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 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精品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从容说课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
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
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1.比较法通过学生译文和标准译文的比较过好语言关,通过惠子与庄子的对比过好寓言关和思想关,通过一、二则故事的不同文风比较过好欣赏关。
2.延伸拓展法拓宽阅读视野,了解庄子的思想。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助读;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过好语言关;引读提高,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感知惠子、庄子的不同表现,过好思想关;美点寻踪,欣赏两则故事;延伸拓展,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九课《庄子》故事两则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二、【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2。
难点:学习庄子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
《沦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
〈二>预习展示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庄子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目标1. 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
《沦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
补充解释【质朴】质朴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我们往往来形容一个人,就是天真自然,心无旁念,任生命纵横往来。
反义词:华丽。
近义词:朴素。
【恣肆zisi]恣:放纵, 肆:无顾忌。
指放纵无顾忌。
【雄浑】雄健浑厚。
【深邃sui ]①幽深:庭院深邃丨深邃的林子。
②精深;深奥:神秘。
深邃的哲理丨文字深邃。
③深沉:深邃的目光。
二、资料助读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_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 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彖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0《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精选)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 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 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 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 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
《庄子》亦称《南华经》, 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 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说理,文笔汪洋恣肆,想谐,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 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
往:去
或:有人
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固:知本子来矣;子固非鱼,子之不
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
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者循:,从既…已说知起吾知之本而:问最我初,的我话题知之濠上云也者。:如”此如此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之:它,指代鱼之乐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参考译文 (新版)新人教版
《庄子》故事两则参考译文
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类似)‘吓’的怒斥声。
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
1。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 新人教版
•课文选的两则 故事均节选自 《庄子·秋 水》。标题是 编者加的。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 学家,庄子好友。
•相:xiàng 辅助君主的人,这 里作动词,做宰相。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去
有人
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 取代 动词,做宰相
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国都、京城
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 也⑦。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 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 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奋起而飞时, 它的翅膀象遮盖天空的云气。这只鸟,当海动 风起时就飞往南海。那南海,就是个天然的大 地。《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齐谐》的记载说:“大鹏飞往南海时,激溅 起来的水化达三千里,翼拍旋风而直上九万里 高空,它飞了六个月才停息下来。 ——庄子 《逍遥游 》
《庄子》 故事两则
• 庄子
• (约前369—前 286)名周,宋 国蒙(今河南商 丘东北)人。战 国时哲学家,道 家学派主要代表 人物。与老子并 称为道学之祖。
•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 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 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 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 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亦称《南 华经》)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 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与老子并 称“老庄”。
起因:惠子为相
庄子看望
经过:受人挑拨
从容往见
结果:辛辣讽刺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人教版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过程与方法: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二.教材分析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四.教学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国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
百家争鸣,各种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眩目的文化第一次大繁荣。
其中有一个独立特行的一派,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后者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
这就是庄子,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庄子与《庄子》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课件3)惠子相梁(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1)惠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鹓 发于南海(从 )
于 于是鸱得腐鼠(在 )
而飞于北海(到 )
• 非梧桐不止 古义: 今义:
• 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 今义:
(3)古今异义
。栖息
。
停止
。
在这时。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深层阅读——文本探究 • 1.庄子故事中的鹓 、鸱、腐鼠的比喻义各是什么?
鹓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非梧桐不止
庄子
鹓
非练实不食 喻 清高自守
鄙弃功名
非醴泉不饮
对比鲜明
讽刺辛辣
得腐鼠
惠子
鸱
喻 利欲熏心
仰视“上下”
薄情寡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浅层阅读——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濠(
)梁
háo
條(
)鱼
tiáo
2.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 知 我不 知 鱼 之 乐?
语文积累——庄子故事
• 庄子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 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庄子笑 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 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 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 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 此也!”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 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 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 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 老鹰啄食先生。”庄子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 鸦、老鹰吃掉和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 有什么两样?为什么要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 蚁、老鼠?”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庄子》故事两则(2)新人教版
1.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理解庄子的志趣。 2.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 3.感受“游子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 解庄子的志趣。 4.拓宽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 解,提高文化品位。
第一课时
作者档案 字词积累 文言知识
•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 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 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 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 味不尽的效果。
2.读完本文后,说说你眼中的庄子和惠子各 是什么样的人?
• 庄子: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机智、幽默。 • 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
1.完成
P67~68第1~7题。
2.背诵这篇短文。
第二课时
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朗读课文。(注意停顿、正音) 2.试译课文。先对照课下注释自己试着翻译 课文,然后小组合作互相翻译、互相纠正,并 记下自学中不能处理的疑难问题,待全班讨 论解决。 3.质疑解惑,疏通文意。译文见《课时夺冠 》P66。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 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 “乐”,其实 是他愉悦心境 的投射与外化。
2.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 么观点?
• 宣扬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3.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 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而建立起 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 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 ,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 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 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 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篇共十五篇文 章,大部分非庄子 手笔。《天地》、 《秋水》《达生》、 《山木》《田子方》 《知北游》。这六篇 很可能是庄子自著,或是他的弟 子整理老师著作编成的文章。
杂篇共十一篇文 章,除《让王》、 《盗路》、《说剑》、 《渔父》四篇外,都是 非常漂亮的文章,非 庄子手笔。
听课文朗读,要求:
味妙锐 不贴深
梧桐、练实、醴泉---- 尽高洁切的刻志趣
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 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
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这段文章用鹓鶵的高洁来说 明庄子并不想夺取梁国的相位, 又用鸱得腐鼠的故事揭露和讽刺 惠子的多心,辛辣地嘲笑那些追 求名利的人,表现庄子鄙视富贵 利禄的思想。贴切的比喻和深刻 的讽剌,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和 说服力。
庄子(约公元前 369一前286),名周,
字子休,蒙城县城东
郊人。曾为漆园吏,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 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通
行本有内篇七章:《逍
遥游》第一,《齐物
论》第二,《养生主》
第三,《人间世》第
四,《德充符》第五 《大宗师》第六,《应帝王》第 七。这七篇,思想深透,风格飘 逸,而且十分连贯。
●
害怕
国都● 、京城
yuān chú
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
●●
出发,从起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
到 lĭ
●
栖竹息实,c竹hī子所结的子。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
●●
甘泉,甜美的泉在水这。时猫头捡h鹰è到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
肯定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
●
●
遵循 本源
●
你
知鱼之乐’如云此者如,此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说我明,你我已知经之知濠道上我也知。道”鱼快 乐而在问我
本文故事的原意是表达 庄子渴望自由,意欲打破物 我界限,以追求超然物外的 快乐境界。这就是他的“返 朴归真”的思想。
1、扫清文字障碍。 2、概括主要内容。
扫清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 文。
惠子:惠施,战国时宋国人, 哲学家,庄子的好友。 相:读xiàng,辅佐君主的人, 这里是做宰相的意思。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
●
●
●
去 代惠子 有人
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
●
●
取代动词,作宰相
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今子 拟声词,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hè 作动词,恐吓
●
பைடு நூலகம்
起因:惠子为相
庄子看望
富故 有事
经过:受人挑拨
从容往见
搜捕庄子 趣 发
奇鸟之喻
味 性
展 出
结果: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 人
名利的人
意
料
惠子: 醉心于功名富贵 对朋友薄情寡义 庄子:
比喻:
余巧尖
鹓鶵---鸱---腐鼠----
自已 惠子 功名利禄
熟悉原文 逐步理解
háo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
●●
t和iáo 游玩 濠水桥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
之
一种淡水鱼
悠然自得 这●
●
的
乐也。”惠子曰:“子非鱼,怎●安么 知
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
●
固然
●
本来
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