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体系汇总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56÷8+8= 7×6+24= 10-36÷9=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解决问题
• 1、仔细读题 • 2、列出算式 • 写单位 • 3、写答语:够与不够;能不能
2、填一填、
72、63、54、( )、( ) 1、 2、 4、 7、 11 ( )、 ( ) 1、 4、 9、 16 、( )、 ( ) 2、3、5、8、13、( )、 ( )
除法算式
• 48 ÷ 6= 8
被 除 数
除 数 商
被除数=商× 除数
表内除法
• • • • • • • 1、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12 ÷6= 24 ÷( )=4 ( )÷( )=1 2、0的除法 0除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
方向与位置
• 1、地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的方式绘制。 • 2、方向标
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要仔细思考
• 1、一根木头长12米,每3米锯成一段,能 锯成( )段,需要锯( )次。锯一 次需要2分钟,把这根木头锯完需要( ) 分钟。 • 2、小明从1楼走到2楼需要2分钟,照这样 的速度,他从1楼走到5楼需要几分钟?
角的认识
• 1、角有1个顶点,2条边。 • 2、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张开的 大小有关。 • 4、红领巾上有( )个角,有( )个钝 角,( )个锐角。 • 5、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北
小小绘画设计师(根据要求设计一幅标注方向的平 面图)
小红:我家在学校北面 小明:我家在学校西面 王英:我家在学校东面 李月:我家在学校南面 小红
小明
学校
王英
李月
位置与方向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总结

考点一: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因此,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可以改写为乘法算式。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说明:少了相同加数,因此是错误的所有的连加算式都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说明:必须要强调是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才可以。
5个4相加和4个5相加的和相同。
(√)说明:4个5,5个4相加的和都是20,所以是正确的。
5个4相加和4个5相加的和相同,意义也相同。
(×)说明: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意义是不同的。
5个4表示4+4+4+4+4+44个5表示5+5+5+5,这两个式子的加数和加数的个数都不同,所以意义不相同。
例:7+7+7+7=28相同的加数是( 7),相同加数的个数是(4)个,可以改为乘法算式为(4×7或7×4),表示(4个7)相加的和是28。
弄清几个几:易错点:5×5表示5个5 相加的和。
不能表示5个5相乘。
5个5相乘是5×5×5×5×5。
5和5相乘可以列式5×5考点二:乘法各部分名称及读法例:8×5=40 8和5称为因数,40称为积。
因此知道两个因数求积用乘法计算。
(看到积或因数用乘法)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7,算式为(9×7=63)积为(63)读法:8×5=40读作:8乘5等于40(注意8、5的顺序不能颠倒,“乘”和“等于”要写汉字,怎样读的算式就怎么写读作,有“=”号的就写等于几)3乘4写作3×4 3×4读作3乘4考点三:乘法意义的应用2×4+4表示2个4加上1个4等于3个4相加。
3个4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是3×44×4-4 表示4个4减去1个4等于3个4相加。
3个4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是3×4考点四:“1”和“0”的乘法记住两句话: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1×8=8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5=0考点五:乘加乘减乘加: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相同加数的部分,有几个几就写几×几,另一部分是剩下的部分,把这两部分相加就是乘加。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的认识1.1数的认识1.1.1自然数1.1.2零1.1.3整数1.1.4顺序数1.2数的读法1.2.1数的读法1.2.2数的写法二、加法和减法2.1认识加法2.1.1加法概念2.1.2加法计算2.2认识减法2.2.1减法概念2.2.2减法计算2.3 10以内的加减法2.3.1 10以内的加法计算2.3.2 10以内的减法计算三、数的比较3.1数的大小比较3.1.1大于、小于3.1.2大于等于、小于等于3.2数的大小顺序3.2.1数的大小顺序四、数的认识4.1 100以内的数4.1.1 100以内的自然数4.1.2 100以内的顺序数4.1.3 100以内的零4.2百以内的数4.2.1百以内的自然数4.2.2百以内的顺序数4.2.3百以内的零五、加法和减法5.1 100以内的加法5.1.1 100以内的加法计算5.1.2 100以内的加法交换律5.2 100以内的减法5.2.1 100以内的减法计算5.2.2 100以内的减法交换律六、数的认识6.1千以内的数6.1.1千以内的自然数6.1.2千以内的顺序数6.1.3千以内的零6.2万以内的数6.2.1万以内的自然数6.2.2万以内的顺序数6.2.3万以内的零七、加法和减法7.1千以内的加法7.1.1千以内的加法计算7.1.2千以内的加法交换律7.2千以内的减法7.2.1千以内的减法计算7.2.2千以内的减法交换律八、数的认识8.1万以内的数8.1.1万以内的自然数8.1.2万以内的顺序数8.1.3万以内的零8.2十万以内的数8.2.1十万以内的自然数8.2.2十万以内的顺序数8.2.3十万以内的零九、加法和减法9.1万以内的加法9.1.1万以内的加法计算9.1.2万以内的加法交换律9.2万以内的减法9.2.1万以内的减法计算9.2.2万以内的减法交换律十、数的认识10.1十万以内的数10.1.1十万以内的自然数10.1.2十万以内的顺序数10.1.3十万以内的零10.2百万以内的数10.2.1百万以内的自然数10.2.2百万以内的顺序数10.2.3百万以内的零十一、加法和减法11.1十万以内的加法11.1.1十万以内的加法计算11.1.2十万以内的加法交换律11.2十万以内的减法11.2.1十万以内的减法计算11.2.2十万以内的减法交换律以上就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包括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的比较等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口诀:(四五二十)因数×因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因数,积是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比几个几多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比几个几少几【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运算顺序要记清)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8、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列式计算:求3个5相加:3×5=15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4个3相加是多少(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的积用几×几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2个因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与代数:1. 加深理解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能找出分子、分母是质数的分数,把一些分数用质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知识分解成分数的和。
2. 熟记公式并能运用乘法口诀求商,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3. 联系实际加深理解长度、面积、体积的含义。
知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
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特征正确判断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 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能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
能运用学过的图形基本元素(点、线、角)进行图形的拼组。
2. 知道平角、钝角、直角的概念,会用三角板判断各种角。
知道周角、平角、钝角、直角的相互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角的特点。
知道平角的一半叫作直角。
知道平角和周角。
3.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
4. 初步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统计与可能性:认识象形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及复式统计表。
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
知道一组数据的什么情况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认识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知道部分数加总数的一半等于总数除以2等于其中一个分数(可能性为一半时)。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 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认识表面积的意义,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进一步认识体积的意义及其度量单位(立方米),会进行相邻单位间的换算。
会解决有关体积和表面积的简单实际问题,会结合生活实际判断所用的体积单位是否合适。
3. 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产生更广泛的迁移,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练习中要安排开放性题,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以上就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第六单元 表内除尘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如:12 ÷ 3 = 4
除数是3,(所以就)想三的口诀:三四十二,所以商就是4
如:45 ÷ (9 ) =5
商是5,所以就想五的口诀:五九四十五,所以除数就是9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乘法口诀写算式:一般情况,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 算式和两个除尘算式。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这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所以用除法
35 ÷ 5 7
36 ÷ 6 这题也是求一个6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倍,所以用除法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就是求4的2倍是 多少,所以用乘法
4 × 2 = 8(厘米) 或 2 × 4 = 8(厘米)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3、余数是表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后剩下的部分,所以单 位与被除数相同。
4、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注意商要对齐被除数 的个位。做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列 竖式进行试商。
第八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就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
2、有余数除法的写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5 ÷ 6 = 2 …… 3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意义: 乘法是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公式: 因数×因数=积
乘法的读法: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数量关系式: 份数×每份数=总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3
5
5+5+5=15
3×5=15
5×3=15
4
5
5+5+5+5=20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一、填空。
1.一条红领巾上有(3)个角,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一个长方形有( 4)个直角。
2.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为(直角 )、(锐角)、(钝角)三种。
把直角、锐角和钝角从大到小排列:(钝角)>(直角)>(锐角)。
3.几的口诀相邻两句口诀的积就相差几。
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只能写一道乘法算式,算一道乘法题的口诀一共(9)句。
4.1乘以任何数都得(任何数),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5.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6.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太阳落下的方向是(西)。
早晨太阳在(东)面,中午在(南)方,下午和傍晚在(西)面。
7.早晨,我面向太阳站立,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
8.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9.2×3 读作:(2乘3)。
2×3=6 读作:(2乘3等于6)。
6÷3=2读作:(6除以3等于2)。
10.21÷3=7表示21里面有(7)个(3)。
1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用大数除以小数,得数后面(不加单位)。
12.有三种事物,至少用一种,最多用三种,一共有(7)种搭配方法。
13.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晚上,北极星出现在天空的(北)面。
14.(3)时整和(9)时整,分针和时针所形成的角是直角。
1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4 )个角,它们都是(直)角。
16.(钝)角比直角大,( 锐)角比直角小。
17.一个三角形有(3)个角和(3)条边。
一个角由( 1)个顶点和(两 )条边组成。
18.三角板上最大的角是(直角),其余两个角是(锐角)。
19.乘法口诀表横着看一行比一行(多)一句,竖着看一列比一列(少)一句,全表一共(45)句口诀。
20.一一得一和每行的最后一句口诀,只能写(一道)乘法算式,算一道乘法题。
其他口诀可以写(两道)乘法算式,算两道乘法题。
青岛版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 3 × 2 = 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和????? ??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 ??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 ????8、在?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如:2个8相乘???用8×8=64?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5=15读作:3乘5等于15.?????5×3=15读作:5乘3等于1512、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
0乘任何数还等于0。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 3 × 2 = 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 × 2 = 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如:2个8相乘用8×8=64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5=15读作:3乘5等于15.5×3=15读作:5乘3等于1512、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
0乘任何数还等于0。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叉开(或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6、角:锐角、直角、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7、★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
1个三角形中只有1个直角或者只有1个钝角。
七巧板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上都有24个直角。
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七单元表内除法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如:有12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4份,也就是12里面有4个3。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12÷4=3中12是被除数,÷是除号,4是除数,3是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有关0的除法。
1)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2)0不能做除数。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第八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量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本单元主要是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在可能性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第九单元混合运算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两个:在算式里有加(减)法,先算乘法;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教学重点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并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第十单元总复习复习共分为九个部分: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解决一、“倍”数问题解题思路:1.如果在问题中只出现“倍”这个字,要明确解此题要么用乘法,要么用除法。
看最后的问题,求小数用除法,求大数用乘法。
2.如果一个题中有“倍”这个字并且最后的问题中出现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或者一共这几个字,那么这种题要分两步来做。
比谁多,比谁少的问题第二步用减法一共或者原来有多少的问题第二步用加法。
一:⑴有黄花37朵,红花是黄花的2倍。
红花有几朵两种花一共有几朵⑵新华书店下午卖出小人书24本,是上午卖出的4倍。
①上午卖出小人书多少本②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小人书多少本二、几个几的问题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问法例1. 3个5是多少,这时候可采取画图法并判断出此题是求大数用乘法例2. 42里面有几个6 这种题是求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也就是求较小的数,用除法三、平均分的问题.“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例1 看图6-9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分析这是一个平均分的问题,根据题意和我们学过的除法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方法是把24个乒乓球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的个数;第二种方法是把24个乒乓球按6个为一堆,,求它的堆数。
解 24÷4 = 6(个) 24÷6 = 4(堆)例2 学校买来15个皮球,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几个分析此题要分的数是15,要分的份数是3份,可用除法计算。
解 15÷3 = 5(个)习题1.填空:⑴母鸡捉到20条虫,分给5只小鸡吃,平均每只小鸡吃()条;如果分给4只小鸡吃,平均每只小鸡吃()条⑵“30÷5 = 6”表示把__________。
平均分成__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__。
“30÷6 = 5”表示把__________。
平均分成__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__。
2.写出4个商是6的除法算式:()÷()= 6()÷()= 6 ()÷()= 6;()÷()= 63.用下面每组里的3个数,分别写出2个乘法算式和2 个除法算式。
⑴ 3、12、4;⑵ 20、4、5。
4.从20里每次减去4,要减几次才能减完余数的妙用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余数要比除数小; 3.会解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例1 如图1-1。
把14个乒乓球平均分给三个班,每班分得几个还余下几个解 14÷3 = 4 (2)每班分得4个还余2个。
例2 下面三个竖式,哪个对哪个不对为什么不对解第一个竖式不对,它的余数8比除数5还大,还可商1,即商应为8;第二个竖式也不对,因商和除数的积不能大于被除数;第三个竖式是对的,余数3小于除数5。
说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这时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是: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例2 今天是星期三,再过20天是星期几解今天是星期三,因为一个星期有7天,以星期一为星期的第一天计算,因已经过了3天。
所以有(20+3)÷7 = 3余2 即再过20天是星期二。
例3 把4、7、18、2四个数填入括号中。
()÷() = ()余()分析第一个括号是被除数,它必须填最大的一个数18。
其次,除数比余数要大,因此,第二个括号中的数必须比最后一个括号中的数要大,但是7×4大于18,所以最后一个括号中只能填数4。
即题中式子填数如下:( 18 )÷( 7 ) = ( 2 )余( 4 )1.正确理解余数的性质,是正确解决有关余数问题的关键。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习题精选]1看图填数。
⑴ 11÷3 = ______( 根 )……______(根)⑵ 14÷4 = ______( 份 )……______(个)14÷3 = ______( 个 )……______(个)1.下面各题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过来。
⑴ 38÷5 = 6……8 49÷6 = 7……7 49÷8 = 5……9 33÷4 = 8……1 17÷3 = 5 (2)3.()里最大能填几()×8<55 ()×5<19 ()×7<33(3)()×9<62 ()×6<50 ()×4<144.55除以7,商几余几除以8呢除以9呢被4除没有余数的:________________被9除没有余数的:________________10.在机场上停着20架飞机,准备每3架编为一组起飞,可以编成几组还声几架11.⑴把16张风景画片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还剩几张⑵把16张风景画片分给同学,每人分得5张,可以分给几个同学还剩几张12.有30千克水果糖,每盒装4千克,剩下的装在纸袋里,纸袋里装多少千克糖13.一个星期有7天,十月份有31天,十月份里有几个星期零几天15.学校开会庆“六一”,有9面彩旗,平均插在会场两边,每边插几面还剩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