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_魏梦婷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隐喻与教学的开题报告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隐喻与教学的开题报告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可以为文本增添多样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色彩。
因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隐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语言现象的跨学科领域,它将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略带哲学色彩的自我发现。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语言是人类智力的表现,它反映了人类思维模式的特点。
而人类的思维过程是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这包括人类记忆、知觉、语言理解和思维等方面。
因此,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的研究密切相关,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隐喻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
二、隐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隐喻是一个比喻或者直喻更为隐晦的表达方式,通过比较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为语言表达增添新意。
隐喻可以分为基于整体的隐喻和基于部分的隐喻两种类型。
基于整体的隐喻是指将整个概念作为隐喻的场景,通过对整个概念的理解来理解具体的表达方式。
例如,“你是我的阳光”一句话就是一个基于整体的隐喻,阳光作为整体被用来描述一种情感状态。
基于部分的隐喻是将概念中的某一部分作为隐喻的场景,通过解析该部分的含义来理解整个概念的意义。
例如,“她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句话就是一个基于部分的隐喻,眼睛作为部分被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智慧程度。
三、隐喻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隐喻在语言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隐喻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发掘语言的潜力,激发学习者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隐喻可以加强语言教学的记忆效果。
通过比较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激起学习者的好奇心,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记忆深度,使他们更容易记住重点词汇和核心知识。
再次,隐喻可以促进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比较、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语言教学可以更加直观、简单地向学习者传达复杂的语言规则和使用技巧,进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语言研究
Y U YA N
1
I
认 知 视角 下 的 隐喻 语言 研究
@ 喻 即 通 过 人 们 熟 悉 或 认 知 语 言 学 理论 的 创 始 者 雷 可认 为 句 法 是 约 定 俗 成 的 声 音 或 ? 能 够 感 知 的 事 物 来 代夫 及 约 翰 逊 的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是 人符 号 都 因 携 带 了 既 定 的 概念 而有 了意义 替 未 知 的 事 物 传 统 语 言学 理论 将 类语言 中 认 知 与 隐 喻 之 间 的 关系
“
一
个领 域
转换
、
一
生成 学派相 对
、 、
”
。
人 工 智 口
,
如果需 对
,
一
种 表 达 进 行 全 面 中 的 现 象或 概念 新词 新 语 往 往在
,
一
能 语言学 心 理 学 系 统学 都 是认 的 解 释 意 象 视 觉 的 和 非 视 觉这
(
过程 中 产 生
。
从 概念 角 度 来
, ,
日
常 言 语 还广 泛 而 稳 定
。
隐 喻 手法 的 应用 范 围 念 具 有 相 同 的 效 果 语 言 使 用 过地 存 在 于 人 们 的 思 维 和 行 为 中
。
,
程 就 是 心 理 经 验 结 构 形 成 的 过 隐喻 首 先 可 以 被 视 为
_
一
种 思维 是
¥
的 认 知 方 式 为语 言 的 认知 和 转 换 使 用 语 言 过 程 中 积 累 的 经 验 是 应 和 约 翰 逊 从认 知 心 理 学 层 次 开展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现象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现象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将宏观上的认知语言学与微观上的修辞认识相结合,进一步全面了解隐喻的内涵。
隐喻是一种人类的修辞艺术,这背后体现的是人的感觉与语言系统之间的冲突与调和。
关键词:认识语言学;修辞感觉;隐喻;心理分析一、认知语言学概要语言学的发展简史,大体可以概括为20世纪前60年结构主义流派,主要侧重于语言学内部的结构和特点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创新了语言学内部研究的新思路——旨在于解释语言是如何形成的。
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指的是人类认识客观是事物并获取知识的行动,包括直觉、记忆、学习、言语、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实现认知”,认知语言学的分类中包括:体验、范畴化、概念化、意象图式、认知模式、隐喻以及转喻、识解以及激活、关联等方式,此篇文章主要从其中的隐喻以及转喻出发并且结合佐藤信夫在其《修辞感觉》中解释的“四种比喻格”的内容,就“比喻”这一行为,修辞学、认知学以及心理学角度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指用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来不同事物概念之间的联系。
这一观念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因为对象过于庞杂,而认知主体的词会储存量又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这种修辞手法来实现语言的经济原则与准确性原则。
隐喻在我们的日产生活中十分普遍,根据L&J(1980)的调查数据显示,语言中有70%的表达方式都是源于隐喻概念。
因此研究隐喻的产生的原因、以及隐喻的类型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实最初接触到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论的时候,会让人疑惑为什么只是隐喻,而没有涉及到比喻这一大范畴中的其他诸如明喻、转喻、换喻等修辞手法。
又或者是对“人类使用的日常语言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隐喻。
”这个论述感到疑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在正常修辞语境下的“隐喻”和其他手法之间的差别。
二、《修辞感觉》中关于“比喻”的四种辞格(1)直喻一般而言我们理解“直喻”的时候,默认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意义和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同时喻体需要是大众所熟知的,这样才能起到“轻松地去理解”地目的。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隐喻的运用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隐喻的运用尹巍巍(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在沟通商品信息、引导消费者、促进商品销售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一个成功的广告创意既能在视觉上吸引人们,又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深深地打动和吸引消费者,激起他们的价值认同感或强烈的消费动机。
丰富的隐喻使广告更加生动、形象、新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广告语隐喻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A na l ys i s of t he U s e of M et aphor i n A dver t i s i ng L angua gef r om t he Pe r s pe ct i ve of C ogni t i ve L i ngui st i csY I N W ei w ei(G raduat e School of Ji l i n N or m al U ni ver s i t y,Si pi ng,J i l i n136000)A bs t r act T o day’S w or l d,al ong w i t h econo m i c deve l opm ent,t he r ol e of ad ver t i s em ent i n com m uni cat i on of pr o duct i nf o r-m at i on,gui di ng cons um er s and pr om ot i ng t he sal e of goods i s i nc re as i ng.A s ucc e ssf ul and cr eat i ve adv er t i s em ent not onl yc an be vi sual l y at t r act i ve,but al s o deep l y t ouched and at t r ac t cons u m er s by it s uni que l angua ge,s pa r ki ng t he i r val ue i de nt i t yo r st r ong cons um er m ot i va t i on.R i ch m et aphor s m ake adve rt i s i ng m o r e vi vi d,st ra nge,cont a gi ous and convi nci ng.K ey w or ds c ogni t i ve l i ngui s t i cs;adve r t i se m e nt;m e t a phor1隐喻的概念界定自G eor ge L a kof f和M ar k Johnsen出版M et a phor s W e Li ve B y一书后,隐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修辞,而是一种隐喻概念,是人类用来认识事物一种工具。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_魏梦婷
第32卷第1期2013年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2No.12013.2收稿日期:2012-12-05作者简介:魏梦婷,江苏南京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魏梦婷(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摘要: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
对隐喻的研究已延续了2000多年。
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
对隐喻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
后来,以一本著名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起点,对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认知语言学方向。
在此期间,认知语言学家对心理语言学的隐喻观做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隐喻认知观。
因此作者认为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隐喻;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3)01-0086-04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据英国修辞学家Richards 在《修辞哲学》一书中的统计,日常交际中每三句话就有一句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达的,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源自于隐喻。
基于隐喻的重要地位,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都不约而同的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一、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起源的研究1.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最早讨论产生隐喻的原因时,有人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为解释机制,认为隐喻是在被压抑中产生不自觉的直接冲动,并通过象征的形式表达。
霍尼克指出,如果隐喻性语言与大脑兴奋状态有关,那么比喻表达与情绪化,焦虑、兴奋、幽默和某些大脑损伤都有关联。
国内认知语义学研究述评
国内认知语义学研究述评张明辉;崔香宁【摘要】近四十年来,认知语言学以其独特的哲学观、心理学基础和语言观引领语言研究走向一个新的研究角度.认知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表现为研究数量较多、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较为深入.对国内认知语义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型范畴观、隐喻观、转喻观等进行梳理,分析其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可以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具有一定的综述价值,对后人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9)004【总页数】9页(P90-98)【关键词】认知语义学;原型范畴;隐喻;转喻【作者】张明辉;崔香宁【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认知语言学是近四十年在语言学界兴起的一个新兴语言学流派,其基于体验哲学和功能主义的语言观,广泛吸收了认知活动的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方法。
认知语言学认为自然语言常常受到认知、功能、语用等句法之外的因素促动,表层句法结构直接对应于语义结构,而语义结构是与人在和客观现实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身体经验、认知策略乃至文化规约等密切相关的概念结构相对应。
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认知语义、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研究内容。
至今为止,认知语义学研究数量较多、范围较广、内容较为深入,因此,其研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认知语言学和汉语研究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我们对其成果加以梳理归纳,以为后人提供纲举目张之便。
国内认知语义学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成果颇丰。
除了以“认知语言学”为名的著作中都包括大量的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内容外,还有专门系统介绍认知语义学的理论著作,如束定芳的《认知语义学》[1]、张辉的《认知语义学研究》[2];更多的是将认知语义学理论用于汉语研究的实践如石毓智的《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3],赵亮的《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研究》[4],朱小军的《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5],曾建彬的《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6],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物性形容词认知语义拓展的限制与动因》[7],刘辉修的《基于认知语义框架的同义词研究》[8],刘振平《形容词做状语和补语的认知语义研究》[9]等多部专著。
中国认知隐喻研究综述
中 国认 知 隐 喻 研 究 综 述
季媛媛 , 李 瑛
6 1 0 0 3 9 )
( 西华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四川成 都 摘
要: 详 细统 计并研 究 了中 国 1 9 9 6 - 2 0 1 5年 ( 截 止到 2 0 1 5年 1 2月 1 2日) 刊 登在 中国知 网
上有 关“ 隐喻 ” 的文 献 , 发 现这 些 文 章 绝 大 多数 都 是从 认 知 角度 来研 究 隐喻 的 , 说 明九 十年 代 中 期 我 国对 隐喻 的研 究 已经从 修 辞 转 移 到 认 知 上 来 了。鉴 于 此 , 本 文 主要 从认 知 角度 对 1 9 9 6 —
成 都 纺 织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T e x t i l e Co l l e g e
1 2 3期 )
2 0 1 7 年 1 月
V o 1 . 3 4 , N o . 1 ( S u m 1 2 3
以及 以方 大 尼尔 为 代 表 的 “ 合 成空 间 理 论 ” 。 而 因 为文 化差 异 等原 因 , 我 国语 言学 界对 隐 喻进 行 关 注
l 9 9 6 — 2 0 0 0 2 0 0l 一 2 0 0 5 2 0 0 6 — 2 0l 0 2 0I 卜2 01 b
图1 1 9 9 6 - 2 0 1 5年 中 国 隐 喻 发 表 文 献 每 五 年 数 量 分布
0 引言
西方 最初 的隐喻研 究诞 生 于古 典修 辞 学 , 至今 已经有 2 0 0 0多年 的历 史 , 按 其 研 究 的 范 围 与方 法
为 1 0 3 5 1 篇, 约 占总篇 数 的 9 9 . 8 6 %, 而 1 9 8 0 —1 9 9 5
认知语言学视阈下隐喻语言功能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阈下隐喻语言功能研究防灾科技学院 池丽霞摘要:语言抽象思维离不开概念,作为推理的基本元素,人类所有行为方式都要借助概念来完成,通过对原本概念进行加工,让自身体验进入到另外感知领域。
针对概念语言研究,隐喻是关键问题。
本文将针对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通过对研究理论的归类来进行隐喻表征假设研究。
关键词:隐喻 语言学 概念表征引言“隐喻”指用一种概念来诠释另一种概念,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这种表达方式通常较为隐蔽不易被人察觉,而且都是自动化的。
[1]生活中有些事物不能用微观语言表达,只能借助于某些概念,用隐喻方式来说明。
有观点认为隐喻仅仅是语义问题,诸多学者都提出了质疑,后来发展到认知领域的语用学则对这一解释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客观角度来看待和解释隐喻。
认知理论从传统转变为现代领域,有了这样的语言环境,研究隐喻现象的学者越来越多,陆续有研究者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并作出了阐述和解释,这种理论是基于隐喻自身的本质延伸,随着研究理论不断增多,概念隐喻理论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和完善。
一、概念隐喻理论从历年来对语言学的研究来看,只要是语言环境下都存在隐喻现象。
而从莱科夫和约翰逊研究理论来看,隐喻概念是人们抽象表达看到的具象事物,用无形概念来阐述周边事物,用概念化、简单化方式将复杂的事物用抽象思维来进行理解。
从这个角度来看,隐喻暗藏认知功效。
但是隐喻又不只是一种表达,背后还有更深层次含义。
隐喻是人类传递观点和想法的一种辅助工具,其出现带有偶然性,随着人们对隐喻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也揭露了隐喻是对人类认知演化的思维展现,提供了更多路径,让人们的认知越来越深刻。
随着认知研究兴起,诸多学者都加入到了研究隐喻理论的大军中。
二、具身认知及其关于概念表征的主要假设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步发展,目前研究新趋向是具身认知。
在认知研究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之前,人们更倾向于认知是对眼前出现的一系列事物的表达,而这种语言是通过人的大脑或者物理装置来实现的,由于人类主体认知与知觉系统不是一体,人类认知能力与知觉运动也是分割的。
文学隐喻的认知心理基础解读
、
隐喻的认 识
伴 随着人 类社会 的不 断发展 和持续 进步, 外界 事物 存在 的范畴开 始不断地 持续扩 大,当我 们的思 维认 知能力发展到某种 高度时 ,它便会 不再满足于 对 当前具体 事物的表达 和认 知 ,而 实际上是要通过 更加持续 和广 阔的思考 和认 知 ,并且能 总结 出更 多
事 物是通过比较异种事 物得 出的 ,从而给人们 认识
外 界提 供 了有力 的参考 。 同时 ,在这个认识 的过程
中 ,人 们借助隐喻来发 现不 同范 畴事物 的相似 性或 者 对立性 , 通过这种方法来找到事物之间 的联系。
( 二) 隐喻 的种 类
其实就是创造 性的隐喻思维 。
如 果 说 某 种 具 体 事 物 原 本 是 模 糊 不 清 的 , 隐 喻 这 种 具体 范 畴 到 其 他 的 抽 象 范 畴 ,就 会 造 成 范 畴 之
中本体和喻体之 间的相同点 ,但是有 的特 征是不容 易被人们联想到的 , 它 的感知度就很低。我们可 以从 心理学上进行分 析 ,人们难 以注意 到过于熟悉 的认
与统一。文章 中的隐喻可 以使 文章增色不 少 ,比如 说, 少年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句 中“ 早上的太阳” 将 少年蓬勃的气质和进发 出来 的青春朝气 比喻得惟妙
抽 象 的概 念 和 思 想 。最 终 人 们 就 将 自 己认 知 的 概 念
( 一) 隐喻 的概 念
我们知 道隐喻 ,是 将源域 的概念 去表达 目标域
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说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 , 它是一 种 工具 对抽象事物进行 认识 以及 表达 。隐喻是现 实
和认 知相互作用的结果 ,可 以说 隐喻既是客观 的同
借 助 认 知语 言 学 的 知 识 可 以 解 释 隐喻 的 产 生 和 认 知 心理基础 。
具身认知视角下隐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具⾝认知视⾓下隐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
具⾝认知视⾓下隐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
作者:魏良婷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24期
摘要:诗词中的隐喻由于其“隐”⽽不显,学⽣难以捕捉丰厚意蕴,诗词鉴赏⼀直以来都是语⽂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恰当引导学⽣联系⽣活经验中隐喻的思维⽅式,发现隐喻的⼿法、梳理隐喻的映射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建构新知,⽣成对诗词的个性化理解,从⽽提升诗词教学的效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化的传承。
关键词:具⾝认知;诗词教学;隐喻
中图分类号:G712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673-9094-(2020)07C/08C-0036-06。
最新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精品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一、引言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此书中将概念隐喻定义为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机制。
这一理论颠覆了隐喻是一种用于作品修辞手段的传统隐喻观,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争相从各个层而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书武作为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国外隐喻理论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著作。
胡壮麟老师的《认知隐喻学》(2004),束定芳先生的《隐喻学研究》(2000)以及赵艳芳老师的《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等隐喻研究著作,全都表明了我国对隐喻现象研究的兴趣和研究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笔者以2005年至2015年间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概念隐喻的核心期刊为源数据,以主题词为检索项,对“概念隐喻”进行高级检索。
根据检索结果,笔者将对近10年(2005-2015)概念隐喻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
二、数据分析根据检索,从2005年至2015年,我国共发表相关文献507篇,并且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基本呈逐年上升状态。
如表1所示:三、内容分析笔者通过进一步对内容分析发现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大致涉及三大主题: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3.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对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至今涉及到了多个方面。
空间方面:有陈燕平(2011)关于“上、下”方位的概念隐喻对比的具体实证研究。
江静(2006)认为方位隐喻与本体隐喻在汉语和中的体系较为相似,从中可以找到人类把抽象概念方位化和实体化的共同经验。
经济社会方面:胡志清(2008)认为英汉财经报道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并可以分类。
而对经济活动的不同理解导致了语言实例、语言百分比、语言实体和语言实体频率方面的差异。
时间方面:邵军航、樊葳葳(2014)认为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要借助于概念隐喻。
近十年认知视角下语言学的研究概述
近十年认知视角下语言学的研究概述近十年认知视角下语言学的研究概述摘要: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学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不同学科相互借鉴成了许多交叉学科,认知语用学就是认知与语言交叉成的一门新的学科,本文将对近十年来认知视角下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归纳,并浅谈自己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解。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言研究;概述作者简介:王梦莉(1995-),女,汉族,甘肃金塔县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XX)-30--01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成的一门学科,关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综述已有很多,有对认知语言学整体研究进行综述的,如赵艳芳(20XX),也有对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某一语言现象研究进行综述的,如朱丽燕(20XX)、薛旭辉(20XX)等。
本文将通过对知网20XX-20XX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有关认知语言学研究的187篇文章进行整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对近十年认知视角下语言学发展的趋势,研究的热点的变化做一个科学的分析,期望对认知语言学初学者有所帮助。
1.研究文章的选取本文所选取的187篇文章总被引数为1611,总下载数为xxxx,篇均参考数为32.98,篇均下载数为809.5,下载被引比为93.96%,通过以上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所选文章质量较高,从下载引比可以看出93.96%的读者在下载文章后会对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产生共鸣,表现出对文章的认可同时也说明本文所选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合主流。
2.认知视角下语言学发展的趋势2.1总体趋势通过所选文献的发文量可以看出从认知视角下对语言学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20XX年以后尤其是近五年来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年均论文发表量超过20篇,20XX年发文量历年最高,20XX年(截至7月)总体趋势上看有望突破20XX 年的发文量。
2.2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所选的187篇文章关键词出现次数的搜索得知除了认知语言学之外,隐喻、转喻、构式和构式语法、概念整合理论、体验式教学、任意性、象似性、意象图式等都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何陆敏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
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
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
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
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
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
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
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
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
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
心理语言学角度中的隐喻分析
心理语言学角度中的隐喻分析一、隐喻分析的概念1.隐喻的概念。
隐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通常表达在人们会借用事物来描绘、认知未知事物的一种手段,是一种非常具有普遍性思维的认知手段。
传统的隐喻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也认为是比喻的一种,它还有一个名字即暗喻。
但是一般研究的隐喻理论多事基于当代隐喻理论的认知隐喻。
认知隐喻认为隐喻包括三个部分,即源域、目的域、映射,其中由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就构成了隐喻。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认识到的事物包括经历和知识,而目的域那么是我们想要借用别的事物来描绘的、不熟悉的事物或概念,也就是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而构成逻辑上的隐喻。
2.名词性隐喻。
名词性隐喻即名词所构成的隐喻,名词不像动词或者形容词,有选择成分,但是名词有其特殊的自足性。
可以引起更加丰富的联想关系,这也就让人更容易超越词汇的选择限制和组合规那么,应用的更加广泛。
每一个词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可以被指向一个新的语义场或者有背景文化关联的关联域。
以人生如戏为例,人生是上文提到的目的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戏那么是源域,也就是一个详细概念。
在一台戏中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和不同情绪那么是人们对一台戏的认知理解,因此将对一台戏的认知应用于对人生的理解,表示人的一生也是会像一场戏一样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
这就是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进而到达对认知域进展认知的目的。
4.形容词性隐喻。
形容词一般充当修饰名词或者充当谓语的句子成分,与动词特征非常相似。
形容词的选择性表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具有选择性,因此通常会与同质的名词相搭配,但是隐喻的语言通常会违犯和偏离这种选择限制的组合方式,以此来表达事物间隐含的内在联络。
二、心理语言与隐喻分析1.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主要是在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两个领域内开展研究的,主要研究的是语言活动中心理过程的一门学科。
涉及到多方面,如人类个体是如何正确掌握并运用语言的,以及是如何选词进展正常的交流的。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
魏梦婷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2)001
【摘要】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对隐喻的研究已延续了2000多年.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对隐喻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来,以一本著名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起点,对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认知语言学方向.在此期间,认知语言学家对心理语言学的隐喻观做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隐喻认知观.因此作者认为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魏梦婷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作《隐喻》中的隐喻 [J], 唐妹;李庆明
2.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对介词隐喻义的教学启示 [J], 禹丽芳
3.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对介词隐喻义的教学启示 [J], 禹丽芳
4.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比较研究 [J], 于欢欢
5.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牡丹亭》中的隐喻研究——以时间概念隐喻为例 [J], 岳文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概念隐喻对隐喻性词汇和习语的作用机制
概念隐喻对隐喻性词汇和习语的作用机制
魏梦婷
【期刊名称】《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隐喻所具有的强大认知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知。
介绍了概念隐喻的本质及工作机制,并结合此观点,探讨了隐喻性词汇和习语习得的方法。
隐喻性词汇可以从词义的变化和延伸、词性的转换及带有隐喻性词缀的推导三个方面来解读。
隐喻性习语可以根据身体部位和人类生活环境来阐释。
【总页数】5页(P69-73)
【作者】魏梦婷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汉英隐喻性谚语的概念隐喻认知类型分析 [J], 赵文焕;全克林;
2.台州方言中隐喻性谚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J], 陈卫娟
3.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最蓝的眼睛》中隐喻性语言建解构与翻译研究 [J], 吴小芳;贲培云
4.英语习语的认知机制探究——从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看英语习语学习 [J], 刘娜
5.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最蓝的眼睛》中隐喻性语言建解构与翻译研究 [J], 呉小芳;贲接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喻指称的认知语用研究
隐喻指称的认知语用研究
魏小陆;王红玲
【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14)002
【摘要】语言指称的动态性是人类的认知与动态的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出人类语言的认知性特征.隐喻指称现象是语言动态性的突出代表,在语篇中可以使语言表达简洁、流畅和连贯.隐喻指称的认知语用研究为人类理解语言符号意指过程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总页数】4页(P121-124)
【作者】魏小陆;王红玲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外语系,江苏宿迁223800;宿迁学院外语系,江苏宿迁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 [J], 胡婷婷
2.动态语境中隐喻的多维度认知语用研究 [J], 赵冬生
3.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 [J], 冯立新
4.关联理论视域下禅宗俗谚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 [J], 常焕辉
5.人际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以女性话语为视角 [J], 杨小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喻的跨文化认知研究
隐喻的跨文化认知研究
吴妍婷
【期刊名称】《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认知世界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共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人类的隐喻认知结构使不同语言间的隐喻呈现趋同性,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心理又必然会导致不同语言间隐喻的差异.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基础,对汉语和英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隐喻的影响.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吴妍婷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论空间隐喻现象的隐喻认知功能——从"up"和"down"的认知研究谈起 [J], 岳好平;莫友元;罗文翠
2.“并购”类语篇中的婚恋隐喻——隐喻的社会认知研究 [J], 陈敏;邓志勇
3.公益广告中图像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J], 唐美华
4.跨文化视阈下隐喻的认知研究 [J], 彭春霞;况新华
5.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以隐喻"情感是力"为例 [J], 彭懿;肖晨星;易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1期2013年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2No.12013.2收稿日期:2012-12-05作者简介:魏梦婷,江苏南京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魏梦婷(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摘要: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
对隐喻的研究已延续了2000多年。
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
对隐喻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
后来,以一本著名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起点,对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认知语言学方向。
在此期间,认知语言学家对心理语言学的隐喻观做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隐喻认知观。
因此作者认为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隐喻;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3)01-0086-04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据英国修辞学家Richards 在《修辞哲学》一书中的统计,日常交际中每三句话就有一句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达的,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源自于隐喻。
基于隐喻的重要地位,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都不约而同的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一、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起源的研究1.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最早讨论产生隐喻的原因时,有人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为解释机制,认为隐喻是在被压抑中产生不自觉的直接冲动,并通过象征的形式表达。
霍尼克指出,如果隐喻性语言与大脑兴奋状态有关,那么比喻表达与情绪化,焦虑、兴奋、幽默和某些大脑损伤都有关联。
在随后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隐喻最终与言语有关,而言语最终又和思维有关。
隐喻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在诗歌中。
语言学家罗杰斯将诗性思维分别为两类:一种是具体的、图画的、感受性的思维方式;另一种是抽象的、概念的、分析性的、更具控制性的思维方式。
前者是一种无意识的、非现实的、看起来有点随意的大脑活动;后者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思想”,即思考意识与现实有关的一种大脑活动。
罗杰斯将第一种情况称为“基本过程大脑活动”,第二种情况称为“第二性过程大脑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基本过程服务于“本我”,作为发泄自由的、运动的心理能量,它塑造的是粗糙的、类推的和联想的表现形式;而第二性过程主要为“自我”服务,它利用的心理能量是被控制的,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它更具备理性化、概念化和分析性的特点。
一个好的隐喻就是基本过程大脑活动和第二性大脑活动的结合。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大量使用“基本过程大脑活动”的思维方式,其表达的手段就是隐喻。
诗歌中存在的意象可以刺激基本过程大脑活动,使读者的大脑产生了对理解诗歌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共鸣。
2.隐喻产生的认知原因认知语言学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的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叙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68·魏梦婷: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了“隐喻概念体系”。
在他们看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被称作“隐喻概念体系”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本体思维方式。
它将一个领域的现实经验用于说明或解释另一抽象领域的活动。
人类概念隐喻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原始隐喻的基础上的。
由于原始隐喻的无所不在和隐秘性,人们往往很难察觉它们的存在,这就是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说的“概念隐喻”。
即使在严谨的科学语言中,隐喻也随处可见,因为科学概念越是抽象,就越需要借助隐喻来进行思考与解释。
但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我们思维概念中的隐喻体系。
对于主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人类凭借有限的思维能力和贫乏的语言表达是难以将其穷尽的,只得借用另一事物来谈论或描述某一事物,这就是隐喻产生的根源。
在语言的最初使用过程中,人类创造并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大多数是表示具体的事物。
当人类从这些具体的概念之中逐渐获得抽象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来表达抽象概念,这就构成了人类的隐喻思维体系。
比如,把人作为观察周围事物的标准,如山头、山腰、山脚。
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评价和表达他们对主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
二、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工作机制的研究从亚里斯多德学派开始,对隐喻的研究一向被看做是边缘学科,主要局限于诗学和修辞学的领域。
在这段时期,隐喻被视为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范围限于词汇层次,即仅把隐喻看成是润色的工具,而并未充分认识到隐喻既是语言的文体特征,也是语言的认知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又一次成为认知中的研究焦点。
1.心理语言学中的隐喻工作机制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最初的发展就来源于儿童早期的动作建构。
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联结起来的理论说明,……分析到最后,就跟生物的自我调节系统联系起来;但是生物自我调节系统并不是预先就包含着所有的那些建构物,而仅仅是这些建构物的起点。
”在这里,“结构”与“建构”都是对认知的一种隐喻。
这种隐喻的生成过程,也就是同化顺应不断发展的过程。
精神分析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没有形成自我,其意识具有片断性、不连续性的特点,意识的内容是具体的和表象的,而儿童的心理结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只有当儿童形成自我的时候,其意识才表现出连续性的特点。
意识从片断性到连续性过渡的过程,以及心理结构逐步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隐喻发展的过程。
心理语言学家还发现“语境”在隐喻的理解中有着影响。
隐喻可以用来传递连续性的经验信息,特别是那些难以表达的信息。
人类经验的范围是连续的,而词语本质上是离散的。
隐喻则企图通过延伸各种词语的意思来填补这个距离。
例如:(1)The thought slipped my mind like a squirrel behind a tree.(2)Oranges are the baseballs of the fruit lover.所以综合上述观点看,(1)句是个好隐喻,因为很难用别的词语来表达该想法;相反地,(2)句并不那么好,因为读者可以推测出本体和喻体间的活动场地,即两者都是圆的。
以吉布斯为代表的一批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语言违反了交际准则”。
在他们看来,理解字面意义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而且独立于话语的语用意义,同时先于语用意义的理解。
这一观点暗含着字面和非字面意义上的区别。
字面意义的理解似乎具有无条件的优先权,并且是自动的,不需多少认知努力便可获得。
相反,非字面意义则是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如果字面意义与语境吻合,非字面意义便可忽略。
字面意义先于隐喻意义,意味着理解隐喻的实践要长于理解字面意义的时间。
另外,理解隐喻语言必须在寻求非字面意义解释前发现其有缺陷或虚假的字面意义才能实现。
其根据是,如果隐喻的理解和字面的理解同时产生,受试者的反应时间应该放慢。
实验表明,当受试者面临着从隐喻层面解释字面意义是假的句子时,他们决定的时间要长一些。
2.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工作机制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工作机制与语言的工·78·第1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作机制有相似之处。
对语言的正确理解涉及很多因素,诸如:交际双方、语言表达方式、语义等。
隐喻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就是喻体的意义与本体的意义或实际语境之间的冲突,要消除这种冲突必须依靠主体的认知和推理,借助相关因素才能做出正确解释。
当然,在隐喻工作机制中,喻体与本体或语境之间的意义始于冲突,结于统一,这与一般的语言工作机制不完全相同。
首先,进行隐喻语言的主体双方必须具有认知思维能力能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能力,才有可能产生隐喻性思维,推理出喻体的意义,同时还要掌握共有的语义、语境等知识。
当某句话在字面上出现逻辑错误时,接受者就自然会寻求其他方法,转向隐喻性理解。
当双方达成对某隐喻说法的共识,隐喻就能成为两者之间有效的交际工具。
这样,隐喻才获得其存在的可能,才会具有生命力。
但我们必须承认,由于人们头脑中的概念系统是复杂多变的,所以会出现许多千奇百怪的隐喻,再加上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有差异的,对本体所形成的隐喻概念也是不同的,这就会导致对相同隐喻的不同理解。
理查兹的隐喻互动理论无疑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隐喻现象发生时,本体和喻体是互动的,即喻体特征要向本体特征映射。
但这一过程要受到本体的限制。
经过这种互相作用的过程之后,那些不关联的特征会自动过滤掉,而某一或某些关键信息映合后产生了融合反应,成了注意的焦点,需要重点进行认知加工,而后就能显现语句的真正隐含意义。
另外,隐喻往往是复杂的,即一语多义。
较为相关的焦点信息会保留下来,共同构成一个隐喻的数层含意,因此映合结果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比如在“My boss is a pig”中,我们会联想到“pig”有许多特征:能吃、嗜睡、可爱、肥胖、笨拙等,但这时我们仅将“肥胖”这一特征映射到本体上,而别的特征因受到情景的影响被过滤了。
倘若更换了句中本体“my boss”,则必然会影响对“pig”特征的选择。
又如,(1)那大款专爱拈花惹草。
(2)那植物学家就爱拈花惹草。
人们从本体的不同会感到这两句话含义是不同的,上一句明显是隐喻性用法,指男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而下一句则更倾向于其本义的理解。
可见,本体的不同对于喻体的含义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本体与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同心理语言学一样,认知语言学也认为语境对隐喻的确认和理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不同于前者,后者更强调它与认知主体之间存在的一种互动关系。
一个成功隐喻的实现,要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分析,由表及里,去异存同,一旦在两者之间建立了适合当前情景的相似关系,便会产生映合效果,也就能获得这一隐喻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本体和喻体间的“异”往往更为突出,这是一切推理的出发点。
正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分属不同的类别,因此通过矛盾的碰撞,就可能产生隐喻义。
没有这种“异”,语句就可能仅有字面意义。
经过“异”之后的“新的统一”,接受者才能找到了两者间具有焦点性的相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