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基本标志。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人的主观精神(感觉、意志、心)的力量。

代表人物: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物是感觉的复合。

王守仁、陆九渊:心外无物、吾心即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强调客观(人之外)的精神(如绝对精神、理念、天理、天道、天命、

神、上帝)。

代表人物:黑格尔(绝对精神)、柏拉图(理念)朱熹(理)、所有宗教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缺乏辩证观点、半截子唯物主义(唯心史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有:是否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对立。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及其能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意识能动性的实现途径就是实践。

割裂意识能动作用和物质的决定作用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4、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普遍性: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

地交织起来的图画。

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必然的联系,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

5、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内容\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白马非马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6、质量互变规律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这哲学范畴要求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用掌握适度的原则。

7、辩证否定: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8、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易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二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机械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机械决定论否定偶然性,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非决定论否定必然性,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

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现象可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假象不同于主观范畴的错觉。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是由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理论)反作用于实践

(1)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还表现在许多方面: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规律去从事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活动并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使主体依据自我认识(对主体自身的认识)自觉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主体改造客体的需要。

(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其缺陷是缺乏实践和辩证的观点。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A、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

B、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