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总结分析

合集下载

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
教学环节一
时代背景
1、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2、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
答;本段主要写庄宗失天下的经过,是对“逸豫可以亡身”的说明。
2.第三段和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答:正反对比。第二段正面叙说,第三段反面叙说。
第四段:以感叹结尾有何作用?
答:告诫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
课后习题
请反复诵读下面两个由一些既对偶又错落的短句所构成的长句,体会与“盛”“衰”相配合的在文势上的扬和抑、起和落,感受前后情感的变化。
引导我们从句式的整散变化中体会文势的起伏变化,运用“因声求气”的办法,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意。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熟读、背诵全文。完成《导学案》
教学反思
注:本教案使用后填写出“实施效果”和“教学反思”。
第二段:
1、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晋王李克用临终三恨:1、朱温,以及朱温背后的后梁朝廷。

中和四年,李克用朱温联手大败黄巢后,两个人在上源驿称兄道弟喝了一通酒。

晚上朱温却放火烧房,差点把李克用活活烧死,幸亏天降大雨,在亲兵的保护下,死战得脱,从此开始了二人一生的斗争。

2、刘仁恭。

刘仁恭原本是李克用的属下,受李克用的保举提拔,后来背叛李克用,并且分裂了李克用的地盘,建立桀jié燕国,最可恨的是,刘仁恭还和朱温勾结,因此,李克用将刘仁恭视为仇人;3、耶律阿保机。

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原本和李克用结盟,后来背弃李克用,和朱温结盟,对于背叛,这让李克用十分愤恨。

一、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句(1)盛以锦囊——用锦囊装(2)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捆绑燕国父子(3)而告以成功——然后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他(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2、被动句(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

【助记: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也。

《过秦论》②既自以心为形役。

《归去来兮辞》】(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于”表被动)【助记: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二、文学常识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的羊和猪。

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

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太庙:天子的祖庙。

春秋时,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

三、重点常考字词原(名词作动词,推究)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而皆背晋以归(归附)梁则遣从事(官员)以一少牢(羊、猪各一)告庙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忧劳可以兴(使动,使……兴盛)国逸豫可以亡(使动,使……灭亡)身君臣相顾(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难道…吗)抑(或者)本(名词作动词,推究)其成败之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语言特色分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语言特色分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语言特色分析
《伶官传序》的语言运用颇具特色。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史论文章,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来劝谏当世统治阶级要引以为戒,不可重蹈覆辙,具有警示作用。

首先是感叹词句的多次运用,使文章一唱三叹。

如开篇之首,作者即发“呜呼”之慨叹,此种开篇法在他的《新五代史》中屡见不鲜。

依作者看来,五代如春秋,为乱世,可叹者甚多。

除篇首外,作者于文中亦曾多次发出深沉的感叹,这样作序,是继承了《史记》、《战国策》序文的传统笔法,于叙事,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表达作者对史事的见解和态度。

或褒或贬,于欷歔中昭然可见,浓烈的感情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与说服力。

其次,此文在语言运用上的另一特色,是既摒弃了骈文追求词藻华丽矫揉的浮靡之风,注重文字的平易晓畅,简洁生动,又吸取了骈文的长处,利用声韵和对偶词句使文章具有浓郁的诗的韵味,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令人进入美的意境,感受到充溢于字里行间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描述庄宗意气之盛时,语气舒缓沉稳,透着褒扬。

而在叙述庄宗衰败之时,语气忽转促急,多用四字句——“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读来节奏明快,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流畅中分明透着凝重哀惋,增强了感叹的气势。

另外,对偶词句的运用在文中比比皆是,如盛与衰,得与失,天命与人事,难与易,这些对偶词句的运用,使文章韵律节奏匀称,文字简洁有力,哲理性强。

伶官传序读后感

伶官传序读后感

伶官传序读后感《伶官传》是一部以古代宫廷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贾平凹。

小说以唐代伶官为主要背景,通过讲述伶官们的生活、爱情、争斗和悲欢离合,展现了一个真实、丰富的宫廷世界。

小说以其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伶官传》的故事情节颇为曲折,主要围绕着唐代宫廷中的伶官们展开。

其中,主要人物有高长恭、李白、杜甫等,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和遭遇。

高长恭是一个性格坚韧、机智聪慧的伶官,他在宫廷中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了一代宰相。

而李白、杜甫则是两位文学家,他们在宫廷中饱受挫折,但却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贾平凹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宫廷世界。

在小说中,作者对伶官们的生活、爱情、争斗和悲欢离合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伶官们在宫廷中生活,他们不仅要应对宫廷政治的尔虞我诈,还要面对情感的纠葛和人生的挣扎。

在这样的环境中,伶官们不断地奋斗和追求,他们的命运时而高飞,时而坠落,生活经历着种种曲折。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物的命运,更是整个宫廷世界的缩影,是对人性、命运、情感的深刻思考。

在《伶官传》中,贾平凹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宫廷世界。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伶官们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通过这些故事,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宫廷的繁华和辉煌,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宫廷世界的复杂和残酷。

同时,作者对伶官们的命运和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情感的温暖。

总的来说,《伶官传》是一部充满了魅力和张力的历史小说。

作者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宫廷世界。

通过这些故事,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宫廷的繁华和辉煌,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宫廷世界的复杂和残酷。

同时,作者对伶官们的命运和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情感的温暖。

《伶官传序》小结

《伶官传序》小结

五、特殊句式
5、疑问句式
⑴岂非人事哉|岂独伶人也哉?
表反问,意为:难道„„吗?
⑵何其衰也 表感叹语气,“多么„„”
六、重点语句翻译
⑴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个 道理了。 ⑵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他成功与失败 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⑶满招损,谦受益。 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能得到益处。 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⑸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智勇的人往往 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三、重要词语
⑴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⑵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遗憾 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尔,你;其,祈使语气,应当;乃,你的 ⑷请其矢 请:怀着恭敬虔诚的心情取回 ⑸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绳 ⑹何其衰也? 何其:多么 ⑺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考察
四、一词多义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抑本其成败之迹 与其所以失之者 盛以锦囊 而皆背晋以归梁 他 祈使语气 他的
⑴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 ⑵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向东 ⑶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用法:使„„兴盛|亡:使„„灭亡 ⑷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形容词用作名词,微小的事 ⑸负而前驱 前:名作状,在前面。 ⑹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形作名,智勇之士

另: 课后练习二

①与尔三矢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为,给,替) 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⑤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⑥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给 通“欤” 给 和 亲附,亲近

伶官传序读后感800字

伶官传序读后感800字

伶官传序读后感800字摘要:一、引言二、伶官传序的内容概述三、读后的感悟和思考四、分析庄宗的成败得失五、论述伶官在国家兴衰中的作用六、提醒统治者不要玩物丧志七、总结,强调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道理正文:【引言】阅读是一扇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它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和升华。

近日,我阅读了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故事,告诫我们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道理。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伶官传序的内容概述】《伶官传序》讲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在父王去世后,发奋图强,成功消灭仇敌,统一天下的事迹。

然而,在天下大定之后,庄宗却因为宠爱伶官、伶人,纵情声色,朝政日非,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庄宗的成败得失,揭示了国家兴衰与伶官之间的关系。

【读后的感悟和思考】读完《伶官传序》,我深有感悟。

文章中所述的庄宗李存勖,在父王去世后,秉承遗志,奋发图强,为国家报仇雪恨,展现出了一位英勇的君主形象。

然而,在成功统一天下后,他却因为宠爱伶官、伶人,沉溺于声色之中,导致朝政日非,国家灭亡。

这使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行为和决策密切相关。

【分析庄宗的成败得失】庄宗的成功,源于他的奋发图强和英勇作战。

他继位后,不惜一切代价,先后攻灭燕、梁、契丹等国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然而,在他统治国家的后期,却因为宠爱伶官、伶人,导致朝政腐化,最终国家灭亡。

可以说,庄宗的成败得失,与他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大事和自身欲望的关系密切相关。

【论述伶官在国家兴衰中的作用】伶官,作为古代宫廷中的演艺人员,他们在国家兴衰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庄宗时期,伶官得到了他的宠爱,得以插手朝政,导致朝政日非。

而在国家灭亡的时刻,伶官们却纷纷逃散,无人顾及国家安危。

因此,伶官在国家兴衰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提醒统治者不要玩物丧志】《伶官传序》告诉我们,统治者不能玩物丧志,否则必将导致国家灭亡。

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国家繁荣昌盛之际,却因为宠爱伶官、伶人,丧失了治国理念,最终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序。

《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载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注释: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理:道理。

岂:难道。

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

原:推究,推其根本,形容词用作动词。

以:把。

立:即位。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一定。

乃:你的。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少牢:祭品,用一猪一羊。

牢,祭祀用的牲畜。

锦囊:丝织的袋子。

前:在前。

负:背负。

及:等到。

凯:凯歌,打胜仗时所奏的曲子。

旋:归,回。

方:正在。

系:捆绑。

组: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五代史伶官传序得出的结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得出的结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得出的结论
五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文化和经济都得到发展的时期,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对五代历史的一种总结,包括五代时期各阶级人物、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由此可以看出五代史伶官传序给出的反映历史情况是科学的、准确的、全面的。

首先,五代史伶官传序对五代时期的政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五代君主与实权机构之间制约约束关系应严格遵守,这能保证五代时期政治的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和历史进程。

其中,太尉和丞相等实权机构的设置,有助于维护宫廷制度的完整性和秩序,促进五代君主的威信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五代时期政治的稳定建立了有效的框架和制度,为五代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五代史伶官传序还对五代时期的经济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改革吏治制度,提高官吏薪酬水平,改进水利技术,以及开垦荒地、修路等,这些政策有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让民众的生活更加宽裕、繁荣。

此外,五代史伶官传序还指出五代时期文化精神的深厚底蕴和精湛技艺,强调要发扬“学问文明”的精神,实行以书院、文庙为中心的文学建设,发挥各民族文化资源添加古代文化价值,从而使五代老百姓精神得以充实、文化更丰富,给华夏文明带来更多文化积淀。

综上所述,五代史伶官传序分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华夏文明不断的发展。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五代历史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吸取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社会的发展继续探索新的方向。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观点的看法和启示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观点的看法和启示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观点的看法和启示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史论。

在这篇文章中,欧阳修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强调了人君应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史为鉴。

我认为,《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成功和失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够保持成功并避免失败。

其次,这篇文章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会放松警惕,忽视潜在的危险。

然而,《五代史伶官传序》提醒我们,只有在居安思危的情况下,才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危险,避免灾难的发生。

此外,《五代史伶官传序》还告诉我们,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通过学习和借鉴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避免重蹈覆辙。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总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历史,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伶官传序 重新总结

伶官传序 重新总结

怎样写他庄宗“得天下”之“盛”的?
受命继志

负而前驱
盛 系燕父子以组
劳 可 以 兴
函梁君臣之首

怎样写其“失天下”之衰的?
仓皇东出

士卒离散

豫 可 以
不知所归

泣下沾襟

小结
一、千古名句:
1. 满招损,谦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小结
二、写作特色
小结
三、文章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 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 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 励精图治;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也表达了作者 忧国忧民的情怀。
(忧劳)
(逸豫)
(盛衰兴亡之理)
通过上图显示,可将后唐庄宗的兴亡规律表示 为:忧劳则兴,逸豫则亡。试想想:秦朝、六国、 项羽的兴亡规律又是怎样的?作为学生的我们, 怎样做才能进步(成功),怎样做就会退步(失败)呢?
(大概,表揣测语气)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代词,你的)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副词,竟) 乃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副词,才)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判断词,是)
与尔三矢 无乃尔是过与 与 尝与人佣耕 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给 通“欤” 为,给,替 和 亲附,亲近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⑵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取
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走在前面,等到胜利归来时再把 箭藏入祖庙. ⑶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结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结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结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真的是个宝藏啊!一打开,哇,感觉像是走进了历史的走廊,四周都是那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说到伶官,大家可能想象不出他们在古代可真是风光无限,唱歌跳舞,俨然是一群艺术家。

而这篇序,恰好就把这些伶官的生活、地位,还有他们那点小心思给我们展现得淋漓尽致。

哎,想象一下,古代的文人墨客,手握酒杯,围坐在灯下,吟诗作对,伶官们在一旁翩翩起舞,真是个美好的画面。

作者的笔触一落,顿时让人有种“哦,原来他们是这样”的感觉。

伶官们并不是那种一味追求名利的人,更多的是为了艺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在舞台上不仅仅是在表演,更是在倾诉自己的心声。

就像现在的歌手一样,歌词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情感的流露,伶官们的舞姿、唱腔,也都是在和观众心灵对话。

看着他们的表演,真让人忍不住想要为他们喝彩,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就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可是,话说回来,伶官的日子也没那么容易。

光鲜的外表下,背后却是辛酸和付出。

他们不仅要有出众的才艺,还得忍受各种压力。

谁让艺术这条路就像走钢丝,稍不留神就会摔个四脚朝天呢?从这篇序里,我们能感受到伶官们对艺术的执着,那种不怕艰难险阻,依然追求梦想的精神,简直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作者还通过一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伶官与权贵之间微妙的关系。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伶官可是有点地位的,跟皇帝、权臣们打交道,能捞到不少好处。

不过,这种关系有时候也很复杂,伶官们得时刻保持警惕,生怕哪天就被抛弃。

想想现在的娱乐圈,唉,真的是风雨飘摇,人人自危啊!这让人想起了成语“朝不保夕”,果然在任何时代,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博弈都是必不可少的。

序中还提到了伶官的多才多艺,简直是个“全能王”。

唱歌、跳舞、说话,每一样都得拿得出手。

尤其是那些“绝活”,哇,那种震撼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就像现在的明星,能唱能演,还得会玩乐器,真是“德艺双馨”。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当红小生小花,个个都是全能的“超级战士”,要想在这个圈子里立足,得拼得不可开交。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对五代历史进行了客观的评 价,指出了历史进程中的必然性 和偶然性。
对人性的探讨
人性的复杂性
通过对伶官的描述,作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包括忠诚、背叛 、自私、善良等。
人性的选择
作者认为,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体现了人性 的自由意志。
人性的弱点
作者指出了人性的弱点,如贪婪、自私、虚荣等,这些弱点可能 导致个人的毁灭。
提倡忧患意识
欧阳修在文章中强调了国家兴亡与统治者的忧患意识之间的关系,呼吁统治者要有忧患 意识,以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02
《五代史伶官传序》内容概述
五代历史背景
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 ,五个朝代相继更替,战乱频繁,社 会动荡不安。
这一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社 会矛盾激化,为后来的宋朝统一中国 埋下了伏笔。
文坛领袖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深远,开创了一代 文风。
思想家政治家
欧阳修不仅是文学家,还是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对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道德楷模
欧阳修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是后世的道德楷模。
对五代历史的整体评价
政权更迭频繁
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 安。
生动形象
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语言生动、形象,使读者能 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逻辑严密
文章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论点、论据清晰明了,具 有很强的说服力。
修辞手法
排比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如“方其壮也 ……及其衰也……”等,增强了语势,使论述 更具说服力。
对比
通过对比庄宗兴盛与衰败的不同阶段,突出了主题 思想,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教训。

伶官传序总结出的道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归纳

伶官传序总结出的道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归纳

伶官传序总结出的道理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归纳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qì)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chóu)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易误写为“惶”)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易误写为“与”)?《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情景默写】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2.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史实作依据,阐释了王朝的兴衰更替与“人事”有关,当其兴盛之时,“举天下豪杰,”,而当其衰败之时,则“,”。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感慨盛衰之理“可以知之矣”的依据是:,。

5.《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当庄宗灭掉梁“函梁君臣之首”还告先王之时,“,可谓壮哉”,然而,其亡也忽焉,最后却是“,为天下笑”的结局。

答案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莫能与之争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5.其意气之盛而身死国灭《五代史伶官传序》1.欧阳修提出了“盛衰之理,,”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五代史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代史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代史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代史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断代,相当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记录。

其中,伶官传是其中一部分非常有意思的传记,它记录了五代时期的许多有趣故事和事件,这些故事和事件有时候充满荒诞和离奇,但却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五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本文将从五代史伶官传的角度出发,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五代史的历史背景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它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内部权力斗争不断,同时外部入侵也日益增多。

到了五代时期,唐朝已经灭亡,中国社会陷入了长达五十年的分裂和混乱之中。

五代时期共有十个国家,其中五个是大国,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这五个大国相互间进行了长达四十年的战争,最终后周成功统一了中原,建立了南北朝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北宋。

二、伶官传的性质和重要作用伶官传是五代史中一个比较独特的部分,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些表演艺术家和官员之间的故事,比如说花魁、道士、宦官、演员等人物的生活经历和事件。

伶官传通常被认为是五代时期传记文学的代表,它既有与政治无关的故事和传说,也包含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

通过这些故事和事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五代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时期的许多重要人物。

三、伶官传中的几个重要人物伶官传作为一部传记文学,其中涉及的人物数量非常之多,但是其中也有几个重要的人物,对于理解五代时期的历史和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1. 刘禹锡刘禹锡是唐朝末年和五代时期初期的一位著名文化名流。

他曾担任过宰相和太子宾客,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和诗人。

伶官传中关于刘禹锡的故事也非常之多,他曾经收集过许多传说故事和歌曲,同时还与一位名叫王定保的女子有过一段传奇的爱情。

2. 陈巨公陈巨公是五代时期孤城陈留(今河南开封)的守护者。

他在抵御北方的契丹人入侵时,为了保卫城池,曾经想尽了各种方法,包括用猪血来模拟血液等等。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伶官传是明代戏曲家李时中所撰写的一部记录戏曲演出艺人的传记。

作为一部典型的文言文著作,伶官传的语言风格固然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但其经典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风格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

下面就是本文的重点,从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修辞几个方面总结伶官传序的相关知识点。

一、词汇1、尚、自、方:伶官传序中有多处使用到这些词语。

尚表示“仍然”、“更加”、“尤为”等意思;自表示“自己”、“自然”、“确实”等意思;方表示“刚刚”、“才刚”等意思。

这些词语的使用增强了语气的感染力,体现出文言文的精准表达特点。

2、屈、曲:伶官传序中屈与曲同为形近词,屈表示“卑躬屈膝”、“屈就追随”等含义,而曲则表达“曲从”的意思。

这两个词语中,屈更贴近“奴仆”的意味,曲则更适用于“符合圆融”的语境。

3、鼓、钲:鼓指的是鼓乐,也有击鼓、扬鼓、祷鼓等多种含义;而钲则是指类似于锣的打击乐器。

与现代汉语相应的乐器名称不同,文言文中描述乐器的用词更为单一,但却更加精确。

二、语法1、於、为、者:於为者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於的用法比较广泛,既可以表示“在”的状态,也可以表示“进行中”的动作;而为则表示动作的“实施者”或者“目的”;者则表示主语或客体。

这些词语通常放在名词或动词前面,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明扼要。

2、方、不、亦:在伶官传序中,方、不、亦常常放在句首,表示说话者在疑问、肯定、否定等方面的态度。

方表示“刚刚”、“刚才”等含义,也可以表示陈述事实的语气;不表示否定的意思,也可以表示疑问的语气;亦表示肯定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语气的加强。

这些词语的使用非常灵活多样,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3、之、乎、吗:在文言文中,之、乎、吗等是用来表达疑问或者加强语气的语助词。

之在现代汉语中用法减少,但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在动词或名词之后;乎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语气助词类似,但在文言文中常常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而吗则与现代汉语中的“吗”语气助词相似,用于问句之后,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表达疑问的作用。

《伶官传序》原文及赏析

《伶官传序》原文及赏析

《伶官传序》原文及赏析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伶官传序》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伶官传序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章主旨
总结历史经验
作者通过伶官的兴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国 家兴衰的原因。
批评荒淫误国
作者批评后唐庄宗李存勖因荒淫而亡国,强调君主应 该励精图治,勤政爱民。
提倡忧患意识
作者提倡人们应该有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居安 思危。
02
五代史伶官传序背景
五代十国时期历史背景
政治局面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社 会动荡不安。
01
历史经验教训
文章通过伶官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背景,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强调了
历史对于现实的重要意义。
02 03
政治批判
作者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崛起、衰落和灭亡过程的叙述,揭示了政 治腐败、骄奢淫逸等问题的根源,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人生哲学
文章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等,这些思想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4
五代史伶官传序影响与意义
对当时社会影响
揭示历史规律
通过对五代时期伶官的描述,揭示了历史的兴衰规律,指出国家兴衰与统治者 的昏庸无道有密切关系。
警示统治者
文章通过伶官的命运,警示统治者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权力和声色所 迷惑,否则会导致国家的衰落。
对后世影响与意义
提供了历史借鉴
文章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和教训,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使得人们能够从 中汲取经验教训。
《五代史伶官传序》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五代史伶官传序背景 • 伶官传序内容分析 • 五代史伶官传序影响与意义 • 五代史伶官传序评价与反思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五代史伶官传序观点句

五代史伶官传序观点句

五代史伶官传序观点句
五代史伶官传将传统华夏历史源远流长的精神追溯至于五代时期,从魏晋之乱走向天下大归,故而有“五代为宗,十国为部”这一明显展示历史受传统美德深植影响的贴切总结。

五代史伶官传主要记载了五代时期的政治、修武以及朝廷典故,介绍了当时的重要历史人物,这给我们的历史理解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解读。

五代史伶官传描写的那段中国历史轶事,以及编写该著作的始作俑者据现存的文书资料和大量的历史印证,为我们把握中国历史真实性历史思维而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其中,出现大量关于宗教、度化和传统文化普及等社会现象,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底蕴。

五代史伶官传以其鲜明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和历史背景,使历史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传承受到认知,从而加深了我们国家历史根基的认识,使历史走向传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判断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名词作状语
乱者四应
数词作状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容词用作名词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知识归类:一词多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困难)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复习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原庄宗——

原: 推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
••

抑:或者
本:推究、考察。
迹:事迹、迹象。
莫能与之争——

莫:无定代词,可译为“没 有谁”。
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着。(名词做 动词)
2、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A. 此 三 者,吾 遗 恨 也 c
B. 盛(之)以 锦 囊
伶 官 传 序欧
阳 修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立论的历 史根据又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文章提出的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 命,岂非人事哉”。
立论的根据是: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实。
论证方法:举例、正反对比、引用
合作探究
2. 阅读课文二、三段,填写下列表格,为庄宗做 个简单的履历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课堂小结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 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 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 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课堂延伸
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 作者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 答案示例: • ①学习中要戒骄戒躁 。“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 ②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
明确: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②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 仓 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 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震撼,发人深省
④“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毁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把 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 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 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 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2、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3、盛以锦囊。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4、系燕王父子以组。介词短语后置句 5、而告以成功。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7、智勇多困于所溺。介词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8、燕王,吾所立。判断句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告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知识归类:一词多义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ad
C. 系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a
D. 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b
E. 智 勇 多 困 于 所 溺
ab
F. 遣 从 事 以 一 少 牢 告 (于)庙 d a
G. 燕 王,吾 所 立 c
a 介词短语后置: B C E F b 被 动 句: D E c 判 断 句:A G d 省 略 句: B F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探究 / 原来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4、抑本其成之迹
抑或,或者,还是 / 压制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名→动,订立盟约 而告以成功 形→名,成功的消息 函梁君臣之首 名→动,用盒子装 一夫夜呼 名→状,在夜里 乱者四应 数→状,从四方 仓皇东出 名→状,向东面 忧劳可以兴国 使动用法,使…兴盛 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使…灭亡 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名,细微的地方
智勇多困于所溺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欧阳修
总起 提出论题 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分说 正面叙说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分说 反面叙说 后唐庄宗失天下 逸豫可以亡身
总结 得出论点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启示 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年代
岁数
事件(用原文回答)
908•年 912年
23岁 27岁
“与尔三矢” “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 926年
38岁
41岁
“函梁君臣之首”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得天下 ---- 15年---得之难 失天下 ---- 3年---失之易
3.找出文中庄宗盛衰(得失天下)时的场面描 写的句子。作者描写前后两种不同场面有何用 意?作者认为庄宗盛衰(得失天下)的原因各 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4. 作者从庄宗的成败中得出了什么历 史教训?(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 “满招损,谦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中心论点:盛衰之理 岂非人事
举例:原庄宗得失天下可知
恪守父命
仇雠已灭
意气之盛 得之难
正反 对比
何其衰也 失之易
成败皆人
满招损 谦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