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域化建筑创作研究方法初探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是一种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建筑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追求,而是更加注重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不仅能够体现出建筑所处地域的独特魅力,还能够传递文化内涵,增加建筑的历史感和情感联系。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和表达、建筑特色与功能性等方面对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进行探讨。
一、文化传承与表达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中,并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和传承地域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传统,而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应该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比如中国的古建筑中往往融入了汉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檐角飞云”、“斗拱”等,这些元素既是对地域文化的表达,也是历史的传承。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创新,可以使建筑呈现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还可以通过建筑的外观形式、装饰图案、布局结构等方面来体现。
比如伊斯兰建筑的装饰图案、印度寺庙的雕刻、日本园林的布局等,都是对当地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使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还使人们在建筑中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增加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二、建筑特色与功能性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既需要考虑文化传承与表达,也需要兼顾建筑特色与功能性。
建筑的设计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生活等需求,同时也要能够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特色。
在建筑特色方面,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应该体现出建筑的风格特点和历史沿革。
比如南方传统建筑的风雨廊、穿堂风格,是受到当地湿润气候和饮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建筑特色的保留和传承,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记忆。
通过对建筑风格的创新和发展,可以使建筑呈现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探索
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探索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
在建筑领域,地域文化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对于提高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法尚不成熟,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将地域文化元素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探索一种有效的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为建筑设计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的理论分析,明确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总结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的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为建筑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1.1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历史、风俗、习惯和信仰等特征的文化现象。
它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支柱,是人们生活、工作和思考的基石。
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它决定了建筑的风格、形式和功能。
了解地域文化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作,使作品更具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
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它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通过研究地域文化,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丰富设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价值所在,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
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应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将其融入到教学方法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域文化,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1.2 建筑设计教学中地域文化的融入现状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还不够成熟。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地域文化和建筑设计的结合,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建筑设计与文化环境、传统习俗、地方特色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建筑设计中,满足当地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了解当地文化和传统,可以帮助建筑师在设计中确立一个适合环境的空间。
文化的传承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例如,浙江某地建筑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当地的水道,中式园林和传统建筑风格,使整个建筑风格更具浙江文化特色。
其次,地域文化和历史也可以成为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当地的传统元素,可以使建筑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能够深刻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并将之融入建筑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造价,同时也可以彰显当地文化的特色。
最后,建筑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统合当地文化和当代设计要素。
在建筑设计中,不应只局限于传统风格,而应该融合当代技术和建筑设计理念。
例如,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整体建筑风格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但在细节上使用了现代技术的元素,使建筑具备了现代化的气息。
总的来说,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和传统的结合,将为城市带来更多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产,同时也能体现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建筑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将其融入建筑设计中,使设计更具人文和文化价值。
建筑创作中的地域性表达的初探
造 的 , 邻 建 筑 之 间 用 防 火 山 墙 分 隔 , 些 墙 的 角 部 造 型 类 相 这 似 马 头 而 称 为 马 头 墙 , 主 要 起 隔绝 火 焰 、 免 火 灾 蔓 延 的 它 避
我们知 道 , 古 到今 , 类 的活 动从 未 离开 过 建筑 。远 从 人 古的人 类就 常 常就 地取 材 ,利 用原始 而 实用 的建 造技 术营
以及 自然条件 等影 响 因素都 使 建筑产 生 了丰 富 多彩 的民族
性 和 地 域 性 , 为 建 筑 文 化 中 丰 富 的 内 涵 。 西 方 天 主 教 从 哥 成 特 建 筑 上 表 现 出神 秘 耸 上 的 升 腾 之 感 ,东 正 教 堂 从 群 穹 顶 式 建 筑 中 表 现 出教 意 的 辉 煌 ,而 伊 斯 兰 教 拱 券 和 高 塔 则 表
摘 要 : 域 性 来 源 于 自然 , 源 于 历 史 是 原 始 的 地 域 建 筑 还 是 当 代 地 域 主 义 建 筑 , 能 无 均
域 性 体 现 在 建 筑 能 够 具 有 本 土 精 神 。 建 筑 师在 创 作 时 客 观 真 实地 积 极 与 自然 呼 应 , 承 文 化 , 现 地 域 风 貌 。 并 采 用 传 体
完全 由当地 的气候特 点 、 地理 状 况 、 地域 风俗 等决 定 。
就 我 国而言 : 方 建筑 比较厚 重 , 方建 筑 比较轻 巧 。 北 南 在 民 居 中 , 皖 南 民居 的 马 头 墙 , 为 大 量 的 徽 居 是 密 集 建 有 因
一
、
建 筑 是 人 类 生 活 中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现 出 对 真 主 的 虔 诚 …… 这 些 都 透 出 了 宗 教 文 化 的 特 征 。 比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一、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尊重传统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注重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南方水乡地区,可以采用适合湿地环境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水资源,将建筑与水景融为一体,呈现出独特的水乡风情。
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的理念,考虑到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造绿色建筑。
可以结合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设计手法,减少对空调和照明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
三、注重功能和舒适性。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舒适感受,设计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和合理的功能区划,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功能的需求。
在建筑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四、发展创新的建筑技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自足,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
五、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协调,避免对周边社区的负面影响。
建筑的设计要兼顾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具有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和设施,增加社区居民的互动和交流。
六、借鉴国际前沿经验。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学习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其与当地的地域特色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性现代建筑。
也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吸纳国际上的优秀设计师团队和建筑企业,提高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水平。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是一个既有深厚历史又有着现实意义的课题。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上形成并沿袭下来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当地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方面面。
而建筑设计则是在这一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的科技和艺术手法,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建筑中去,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从地域文化和建筑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它们的结合。
地域文化是每个地域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是被历史、地理、自然环境所塑造和影响的。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合体,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建筑、工艺、文学、绘画等方面的表现,更包括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如川西藏区的藏式建筑和藏族服饰、苏州园林和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古丝绸之路上的民居和传统手工艺等,都是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典型结合。
这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当代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地方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和破坏。
许多城市的发展,往往以规划、效率和经济为首要考虑,而忽略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使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去。
作为建筑设计者,首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
只有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气候、地理和人文环境,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当地的地域文化。
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模仿或照搬传统建筑,而是要学会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结合现代的科技和艺术手法,融入到新的建筑设计中去。
这就需要建筑设计者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和启示,形成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是指在现代化建筑风格中融入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设计理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希望通过建筑来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探讨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其在当今建筑领域的意义。
1. 尊重当地环境和文化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首要思路是尊重当地环境和文化。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传统,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尊重当地的特色和传统,尽量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建筑风格,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2. 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既要注重创新,又要传承当地的建筑传统。
设计师可以在现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建筑特色和工艺技术,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又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
这种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设计思路,能够使建筑更具时代感和地域性。
3. 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中,要关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情况,设计师可以采用符合当地特点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计建筑的节能环保系统,使建筑在保证舒适度的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体现当地特色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另一思路是体现当地特色。
通过建筑的外观、结构、装饰和功能布局等方面的设计,使建筑更好地展现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引领当地建筑风格的发展方向。
二、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1. 研究当地文化和传统建筑在进行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建筑,了解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风情等情况,掌握当地建筑的特点和演变历程,为设计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和灵感。
2.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并不是与国际接轨的阻碍。
设计师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建筑理念、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引进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结合当地特色进行创新设计,使建筑既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又具有国际化的现代感。
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初探的开题报告
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初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当代社会中,地域文化及其建筑已成为了我们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传承的重要标志。
因此,如何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以及融入现代建筑技术亟待解决。
本文将探究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以期为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建筑发展的结合提供一些思路。
二、选题意义1. 弘扬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我们珍贵的文化资源,本文探讨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有助于将地域文化传承下去,并展现其在当代建筑中的价值。
2. 营造美好城市:建筑是城市的名片,本文研究能够促进地域文化与当代建筑技术的融合,为城市的建筑文化营造出更为多元化和丰富的面貌,让城市更加美丽。
3. 推进建筑文化研究:本文探索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对于推动建筑文化研究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文化、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三、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当代地域建筑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就当代地域建筑的定义、范畴、特点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地梳理,旨在深入了解当代地域建筑的本质。
2. 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的研究:对于一些当代地域建筑设计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总结,探讨其中所运用的建筑形式、建筑语言、建筑材料等具体手段,尝试梳理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创作方法。
3. 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将本研究方法运用到一个地域建筑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中,分析探讨其实际效果和可操作性,以期实际提供可操作的建筑创作方法。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 理论探讨法:通过文献资料和案例资料,对当代地域建筑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和总结一些典型的当代地域建筑案例,剖析其中所体现的建筑创作方法。
3. 个案研究法:选择一个实际的地域建筑设计,结合上述理论和案例,论述应用这些方法在实际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五、预期成果通过探讨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本文预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对于当代地域建筑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建筑设计地域化倾向的初步探索
・
1 ・ 0
2010年 3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 URE
Vl . 6 No. 0 3 J 7 Ma. 2 1 r 00
文章编号 :0 96 2 (0 00 .0 00 1 0 —8 5 2 1 )70 1 —2
一
新 的趋势 , 正是 在这个要求 的背景下所提出 的。
基于 以上的思路和想法 , 在户型 的平 面设计 中, 引入 了“ 共享
1 关于 吊脚楼
空 中花园” 一想法 , 这 把绿 化带 入共 享空 间 , 既包 含 了邻近 的绿
又能够有休 闲 的空 问。根据地基 的地形条 件 , 在平 面上每一 吊脚楼 又称 高脚 楼 , 过去称竹 楼。房子 盖两层 或两层 以上 , 化 , 半个单元 ) 高差 为半层层高 。户型的选 , 第一层用柱子撑起 , 无墙 , 不住人。二层 以上有墙 , 供人居 住。吊 层会有两个不同的标 高( 每半个单元 , 包括复式 ( 两户 ) 和单式 ( 两户) 这样每半个 , 脚楼 的形式适用于热带地 区民居 , 因为热 带地 区雨 水较多 , 由于 择方 面 , 单元所包含 的“ 共享空间” 由这 四户共 享 , 形成 一个小的集体。并 雨水热气 的蒸发 以及毒蛇 、 猛虫 、 兽较多等等 , 野 人们不适合在 一 由于“ 共享空间” 的双层 通高 和双层 入户方式 的多样 性 , 使得 层居住 。为 了通风 、 散热 、 防毒蛇 、 毒虫 、 猛兽 等等 , 以第 一层用 且 , 所
件和家庭需要而定 , 它们 常常共处 一地。3 四合水式 : ) 这种 形式 结构形式完成大进 深、 大面积 的出挑 。这样 , 吊脚 ” 种传统 的 “ 这 又是在双 吊式 的基 础上 发展起来 的 , 它的特点 是 : 将正房 两头厢 构筑方式 , 与现代新 的设计理念产生 了结合的可能性。 房 吊脚楼部分 的上部连成一体 , 形成一个 四合 院。两 厢房 的楼下
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正文】一、现状分析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今建筑设计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推进,各地区的建筑风格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地域性建筑风格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逐渐被忽视,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国际化的设计风格,传统建筑特色逐渐流失。
而随着人们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也成为当下建筑设计的热点之一。
在中国,乡村建筑多以传统的木结构、石砌墙体等传统工艺为主,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色。
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传统建筑被拆除,造成文化遗产流失的问题。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域性建筑风格的创新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融合如何平衡是亟待探讨的课题。
二、存在问题1.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建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地位和价值遭受质疑,传统建筑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2. 地域性建筑风格的创新不足。
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性风格的传承和创新并不平衡。
部分地区的建筑设计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和欣赏。
3. 建筑师技艺水平不足。
部分建筑师缺乏对传统建筑技艺的深入了解和传承,导致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出现断裂,新的建筑作品缺乏延续传统的色彩和特点。
三、对策建议1. 强化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与保护。
通过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传统建筑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推动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2. 提高建筑师技艺水平。
建筑师应该不断学习和传承传统建筑技艺,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和创新奠定基础。
3. 推动地域性建筑风格的创新。
鼓励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打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壁垒,创造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
4. 加强引导和支持。
应该加强对地域性建筑风格的引导和支持,建立相关和规范,激励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建筑工程的设计不仅仅受到技术、材料的影响,且设计的风格与其的地域性也有着明显的联系。
地域性原则的影响是直接体现在人的思维上,其对建筑工程的风格、形态、立面的影响是在设计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且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标签: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1、建筑地域性的主要特点1.1地理位置特点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受当地地形地貌环境的影响,设计者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到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等问题,让自己的设计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其建筑设计才能符合当地特点,使之长远伫立。
我国海岸线绵长,水陆各方面发展迅速,地貌地形繁多,我国有平原、高原、盆地、山脉等;中东部地区以平原居多,而西部地区山脉林立。
种种不同的地形地貌使得建筑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解决地理位置不同带来的麻烦。
1.2气候差异特点不同的建筑要与不同的区域相适应。
譬如说北方地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明显,因此当地建筑设计要非常注重防御寒冷、保暖等问题,墙体一般比较厚重,建筑的房屋设计较为平坦;而地处我国南部地区的南方地区比较潮湿,因此当地的建筑设计要非常注重湿热问题,当地建筑设计一般具有防潮作用,建筑设计房屋一般比较陡峭;其次建筑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季节风向问题、光照强弱问题、雨水大小问题;不同地域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也不尽相同,南有热带雨林气候,北有荒漠寒冷型的气候,这些不尽相同的气候特点铸就了当地建筑设计的不同建筑风格,建筑设计也必须要与这些不可控因素相互糅合,方能体现当地别具一格的地域性气候特点。
1.3绿化水化特点建筑物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绿化水化的特点,因为绿化水化对一个地区的形象非常重要。
而南北方因其南北跨度问题使得南北降水量也大不相同,像南方降水量充沛,气候湿润、潮湿,水地面积较多,当地绿色植被种类繁多、数量较大;而在地处内陆的西北地区,因其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少,甚至有些时候需要靠南水北调等工程来救急,当地人们对于绿化水化一般不重视,其建筑设计风格也会与这种情况相适应。
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探讨摘要:我们的建筑设计应当更多的去注重地域文化的回归,重视建筑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建筑的传统性、现代化、地域性,是相互汲取的而不是简单的累计叠加,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既要吸收利用优秀的传统,又要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也在不断演进,建筑创作要以地域自然特征与文化背景为依据,坚持传承与创新,才能走出更好的未来。
本文就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性;方法1 建筑地域性的主要特点1.1地理位置特点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受当地地形地貌环境的影响,设计者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到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等问题,让自己的设计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其建筑设计才能符合当地特点,使之长远伫立。
我国海岸线绵长,水陆各方面发展迅速,地貌地形繁多,我国有平原、高原、盆地、山脉等;中东部地区以平原居多,而西部地区山脉林立。
种种不同的地形地貌使得建筑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解决地理位置不同带来的麻烦。
1.2气候差异特点不同的建筑要与不同的区域相适应。
譬如说:北方地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明显,因此当地建筑设计要非常注重防御寒冷、保暖等问题,墙体一般比较厚重,建筑的房屋设计较为平坦;而地处我国南部地区的南方地区比较潮湿,因此当地的建筑设计要非常注重湿热问题,当地建筑设计一般具有防潮作用,建筑设计房屋一般比较陡峭;其次建筑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季节风向问题、光照强弱问题、雨水大小问题;不同地域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也不尽相同,南有热带雨林气候,北有荒漠寒冷型的气候,这些不尽相同的气候特点铸就了当地建筑设计的不同建筑风格,建筑设计也必须要与这些不可控因素相互糅合,方能体现当地别具一格的地域性气候特点。
1.3绿化水化特点建筑物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绿化水化的特点,因为绿化水化对一个地区的形象非常重要。
而南北方因其南北跨度问题使得南北降水量也大不相同,像南方降水量充沛,气候湿润、潮湿,水地面积较多,当地绿色植被种类繁多、数量较大;而在地处内陆的西北地区,因其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少,甚至有些时候需要靠南水北调等工程来救急,当地人们对于绿化水化一般不重视,其建筑设计风格也会与这种情况相适应。
地域化建筑创作研究方法初探
地域化建筑创作研究方法初探
边芳;李士好
【期刊名称】《建筑与环境》
【年(卷),期】2009(003)005
【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
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边芳;李士好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建筑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0
【相关文献】
1.地域化建筑创作概述及研究方法 [J], 周似齐;赵晓峰;姜东成
2.建筑创作中地域化问题的探析 [J], 邬元斌
3.关于建筑创作中地域化方案研究 [J], 国伟
4.关于建筑创作中地域化方案研究 [J], 国伟
5.关于建筑创作中地域化方案研究 [J], 国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试探的开题报告
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试探的开题报告题目: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试探一、背景分析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之一。
地域性建筑是建筑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
地域性建筑的出现和发展受到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更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认同感。
如我国西南地区的木结构建筑,南方地区的围屋建筑,北方地区的四合院建筑等等,都是具有很强地域特色的建筑。
为了将地域特色的建筑完美地呈现出来,创作者需要对本地区的文化和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设计中体现出地域性。
因此,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方法对于保持本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具体研究思路如下:1. 了解地域性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分析环境和文化影响地域性建筑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研究地域性建筑的设计和构造方法。
4. 借鉴成功案例,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建筑创作的方法。
5. 分析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研究意义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的探寻将对以下方面产生积极意义:1. 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意义。
2. 对维护地域性建筑的专业精神和技能有帮助。
3. 对于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进行建筑创作和规划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方法参考。
4. 对加强国内建筑学科的交流和推进地域性建筑的国际交流有正面作用。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设计实践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 文献调查:回溯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地域性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设计理念。
2. 参观考察:实地考察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建筑,对建筑的设计、材料等详细了解。
3. 分析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案例,探究其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估。
4. 设计实践:基于对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和分析,实践新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案,探究可操作的设计和构造方法。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对于地域性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设计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
【推荐下载】建筑创作中地域化问题的探析
建筑创作中地域化问题的探析前言: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
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
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
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
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
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 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
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
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
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
展现环境特色。
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 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
关于地域化建筑创作研究方法初探
关于地域化建筑创作研究方法初探论文关键词: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逻辑性文化特征文化内涵概述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
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
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
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时代的面貌,强调从个人的局限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
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
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
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
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
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
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
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
地域建筑创作的探索
市政府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6) 收稿日期:2006-08-11
展开,多个剧场统一在一个巨大的流线体
1 区位图
建筑学报
63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并能带来潜在的机会。我们对四个总体布 局方案进行了包括表现地域特征,总体布 局整体性, 建筑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建筑形 态的可识别性等多个角度的分析比较,最 终选择4号方案进一步深化。 此时建筑与区 域环境的衔接关系,建筑单体的形态意象 并不清晰,但却为我们下一步的方案深化 明确了方向。 二、 把握环境特征 整合区域景观 城市新区的发展建设不同于老城区的 改造更新,创作中应充分考虑建筑与自然
松 花 江 主城区 太阳岛风景区 设计地段 城市新区
摘要 / 以哈尔滨保利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创作为例,通过 对整体意象、区域景观、场所氛围三个方面的把握,探 索地域建筑的创作过程。 关键词 / 整体意象 区域景观 场所氛围 ABSTRACT/ Through dealing with the integral image, regional landscape and ambience of the place, the designer of the Baoli Culture and Art center in Haerbin explores the course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creation. KEY WORDS/ Integral image, Regional landscape, Ambience of the place
4 比较方案之三
5 比较方案之四
象的目标。 (1) 尊重新城区空间结构和形态, 整合 区域环境,保持城市形态的整体连续性; (2) “水” 以 为切入点, 充分发掘寒地 滨水环境的地域特征,创造丰富宜人的滨 水体验;
浅析地域建筑创作方法与途径
浅析地域建筑创作方法与途径摘要:从地域建筑创作入手,分析了地域环境与地域建筑创作的关系,通过对多个建筑实例的分析,简要总结了几点地域建筑的创作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地域建筑;地域文化;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曾经存在了许多问题。
许多传统的民居建筑以及特色城市空间结构形态遭到破坏。
放眼望去,全国到处可见品位不高的西方建筑仿制品,至少在城市建筑的外观和立面上导致了“千城一面”的状况,地域特征逐渐弱化甚至消失。
因此,如何让时代感与文脉环境意识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值得我们思索和探求的问题。
1.传统建筑文化是建筑创作之源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灿烂辉煌的古建筑传统文化的国家,其形成的木结构体系、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城郭形式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元素,为今天中国城市建设提供着丰富的资料和借鉴,是现代建筑创作的重要源泉。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
整体规划设计以“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为原则。
设计努力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打造“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这种从传统建筑文化上演变的现代建筑,突显了成都的文化底蕴,彰显了现代成都的特色生活方式。
(图1)图1成都宽窄巷子2.民族文化环境丰富建筑创作的语汇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各民族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建筑也呈现丰富多姿的状况,其中蕴含了及其丰富的了民族文化内涵。
抓住民族建筑的基本形态特征进行建筑创作,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建筑创作的突出创作方法。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是两个互相影响的方面。
地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设计的风格和特点,而建筑设计则承载和传承着地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在不同地域的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和民族文化,这些因素都对建筑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保温性能和抗寒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对寒冷气候的适应性。
而在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建筑设计则注重通风和防潮,同时强调对自然环境的融入和和谐。
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使建筑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文化价值观,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建筑设计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的工具,更是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通过材料选择、空间布局和装饰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木结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木材的优雅运用,而传统园林则体现了中国文人的诗意境界和对自然的崇敬。
同样,在印度的建筑设计中,色彩鲜艳的外观和雕刻装饰体现了印度人民的热情和奢华。
建筑设计作为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形式语言,也传承和弘扬了地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
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结合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
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地域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许多地方都将建筑设计作为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当地的地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游客和保护地域文化。
荷兰的风车和塞纳河上的巴黎塔,都是当地特色建筑的代表,成为了各地游客的旅游热点。
当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时,不仅能增加建筑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传播。
建筑地域性研究初探
建筑地域性研究初探摘要: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与人的关系最为久远、最为密切、最具时代性、地域性的建筑类型。
因而,20世纪以来发生在各个领域的全球化现象对于居住建筑的影响尤为明显。
传统民居形式己不再符合时代,而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居住区又呈现了面貌相似、场所感丧失等诸多问题,同时还日益成为人们所反感的城市趋同现象的主导因素之一。
关键词:建筑地域性一、关于“地域性”历史发展至今,对建筑而言,其存本身就无法抹去其地域性的特点。
这是因为房屋一经建成,就无法随意改变其位置并且直接成为了建筑所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关于建筑的地域性讨论在建筑史上屡见不鲜。
而在建筑设计当中,设计者总会使其所设计的建筑物多多少少的体现地域特征。
这种现象从农民自建农舍到建筑师有目的的进行地域分析,其表现俯拾皆是。
而我们所要讨论的居住建筑“地域性”是一种自觉地对居住建筑所处环境、地方文化、气候特征等进行分析而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而不适于那种建筑自发的具有而并不自知的情况。
我们认为地域与地区是相同的概念。
“地区性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一定的时间跨度中,建筑、聚落及其环境所共同表现出的与地区条件的契合。
地点性包含的是单体建筑与基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点性于建筑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是主动的具有积极意义的。
而地区性并不是任何建筑都具有的。
地点性所讨论的是建筑与其所处场地的单独的联系;而地区性则关注建立在某种特殊性之上的一种普遍的联系。
地区性中已经包含了经验和教条,甚至有时上升为理论,地点性则是朴素的、特殊的。
“如果我们把地点性中反映出来的建筑对于场地的作用称为形象化,那么在地区性中,这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象征化的过程。
二、研究建筑地域性的必要性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御寒与居住的工具,而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部分。
传统的地域文化是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进而也决定了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影响到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
由此可见,地域性因素是决定早期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地域化建筑创作研究方法初探论文关键词: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逻辑性文化特征文化内涵概述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
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
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
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时代的面貌,强调从个人的局限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
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
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
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
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
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
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
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
这些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
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的特征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
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
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
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
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
展现环境特色。
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
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 …”。
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
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
“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等……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
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
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
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的道路,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
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
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
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
本文透过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各种纷繁的创作流派和设计手法的外表,从分析建筑的设计语言着手,来探析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从而避免了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所产生的空泛性。
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
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
不同的地域之间。
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
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
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
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
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3)。
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最后,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
来分析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时期,它在否定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它的合理成分被后来的各个设计流派所吸收、继承。
所以,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具有传承的关系。
本文在分析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的建筑设计语言时,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艺术成就为原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以便于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的设计语言产生和演变的脉络有深刻的认识。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在这里,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是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
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
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针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建筑与自然形成对立、割裂地方文化,于是建筑师们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并重新确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重新认识地方性文化在建筑中的价值。
这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思潮所而对的主要问题。
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 1996年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最高奖方案“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延续地方性文化作为构思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引发出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的建筑构思,并引用了当地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形态“里弄”作为设计原型。
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创作中,引用了地中海民间建筑的外观式样作为其建筑形象构思的源泉;本文在对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的分析中,着重分析了建筑创作领域中“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原型结构”的引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的设计概念及创作手法。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矛盾,它涉及到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创造及空间的界定,并引申到城市设计中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同构关系。
从建靴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
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
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
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例如,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所提出的“灰空间”的设计概念;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所倡导的以功能为引导的室内外二元关系的协调。
(2)“原型”的引用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
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
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
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并正确地反映到建筑作品中,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其创作设计中,把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原型”引入到新的设计观念、新的技术材料、新的价值观念之中,使它融人到现实生活中,使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延续。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
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英国著名的建筑师罗杰斯曾经说过:“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其展示的建筑”。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把光作为一种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的形体构成之中的设计概念。
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运用了自然光的特性,塑造出了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