民的水 乳交 融达 到了很高 的程度 。然而元亡 明兴 ,腐朽 的夷 夏思想抬 头,国内民 族隔 阂加大 ,民族冲突加 剧。
方面 刺探 中国情报 ,另一方面教唆 中
国安分 守 已的百姓想入 非非”。
其次 ,明朝 的海 洋 政策 与元 朝 相 比毫无进步可言。朱 元璋 的禁海迁
臾不 能或 缺 的辅 佐 。 为 了身后 政 权
觉
照
的平 稳过 渡 ,杨 修 必须 死 ;为 了军 国大 事 的 需要 ,杨修 还 得 留。曹 操
的唯 一 办法 ,是 在 自 己生 死 临界 点 之 前 再杀 杨修 ,还 得有 冠 冕 堂皇 的
后 并有 非凡 才 华 。曹操 请 出杨修 ,
于耍 小聪 明 实为误 读 。
修 之死 ,实 因其参 与曹 丕 、曹植 之
曹 操 在 新 修 的相 府 大 门 写 下 个 “ ” 字 , 杨 修 令 工 匠将 门 改 活 间的权 力 角逐 。曹操 在 考虑 接 班人 时 ,首 先 选 中 聪 明 且 宽 厚 仁 爱 的
侯 扬 方教 授在 Ⅸ 朱元 璋 :一 个 全 面倒 退 的 制度 创 立者 》 一 文 中指
并 因太有 才 遭 到曹操 嫉 妒 。约 10 0 8 年 以来 ,由于 受 后汉 书 、 《 三 国演义 》 等 的影响 ,后 世人 一 直这 么认 为。其 实,送杨修 上断头 台 的,是 他极 力辅佐 的曹植 。 曹 操 是 最 爱 惜 人 才 、 最 能延 揽 人才 ,也 最会 使 用人 才 的。 杨修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精彩摘录
这是《明代哲学史(修订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明代哲学史(修订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10章邹守益“戒惧” 之旨及其家学
第12章聂豹的归寂 之学
第11章欧阳德的动 静体用合一说
第13章罗洪先对于 归寂主静说的全面
阐发
01
第14章王 时槐的透性 研几说
Hale Waihona Puke 02第15章胡 直对心学宗 旨的发挥
04
第17章王 艮及泰州之 学的初创
06
第19章耿 定向的“不 容已”之学
03
第16章李 材的“止修” 之学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良知
碰撞
阳明
思想家
第章
文化
传入
修订版
哲学
发展 哲学思想
佛教
哲学史
诚意
天主教
心学
先天
朱子学
哲学
内容摘要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 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 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 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 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 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初中历史知识重要哲学术语简释素材
重要哲学术语简释【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
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
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
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
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
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
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
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
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
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
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德】道德,品德。
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
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
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
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
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相传为西周初年周公旦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
意为统治者应崇尚道德,以保其民人固其天命。
一方面为革商之命作辩护,另一方面又作为统治的手段。
【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
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气】本义为云烟、云气。
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八卦】《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
《地理天机会元》
《地理天机会元》徐民曰:理气之妙,不上二气五行生克制化数字。
故古人云:阴阳五行颠倒之类,识破便是大众仙是也。
此经篇中,阴阳五行颠颠倒倒随局取用。
发明杨廖前人所未发之旨。
学者从者,理气之妙,则此经岂可忽乎?顾氏旧集失录,予今补之。
审势篇第一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仰观牛斗之墟,乃见众星拱运。
俯察冈阜之来,方识平原之起迹。
万山一贯起自昆仑,沟出孤宗分行八极。
乾坤坎离及兑归绝域,而西通瀚海。
震与巽三条入中国而五岳分居。
是故黄河界,而西北丑艮行龙。
长江限,而东南巽辰起祖。
惟寅甲卯乙之落脉,为河江中柱之根基。
冈垅平原之分别,犹体骨肌肉之相附。
肌肉林于骨外,血脉行于肉中,知血脉流动之情,见肌肉荣枯之理。
是故众水趋归东北,而坤申之气施生。
群流来向震辰,而乾亥之龙育秀。
甲卯成胎,不食酉辛之气。
午丁生息,岂乘坎癸之灵。
观众水之交衿,而雄雌乃见。
察万里之平垅,而首尾当知。
纵是回头顾祖之龙,岂脱父母本生之气。
故顺水直冲,而逆回结穴,方知体段之真。
若还逆水直冲,而合衿在后,断是虚花之地。
乾源旷野铺毡,细认交襟。
极垅平坡月角,详看佳结。
审气篇第二龙分三八,气属五行,定阴阳消长之理,明孤虚旺相之因。
是故壬癸来自兑庚,乃作体全之象。
坎水迎归寅卯,名为领气之神。
三阳交泰,而震星呈祥。
四伏生嗔,而天罡蚀气。
在诸火地,自焚阙尸。
木入金乡,依稀绝命。
火龙畏见兑庚,遇北辰而自废,东震愁逢火劫,见西兑而伤魂。
是故阳龙左旋,从生趋旺。
阴龙右归,自旺朝生。
最善来乘于进气,切忌陷入于休囚。
到头囚谢旺水聚,而财禄尤宜。
入首衰微生神会,而人丁可救。
所贵双兴并至,那堪两败重逢。
生气短而死气长,凶多吉少。
死气短而生气长,福重祸轻。
顾祖迴头,逆势重於举鼎。
遭伤历劫,进气轻似鸿毛。
是故壬剥癸,癸剥壬,水龙互用而自纯。
丁换丙,丙换丁,火气相须而不疚。
亥龙忌杂乾壬,许通一路。
巽地怕兼辰已,只爱单行。
直受无庇,曲来有玷。
寅甲艮何堪并至,酉庚辛乃可双行。
乾坤二位到头虽发福,而终归败绝。
白话《经学历史》(十一)统一时代(上)
⽩话《经学历史》(⼗⼀)统⼀时代(上)学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转移,但也不完全按照时代的变化⽽转移。
例如隋朝平定陈朝,天下统⼀,南北的学问也⾛向了统⼀,这就是学术随着时代变化⽽转移的明证。
但是天下统⼀是北⽅统⼀南⽅,⽽经学的统⼀却是南⽅统⼀了北⽅,这就是学术不完全随着时代变化⽽转移的明证。
《北史·儒林传》序说:“⾃正朔不⼀,将三百年;师训纷纶,⽆所取正。
隋⽂……平⼀寰宇,顿天⽹以掩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靡不毕集。
……齐、鲁、赵、魏,学者尤多。
负笈追师,不远千⾥。
讲诵之声,道路不绝。
中州之盛,⾃汉、魏以来,⼀时⽽已。
及帝暮年……不悦儒术……遂废天下之学,唯存国⼦⼀所,弟⼦七⼗⼆⼈。
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郡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
徵辟儒⽣,远近毕⾄,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之下。
纳⾔定其差次,⼀以闻奏焉。
于时旧儒多已彫亡,惟信都刘⼠元、河间刘光伯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后世钻仰。
所制诸经议疏,搢绅咸师宗之。
既⽽外事四夷,……其风渐坠。
……⽅领矩步之徒,亦转死沟壑。
凡有经籍,因此湮没于煨烬矣。
”按:《北史》对于隋朝经学盛衰的情况及南北学统⼀的情况说的都已经很明晰了,⽽北学并⼊南学的原因说的还不是⼗分清楚。
南朝的⾐冠礼乐、⽂采风流,常常是北⽅⼈羡慕的对象。
⾼欢说:“江东复有⼀吴⼉⽼翁萧衍者,专事⾐冠礼乐,中原⼠⼤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这便是当时北⼈称羡南朝的证明。
经学本是质朴的,不是专家便⽆法解释,俗儒⼀看第⼀反应是不喜欢的,北⽅学者笃守着汉学,是较为质朴,⽽南⽅学者善谈名理,⽂采飞扬,这便做到了雅俗共赏。
所以南朝虽然是亡国之余,却可以改变⼀时的风⽓,使北⼈舍弃旧学⽽学习南学。
正如王褒⼊关,当时的贵族都学王褒的著作,⽽赵⽂深的著作便被抛弃了。
赵⽂深知道这种风俗难以扭转,于是也开始学习王褒的著作。
庾信到了北周以后,贵族墓志多出其⼿。
庾信有“韩陵⼀⽚⽯可共语,余皆驴鸣⽝吠”的句⼦。
这都是北⼈重视南学、南⼈轻视北学的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朱元璋的元明易代观及其天命论杨永康摘要:明朝建立之后,为了宣扬自己受命的正义性和合法性,朱元璋有意篡改了元明易代的历史,提出了元亡于盗贼,自己取天下于群雄的观点。
他指责红巾军为盗贼,与红巾军划清界限,避免背负以下犯上、以臣逆君的道义包袱,突出自己受命之正。
在此基础上,朱元璋进一步提出“天不与首乱者”的天命思想和“天道报施”的历史观,试图从理论上解决自己受命之正的问题,推动了儒家天命论的发展。
关键词:朱元璋;元明易代观;武王非圣人;天命论中国古代新旧王朝交替之际,新的统治者总是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受命于天,用来笼络人心。
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如何看待元明易代的历史,如何解释天命,如何宣扬自己受命之正,朱元璋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儒家天命历史观中所存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中国古代儒家天命论的发展。
一、传统儒家天命论的内在矛盾天命论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基本范畴之一,它规定着皇权的正义性和合法性,历来深受重视。
以殷为鉴,西周的统治者很早就形成了“天命靡常”,“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天命思想。
随着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的出现,“汤武受命”逐渐成为儒家天命论的重要命题之一,“汤武革命”也成为天命转移、改朝换代的理想模式。
与此同时,儒家天命论中还有另一种力量发挥着更重要的影响,即以纲常伦理为核心的价值观。
“天不变道亦不变”,君臣、父子、夫妻伦理关系的永恒性构成了儒家天命论的核心价值观。
“君为天”的纲常观念与“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共同构筑了儒家天命论的价值基础。
通常情况下,这两种价值观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民为贵”的价值观依靠“家天下”的皇权政治模式来实现,皇权政治的正义性和合法性也需要“民为贵”的价值观来装点。
然而,这种君民二元的价值体系本身也隐含着理论危机。
汉景帝时,黄生与辕固生关于“汤武革命”的一场争论,揭示出改朝换代之际儒家天命历史观所面临的尴尬与困境: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
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
与黄生争论景帝前。
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
”辕固生曰:“不然。
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收稿日期:2015-02-18作者简介:杨永康,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
·71·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
履虽新,必关于足。
何者,上下之分也。
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
汤武虽圣,臣下也。
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
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遂罢。
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①对于汤武革命,黄老学说与儒家学说存在截然相反的看法。
以黄生为代表的黄老派认为,汤武以臣弑君,以下犯上,为放杀;而以辕固生为代表的儒家认为,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为受命。
最终,景帝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平息了这次争论,但可以看出景帝从内心来讲还是偏向黄生的,作为统治者谁也不愿意被革命。
这次争议围绕汤武是革命还是放杀展开,最后的结果是辕固生理屈辞穷,拿高皇帝来压人。
虽然辕固生打着天下归心的旗号,支持汤武革命顺应天命,黄生的放杀论恰恰击中了革命论的要害,“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这样的反问对强调伦理纲常的儒家无疑是棘手的,甚至是难堪的。
北宋苏轼明确地提出“武王非圣人”的观点,再次质疑“汤武革命”的正义性和合法性。
包括朱熹在内的学者对苏轼的说法进行了反驳,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但“汤武革命”论所包含的理论危机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苏东坡“武王非圣人”之说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②首先,孔子多次婉转地表达了对汤武的怪罪之意。
只不过因为自己是殷的子孙、周的臣民,不便明说。
“昔孔子盖罪汤武,顾自以为殷之子孙而周人也,故不敢。
然数致意焉,曰:大哉巍巍乎,尧舜也,禹吾无间然。
其不足于汤武也亦明矣。
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又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伯夷叔齐之于武王也,盖谓之弑君,至耻之不食其粟,而孔子予之,其罪武王也甚矣。
”其次,孟子乱孔子家法,表彰汤武放杀行为,乃孔氏罪人。
“而孟轲始乱之曰:吾闻武王诛独夫纣,未闻弑君也。
自是学者以汤武为圣人之正若当然者,皆孔氏之罪人也。
使当时有良史如董狐者,南巢之事必以叛书,牧野之事必以弑书,而汤武仁人也,必将为法受恶。
周公作《无逸》曰: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
上不及汤,下不及武王,亦以是哉。
”不惟孔子怪罪汤武,周公亦罪之。
再次,文王之道才是君臣两全之道。
“文王之时,诸侯不求而自至,是以受命称王,行天子之事。
周之王不王,不计纣之存亡也。
使文王在,必不伐纣,纣不见伐而以考终,或死于乱,殷人立君以事周,命为二王后以祀殷,君臣之道岂不两全也哉。
武王观兵于孟津而归,纣若改过,否则殷改立君,武王之待殷亦若是而已矣。
天下无王,有圣人者出而天下归之,圣人所以不得辞也,而以兵取之而放之而杀之,可乎?”苏轼认为“圣人出而天下归之”才是王者之道,既实现了有德者居之的理想,又维护了君臣之道两全的纲常道义。
苏子的论调很有一些现代民主色彩,未免过于理想化而显得有些迂腐,却也提出了不同于汤武暴力革命的天命转移之道。
最后,武庚叛周情有可原。
“杀其父封其子,其子非人也则可,使其子而果人也,则必死之。
楚人将杀令尹子南,子南之子弃疾为王驭士,王泣而告之,既杀子南,其徒曰:行乎?曰:吾与杀吾父,行将焉入。
[曰]:然则臣王乎?曰:弃父事仇,吾弗忍也。
遂缢而死。
武王亲以黄钺诛纣,使武庚受封而不叛,岂复人也哉。
故武庚之必叛不待智者而后知也,武王之封盖亦有不得已焉耳,殷有天下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②此段以下引文均出自(宋)苏轼:《东坡全集》卷一〇五《志林·一三条论古》,《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72·杨永康:朱元璋的元明易代观及其天命论六百年,贤圣之君六七作,纣虽无道,其故家遗民未尽灭也。
三分天下有其二,殷不伐周而周伐之,诛其君,夷其社稷,诸侯必有不悦者,故封武庚以慰之,此岂武王之意哉!”苏轼通过楚子南的故事,说明武庚叛周,自有其道义上的责任与义务,不该被谴责。
更进一步揭示了武王不得已封武庚是为了笼络人心,以减轻道义上的负罪感。
无论黄生的“汤武放杀”说,还是苏轼的“武王非圣人”之论,均反映了儒家天命论在解释王朝更替过程时,面临着理论困境。
朱熹对这一问题也显得很无奈,他说:“泰伯之心即伯夷叩马之心,太王之心即武王孟津之心,二者道并行而不相悖。
然圣人称泰伯为至徳,谓武为未尽善,亦自有抑扬。
盖泰伯、夷、齐之事天地之常经,而太王武王之事古今之通义,但其间不无些子高下。
若如苏氏用三五百字骂武王非圣人,则非矣。
于此二者中,须见得道并行而不悖处,乃善。
”①朱熹力图调和革命与纲常之间的冲突,采取了道并行不悖的说法,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如果说书生们空谈理性,回避这一问题,还并无大碍,但是作为政治家的朱元璋则必须面对它、解决它,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关系着大明政权的正义性与合法性。
天命会降在以下犯上的放杀者身上吗?这样的天命会长久吗?朱元璋必须对元明易代的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朱元璋的元明易代观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在道义上存在着“汤武革命”式的悖论。
以儒家观点来看,红巾军为贼为逆,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朱元璋恰恰是以红巾军起家的。
纲常伦理是皇权制度的根本,大明帝国的运转需要士人的合作,如何甩掉红巾军这个历史包袱,取得舆论的支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鼓吹明之代元是受命于天,朱元璋必须要对元明易代的历史做出合理的解释。
首先,朱元璋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认为元人入主中原也是顺应天命,充分肯定元朝的历史贡献。
吴元年冬十月丙寅,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
”②吴元年十二月甲子,告于上帝:“唯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主中国为天下主,其君臣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③洪武元年正月丙子,诏告天下:“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起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④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可以博得元朝士大夫的好感,减轻他们对明政权的抵触情绪。
虽然朱元璋在平定北方的战争中提出过夷夏之辨的政治口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⑤。
但当元帝北走,天下初定的时候,这种夷夏之辨的政治宣传很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元朝正统地位的肯定。
“洪武三年,中书以左副将军所奏捷音榜谕天下。
帝取观之,见其称元朝官为伪官,元兵为贼众,深责宰相曰:‘卿等为宰相当法古昔,致君于圣贤,何乃习为小吏之言,不知大体,岂可称为伪贼耶。
元朝虽是戎狄,然主中国为正统之①(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论语·泰伯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明太祖实录》卷二一,吴元年冬十月丙寅,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印本,1983年。
③《明太祖实录》卷二八,吴元年十二月甲子。
④《明太祖实录》卷二九,洪武元年正月丙子。
⑤《明太祖实录》卷二一,吴元年冬十月丙寅。
·73·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君将及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
元之兴亡自是气运,于朕何预,岂宜以此称之。
四方有识之士,口不敢言,其心决不以为是也。
可即改之。
’”①朱元璋对中书省官方文告称元朝官员为伪官、元兵为贼众十分不满,主动认可元朝的正统地位,并且自认为元朝的臣民,显然是顾及“四方有识之士”的道德压力。
他清醒地意识到大明政权的稳固与运转需要元代士人的合作与支持,极力消解元遗民对明政权的抵触情绪。
当元顺帝之孙买的里八剌被俘获后,大臣建议举行献俘仪式,朱元璋反对说:“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
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虽有献俘之礼,不忍加之。
”②不仅如此,明太祖还稽古制封买的里八剌为侯,主张善待俘获的元氏后妃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