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逆反应速率-邵东第一中学共100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镁_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该电池主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正极反应为:ClO﹣+H2O+2e﹣=Cl﹣+2OH﹣,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版权所有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原电池中,镁作负极,负极上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次氯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解答:解:A.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原电池原理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C.电池工作是,在正极附近生成OH﹣,故pH增大,故C错误;D.负极上镁失电子,正极上次氯酸根离子得电子,所以电池反应为Mg+ClO﹣+H2O=Mg (OH)2↓+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燃料电池)基本原理,涉及电极判断、电极反应书写、离子流动等相关知识,难度不大.2. 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错误的是①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 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③它们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均要保存在煤油中⑤它们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也依次增强A.①③B.②⑤C.②④⑥D.①③⑤参考答案:C略3.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A.图1装置可制得金属锰,用同样的装置可制得金属铬B.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C.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D.用一束光照射淀粉溶液会产生一条明显的光路参考答案:B略4.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 +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参考答案:C5.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180270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8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化学(理科)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一章--第三章第2节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宁作勤审题人:杨会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B. 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C. 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D.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2. 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 -1·s-1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 -1·s-13. 下列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 在水中加入酸碱会抑制水的电离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4.已知在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 ΔH=-2834.9Kj/mol,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Kj/mol 。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S(s)+O 2(g)SO2(g) △H1= aKj/mol;S(g)+O 2(g)SO2(g) △H1= b Kj/mol。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试题含答案解析(1)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反应KMnO4+FeSO4+H2SO4→MnSO4+Fe2(SO4)3+K2SO4+H2O(未配平)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b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忽略溶液体积变化,Fe2(SO4)3浓度变为1.5 mol/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1 mol C.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MnO4-+5e-+8H+=Mn2++4H2O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向甲烧杯中移动【答案】B【详解】A. 在乙池中,Fe2+-e-=Fe3+,则石墨b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 Fe2(SO4)3浓度变为1.5 mol/L,则反应生成的Fe2(SO4)3为0.5 mol/L ×0.2L=0.1mol,由Fe2+生成的Fe3+为0.2mo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2mol,B错误;C. 甲烧杯中,MnO4-得电子转化为Mn2+,电极反应式为MnO4-+5e-+8H+=Mn2++4H2O,C 正确;D. 电池工作时,甲烧杯中阳离子减少,所以盐桥中的K+向甲烧杯中移动,D正确。
故选B。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答案】B【分析】【详解】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答案选B。
3.在2L密闭容器中,把2 mol X和2 mol Y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X(g)+Y(g)nP(g)+2Q(g) ,当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测得P的浓度为0.8mol/L,Q的浓度为0.4mol/L,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n=4 B.X的转化率为60%C.X的平衡浓度为0.4mol/L D.2 min内Y的平均速率为0.4molL-1min-1【答案】D【分析】据题意,可列出三段式:3X(g)+Y(g)nP(g)+2Q(g)(mol/L)1100(mol/L)0.60.20.80.4(mol/L)0.40.80.80.4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据此回答;【详解】A.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转化量之比,则n=4,A正确;B. 据分析,(X)(X)100%(X)ccα∆=⨯=60%,B正确;C. 据分析,X的平衡浓度为0.4mol/L,C正确;D. 2 min内Y的平均速率为-1-11(Y)0.2mol L(Y)0.1mol L min2mincvt-∆⋅===⋅⋅∆,D不正确。
化学正逆反应速率
化学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速度。
正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向生成物转化的速度,逆反应速率指的是生成物向反应物转化的速度。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是化学反应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反应条件下,每个化学成分的摩尔浓度的变化率,它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与反应物摩尔数的幂次关系有关。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需要测量反应物质量的变化量,并记录变化量与时间之间的比率,即速率。
速率的单位通常是mol/L·s。
2. 化学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反应的速率被称为正反应速率;反之,当生成物向反应物转化时,反应的速率被称为逆反应速率。
两个速率可以被表示为以下式子:正反应速率:v_1 = k_1 * [A]^m * [B]^n逆反应速率:v_2 = k_2 * [C]^p * [D]^q其中,k_1和k_2分别为正反应速率常数和逆反应速率常数,[A],[B],[C]和[D]分别为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m、n、p和q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级数。
根据动力学理论,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达到了平衡浓度。
此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k_1 * [A]^m * [B]^n = k_2 * [C]^p * [D]^q3. 化学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反应速率也就越快。
反应物浓度越高,不但有利于反应发生,也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也就越快。
4.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在许多化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石油化工中,反应速率的控制往往能够提高反应物利用率,改善反应产率。
在制药工业中,反应速率的控制能够促进新药物的产生。
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优秀课件PPT
么关系?
v(正)减小,v(逆)增大
(注意不是相等,也不是成一定的比值)
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
生成物浓度 ,逆反应速率 。
1、反 应 开 始 时,
观察数据,思考:通过表中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1:什么样的反应就是可逆反应?
表1:反应
速 率
V正 V正=v逆
V逆
O
t1
时间
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 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特征: (1)逆:对象为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 v(正)= v(逆) ≠0 (3)等:v(正)= v(逆) (4)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5)变:一定条件下,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平衡将发生 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
规律:变量不变即可判断平衡。假定可逆反应未达到平 衡状态,看该“量”是否变化,若变,当其不再变化时, 即可判断可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例1:在恒温恒容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 ①③④⑤⑥⑧ ) 对没志气的人,路程显得远;对没有银钱的人,城镇显得远。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鹰爱高飞,鸦栖一枝。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贫穷是一切艺术职业的母亲。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⑦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2
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H2能在Cl2中燃烧生成 HCl,HCl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H2和Cl2。
图为H2、Cl2和HCl 三者相互转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 1 放热B.过程 2 吸热C.过程 3 放热D.过程 4 放热【答案】C【详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其中键断裂吸热,键形成放热,图中过程1是吸热过程,过程2是放热过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放热过程,而氯化氢的分解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C。
2.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的正、逆反应的焓变相同B.若使用催化剂,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氨气分子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答案】B【详解】A.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同,但符号相反,A错误;B,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B正确;C.N原子和H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形成的是极性键,C错误;D.根据图示,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键释放的能量,D错误;答案选B。
3.对于可逆反应 4NH3+5O2⇌4NO+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4v(O2)正=5v(NO)逆B.达到平衡状态后,NH3、O2、NO、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4:6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速率增大D.若单位时间生成 xmolNO 的同时,消耗 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A【详解】A.达到平衡时,4v(O2)正=5v(NO)逆,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选项A正确;B.到达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关系与起始投入量及转化率有关,达到化学平衡时, NH3、O2、NO、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4∶5∶4∶6,选项B错误;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选项C错误;D.若单位时间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是指正反应速率,无法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
湖南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肉类等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变质B .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C .夏天面粉发酵速度与冬天面粉发酵速度相差不大D .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高压有利于H 2的转化2.常温下将氯化铵固体溶解在D 2O(重水)中,下列有关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或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4NH +D 2ONH 3·D 2O+H +B .+4NH +D 2ONH 3·HDO+D +C .c (OD −)·c (H +)=K WD .c (OH −)·c (D +)=K W3.下列内容和结论不对应的是( ) 选项 内 容A H 2O(g) 变成 H 2O( l ) 该过程的 ΔS > 0B 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 因为ΔS > 0C 一个反应的ΔH> 0、ΔS <0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D H 2(g)+F 2(g)==2HF(g)的ΔH=-271kJ·mol -1、ΔS=8J·mol -1·K -1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4.在下列给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无色溶液中: Ca 2+、H +、Cl -、HSO 3-B .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NO 3-C .FeCl 3溶液:K +、Na +、SO 42-、AlO 2-D .常温下,= 0.1mol/L 的溶液:Na +、K +、SiO 32-、NO 3-5.已知反应C(s)+H 2O(g)CO(g)+H 2(g) ΔH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东一中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东一中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N 2O 4(g)2NO 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加深B .H 2(g)+I 2(g)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H 2和HI 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C .N 2(g)+3H 2(g) 2NH 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 3的体积分数增加D .2SO 2(g) +O 2(g)2SO 3(g),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e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中,都出现沉淀,二者均可使人中毒B .塑料的老化是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加成反应C .在米汤中加入食盐,可以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D .可用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加热的方法区分地沟油与矿物油3、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 .加热 B .将锌片改成锌粉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D .加入适量Na 2CO 3粉末 4、下列各组微粒,没有按照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 .Cl 、Na 、F 、K B .F 、Cl 、Na 、KC .Ca 2+、K +、Cl -、S 2-D .Na +、K +、Cl -、Br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 2(g)⇌2Z(g),其中 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 -1、0.4 mol·L -1、0.2 mol·L -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c(Z)=0.4 mol·L -1 B .c(Y 2)=0.1mol·L -1C .c(X 2)=0.2 mol·L -1D .c(X 2)=0.05 mol·L -1且 c(Z)=0.3 mol·L -1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12221H O(g)=H (g)O (g)H 241.8kJ mol 2-+∆=+⋅,12221H (g)O (g)=H O(1)H 285.8kJ mol 2-+∆=-⋅。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
湖南邵东一中2019 年放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 页考试范围:第一章至第二章时量: 90 分钟分值 100 分邵东一中命题中心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Al 27 Cl 35.5Fe 56 Cu 6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总合 48 分)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能够转变为为热能、电能等B.化学反响必定陪伴发生能量变化C.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主假如由化学键的变化惹起的D.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反响物的质量没关2.以下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整焚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焚烧热为285.8 kJ mol·-1,则氢气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 2O(l)H=- 285.8 kJ mol·-1C .Ba(OH)2·8H2O(s) + 2NH4Cl(s)===BaCl 2(s) + 2NH3(g) + 10H2O(l) H<0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 mol·-1,若将含 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稀溶液混淆,则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3.把以下 4 种 X 溶液,分别加入 4 个盛有 10 mL 2 mol ·L-1盐酸的烧杯中,并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 X 与盐酸慢慢地进行反响,此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1-1A. 20 mL,3 mol ·L B. 20 mL,2 mol L·-1-1C. 10 mL,4 mol L·D. 10 mL,2 mol L·4.以下六个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已知 2H2(g)+O2(g)===2H 2O(g)ΔH=-· -1,则氢气的燃483.6 kJ mol烧热为ΔH=- 241.8 kJ mol·-1②由单质 A 转变为单质 B 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 B 比单质 A 稳固③X(g) +Y(g)Z(g) +W(g)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均衡后加入 X ,上述反响的ΔH增大④已知:共价键C—C C=C C—H H—H键能/(kJ mol·- 3486104134361)依据上表数据能够计算出C6H6(g)+3H2(g) →C6H12(g)的焓变⑤依据盖斯定律,推知在同样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焚烧生成 1 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⑥25 ℃、 101 kPa 时,1 mol 碳完整焚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焚烧热5.以下说法中错误 的是..A . 凡是放热反响并且熵增添的反响,就更易自觉进行B . 对于同一物质在不一样状态时的熵值是:气态 >液态 >固态C . 均衡常数 K 值越大,则可逆反响进行越完整,反响物的转变率越 大D . 凡是能量达到活化能的分子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6.以下对于均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在均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响物浓度用开端浓度表示,生成物浓度 用均衡浓度表示B . 可逆反响中,反响物的转变率增大,必定致使化学均衡常数增大C . 能够用化学均衡常数来定量描绘化学反响的限度D . 均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相关7.化学健的键能指常温常压下,将 1mol 分子 AB 打开为中性气态原子 A 和 B 所需要的能量 (单位为kJ ·mol -1) 。
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雾霾(其中的PM2. 5,即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1 μm=1x10-6m)中物质转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M2.5属于胶体B.一次颗粒物(如BC)中不含碳元素C.二次无机颗粒物(SNA)主要成分为NH4NO3和( NH4)2SO4D.二次有机颗粒物(SOA)主要成分属于醇类2、下列关于几种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甲烷分子为平面结构D.苯的分子式为C6H63、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c.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e.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f.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原子A.e、f B.b、c C.d、e D.a、f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原子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ⅠA族B.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D.原子半径:r(Y)< r(X)<r(W)<r(Z)5、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A.氮气的电子式: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溴化钠的电子式:D.水分子的结构式:6、乙烯利(C2H6ClO3P)能释放出乙烯从而促进果实成熟,可由环氧乙烷和PCl3为原料合成。
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比较。
化学反应速率是评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重要参考指标。
根据反应的进行方向,可以将反应速率分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正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原子之间的键的断裂和形成,从而产生新的化学键。
正反应速率的快慢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相比之下,逆反应速率指的是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生成物可能会重新与其他物质反应,从而形成反应物。
逆反应速率也受到与正反应速率相同的影响因素的调控。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差异,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这不仅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反应过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科学研究和化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首先探讨不同物质正反应速率之间的比较,分析影响正反应速率的因素。
随后,我们将研究不同物质逆反应速率的差异,并讨论其背后的动力学机制。
最后,我们将总结比较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的结果,并探讨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的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认识,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能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下面是对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可能内容的一个建议: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比较。
文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中,我们将首先给出这个研究领域的概述。
我们将介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指标,并阐述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并明确我们的研究目的。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其中分为两个小节:不同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不同物质的逆反应速率。
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
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答案】D【详解】A.原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则a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随放电的多少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其中可能为2Li2S6+2Li++2e-=3Li2S4,故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转移0.02mol电子时,氧化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0.14g,故B正确;C.石墨能导电,利用石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故C正确;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转移电子数越多,生成的Li和S8越多,即电池中Li2S2的量越少,故D错误;答案为D。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 +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mol/LB.SO2为 0.25mol/LC.SO2、SO3均为0.15mol/LD.SO3为0.4mol/L【答案】B【分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若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3 mol/L、0mol/L,若该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mol/L、0.1mol/L、0.4mol/L,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各物质的浓度一定小于最大浓度,以此来解答。
【详解】A项、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2的浓度一定小于0.4mol/L,故A错误;B项、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2的浓度一定小于0.4mol/L,大于0,则可能为0.25mol/L,故B正确;C项、SO3、SO2浓度均为0.2mol/L,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能是一种物质的浓度增大,另一种物质的浓度减小,SO3、SO2浓度不会均为0.15mol/L,故C错误;D项、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3的浓度一定小于0.4mol/L,故D错误。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娄底三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娄底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 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C.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OH)2·8H2O与NH4Cl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或氢气)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详解】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Zn、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为吸热反应,且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C、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B。
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李宁点燃鸟巢主火炬时达到高潮。
奥运火炬采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 23CO2+4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B.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会释放热量C. 1molC3H8和5mol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molCO2和4mol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 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答案】A【解析】【详解】A、火炬燃烧时,不仅发热,而且发光.所以火炬燃烧时,化学能不仅转化为热能,还转化为光能等其它形式的能,A项错误;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都会释放热量,B项正确;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反应中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这就是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丙烷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1molC3H8和5mol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molCO2和4mol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项正确;D、丙烷完全燃烧C3H8+5O23CO2+4H2O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故D正确。
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比
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质的反应速率与其正逆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量,它和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而正逆反应速率之比则是指反应物生成的速率和消耗的速率之间的比值,它反映了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的消耗与生成的平衡情况。
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不仅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反应机制、反应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化学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当两种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这时平衡常数K值会等于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的倒数。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可以得到K值,从而可以间接测定正逆反应速率之比。
实际上,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首先,反应物的性质决定了反应速率的大小。
一般来说,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活性越高,反应速率也会相应增加。
其次,反应机制的不同也会影响反应速率之比。
一些反应是一步反应,反应速率主要受限于物质的活性和浓度;而一些反应是多步反应,反应速率可能受到中间体生成速率的影响。
此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也会对反应速率之比产生影响。
以化学平衡反应为例,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之差趋近于零。
平衡常数K值就是正逆反应速率之比。
例如,对于以下的反应:aA + bB ⇌ cC + dD,K =[C]^c[D]^d/[A]^a[B]^b,其中方括号表示浓度。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K值为一个常数,此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之比就等于K值。
如果K值大于1,表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会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如果K值小于1,表示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反应会向反应物方向进行。
当K值等于1时,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会达到平衡状态。
在某些情况下,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之间存在差异,反应会处于非平衡状态。
湖南省邵阳邵东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邵东一中2021年上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Cl-35.5 Fe-56 Cu- 64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0×3=30分)1..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国人民都带起了口罩,以阻挡病毒的传播。
通常人们戴的是一次性使用医科口罩(SMS )或防雾霾的3M (SMMMS )口罩,其原料都是聚丙烯。
纺粘层即S 层,其纤维直径比较粗,在左右;熔喷层即M 层,纤维直径比较细,在左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丙烯可以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用聚丙烯制作的餐具可供婴幼儿使用C.熔喷层具有杀菌消毒功能D.使用过的医科口罩只要还很干净,经酒精消毒后,用吹风机吹干,可再次使用 2.下列属于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Zn 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B. 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C. 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 铝热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14C 可用于考古断代B. H 2、D 2、T2互为同素异形体C.C 2H 4、C 3H 6、C 4H 8一定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4.有机物的一氯代物种类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5.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D.6.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况下的22.4L Cl 2与过量的铁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3N AB.17g —OH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C.26 g 乙炔和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2D.12g Mg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MgO 和Mg 3N 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数为N A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0 μm ()()()()X s +3Y g 2Z g +Q g (X)=0.25mol/(L s)v ⋅(Y)=3.6mol/(L min)v ⋅(Q)=0.1mol/(L s)v ⋅(Z)=0.3mol/(L s)v ⋅A N A N A NA .Cu 溶于稀硝酸HNO 3:Cu +2H ++=Cu 2++NO 2↑+H 2OB .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制Fe(OH)2:C .用溶解:D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OH)3:CO 2++2H 2O=Al(OH)3↓+8.下列各组物质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每一步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 选项甲乙丙丁A SBCDNa 2SiO 3H 2SiO 39.一定温度下,把2.5 mol A 和2.5 mol B 混合盛入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经5 s 反应达平衡,在此5 s 内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同时生成1 mol D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 的转化率为60% B.x=4C.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 10.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A将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炭被氧化成CO 2 B 将稀盐酸滴入Na 2SiO 3 溶液中 溶液中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 CSO 2通入BaCl 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先产生BaSO 3沉淀, 后转化为BaSO 4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全对得4分,漏选一个得2分,错选得0分,3NO -()()4422NH Fe SO ()22Fe 2OH =Fe OH ↓+-+3CH COOH 3CaCO 2322CaCO 2H =Ca H O CO ↑+++++2AlO -3HCO -2SO 24H SO 3SO 2CO 23Na CO 3NaHCO 3CaCO 2N 3HNO 2NO 3NH 2SiO 3CaSiO ()()()()3A g B s xC g 2D g ++11mol L s --⋅⋅4×4=16分)11.科学家发明的尿液[主要成分是尿素]电池,可以持续 为公共厕所照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