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自己整理的)
《学校管理学》(标准答案)

《学校管理学》(标准答案)学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组织、管理和运作的学科,旨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教育政策、学校组织结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和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
学校管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
学校管理者应该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兴趣,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同时,学校管理者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管理者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推动学校发展。
同时,学校管理学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学校管理学》(标准答案)学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组织、管理和运作的学科,旨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教育政策、学校组织结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和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
学校管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
学校管理者应该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兴趣,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同时,学校管理者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加强团队建设:学校管理者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一支高效、团结、协作的团队,以便更好地完成学校管理的各项任务。
3. 关注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者需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4. 创新管理方法:学校管理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 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者需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学校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管理学资料整理

学校管理学资料整理学校管理学资料整理如何依靠教师办学?答:一所学校能不能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在教师。
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社会系统中,教师起主要作用。
作为现代教育者,应该转变观念,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来加强学校管理,现代教育管理的理念在于以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人为落脚点,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办学,让全体教师形成同心同德,有坚定的信念、共同目的的整体,并依靠这支队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首先,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学校的工作是通过教师的工作来实现的,每位教师都是通过自己劳动来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
2.建立以事实为依据的民主决策机制,取代以主观为依托的个人专断。
在学校工作中,首先必须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具有的知情权得到落实,在此基础上,做到全员参与决策。
3.校长首先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平等的,教师更喜欢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理解和尊重。
因此,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要求,更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经过多年工作实践中体会最深的一条。
第一章绪论一、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校管理思想2.学校管理目标3.学校领导体制4.学校管理过程5.学校管理原则6.学校管理方法7.学校资源管理二、学校管理学的特点:1.应用性2.理论性3.综合性三、我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
第一、三、五、七学年结束为一段,共四级,七年完成,谓之为“小成”。
第一年“视离经辨志”第三年“视敬业乐群”第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七年“视论学取友”合格者为“小成”。
第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合格者为“大成”。
四、明代的教育系统和教育管理体制更为完善。
从隋唐到宋元,国子监一直具有全国最高学府和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的双重职能。
学校管理学(自己整理的)

学校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共同劳动或共同工作地地方都需要管理。
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得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
P12、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P213、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等。
P624、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中心大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P685、封闭原理:即管理系统是由信息指挥中心、执行机构、接受单位、反馈机构组成。
反馈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返回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根据新的情况,发出新的指示,形成管理的封闭回路。
P926、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教育规律和个人对实践经验的认识。
P1477、管理的民主化原则:简言之,就是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指教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
P1568、管理的科学化原则:就是实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
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营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P1609、行政方法:通过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学校的方法。
最大特点为:(1)强调垂直的纵向系统,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
即上级有权向下级发指示、下命令,下级必须服从。
(2)带有强制性,强调纪律,保证领导人的指示、决定能贯彻执行,不允许有对抗行为。
P17910、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
经济方法的实质,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大一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大一管理学是一门与组织和管理相关的学科,涵盖了各种管理理论和实践。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一学生快速掌握这门学科的要点。
一、管理的定义和作用管理是指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作用包括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员工发展等。
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 冯·鲍曼管理原理:包括分工、权威和责任、纪律和惩戒、统一指挥、统一计划等基本原则。
2. 亨利·法约尔管理原理:包括一致性原则、优先原则、例外原则、纪律原则等。
三、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等。
四、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1. 个体行为:研究个人在组织中的特征、态度、动机和行为。
2. 组织结构:研究组织中的层级、职权关系、部门划分等。
3. 团队动力学:研究团队合作、冲突与合作、团队绩效等。
4. 领导与权力:研究领导者的角色、领导风格、权力分配和运用等。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概念1. 招聘与选拔:研究企业如何吸引和筛选合适的员工。
2. 岗位设计与薪酬管理:研究如何设计和评估岗位,以及合理的薪酬政策。
3. 培训与发展:研究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 绩效考核与激励:研究如何评估员工的绩效,并给予适当的激励。
六、营销管理的要点1. 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
2.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研究如何对市场进行细分,并选择适合的目标市场。
3. 品牌管理与市场沟通:研究如何打造和管理品牌,并有效进行市场传播。
4. 产品定价与销售渠道:研究如何确定产品的价格,并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七、战略管理的关键内容1. 宏观环境分析:研究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大一管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管理学是现代社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组织管理、领导理论、决策分析等诸多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和应用管理原理的基础知识。
在大一学习管理学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各章知识点,下面将对大一管理学各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的特点以及管理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了解管理的概念和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同时还需要掌握管理的四个基本原理,即目标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功能及其环境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管理的四个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管理环境对管理活动的影响,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第三章:组织的构成与类型本章主要介绍了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组织的类型分类。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掌握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的目标、工作任务和人员等。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类型的组织,如功能型组织、事业型组织和矩阵型组织等。
第四章:领导理论与风格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领导的基本概念和领导的类型。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等。
同时,掌握各种领导风格对组织的影响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模型本章主要介绍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决策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的决策模型,包括理性决策模型、行政决策模型和政治决策模型等。
第六章:组织设计与结构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组织结构的类型。
此外,了解组织设计的原则、目标以及一些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也是必要的。
第七章:职权与权力本章主要介绍了职权和权力的概念,以及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的运用。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权力,如职权、专业权力和社会权力等。
第八章:激励理论与实践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激励的类型。
同时,了解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激励实践的方法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第九章:沟通与沟通技巧本章主要介绍了沟通的基本概念和沟通的类型。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作为管理学的基础阶段,大一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管理学知识点,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总结。
1. 管理学的概念和起源: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结构、过程和运营的学科。
它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兴起。
2. 常见的管理理论:大一学生应该了解管理学的主要理论,如科学管理学、行为理论、管理科学、系统理论和人际关系学等。
3. 组织结构与设计:学生应该了解组织结构的概念,以及不同的组织结构类型,如功能型、分工型和矩阵型等。
此外,他们还应该了解组织设计的目标和流程。
4. 管理层级和职能:学生应该理解管理层级的概念,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低层管理。
此外,他们还应该了解管理职能,如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5.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人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的学科。
大一学生应该了解人的行为模式、人际交往、决策过程和组织文化等相关概念。
6. 领导力:学生应该了解领导力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不同领导风格和技能的特点。
他们应该了解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并掌握培养领导力的方法。
7. 团队管理:团队管理是指如何有效地管理一个团队,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学生应该了解团队动力、团队角色和团队决策等概念。
8. 经济环境和商业伦理:学生应该了解经济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以及商业伦理的重要性。
他们还应该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9. 总裁管理制度:学生应该了解总裁制度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总裁的职责和权力。
此外,他们还应该了解公司治理的原则和实践。
10.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制定绩效标准和评估员工绩效,来改进组织绩效的过程。
学生应该了解绩效管理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11. 变革管理:学生应该了解变革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变革管理的步骤和技巧。
他们还应该了解如何应对组织变革中的挑战和阻力。
12. 创新与创业:学生应该了解创新和创业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创新与创业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学校管理学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学基本内容第一讲的基本内容一、基本观点(一)管理的实质1、管理的起源和功能: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分工和协作要求,管理的功能表现在对活动的组织协调。
2、管理的实质:管理的实质就是“ 用人以治事”。
(二)学校管理的特性1、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系统——“学校”的特性2、学校管理系统中“人”的特性:3、学校管理系统中“事”的特性4、“学校管理”的主要特征教育性多维性创造性二、基本概念1、管理: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追求实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
2、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第二讲的基本内容一、基本观点1、校长的角色特征体现在其指导性、育人性、复杂性、示范性等方面,校长在管理实践中要追求“行政权力”、“素质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三力互补效应”。
2、学校的管理群体要从专业结构、职能结构、个性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结构优化。
3、学校要实行权责分明的“科层制”管理。
4、管理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追求、先有蓝图后有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目标,既是学校管理的起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5、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管理目标的引导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控制功能和评价功能。
6、学校管理机制的内容结构,通常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制约机制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7、在学校管理机制中,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与制约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运行机制需要动力机制、制约机制的支撑,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必然依附并服务于运行机制。
二、基本概念1、角色:原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扮演的人物形象。
社会学所说的“社会角色”,是指于人们特定的社会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这种地位的期待或要求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2、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的管理部门任命的;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
学校管理学考试资料(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1.学校常规管理法:学校常规管理法是指运用经常性的规章制度进行学校管理的方法。
2.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和朱兰等人提出运用无缺点这样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一整套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整套的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3.学校管理:学校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形式,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分配、协调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最终达到学校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4.正式组织:是由官方权威机构明文规定成立,其内部由固定的编制、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组织。
5.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6.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人们中蕴藏的潜在的劳动能力组织、转换成可使用的劳动能力的过程。
7.联盟战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为了实现长远的利益,形成不同程度的联合体共谋发展的战略模式。
8.巴特莱定律:近年来,以巴特莱为代表的管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上人们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呈倒二八分布。
一项重大的工程,工作成果的80%是靠20%的骨干人员完成,剩下的20%工作,则是由其余的80%的人完成。
在时间分配上,就工作的重要程度而言,大致来讲,领导者用20%的时间完成80%的工作,而用另外80%的时间完成20%的工作。
9.发展战略:是学校对其长远发展目标及行动路线的作的宏观的有预见的构想和安排。
10.管理跨度(幅度):是一个主管人员或部门直接管辖的下属人员或部门的多少。
11.影响力:是领导者的言语指令(命令、建议、劝告)和非言语指令(榜样示范)引起被领导者作出预期反应的感召力量。
它在本质上是权利作用的人格表现,是领导者将个人意志以各种方式施加到他人身上的能力。
学校管理学 复习资料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二)引言概述:学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关注教育管理和学校运营的各个方面。
对于学校管理学的学习和理解对于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学校管理学为主题,通过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份完整的复习资料,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学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正文内容:一、学校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1.学校组织的概念及特点2.学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3.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素4.学校组织结构的类型和模式5.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二、学校管理的理论基础1.学校管理的行政学理论基础a.行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b.学校管理与行政学的关系c.学校管理的权力和责任2.学校管理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a.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b.组织行为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c.学校管理者的决策与影响力三、学校管理的实施与运行1.学校管理的计划与目标设定a.学校管理的计划与预算b.学校目标的确定与评估2.学校管理的组织与人员管理a.学校组织与分工b.学校人员的招聘与培训c.学校管理的激励与考核3.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a.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b.学校信息化与教学管理的整合c.学校管理信息的保密与合规四、学校管理的问题与挑战1.学校管理的内外环境分析a.学校管理的政策与法律环境b.学校管理的经济与社会环境2.学校管理的危机处理与风险管理a.学校管理的危机类型与应对策略b.学校管理的风险评估与控制3.学校管理的创新与变革a.学校管理的创新模式和路径b.学校管理的变革导向和实施方法五、学校管理的未来发展1.学校管理的前沿理论与趋势a.学校管理的教育技术应用b.学校管理的全球化视野2.学校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a.学校管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b.学校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c.学校管理人才的能力培养与提升总结:学校管理学在现代教育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我们对学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施与运行、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完整版)学校管理学概论

期末作业考核《学校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2. 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进行共同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管理者采取有效手段管人理财用物与处理各项育人事宜必须依循的行动准则。
3. “戴明环”学说: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用以阐明管理环节的科学理论。
戴明认为,一切有过程的活动,都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组成的管理周期的反复循环。
它恰似一个不断旋转的圆环,推动着管理过程的不断向前发展。
这个理论被简称为“戴明环”学说。
4.学校管理者:在学校中,一切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统称为学校管理人员,其中在学校中承担主要责任,发挥领导作用的管理人员称为学校领导者。
学校领导者是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主导因素,在学校管理人员中占居突出地位。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学校管理的本质。
答:学校管理是一种用人以治事的活动,只不过人的特点、事的性质不同。
学校中的“人”是有知识、有修养的教师群体和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学校中的“事”就是教育人、培养人,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2. 简述学校组织机构的作用。
答:一般地说,学校组织机构是指按照学校一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将组织成员按不同的工作性质、职务、岗位组合起来,形成层次恰当,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
学校管理学重点整理

学校管理学1、学校管理学的性质: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
2、学校管理学的任务:不断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为学校管理者自觉应用管理理论,遵循管理规律创造条件,为制定管理学校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学记》有关内容将大学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
第一、三、五、七学年结束为一段,共四级,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学年结束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谓之“大成”。
第一年“视离经辨志”,第三年“视敬业乐群”,第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七年“视论学取友”,第九年要求“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4、隋唐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在中央一级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
宋代教学管理实行分宅制(经义、治事)和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
清朝全国学校事务除国子监和特殊学校外归礼部管理;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并入,与礼部并存。
5、相关人物及理论1、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3、韦伯创建了行政组织理论4、人际管理理论以霍桑实验为基础,由梅奥等人提出。
5、巴纳德提出了社会系统理论。
6、1965年,福雷斯特在《企业的设计》一文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6、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P317、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杜拉克。
8、学校目标管理的含义: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成员共同确定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学校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
9、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的一种领导体制。
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管理体制。
10、校长负责制的内涵:(1)校长全面负责(2)党支部保证监督(3)教职工民主管理11、教职工代表大会(简称教代会)是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
学校管理学

1.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长负责制:中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设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
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政府负责。
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
.常规管理,主要指的是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机构和领导者的权威,通过行政组织系统,采用命令、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制定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和进行控制的管理方法。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
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
2.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之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办好一所好学校具备的条件:有一支素质优良的队伍,有较好的学生来源,有较完善的教学设备,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4.学校管理原则民主化原则:是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指教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科学化原则:科学化管理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责任制原则:就是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规定责任范围的管理制度。
由于工作上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而造成的事故,就要追究责任。
有效原则:要求学校管理者能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
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
5.学校工作规律:教学为主全面发展依靠老师(回答时要展开回答) 5.1常能训练:常能是这最平常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活动能力。
当前,由于教廷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忽视学生的常能训练,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总结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是了解管理领域的基础和起点。
以下是对大一管理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管理的定义与职能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是指设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步骤;组织职能则是对工作进行分工,确定部门和岗位,以及协调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领导职能侧重于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使他们积极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控制职能是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并在出现偏差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多种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将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角色涵盖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角色有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际技能是与他人合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则是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和制定战略的能力。
三、组织文化与环境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传统习惯和做事方式等。
它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等功能。
一个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组织的发展。
组织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又可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具体环境则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机构等。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资源、能力、文化等。
管理者需要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制定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
四、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
决策的过程通常包括识别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评估方案、选择方案和实施方案等步骤。
学校管理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学校管理学》是教育系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范类)专业主要理论课程,课程性质为必修,是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
2、教学目的要求
《学校管理学》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为目标,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学术前沿相结合、知识系统与精选专题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为对象,学习和讨论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如原则、过程、方法、主体,在思想理论指导下,研究学校管理中的教学质量、德育工作、科学研究以及文化制度建设等,分析与批判现实学校实际问题。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教师管理概述
第二节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教师职务聘任
复习题
【案例】三套聘任方案的优劣
第十一章 学生管理
(一)教学目标
了解学生及学生管理观念;掌握并运用学生的常规管理。明确学生组织管理。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学生管理概述
第二节 学生管理工作内容
第三节 学生管理常规
第四节 学生管理的方法
傅朝鼎.《中小学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年版。
郭平主著.《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技能》,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郭平主著.《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郭平等著.《新时期教育教学与管理探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郭平主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学校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其中,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未来发展。
因此,学校管理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监控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
同时,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行政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学校的日常运作、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文件档案的管理、会议组织等方面。
一个高效的行政管理系统能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比如,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规范师生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氛围。
人力资源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同样关键。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者要做好教师的招聘、选拔、调配、考核和激励工作。
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充分肯定教师的工作成果,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晋升和发展的空间。
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保障。
学校的经费来源多样,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赠等。
学校管理者需要合理规划和使用资金,确保经费能够满足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需要。
在预算编制、经费使用、财务审计等方面要严格把关,防止浪费和违规现象的发生。
学校管理还需要注重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要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
大一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大一学习管理学,是我们为以后在商业和组织中扮演重要角色和职务的基础。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以下是我对大一学习管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管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管理是指协调和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它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
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效率、效果、企业文化等。
2.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可以分为上级角色、与人交往角色和信息处理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决策、领导和协调等技能。
管理者的能力对组织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3.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内部构架和关系。
常见的结构包括功能性结构、分工结构、部门结构、矩阵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对组织的运作和决策有不同的影响。
4.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指组织内部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
它对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管理者需要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以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
5. 决策与计划决策是管理者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计划是制定目标和实现策略的过程。
良好的决策和计划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6. 领导与管理风格领导是引导、激励和激发员工潜力的过程。
管理风格是管理者对待员工和工作的态度和方式。
不同的领导和管理风格对组织的氛围和员工动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7. 团队和团队建设团队是几个成员协同工作的群体。
团队建设包括明确团队目标、角色分配、团队氛围的营造和有效的沟通等。
高效的团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8. 激励与奖励制度激励和奖励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生产力。
常见的激励方式包括薪资激励、晋升机会、奖金和福利待遇等。
管理者需要根据员工的需求和表现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
9. 沟通与协调沟通是管理者与团队成员之间交流信息和思想的过程。
协调是确保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合作和一致性。
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可以消除误解和冲突,促进组织发展。
初中的学校管理知识点归纳

初中的学校管理知识点归纳学校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中学校来说,良好的管理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下是初中的学校管理知识点的归纳。
1. 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组织结构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包括校长办公室、教育教学部门、行政部门等。
校长负责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教务处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和管理教师,行政部门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和后勤保障。
2. 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划分。
例如,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按照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履行教学任务,同时也需要参与学校管理和发展。
3. 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依据,包括学校章程、校规校纪和学生管理规定等。
这些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发展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保证学校秩序井然,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
4. 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要建立良好的班风班纪,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与家长沟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 考试管理考试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科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和升学考试等。
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为学生提供获得合理的评价和选择的机会。
6. 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注重学科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还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7. 安全管理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包括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和学生安全等。
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加强校园巡查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师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8. 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力量,师德师风建设是保障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关键。
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教师,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培养,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共同劳动或共同工作地地方都需要管理。
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得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
P12、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P213、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等。
P624、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中心大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P685、封闭原理:即管理系统是由信息指挥中心、执行机构、接受单位、反馈机构组成。
反馈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返回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根据新的情况,发出新的指示,形成管理的封闭回路。
P926、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教育规律和个人对实践经验的认识。
P1477、管理的民主化原则:简言之,就是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指教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
P1568、管理的科学化原则:就是实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
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营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P1609、行政方法:通过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学校的方法。
最大特点为:(1)强调垂直的纵向系统,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
即上级有权向下级发指示、下命令,下级必须服从。
(2)带有强制性,强调纪律,保证领导人的指示、决定能贯彻执行,不允许有对抗行为。
P17910、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
经济方法的实质,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P18111、思想教育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是用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认识,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手段。
P18212、目标管理方法:管理者与管理者共同确定总目标,把总目标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者通过目标,对所属部门和每个成员进行管理。
P18213、领导艺术:是一种领导方式,但不是一般的领导方法,而是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方法,这与个人的素质修养有关。
P20914、科学化原则?简言之就是实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
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填空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应用科学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政策性很强。
P82、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企业管理方面的X理论和Y理论。
X:古典管理理论,表现人性的灰暗。
Y:行为科学理论,表现人性的积极面与光明。
Z:权变理论,权力掌握在领导人手上。
P113、教育思想的特点:(1)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思想;(2)教育思想大体上可分为两层:根本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中的知道思想。
P424、我国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可分为三种类型:委员会制(强调集体领导)、一长制(强调责任制)、党委领导制(强调党对学习的具体领导).p645、委员会制是集体领导制,或叫集体管理制。
它的特点是通过会议来进行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
P646、学校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实质上即一长制。
一长制的特点i责任制和内行领导。
P657、党委(总支、支部)领导制,是另一种形式的委员会制。
在重大问题上须经会议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是的组织原则。
P648、一个单位内部的领导体制,大体上是这么两种类型:一长制和委员会制。
P669、学校的工作,大都属行政性的、执行性的、事务性的,许多事情需要“速决”,宜采用一长制即校长负责制。
P6610、学校民主化管理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教工代表大会制度。
P15711、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P•Drucker.1909—)在其所著的《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出了管理者的有效性的五要素。
简答一、教学方面的陈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主要表现?p481、只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
2、只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3、只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
4、只有统一要求,忽视因材施教。
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有哪些?p511、学校领导人缺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勇气。
2、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三、解放后我国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P621、校务委员制,1949——1951,由进步的教职员代表组成,共同管理学校。
2、校长责任制,1952年3月,由校长负责全校工作3、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7年,中小学全面建立党支部,党支部领导一切,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
4、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60年代初。
5、“革命委员会”制,文革期间,领导体制混乱不堪,学校无校长6、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讨论。
7、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85—至今)强调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克服党政不分这种管理状况。
四、科学化管理原理的基本构成是什么?p1621、系统原理。
指示现代科学管理最根本的一条总原则,是总的指导思想。
系统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管理者要从整体着眼看待部分,使部分服从整体。
原理包括整分合原则和封闭原则。
2、“人本”原理。
做好人的工作是管理的根本内容。
这一原理包括能级原则、动力原则和行为原则。
3、动态原理。
意思是端丽对象是发展变化的,要重视收集信息,经常注意反馈,随时调节,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这一原理包括反馈原则和弹性原则。
4、效益原理。
意思是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一原理相对应的是价值原则。
五、学校管理的内容是什么?p1631、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2、有健全的指挥系统3、有合理的管理制度4、有科学的管理方法5、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六、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设置管理机构应该注意一下几个原则?p911、党政分开。
从职能上分开,精简和合并机构;要从党政干部的职务上分开,即正副书记不兼校一级行政职务,正副校长不兼党内领导职务。
2、精简精干。
机构设置务求精简,人员配备务求精干,要因事设人,不要因人设事。
3、分层管理。
各级领导都有自己的决策权和指挥权,各级要干各级的事,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4、分工协作。
各个机构之间,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积极协作,建立良好的横向关系。
5、渠道畅通。
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左右通气,这不仅与管理机构的设置有关,也与管理方式的运用有关。
七、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301、超前制订。
在开学前两周拿出初稿,开学前一周向教工宣布。
2、目标明确。
是指一定时期内要完成的任务,全校性的任务必须非常明确,然后逐渐具体化,这样才能增强每个成员的责任感,鼓舞和激励群众前进。
3、针对性强。
计划要有的放至,要体现特色,体现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4、切实可行。
计划中的要求太高,就实现不了,太低,必会松松垮垮,所以计划中要实现的目标,必须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5、便于检查。
计划不仅要执行,还有检查。
6、富有弹性。
制订出的计划,应具有相当的弹性,或预先拟定出处理不同问题的多种方案,以备将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八、学校领导人在执行过程中的职责?p1311、要做好组织工作。
学校领导人是统管全局的,全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统筹安排,各得其所,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领导者带领群众执行计划的第一步。
2、要做好指导工作。
在执行过程中,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类人员的工作。
3、要做好协调工作。
在执行阶段,难免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协调时领导人的重要职4、要做好激励工作。
执行阶段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群众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执行阶段,学校领导人要善于激发群众的工作热情,鼓励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
九、有效检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371、要客观,不要先入为主。
检查的客观依据就是计划中规定的任务和要求,不能抛开计划另立标准。
2、要深入,不要蜻蜓点水。
检查时往往只注意工作结果,而忽视工作过程,只看到现象,未发现本质,这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3、要依靠群众,不要搞孤家寡人。
检查要客观,深入,光靠少数几个领导人不行,必须让群众自觉接受检查和参加检查。
4、要有改进措施,不要坐而论道。
检查中的议论,分析,是必要的,不如此就不能发现问题,计划中哪些地方要修改,都应该提出明确的意见,这样才能使检查真正起到推动工作地作用。
十、总结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391、总结要靠平时积累资料。
一个好学校的工作总结,决不是临时抱佛脚“抱”出来的,也不是几个领导人临时凑几条“凑”起来的,而要靠平时积累资料。
2、总结要与计划相对应。
总结既然是对前面几个管理环节的总分析和总评价,就应该紧密地联系前面的管理活动,特别是要与计划相对应,不能抛开计划另搞一套。
3、总结要突出中心,总结时要着力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不属于中心任务的部分,可一带而过。
4、总结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5、总结忌“吹”,总结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
6、总结忌“拖”,要使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起指导作用,还必须把握总结的时机,切忌拖拉。
十一、学校为什么要实行民主化管理?p156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们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2、从提高管理效率来说,也必须贯彻民主化原则。
十二、科学化管理原理的基本构成是什么?p162-1631、系统原理。
这是现代科学管理最根本的一条总原理,是总的指导思想。
系统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管理者要从整体着眼看待部分,使部分服从整体。
2、“人本”原理。
做好人的工作是管理的根本内容。
这一原理包括能级原则、动力原则和行为原则。
3、动态原理。
管理对象是发展变化的,要重视收集信息,经常化注意反馈,随时调节,及时适应客观事物的变化,这一原理包括反馈原则和弹性原则。
4、效益原理。
管理的本质就是追求效益,其中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三、学校实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p1631、有明确的职责范围2、有健全的指挥系统3、有合理的管理制度4、有科学的管理方法5、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十四、管理者有效性的五要素是什么?p1671、认识自己的时间。
有效地管理者不是从他们的任务开始,而是从掌握时间开始,时间是特殊的,稀有的资源,租不到,借不到,买不到,既无法贮存,也没有替代品,这就要求管理者要珍惜时间,管好时间,善于运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