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讲义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课件

21
1.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 数肉瘤如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 可发生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与淋巴引流的方向相同, 但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跳跃转移或逆行转移。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22
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进入 局部淋巴结,先聚集在边缘窦,逐渐累 及破坏整个淋巴结,并可进一步转移到 下一站引流淋巴结,最终经胸导管进入 体循环。受累的淋巴结肿大、变硬、互 相粘连成团,切面灰白而干燥。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68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69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70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62
一、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是指癌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尚未发 生浸润,基底膜还完整的癌。这是最早期的 癌,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常见的有乳腺小叶 原位癌、子宫颈原位癌、食管原位癌、乳腺 导管内癌。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63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64
较为常用的是TNM分期。 T:Tumor,表示肿瘤,根据一个特定肿瘤
的体积,分为四级,分别用T1、T2、T3、 T4表示,肿瘤越大,级别越高。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49
N:Lymph Node,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No:没有淋巴结转移。 •N1:只有少数淋巴结转移。 •N2:很多淋巴结转移。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52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引起压迫阻塞,常进行性加重。 2.引起溃疡形成、穿孔、瘘、大出血,
继发感染。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53
3.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特别是 消化道恶性肿瘤影响消化吸收,到晚期出 现极度消瘦、无力、贫血、全身衰竭,叫 恶病质(cachexia)。
肿瘤的生长方式名词解释

肿瘤的生长方式名词解释
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可呈膨胀生长、外生生长和渗透生长。
(1)膨胀生长:它是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肿瘤生长缓慢,不侵入周围组织。
它通常是结节状的,有一个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边界,主要是挤压或阻塞周围的器官和组织。
一般来说,对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没有明显的损害。
由于它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清晰,手术容易去除,去除后不易复发。
(2)外生生长:肿瘤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常生长在表面,形成突出的乳头、息肉、花椰菜肿瘤、良性、恶性肿瘤
它是外生的。
然而,恶性肿瘤在外生生长的同时,其基底也是渗透性生长,外生生长的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血液供应不足,容易坏死脱落,形成不均匀的底部,恶性溃疡的边缘。
肿瘤的生长方式
(3)渗透性生长: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管,如根生长到土壤中,渗透和破坏周围组织。
肿瘤通常没有包膜或不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的边界也不明显。
临床接触诊断时,肿瘤固定,不活动。
手术切除肿瘤时,切除范围应大于肉眼所见,以防止复发,因为肿瘤细胞也可能渗入这些部位。
大学课程病理学9.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课件

注:淋
导
逆行性转移
管
远处淋巴结
肉眼观: 典型患者淋巴结
肿大,质地变硬,刀 切有沙粒感,切面灰 白色,甚者多个肿大 淋巴结融合。
镜下观: 淋巴窦内见癌细胞
淋巴窦内见癌细胞
(2)血道转移(hematogeneous metastasis)
多经毛细 血管和小静脉 入血。与血流 的方向有关, 多转移到肺、 肝。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良性肿瘤 慢
1.生长速度: 恶性肿瘤 快
良性肿瘤 2.肿瘤的生长方式
伴坏死 和出血 膨胀性生长
恶性肿瘤 浸润性生长
1.膨胀性生长
似气球。结节状、分界 清楚、包膜完整、触诊 活动、手术易清除、不易 复发。
3.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ng growth)
四、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Ⅰ级:高分化
1.分级: Ⅱ级:中分化
Ⅲ级:低分化
2.TNM分期系统:
T:肿瘤原发灶大小(T1-T4) N:淋巴结受累(N0,N1-N3) M:血行转移(M0,M1/M2)
高分化腺癌
中分化腺癌
低分化腺癌
第三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 (2) 继发改变:溃疡、
不见病理核分裂 缓慢
膨胀性生长 很少见 不转移 很少复发 较小
局部压迫、阻塞
恶性肿瘤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多见
可见病理核分裂 较快
浸润性生长 常见出血、坏死、感染
常有转移 常有复发
较大 坏死、出血、发热、感 染、恶病质等
良恶性肿瘤区别的特殊性
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相对性:基底细胞癌很少转移 ,口腔颌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

消化基底膜、間質的膠原、糖蛋白、蛋白多糖
4)腫瘤細胞移動(Migration):
阿米巴運動:自主、趨化
2、轉移的機制
浸潤是轉移的基礎 轉移過程:
1)穿過基底膜: 細胞解離、消化、 移動 2)穿過細胞外基質:消化、移動 3)穿過血管壁:消化、移動
浸潤是惡性腫瘤的標誌之一。
3.外生性生長(Exophytic growth):
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都可以 有這種生長方式。
良性腫瘤基底部無浸潤,而惡 性腫瘤則伴有基底浸潤。
二、腫瘤的生長速度
腫瘤的生長速度主要取決於: 1、腫瘤的分化成熟程度
一般說,良性腫瘤分化好,生長緩 慢;而惡性腫瘤分化差,生長較快。
N:Lymph Node,表示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No:沒有淋巴結轉移。 •N1:只有少數淋巴結轉移。 •N2:很多淋巴結轉移。
M:Metastasis,表示有無遠隔轉移。 Mo、M1、M2
第七節 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一、良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1.局部壓迫和阻塞作用。 2.某些內分泌腺發生的良性腫瘤,由於分
4)入血循環: 大部分被清除、血小板粘附、瘤栓
5)附著血管壁/栓塞 6)穿過血管壁:消化、移動 7)血管生成:轉移瘤形成
3、抑制浸潤可抑制轉移
增加E-cadherin 的表達 金屬蛋白酶 (MP) 抑制因數: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
(二)浸潤轉移的機制
1、浸潤的機制
1)腫瘤細胞解離 (Detachment):
細胞間連接分子 E-cadherin 表達下降
病理学教学课件肿瘤的生长方式

病理学教学课件肿瘤的生长方式病理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寻求解答疾病的本质、发生的原因和疾病对于身体机能的影响。
而肿瘤的病理学研究,也是一个重要庞大的领域。
本篇将主要聚焦于肿瘤的生长方式,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肿瘤的基本特点与形态。
一、肿瘤的生长特点首先,要理解肿瘤的生长特点,我们需明确肿瘤是由正常细胞异常增殖而成的。
肿瘤的生长主要有三种形式:浸润性生长、扩散性生长和破坏性生长。
1.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侵犯周围正常组织,形成不规则的肿块,这是最常见的生长方式。
以癌症为例,细胞会穿过基底膜,侵犯到淋巴管或血管内,导致肿瘤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术中难以全部切除。
2.扩散性生长: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从原发病灶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多个子病灶,称为转移。
其特点表现为多部位病变,治疗难度大。
3.破坏性生长:肿瘤细胞耗尽周围组织的营养,导致周围组织发生坏死或囊变,形成空洞性肿瘤。
二、肿瘤的生长速度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由有丝分裂的频率决定。
良性肿瘤生长速度较慢,恶性肿瘤则生长速度快速。
正常细胞恢复有序的生长模式需要严谨而复杂的调控机制,然而,当这些机制受到干扰,正常细胞就会转化为肿瘤细胞,进入无序的、过快的分裂状态,从而形成肿瘤。
三、化疗对肿瘤的影响化疗得以摧毁肿瘤,因为化疗药物主要针对处在细胞周期分裂阶段的细胞。
对于在活跃繁衍的恶性肿瘤细胞,这种行动方式特别有效。
然而,其他快速繁衍的正常细胞,如毛发和消化道细胞,也会受到化疗的影响,从而导致一些副作用。
概括来讲,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助于我们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当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病因病理,才能开发出更优质的治疗手段,将医学推向新的高度。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问题3 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严重,本病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压迫、阻塞症状,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并发症:出血,坏死,溃疡等) (3)顽固性疼痛。 (4)恶病质: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5)机体死亡。 问题4 肿瘤的转移方式有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3种。 本病例有上述3种转移方式: 淋巴道转移:是其主要的转移途径,本病例一般首先转移至局部
肝转移性胃癌
3、种植转移
发生在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到器 官的表面时,瘤细胞可脱落,像播种一样种植 到体腔各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瘤。
种植性转常见于腹腔器官的恶性肿瘤。
浆膜腔的种植性转移常伴有浆膜腔积液, 可以为血性浆液性积液。
腹腔:胃→大网膜、腹膜、卵巢等。 胸腔:肺→胸膜。 颅内:脑→脑脊膜。
度迅速,5个月前发病,3个月后病重) b.眼观:胃溃疡病灶质硬,切面呈灰白色(癌切面灰白色),溃疡大,
边缘不规则隆起。底部凹凸不平,有出血坏死等表现多为恶性溃疡的 特点。 c.从生长方式来看:它呈浸润性生长侵犯胃壁全层(镜下见大量腺样细 胞巢侵入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 d.从组织分化程度来看:它分化差、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不相 似(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e.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确凿证据:本例它广泛转移至肝、肺、淋巴结等。 f.对机体的影响: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大,它不仅局部阻塞、破坏脏器 的功能,并发出血,溃疡等,还引起顽固性疼痛,晚期造成恶病质甚 至机体死亡。
2) 门静脉—肝—肺
3) 肺—心—全身器官
血道转移是肉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癌如肺 癌以及其它癌的晚期也发生血道转移。
肝、肺是两个血道转移的靶器官。
转移瘤特点:边界清楚,多个散在分布, 结节状,边缘整齐,且多接近器官的表面, 位于器官表面时可形成“癌脐”。
5.4.1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

5.4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一、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一)生长方式1.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大多数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
常有纤维性包膜,容易手术切除,切除后不复发。
但血管瘤是一个例外,不呈膨胀性生长,而呈浸润性生长。
恶性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
肿瘤无包膜形成,境界不清。
局部切除后,常有肿瘤残留,容易复发。
浸润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
2.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ve growth)(Exophytic growth) 3.外生性生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都可以有这种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基底部无浸润,而恶性肿瘤则伴有基底浸润。
◼体表、体腔、自然管道◼乳头状、菜花状、蕈伞状、息肉状—溃疡肿瘤的生长速度取决于分化程度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慢,呈间歇性生长突然加快考虑恶变快,呈持续性生长血供相对不足,易坏死、出血(二)生长特点肿瘤生长的动力学与肿瘤生长有关的因素1. 肿瘤细胞倍增的时间2. 生长分数=复制阶段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群体总数3. 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无增殖力细胞休眠细胞G死亡(三)肿瘤血管形成▪肿瘤刺激宿主血管持续生长,为其供应营养的过程,称之。
▪肿瘤血管形成对肿瘤生长具有双重意义:提供营养和分泌多肽生长因子以刺激瘤细胞生长。
▪是肿瘤继续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前提,由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和抗血管生成因子(野生型p53诱导的血小板反应蛋白1、血管静止素、肿瘤静止素和内皮静止素)共同调控。
(四)演进和异质性演进(progression)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生长加快、局部浸润、远处转移)异质性(heterogeneity)肿瘤的不同亚克隆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肿瘤的克隆性生长,由于附加的基因突变,导致亚克隆出现(需要较少的生长因子,抗原性低—躲过免疫监视),亚克隆保留下来,适应生存、生长、浸润及转移(适者生存)。
肿瘤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式

肿瘤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式一、肿瘤的生长速度各种肿瘤的生长速度有较大差别,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
一般来讲,成熟程度高、分化好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
但短期内生长突然加快,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
成熟程度低、分化差的恶性肿瘤生长较快,短期内即可形成明显肿块,并且由于血管形成及营养供应相对不足,易发生坏死、出血等继发改变。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growth pattern)肿瘤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1.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是发生在器官或组织内的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
肿瘤逐渐增大,不侵袭周围正常组织,宛如逐渐膨胀的气球,推开或挤压四周组织。
因此,肿瘤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主要是挤压和阻塞,一般不明显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临床检查时肿瘤移动性良好,手术容易切除,切除后也常不复发。
2.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道等)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蕈状或菜花状肿物。
良、恶性肿瘤都可呈现外生性生长。
但恶性肿瘤在向表面呈外生性生长的同时,其基底部往往呈浸润性生长,常由于其生长迅速,血液供应不足,容易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底部不平、边缘隆起的恶性溃疡。
3.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ng growth)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肿瘤细胞分裂增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管内,像树根长入土壤一样,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
因此呈这类生长方式的肿瘤无包膜,与邻近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而无明显界限。
临床检查时移动性差或固定。
手术切除范围应扩大,否则术后易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浸润转移的机制
1、浸润的机制
1)肿瘤细胞解离 (Detachment):
细胞间连接分子 E-cadherin 表达下降
2)肿瘤细胞附着(Attachment)于基底 膜:
细胞表面的整合素(Integrin)的量和分布 改变: laminin 受体, fibronectin 受体
3)消化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血道转移是肉瘤转移的重要途径, 少数癌如肾细胞癌、肝细胞癌、肺癌以及 其它癌的晚期也发生血道转移。
肝、肺是两个血道转移的靶器官。
肿瘤侵入血管,随血流运行,到达 远隔器官。肿瘤栓子进入门静脉引起 肝转移;进入体静脉引起肺转移;进 入肺静脉引起全身性转移;进入胸、 腰、盆腔静脉,可通过吻合支,进入 脊椎静脉丛引起脊椎、脑转移。
程叫转移。原发部位的肿瘤叫原发瘤, 所形
成的新肿瘤叫继发瘤或转移瘤。
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良
性肿瘤不转移,只有恶性肿瘤才发生转 移。恶性肿瘤中,只有少数肿瘤不发生 或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 脑的恶性胶质细胞瘤。
应当指出,浸润是转移的基础。
1.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 少数肉瘤如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 胞瘤也可发生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与淋巴引流的方向相 同,但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跳跃转移或 逆行转移。
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进入 局部淋巴结,先聚集在边缘窦,逐渐累 及破坏整个淋巴结,并可进一步转移到 下一站引流淋巴结,最终经胸导管进入 体循环。受累的淋巴结肿大、变硬、互 相粘连成团,切面灰白而干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血道转移:
4)入血循环: 大部分被清除、血小板粘附、瘤栓
5)附着血管壁/栓塞 6)穿过血管壁:消化、移动 7)血管生成:转移瘤形成
3、抑制浸润可抑制转移
增加E-cadherin 的表达 金属蛋白酶 (MP) 抑制因子: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
消化
抑制
4、抑制血管生成也可以抑制转移
因为血管生成是转移瘤形成和生 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六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一、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其分化程度的 高低来确定恶性程度的级别。
比较广泛使用的是三级分法,即将恶 性肿瘤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级。 这种分级对于决定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有一 定意义。
良性肿瘤仅在原发部位生长扩大,而具 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 部位继续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还可 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一、直接蔓延
肿瘤沿组织间隙、淋巴管、 血管、神经束向邻近组织和器 官侵袭蔓延。
二、转移(Metastasis)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 或体腔,被带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并形成与 原发部位肿瘤组织学类型相同的肿瘤,这个过
浸润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
3.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都可以有这种 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基底部无浸润,而恶性肿瘤 则伴有基底浸润。
二、肿瘤的生长速度
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 1、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
一般说,良性肿瘤分化好,生长缓 慢;而恶性肿瘤分化差,生长较快。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肿瘤/间质产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血管生成
生成抑制
恶性肿瘤由于生长快,但血管形 成慢,造成供血不足,常易发生 坏死、溃疡、出血等继发性改变。
第五节 肿瘤的扩散
血道转移
3.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器官的肿瘤累及到器官的表 面时,瘤细胞可脱落并种植到体腔各器 官的表面,形成种植性转移瘤。腹腔、 胸腔最常受累,心包腔、蛛网膜下腔亦 可受累。常在浆膜面形成多数转移结节, 很少侵入器官的深层,并常伴血性积液, 积液内可查到肿瘤细胞。
4.接触转移:
非常罕见。如下唇肿瘤转 移到上唇的接触部位。
THANKS
2、倍增时间:
即肿瘤细胞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3、生长分数(增殖指数):
即处于增殖状态(S、G2、M)的细 胞比例
生长最旺盛的肿瘤增殖指数也仅有 20%左右。
4、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增多=生成 - 丢失
丢失:凋亡、坏死
5、血管生成(Angiogenesis)
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
血管形成的机制:
肿瘤细胞产生血管生成因子
肿瘤/间质细胞分泌酶:IV型胶原酶(金 属蛋白酶, Metalloproteinase [MP])等
消化基底膜、间质的胶原、糖蛋白、蛋 白多糖
4)肿瘤细胞移动(Migration):
阿米巴运动:自主、趋化
2、转移的机制
浸润是转移的基础 转移过程:
1)穿过基底膜: 细胞解离、消化、移动 2)穿过细胞外基质:消化、移动 3)穿过血管壁:消化、移动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 速度
精品
1.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
大多数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 常有纤维性包膜,容易手术切除,切 除后不复发。但血管瘤是一个例外, 不呈膨胀性生长,而呈浸润性生长。
2.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ve growth)
恶性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无 包膜形成,境界不清。局部切除后, 常有肿瘤残留,容易复发。
分化、异型性、间变、浸润/转移能力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 高 较差 高: 中: 低:
异型性 间变
小
无
明显
可有
较小者
无
中等
可有
大
可有
浸润/转移 无 有
较低 中等 高
二、肿瘤的分期
较为常用的是TNM分期。 T:Tumor,表示肿瘤,根据一个
特定肿瘤的体积,分为四级,分 别用T1、T2、T3、T4表示,肿 瘤越大,级别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