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8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8》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之后,安排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内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字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主要通过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经历多种信息整理的方法及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处理:

教材例8利用在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出课题,学生通过对题型进行分析,得知题中运用到的信息有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信息非常杂乱、无序,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运用其他方法对问题信息进行再加工的思想。教材中的“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用“列表法”来整理信息,让学生体会到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因为本题只是让学生解决剩下的钱够不够,因此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正确运用小数乘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能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二、教学过程:

预构:复习铺垫,谈话引入

(一)复习铺垫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9+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整数。

×3<□×<□×>□×>□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交流:在方框里填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

(3)小结: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将式子中的因数“放大”或“缩小”成近似的整数,再来思考会简单一些。

(二)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用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是紧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后进行教学的,在新课伊始安排了两个“复习铺垫”内容。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二是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为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做适当的知识铺垫,为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二、解决问题,形成经验

(一)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题,呈现问题情境(PPT课件演示)。

2.理解题意,叙述题目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2)引导学生根据图文叙事:妈妈去超市购物,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看看剩下的钱够不够。

3.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1)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条件:①妈妈有100元钱;②每袋大米元,买了2袋;③肉每千克元,买了千克。问题: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4.引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

(1)题中有这么多的信息,这里的“元”“元”“10元”“20元”都是单价,这里的“2袋”“千克”都是数量。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示、整理这些信息可以更容易让我们看清楚这些单价、数量之间的关

系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师归纳:当信息较多时,我们就需要对信息进行适当的整理,并且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里,我们就需要将各种信息按不同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分别进行整理,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很容易看清楚各种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用PPT课件出示表格。)

(3)学生用表格表示和整理各种信息。

(4)学生交流、汇报表格里填写的各种信息。(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回答表格中的信息,并适时用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在教学中,关注学生自觉地按照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由于本节课所探究问题信息量较多,在“阅读与理解”环节关注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能力──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达和整理数学信息。

(二)分析与解答

1.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1)刚才,同学们用表格的形式表示、整理了题目中的各种信息,从表格中你发现了哪些数量关系?(教师演示PPT课件。)

(2)要解决“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10元或者20元的鸡蛋”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相互交流。)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思路一:先算出买大米和肉这两件物品的总价,再算出剩下的钱数,然后将剩下的钱数分别与10元和20元相比较,看超不超过10元或者20元。

思路二:先算出买大米、肉和鸡蛋这三件物品的总价,再将这个总价与100元相比较,如果超过100元就不够买,不超过100元就够买。

2.独立思考,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

(1)明确自主活动要求。(教师用PPT课件出示。)

(2)学生根据“自主活动要求”,尝试解决问题。

3.集体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教师适时用PPT课件演示解答过程。)

(1)预设一。

生:我是先算出买2袋大米和 kg肉这两件物品的总价,算式是×2+×=(元);再算出剩下的钱100-=(元);因为元比10元多,但比20元少,所以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但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引导评价: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楚,但是计算比较麻烦。在购物时,我们很少会进行精确的计算,只需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