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妮日记教案及课后反思(公开课)

合集下载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通过阅读,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运用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和人性的关注,增强对和平的珍视。

(2)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经历。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安妮日记》(1)介绍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家庭背景。

(2)简介《安妮日记》的写作背景和作品特点。

(3)阅读《安妮日记》选段,感受安妮的性格特点。

2. 第二课时: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1)分组讨论安妮在日记中的言行举止。

(2)总结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第三课时:欣赏日记佳作(1)展示优秀日记实例,分析其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关注日记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3)进行日记写作练习,学生互相评改、反馈。

4. 第四课时:写作技巧指导(1)讲解日记写作的要点,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2)分析《安妮日记》中的写作技巧,如真实、生动、细腻等。

(3)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现场写作练习。

5. 第五课时:分享与反思(1)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作品,进行分享。

(2)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强调日记写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版。

2. 辅助材料: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优秀日记范文等。

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白板、投影仪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安妮日记》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安妮性格特点的分析和评价。

3. 学生日记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安妮日记》教案完美版

《安妮日记》教案完美版

《安妮日记》教案完美版教案:《安妮日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体为《安妮日记》这一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安妮在战争时期的日常生活、她对战争和纳粹党的看法以及她在日记中记录的一些重要事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和作者安妮·弗兰克,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和内容,理解安妮的观点和情感。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联系现实思考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文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安妮·弗兰克的图片和简要介绍她的背景,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安妮日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安妮在战争时期的日常生活和她的观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事件,分析安妮的观点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表达对战争和和平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安妮日记》安妮的背景安妮的日常生活安妮的观点安妮的情感战争与和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安妮日记》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

答案:(示例)读了《安妮日记》让我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类的破坏,我渴望和平,希望世界能够永远充满安宁与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安妮日记》,学生了解了战争的历史,对和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3安妮日记主备陈琪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记体文章的写作常识2、让学生深入探讨,了解青年一代对战争罪恶的深层思考教学重点:1、从每则日记中找出安妮的提高,探索安妮思想认识发展的轨迹。

2、让学生充分认识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深重灾难,从心灵深处发出和平的祈祷。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行阅读探讨文中作者的思想历程课时安排:1课时(自读)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安妮日记》。

一、新课导入课前我们观看了二战经典影片《安妮日记》。

看到了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悲愤之情充溢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胸。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有战争?为什么会有民族之间的不平等?为什么不同不同肤色不同血统的人们不能挽起手来跳段回旋舞?这样的质问与思考同样是安妮所想的。

今天我们就由影片回到书本,解读一下《安妮日记》,我想,大家定有更丰厚的收益和认识。

(板书:《安妮日记》)二、自渎提示:1、字词正音藏匿()匮乏()绷紧()引qíng ( ) 霎时()荒mìu ( ) 肆虐()呆zhì()水槽()chéng ()罚剃光头()气氛()雷tíng()笼罩()zhì()息2、问题设计:(1)九则日记,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时概括每则日记中提出的问题。

日记时间日记中所提出的问题1942/10/091943/01/131943/07/261943/10/291943/11/081944/03/291944/05/03(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

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15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3)安妮日记记录了怎样的痛苦的心情?为什么她受尽痛苦却还依旧有自己的梦想?三、探讨重点语段1、“1944年5月3日星期三”日记(1)作者把躲藏在密室里的没有自由可言的生活看着是“一场多么迷人有趣的探险”,这表现了安妮怎样的一种心态,怎样的一种精神?(2)安妮“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谈谈你的看法。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安妮日记》的兴趣和好奇心。

介绍本课程的目的和结构。

1.2 教学内容:播放《安妮日记》的预告片或相关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向学生介绍《安妮日记》的基本背景和作者安妮·弗兰克。

解释本课程的目标和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如PPT或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章:安妮的日记背景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和历史情境。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2.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困境和迫害。

解释安妮一家为何躲藏在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

分析安妮日记的重要性和作为历史见证的价值。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如图片和历史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背景。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日记的阅读与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安妮日记》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日记中的情感和主题。

3.2 教学内容:分发《安妮日记》的摘录或全文,供学生在课堂上阅读。

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日记,包括注意细节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日记中的重要事件和主题。

3.3 教学方法:提供指导和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日记。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第四章:讨论与反思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安妮日记》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日记的感受和思考。

4.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日记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日记中的事件和人物的情感反应。

提供问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深入反思日记的意义和价值。

4.3 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提供指导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反思和思考。

第五章:创意表达与写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安妮日记》的创意表达和写作能力。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一、教学内容1.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2. 掌握日记中所描绘的主要人物形象。

3. 理解作者通过日记传达的反战主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念。

2. 通过分析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理解作者通过日记传达的反战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掌握日记中所描绘的主要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日记传达的反战主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纸质版《安妮日记》学具:笔记本、文具、电子版《安妮日记》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历史短片,让学生了解战争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纸质版《安妮日记》,了解日记的基本情节,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事件。

3. 合作探究: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剖析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战争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日记中的一个片段,如安妮与父亲的对话,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反战主题,引导学生从具体文本中提炼抽象观念。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记中的其他片段,如安妮对战争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安妮日记》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2. 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安妮、父亲、母亲等3. 作者通过日记传达的反战主题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导致大量犹太人被迫逃离家园,遭受无尽的迫害和屠杀。

2. 根据日记内容,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战争背景下的心理状态。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妮日记》,使学生了解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和安妮的成长历程。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成书过程简介。

2. 分析《安妮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安妮、父亲、母亲等。

3. 探讨安妮在日记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坚强、善良的品质。

4. 分析《安妮日记》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安妮日记》中的具体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主阅读《安妮日记》选段,感受文本情感。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安妮的成长历程和品质。

4. 分组讨论,分析《安妮日记》中的人际关系。

5. 总结发言,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拓展。

五、课后作业:3. 调查身边的亲人、朋友,了解他们心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并进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安妮日记》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分析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其对历史事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纪念馆,加深对二战时期历史事件的了解。

2. 邀请幸存者或历史专家进行讲座,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3. 观看与《安妮日记》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八、教学资源:1. 《安妮日记》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与《安妮日记》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用于教学辅助。

3. 历史博物馆或纪念馆的参观门票、讲座邀请函等,便于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 通过阅读《安妮日记》,培养学生对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的关注和尊重。

3. 引导学生从《安妮日记》中汲取勇气、希望和信念,学会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介绍。

2. 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观念的探讨。

3. 勇气、希望和信念在困境中的重要性。

4. 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讲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2. 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安妮日记》,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相关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安妮日记》选段,关注其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3. 内容讲解:讲解《安妮日记》中的相关历史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4.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就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观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勇气、希望和信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安妮日记》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独到性和逻辑性。

4. 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1. 《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的文学作品。

2.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资料。

3. 相关主题的电影、纪录片或戏剧作品。

4. 读后感写作模板和评分标准。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计划用10课时完成,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步骤逐一进行,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适当调整。

《安妮日记》优秀教案

《安妮日记》优秀教案

《安妮日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认识二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及反抗斗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安妮日记》。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安妮日记》(1)介绍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家庭背景。

(2)阐述《安妮日记》的写作背景及意义。

(3)概括日记的主要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2. 第二课时: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1)分组讨论:安妮在日记中的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安妮的性格特点。

(3)案例分析:安妮在困境中的成长与变化。

3. 第三课时:探讨二战期间犹太人的遭遇(1)观看相关历史资料,了解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的遭遇。

(2)分组讨论:犹太人的反抗斗争及原因。

(3)分享讨论成果,总结犹太人的勇敢与坚韧。

4. 第四课时:欣赏《安妮日记》中的佳句佳段(1)挑选日记中的佳句佳段,进行欣赏与解读。

(2)模仿创作:以安妮为原型,创作一个相似的角色。

(3)分享创作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2)分组讨论:从《安妮日记》中汲取的启示。

(3)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教训,珍惜当下。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3. 课程总结:收集学生的课程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给予评价与建议。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教材。

2. 历史资料:关于二战期间犹太人遭遇的纪录片、图片等。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通过阅读、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和人性的关注,提高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境、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走进《安妮日记》(1)介绍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家庭背景。

(2)简介《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

(3)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2. 第二课时:解读《安妮日记》(1)阅读《安妮日记》选段,分析安妮的心理变化。

(2)讨论:安妮在日记中如何看待战争、家庭、友谊等问题。

(3)引导学生从安妮的经历中汲取启示,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

3. 第三课时:小组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安妮日记》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小组汇报。

(3)全班交流,分享小组研究成果。

4. 第四课时:朗读与角色扮演(1)选取《安妮日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展示。

(2)学生自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第五课时:写作与分享(1)以“我眼中的安妮”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分享作文,交流心得体会。

(3)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与作文:通过学生提交的作文、读后感等,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问题解决等方面。

四、教学资源1. 《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作品。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认识二战期间犹太人的苦难经历及人权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安妮日记》。

(2)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与人权的关注,提高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与背景介绍(1)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家庭。

(2)讲述二战期间犹太人的遭遇及人权问题。

(3)引导学生关注日记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成长问题。

2. 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安妮日记》选段,了解其主要内容。

(2)分组讨论: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第三课时:比较分析(1)布置课后作业:比较《安妮日记》与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

(2)引导学生从不同文化背景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3)课堂展示:学生分享比较分析成果。

4. 第四课时:案例研究(1)让学生选取一个与《安妮日记》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

(2)分组汇报:呈现研究过程及成果。

(3)全班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思考人权、和平与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安妮日记》2. 参考资料:关于安妮·弗兰克、二战期间犹太人遭遇的文献资料。

3. 网络资源:相关历史事件、人权问题的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汇报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自主学习、案例研究、读后感等。

3. 批判性思维:学生对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安妮日记的背景介绍1.1 《安妮日记》:一本关于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期间躲避纳粹迫害的日记。

1.2 作者:安妮·弗兰克1.3 出版时间:1947年1.4 目的:通过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犹太民族在二战期间的苦难经历。

第二章:安妮的性格特点2.1 独立、坚强、勇敢:安妮面对困境,始终保持乐观,努力适应隐藏生活的环境。

2.2 富有人性: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家人和室友之间的喜怒哀乐,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2.3 热爱生活:安妮对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充满热情,渴望自由。

第三章:安妮日记的历史价值3.1 真实记录:安妮的日记真实地反映了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的生存状态。

3.2 教育意义:通过安妮的日记,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毁。

3.3 和平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警惕极端主义和歧视。

第四章:安妮日记的阅读与讨论4.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的阅读与讨论。

4.2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安妮日记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4.3 分享心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第五章:课堂活动与拓展5.1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安妮及其家人,模拟隐藏生活中的场景。

5.2 小组讨论:讨论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乐观。

5.4 推荐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二战期间犹太人经历的书籍,拓展视野。

第六章:比较研究——安妮日记与其他战争见证文学6.1 引入话题:介绍与《安妮日记》同期的其他战争见证文学作品,如《夜》《苏菲的选择》等。

6.2 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比较安妮日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分析不同视角下的战争体验。

6.3 深入探讨:讨论战争文学对于后人理解历史、反思人性的价值。

第七章:安妮日记与历史事件的关联7.1 时间线回顾:以时间线的形式,回顾二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

7.2 事件关联:分析《安妮日记》中的事件与二战时期历史背景的关联。

语文九年级上鄂教版第第3课《安妮日记》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鄂教版第第3课《安妮日记》教案

第3课《安妮日记》第1课时教学目的:①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②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③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⑤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教学重点: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情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作业:见自测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向:1、导语: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2、揭示目标:①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②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③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⑤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二、自学: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窒.息(zhì)呆滞.(zhì)沮.丧(jǔ)蜕.变(tuì)黯.然(àn)踱.步(duó)匮.乏(kuì)绽.放(zhàn)错愕.(è)虔.诚(qián)塑.造(sù)荒谬.(miù)冥.冥(míng)霎.时间(shà)襁.草根(qiǎng)溴.化钾(xiù)2、积累下列词语:神往幽默检点周遭窒息抑郁虔诚沮丧谦卑荒谬冥冥3、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

关于《安妮日记》的教案设计

关于《安妮日记》的教案设计

关于《安妮日记》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认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安妮日记》是二战时期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创作的日记,记录了她和家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躲避纳粹迫害的生活。

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有助于学生了解二战历史和犹太民族的生活。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难点:深入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和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妮·弗兰克和《安妮日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安妮的生活经历和《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

3.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安妮的性格特点;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3.4 教师讲解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5 写作练习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4.2 读后感评价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4.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教材。

5.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安妮·弗兰克的生平介绍;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相关文献。

5.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境遇,引入《安妮日记》的学习。

6.2 朗读与讨论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安妮日记》选段,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安妮日记中人物、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以及作品的背景。

2. 学习掌握日记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3. 分析、理解和品味《安妮日记》中的感受、思考和成长过程。

4. 培养学生对困境和压力的应对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5.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写作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安妮日记》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在困境中的积极乐观。

2. 文学鉴赏:分析和品味《安妮日记》中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

3. 日记的写作技巧:学习并运用日记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安妮日记》的原版或者译本。

2. 录音机或者播放器。

3. 板书工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准备一段录音:“你是怎么度过这个周末的?你会和亲近的人分享一些私人的想法和感受吗?现在我向你们介绍一个小姑娘,她也非常喜欢记录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她的名字是安妮·弗兰克。

”播放录音。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安妮会写日记?她会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和挑战?Step 2 学习《安妮日记》的背景和作者介绍1.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做出合理的猜测。

2. 板书整理学生的猜测,并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和作品的背景。

Step 3 理解《安妮日记》中的感受、思考和成长过程1. 教师逐章节导读《安妮日记》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安妮的家庭、朋友以及她在藏身处的生活。

2. 让学生在课后完成阅读任务,回答问题,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Step 4 学习日记的写作技巧1. 教授日记写作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2. 列举一些好的日记写作例子,加以分析和鉴赏。

3. 布置学生写一篇日记,要求他们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Step 5 文学鉴赏和感悟分享1.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安妮日记》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共同探讨并总结《安妮日记》中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以及她的日记背景。

强调本课程旨在通过《安妮日记》深入了解二战期间犹太人的苦难经历。

1.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二战期间犹太人的困境和遭受的迫害。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同理心和宽容心。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和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二章:安妮的日常生活2.1 教学内容阅读《安妮日记》中关于安妮的日常生活描述。

了解安妮的家庭背景、学校生活以及与朋友的交往。

2.2 学习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安妮日常生活的理解。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安妮的日常生活场景。

2.3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安妮的日常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犹太人的迫害与逃亡3.1 教学内容阅读《安妮日记》中关于犹太人迫害和逃亡的描述。

了解二战期间犹太人的困境和遭受的迫害。

3.2 学习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犹太人迫害和逃亡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表达对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同情和愤怒。

3.3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犹太人的迫害和逃亡有更深入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安妮的成长与思考4.1 教学内容阅读《安妮日记》中关于安妮的成长和思考的描述。

了解安妮对战争、宗教、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观点和思考。

4.2 学习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安妮成长和思考的理解。

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表达对安妮观点和思考的思考和感悟。

4.3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安妮的成长和思考有更深入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反思个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5.2 学习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感悟。

5.3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整个课程有更全面的理解和反思。

安妮日记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设计

安妮日记【教学目标】一、知识1.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二、能力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三、情感1.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2.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教学重难点】1.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情感”。

2.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3.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的资料。

2.揭示课题。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我们在绝境中要不断看到自己制造的希望与美好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

在躲在密室的漫长的25个月内,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面对思考战争、思考与父母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活有很深感悟的人。

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难下的真实的表现 -- 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

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1.散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把握文章大概内容,思考“安妮的日记中反映了哪些主题”?明确:对战争的痛恨、战后的憧憬、对小伙伴的思念、对自由的向往3.检查预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思考1.读了课文后,你对安妮有何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血色童心——《安妮日记》教学反思

血色童心——《安妮日记》教学反思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二中梁申勇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却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小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课《安妮日记》这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安妮在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

日记中,安妮以朴实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处所、特定的年龄阶段对法西斯和战争的憎恨,对生命与和平的渴望,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

一般人只是将《安妮日记》与控诉德国纳粹的暴行或是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联系起来,但是不仅仅如此。

当恶劣的环境像沉重的大山压在人们头上的时候,一般人,特别是成年人,是立刻调整自己的行为,想方设法顺应环境;还是在这种调整中以环境压力作为借口,而放弃理想信念与原则呢?后者是大有人在的。

而安妮却说:“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是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这真是一颗在充满血色天空下闪耀的可贵的童心啊!教学前,我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从历史背景和民族歧视、抗日战争等方面了解法西斯战争和纳粹德国蹂躏犹太民族的令人发指的罪恶。

学生对二战历史并不陌生,很多教材上都有这方面的知识,查找起来很容易。

通过查找历史资料,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如周霜琳和梁小文等同学在查找之后谈到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周霜琳:这是一个战争中的小女孩留给人类的警世宣言。

从她的日记中充分体现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人类共同的心声。

战争,多么残酷的字眼!它让人们想到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横尸遍野的荒凉景象。

在战争中,牺牲了多少年轻的生命,夭折了多少国家的花朵,让多少人妻离子散、流离失所……世界为什么要战争呢?难道踏着别人的尸体坐上那鲜血淋漓的世界霸主的宝座不觉得良心有愧吗?难道他不怕上帝的枪口对准他的胸膛吗?!梁小文:读完安妮的11则日记,我宁静的心一下子愤怒起来:为什么要战争?战争永远都是和平的天敌,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惨痛的灾难,而和平却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极乐世界。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一、教学内容1.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知道安妮一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而藏身于安妮之家。

2.通过阅读安妮日记,了解安妮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在战争中的成长和变化。

3.分析安妮日记中描述的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对人性的考验。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知道安妮一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而藏身于安妮之家。

2.通过阅读安妮日记,了解安妮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在战争中的成长和变化。

3.分析安妮日记中描述的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对人性的考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阅读安妮日记,了解安妮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在战争中的成长和变化。

难点:分析安妮日记中描述的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对人性的考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安妮日记文本、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文具盒、阅读安妮日记的文本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纳粹迫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安妮,以及她的日记。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安妮日记,了解安妮一家的生活状况,以及安妮的性格特点。

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做笔记,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

3.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安妮日记的心得体会,以及安妮在战争中的成长和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安妮日记中描述的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对人性的考验。

4.举例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安妮日记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安妮日记的内容和意义。

5.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关于安妮日记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安妮日记》1.背景: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纳粹迫害2.内容:安妮的生活、性格特点、战争中的成长和变化3.影响: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战争对人性的考验七、作业设计1.请根据你对《安妮日记》的阅读,简要介绍一下安妮一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而藏身于安妮之家的原因。

《安妮日记》教学反思

《安妮日记》教学反思

《安妮日记》教学反思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学作品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其中,《安妮日记》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

本文将围绕《安妮日记》的教学反思展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讨论,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

针对《安妮日记》这一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关怀、历史意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少女在二战期间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生活的一部作品。

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开:1. 内容解读:分析作品的情节设置、人物性格和代表意义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引导他们对人性、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2. 文学赏析:通过对作品的文学手法、语言表达和艺术魅力的分析,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3. 历史背景:介绍二战背景下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光明和黑暗,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方法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 读课堂:学生课前阅读《安妮日记》,并在课堂上进行整体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文本,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

2. 观影配合:邀请学生一同观看《安妮日记》的电影,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对比,丰富学生的感知和理解。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研讨,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碰撞思想,提升互动性和合作意识。

4. 情感引导: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及时反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好、感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检验教学效果,并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指导。

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学设计反思

《安妮日记》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范围的扩大,许多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效果不理想,因此,适时地、有计划地对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好处。

教学目标:1、使学生喜欢上《安妮日记》,有强烈地读下去的欲望。

2、通过体会《安妮日记》中的几个片段,了解安妮,进而喜欢上安妮;并通过分析描写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安妮生活的特殊性,感受战争的残忍,了解安妮的不平凡。

3、通过推荐课,教会学生学会看作者简介、故事简介等,使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激趣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啊?今天咱们就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猜谜大会。

讲规则:谁能在比赛结束时获“赞”最多,谁就是今天的“猜谜大王”。

2、四个猜谜游戏做铺垫。

1、2题分别猜一动物、植物;3、4题猜同班同学,通过人物外貌特征描述和动词短语描述,总结: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并与第二单元习作相结合,说明: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动作、神态等,在从言行琐事中挖掘人物的思想品质,用一两件事说具体,文章就写成了。

二、读书推荐1、第二关正式开始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1)出示安妮照片。

(你对她有什么想了解的吗?)(2)出示人物小档案。

(姓名、国籍、年龄、爱好—写日记)(3)与新朋友打招呼。

2、通过安妮的爱好,引出对“日记”的简单介绍,使同学们爱上写日记。

(1)日记写什么?(冰心老人的一句话)(2)以鲁迅、巴金为例,介绍坚持写日记的益处。

3、介绍第三关通过安妮的日记片段,猜安妮性格特点。

(1)通过记录13周岁生日,获得日记本的片段,体会:安妮是个快乐、可爱、幸福的小女孩。

(并从时间上引起学生注意,设疑:为什么人物介绍时显示安妮13岁)(2)选择一段描写安妮心理活动、动作、神态等片段,体会:安妮是个处在痛苦与绝望中的小女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安妮日记》教案
学习目标: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学习方式: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进行学习。

课时:2节。

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引:
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安妮的介绍(见P60)……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
到15岁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

|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

|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

|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

|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

|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

|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

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

|提出的问题:
“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

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逐层深入的问题)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

”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

她为什么这样做?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

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

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

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

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

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

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

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

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

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

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补充资料: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

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

”“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

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

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

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

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6、拓展讨论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

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相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发他们的命运?
《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与世无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

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2)曾有人批判《遭遇》,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

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

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

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四、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前,我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从历史背景和民族歧视、抗日战争等方面了解法西斯战争和纳粹德国蹂躏犹太民族的令人发指的罪恶。

学生对二战历史并不陌生,很多教材上都有这方面的知识,查找起来很容易。

通过查找历史资料,有利于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鉴于课文的语言朴实无华且富有表现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咀嚼和品味文章的语言,特别注重对比喻句的分析,学生对运用比喻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