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传播及其道德影响初探

合集下载

博客的媒介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博客的媒介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博客”的媒介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博客作为一个日益壮大的网络传播媒介,其颠覆性的力量,不但塑造着博客自身全新的形象,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媒体的传统和未来走向。

在这样一个博客盛行的时代,对博客所特有的媒介特征、效用的研究以及它在网络世界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媒介价值和影响的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本文通过一系列从博客表象到本质的分析研究,我们将能从中发现问题得到新的启发,以便我们掌握和利用这种媒介而更好地为大众传播服务。

、博客的含义及其发展现状博客是继E-mail、BBS 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其英文名称为“ Blog 或Weblog”, 该词来源于“ 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

通常意义上一个博客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撰写这些博客的人就叫做Blogger。

在网络上发表博客的构想始于1998 年,但真正开始步入主流则是在2000 年。

一系列发源于博客世界的颠覆性力量使全球卷起一阵“博客旋风”。

利用博客与人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也逐渐形成人们新的社交形式和 生活方式。

而这些博客用户的影响力 ,早已超出了他们 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

在短 短的几年时间里 ,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引爆 潮流。

、博客的媒介特征从传播过程来看 ,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媒介分为三 类:制作媒介、传输媒介、接收媒介。

而博客正是集这 三种媒介类型――制作 +传输 +接受 媒介。

表现出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 点。

1、博客是一个制作媒介。

它突破传统大众传播媒 体的主体限制 ,以其技术上的“零壁垒”使每一个人都 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源 , 就某一主题 ,将自己的原创文章 ,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 最新信息线索 ,扼要地整理汇集后采用文字、图像、视 频、音频等各种符号手段对信息和观点进行编码 平台对编码后的信息于一体的传播,通过各种网站平台进行传播。

浅析博客传播

浅析博客传播

浅析我国新兴媒体的发展摘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应用用户数量超过2亿的网络应用就有十几个之多。

我国拥有4.67亿即时通信用户,4.51亿搜索引擎用户,4.35亿网络音乐用户,3.73亿博客用户,3.72亿网络视频用户,3.36亿网络游戏用户,3.09亿微博用户,2.75亿社交网络用户,2.51亿电子邮件用户,2.42亿网络购物用户,2.33亿网络文学用户,2.21亿网上银行用户,2.21亿网上支付用户,1.50亿网络论坛用户关键词:博客传播创新网络文化信息(一)博客传播随着网络社会化的发展态势加剧,中国新兴媒体的应用性不断加强,融合性日益增加,功能日益丰富多元化。

一方面,当前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如网络媒体、网络通信、移动社交、网络娱乐、电子政务、网络购物、电子支付类应用等不断丰富发展;另一方面,网络应用的专业性大大加强,专业信息服务与行业应用已成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重要趋势。

顺应新兴媒体发展大势,基于宽带和移动网络与终端的新媒体应用发展很快。

例如,在移动互联网的促推下,网络第一大应用——即时通信应用——持续快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协会2007年1月10日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5006年底,我国的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人,博客访问人数达1.01亿次人数。

2004年至2005年间,伴随着国内博客托管网站的大量出现以及网易、和讯、tom、搜狐、新浪等一系列商业门户网站涉足博客服务领域的热潮,博客传播从最初的“技术狂热者”走向普通大众。

每一种信息技术,总是以特有的运行模式和规则定义着其发展开传播活动的选择、组织、和展现方式,而这种传播范式,又总在介入社会互动过程中,塑造着社会行为。

这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

阿什德对传播提出的观点,博客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同时也由于博客主页的特点,博客传播才得以构建由个人的主宰的网络空间、多种形式的博客交互和各种层次的博客社区。

浅析网络自媒体传播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

浅析网络自媒体传播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

在现 存的网络形态 中, 可以把网络传播者分 为 “ 从 事网络媒体的 体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工作 人员 ”和 “ 网络个 体 ”两个层 面 。 “ 从事 网络媒体 的工作人 员 ” 与传统媒体的工作人员的性质类似, 即传 播过程 中, 传播者被称为 “ 把
关人 ” , 是信息传播活动的主体; “ 网络个体 ”是 指使用计算机或者手机
泛参与性和 自由性 , 使得 “ 人人都是记者 ” 、 “ 人人都是把关人 ” 。
1 、 网络 自媒体 传播 的 自由性造成 色情暴力信 息泛滥
如今 网络 自媒体的发展速度 已经 让人 不可想象 , 但是过于快速 的 发展 , 必然带来许多负面的因素 。网络法规的不完善, 网络 防范技术 的


网络 自媒体传播的新变化
互联网的崛起 , 使网络传播成 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传媒形态之一。
媒体爆料者, 也不愿选择相信传统媒体的公开言论与执法部 门的判断 。 此事成为一面 “ 多棱镜 ” , 折射出多个引发社会思考的话题 。 有些人将这些可 控性较高的网络 自媒体 当成 了制造舆论的工具 ,
络传播环境的一个新变化 。
二、 网络 自媒体传播引发的社 会道德 负面影响
著名 的 “ 甄 子丹 与赵文卓骂战殃 及舒淇 ”的事件, 就是网络暴 力
的典型代表, 而这些 网络 自媒体的传播者成了网络暴力的摇篮 , 其他媒
三、 网络 自媒体传播引发社会道德负面影响的原 因 1 、 网络 自媒 体 发展 过 于 快速
在现今飞速发展的时代, 不断地有新生的事物诞生, 而 网络 的诞 生
等 网络终端通过微信 、 微博 、 邮件、 博客、 播客 、 个人空 间等形式上网接 又是极其重要 的一部分 。想要发展 , 在世界上 生存就要赶得上世界 的 受和 发布信息的任何个体 。网络传 播时代 , 网络提供 了最大可能的广 脚步 , 不被落下。 网络 自媒体的异军突起, 是社会发展的偶然更是必然 。

博客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博客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S I E H I F R A IN D V L P E T&E O O Y C— C O M TO E E O M N T N CN M 文章编号 : 0 ~ 0 3 2 1 ) 1O 2 — 3 1 5 6 3 (0 1 l— 16 O 0
2 1 年 第 2 卷 第 1 期 0 1 1 1 收稿 日 2 1- 3 1 期:0 10 — 5
博客文化具有 网络文化的一些特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是主体性 和交互性 。写博客是一种文化 活动 , 作者是在对
自己的思想 、 情感 和信息进行一些文字组织 , 这是 由其 自身 的主 观能动性决定的 ,强烈的 自我表现意识使 主体性成为博客文化 的显著特征。同时 , 博客能够对于其他人产生某些 方面的影响 , 其他人可以通过 留言方式与作者互相交流 、 碰撞 和影 响, 这就体 现 出博客文化的交互性。 二是开放性 和平等性。博客写作没有时空的限制 , 只要具备 网络技 能和基本设施 , 人人都能成为博 客作 者 , 人人都可以平等 地共享博客资源 , 客的宽泛性和容纳性 , 客文化具有开放 博 使博
重要基础。
首先 , 博客能为大学生交流 、 沟通提供 良好的空间 , 客高 博 效、 快速 、 方便 、 独特 的交流方式与 当代大学生好奇 、 乐于幻想 、 追求独立 的要求相 吻合 ,大学生能够通过博客获得情感上和思
想 上 的交 流 , 一 定 程 度上 得 到 精 神满 足 , 于 大学 生 丰 富 情感 在 对 和 张扬 个性 具 有一 定 的 积极 作 用 。
色彩。
博 客是 一 种 全 新 的 网络 形 式 ,它 的形 式 和 内 涵 与现 代 人 的
文化诉求和思考方式有众多不谋而合之处 ,迅 速成 为当代大学 生表述生 活和思想的一个重要渠道 , 大学生博客群体 日渐庞大 。

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其秩序建构

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其秩序建构

天盖地,在一片稿海中,策划者选取了几
等的所谓新闻策划。其实光从标题上就能
安徽新闻奖设立的优秀新闻策划奖项,也
个代表性的新闻点,摘编自多家权威纸
看出,这根本不能称之为策划,只是将一
成了各家媒体争抢的香饽饽。新闻策划水
媒,集综合性、权威性、独特性、广泛性于
篇通讯稿从内容上分割成并列的若干小
平的高低,显然已经被当成提高办报水
签,这些直接透视的是博客在其传播过程
噱头欺骗受众、速走红。
中存在网络伦理的弱化、
迷失等问题。
有甚者,
发布暴力、
色情等出格的内容赢取
但是,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
一、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存在感,比如“木子美现象”以及“艳照门”
上的一切信息都可以通过复制、粘贴抑或
单向的线性关系,而是走向彼此之间的非
些或所有的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的
3、博客传播与人身攻击问题
线性的多维互动。博客在为各种价值观提
分配可以有利于最不利者。④
博客的特点是自由与开放,但在有些
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增加了网民在阅读
罗尔斯认为:当每个人对自己在权力
情况下,不顾任何社会影响的网络信息传
过程中选择和判断的难度,这样容易导致
比如,2006 年的年初,身为中国社科
现实的、基本的平等:所有的社会基本善,
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标尺,
助长了女孩追逐
“白富美”

男孩争做
在博客的世界里,权利问题尤为突
会常务副会长的白烨老师,曾在自己的博
中国”的创始人方兴东也曾因为在自己的
源,
不断造就了缤纷多彩的文化盛宴,
也为

博客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博客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试析博客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摘要:博客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网络信息生成和传播的一般特点。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对博客的接受与使用远远超出于其他社会群体,博客已经成为大学生们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情感交流场所。

博客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既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如何在充分发挥博客积极作用的同时,克服其负面影响,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博客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一、博客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或weblog翻译而来[1]作为一种十分简捷、容易操作的个人信息发布载体,任何人都可以像注册邮箱那样通过利用博客,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特定资源的共享。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晶,博客对人们的影响已经广泛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正是缘于对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这种特征的深刻认识,人们常常评价说,因为“博客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球已经切切实实变成了“地球村”。

在“地球村”中,信息快速生成和飞速传播,人与人之间借助于网络联系越来越紧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要素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苑囿彷佛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得以淡化。

正是在对互联网这种发展特点深刻体认基础上,有学者遂将这样一个时代称之为网络时代,昂或是博客时代。

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历来都是新技术与新发明的最积极的接受者与传播者,也是最容易受新技术与新发明的影响群体。

博客之于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和冲击,已经广泛的流布于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学生的升学考试还是毕业求职,无论是他们的学科测试还是过关应试,无论是科研创作还是情感交流,大学生都愿意借助于博客这一信息平台发表意见,表达看法,或交流心得、实现相关资源共享。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与精神情操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博客中的各种信息的影响,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的负面作用。

博客的传播学研究和道德诉求

博客的传播学研究和道德诉求

自主 注册 的空 间 , 依 附于 大 型 网站 , 不 突破 了传 统
个 人 主页 的诸 多 局 限是 一种 蕴 涵 网络 原 质力 量 的

博客 的界定及 其特征
以公 众为 中心的新兴 网络传播形 式。与传 统媒体相
比 , 客有鲜 明的个性 特征 : 博 实时性 : 客 内容 更新 频 繁 , 乎 没有 固定 的 博 几
摘 要 :博客是一种 蕴涵 网络原质 力量的 以公 众为 中心的新 兴 网络传播形 式。它借助延 伸信 息空间的 多维度传播 方式和传 受合 一的传 播形 态, 使公共领域 的个人化传播 和双向反馈传播成 为可能 , 示着个人媒 预 体时代的真 正到来 。这给传 统道 德带来 了一 系列 的 中击 : 虚拟性弱化 了道 德规 范, 信息 多元化 导致道德信念 的迷 失 , 匿名性导致 了道德人格的异化。博客 时代的道德诉 求主要是博客主体道德人格 的主观 能动性提 升和
自律机制 的倡导和构 建 , 包括 建立道 德评 判标 准和信 息批 判 能力, 养恒 久的道德情 感 , 培 磨练 坚定的道德 意 志, 增强 自律的道德诉求等 。这将有助 于更好地发掘 出个人 的社会价值 , 拓展 网络 的道德视 野, 发挥 网络的知 识价值 , 而提 炼 出一种健康 、 从 个性 、 平民的博客 精神。
是博 客 自我存 在的表现方式 。个人 用文字捕捉 自我 个 大 众 传媒发 布 、 众接 受 的单 向传 播模 式 , 受 并且
刹那 问 的所思 、 想 、 所 所感 , 依据 自我 价值 观表现 出 通过 议程 设置 和执 行 “ 关人 ” 职能 , 效操 控着 把 的 有 点 面到 的个人行 为 、 角度 、 思想 , 使博 客成 为真正 意义上 的 受 众 的参 与性 。博 客的出现使点 到点 、 到面 、 个 人传媒工具 。 面、 网到网的散 布型 双 向传播 模 式得 以实现 。存 博 共享 性 : 用博 客 方式 生 产知 识 , 以一种 非 市 客的 自主世界里 , 是 处于 被动地 位 的受众 的社会 参 与 场 的方式进 行生产 ,或 者说是 非 中介方式 的生 产 , 性 大 大加强 , 他们 可 以被建构 成 名符其 实有 明 显的 其 中生产就 是消 费 消费就是生 产 。但它不 一定 以 参 与性 的公众 , 管 网络上 的“ ” , 尽 面 相对 大众 传播来 市场 为 中介 进行 交换 , 识是 以共享 方式 扩散 的过 说 范 围较 小 , 当其 汇 聚到一 定 的程 度 时 , 会对 知 但 便 程 。每 个博 客有 固定 的网址 , 有 网 民都 可 以通 过 大众 传媒造成一 定 的影 响和压 力 , 所 使传 统媒体 的地 这 个 网址 阅读 文章 , 似公 开 的记事 本 , 个 人 资 位 和影 响力受到 了威胁 。网上 的新 闻传播 , 味着 类 使 意 源共 享达到最 大程度 的实现。 每个读 者都能成 为作 者 ,人们 不再 只是 “ 费” 消 新 而是 更主动地 寻找 正在发 生 的新 闻 , 这样 , 客 博 互动 性 : 博客 以留 言 的方 式进 行交 流 , 者 和 闻 , 传 受 者可 以实 时互 动 , 为真正 意义 上的对话 者 。打 就赋予 了个 人前 所未有 的对媒体施 加影响 的权 利 。 成 破 了传统媒 体 中单 向的传播方 式 , 信息 的发 出者也 可以是接 收者 , 有双重 性 。这 种互 动性 可 以调 动 具 而不能参 与的交流 。 2 传 受合一 的传播 形态 、

博客的传播学研究和道德诉求

博客的传播学研究和道德诉求
人在 网 展 示 自我 、 他 人沟 通交 流 的综 合 工具 传 统 意 义 七的 与 日记 , 属 于 个 人 的 私 秘 空 间 . 基 于 一 个 封 闭 自我 的独 享 . 是 是 是 自我传 播 的原 始 表 达 方式 。对 博客 而 言 , 享 、 流是 其 赖 以存 分 交 在 的基 础 。博 客们 发 布 网上 日志 , 以公众 化 的形 式发 表 私人 的 内 容, 通过 文 字 、 片 和链 接 , 个人 在 一 、 活 、 习 中 的心 情 、 图 将 作 生 学 感悟 、 考 等 全 面地 展 示 给公 众 , 在博 客 网 站 上浏 览 他 人 发 布 思 也 的信 息 和知 识 , 博客 成 为 了公 共领 域 与私 人领 域 的交 集 。其 对 于 链接 的利 用 , 又把 个 人 交流 发 展 为公 共 交 流 , 别人 的成 果 整合 把 在 自己的 信息 和 知识 发 布 中。 当每 个博 客 以 自己 的 网贞 组 成博 客们 的共 同主题 时 , 数 的分 享便 构成 了共 享 无 独 享 基 于 封 闭 的 自我 .而 分 享 则 意 味 着 有 一 个 拥 有 者 主 体 , 味着 从 这 个 主 体 出 发 而 指 向 他 者 。要 实 现 这 种 分 享 , 意 首 先要 设 定 他 者 的 存 在 . 且 确 定个 人 主 体 与 他 者 之 间 的关 系 。 并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 有 谁 会 和他 人 分 享 自 己的 日记 。这 是 由现 实 没 社会 中 人 与 人 之 间 的关 系 所 决 定 的 。 博 客 世 界 里 , 享 却 成 存 共 了一 种 普 遍 的 价 值 观 和 内 在 精 神 ,原 因就 在 于 这 是 一 个 虚 拟 的世 界 。 这 就 给 予 了人 们 特 别 是 青 少 年 一 种 超 越 现 实 世 界 的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日照广播电视台陶玉亮牟成星摘要互联网无疑是传播媒介的一大革命,它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严格地讲,户联网仅仅提供了一个媒质,它的使用方法是多样的,这主要是取决于使用者的需求和理解。

博客便是互联网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网络传播方式,博客如同其他一些新媒体现象一样,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的范畴而具有社会意义。

博客的英文Blog一词的翻译,有人称它是继Email,BBS,ICQ,MSN,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虽然这一提法还有待商议,但足以说明博客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了。

当前关于博客的传播学分析的书目,对此问题已经做出了了很多阐释,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口径,但尚处于百家争鸣阶段,因此相关思想的火花也不断出现。

相信随着博客这一传播形式自身的不断发展,其理论也会日臻完善。

本文的写作,我主要从以下十几本书中汲取思想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升华对博客传播学分析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得出个人对博客的见解。

关键词:博客概论;博客现状;传播模式;多元思考网络的更新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互动平台和交流方式,这些互动平台和交流方式以各自个性化的设计,满足着人们对网络交流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博客则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境界。

博客的诞生预示着个人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当个体成为博客,也就拥有了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的自主权利,得以从一般的受众变为公众,自主地进入公共领域,也让个人的信息和知识与他人共享。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通过提供一个虚拟的选择性表述空间来传达作者的个性化信息,信息提供者和受众的参与程度及传播内容都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

博客及博客文化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并被视为继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栏系统(BBS )和网络寻呼机(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网络传播无国界,博客不是全新的事物,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

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探索博客传播方式的困境

探索博客传播方式的困境
网站和综合性网站更具优势 。另外 ,由于博客参与主体——博主的 传播中均处于冷落边缘 ,博客传播的同质化
匿名性和分散性 ,广告投放效果难 以得到有效评估 。而且博客服务 和庸俗化 ,正在制约博客传播方式的发展步 提供 商、博客作者以及广告公司三者利益之间的分成 ,也存在难以 伐 。 平衡 的问题 。【 3 ,增值服务对博客传播商业化发展来说 ,也不存 其次
二 、博 客传 播 方 式发 展 困境 的 段 ,免费对于提 高知名度 、增加客户群是 十分关键 的措施。在博客 思 考
在竞争优势 。当前博客服务主要是免费的 ,特别是博客刚刚兴起阶 服务中创建付费增值服务 ,难以建立用户使用的黏性 ,交流方式的
多元化使用户完全可以转移其他沟通渠道。最后 ,风险投资模式 , 相对于获取发展资金 ,这一模式 当前面临风险问题。当前形势下 , 作为新兴事物 的博客传播 ,其传播方式
题 ,博 客传 播 中道 德和法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 衡本 身就
是 一 大 困 境 ,法 律 规 制 的 明 确 性 、实 体 性
1 博客传播 中道德和法律的平衡困境 .
博客作为网络空间交流平 台 ,其发展主 要 目的是挖掘和展现个 人社会价值 ,拓展网络知识价值 ,成为大众化交流媒介。但是博客
以及 强制性更 大作 用地规范 了个 人实体行 为 。但 由于博 客交 流的特殊 性 ,虚 拟化 的 个人 主体重 在道德 自律 ,适 当的法律规 制 也许 是解决 博 客传 播中道 德和 法律平衡 困
博 客因为资金问题而休克 ,直接 引发博客寒流来袭的大争论。截至 质化 ,多元价值判别标准冲击网络个体的价 2 1年6 0 0 月底 ,国内共有3 3 2 家博 客类站点 ,访客数为4 4万 ,比年 值观。第三 ,博 客传播 中个体的匿名化 、隐 89

博客的传播及其道德影响初探

博客的传播及其道德影响初探
博客的 传播及其道德影响初探
传媒 与 艺 术
博客的传播及其道德影响初探
张莉娟
( 陕西省女子监狱十三分监 区 陕西西安 7 1 0 0 1 6)
【 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 本文介 绍 了博客的类型 , 分析 了博客的传播特 点, 探 讨 了博客的传播对 道德造成的影响。认 为博客 的虚拟空间使道德规 范
主体 的意识 。而在 传统的传播 中, 信息都是从 发出者通过 媒介传递给 隐 蔽性给道德人格与 道德 自我的 分裂提供了机会 , 可能使 道德人格发 接 受方, 通常情况下 信息的发出者不同于接收方 , 二者是分离的 。而对 生异变 。 于博 客的传播模 式而言 , 每位博 客都可 以直接将 自我信息和 思想进行 表达 , 并将他人 评论 的信息进行引用 , 通过与其他网络地址及博客的链 接 实现信息 的提 供, 同时可 以源 源不断地从别 处获取信 息, 因此 , 在博 由上可见, 需要加强对博客 的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 。
2 、 博客 中信息的 多元化及 多样性造成 了道德信 念的丢 失
1 、 博客 的传播模式 为双 向反馈
道德信念是履行道德义务责任感的来源, 和人生观 、 世界观紧密相
大众传播的传统形式是由少数人 向不确定大众 自上至下 的进行传 连 , 对人的行为有 重要的指导作 用。博客资源扩展 的无 限性及信 息的 播, 是从 点到面的传播方式 , 即使追求双向性却难以真正实现信息 的有 开放性 改变了信息流 通方式, 信 息的发 布者和 接受方多维互动 , 传 播的 效反馈 。 而博客的传播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反馈 。 在博客世界 中, 自由及宽 度使 道德规 范被削弱, 多样化的信息及思想观 念普遍存在 , 对 作 为被动方的受众同样有充分的参与空间 。博客展开 的是从面到面 的 道德信念的正确树 立造成 了严重 的干扰和影响 , 甚 至会 令部分没有形

博客的传播特征及其影响

博客的传播特征及其影响

业务研究Professional Studiey60博客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种网络新媒体,也是一种可以自己经营、生产,自己选择、发布的自媒体,具有大众传播功能。

博客的这些传播特征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表达通道、展示平台和全面的信息采集场所,但博客的公信力、导向力低下,给受众带来了各种不良影响。

所以,对博客的未来发展我们还需要理性对待严肃思考。

一、博客媒介与传统媒介的比较我们习惯把网络传媒之外的大众传播媒介统称为传统媒介。

传统媒体由大资本和专业人员构成的团队支持,重视制作、编辑和发行的组织流程。

而且,传统传媒的从业人员大都是专职人员,有一定的操作和运行规则。

博客则一般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经营和维持,是一个零成本或成本极低的个人作坊。

现在的大多数博客人都是没有任何媒体从业经验的。

传统媒介以大众的消费需求为主导,内容主要是以社会教育、社会资讯和大众娱乐为主体。

虽然博客也具备大众传媒的潜力,但大多数的博主只是把它当作个人或者圈内的电子日记来使用。

众多的网络自媒体的确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博客作为网络自媒体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它的公信力一直是社会所担心的问题。

由于博客是由个人主持,加上缺乏有效的网络信息的监管机构和措施,内容的真实性、健康性无法得到保证。

而传统媒体有自己非常严格的规范,甚至具有相关的完善的法律,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二、博客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博客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它的出现使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看待事物总是要一分为二。

(一)积极影响。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处在一个紧张、拥挤、竞争激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里。

人们的内心深处集聚了极大的压抑和困惑,但现实社会并没有一个便捷、畅通又适合的途径来缓解人们内心深处的压力。

于是,能够满足人们释放需求的博客,便备受青睐。

社会生活的纷繁多样、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压力的迅速增大,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即心中的感悟和感受对感情浅的朋友无从说或不愿说,对感情深的朋友又担心自己的真情流露会换来朋友的讥笑或幸灾乐祸。

关于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分析(1).

关于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分析(1).

关于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分析(1)博客现象是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文化领域最重的现象之一。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平等话语权,促进了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共存”,更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观日渐形成。

但博客也导致了一些例如社会责任感淡化,利用博客漫骂、攻击他人,暴露他人隐私等道德问题的出现。

对于博客正面的影响我们应加以充分利用和发展,而对于负面的影响我们应给予正确引导和规范。

道德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重组成部分,它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需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做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人们处理社会、家庭、职业与自身深层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客成为当前网络交流平台中最新、影响力最大的新媒体。

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因为博客在中国地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

“博客中国(Blogehina)”于2002年8月率先引入博客理念。

2005年底中国大陆博客注册用户已突破 1 000万新华网北京2007年 1月l0日专电,中国互联网协会1013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称,中国的博客数量已经高达2 080万。

作为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博客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

例如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事件和刚刚在中国发生的5·1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博客们都以最快速、最真实的优势,向人们传播事件的最新消息。

针对博客对人们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以写博客或者阅读博客的网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份,回收20o份,回收率91%,问卷有效率为 100%。

同时选择新浪博客、博客中国、中国博客、老年博客网等网站作为观察点,进行长期的网络观察,认为博客对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一、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在电子空间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人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都与传统现实社会生活或物理空间有很大的不同,人将摆脱诸如邻里角色、现实角色等物理空间中制约人们的道德环境,在超地域韵范围内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毕业论文:浅析博客的传播特征

毕业论文:浅析博客的传播特征

毕业论文:浅析博客的传播特征摘要: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内容逐渐丰富化,形式多样化,方式多元化。

近几年来博客网站越来越多,各大门户网站竞相推出博客社区服务,博客文化迅速兴起,博客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博客的注册量与日俱增,在传媒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现象都展示了博客的旺盛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文对博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分别从博客的本身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其所带来的影响几个方面入手,目的在于明确博客的优势特征,分析其性质的利弊,以便在应用博客中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其在传媒领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博客网络传媒信息传播特征利弊优势结构功能博客的诞生预示着个人媒体时代的到来,这样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僵硬面孔”的局面。

公众信息权利与少数传播机构对信息渠道的垄断控制,是以大众化报刊崛起为标志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持久矛盾。

少数人制作、多数人消费的信息传播模式,不仅限制了公众的信息传播权,而且控制了公众的信息占有规模。

博客的出现对网络传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博客的信息传播既兼容了一部分其他媒体的原有功能,同时也具备了传统媒体不能拥有的优势,博客传播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的传播模式、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功能都具有与众不同之处。

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实践,在兴起和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不可摒弃的问题。

一、博客的性质与特征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息传播的常规,是一种新兴的民众参与媒体传播的形式。

它独有的开放、自由的性质是传统媒体不能具有的特点,也发挥了传统媒体不能发挥的作用。

代表民间力量的博客的出现,标志着民间信息制作和传播主体的批量崛起,以独立的传播媒体形态,出现在政治、生活、工作、管理过程中,并迅速而广泛地改变着信息的控制和传播。

(注释①)博客属于百姓的民众行为、博客是民间媒体的代表博客使得媒体变得平民化。

与以往的传媒机构相比,博客并非官方行为,而是百姓参与信息发布、传播、交流的平台。

从传播学的角度谈博客的规范化

从传播学的角度谈博客的规范化

种传 播方 式为大 多数 人所认 知 , 之后在 新浪 网推 出名人 博客 之后 , 传者分 为两 部分 , 分是传 者 的 目标 受众 , 者说 是对传 者保持 一部 或 由徐 静蕾 、韩寒 为代 表 ,仅 仅在 数 日之 内 ,便创 造 了上 万 的点击 持续关 注度 的人 , 静蕾 的博客 来说 , 的受 传者 首先是 对徐静 拿徐 它 神话 。在 名人博 客效 应 的带动下 ,各 种草根 也不 甘示 弱 ,芙 蓉姐 蕾保持关 注的人 , 他们是徐 静蕾 的第 一 目标受 众 第二部 分属于 “ 偶 姐 、红衣 教主等 人异 军突 起 ,以博客 作为 载体 ,将 自己极端 的个 然性用 户”他们通 过网站 的公 共链接 或随机链 接到达 目标的 。 , 这类 性表 达毫无遮掩 的推销 给观众 , 客俨然 已经成为 了一种宣传 自己 博 受传者 与第 一类相 比虽然 在进入方式 上显得 更为被 动 , 然而在数 量
从传播学 的角度谈博 客 的规范化
文 / 巍 赵

摘 要:随着网络 时代的发展 ,博客 以其迅速 、高效、 自由、交互的特点成为 了网络上最热 门的应用 ,而在 网络用户享受
着博客带来的言论 自由的同时, 一些 不良信息也悄悄地潜入其 中。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 首先从 博客 的传播要素解析 了 博 客风靡 的原 因,从 而引出博客规 范化的几大难题 ,最后试 图提 出相应 的应对策略。
Sl Px ‘ 妮 日 ’ a m a在 安 a 记 里记 载 了战火 中 巴格 达群 众的真实 生活 , 让 播 中 的一小 部 分人 。 无数 人牵肠挂肚 。l 『, l ・ 2、受 传 者 而 在 中国 ,先是 由木子 美赤裸 裸 的性爱 日记 开始 , 让博 客这

博客传播伦理问题浅析

博客传播伦理问题浅析

【摘要】博客正以其对个人话语权的高度尊重受到广泛关注,它极大地方便了社会各个阶层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然而,博客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并存着各种道德伦理问题,诸如社会责任感低下,利用博客互相攻击、谩骂,侵犯他人隐私、著作权等合法权利。

本文通过对博客传播特点的分析,总结博客空间引发的伦理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和发展博客的正面影响,正确引导和防范其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博客传播博客伦理秩序建构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直到2004年木予美事件,中国民众才了解并运用博客。

2005年,国内各门户网站,也加入博客阵营,开始进入博客春秋战国时代。

方兴未艾的个人博客借助传统媒体和主流网络的转载、链接,其影响迅速扩大,成为网络世界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

一、博客空间的传播学分析伴随博客近几年的长足发展,它的传播特点不断显现。

1、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博客的出现使点到点、点到面、面到面、网到网的散布型双向传播模式得以实现。

在博客的自主空间里,博主按照个人的欣赏标准和评价尺度,选择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推荐给他人。

2、传受合一的传播形态在信息传播链条中,受众的第一轮反馈相当于第二轮的原始传播。

博客传播模式中,媒介成为一个纯技术因素,新闻不再由少数人编辑加工后传播出去:这使整个传播流程更为迅捷。

“传受合一”是博客传播中最根本的特征。

3、“使用与满足”的共赢传播方式国内在门户网站上开博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演艺界明星,二是文化界名人,三是走红网络的“草根”。

名人写博客,不仅名人本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和认可,其他人也在阅读、浏览、参加讨论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4、公共领域的个人化传播网络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电子邮件、bbs和icq是传统的互联网沟通方式。

博客则是公共领域的个人化传播,是个人在网上展示自我。

与他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

对博客而言,分享、交流是其赖以存在的根本。

5、延伸信息空间的多维度传播博客作为普通人自我提高、终身学习、相互借鉴和合作的“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

博客伦理初探

博客伦理初探

博客伦理初探摘要:博客伦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方法是:完善博客的道德规范,加强博客自律;强化博客的监管力度;建立长效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广健康的博客理念,加强博客的引导。

关键词:博客;名人博客;草根博客;微博博客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形式发展十分快速,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日记的文本形式,将视频、音频、音乐、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与文字相结合表达个人的思想,更是将个人性和公共性结合,用言论来体现一种共享精神。

一、博客的兴起与发展追溯博客的源头无疑是一件难事,但一家小软件公司1999年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就是利用这个小软件实现了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沟通与协同。

如果说这是博客诞生的方式,但博客真正崛起,还归因于“9.11”事件。

正是这场恐怖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的珍视,人与人的沟通,有了全新的认识。

可以说对于“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记录不在《纽约时报》,对事件的反思与讨论不在记者手中,而是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博客成了这个时期最重要、最及时的沟通载体。

博客是每一位网民的自由王国,他是以一种“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的三零模式”推出的个人出版方式。

是继E-mail、BBS 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博客没有国界之分,更多的是机缘巧合的事件成就了一个个名博,博客让大家认识他的时候也在不停地创造着自己。

从个人到企业,从企业到机构,博客不仅仅再是个人的日志,它逐渐承担了社会传媒的责任。

相对于世界博客的发展,博客引入中国的事件是相对较晚的。

2001年,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在清华做演讲第一次将“网络日记”在中国亮相。

2002年7月,中国学者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将“网络日记”名称定义为“博客”,同年8月,博客中国(blogchina)开通,这标志着博客在中国的诞生。

随后,类似博客中国等博客网站越来越多,2002年以来,博客规模每年都以2-3倍的速度快速增长。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二论博客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论博客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论博客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博客已经成为网络上风靡的一种写作方式。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也纷纷加入到博客的行列中。

然而,在享受博客带来的便利和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并警惕博客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博客传播的迅速传播可能导致不良影响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在博客上发布的不良言论或信息同样会迅速传播。

一旦被传播后,其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大学生在博客上发布的不良言论或信息,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引起社会公愤,影响到个人的声誉和未来的发展。

举个例子,一些大学生为了在博客上得到更多流量和关注,会发布一些不实言论或煽动性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和反感,甚至会引起恶意攻击,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人安全。

2. 博客传播可能带来虚假信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博客传播也不例外。

很多人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和增加自己的关注度,会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或者流言蜚语,这种信息可能会误导人们产生错误观点和决策。

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错误的观点和决策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例如,在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博客上发布了一些虚假的信息,比如喝酒可以预防病毒等。

这种虚假信息可能会使人们产生错误的认识,误导人们的行为,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 博客传播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虽然博客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但也需要注意到隐私问题。

在博客上发布一些个人隐私信息,可能会对个人造成一定的损害。

例如,大学生可能在博客上公布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照片和感情经历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与恶意利用,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和安全造成影响。

4. 博客传播可能会导致沉迷网络网络虚拟世界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大学生在博客上发布文章、评论、互动等,往往会因此花费大量时间,甚至出现过度沉迷网络的情况。

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5. 博客传播可能会引起版权问题在博客上发布的文章和作品,也需要注意版权问题。

“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

“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
维普资讯



那种 轻 松 自然 、一 切
逐 渐 成 为 了 出版 界 挖 掘 的重 要 资
尽 在 掌 握 中 的 心 态 便 不 复 存 在
基 于 网络 的博 客 .还有 一 个 特 点
源之一 在 2 0 0 6年 北京 图书订货 会 上 .金 丽红 、黎 波 等 著名 出 版 人更 是隆重 推 出 “ 客书 ”概念 . 博
亲 子 理念 和 教 育 方 式 .反 映 出童
考察 博客 与 “ 客 书 ” 的信 博
息传播 ,我 们 可 以发现 两种 指 向 : 或 者博 客 的忠 实 拥 趸进 而 去追 捧 “ 客书” 博 :或 者 因 阅读 到 “ 客 博 书 ”而产 生搜 索相关 博 客 的欲望 “ 博客 书 ” 的出版 .还顺 应 着
式 . 否 是某种 意 义上 的倒退 呢? 是 尽管有 种 种风 险 . “ 客 书” 博 还 是有 着较 大 生 存 空 间 的 从 理 论 层 面 分析 .博 客 依 托 的 网络 媒
生 活周 刊》 主笔 王小 峰 等 的 “ 博
客 书”也纷 纷 出笼 有资 料显示 .
试 图进 入 主 流
媒 介 各 有 各 的生 存 空 间 .其 受众 不 完全 是重 合 的 .甚 至 很 大 程 度 上 是不 重 合 的 网络 作 为 一 种 新
兴 媒 介 .其 受 众 即 网 民 的构 成 主 要 是青 少 年 、知 识 分 子 .其 大 众
了它 最 宝 贵 的 客 书 ” 的读 者
20 0 5年 全 球 博 客 数 量 突 破 1亿 .
版 观
而 在 中 国这 一数 字 则 达 到 了 1 0 60 万 公 众 对 博 客 的 高关 注 度 和 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客的传播及其道德影响初探
本文介绍了博客的类型,分析了博客的传播特点,探讨了博客的传播对道德造成的影响。

认为博客的虚拟空间使道德规范相对削弱,博客中信息的多元化及多样性造成了道德信念的丢失,博客匿名与隐蔽的特性造成道德人格发生异变。

因此,要加强对博客的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

标签:博客;传播学分析;特征;道德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为人们的交流及互动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平台。

博客(blog)作为交流平台的一种,推动了个人向公共领域进军的步伐,使知识及信息的广泛共享得以实现。

博客的概念主要涵盖三项内容,第一是个人化信息的表达内容,第二是信息不断更新的日记形式,第三是通过链接和其他博客加强关联,从而将文章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

随着博客的广泛使用,它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深入的影响,所以对其从传播学视角进行分析,并对之给道德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一、博客的类型
根据博客的汇聚形式和相关内容,可以将博客分为精英博客、草根博客和群体博客三类。

精英博客主要的目的是进行知识的过滤、积累和传播,追求的是博客的影响力及内容上的价值,是知识型博客。

精英博客一般主题选择明确,具有较高的点击率及较大的影响力。

草根博客是以博客为个人的表达方式、相对沉默、无拥戴者或数量极少的博客,发布者的目的是将情绪、生活及心得展现给有限的人。

群体博客是兴趣相似的几个或几十人组成的小群体,这一博客形式相较于分散的个人博客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且更为醒目。

二、从传播学视角对博客的分析
1、博客的传播模式为双向反馈
大众传播的传统形式是由少数人向不确定大众自上至下的进行传播,是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即使追求双向性却难以真正实现信息的有效反馈。

而博客的传播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反馈。

在博客世界中,作为被动方的受众同样有充分的参与空间。

博客展开的是从面到面的传播,虽然在网络上的“受众面”相较于大众传媒为小,但当其不断汇聚时,达到足够的程度就可以影响到传统的大众传媒。

网络上的新闻传播给予了每位读者成为作者的可能性,创新性的个人赋予了影响媒体的机会和权利。

2、博客的传播形态是传受一体
博客传播媒介是纯技术的因素,这一点可以使传播的流程更加简便快捷。

博客信息直接通过文本形式加以展示,最大程度的体现了网络的互动,文本中的超
链接也使新闻本身加以改变,使新闻转变成公众主体的意识。

而在传统的传播中,信息都是从发出者通过媒介传递给接受方,通常情况下信息的发出者不同于接收方,二者是分离的。

而对于博客的传播模式而言,每位博客都可以直接将自我信息和思想进行表达,并将他人评论的信息进行引用,通过与其他网络地址及博客的链接实现信息的提供,同时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别处获取信息,因此,在博客的传播中,所有博客都能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同时扮演着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的双重角色。

3、个人传播进入到公共领域
博客产生之前,网络的沟通多采用E-mail、ICQ和BBS等方式,前两种沟通方式主要是用在个人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而BBS更侧重于公共性,缺乏个人化。

博客是将个人信息的传播带入到公共领域的沟通方式,在网上进行自我展示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传统观念中,日记属于私密的个人空间,是一种以封闭为基础的个人独享,是最原始的个人传播方式。

博客的交流和分享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博客日志的发布是将私人内容进行公众化发表,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及状态向公众进行展示,同时对网络中其他人的博客信息进行浏览,使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产生交集。

而链接的使用可以实现公共的交流,形成信息的共享。

4、在信息空间中延伸多维度进行传播
人们把自我专业内的信息及知识进行公布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每个独立的思维在博客中和彼此进行激烈的碰撞。

一般情况下,博客将相关知识过滤后张贴在自己的网页中,随着点击的增多形成可信度。

主题兴趣相同的博客建立网站中的共享社区,对知识进行再生产并再分享。

当通过链接进行知识生产形成网络后,博客同时也在对这些共享进行利用。

不同于现实世界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社会知识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生产法则及程序,博客中不需要为产权问题付费,而且由于其无国界化、平民化而成为网民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

三、博客的传播对道德造成的影响
1、博客的虚拟空间使道德规范相对削弱
在现实中,人与人彼此之间有诸多联系,在进行交往时每个人的社会属性及自然属性都真实的展示在对方面前,而在博客中,这些属性都被隐藏起来,只剩下一个符号作为代表,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道德的舆论力量和监督力量无从施展,从而弱化了道德规范的束缚能力。

2、博客中信息的多元化及多样性造成了道德信念的丢失
道德信念是履行道德义务责任感的来源,和人生观、世界观紧密相连,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博客资源扩展的无限性及信息的开放性改变了信息流通方式,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方多维互动,传播的自由及宽度使道德规范被削弱,
多样化的信息及思想观念普遍存在,对道德信念的正确树立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甚至会令部分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人丢失道德信念。

3、博客匿名与隐蔽的特性造成道德人格发生异变
博客世界监控力度的缺失和自由、隐蔽的特性能够将人本性的劣性暴露出来,由于缺乏道德伦理的规范,很容易促使人格的变异趋势形成。

人们利用博客张扬个性的同时,会导致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及孤独感的出现。

现实中属于群体的自我,潜伏着分裂的可能性。

道德自我形成个体的道德人格,可以对自我和世界正确的进行感知,二者是统一的整体,而博客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极为不同,博客世界较强的匿名性和隐蔽性给道德人格与道德自我的分裂提供了机会,可能使道德人格发生异变。

由上可见,需要加强对博客的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