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区管理制度、治理措施
《治理地面塌陷及裂隙的措施》
《治理地面塌陷及裂隙的措施》生产经营单位:新庄煤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新庄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科编制日期:xx年2月审批意见一、采空分布情况及周边煤矿情况1、采空分布区情况。
襄矿新庄煤业现为改造建设矿井,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只有首采工作面推进后的部分,采空区顶板已随工作面推进全部垮落,不存在安全隐患。
主要采空区分布于井田的西北角,原水碾沟煤矿旧井及崇粱煤矿整合井范围内,采空区面积约0.8km,采空区顶板管理为房柱式,开采时间从xx年至xx年,采高为2.5米,采空区塌陷面积约0.1km采空区范围内无居民,塌陷区内无居民居住。
现在旧生产系统已全部封密,对实际生产无影响。
2、襄矿新庄煤业井田北部、西部、东部、存在采空区煤层、老窑港、西营、崇梁,只有井田东南角为旧生产系统采空区。
二、成立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组长:杜涛成员:万全心、雷正龙、李向文、杨占彪、赵小锐、牛虎文、张旭春组长负责组织每周一次的地表塌陷、裂隙的巡查工作;成员负责专项的治理工作,负责地表裂隙和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检查工作。
三、具体管理办法1、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成员每次对地表裂隙检查后,分析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并实施。
(以记录和实地检查为准)2、重点加强雨季前对地表塌陷区的检查工作,雨季期间要22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水情检测,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工作。
3、工作面推进到沟渠地带时,制定专项的安全措施,引流或分流。
4、瓦检员每周对地表的裂隙进行检测并记录在案。
5、工作面的排水系统要完善。
6、工作面的监控检测系统必须完善。
7、对井下的采空区的位置准确的标注在采掘工程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上,对开采的时间、煤柱规格、浮煤、积水、顶板冒落等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8、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
首先将采空区防爆密闭将其与巷道隔离开来,每个采空区建立一个观察站,每月进行两次观察,并对采空区的温度、空气成分、项板压力、煤柱损坏等情况进行记录。
9、对采空区地表的裂隙、塌陷进行封闭充填,以防地表水渗入,形成积水隐患。
地面塌陷应急处置方案
地面塌陷应急处置方案
简介
地面塌陷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于人民群众和城市建设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和减轻灾害损失,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地面塌陷的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
前期准备
1.了解本地区地质状况,确定潜在的地面塌陷危险区域。
2.加强监测力度,用专业仪器进行近期地面塌陷风险的评估。
3.多种预警手段并举,如可以通过短信、微信、电视等多种途径告知居民和相关单位。
紧急处置
1.在发生地面塌陷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力量到现场勘查。
2.将事故情况通报当地政府,同时积极与当地领导和公安部门沟通配合,协调有关专业技术力量,确保救援及时到位。
3.尽快确诊事故原因和影响范围,对周围地区进行排查,并对有危险的区域进行隔离或划定安全区域。
4.引导民众有序撤离,安排被困群众的转移安置和疏散。
中后期应急
1.罹难者的处理。
对那些死亡或失踪的人员,尽快进行回收和处理,同时在事故现场搜寻当地漏掉的被困人员。
2.隐患排查与整治。
对危险的地方进行行政封闭,并对隐患点的评估、整改和治理进行及时的督促和跟踪。
3.采取预防措施。
加强对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地下设施的监控和预警,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可控范围内管控地面塌陷隐患。
总结
针对地面塌陷这一自然灾害,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在平时加强防范的宣传和灾害风险评估,避免或减轻地面塌陷灾害对人民群众和城市建设带来的影响。
坍塌类危险源控制方案
坍塌类危险源控制方案
1、目标:
降低坍塌可能性,避免人身事故与设备损失。
2、管理措施:
1)技术员根据土质情况在施工前下达安全交底。
2)开工前在开挖面上方设置排水沟,排除地面积水渗透。
3)土方开挖中及时清除坡顶地面上土石负荷。
4)根据土方深度调整坡度。
5)土方开挖中设专人进行防护,发现有裂缝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有塌方倾向时,及时撤出人员设备,待险情排除后再施工。
临边坡、坑洞处要设置围栏。
6)深基坑必须按安全交底做好支撑加固及上下人设施。
7)石方堆码要控制高度,周围加以遮挡,防止滑落。
3、防治阶段控制
1)整个土石方施工阶段。
2)石料的堆放、运输过程。
煤矿塌陷区治理措施
煤矿塌陷区治理措施引言煤矿塌陷是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空洞或煤层失稳导致地表发生下沉或坍塌的现象。
煤矿塌陷区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煤矿塌陷区进行修复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煤矿塌陷区治理措施。
1. 沉降区域修复1.1 基础处理在煤矿塌陷区域进行修复前,首先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主要包括: - 地质勘测:了解地下地质情况,确定稳定性。
- 土体加固:采用注浆、灌浆等方法加固地基。
- 加固结构物:对于受损的房屋、道路等结构进行加固,确保基础稳定。
1.2 环境修复煤矿塌陷区域常常伴随着环境破坏,因此需要进行环境修复。
主要包括: - 土壤修复:采取植物修复、堆肥施用等方式恢复土壤质量。
- 水环境修复:对于受到煤矿塌陷影响的水体进行净化和恢复。
1.3 建设规划煤矿塌陷区经过修复后,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
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人口迁移:将塌陷区的居民合理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塌陷区域的规模和用途,合理规划并建设基础设施,如道路、管网等。
-绿化景观:在塌陷区域进行绿化工程,打造绿色景观,提升生态环境。
2. 防治措施2.1 矿山支柱矿山支柱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支撑煤层的重要措施,对于防止煤矿塌陷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 - 合理设计支柱:根据煤层厚度、倾角等参数,合理设计支柱的高度和密度。
- 及时回填支柱:煤层采完后,及时回填支柱,防止地表下沉。
2.2 加固地面建筑煤矿塌陷区域的地面建筑物常常受到破坏,因此需要进行加固措施。
主要包括:- 桩基加固:对于受损房屋的地基进行加固,采用桩基等方式增加承载能力。
- 补强结构:对于受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如加固梁柱、墙体等。
2.3 排水处理煤矿塌陷区域常常存在排水困难的问题,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主要包括: - 建设排水井:在塌陷区域建设排水井,加强地下水排泄。
- 设施完善:对于已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和完善,确保排水通畅。
采煤塌陷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采煤塌陷区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采煤塌陷区,包括采煤企业、塌陷区周边居民、相关部门等。
三、安全管理职责1. 采煤企业(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定期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加强对塌陷区周边居民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4)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塌陷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2. 塌陷区周边居民(1)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得在塌陷区内进行任何活动。
(2)发现塌陷区内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向采煤企业或相关部门报告。
(3)积极配合采煤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3. 相关部门(1)加强对采煤塌陷区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2)督促采煤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3)建立健全塌陷区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四、安全管理措施1. 监测与预警(1)采煤企业应配备专业监测设备,对塌陷区进行实时监测。
(2)监测数据应定期上报相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启动预警机制,采取应急措施。
2. 安全防护(1)在塌陷区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范围。
(2)禁止在塌陷区内进行任何可能引发事故的活动。
(3)对塌陷区周边居民进行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 隐患排查与治理(1)采煤企业应定期对塌陷区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对排查出的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3)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4. 应急救援(1)采煤企业应制定塌陷区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程序和责任分工。
(2)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在发生塌陷事故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工作。
林地塌陷治理措施
林地塌陷治理措施
一、概况:
本地面为林地山地地形,且在井田范围内,有许多自然形成的沟壑。
为保证在雨季到来时,山水能够自然流出,不致于通过地面塌陷、裂隙涌入矿井而造成水灾事故,给林地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潜在重大威胁。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机制来预防和及早发现并解决这一威胁。
二、成立林地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
负责组织对地表塌陷、裂隙的巡查工作。
负责专项的治理工作。
负责提供相关技术、资料等。
三、治理林地塌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各副矿长及有关科队为成员的地面治理领导小组。
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成员每次对地表裂隙检查后,分析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并实施。
2、对开采沉陷的控制,即通过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工艺、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采取井下充填法、覆岩离层带空间充填等措施,来减少地表下沉,控制地表下沉速度和范围,达到保护地表和地面建、构筑物与耕地的目的。
3、根据实际情况,当塌陷区处于沟壑内,且估计在雨期时,能够对矿井产生灾害时,必须采用装载机将地面压实,将原来的地壑由装载机填埋、压实,并形成新的排水沟,确保水可以自然流出。
4、对井下的采空区的位置准确的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上,对开采的时间、煤柱规格、浮煤、积水、顶板冒落等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5、开采沉陷破坏的恢复和整治,运用土地复垦技术和建筑物抗采动变形技术,对开采沉陷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利用。
6、地下开采产生的大量煤矸石运到地表排放,既占地有污染环境。
利用煤矸石作为充填材料,即可使采煤破坏的土地得到恢复,又能减少矸石的额占地。
7、对塌陷地段、裂缝地段设置警示牌。
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及治理
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及治理No.:00000000000003455根据《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公司对地面采空塌陷区及裂缝的管理,有效地防止煤矿采空塌陷区及裂缝漏风和发火,防止地面人、机、畜误入塌陷坑造成人员伤亡和各种损失,结合本公司地面采空塌陷区及裂缝现状,制定本制度及治理方法,要求各单位认真执行落实。
一、职能划分地面塌陷区及裂缝管理属安全管理范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管理。
公司由总工程师主管,安全科、地测科为业务管理部门。
二、塌陷区范围地面塌陷区范围是指因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对应地面位置形成的塌陷坑、垮落段、下沉、裂缝等所形成的范围。
三、 日常管理、 当确定某一区域进行回采时,地测科应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圈定对应地面可能出现下沉、塌陷的范围,预计塌陷的时间。
预计塌陷的范围内如有农田、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应提前搬迁或处理。
、 当井下开始采煤,矿总工程师应指定地测科及其他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定期到可能塌陷的区域查看,并实际记录塌陷发生的时间、范围、深度及周围裂缝范围,并及时通报领导和有关部门。
、在可能出现塌陷区域的周围、路口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示牌。
警示牌要写清楚 塌陷危险区、严禁进入 字样。
每季度组织检查一次,凡损坏、破坏的警示牌及时更换。
、要阻断进入塌陷区的道路,防止车辆、人员、牲畜直接进入塌陷区。
并加强针对性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
、 地面出现塌陷时,煤矿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塌陷坑进行必要的回填。
、 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回填时,施工单位要安排专职的监护人员,防止人、机坠入塌陷区。
、经过塌陷区域的供水管路,由使用单位定期检查、维修,严防跑水。
其他工业和民用废水,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塌陷坑。
、对已经出现的所有塌陷坑,认真进行一次清理,并标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注明塌陷时间、范围、深度。
、留设的保安煤柱,一经留设,严禁开采。
采煤塌陷区管理制度
采煤塌陷区管理制度一、采煤塌陷区管理的背景和现状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规模不断扩大,采煤塌陷区的面积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采煤塌陷区一直是我国煤矿生产和安全治理的重点领域,但由于长期以来对采煤塌陷区管理的不足和监管不力,导致了一些问题的积累。
采煤塌陷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导致管理不到位;2.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难以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工作;3.居民对采煤塌陷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意识;4.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薄弱,地表水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保障采煤塌陷区居民的生活安全,提高采煤塌陷区的治理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采煤塌陷区管理制度的建设目标为了让采煤塌陷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可持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采煤塌陷区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设目标包括: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2.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提高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3.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采煤塌陷区的动态变化,提高预警和防范能力;4.强化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通过以上目标的设定,可以更好地引导和规范采煤塌陷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采煤塌陷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采煤塌陷区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采煤塌陷区管理制度的目标,我们需要明确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
采煤塌陷区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采煤塌陷区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公开。
2.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强采煤塌陷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建设和完善,明确规范相关行为和责任,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地表塌陷管理制度
地表塌陷管理制度一、地表塌陷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地表塌陷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政管理机制作支撑,同时还需要完善的技术监测手段和灾后救援机制。
其基本框架如下:1. 政策法规:明确地表塌陷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危险程度评估标准,制定地下水开采、煤矿开采等涉及地表塌陷的行业管理规定,建立地表塌陷灾害综合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2. 行政管理机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地表塌陷的监测预警、防范控制和灾后救援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地表塌陷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3. 技术监测手段:建立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地表形变等地表塌陷监测网络,采用卫星遥感、地面GPS、激光测量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实现动态实时监测和预警。
4. 灾后救援机制:建立完善的地表塌陷灾后救援机制,设立专门的救援队伍和物资储备,并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提高抗灾应对能力。
二、地表塌陷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1. 地表塌陷监测预警(1)建立地表塌陷监测网络,对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地表形变等进行全面监测,并建立动态数据库,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2)建立地表塌陷危险性评估标准,确定危险等级,对不同等级地表塌陷风险区域进行分类管理,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居民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2. 地表塌陷防范控制(1)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控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遏制地表塌陷灾害的发生。
(2)在煤矿等矿山开采过程中,加强矿山安全管理,控制矿柱坍塌导致的地表下陷风险,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和监测预警措施。
(3)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修建支护围护结构、加固排水设施等设施,减缓地表塌陷的发展速度,保障周边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3. 地表塌陷灾后救援(1)建立地表塌陷灾害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单位和救援程序,提前做好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
(2)组建专门的地表塌陷救援队伍,配备专业救援装备,提高抗灾应对能力。
(3)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灾后救援协调,最大程度减少地表塌陷灾害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采空区地面塌陷区及裂隙治理措施
采空区地面塌陷区及裂隙治理措施
一、治理的目的:对于地面塌陷区治理是保护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手
段,同时也是为保护地面建筑物等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
二、治理的区域:2401首采工作面及下一开采2402工作面上方采空
区。
三、煤矿开采引起地表塌陷,主要形式是:地表下沉、倾斜、弯曲、水
平移动、水平变形。
地表下沉过程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循序渐进。
当下沉盆地边缘触及建筑物时,会使其受地表倾斜、弯曲和水平拉压缩的影响。
四、采取的措施:
1、成立地面采空区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张高峰副组长:郑文宽
成员:陈金怀、苏伟阔、高继东、隋国民、杜宗池、毛凤本、任晓鹏。
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协调、组织、解决、观测地表塌陷区治理一切工作。
2、作好地表的测量,标定井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道路、场地、电力
设施等。
摸清采空区地表存在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塌陷区对道路的影响。
3、安排专人进行巡回检查、对于沉陷的地方,视情况及时平整修复。
对于采空区存在的建筑物,要及时搬迁。
4、采空区上方的运输临时道路,采取堵截、改道、路面整修、等措施
进行。
5、在线路下方开采时,组织人员进行观测和专职人员监视电线杆倾斜
和电线的松弛程度,及时进行堆土处理。
6、对于2401采空区上方煤场储煤场应重新选址,应设立在地表稳定或受采动影响较小的区域,同时应考虑道路改道后的运输问题;。
塌陷及裂缝的治理措施
盂县石店煤业有限公司
治理地面塌陷区及裂缝的安全措施
一、测绘组需对塌陷区及裂缝的区域进行测绘并绘图存档。
二、对塌陷区及裂缝要进行挡警戒牌,严禁人员及车辆入内,更不
需耕地种田。
三、对地面塌陷区及裂缝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回填整平并夯实。
四、对于路段地区的塌陷区及裂缝,首先要进行回填夯实,再进行
铺设浆砌片石。
五、在回填过程中,由生技部跟班指挥,严格执行安全第一的思想。
六、对较大的塌陷区及裂缝须用铲车回填,回填时铲车切不可离裂
缝太近,以免铲车掉进裂缝。
盂县石店煤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元月。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1. 背景介绍采煤是一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是采煤塌陷。
采煤塌陷不仅影响了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还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治理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土地沉降采煤过程中,地下煤层被开采后会造成地面沉降。
沉降的程度与开采的深度、煤层的形态和分布以及地表覆盖物的性质等有关。
沉降会导致地面不平坦,破坏房屋、道路等建筑设施的完整性。
2.2 土地变形采煤塌陷有时还会造成地表的变形,形成裂缝和坑洼。
这种变形不仅破坏了地表结构完整性,也使得地下水位变化,从而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互动。
2.3 植被受损采煤塌陷导致土地变幻、抬升与塌陷,而土地的这种变化对周边的植被和生物的生长情况会造成重要的影响。
采煤塌陷可以造成当地的植被大面积消失,在大规模屠杀植被的同时也根除了周边动物的栖息地。
2.4 污染物泄漏随着地下煤层的开采,一部分地下水和有机物质会在泉附近排放到地面上。
部分的有机物质难以分解,会造成周边土地物质环境污染,导致植被与动物群系遭受剧烈的影响。
同时这些载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水会汇入地下水系统或地表水,影响地区的水质。
3. 采煤塌陷环境治理措施针对上述提出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来解决:3.1 利用大地测量技术大地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LaDAR(雷达測量)衛星等精确定位技术,测量采煤地区的地形萍层,以及测量地面沉降情况和地表变形程度等方法。
这可以帮助了解采煤塌陷对地表的影响范围,以及地表变化的趋势,为采煤后环境修复提供一定依据。
3.2 实行采煤区域合理利用为了减少采煤塌陷的影响,促进环保,一种比较可行的治理方式是科学合理利用采煤区域。
3.3 进行生态恢复为了复原生态系统以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可以在采煤结束之后,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绿化,造成一片自然场景和新家园。
防坍塌专项整治方案
防坍塌专项整治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建筑物坍塌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城市的建筑安全,预防建筑物坍塌事故的发生,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整治的背景近年来,建筑物坍塌事故频繁发生,给城市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主要原因在于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规范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力等因素导致了建筑物坍塌事故的发生。
建筑物坍塌事故对城市的建设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加强对建筑物坍塌事故的防范,有必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提高城市的建筑安全水平。
三、整治的目标本次专项整治的目标是:全面排查建筑物隐患,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预防建筑物坍塌事故的发生。
四、整治的内容和措施1.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监管制度,加大对建筑工程的监督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2. 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 开展建筑工程隐患排查要开展建筑工程的隐患排查工作,对建筑工程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隐患进行及时整改,杜绝事故发生的隐患。
4. 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要完善建筑工程的安全监测系统,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全面监测,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
5. 加强对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6. 完善建筑工程应急预案要完善建筑工程的应急预案,做好建筑工程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对建筑工程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措施是本次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预防建筑物坍塌事故的发生。
五、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次专项整治的实施,需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和监管,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
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新编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新编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新编版)我国对岩溶塌陷的防治工作开始于60年代,目前已有一套比较宪整和成熟的方法、防治的关键是在掌握矿区和区域塌陷规律的前提下,对塌陷做出科学的评价和预测,即采取以早期预测、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办法。
塌陷前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合理安排厂矿企业建设总体布局;河流改道引流,避开塌陷区;修筑特厚防洪堤;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和防止突然涌水,以减少塌陷的发生;建造防渗帷幕,避免或减少预测塌陷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防止产生地面塌陷;建立地面塌陷监测网。
塌陷后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塌洞回填;河流局部改道与河槽防渗;综合治理。
一般来说,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包括控水措施、工程加固措施和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一)控水措施1.地表水防水措施:防地表水进入塌陷区,可以:(1)清理疏通河道,加速泄流,减少渗漏;(2)对漏水的河、库、塘铺底防漏或人工改道;(3)严重漏水的洞穴用粘土、水泥灌注填实。
2.地下水控水措施根据水资源条件,规划地下水开采层位、开采强度、开采时间,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动态监测。
危险地段对岩溶通道进行局部注浆或帷幕灌浆处理。
(二)工程加固措施1.清除填堵法:用于相对较浅的塌坑、土洞。
2.跨越法:用于较深大的塌坑、土洞。
3.强夯法:用于消除土体厚度小,地形平坦的土洞;4.钻孔充气法:设置通风调压装置,破坏岩溶封闭条件,减小冲爆塌陷发生的机会。
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
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一、前言地表塌陷是指由地下水动力等因素引起的地面渐渐下降或存在凹陷等现象,是我国地质祸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都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对于削减地表塌陷的发生、加强对塌陷区的管理、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具有紧要作用。
二、立法背景我国在《矿产资源法》和《土地管理法》中均明确规定了对于地下空洞、矿山等地面塌陷地区的管理要求。
另外,在2011年,政府颁布了《地下水管理条例》,要求各地建立地下水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
这些法律法规为建立科学的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打下了基础。
三、内容要点1、地表塌陷区的管理机构为了保证地表塌陷区的管理本领和效果,必需建立起一个有管理本领、技术气力雄厚的管理机构。
建议成立地表塌陷区管理办公室,由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构成,其职责包括对塌陷区进行监管、维护和管理,订立管理规划和措施,以及开展防治和扩大宣扬教育等工作。
2、地表塌陷区的分类和标准地表塌陷区中,依照其形成的原因和特征,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采矿塌陷、天然溶洞塌陷、城市地下工程塌陷等。
对于不同的类型,必需订立不同的管理标准。
同时,还要依据塌陷区的程度,划分出不同等级,以便加强组织、调动各部门的气力,实现管控。
3、地表塌陷区的监测和预警地表塌陷区的监测和预警,是管理塌陷区的关键措施。
建议建立塌陷区监测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塌陷区,实行不同的监测方法。
例如,对于城市地下工程塌陷区,应采纳激光拉曼光谱等技术,对工程进行监测。
同时,为防止祸害事件的发生,建议对于地表塌陷区实行预警机制,提前预警能够有效避开祸害事件的发生。
4、地表塌陷区的整治和修复地表塌陷区的整治和修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需综合运用地质、水文、水利等多学科学问和技术。
针对不同的塌陷区,要实施不同的整治和修复技术。
例如,对于采矿塌陷区,可以采纳地质灌浆、后充填和加固等技术进行处理。
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要点
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要点篇一: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与分析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与分析摘要:新集三矿为急倾斜煤层开采矿井,由于煤层赋存的特殊性,工作面开采后均形成与工作面走(: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要点)向一致的长条形塌陷区。
矿井开采初期,各煤层开采后引起的地表沉陷单一、独立,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各煤层开采后的塌陷区范围在走向和倾向上不断加大。
目前,塌陷区已基本连成为一个整体。
关键词:急倾斜煤层;采煤塌陷区;治理与分析1矿井基本情况新集三矿为急倾斜煤层矿井,位于安徽省凤台县城西约4km,井田面积6.8174km2,设计年产60万吨,1994年开工建设,1996年10月投产。
矿井开采上限-200m,开采下限-800m。
分三个水平和四个生产采区,一水平标高-340m,已基本开采结束;二水平标高-550m,为现生产水平;三水平正在开拓准备;四个采区分别为西一、西四、西五和西六采区。
其中,西一采布置在工广保护煤柱和刘集乡保护煤柱之间约300m范围内,开采下限-470m左右,属于局部可采采区;目前,矿井已开采至-480标高上下。
2塌陷区特点及形成机理分析新集三矿由于煤层赋存的特殊性,工作面开采后均形成与工作面走向一致的长条形塌陷区,呈锅底形,两侧宽缓,中间最深。
开采初期,各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地表沉陷积水区相互独立,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各煤层开采后的塌陷区范围不断加大,且相互叠加;目前,塌陷区积水范围已连成一片,塌陷区整体形状呈椭圆形。
实测最大沉陷深度位于13-1煤上方,最大积水深度为4.2m。
矿井开采已造成塌陷区面积7166亩,其中下沉大于1.5m的2508亩,下沉小于1.5m的4658亩。
(1)采煤塌陷区沉降观测投产初期,我矿就在地表对应西一、西二采区13-1煤及8-1煤走向和倾向上分别布置了三条沉降观测线,现场实际观测地表沉降特征,并与设计岩移参数预计结果进行比较,确认矿井实际岩移资料与由合肥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岩移参数预测结果基本相符。
塌陷区安全管理制度
塌陷区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塌陷区是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危险性较大的类型,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塌陷区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塌陷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制订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塌陷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塌陷区的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塌陷区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塌陷区,适用于所有涉及塌陷区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
四、管理机构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负责对塌陷区进行监测和管理工作。
2.地质灾害防治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对塌陷区进行规范管理。
五、责任分工1.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负责对塌陷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定期向政府和社会公布塌陷区的风险等级。
2.相关部门负责对塌陷区周边的居民进行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3.居民应按时参加相关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自身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六、管理要求1.进行定期巡查。
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定期对塌陷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塌陷区的安全。
2.加强监测。
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加强对塌陷区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解决。
3.做好预警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效避免灾害的发生。
4.强化宣传教育。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5.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七、监督检查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定期对塌陷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塌陷区的安全。
八、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责任人员,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依法给予处罚,并追究其相关责任。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地质灾害防治部门有权解释本制度的条款。
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
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防倒塌工作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包括建筑、道路、桥梁、铁路等各类工程施工现场的防倒塌工作。
三、责任部门1.项目经理负责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防倒塌工作,制定具体的防倒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2.安全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防倒塌工作,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得当;3.施工单位负责实施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遵守相关规定;4.劳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积极参与防倒塌工作,保障自身安全。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现场的土壤类型、地基的承载能力、周边建筑物等情况,制定防倒塌施工方案;2.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勘察和设计,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条件符合要求;3.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明确禁止搭乘危险区域等相关规定;4.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分析,制定相应的危险源治理方案。
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防护栏杆的设置,严禁在未设置安全栏杆的区域施工;2.施工现场应设置专人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人员遵守相关安全规定;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器材,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六、应急预案1.施工现场应制定防倒塌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现场救援等措施;2.应定期组织演练应急预案,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得以有效实施;3.应建立应急联系机制,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七、施工后的清理维护1.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物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2.应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八、违反规定的处理1.对于违反本安全管理制度的个人,应进行批评教育,并作出相应处理;2.对于严重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塌陷区的防治和治理措施受煤矿开采的影响,地表上出现塌陷和裂缝,影响地面上的居民生活和耕作。
现在我公司的煤矿开采主要在北翼,受采空区影响的村子主要为史家腰,矿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一、对塌陷的区域进行防治:
1、搬迁:按初步设计史家腰为搬迁村子,但在居民没有搬迁之前留设保安煤柱。
2、留设保安煤柱,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设计要求对煤层开采可能影响的保护目标采取留设煤柱的方法进行保护。
村庄按Ⅲ级留设煤柱。
留设具体情况是:井田边界留20m煤柱,大巷之间及两侧留30m煤柱,采空区隔离煤柱按25m留设,两坂村和油庄村边界保护带为10m,然后上面松散层按45°投影留设,下面岩层按72°投影留设保安煤柱,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二、地表塌陷区域的治理:
1、对地表裂缝的治理:根据裂缝的宽度大小,对较小的裂缝经耕地平整恢复原状,对较大裂缝采取充填、平整,使耕地恢复原状,以减小雨水的侵蚀、水土流失。
2、对地面上的村庄建筑物有影响的,必须及时搬迁或留设保安煤柱。
地面公路上有裂缝的及时充填以免伤及过往行
人。
3、对地面上的地表塌陷区域用栅栏围好并设置警示标志,防治人畜进入,造成伤亡事故。
4、对有裂缝的地面,应对裂缝进行检测监控,及时了解裂缝的变化。
在雨季时增加检测检查力度,对低洼处的裂缝及时的充填和疏通,防治雨水通过裂缝导入井下,造成淹井事故。
5、在采空区上方附近有建筑物的应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定期观测。
6、成立专门的监测监控小组,对塌陷区域的塌陷情况及裂缝情况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