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
2-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_
报名序号:周班西南大学2013—2014学年度1期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题目:死亡与灵魂不朽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学院2013年 5月 21 日死亡与灵魂不朽摘要:死亡是一种残酷的美。
我们生来就注定了要面对一个事实,即死亡,所谓尘归尘土归土,万物中有始而灭。
但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生活完之后不可能是一个人的结束,像苏格拉底认为人死后灵魂能离开身体。
灵魂把身体看作是一种工具,所以重要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灵魂,它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存在。
而,人死后有灵魂吗,如果有的话灵魂在哪里,灵魂是否可以达成不朽?关键字:死亡灵魂不朽苏格拉底什么是死亡?死亡即丧失生命,生命终止;不继续生存;无法存在、不存在。
死亡作为疾病的一种转归,也是生命的必然规律,但由于生命自然终止而“老死”(据比较生物学的研究,人类自然寿命大约是140-160岁左右)的只是极少数,人类绝大部分都死于疾病。
也有部分死于意外,如战争、地震等。
因病死亡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①由于重要生命器官(如脑、心、肝、双侧肾、肺及肾上腺等)发生了严重的、不可恢复的损害。
②由于长期疾病导致机体衰竭、恶病质等以致代谢物质基础极度不足、各系统正常机能不能维持。
③重要器官没有明显器质性损伤的急死,如失血、窒息、休克、冻死等。
过去人们习惯把呼吸、心脏功能的永久性停止作为死亡标志。
但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一些新问题产生了,它们冲击着人们对死亡的认识。
全脑功能停止,自发呼吸停止后,仍能靠人工呼吸等措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和除脑以外的各器官的机能活动。
这就出现了“活的驱体,死的脑”这种反常现象。
众所周知,脑是机体的统帅,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器官。
一旦脑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个体的一生也就终结。
这就产生了关于“死亡”概念更新的问题。
“脑死亡”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目前公认的医学观念以脑干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一旦出现脑死亡现象,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实质性与功能性死亡。
死亡问题的哲学之思
死亡问题的哲学之思思之死总是伴随着死之思。
对死的领悟意味着在的澄明。
当哲学和文学毫不隐讳地把“死”这个触及人类灵魂深处的奥秘揭示出来时,人们才猛然发现,“死”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许多文化现象的活的源头。
中国历来重死。
从产生无数伤逝悼亡之作的文学艺术到强调不着意生死处堪破生死的佛家冥想;从沉缅于“在世”之烦忙的日常意识到注重节操的政治——伦理文化,都可以看出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的关怀。
人们对死的种种思索、名目繁多的丧礼、各式各样的墓葬可以使我们发现中西文化的心理差异以及表现这些差异的文化壁垒,找出使中西文化在更高层次上获得会通的现实根据,并由此获得审视和拓展文化境域的崭新角度。
鉴于此,本文力图对死亡现象进行初步的文化分析。
一、死亡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恩斯特•帕克在风靡一时的著作《死亡的否定》中写道:“在达尔文之后,死亡问题作为进化问题处于首要地位。
许多思恕泉随即看到,它是人类的主要心理学问题”。
在七,帕克的确道出了死亡问题的重要地位。
[1]然而,死亡问题不仅是生理学、病理学和心理学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文化学的重要问题。
我们必须区分综合生理学意义上的死亡和生存论意义上的死亡。
前者涉及死亡的自然规定,后者涉及死亡的文化观定。
只有充分了解这两种规定才能获得完整意义上的死亡概念。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神秘现象,而生与死始终是最具有神秘性的东西。
为了揭示死的奥秘,古希腊人就开始研究死亡的生理病理过程,并在这种意义上提出了“死亡学”这一术语。
但直到二十世纪,随着生物学、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才真正把死亡作为自然过程来加以探讨。
191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韦•帕克主张建立死亡学这门学科,以便研究何为死亡以及人在临死前的反应。
此后,瑞士精神病理学家伊丽莎白•屈布勒一罗斯进一步把人在临死前的反应分为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五个阶段。
1932年和1938年,英国和美国安乐死协会的相继成立则是死亡学研究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2)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2)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篇二哲学层次上的超越死亡摘要: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现实社会对待死亡普遍有种回避心理,然而死亡是每个个体都无法回避的。
对死亡的思考是构建哲学的前提也是哲学建立的基础,当然也是其主要内容,所以哲学必须研究死亡意识与现象,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研究死亡以反思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实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超越。
关键词:死亡哲学超越死亡古今往来,人如天地间之过客,匆匆走过世间大舞台,然后进人死寂且没有回应的另一世界。
人生老病死,就像宇宙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由于死的不可避免性和无法买到往返票,人们往往因恐惧而回避。
然而,现代医学领域疾病诊断及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存权利的更高追求及生命质量意识不断的增强,使死亡不仅表现为自然现象,而且成为社会问题,它的客观存在事迫使人们反思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以树立科学理性的生死观念,实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超越。
一、现实世界对死亡的回避与追问死亡是人之生命的必然归宿,“人有其生,必有其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死亡的必然性,曾使世人为之感慨不已,由此有了对死之恐惧与对生之留恋。
也导致人类社会普遍有了对死亡回避的现象。
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的死亡观,“未知生,焉之死。
”是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对死亡的看法,在孔子看来,人活着是时候的事情就很多而且难以把握,人又何必顾及死后的事呢。
古希腊时期的伊壁鸠鲁对死的看法也是认为最好不要过问:“只要我们活着,死亡就不会伴随我们;而一且死亡降临,我们不复存在。
既然如此,无论生者或死者,都与这问题无关,因为前者无需考虑,后者不可能考虑。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无论怎样理解,死亡都是人的生命从有限性达到无限性最终的破灭的过程,然而人类是热爱生命、渴求永生的动物,以致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总是努力寻找抵御恐惧的武器,于是宗教满足了人们希求永生的愿望,成为人类心灵的避难所。
是宗教,使人类的绝望理念回归原位并在精神上给予许诺和安慰,人类对生命不朽的渴望在此得到一种虚幻而甜美的慰藉。
生与死二元思辨作文分论点
生与死二元思辨作文分论点篇一《生与死:不仅仅是硬币的两面》生与死,这像是一枚神秘硬币的两面,看似截然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说说生吧。
生就像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大派对。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朋友组织的户外音乐节。
那场面,简直是人山人海。
舞台前方的人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疯狂摇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还有那些在角落里摆小摊卖特色小吃和小工艺品的人,忙得不亦乐乎。
这种生机盎然的场景里,充满了欢笑、汗水和梦想。
大家都在使劲儿地活着,享受着阳光还有那自由的空气。
这就是生的魅力,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像个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惊喜是什么的魔法盒子。
在这里,你能看到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被父母带着,他们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懵懂和好奇,大大的眼睛四处张望着。
年轻的小伙子们追逐着自己心仪的姑娘,周围充满了荷尔蒙的气息。
老人们也闲不住,在一旁跟着音乐轻轻晃动着身体。
这是生的积极一面,是希望的灯塔。
但是,生的路上也不全是阳光大道。
就像那个在音乐节捡到我丢失手链的大叔,他满脸沧桑,跟我聊天说他这辈子经历了太多艰难。
生病的折磨、工作的失败、亲人的离去,这些都像生活甩给他的大泥坑。
不过他还是努力地通过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活,并尽自己最大的余力来帮助别人。
他说活着就是要去咬牙面对这些,因为那比死更有意义。
死呢,听上去挺可怕,可它也有自己的意义。
从自然的角度看,死亡就像一场谢幕,让新生有了舞台。
在音乐节上,有一片小树林旁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些已经消失不见的花草名字,它们曾经在这里生长过,现在虽然死了,可是它们死后又成了土壤的养分,滋养出更多新的植物来。
这就好似一个循环,如果没有死亡,生也不能持续地那么精彩。
而且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终结,就像那些音乐大师们一样,虽然他们的生命结束了,但他们的作品一直被人们传唱铭记。
像是贝多芬,他随着死亡离开这个世界了,但是他创作的音乐却仍然在世代相传,依然震撼着每一个聆听者的灵魂。
生与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就像两根线缠绕在一起,互相影响着。
关于死亡态度的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死亡态度的文献综述范文死亡,这个神秘又不可避免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个领域的学者去探究人们对它的态度。
从哲学到心理学,从宗教研究到社会学,众多学科都在这片领域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一、哲学视角下的死亡态度。
在哲学的殿堂里,死亡就像是一个永恒的谜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态度可谓是一种超脱的典范。
他认为死亡不过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而且他坚信灵魂是不朽的。
当面临死亡时,他坦然自若,甚至把死亡当作一种解脱,一种通往智慧更高境界的途径。
这种态度反映出哲学思维对死亡的一种超越性理解,它试图从精神层面去定义死亡的意义,而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的终结这一物理现象。
而与之相对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则强调死亡是个体生命中最本己的可能性。
他认为我们应该直面死亡的必然性,因为意识到死亡的存在会促使我们更加真实地生活。
在存在主义的视角下,死亡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而是时刻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让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这种对死亡的态度充满了对生命个体自主性的尊重,鼓励人们在死亡的阴影下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心理学领域中的死亡态度研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死亡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构念。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对死亡有着本能的恐惧,这种恐惧被深深地压抑在潜意识之中。
他将死亡看作是生命本能的对立面,是一种需要被克服的强大力量。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这种单一的观点受到了挑战。
现代的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的死亡态度并不是单纯的恐惧,而是包含了多种情感和认知成分。
例如,恐怖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提出,人们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会寻求文化价值观和自尊的保护。
当个体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时,他们会更加坚定地维护自己所属文化的信念和价值观,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面对死亡威胁时,人们往往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文化群体周围,或者更加积极地追求社会认可的成就。
生死境界1500字议论文_议论文作文_
生死境界1500字议论文生死境界下雨了,很大很大,天黑了,很黑很黑,我独自站在院中,看着昏暗的天空,听着身边的天籁,感受着大自然的沐浴。
今夜,我感受到了生死之境,明悟了生与死。
雨从天降,此为生,落地,则为死,中间趟过的是人生。
生与死便是人生的两个端点,那我便以左手为生,右手为死,由左手到达右手的过程就是人生,由右手到达左手的过程便是佛学中所说的“转世投胎”。
若我将左手右手合并在一起,这边是生死的最终形态——轮回。
只是,这是不完整的轮回,真正的轮回需要一种叫做“逆”的东西将它撑起。
就如同雨一般,没有一滴雨是直线落下,因为它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如此短暂,所以他在短暂的人生中,一直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扭转。
这种不甘,这种对生的信念,便是“逆”。
陶渊明曾说过“有生必有死,早死非命促”,可见,生与死是世间万物必须经过的两种形态,由另一个世界到达这个世界便是生,由这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便是死。
生是生,死是死,这就是我所体会到的生死第一境:看生是生,看死是死。
那年,汶川的一切都那么平静,而灾难却又来的那么突然,正是在这场灾难中尽显了人之真情。
在地震中,一个母亲和一个尚未断奶的婴儿被困在废墟中,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母亲产不出奶,看着自己饿得哇哇大哭的孩子,母亲毅然咬破手指,用自己的鲜血喂着自己的孩子。
最终,婴儿活了下来,而她由于失血过多,永远的闭上了双眼,睡的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和蔼。
她看似死亡,她却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她生他死,她死他生,这边是我所体会的生死第二境:看生不是生,看死不是死。
有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之时遭遇了风暴,霎时,绝望的气息弥漫在了这艘船上,融入了每一个人心中。
随着风暴越加剧烈,在一次大浪的拍击中,商船的桅杆在一声咔咔巨响中折断,但是,在这时,众人都挣扎地爬起来,拉动船绳,为了生存拼搏。
之前的绝望被不甘所替代,所有的人都在与这风暴反抗。
“莫要放弃,我们还有力气……”一个中年船员,惨笑中死死地抓住船绳,放下一面船帆,任由海浪从身边拍过,在那生死之间,口中唱出了一句所有出海的船员全部都熟悉的海谣。
生死学论文,“安乐死”的伦理思考大全
生死学论文,“安乐死”的伦理思考大全第一篇:生死学论文,“安乐死”的伦理思考大全“安乐死”的伦理思考【摘要】安乐死一直是一个严肃且颇具争议的问题。
对安乐死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安乐死。
本文分析了安乐死的概念,介绍了国内外安乐死的发展历程。
使读者对安乐死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分析对反对安乐死和支持安乐死的依据,揭示安乐死伦理困境的实质。
对安乐死的伦理价值从对生命价值的探索进行阐述。
为安乐死在中国的实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安乐死发展伦理问题建议“人作为社会性存在,不仅要关怀自己的生命本身,而且要关怀社会;不仅要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担当,而且还要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社会有所担当。
"【1】对于已进入死亡阶段且饱受痛苦煎熬的病人及其家属来说,在运用现代理疗技术和医疗资源延长死亡的时间与进行安乐死,减轻自身的痛苦并保持住最后的人格尊严之间做出选择是艰难的。
一个个现实问题羁绊着安乐死伦理价值的发挥,我们要用理性的、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安乐死问题。
本文对安乐死伦理困境的实质揭示,并对安乐死伦理价值的实现提出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安乐死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现在说的安乐死是指对患有不治之症疾苦的垂死病人所采取的临终生命处置捌。
英文解释为:无痛苦地处死患不治之症而又非常痛苦者和非常衰老者。
中围学者给安乐死下的定义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苫,在病人或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牛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F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伞过程Ⅲ。
由此町见,安乐死所具备的必要条件有4个Ⅲ:①病人自愿自决。
②现代医学无法医治的疾病。
③病人本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苫。
④由医学专家或医疗机构鉴定。
一般地还把安乐夕匕分为广义安乐死和狭义安乐死‘”以及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Ⅻ。
欧美许多国家最先掀起了安乐死运动,积极提倡安乐死。
1936,在英国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提出安乐死法案,并开展了很多有组织的活动,谋求法律上对安乐死的认可。
《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论文
报名序号:19 周日班西南大学2013—2014学年度1期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题目:“安乐死”的人道思考姓名宋庆丽学号 222011317011027年级 2011级专业生物科学(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3年 12 月 3 日【摘要】:生与死是我们人类不可回避的两大问题,可以说凡生必死,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性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越来越重视死亡这一客观事实,同时开始对生命价值进行反思,安乐死的思想应运而生。
如今安乐死已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话题,因为它涉及到技术性、观念性、伦理性、宗教性及社会性等多方面问题。
然而从人道主义的立场来思考,安乐死是可以实施的,但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关键词】安乐死人道主义伦理争议伦理原则【正文】一、何谓“安乐死”安乐死, 来源于古希腊文euthanasia 一词, 本意是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
现代意义上一般是指对患有现阶段医学科学技术不能救治而又极端痛苦的病人, 在不违背其意愿的前提下, 由病人自主要求或其亲属要求, 经过医生的认可, 由医务人员实施的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终结生命的一种处置行为。
我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安乐死也有多种形式,据实施行为一般分为两大类:①积极的(主动的)安乐死,指采取促使病人死亡的积极的措施,结束其生命,如当病人无法忍受疾病终末期的折磨时。
②消极的(被动的)安乐死。
即对抢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给予或撤除治疗措施,任其死亡;根据病人对安乐死的接受与否, 分为①自愿安乐死,是基于病人的自觉自愿所作出的选择。
②非自愿安乐死,病人并无选择权力或缺乏选择能力, 由亲属或医生代为决定的,由于无法确知是否是病人的意愿还是其他人的强制, 从而很难在实践中区别是善意行为还是蓄意危害行为, 人们对其争论较多。
生与死议论文800字
生与死议论文800字生与死议论文800字_生与死中学优秀作文5篇生与死议论文生与死,一个严肃的话题。
生,是天堂;死,是地狱。
两个极端的字眼,却莫名地被牵到了一起。
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显得很平常。
平凡而正常,却又现实得残酷,真切得凝重。
我们都习惯了生,每诞生一个新的生命,就表示竞争到了生的权利。
活着,成长,这些无可厚非,也毋庸置疑,但是,都别忘了,尽管上帝赋予你生的权利,但它总有风化的时候,那时,死神在你别无选择的路口静候你的到来,这就是死亡。
这同样也是一种不得不要的权利。
如果说,生是一种偶然,那么死则是一种必然。
当生之希望得以实现,那么死也就不可避免要到来,它悄然无息,毫无表情,冷酷且绝情。
一想到死,我们不免想到黑白的遗像,黑白的灵堂,以及亲属们哭得昏天暗地,撕心裂肺的情景,有谁会想到天空中嵌着的缤纷的彩虹呢?应该不会,尽管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壮烈的诗句,但谁又会愿意为了图个名声而去干这种傻事呢?应该也不会,其实死说可怕也可怕,说不可怕也不可怕,它是每个人必须经过的一件事,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总会随历史流逝化为乌有,然后给你的人生打下一个精美的句号,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串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省略号。
那就等待后人的评论了。
有人说,既然出生后总是要死的,那干脆就不生好了,这似乎也太消极了,我认为,从生到死是一种过程,它不在乎你的原因与结果,却重视你的经历,人自打一出生就是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最后的死亡固然无法抗拒也无从更改,但在这赤裸裸的来去之间,我们应该竭力让自己的每一刻,每一秒都倍显光彩。
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自杀,认为这样就可以解脱了,就可以了却尘世中的浮华,闹市中的喧嚣了,打个比方吧,生命就是跑道,无论你在途中曾跌打滚爬过多少次,只要你努力坚持下来了,赢来的是数不尽的鲜花和掌声。
只可惜有的人跑了一段后,只因跌了一跤就永远地倒下了,人活着不为什么,只图死后别人不在你坟前吐口水就知足了,为什么有的人生得肮脏,列得龌龊;有的人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有的人死不瞑目;有的人死而无憾;有的人轻于鸿毛,有的人重于泰山?大概就是这个理吧。
2-《死亡现象解读》
直面死亡,珍爱生命摘要:生命和死亡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死亡才知道生命有限而万分可贵,更应该积极思考人活着的价值,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生命来发挥更大的价值。
理解死亡不仅仅是让我们勇敢的面对死亡,还要让我们思考着怎样智慧的对待死亡,让生命更有意义。
因此,生命教育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客观的面对死亡,珍爱生命。
关键词:死亡;生命;理解死亡;直面死亡;珍爱生命;生命教育正文:有生命,就有死亡;理解生命,就不能回避死亡。
生命、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人的一生也就是生命持续和步入死亡的过程。
当人呱呱坠地, 发出第一声燎亮的哭声, 既意味着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 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 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如何生和如何死的问题。
面对人的生与死,教育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 还要引导人对“为何而生”行追问, 而对人“为何而生”的追问离不开对死亡的思考, 所以, 生命、死亡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生命教育,就是帮助人们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关系,帮助人们从不了解死亡到认识死亡,到进一步理解死亡; 从不怕死亡到从容地面对死亡,积极地把精力放在“如何活得更好”这个有价值的追求上, 这是生命教育时所要面临的艰难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只有正确的了解了生与死的关系,才能够有勇气直面死亡,从容的面对死亡,并理性的思考让有限的生命获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要真正理解生命,必须先理解死亡1.中国人讳谈死亡中国传统文化对待“死亡”多是采取避讳态度,在官在民都讳言“死”字。
甚至累及“死”字的时候都会千方百计的用一个委婉的词语代替。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死叫作“驾崩”,大臣的死叫做“薨”,佛教的人死视为“圆寂”,道家的人的死叫做“羽化登仙”,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不会直接叫做死亡,而是说“老了”、“走了”……即使到了现在,也极少数直接说死亡的,多用“逝世”、“殉职”、“牺牲”等词语来表示死亡。
死亡现象解读1
西南大学2013—2014学年度1期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题目:死亡与文化姓名阿布都热合曼学号 222011316011124 年级 2011级专业化学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 12 月 7 日摘要:生命的本质是机体内同化、异化过程这一对矛盾的不断运动;而死亡则是这一对矛盾的终止。
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同化、异化过程的正常进行,首先需要呼吸、循环系统供给足够的氧气和原料,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耐受缺血缺氧的能力极差,所以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可以立即引起死亡。
所谓复苏也就是先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和心跳,从而保证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活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同时,积极纠正体液内环境的紊乱,使组织细胞有稳定的代谢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复苏抢救,重建体内同化、异化这一对矛盾的动态平衡,才能复转机体的生命活动,逐步恢复健康。
关键字:生命、死亡、呼吸文化是一种生命现象。
文化本不属人类所独有,我们更应该以更开放和更宽容的态度解读文化。
文化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现象,是与生俱来的。
许多生命的言语或行为都有着先天的文化属性,我们也许以示高贵而从来只愿称其为本能。
——李二和《舟船的起源》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从哲学角度解释文化,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由于哲学的时代和地域性从而决定了文化的不同风格。
一般来说,哲学思想的变革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与之伴随的有对旧文化的镇压和新文化的兴起。
死亡论文
西南大学2014—2015学年度2期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题目:死亡魅影下的拷问——死亡个案反思姓名袁针云学号 ***************年级 2014级专业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15年 5 月 20 日摘要:数千年来,人们对于死亡进行着不断的思考与认识,由死亡问题衍生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诗词歌赋、民俗风情、宗教文化。
可以说死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死神的镰刀又是怎么到来的,不仅仅是普通人所想的在家老死,更多的时候死亡是在你最不经意间到来。
关键词:死亡恐怖袭击个人情趣情杀食品一、什么是死亡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死亡,简单的说就是生命的终结。
古人有“蝼蚁尚且贪生”之叹,民间有“好死不如赖活着”之语,可知众生无不好生恶死,对于死亡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本能的逃避。
然而,生命是脆弱的,必然会经历衰老、死亡。
对于社会结构复杂、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的人类来说,这是一种挥之不去、莫之奈何的梦魇。
面对死亡,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态度。
二、我的死亡观人老了就会死,是大家自小就明白的道理。
老人对死亡这个话题也是忌讳得很,谈到那个字眼就会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觉得这来自于他们对于生的渴望还有死的畏惧。
活着人就有无限可能,能做许多事情,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死亡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每天这个世界的各个国家与地区都有一些人悄悄离去,有的人只影响家人与朋友,徒留后人在一种悲伤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像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伟人影响的就是几代人。
小的时候,还在老家读小学的我就亲眼看见大货车将一个小孩子撞得满地鲜血与脑花的场景。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人生的短暂与不平,那孩子还没有做出什么选择就匆匆离去,或许他是一个来自天堂的天使来视察人间的情况,并不愿久留。
人们对于不知、不明的事物总有一种恐惧,就像死亡。
每种文明关于死后的场景都有着不同的猜想,比如中华文明,认为人死后就会去极乐世界继续生活,那里也有地有房,所以每年清明节回家扫墓,我们都要给去世的人烧纸钱、纸房子等等,来寄托我们对于死者的怀念。
《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
============================================================================报名序号:周班西南大学2011—2012学年度1期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题目:死亡超越之我见姓名彭俊醒学号 222010*********年级 2010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2011年11月27日死亡超越之我见彭俊醒(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摘要:人们纠结于自然的生与死、社会的命与时、自我的情与欲之中,忧愁痛苦。
庄子指出了一条不知悦生与不知恶死、安之若命与安时处顺、恬淡寡欲与寂寞无为之路,并从中超脱出来。
关键词:死亡;超脱;庄子;纠结;生与死;命与时;情与欲;正文:死亡往往是我们所害怕的,但经历过死亡的人对死亡,对生命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就在高考之后的暑假,我们全家人去海边游戏,由于种种原因误点了,海边的天气又是变化无常,晚上7点时有些许风浪降临,但我们都不希望白来一趟,就下水了。
结果海浪越来越大,我和我爸游不回去了,挣扎了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幸好抓住了划海边线的粗绳,慢慢地拉回岸边。
因此,经历过几乎死亡的一次,我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见解,生命是非常渺小的,可以转瞬即逝。
要做到超越死亡的高深精神的人,还是少数人。
读《庄子》,我们往往对其超然的生死观感触颇深。
如果说他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有关理论是有失偏颇的话,那么他的关于生死的观点无疑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较正确的。
在《庄子》中,很多篇幅都涉及到生死观问题。
综合来看,庄子在这个问题上持如下观点:首先,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文中,作者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和白天黑夜一样,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了是完全正确的。
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和一块石头,一棵草,以及太阳和宇宙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生与死议论文_3
生与死议论文生与死议论文1苏轼有“生死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媸妍!”邓中夏更有“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
自古以来,生和死就是大家共同谈论的话题。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当初他惨遭宫刑,如果说,他为了自尊选择死,那么就只能拥抱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剩下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然而,他选择了生!史学巨作《史记》千古流芳。
世人永远记住了司马迁这座泰山!还有我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女士。
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
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为了学习医学知识,克服了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
如果无法克服困难,那么只有失败,只有死亡了。
终克困难成为了一位大作家。
更有作家史铁生,他一生的许多光阴都沉浸在痛苦之中。
若再往旁道再走一步,就只有死。
可是最终他向前走了,并逐渐走向了成功。
许多的人遇到了一点点挫折,就要死不活。
可他知道吗?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或者或快乐,或痛苦,或悲伤,但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生与死议论文2有一个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来咨询我。
他说,我觉得我的生命没有意义,我很想去死,我要怎么办呢?我对他说,如果死真的是你的愿望的话,那么你要是生活在四五十年代你就是很幸运的,因为四五十年代的人们基本上都会被饿死,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死,那个时候饿死的人都是按村来数的。
但是你却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你有生的权利有死的余地,你现在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了两种选择,如果你真的要去选择的话,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想。
他说,我的女朋友嫌我穷,嫌我家没钱,没房没车没卡,所以我为了她,这是为了伟大的爱情。
我说,你生来就是为了你女朋友而活的吗?你的生命应该由你来掌握,为什么非要为了女朋友?如果真的要说的话,你父母把你生下来,你身上的一分一毫都应该是属于他们的,那么你在死之前你就应该把你欠他们的还回去,你才能去死。
他惊诧地说,我欠他们的?我说,对,你的头发丝,你身上的每一根毫毛,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的地位都是你的父母给予你的.,所以你必须要还给他们之后才能去死。
死是一种生命现象
死是一种生命现象死是一种生命现象——于娟《此生未完成》的启示(2019-06-02 21:14:03)转载▼标签:于娟塞涅卡梭罗此生未完成死亡意思生命现象杂谈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中国人受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比较讳言生死。
实际上,最能触动我们灵魂的,莫过于生的喜悦和死的恐惧。
生和死,是人生存过程的两端。
海德格尔认为:“在此在身上存在着一种持续的‘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性’随着死亡告终。
”反过来说就是:“日常生活却恰恰是生与死‘之间’的存在。
”于娟的生命日记《此生未完成》,用常人的观点来理解,是说此生还有许多遗憾难以完成;用海德格尔的观点来理解,则包含着“尚未”,也就是生命的“不完整”。
此在的完成——死,意味着不再此在。
说得通俗点,就是死标志生存过程的完整性,却又意味着生的否定。
正因为死是生的否定,一般人都不敢直面死亡。
但是,生和死相反相生,没有死就没有生。
探究死亡是为了学习生存。
死作为一种生命现象,不是自身可以经验的,只能通过他人的死亡过程来经验。
因此,于娟痛心疾首地说:“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于娟忍受着痛苦,把她的生死过程写下来,真是功德无量。
她柔弱的生命,她的惊心动魄的生与死,让我们触摸到生存的本质,探究活着的意义。
她留给我们的启示,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珍视。
从她的启示中,可以概括出三条经验,一个结论。
一、死并不可怕,“随死而来的东西,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对于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是动物的本能。
人之不同于动物的是,人可以随着年岁的增长,加深对死亡的认知和恐惧,同时更加加深对生命的留恋。
叔本华因此论断:“我们的整个自在的本质就是生存意欲。
”“尽管这一生存始终是那样短暂、不确定和充满苦涩”,我们仍然认为活着就好。
然而,死亡是人世间最最平等的东西,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升斗小民,死亡都终究要来。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应当知道死并不可怕,你怕它也会来。
于娟的生与死,却让我们更深地领略塞涅卡的话:“随死而来的东西,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生与死的议论文作文
生与死的议论文作文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生与死的议论文作文,仅供参考。
生与死的议论文作文篇一屈原投江自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离骚”;海子卧轨而死,呤出了优柔感伤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生”这个字在他们的心中犹如苍穹白云一片,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不过,切不可说他们是“轻生”,无视上帝赋予他们的宝贵生命,那是大不公平的。
他们也许是参透了人生的某一内涵,某一意义,或许是看破了人生的某一本质吧!用这种或那种方式结束了生命,去过他们想要的那种生活。
那些饱含哲理的诗句,便是最好的见证!其实,生并不是对每个人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相反,死也许会让人获得幸福,获得解脱。
因此,当一个人悄悄离去时,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去批判他们,这也许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也许,又有人要产生疑问了。
照那样说,人生岂不是只有死才是最伟大吗?不,当然不是!其实,人世间又有几人是看破人生的呢?大多数人还是觉得生着好。
他们其中一些脚踏实地地活着,用双手创造生命,创造快乐,在这个世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与屈原,海华考|zk168子是同等的,即使,不在同一个空间。
但是,遗憾的是有些人装着看破红尘的样子,打着“今日有酒今日醉”的旗号,到处寻欢作乐,虚度光阴,那简直是混蛋。
只有躯壳,没有思想,没有精神,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呢?他们对待生命也是平淡,对死也是无所畏惧,可那不是英勇!我敢说,他们活着比死还要难受!纵观历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人生的“短暂”与“漫长”了!其实,人生中的“短暂”与“漫长”并不是对所有人而言的。
简单地说,他们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诚然,有些人的生活丰富而多彩,是他们感慨人生短暂。
但有些人的生活单调而死气沉沉,他们便呻吟着漫漫人生路。
对前者而言,人生就是一天;而对后者而言人生犹如百世!不过,真正的人们又何必在乎这些呢?人生多彩,我们度过了;人生苦闷,我们经历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名序号:86
(周五班)
西南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通选课
《死亡现象解读——生死学引论》
课程考核论文
题目:《“安乐死”的人道思考》
姓名赵程
学号 222009303240091
年级 2009级
专业经济学类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10年12月6日
摘要:“安乐死”概念、现状、人道思考
关键词:安乐死,人道思考
<一>背景综述
一、“安乐死”(Euthanasia)概念的提出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我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一般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二、当今世界各国对“安乐死”法律规定
荷兰是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其后,日本、瑞士等国和美国的一些州也通过了安乐死法案。
1976年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次安乐死国际会议。
由于安乐死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道德、伦理、法律、医学等诸多方面,我国至今尚未为之立法。
美国最高法院2006年裁定,医疗行为由各州自行管理,包括协助自杀。
2008年11月,华盛顿州近60%的选民投票通过了第1000号动议案,成为继俄勒冈以后第二个由选民投票允许安乐死的州。
华盛顿州允许安乐死的法律自2009年3月5日生效,规定,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如果剩下的时间不到6个月,可以要求医生对其实施安乐死;要求安乐死的病人必须年满18岁,有行为能力并是该州居民;病人必须提出两次口头申请,间隔15天,并在有两名见证人的情况下提出书面申请,其中一名见证人不能是病人的亲属、继承人、负责治疗的医生或与申请者所住医院相关的人;开致命性处方或实施安乐死的医生还必须向州卫生部门提交记录的复印件,州卫生部门就法律的实施情况撰写年度报告。
三、中国关于“安乐死”的发展现状
第一次尝试:在1988年七届人大会议上,最早在全国人大提出安乐死议案的是严仁英和胡亚美,两人分别是中国妇产科学和儿科专业的泰斗。
严仁英在议案中写下这么短短几句话:“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与其让一些绝症病人痛苦地受折磨,还不如让他们合法地安宁地结束他们的生命。
”
第二次尝试:1994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32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要求结合中国国情尽快制定…安乐死‟立法”议案。
第三次尝试: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有170位人大代表递交了4份有关安乐死立法的议案。
第四次尝试:1996年,上海市人大代表再次提出相关议案,呼吁国家在上海首先进行安乐死立法尝试。
在随后于1997年首次举行的全国性“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上,多数代表拥护安乐死,个别代表认为就此立法迫在眉睫。
四、内地安乐死事件回顾
●1986年到2003年17年中,陕西第三印染厂的一名普通职工王明成两度因为安乐死问题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
1986年,王明成的母亲夏素文病危,王明成不愿母亲忍受临终前的病痛,要求大夫对母亲实行了安乐死。
1987
年,陕西汉中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王明成和大夫蒲连升刑事拘留,这是我国的第一例安乐死案件。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批示,安乐死的定性问题有待立法解决,就本案的具体情节,对蒲、王行为不做犯罪处理。
2003年六月,王明成被诊断为胃癌晚期。
王明成正式提出安乐死的请求,但被西安交大第二医院以我国尚未立法为由拒绝了。
●2001年4月,西安市9名尿毒症病人联名写信给当地媒体,要求安乐死。
消息见报后,又有40名尿毒症患者公开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2010年11月23日下午2点45分许,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的现代五项马术赛场上,哈萨克斯坦女选手加琳娜.多尔古申娜在广州亚运现代五项马术障碍赛场坠马受伤,被紧急送医救治。
她的赛马也在比赛中严重受伤,最后被迫实行了安乐死。
<二>各方观点
一、赞成安乐死:符合临终病人利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功名表示,伦理原则是支持安乐死的。
该作法尊重了临终病人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相反,违反病人自主原则,是不符合病人利益,另外,实行安乐死,把有限的资源过多地用于临终病人身上而使他人得不到应用的治疗,是不公正的。
安乐死有利于病人的最佳利益。
他建议,国家可在某个地区、省、市等局部性地点制定有关规范性规定和条例,加强个例研究,作为试点积累经验,然后才逐步向全国推广。
广州市女法官协会会长毛宇峨表示,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她是主张安乐死的。
安乐死的问题,既是道德问题,又是一个法律问题。
从道德伦理方面来讲,中国人儿女讲尽孝,朋友讲关爱。
市民的普遍看法,总觉得活着比死了好,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不敢接受安乐死。
就目前身体健康的人群而言,他们是估计不到要求安乐死的人们群的承受能力,对于他们而言,更是很难预测得到的这种濒临死亡之前的痛苦。
就目前的社会氛围而言,社会对安乐死问题关注是不够的。
二、反对安乐死:立法为时过早
全国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吴若彬主任介绍,目前,医学专家们都在呼吁出台《器官移植法》和《脑死亡法》,目的是为了让脑死亡者捐出活体器官救活他人。
脑死亡病人从医学的角度上讲,这样的病人即使有呼吸心跳等生命特征,但是已没有任何的生存意义,实施脑死亡,可大大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减少医疗负担。
而安乐死的病人则不同,虽然医学水平已回天无力,可是病人不但有呼吸和心跳,大脑的功能完好,用安乐死的方法,就相当于人为地让这些病人死去,在缺少法律和社会伦理支持的今天,医生为满足病人的作法无异于“杀人”。
因此,他认为,在《器官移植法》和《脑死法》出台之后,再来谈安乐死的立法更有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力认为,目前,脑死亡都还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要提到立法的层面,这些前题必须搞清楚。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安乐死立法是不现实的。
<三>关于“安乐死”的人道思考
一、从生命权的角度分析,安乐死有其存在的意义
从人权的角度来看,生命权是人权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生命权赋予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但每个人生命是属于其本身的,当事人有权保留自己的生命,亦有权放弃自己的生命。
当申请人在意志清醒,能够完整表达自己意愿的情况下提出“安乐死”申请时,属于申请人对自己生命权的自主运用,申请人希望用放弃生命来结束身体的病痛,对于申请人这种愿望,社会应当予以尊重。
安乐死符合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
二、从人道主义角度分析,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价值观
现代人的道德观念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一个人不但有生的权利,也应当有死的权利。
人们渴望“优生”,也需要“优死”。
当一个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病人在病痛难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为其缓解痛苦。
我们必须从病人利益出发,不应该为所谓的“社会公益和医学进步”而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救命良方,从而忽视病人万分痛苦的客观现实。
当一个理智的绝症患者为了不再忍受病痛折磨,选择了以安静方式离开人世,从而保持其人格尊严时,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反对这样做呢?毕竟,这种做法比那种靠人工方式维持生命从而延长病人痛苦的历程更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和人道主义啊。
其次,受传统封建道德思想束缚,许多病人的子女迫于社会压力,在眼看着自己父母倍受病痛折磨时也不支持父母实施安乐死。
因为怕被社会视为“大逆不道”或“不肖子孙”。
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毫无效果的救治,在给自己带来巨大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在浪费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
这种做法符合现代伦理道德吗?显然不!现代的道德观念认为生与死的社会价值也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之一。
具有社会价值的死亡是符合道德,反之则否。
将有限的资源耗费在不能治好的人身上,从而使其他更多的能够被挽救的人失去治疗的机会,这不但违背了公正原则,也不符合社会价值观。
因此,我们应当支持安乐死,从而一方面可以减轻病人家属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宝贵的医疗资源尽可能合理地使用到有价值的地方,这种做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最后,传统的医德认为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对垂危病人要想方设法抢救,这样医生才尽到职责。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忽视了患者本身的需要,忽视了患者倍受病痛折磨的现实,这真是合乎医德吗?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医生“救死扶伤”时不但要保护病人的生命,同时也要重视减轻病人的痛苦。
“救死”的概念是指尽可能挽救可以挽救的生命,而非指挽救死亡。
对那些倍受痛苦折磨而在现阶段又拿不出有效救治手段加以解决的绝症病人,要顾及其根本利益及当前利益。
道德的做法是在病人同意的前提下解除病人的痛苦,而不是采取徒劳无功的办法去增加病人的痛苦。
传统的医德只讲义务,而现代医德则更注重价值,注重尊重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当我们以逐步形成的新的道德规范去审视安乐死问题时,不难发现,安乐死并不违背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
因此安乐死合法化有其自身的道德基础,也能够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普通接受。
参考文献
[1] “安乐死”词条,百度百科
[2] 李强,[M]《论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百度文库,20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