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凤凰岭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教案新
密度 教案设计(鲁科版)
鲁科版(五四学制)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密度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是后面学习和理解比热容、热值等物质的特性的基础。
它是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为今后学习压强、功率等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物理量做好铺垫。
密度既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又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知识储备,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1、学生对“密度”这一名词较为陌生,但有一定的“疏密”和“轻重”认识。
一些例子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计算、归纳、比较、交流,得出初步结论,但用图像法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较为薄弱。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密度的定义和单位,知道密度反映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2、能说出密度的物理意义3、会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记住水的密度值5、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1、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归纳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2)密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1)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实验室、多媒体;【常规资源】天平及砝码、体积不同的木块、塑料块、水、刻度尺、注射器;【演示资源】天平、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体积不同的木块;【教学信息资源】PPT课件、电脑、实物投影台;五、设计理念1、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重视实验探究,主要采用“边讨论、边探究、边实验”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施教。
九年级物理上册《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会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密度的因素,培养他们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密度知识,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讲解不同物质的密度,介绍密度表,并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分析影响密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引导学生了解密度变化的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个装有不同密度物体的透明容器,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为什么不同密度的物体在容器中会分层?
-选择两道不同类型的密度计算题,要求学生详细展示计算过程,并在作业中解释每一步的原理。
-设计一道综合应用题,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2.布置一项家庭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利用常见物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密度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设计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是对不同液体密度的探究,也可以是物体浮沉条件的验证。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具备细致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操作态度,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数据分析要求学生能够从实验结果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解释,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科学精神,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难以理解密度为何与质量、体积的比值有关,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生动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对于密度公式的应用,特别是涉及不同物质密度比较和换算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突破。
初中物理科学九年级《测量物质的密度》2课时教学设计
体积如何测量?怎样计算?质量如何测量?密度表达式:。
3在水中会溶化的;
体积如何测量?怎样计算?质量如何测量?密度表达式:
五、测定液体密度的思路:
体积如何测量?质量如何测量?
(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样品法”。)
密度表达式:。
六、拟定测定固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岀数据记录表格。
反馈练习
题
1、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时,得出如下图像。由图可 知,甲乙密度之比为。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质量相等的实心体,则
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
设计
课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
拓展和补充
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物质体积,能正确读取数值;
2、会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3、记住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4、会设计实验方案,拟定操作步骤;
重点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及方法;
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拟定操作步骤
器材
量筒、水、烧杯、托盘天平(含砝码)食盐、小石块
纲
一、体积的单位
1、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 103dm3(L)=106cm3(mL) =109mm3
3、 原理分析、换算练习:4200mL=—dm3jm3
二、量筒的使用
①量筒要平稳放置;
2观察单位,认清量程、分度值;
3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低部或凸面顶部齐平。
【实际操作训练、读数训练】。
zq
知识储备
1、天平的使用步骤:(1), (2),(3),(4),(5)
,(6)。
2、密度:,单位:公式:,特性:。
初中物理密度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密度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吗?那你们知道物体的体积吗?(2)引导学生回顾质量、体积的概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密度的概念(1)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2)板书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3.密度公式的推导(1)引导学生回顾质量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发现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3)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推导密度公式。
4.密度公式的应用(1)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如:求物体的质量、体积,鉴别物质等。
(2)举例说明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1:一个物体质量为200g,体积为50cm³,求物体的密度。
解:根据密度公式,ρ=m/V=200g/50cm³=4g/cm³。
例2:一个物体体积为100cm³,密度为2g/cm³,求物体的质量。
解:根据密度公式,m=ρV=2g/cm³×100cm³=200g。
5.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2)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课后作业(1)练习题:根据密度公式,求下列物体的密度。
a.质量为300g,体积为75cm³的物体。
b.体积为150cm³,密度为3g/cm³的物体。
(2)思考题:如何利用密度公式鉴别物质的种类?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密度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本质。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上册《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1)使学生掌握密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密度计算、单位换算等,加深对密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认识到密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
4.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作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以下是本章节的具体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上册《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定义,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密度计算。
2.熟悉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不同物质密度的特点,能够通过密度辨别不同物质。
3.学会使用密度计测量物体的密度,掌握实验操作要领,能够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实验能力。
3.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密度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实验操作要领。
(2)强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2.教学方法:
采用总结法、归纳法、拓展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 密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密度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2. 密度计算公式及其推导3. 密度单位及其换算4.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 密度实验探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实际应用。
2. 难点:密度公式的推导和密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密度概念。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密度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密度概念:介绍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3. 密度单位换算:讲解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日常生活中密度知识的应用实例。
5. 密度实验探究: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7.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密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密度相关概念和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教学步骤1. 密度概念的深入理解: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密度计算公式的学习:讲解密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动画演示其推导过程。
3. 密度单位的学习:介绍密度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4. 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密度问题,如浮力、潜水等。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2.理解物质密度的计算式;3.知道测量物质密度的一个原理;4.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学会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操作实验的欲望,并能熟练地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认真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灵活使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利用公式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天平,砝码,量筒,盐水,水,细线,小石块,烧杯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这一节探索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可得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设计意图测量物质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就是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合理的进行操作,并正确,准确如实地记录,从而总结归纳自己的实验步骤的合理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要知道一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只要测出它密度即可,那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生:要测量物质的密度,据密度公式ρ=m /v,只需要测出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算出密度了。
1.量筒的使用(观察量筒)师问:1)量筒的单位标度,最大测量值,分度值分别是多少?2)使用量筒时读数,正确的读数方法是怎样的?(仔细看书回答)2. 如何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师启发:1)把不溶于水的,并能沉入水底的物体,可用量筒中的前后两次液体的体积差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2)对于不沉入水的物体可用针压法压入水中,求出两次液体的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
(针压法)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举出很多方法,如,埋沙法,沉坠法等。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仪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体积测量。
3.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及其公式。
2. 实验原理:ρ= m/V。
3. 实验仪器:天平、量筒、砝码、待测物质。
4. 实验步骤:(1) 检查天平和量筒是否准确。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待测物质。
(3) 用天平称量待测物质的质量m。
(4) 将待测物质放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V。
(5) 根据公式ρ= m/V,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
(6)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实践性”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 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天平、量筒、砝码、待测物质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3. 教室环境:保持安静,座位有序排列,方便学生操作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2. 讲解密度概念及其公式:讲解密度的定义,演示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V。
3. 演示实验操作:教师示范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物质的称量和体积测量。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测量待测物质的密度。
5. 数据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并填写实验报告。
2. 回答问题:什么是密度?密度是如何计算的?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
初中物理测盐水的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测盐水的密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会使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能够通过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并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1.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2. 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3. 盐水密度的测量。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盐水、铁块、石块、弹簧测力计、水、量筒、容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阿基米德原理。
二、讲解阿基米德原理(10分钟)1.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公式:F浮液 = gV排。
2. 解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原理的应用。
三、演示实验1:测量铁块的密度(15分钟)1. 演示如何使用排水法测量铁块的体积。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铁块的重力和体积。
3.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铁块的密度,并解释结果。
四、演示实验2:测量盐水的密度(15分钟)1. 演示如何使用排水法测量盐水的体积。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盐水的重力和体积。
3.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盐水的密度,并解释结果。
五、学生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浓度的盐水的密度。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密度。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盐水密度与盐水浓度之间的关系。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盐水密度与盐水浓度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何测量其他液体的密度?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和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测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班级: 小组名称: 成绩: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量筒、石块、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清水、烧杯1.测小石块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6).计算出小石块密度,填入表格.表格设计2.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6)求出盐水密度记入表格表格设计第二篇:测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3400字实验器材:量筒(或量杯)、石块(或烧锅炉的焦炭)、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或玻璃杯)、清水1.测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6).计算出金属块密度,填入表格.表格设计请同学们写出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学生基本写完后,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设计的内容,教师随时把正确内容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
2.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这里向同学说明一下,测金属块的密度完成后,只要天平没动,可以不再调节,但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实验必须有这一步)(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6)求出盐水密度记入表格表格设计一、教学分析与说明1.关于实验原理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在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教师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习.在视线和凹面相平时,教师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3.关于实验的操作(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平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教师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5.实验进度的安排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平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平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6.实验报告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教师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学具教具准备量筒(或量杯)、石块(或烧锅炉的焦炭)、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或玻璃杯)、清水、多媒体演示课件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复习密度的知识,请同学们用中文表述一下密度的公式,并说出用符号表示的公式.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认识到,只要知道了某一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也可以说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二)新课教学以上我们分析了根据,只要我们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用什么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天平可以测物体的质量,用量筒可以测物体的体积.如果是一个规则物体除了用量筒可以测量它的体积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还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今天我们这个实验是要求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根据以上的分析,请同学们谈一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密度的公式我们今天的实验是要测定金属块和盐水的密度,请同学们考虑除了被测物体、天平、砝码和量筒外,还需要什么物品.还需要清水、细线以及装清水和盐水的烧杯.请同学们写出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中需要记录和需要计算的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式补充修正,并随时将学生回答的正确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形成如下内容:1.测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
4.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三、作业设计解析
作业设计应注重深度和广度,以下是一些建议:
1.设计计算题,要求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给定物体的密度。
2.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解释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上等。
3.作业答案应详细,以便学生对照检查,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
教学重点则是密度定义的理解。教师应着重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实验操作解析
实验操作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目的:
1.准备不同物质(如石头、木块、铁块等)和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等)。
2.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了解密度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语言语调:在讲解密度概念和公式时,语言要清晰、准确,语调要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时间分配:讲解理论知识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将更多时间留给实验操作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密度知识。
3.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密度是什么?”“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情景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能浮在水面上)引出密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本节课的内容是否涵盖了密度定义、计算和应用等方面,是否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密度知识。
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实验操作和随堂练习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
测密度实验教案
实验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前必备知识
1、实验室测量质量用,测量体积用。
2、密度的计算公式。
3、单位换算:1ml= cm31g/cm3= kg/m3
二、实验过程设计
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学会运用天平和量筒对物体的密度进行测量。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细线
实验步骤:
一、测量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再次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3、读取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写出盐水密度计算的表达式,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
总质量m
1/g
烧杯和剩余盐
水的总质量m
2
/g
量筒中盐水
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
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
/kg·m-3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系着小石块,轻轻的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4、写出小石块密度计算的表达式,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小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
积V1/cm3
石块和水的总
体积V2/cm3
小石块的体
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
/kg·m-3。
【教育资料】4.3 第3课时 分组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学习精品
第3课时 分组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对应学生用书B 本P46—P47]重点提示1.测量石块密度时,先测量质量(m ),后测量体积(V =V 2-V 1),石块密度ρ=mV 2-V 1。
2.测量盐水密度时,先测量体积(V ),后测量质量(m =m 2-m 1),盐水密度ρ=m 2-m 1V 。
A 组1 要测量食盐水的密度,用到的测量仪器有(A )A. 量筒、天平、烧杯B. 量筒、天平C. 量筒、直尺D. 量筒、天平、水2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比水密度小的木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错误..或多余..的是(B ) A. 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B. 取一个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记录读数C. 将铁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此时的体积D. 将铁块和木块系到一起后再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3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打算用天平、烧杯、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定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铁球是否空心;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
其中能够完成的是(C ) A. ①② B. ①②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4 如表所示为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实验考试时测出的石块密度(该石块的密度为2.50克/立方厘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考生小梦小黄小明小扬石块的密度/(克/立方厘米)2.452.52 2.56 2.60 A. 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该石块的密度为2.50克/立方厘米 B. 只有小黄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真实值 C. 只有小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5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 )A. 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B.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C. 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D. 用公式ρ=mV算出石块的密度6 小丹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猕猴桃汁的密度,以下是她的实验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猕猴桃汁的总质量m 1;b.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 2;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猕猴桃汁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猕猴桃汁的体积V ;d.将猕猴桃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猕猴桃汁的总质量m 3。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初中物理《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
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一:测量石块的密度
一、实验要求
1、对天平和所选量筒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3、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补充完整,并将测得的数据和最后结果记
录在表格中。
二、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
三、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步骤
1、观察托盘天平和量筒,将观察结果填入空格处
天平:称量:分度值:。
量筒:量程:分度值:。
2、调节天平:将游码置于_____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_,直至横梁_____________.
3、测出石块的质量m
4、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5、将石块浸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6、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五、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并实验数据填入表格,计算石块的密度
六、写出一条实验过程中可能导致误差的操作。
初中物理 第五章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第五章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实验方法2、关于密度的综合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1、请你写出测定金属块密度几个步骤:金属块密度的计算式是:2、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观察水体积时应注意什么?3、请你写出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时的实际操作步骤例1、有天平、烧杯、水,请测出一杯牛奶的密度的步骤:①②③④牛奶的密度为:例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例3在氧气瓶中装满密度的4kg/m3的氧气,若用去一半,剩余部分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kg/m3.例4: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1 、ρ2;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的密度是多少?例5: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1.1×103kg/m3的盐水,现配制了500mL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0.6 kg ,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如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水?需加多少?例6: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找来一个空瓶子,测得其质量是0.3 kg ,装满水时,测得其总质量是1.1 kg ,倒掉水再装满待测液体,测得的总质量是1.18 kg ,求液体的密度。
练习巩固:1、有一个瓶子装满煤油后的总质量为11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260g ,则该瓶子的质量与容积各是多少?(ρ煤油=0.8×103kg/m3)2、只用量筒,不用天平,如何量得80g的酒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教案
一课前复习?
1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
思考:若要测出物体的密度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呢
?
实验原理
二实验操作
(一)测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和砝码
石块 量筒 水 细线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m
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V
3根据公式p =m/v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进行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 石块的质量 n (g )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
积V1 (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 积 V2 (cm3) 石块的体积V (cm3) 石块的密度 (g/cm3)
练习、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操 作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 况填写下列的表格。
部分固体密度表中,查出这块金属块是由 ______________ 制成的。
练习小军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他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在水平
位置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 端调。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
中的砝码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
wm 表
物密度
铅 113x10?
铜
7.8 x itf 铝 2J x ltf
(二)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和砝码 玻璃杯 盐水 量筒. 测液体密度的两种方案
采用方案A 测出的p 盐水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 大,使得P 盐水的值_ (选填“大”或“小”) 进行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____________ (g )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____________ (g 量筒中盐水质量 ____________ (g )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cm3)
盐水的密度 ____________ (g/cm3)
练习3、小梦同学在 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kg/m3。
方案A L 用天平称円盛有盐水的观杯的总质 ■
I 把烧杯申I 分盐水倒入量笑中,別 8^1(申盐水的体积匕 a 称出烧杯和杯中剌下的盐水的总质 Bfnkr
FA 4*求出吟=空〒 方案B L 用天平赛出空烧杯的质tm u 2. tfift 杯中倒入ot 水,称出它们的 总 Mt m s ; 3・把烧杯申関盐水倒入录筒申规出量筒 中世水的体积V ; 4*求出卩側=盹「化 B 中,物理量—的测量值误差较 (1 )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____ g - ,”体积是 __________ m l ,密度是
甲*i辦和臥6U财乙
(2)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你的观点是()
A. 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 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 易使量筒从天乎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三、小结:实验得失总结。
作业
同步探究:79页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