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158c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4.png)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是《诗经》中的篇目?()A. 《离骚》B. 《关雎》C. 《九歌》D. 《天问》答案:B2. 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3. 以下哪项诗句出自《杜牧诗选》?()A.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答案:D4.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B5. 以下哪项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B6. 以下哪项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D7.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雪景?()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A8.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夏日景色?()A.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B.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答案:A9.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边塞诗人?()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10. 以下哪项诗句出自《将进酒》?()A.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bb2c8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2.png)
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优秀的古诗⽂,不仅会丰富我们的语⾔材料,开拓我们的阅读视野,⽽且将会改善我们为⼈处世的质地,提升我们的⽂化品味,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我们的民族⾃豪感。
下⾯是⼩编为您整理了“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共有(B)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 2、成语"七⽉流⽕"出⾃《诗经》,它是⽤来形容(B)A、炎炎夏⽇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 3、名句"众⾥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那⼈却在灯⽕阑珊处"(⾟弃疾《青⽟案〃元⼣》)中"灯⽕阑珊"是指(B)A、灯⽕辉煌B、灯⽕即将熄灭C、灯⽕忽明忽暗D、灯⽕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的⽣活⽅式被现代⼈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的⽉份是(B)A、⼋⽉B、九⽉C、⼗⽉D、⼗⼀⽉ 6、诗句"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D)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7、"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种不是?(D)A、⿁节B、死节C、冥节D、寒⾷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编插茱萸少⼀⼈。
"这⾸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D)A、中秋B、七⼣C、清明D、重阳 9、姜夔词"纵⾖蔻词⼯,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蔻"指(B)A、男⼦⼗三四岁B、⼥⼦⼗三四岁C、男⼦⼗五六岁D、⼥⼦⼗五六岁 10、诗句"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99ed4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0.png)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首诗的开头?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日》D. 《春望》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重阳节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以下哪首诗?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望岳》C. 《登鹳雀楼》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安石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杜牧的《》。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中的名句。
4.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王安石的《》。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悯农》一诗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内容。
2. 描述《出塞》这首诗的意境,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3.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 请解释“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的含义,并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四、默写题(每题5分,共10分)1. 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
2. 默写杜甫的《春望》全诗。
五、赏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赏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说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B二、填空题1. 《登鹳雀楼》2. 《山行》3. 《水调歌头》4. 《泊船瓜洲》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简答题1. 《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不公的批判。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cdb9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8.png)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1. 请根据下列诗句填写空白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看到明月时的思乡之情。
2. 请写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不断追求的精神。
3. 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中的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同情。
5. 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6. 请写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此词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7. 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以红豆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8. 请默写李白的《赠汪伦》中的名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友人汪伦深厚友情的感激之情。
9. 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通过对夜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10. 请写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名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诗词古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诗词古文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04f92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7.png)
诗词古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望庐山瀑布》B. 杜甫《望岳》C. 王之涣《登鹳雀楼》D. 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维C. 李清照D. 杜甫答案:B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哪首诗?A. 张继《枫桥夜泊》B. 王昌龄《出塞》C. 杜牧《江南春》D. 李商隐《夜雨寄北》答案:A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勃B. 张九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________的《饮酒·其五》。
答案:陶渊明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夜雨寄北》。
答案:李商隐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圣”杜甫的诗歌特点。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深沉、悲悯、忧国忧民著称,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
2. 请简述“诗仙”李白的诗歌风格。
答案: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和理想抱负,被誉为“诗仙”。
四、翻译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成英文。
答案:Before my bed, the moon is shining bright, I suspect it's frost upon the ground. I lift my head and watch the moon, then bow it down, thinking of my hometown.2. 请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f2c04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0.png)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50分)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名句A.陈子昂 B.王勃 C.王维 D.杜甫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作者于谦是( )人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杜牧 C.杨万里 D.李清照4.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句是( )A.蜻蜒飞上玉搔头 B.芳草萋萋鹦鹉洲C.桃花流水鳜鱼肥 D,映日荷花别样红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
”A.月黄昏 B.星如雨 C.花木深 D.蝶难来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中,主要用到的修辞方法是( )A.对偶 B.排比 C.反复 D.比喻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杜甫的( )A.《登高》 B,《旅夜书怀》 C.《春望》 D.《江南逢李龟年》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出自( )A.《岳阳楼记》 B.《桃花源记》C.《醉翁亭记》 D.《小石潭记》9.《曹刿论战》选自( )A.《春秋》 B.《战国策》 C.《左传》 D.《国语》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姑苏”指( )A.杭州 B.苏州 C.扬州 D.赣州11.“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中“右军”指的是书法家( )A.王羲之 B.欧阳询 C.颜真卿 D.柳公权1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是(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老年人如夕照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它的果实)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C.先帝不以臣卑鄙 (无耻卑劣)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与子女)14.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吾祖死于是 (在这件事上)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监狱)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沟通)15.下列古代词语后来被新词所取代,取代正确的一项是( )社稷庠序高堂黎庶A.国家学校父母百姓B.国家书房上房人民C.宗庙学校殿堂平民D.祖国学校朝廷百姓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百姓)B.匹夫有重于社稷者 (百姓)C.布衣之交尚不可欺 (百姓) D.今王播弃黎老 (百姓)17.下列成语与“而或长烟一空”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丝不苟 B.一相情愿C.一目了然 D.一无所有18.下面与“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皆若空游无所依C.隶而从者 D.不可知其源19.下列句中的“则”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非死则徙尔20.下列句中与“花之隐逸者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1.《曹植聪慧》评论“曹植善属文”;(1)下面属于曹植所撰写的是( )A.《短歌行》 B.《燕歌行》 C.《白马篇》 D.《蒿里行》(2)文中“太祖甚异之”应译为( )A.曹操很奇怪他 B.曹操对他非常惊讶C.曹操认为他很奇特 D.曹操对他的才能很惊讶(3)下列成语与曹操有关的是 ( )A.老骥伏枥 B.四面楚歌 C.狡兔三窟 D.指鹿为马22.《张孝基仁爱》曰:“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初二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1be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8.png)
初二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之涣C. 孟浩然D. 王勃答案:B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答案:A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李煜答案:A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安石B. 陆游C. 杨万里D. 李商隐答案:B6.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A.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B.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C.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D.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年。
答案:A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A.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B.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C.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D.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答案:A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王勃B. 李白C. 王之涣D. 杜甫答案:A10.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12. “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13. “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一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一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27ca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9.png)
初一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4. 孟浩然的《春晓》中,“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处处闻啼鸟5. 王昌龄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万里长征人未还6.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客舍青青柳色新7. 李白的《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忽闻岸上踏歌声8. 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不尽长江滚滚来9.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钟山只隔数重山10.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把酒问青天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叶绍翁D. 王之涣答案:C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望岳》?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B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C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哪位诗人的《山行》?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杜牧答案:D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哪位诗人的《早发白帝城》?A. 李白B. 杜甫D. 孟浩然答案:A6.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哪位诗人的《从军行》?A. 李白B. 杜甫C. 王昌龄D. 孟浩然答案:C7.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哪位诗人的《夜雨寄北》?A. 李白B. 杜甫C. 李商隐D. 孟浩然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位诗人的《无题》?A. 李白B. 杜甫C. 李商隐D. 孟浩然答案:C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孟浩然答案:C10.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哪位诗人的《春江花月夜》?A. 李白B. 杜甫C. 张若虚D. 孟浩然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含参考答案)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f9d5d2b4daa58da1114ad2.png)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参考答案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éxiè]垂羽翼。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节选)[三国]曹操)或“强乐还无味(蝶恋花[宋]柳永)”!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6.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7.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8.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9.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1.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12.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5.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1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7.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9.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20.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3.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成语并非出自《列子》的是(D)。
A.歧路亡羊B.杞人忧天C.愚公移山D.刻舟求剑解析:A.《列子·说符》B.《列子·天瑞》C.《列子·汤问》D.《吕氏春秋·察今》27.以下不属于纪传体断代史的一项是(A)。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解析:A.通史28.下列有关“三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东汉末年到曹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是建安文学的代表B.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C.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D.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七言诗的发展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初一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一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9d133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0.png)
初一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__”。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
4.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5.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望庐山瀑布》?A. 黄河远上白云间B. 飞流直下三千尺C. 春眠不觉晓D. 红豆生南国2. “独在异乡为异客”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李清照3.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王维C. 李白D. 杜甫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水调歌头》?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王安石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望岳》?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李白的《静夜思》所表达的情感。
2. 请简述杜甫的《春望》所描绘的景象及情感。
四、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翻译成英文。
2. 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翻译成英文。
五、创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四句诗。
2. 请以“离别”为主题,创作一首四句诗。
答案:一、填空题1. 疑是地上霜2. 城春草木深3. 黄河入海流4. 一岁一枯荣5. 把酒问青天二、选择题1. B2. C3. B4. A5. B三、简答题1.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2. 《春望》描绘了战乱后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同情。
四、翻译题1. Before my bed, the moonlight glows so bright, I wonder ifit's frost upon the ground.2. The country is broken, yet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remain; in the city's spring, the plants and trees are deep.五、创作题1. 春天主题:春回大地万物苏,花开满园香四溢。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cc9b3ec3a87c24028c4ed.png)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决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5.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7.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淮海居士8.韩愈散文《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中的“道”,正确的解释是。
A.道理B.正道C.风尚D.世俗9.苏轼《石钟山记》句子“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有,,文言现象。
A.名词作状语B.宾语前置C.意动D.使动1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图”一词意思。
A.僧人B.塔C.寺庙D.禅师封号三、解释题(每题2分,共6分)11.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选自陆游《书愤》)12.“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请指出其原始意义。
13.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中的“《书》”是指哪一部书,(选自《伶官传序》)四.综合题(共4分)14.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他因重用伶人而荒废朝政以至身死国灭。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一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一](https://img.taocdn.com/s3/m/fd535f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8.png)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位诗人的《无题》?A. 李商隐B. 王勃C. 杜牧D. 李清照答案:A二、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
”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________,________。
”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答案:《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哀伤和对和平的渴望。
四、翻译题1. 请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翻译成英文。
答案: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a guest; on every festival, my longing for my family is doubled.五、赏析题1. 赏析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答案:这句诗通过“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花千树则形容了灯火辉煌的盛况。
“更吹落、星如雨”则用星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烟花绽放的瞬间,如同繁星坠落,给人以梦幻般的美感。
结束语:通过本次古诗词竞赛试题的练习,同学们不仅能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3b26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注意:1.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竞赛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忘乡。
C.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D.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下列各句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A.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B.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C.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D.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下列诗句中,不是咏梅花的一项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微风微风春风东风好风北风C.微风秋风东风春风疾风秋风D.春风东风好风微风北风秋风5.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A.①重阳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清明节⑤中秋节B.①春节②重阳节③元宵节④冬至⑤端午节C.①元宵节②春节③端午④重阳节⑤七夕节D.①重阳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七夕节⑤中秋节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君”指的是()A.王维B.孟浩然C.王昌龄D.高适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第3页(共4页)8.填入下面五律横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送友游吴越【唐】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bb5b10ed9e31433239689340.png)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
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A.《采桑子》B.《天仙子》C.《生查子》D.《鬼谷子》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A.荣誉B.盛装C.光阴D.女子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A.蓬莱、峨眉、方丈B.蓬莱、方丈、瀛洲C.瀛洲、峨眉、九华D.峨眉、方丈、九华6.《书愤》的作者是:A.王维B.杨万里C.陆游D.杜甫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A.河南境内B.湖南境内C.安徽境内D.山东境内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A.李商隐B.秦观C.周邦彦D.元稹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A.大海B.渡口C.湖泊D.道路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章炳麟D.顾炎武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A.《浣溪沙》B.《雨晴》C.《谒金门》D.《定风波》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A.六一居士B.易安居士C.青莲居士D.东坡居士17.“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A. 心有灵犀一点通B.走马兰台类转蓬C.分曹射覆蜡灯红D.画楼西畔桂堂东18.“莫谴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A.草地B.苔藓C.浮萍D.爬山虎1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A. 断肠人在天涯B.月是故乡明C.愁见河桥酒幔青D.独怆然而涕下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刘备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21.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第八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第八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d6de53510661ed9ad51f342.png)
第八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高一高二组)答案一.1.夷狄2.孟子3.黑色4.项羽5.王昭君6.尚书侍郎7.对月穿针8.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9.白居易10.太平兴国11.王安石介甫12.陆游杨万里13.互文14.马致远15.桐城派方苞16.立春17.红18.号官职19.(一)交通要道(二)使……稳固二.20.B(ACD都是指下巴、脸颊,而百年曰期颐)21.C(题干为约定)22.D23.A(A都为代词,它)24.A25.A26.D(“相思似春色”与“身如芳草多”)27.D28.A(杭州)29.C(A .21年 B.7年 C.26年 D.16年)三.30.BCE(不久)31.BEF(A被同披 C倍同背 D没同殁)32.C(《洛神赋图》(顾恺之)为绢本,最早纸本为《五牛图》)33.ACD(A《列子??汤问》 C《孟子?告子上》 D《韩非子?内储说上》)34.ABDE(C司空图也做有诗品,但题干评价见于钟嵘《诗品》 F《短歌行》)四.(一)35.重阳36.齐山愉悦37.(参考)诗人用“涵”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怀抱里,生动而形象。
38.“尘世难逢笑口开”39.(参考)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看出诗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而且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心中抑郁。
(二)40.周战国老子道家41.《内篇》《外篇》《内篇》42.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望洋兴叹(三选二)43.(1)面:面向(2)少/轻:以为……少/轻44.C(于是焉:在这时候)45.C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6.(1)承上启下(2)突出河伯的无知和自我反省47.我将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嘲笑了。
(三)48.(1)水边(2)同“挥”,撇下(3)命运不好,遇事不利(4)真迹?49.D50.D?51.C52.B53.我为制造这些东西耗尽了心血,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心想将借首饰使我的名字不朽啊。
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含答案)
![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b08e85b84ae45c3a358c94.png)
一、默写题(共25分,每题1分)1.__________________,岁月忽已晚。
2.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
3.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5.同来望月人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6.夜深知雪重,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春来还发旧时花。
8.潮落夜江斜月里,__________________。
9.撩乱边愁听不尽,__________________。
10.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
11.骁腾有如此,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13.长江一帆远,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苍苍横翠微。
15.荷风送香气,__________________。
16.树阴满地日当午,__________________。
17.交情得似山溪渡,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9.__________________?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0但去莫复问,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2.一春鱼雁无消息,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而重寸阴。
24.日计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5.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关于“四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把所有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B. 经部包括儒家经传和小学方面的书C.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也包括地理书、科技著作D.子部收录诸子百家的著作和类书;集部包括诗、文、辞、赋总集和专集等27.以下句中的“谢”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薛谭乃谢求反B.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C.父斥之,儿谢D.帝怒,群臣谢去28.古代父母变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称为()A.出殡B. 丁忧C.夺情D.归宁29.古代的“冠礼”是()时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2014245f0e7cd184253661.png)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决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5.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淮海居士,正确的解释是。
13.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中的“共4分)14.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的正确解释是。
(1分)3)作者用“虽曰……,岂非……”的表述方式,强调的是的中心论点。
(2分)第二部分一.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每题2分,共8分)15.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16.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
17.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18.《二十四史》中大多是后人修撰前朝历史,但其中《__》和《__》则是例外。
二.解释下列各成语中加点词语(每题1分,共10分)19.蹉跎岁月( ) 20.大巧若拙( ) 21.洞若观火( )22.反唇相稽( ) 23.飞扬跋扈( ) 24.匪夷所思( )25.负隅顽抗( ) 26.功亏一篑( ) 27.孤芳自赏( )28.既往不咎( )三.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每一组均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错项(每题2分,共6分)29.A.“熙宁”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d4545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c.png)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A组)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___是唐朝的诗人,他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广为流传。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代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与传统节庆无关。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南宋___的《青玉案·元夕》,描写了元宵节的景象。
4.___的词《如梦令》中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比喻美好的事物应该及时珍惜。
5.“___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出自唐代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6.《书愤》是唐代___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___的词作,他与___、___、___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8.___的《无题》中有“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的“兰台”是指尚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唐代___的词作《如梦令》。
10.___的《夏日绝句》中有“至今思___,不肯过江东”,描述了___在乌江自刎的情景,乌江位于今天的湖南境内。
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___的名句,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
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浪里”出自唐代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述了舟行于波涛汹涌的海上的情景。
13.“怕有渔郎来问津”出自唐代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津”指的是渡口。
14.《狱中赠邹容》是清代思想家___的诗作,表达了对___的敬意和对自由的渴望。
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唐代___的《归去来兮辞·送别》,描写了离别的悲伤。
16.___的“号”是易安居士。
17.“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___”是唐代___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
18.“___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苔藓。
19.___《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___然而涕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决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5.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7.姜夔是宋代着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淮海居士8.韩愈散文《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中的“道”,正确的解释是。
A.道理B.正道C.风尚D.世俗9.苏轼《石钟山记》句子“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有__文言现象。
A.名词作状语B.宾语前置C.意动D.使动1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图”一词意思。
A.僧人B.塔C.寺庙D.禅师封号三、解释题(每题2分,共6分)11.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选自陆游《书愤》)12.“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请指出其原始意义。
13.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中的“《书》”是指哪一部书(选自《伶官传序》)四.综合题(共4分)14.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他因重用伶人而荒废朝政以至身死国灭。
(1分)2)上文加点字“原”的正确解释是。
(1分)3)作者用“虽曰……,岂非……”的表述方式,强调的是的中心论点。
(2分)第二部分一.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每题2分,共8分)15.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16.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
17.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18.《二十四史》中大多是后人修撰前朝历史,但其中《__》和《__》则是例外。
二.解释下列各成语中加点词语(每题1分,共10分)19.蹉跎岁月()20.大巧若拙()21.洞若观火()22.反唇相稽()23.飞扬跋扈()24.匪夷所思()25.负隅顽抗()26.功亏一篑()27.孤芳自赏()28.既往不咎()三.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每一组均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错项(每题2分,共6分).“熙宁”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B.“贯”是穿连的意思,古人把一千个铜钿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贯”。
C.《山海经》、《淮南子》和《搜神记》等都是记载了大量中国神话的古代着作。
D.“四六文”又称骈俪文,因其句式多以四、六句为主而得名。
它大约产生于魏晋后,流行至清末。
.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的故事。
B.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其老师叫“太傅”或“少傅”,俗称“师傅”。
C.古时候人们夜间以击鼓敲更报时。
“三更”指的是1:00-3:00。
D.《史记》130篇中,《本纪》有12篇,它们反映的是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一部着作的不同名称叫法,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B.古代在中央政府之下一般设有三级行政机构,其依次是州、郡、县。
C.明末复社的主要领导人有张溥等。
该社因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曰者务为有用”而得名。
D.“察举”、“九品中正”和“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三种铨选制度。
四.请将下列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每题1分,共6分)3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___。
(《汉乐府·上邪》)3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34.风乍起,___。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南唐冯延巳《谒金门》)35.沙上并禽池上暝,___。
(宋张先《天仙子》)36.____,老夫和泪写胭脂。
(清赵翼《赠当筵索诗者》)37.漫云女子不英雄,____。
(近代秋瑾《曰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第42-45题(7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42.两首诗作者感受的都是“___”,前者是指____,后者是指____。
(2分)43.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完全是不同的,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
(2分)44.解读两首诗的最关键的一个字,前者应当是“____”;后者应当是“____”。
(1分)45.下面各项涉及的文化常识和诗句解释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予以指出(2分)A.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B.诗句“后不见来者”的“来者”是指像战国时燕昭王那样礼遇人才,招贤强国的明君。
C.王维的诗画都很有名,后人称赞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诗句“返景入深林”是说诗人禁不住美景的诱惑,又回到树林深处细细品味静谧优美的山林景色。
第三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54.中国古代“三纲”伦理主要包括君臣、父子和()。
A.天地B.兄弟C.姐妹D.夫妻55.“难兄难弟”的本来意义是指()。
A.才能俱佳,难分高下B.患难兄弟C.共患难的朋友D.彼此处境都不妙56.郭沫若赞誉文言小说()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A.《搜神记》B.《唐人传奇》C.《聊斋志异》D.《封神演义》57.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应当B.面对C.通“挡”D.吟诵58.庄子《秋水》篇首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中的“河”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洞庭湖B.湖泽湖C.苏州河D.黄河59.王昌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古国故址在今()境内。
A.陕西B.内蒙古C.新疆D.甘肃60.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
A.李白B.李商隐C.苏轼D.陶渊明61.古时候缠绵吟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人是()。
A.李煜B.秦观C.李清照D.柳永62.古时候一边雄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边感喟壮志难酬的诗人是()。
A.辛弃疾B.陈亮C.陆游D.岳飞63.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韩愈D.柳宗元二.解释题(每题2分,共8分)在下面文言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加点字写出相应的文言现象(共8分)64.孟尝君怪怪之,曰:“此谁也”()65.国人莫敢言,道道路路以目。
()66.蹇叔曰:“劳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67.浩浩乎如冯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三.综合题(共18分)(一)阅读下面唐代诗歌,回答第68-71题(9分)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其一》)68.上面诗歌中“千门”是“____”的代称;“长安”就是现今的陕西__;妃子则是指唐代__。
(3分)69.诗歌第三句的正确解释是:____(2分)。
70.下列选项中最能揭示这首诗主题的词语是()(2分)A.次第开B.一骑红尘C.妃子笑D.无人知71.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联系晚唐时唐敬宗大兴土木、沉湎声色的现实,冀望统治者能改弦更张。
有人评论说“红尘”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实写道路上尘土飞扬,一层是暗喻,联系所给提示并加以想像,可以理解那暗喻的意义是:____。
(2分)“动感地带杯”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D组)[比赛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20+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按照要求填空。
(20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称《诗》或《诗三百》,汉始称《诗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五经”。
(1分) 。
2.《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之儒家典籍,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与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1分)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全书130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
所记内容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称为——。
(3分)4.刘勰,南朝文学理论家,他的代表着作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巨着。
(1分)5.“王孟”指唐代诗人____________。
他们较多用五言诗描写自然风光,艺术风格相似,被称为“______”。
“高岑”指唐代诗人____________,他们风格也相似,被称为“______”。
(2分)6.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
着有优秀长篇小说_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
(2分)7.“二十四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旧唐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五代史》、___________、《辽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顺序依次填写)(4分,三本书1分)8.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
(按照顺序依次填写)(4分)9.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赞其着作“___________高人一等,___________入骨三分。
”(1分)10.《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1分)二、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6分,每题2分)1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B且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D 杜甫、杜牧、杜荀鹤12.下面作品、作家、朝代对应有错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