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执教:王崧舟整理:朱飞燕(白云小学)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古诗在意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3、感受并领悟古诗的意象和意境,体验诗人的愁眠之情。

教学过程:一、启:夜半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其写过一首歌,叫做《涛声依旧》。

听过吗?喜欢吗?我觉得不但曲谱得好,歌词也好。

(出示歌词片段)“ 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师:谁知道无眠的意思?生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

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

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

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

用大白话说,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师:是谁在敲打我的无眠?生:钟声。

师:这钟声是从哪儿来的生:寒山寺(出示:200多年前,王士桢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指名读后点评。

这是古诗,要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奇怪的是作者为了听寒山寺的钟声,昐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

这钟声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出示:500多年前,高启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更让人奇怪的是,高启只要听到钟声,就会想到一个人,他是谁?张继何许人也?(出示:800多年前,陆游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师:从诗中可以看到,陆游曾经到过哪里,听到过什么,七年后他又到了哪里,听到了什么?如果把七年改成十年,诗人还会怎么想?师生对句: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是钟声,所以在陈小其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200多年前的王士桢有这样的钟声(生读)…………质疑师:问题来了,你的脑海里冒出什么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枫桥夜泊》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枫桥夜泊》课堂教学实录

《枫桥夜泊》一、歌词导入师:上个世纪末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的非常出色。

大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课件出示)P“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谁来读一读?谁能为我解释解释无眠?(无法入睡,失眠,睡不着觉)师: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式来为无眠找到许多的解释?比方说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即是(不眠)未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即是(未眠)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即是(难眠)心中愁绪万千合成一个词即是(愁眠)师:总之就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呀,好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钟声)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这是哪的钟声呢?有一首诗这样写到,一起读一读: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这是哪儿的钟声呢?(寒山寺)(课件出示)P出示寒山寺的图片资料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

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呀盼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

这钟声为何会有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来读一读这句诗“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齐读)师:高启所写的也是寒山寺的钟声,可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高启总会想起一个人,谁?(张继)师:张继是谁?你来说说,你也来说说。

(预习做的真充分呀!)(课件出示)P《枫桥夜泊》这首诗为他千古名作的补充资料。

师:这留连的钟声到底和张继有什么关系?就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P课件出示课题)(B板书课题)(齐读诗题)二、整体感知师: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自由的读,反复的读。

要读的清爽、顺口(很好,老师看到许多同学读的很专心很投入)师:个人读:请位同学来读一读。

(嗯,你读出了这首诗的韵味与节奏)师:全班读:接下来,老师读课题与诗人,你们读诗句。

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来。

在我们的配合之下,这首诗的韵味就呈现出来了。

师:当你读完这首诗,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绪?能不能用几个词形容形容?(忧愁,孤独,悲伤,凄凉……)把体会记在诗的旁边(生批注)师:我们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会孤独吗?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会忧愁吗?那为什么读枫桥夜泊却孤独,忧愁呢?师:我们去诗中找一找答案吧,谁来为我解释解释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夜晚把船停在枫桥旁边)此时正值夜晚,应该是张继要休息睡觉的时候吧,可今夜张继睡着了吗?(没)诗里的哪个词直接了当的告诉你?(愁眠)(B板书:愁眠)请大家将这个词圈起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首诗就像是一卷充满意境的山水画,今天就让我们起走进这诗画的世界吧!(P课件出示课题:《山居秋暝》《枫桥夜泊》)(B板书课题)师: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P课件标红:暝)“暝”是什么意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P课件标红:泊)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停泊)所以,“泊”这个多音字在该诗题中应该读——(bó),它还有一个读音——(pō)。

师:一起再来读一遍题目(齐读)现在,谁能用自己话说说诗题的意思?(生答,师随评,师引导:1.秋天的黄昏时终南山上的景色;2.夜晚时,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明诗题,再读一遍,感受不一样(齐读)师:比较两首诗的诗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P相同之处:都是写秋天的景色。

P不同之处:时间不同(“暝”——半晚;“夜”——晚上)地点不同(“山居”;“夜泊”)。

师:通过诗题的比较,我们发现同样是写秋天的古诗,两位诗人却选择了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那么描写的景物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先不急着回答,先让我们走进第一首诗:《山居秋瞑》。

师:本诗的作者是王维。

关于王维,你了解过多少?(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P了解《山居秋暝》的诗人: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土”。

苏轼称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师:苏轼称他为“诗中有画”,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展现一幅怎样的秋天暮色下的美丽画卷呢?(课件出示)P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先自己读一读本诗,当然是有任务哟!(课件出示)(生默读,生圈画,师巡视)P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边读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师:谁先来读一读?(生读,师随评)(课件出示)读诗,要留意停顿,这样诗读起来才有韵味。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榆、畔”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语文要素】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2.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朗读唐诗,感知诗意1.回顾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的步骤:解诗题、读通古诗、了解诗意。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后全班交流。

重点处理词句:“下渔舟”“对愁眠”。

3.朗读古诗,做到读通读顺诗句。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培养朗读能力、品诗诗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正确对待愁。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旅游能让我们纵情山水,浪迹天涯,也最能让人增长见识,也最容易使人放松。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那里有什么最吸引你?国庆节的时候,老师去苏州旅游了。

老师去了苏州,你猜我为什么要去苏州?生1:因为听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很美,是人间天堂。

生2:我听说苏州园林建筑特别美。

生3:苏州可能有你的朋友(家人)师:同学们非常有想象力。

其实我去苏州不为别的,而是因为一首小诗。

因为它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不辞千里,只身去了苏州一个小镇——枫桥。

二、研读古诗,体会意境你想看看这首小诗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以前读过这首小诗吗?你可以轻轻地读一读。

(每人发下带有注释的纸)老师啊,就因为读了这首小诗,一直期盼着到枫桥去看看,今年的国庆长假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那儿,我碰到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和我相同,都是因为读了这首小诗,而前去游览的。

这首小诗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我与那么多的游客前去,请大家再轻轻地读这首诗,猜一猜,到底它的独特表现在哪呢?预设:生1:我猜可能是诗中描绘的景,我觉得这首诗中景写得挺美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首诗就像是一卷充满意境的山水画,今天就让我们起走进这诗画的世界吧!(P课件出示课题:《山居秋暝》《枫桥夜泊》)(B板书课题)师: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P课件标红:暝)“暝”是什么意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P课件标红:泊)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停泊)所以,“泊”这个多音字在该诗题中应该读——(bó),它还有一个读音——(pō)。

师:一起再来读一遍题目(齐读)现在,谁能用自己话说说诗题的意思?(生答,师随评,师引导:1.秋天的黄昏时终南山上的景色;2.夜晚时,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明诗题,再读一遍,感受不一样(齐读)师:比较两首诗的诗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P相同之处:都是写秋天的景色。

P分歧之处:工夫分歧(“暝”——半晚;“夜”——晚上)地点不同(“山居”;“夜泊”)。

师:通过诗题的比较,我们发现同样是写秋天的古诗,两位诗人却选择了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那么描写的景物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先不急着回答,先让我们走进第一首诗:《山居秋瞑》。

师:本诗的作者是XXX。

关于XXX,你了解过多少?(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P了解《山居秋暝》的诗人:XXX,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土”。

XXX称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师:XXX称他为“诗中有画”,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展示一幅如何的秋天暮色下的美丽画卷呢?(课件出示)P山居秋暝XXX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XXX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先自己读一读本诗,当然是有任务哟!(课件出示)(生默读,生圈画,师巡视)P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边读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

互动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 术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 鉴赏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 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性认 识。
02
文本解读
背景介绍
创作背景
唐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 ,写下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国 情怀和羁旅愁苦的感慨。
诗人介绍
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枫桥夜 泊》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要 求运用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要求学生搜集并阅读其他张继 的诗作,写一篇关于张继诗歌 风格的短文
THANKS
感谢观看
《枫桥夜泊》教学实 录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课程导入 • 文本解读 • 课堂互动 • 拓展延伸 • 课程总结
01
课程导入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枫桥夜泊 》的诗意,掌握相关的文 学知识。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诗歌,提高审美鉴赏能 力。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
张继,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 杜甫等并称唐代十大诗人。
诗句解析
诗句内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析
第一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第二句写 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第三句 写寒山寺外的景色,第四句写夜半钟 声的悠扬。
意境分析
意境描述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泊船图,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等意象, 营造出凄清、寂寥的氛围。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培养朗读能力、品诗诗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正确对待愁。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旅游能让我们纵情山水,浪迹天涯,也最能让人增长见识,也最容易使人放松。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那里有什么最吸引你?国庆节的时候,老师去苏州旅游了。

老师去了苏州,你猜我为什么要去苏州?生1:因为听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很美,是人间天堂。

生2:我听说苏州园林建筑特别美。

生3:苏州可能有你的朋友(家人)师:同学们非常有想象力。

其实我去苏州不为别的,而是因为一首小诗。

因为它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不辞千里,只身去了苏州一个小镇——枫桥。

二、研读古诗,体会意境你想看看这首小诗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以前读过这首小诗吗?你可以轻轻地读一读。

(每人发下带有注释的纸)老师啊,就因为读了这首小诗,一直期盼着到枫桥去看看,今年的国庆长假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那儿,我碰到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和我相同,都是因为读了这首小诗,而前去游览的。

这首小诗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我与那么多的游客前去,请大家再轻轻地读这首诗,猜一猜,到底它的独特表现在哪呢?预设:生1:我猜可能是诗中描绘的景,我觉得这首诗中景写得挺美的。

(师随机板书)生2:我猜可能是诗中所表现的情打动了老师。

师:有人说,诗画同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呢?请同学读读这首诗,在纸上点一点美景交流:请同学们讲讲你读到的景,每人只能介绍一个。

生1:诗中写到了月亮,它写到月落,说明月亮从升起,现在已经在慢慢落下去了。

写了动感。

生2:诗中还写到了乌鸦在啼叫。

生:半夜,鸟儿都睡了,乌鸦为什么还在叫呢?生1:我来说。

我推测可能是夜里有风,风一吹,树枝就会晃动,睡在树上的乌鸦是被惊醒的。

生2:我不同意××的意见,我认为乌鸦是被钟声吵醒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枫桥夜泊》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师: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精湛的语言文字艺术展示着它的文学魅力。

大家都读过许多的古诗,谁来给大家吟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最欣赏的诗。

(提2 —3名学生吟诵)师: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同学请看。

(出示枫桥夜泊的画面)这幅图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生:清冷。

生:很美,真是小桥、流水、人家。

生:很幽静。

师:在唐朝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张继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出示课件,板书、播放音乐)跟着音乐教师范读。

师:喜欢这首诗吗?生:喜欢。

师:想读吗?生:想。

师找2名学生读。

师:(正音多音字,“泊”,寺sì愁眠chóu mián )师:读诗还要讲究节拍,那位同学来给这首诗画一下节拍。

(提名上黑板画节拍,并提2名按节拍读。

小组读。

齐读。

)师: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会读了,还需要知道什么?生:了解诗的意思。

生:知道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作者写诗的背景、时间、地点等。

师: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平时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生: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

生:伙伴讨论交流。

生:借助书中的注释。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先自己学习,然后伙伴讨论交流,在学习和交流中去体会诗中的景,感悟诗中的情。

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提出问题。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5-8分)师:从刚才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大家来交流一下。

生:我知道了诗题的意思,枫桥:在苏州西郊,夜:晚上。

泊:停船*岸。

此诗是写在枫桥边夜晚停船的所见和所闻。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生:(自由应答)听过。

师:好听吗?生:(自由应答)好听。

师:看来,这首在上个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

大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师:谁来读一读?生:(朗读歌词)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生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

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

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

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

一句话,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生:(齐读歌词)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生1:钟声。

生2:钟声。

生3:钟声。

师: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

谁来读一读?生:(朗读诗句)师:注意,这是古诗。

你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生:(朗读诗句,有了古诗的节奏和味道)师:读得好!那么,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生:寒山寺的。

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

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生:十年。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及课堂实录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及课堂实录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及课堂实录《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知识点:(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能力点: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3、德育渗透点: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三、教学难点:诗人为何而忧愁四、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五、教学准备1、ppt课件2、歌曲《涛声依旧》、《枫桥夜泊》古诗范读及古诗新韵。

3、让学生课前查阅诗人及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查查抒发诗人愁绪的诗歌。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自由漫谈、揭题、解题、介绍诗人1、听歌曲《涛声依旧》的前两句,引出诗的题目和作者张继。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涛声依旧》的第二段。

(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倾听)你听出了什么?这首流传大江南北的通俗歌曲,正是人们根据一千二百多年前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一诗而改编的,歌中所唱的内容正是借用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诗句。

借用了哪些诗句,我们学完了这首诗就知道了。

2、理解题目。

齐读诗题,你读懂了诗题是什么意思?(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这首诗的诗人是唐朝的张继。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

课前,同学们一定找到了一些有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

他的生死年月资料上没有说明。

他在天宝12年中过进士,当过盐铁判官。

张继的老家是湖北襄樊。

张继是我国唐代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

那年秋天,他去赶考,榜上无名。

于是他就买了一张船票,准备来年东山再起。

船在苏州城西枫桥码头停泊。

他带着满腔的羁旅乡愁,彻夜未眠。

拂晓时,他走出船舱,看见一轮圆月即将落下,成群的乌鸦啼叫着离巢去觅食,天空中布满了寒霜。

江边的枫树,渔人的灯火,好一幅美丽的霜天景象。

他又往远处看,城外的寒山寺朦胧可见,他想:昨夜听到的钟声可能就是从这里传来的吧,于是他提起笔,即兴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

古诗《枫桥夜泊》名师课堂实录

古诗《枫桥夜泊》名师课堂实录

古诗《枫桥夜泊》名师课堂实录师:把头抬起来,把身子坐正,我们准备上课,能够不?生:(齐声)能够。

师:好,上课。

生:起立。

师:小孩们好。

生:(齐声)老师好。

师:请坐。

请大伙儿看大屏幕,请朝同一个方向看。

(大屏幕显示:枫桥夜泊)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听过这首歌不?生:(齐声)听过。

师:好听不?生:(齐声)好听、师:喜爱听不?生:(齐声)喜爱、师:老师也喜爱,这首歌20多年往常特别流行,我估计您们的爸爸妈妈都听过,这首歌不但曲谱得好听,而且词也写得特别棒,我选了其中的两句,我们来看一看、谁来读一读?高举您自信的小手、大屏幕显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生活始终可不能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生: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生活,始终可不能是一片云烟。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的感受更好听。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生活,始终可不能是一片云烟、师:您们一定注意到了,歌词当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明白无眠是什么意思?生:我想应该是晚上睡不着觉的意思。

师:没错,大白话,睡不着觉、谁能为无眠找一个近义词?生:无眠的近义词应该是失眠。

师:失眠,没错,找到一个。

接着找,谁找到第二个?生:愁眠。

师:愁眠,好极了!谁找到第三个?比如难以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谁会?生:难眠、师:好极了!找到3个。

再比如,不能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谁会?生:不眠、师:不眠,找到4个。

再比如,未曾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谁会?生:未眠。

师:未眠,找到5个。

您听,不眠就是失眠就是愁眠就是难眠就是不眠就是未眠,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生:(齐声)睡不着觉、师:睡不着觉。

想一想睡不着觉的那个滋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歌词、大屏幕显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生活始终可不能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生:(齐读)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生活,始终可不能是一片云烟。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三)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三)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枫桥夜泊》课堂实录三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06作者:台州教育…:中国语文网一、教学要求:、知识点:(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能力点: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折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3、德育渗透点: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正确对待愁。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三、教学难点:诗人为何而愁四、教学模式:质疑漫谈阅读教学模式即:激趣、自由漫谈;探究,研读漫谈;深化,扩展漫谈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自由漫谈、听歌曲《涛声依旧》的前两句,引出诗的题目和作者张继。

2、交流课前收集的善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

生1:我知道《枫桥夜泊》的意思就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我还知道枫桥是一座单拱石桥,在江苏省苏州市。

这是我是网上找到的枫桥的图片。

生2:我还知道枫桥也叫墨桥,由于很多诗人途经这里的时候,都曾留下过诗句,所以叫墨桥。

生3:我来补充。

苏州不光有枫桥,还有很多桥。

苏州有桥300多座,现存293座。

其中:有以食物命名的,如:水泼粉桥、鸭蛋桥等;有以动物命名的,如:狮子桥、麒麟桥等、有以植物命名的,如:花桥、草桥等;有以建筑物命名的:如:城桥、板桥等,特别有意思。

其中,枫桥是最著名的。

生4: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

他的生死年月资料上没有说明。

他在天宝12年中过进士,当过盐铁判官。

生5:张继的老家有的说是湖北襄樊,有的说是河南南阳,要是河南南阳的话,说明和我们是老乡。

生6:张继还当过检校祠部员外郎,他出过一本书叫《张校祠部诗集》。

生7:我还知道张继死于洪州,他生前有个愿望就是回到家乡,可临死也没实现,他的好朋友有刘长卿、顾况等,很多都是诗人。

生8:我在网上读到了张继写的37首诗,很多都是游贤时写的,我猜测他是个爱旅游的诗人,其中我最喜欢《夜宿白马寺》(背),他的诗清丽自然,不追求华丽雕饰,有一种自然美。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精选11篇)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精选11篇)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枫桥夜泊》教学实录(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枫桥夜泊》教学实录,欢迎大家分享。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篇1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将一同去感受。

(板书课题)师:请齐读课题。

……关于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生:枫桥在哪里……枫桥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这座桥叫做枫桥?……师:其实,枫桥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一座小石拱桥。

夜──泊?“夜”是什么?(夜晚),“泊”呢?(停泊),那“夜泊”就是──?谁用自己的话把这题目的意思说说?生: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旁边。

师:很好!谁把船停泊在枫桥?生:作者张继。

师:就在那个晚上啊,他写下了这名扬千古的诗句。

来,我们再读课题!生:枫桥夜泊!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师:《枫桥夜泊》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先好好地读给大家听听,好吗?(播放动画,教师诵读古诗。

)(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你们也想来读一读吗?生:想!师:为了让你们能读得更好些,周老师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待会,同学们先一个人自由地读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明白了吗?生:明白啦!师:打开书,第111页,开始吧。

(课件:诗文,配以《春江花月夜》的音乐。

)(生自由读古诗。

)师:从大家刚才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学习古诗的热情!谁来做这节课第一个给大家读古诗的同学?(一女生读,较好。

)师:谢谢你给大家开了个好头!谁再来?(一男生读,较有情感。

)师:有模有样,不错……你来!(又叫了两个女生读。

)师:你的声音真是太美了,太好听了!师:都想读,都能读了是吗?生:是的!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师:可是,同学们啊,要读好古诗,光是读通了,读顺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生:读出感情来。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三篇)12页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三篇)12页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板书课题:枫桥夜泊师:看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要问?生:枫桥在哪儿?生:在苏州城外的枫桥镇。

师:还有谁要问什么?生:夜泊是什么意思?生:夜晚,小船停泊在岸边。

师:就在那个夜晚,诗人张继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枫桥夜泊》,板书:张继。

师:这《枫桥夜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翻开书自己读一读。

(生读诗)师:老师有个建议,请大家先看看注释,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这样你读起来一定会更出色。

学生自读古诗。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师:读得还不错,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可以按照"平仄规律"来读。

一二声称为平声,遇到平声尽量把字的声音延长。

三四声称为仄声,仄声读的时候声音出来后马上收,读得短一点。

这样可以把诗读得更有韵味。

学生试读师:乌啼--,钟声-- (生与师一起读,声音延长)师:月落,夜半,城外。

(生跟读,声音短促)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有些韵味)三、欣赏品味,想象悟情。

最新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最新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枫桥夜泊》课堂实录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板书课题:枫桥夜泊师:看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要问?生:枫桥在哪儿?生:在苏州城外的枫桥镇。

师:还有谁要问什么?生:夜泊是什么意思?生:夜晚,小船停泊在岸边。

师:就在那个夜晚,诗人张继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枫桥夜泊》,板书:张继。

师:这《枫桥夜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翻开书自己读一读。

(生读诗)师:老师有个建议,请大家先看看注释,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这样你读起来一定会更出色。

学生自读古诗。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师:读得还不错,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可以按照平仄规律来读。

一二声称为平声,遇到平声尽量把字的声音延长。

三四声称为仄声,仄声读的时候声音出来后马上收,读得短一点。

这样可以把诗读得更有韵味。

学生试读师:乌啼--,钟声-- (生与师一起读,声音延长)(生跟读,声音短促)师:月落,夜半,城外。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 _1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 _1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咱们将一同去感受。

(板书课题)师:请齐读课题。

关于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生:枫桥在哪里枫桥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这座桥叫做枫桥?师:其实,枫桥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一座小石拱桥。

夜──泊?夜是什么?(夜晚),泊呢?(停泊),那夜泊就是──?谁用自己的话把这题目的意思说说?生: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旁边。

师:很好!谁把船停泊在枫桥?生:作者张继。

师:就在那个晚上啊,他写下了这名扬千古的诗句。

来,咱们再读课题!生:枫桥夜泊!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师:《枫桥夜泊》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先好好地读给大家听听,好吗?(播放动画,教师诵读古诗。

)(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你们也想来读一读吗?生:想!师:为了让你们能读得更好些,周老师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待会,同学们先一个人自由地读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明白了吗?生:明白啦!师:打开书,第111页,开始吧。

(课件:诗文,配以《春江花月夜》的音乐。

)(生自由读古诗。

)师:从大家刚才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学习古诗的热情!谁来做这节课第一个给大家读古诗的同学?(一女生读,较好。

)师:谢谢你给大家开了个好头!谁再来?(一男生读,较有情感。

)师:有模有样,不错你来!(又叫了两个女生读。

)师:你的声音真是太美了,太好听了!师:都想读,都能读了是吗?生:是的!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师:可是,同学们啊,要读好古诗,光是读通了,读顺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生:读出感情来。

师:古诗虽然短小,但往往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要学好古诗,咱们就得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感情,接下来,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读出你的感受来。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及反思古诗三首枫桥夜泊_人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及反思古诗三首枫桥夜泊_人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及反思古诗三首枫桥夜泊_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及反思-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人教版一、谈活导入,揭示课题。

师:大家熟知唐朝的诗人有哪些?生:李白、杜甫生:白居易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位诗人——张继,了解这位大诗人的同学可以自由地来向大家介绍。

生;他写的诗歌多愁善感。

生:他的诗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师(相机以补充):《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伤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

二、自由读诗,了解诗意。

1、教师出示幻灯片。

2、出示学习方法。

1自由读诗。

2根据注解上台讲诗句的意思。

3、生朗读古诗。

4、生上台讲诗句。

生A:我知道“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是:生B:我知道:5、师根据挂图相机纠正,指导。

三、深入读诗理解思想感情。

1、听录音范读,画节奏。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师:诗歌中描写了那些景物?生:月亮生:乌鸦生:考试落榜2、师:同学说得很好,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3、生试背——指名背。

五、小结:大家的朗读把我带入了悲凉之中,这就是诗的魅力,就是景物描写的魅力。

希望大家多读、多背优秀诗歌。

[反思]:课后,我对学生对诗的认识情况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同学都能够了解诗的大意,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对诗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目的。

在朗读训练中,能够很好的诵读诗的学生比较少,特别是诗的节奏、语调。

这就是节课我失掉的东西,在以后诗歌的教学中,应在关键之处加以引导,使学生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中美好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培养朗读能力、品诗诗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正确对待愁。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旅游能让我们纵情山水,浪迹天涯,也最能让人增长见识,也最容易使人放松。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那里有什么最吸引你?
国庆节的时候,老师去苏州旅游了。

老师去了苏州,你猜我为什么要去苏州?
生1:因为听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很美,是人间天堂。

生2:我听说苏州园林建筑特别美。

生3:苏州可能有你的朋友(家人)
师:同学们非常有想象力。

其实我去苏州不为别的,而是因为一首小诗。

因为它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不辞千里,只身去了苏州一个小镇——枫桥。

二、研读古诗,体会意境
你想看看这首小诗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以前读过这首小诗吗?你可以轻轻地读一读。

(每人发下带有注释的纸)
老师啊,就因为读了这首小诗,一直期盼着到枫桥去看看,今年的国庆长假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那儿,我碰到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和我相同,都是因为读了这首小诗,而前去游览的。

这首小诗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我与那么多的游客前去,请大家再轻轻地读这首诗,猜一猜,到底它的独特表现在哪呢?
预设:
生1:我猜可能是诗中描绘的景,我觉得这首诗中景写得挺美的。

(师随机板书)
生2:我猜可能是诗中所表现的情打动了老师。

师:有人说,诗画同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呢?
请同学读读这首诗,在纸上点一点美景
交流:请同学们讲讲你读到的景,每人只能介绍一个。

生1:诗中写到了月亮,它写到月落,说明月亮从升起,现在已经在慢慢落下去了。

写了动感。

生2:诗中还写到了乌鸦在啼叫。

生:半夜,鸟儿都睡了,乌鸦为什么还在叫呢?生1:我来说。

我推测可能是夜里有风,风一吹,树枝就会晃动,睡在树上的乌鸦是被惊醒的。

生2:我不同意××的意见,我认为乌鸦是被钟声吵醒的。

生3:不对,没敲钟的时候乌鸦已经在叫了,我想,秋天的夜晚那么冷,乌鸦一定是被冻醒的。

生4:乌鸦还有一种可能是被吓醒的,月亮一落,天地间变黑了,就吓醒了树上的乌鸦。

生5:我不同意。

乌鸦睡了,看不见天变黑,所以应该是冻醒的。

生6:我还在书上看到过,乌啼的另一种说法是指乌啼桥。

师:同学们讨论的这么热烈,我也想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去,同学们看,这是月相变化图(课本显示)这是上弦月,弓朝东;这是下弦月,弓朝西,上弦月半夜就落下去了,月亮一落,刚才还很明亮,现在却变黑了,很可能是天地间的明暗变化惊醒了乌鸦,王维在《鸟鸣涧》中有句诗:月出惊山鸟。

既然然月出会惊山鸟,我推测月落也可能会惊乌鸦。

不过,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

生3:我还从诗中看到当时外面有着厚厚的霜,说明时间已经是深秋了。

师:你觉得冷吗?你能读读霜满天的味来吗?
师:看到月落,乌啼,霜满天,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一副图?
生:我发现诗中还写到了一种植物,枫树,它长在江边,在晚风的吹动下,树叶正在摇动呢
生:诗人还写了渔火,渔火就是渔船上打鱼人用来照明的灯。

生:我发现诗中还写到了钟声,这是听到的声音。

(点击音乐)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是头头是道啊。

你瞧,这首诗28个字写了月亮,乌鸦,秋霜,江枫,渔火,钟声,描绘了一副非常清幽的情景,令人神往。

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诗,读出它独特的美。

(自由读,个别读)
师:刚才有同学说可能是诗中所表达的情吸引了老师,那么这首诗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
愁,什么叫愁?(烦恼)
谁在愁呢?(诗人张继)
他为何而愁呢?
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猜一猜他为什么要愁?
生1:我猜他可能是忧国居民,我们读过《示儿》,知道很多诗人都非常爱国
生2:我猜是他可能远离家乡,在思念亲人,客船两字说明他在异乡。

生3:我猜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乌鸦在凄惨地啼叫,他无端地有些伤感。

生4:我猜是因为秋天到了秋天本来就是个萧条的季节,他想到自己已经上了年纪了。

生5:我猜他可能是因为听到了钟声,突然之间觉得自己的人生很空虚,想去做和尚
师:你猜得挺有道理的,可能听了钟声,张继会有一闪而过想出家的念头,但请大家放心,据我了解,他没出家,后来还成了盐铁判官。

生6:我猜他太寂寞了而发愁,那么冷的夜晚,他一个人在船上,没有人和他说话,没有人陪他聊天,他一个人非常孤独,怎么也睡不着,因此发愁。

师:诗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愁绪,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诗,看看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很愁?(视实际情况定,若学生在分析愁的时候已经谈到了景,就不再讲)
你愿意再读读这首诗吗?读出张继的愁(个别读,读给同桌听,读给全班同学听,全班齐读)
同学们猜得都合情合理,在朗诵时也读出了张继这种这种深深的愁。

对于张继为什么会愁,还有一个富有诗意的传说呢!想听吗?
(师随机讲述张继落榜小故事)
同学们,假如真有时空隧道,假如时间真能倒流,你想对这位失意的张继说些什么?
生1:失败是成功之母,别灰心。

师:你平时失败时这么鼓励过自己吗?是啊,如果没有这位考不上的张继,那诗的历史上就又少了一首好诗。

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为我们来道破
生2:就凭你这首诗,足以证明你才华过人,再努力一把吧,相信再过三年你一定能考上
生3:张继你的诗写得多棒啊,
师:是啊,张继,你瞧,因为你的诗,使这个曾经荒野之地变成了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那驻足停留,每年还有日本友人会在除夕夜去寒山寺听钟声。

师:同学们的安慰是多么温暖啊。

当然关于张继落榜的故事也只是后人的一种推测罢了。

师:同学们,张继愁的时候就写诗,你平时愁了都干些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愁了都做些什么?
李贺为怀才不遇而愁,写下了《马》,
陆游为国家战乱而愁,写下了《示儿》给自己的孩子。

闻一多为祖国不能统一而愁,写下了《七子之歌》。

师:你会唱吗?(生唱了,其它同学情不自禁地也唱起来,课堂上飘出歌声)这些是文学作品,还有没有别的呢?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性格古怪,她愁了就爱哭,她愁了还去葬花
康熙愁了就去微服私访。

姜太公愁了就去钓鱼,有个歇后语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他不是真的去钓鱼,而是为了散心消愁。

画家朱耷愁了就画画,他画的画也带着愁意,他画了呆滞的小鸟,萧条的村庄,我还知道凡高愁了画过《向日葵》。

德国有个皇后叫德拉库尔,她为看不到自己的样子而愁,叫了很多能工巧匠,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发明了镜子。

爱因斯坦愁的时候睡不着觉,他想,如果人以光的速度奔跑,结果会怎么样,后来就发明了狭义相对论。

李白愁了就喝酒作诗。

什么借酒消愁愁更愁
师:你还知道哪些带愁的诗句?
生1: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生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4: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现在呢,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5: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

生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生7: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三、结题:
因为这首小诗,使原先不起眼的枫桥和寒山寺成了千古名胜,每年除夕夜有许多人都去听钟声,还有许多日本游客不辞千里远涉重洋来寒山寺,那儿还有一个博物馆里面有张继的铜像,传说摸摸他的右手食指,就能提高写作水平呢!如果有机会,请大家也选择一个深秋的寒夜,到苏州去看一看那渔火,望一望那月落霜天,听一听那夜半钟声,感受一下这诗中愁的韵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