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齐桓公伐楚》练习题
齐桓公伐楚
岂敢 副词
•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 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陘。
语气词
临时驻扎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小司徒曰:五人为伍,五伍为 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 旅为师。
临沂大学文学院 王美雨
• 进一步引申为宿处。《易·旅》:“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 貞。”王弼注:“次者,可以安行旅之地也。”《礼记·檀弓上》: “曾子與客立於門側,其徒趨而出。曾子曰:‘爾將何之?’曰: ‘吾父死,將出哭於巷。’曰:‘反哭於爾次。’”郑玄注:“次, 舍也。” • 因此,教材注释为“临时驻扎”,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翻译,没有解 释清楚“次”的内涵。 • 【次】 • 谓行军至某处留驻三宿以上。《左传·庄公三年》:“凡師一宿爲舍, 再宿爲信,過信爲次。” 孔颖达 疏:“舍者,軍行一日止而舍息也。 信者,住經再宿得相信問也。《穀梁傳》曰:‘次,止也。’則次亦 止舍之名。過信以上,雖多日,亦爲次,不復别立名也。” • 进一步引申为留宿;停留。《楚辞· 离骚》:“夕歸次於 窮石 兮, 朝濯髮乎 洧盤 。”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七:“王出三江按五 湖,樓船跨海次 揚都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 冯勰》:“一日, 舟次 淮安 ,值仲秋之望, 汪 市酒邀 馮 賞月。”
• 但是,王力后来改变了这种看法,他在《汉语语 法史》(p231)中这样说:“我们把这种‘之’ 字译成现代汉语的‘的’字觉得不顺口,就是因 为现代汉语没有这种结构。而古代汉语(特别是 上古汉语)则必须使用这种语法结构。这种‘之’ 字是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过去我们认为这 种语法结构是句子的仂语化,有人叫做取消句子 的独立性,这种提法虽然好懂,但是不切合实际 情况。这种语法结构是本来就有的,不是‘化’ 出来的,更不是为了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才使用 这种语法结构。”
古代汉语(上)期中考查试题
第一单元(一)请从下列有关句中词义各题的若干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的,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郑伯克段于鄢)句中“亟”的读音和含义是():①qī,屡次;②jí,屡次;③qì,经常;④jī,紧急。
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郑伯克段于鄢)句中“甲兵”的含义是():①穿上铠甲的兵士;②最好的武器;③铠甲和兵器。
3.“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桓公伐楚)句中“虞”、“涉”的含义是():①料想、赤脚过河;②担心、进攻;③没想到、干涉;④料想、侵入。
4.“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宫之奇谏假道)句中的“之”是代词,它代的对象是():①虢国;②虞国;③晋国;④桓庄之族。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句中“以”、“贰”的含义是():①因为、第二次;②以便、两属;③因为、两属。
6.“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哭师)句中“管”、“访”的含义是():①钥匙、访问;②管理、慰问;③钥匙、咨询;④管理人员、咨询。
7.“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晋灵公不君)句中“竟”、“反”、“贼”的含义是():①国境、返回、大逆不道之人;②边界、造反、盗匪;③边疆、返回、小偷;④国境、造反、大逆不道之人。
8.“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齐晋鞌之战)句中“合”、“险”、“病”的含义是():合兵一处、危险、受重伤;②双方交兵、难走的路、受重伤;③合作、难走的路、突然生病;④敌我交战、危险、意外病倒。
9.“晋人归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楚归晋知罃)句中“于是”、“佐”的含义是():①在这种情况下、辅佐;②于是、当(中军)副帅;③在这时候、当(中军)副帅;④在这时候、帮助。
4齐桓公伐楚
管仲对曰: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 大公曰:五侯九伯, 女实征之,以夹辅周 室。赐我先君履,东 至于海,西至于河, 南至于穆陵,北至于 无棣。
实:表命令或期望的语 气副词. 夹辅;连文.辅佐.
履:《诗经·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 霜.”,践踏.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 不共,无以缩酒,寡 人是徵。昭王南征而 不复,寡人是问。”
齐桓公伐楚
齐桓公伐楚-题解: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为称霸天下,亲率齐、 鲁、宋、卫、郑、许、曹、陈八国军队攻打楚 国。 楚国当时也正处于强盛时期,所以毫不示弱。 本文记述的就是齐楚两国之间的一次军事、外 交斗争。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 乐征伐自诸侯出. ” ---孔子
其:表示委婉语气的
语气词。
次:驻扎。
夏,楚子使屈完如 师。师退,次于召 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 与屈完乘而观之。
陈:“阵”的古今字.
齐侯曰:“岂不谷
是为?先君之好是 本义是爬树,引申为爬、登的 继,与不谷同好,
何如?”
意思.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宾语前置句 .
对曰:“君惠徼福于
绥:安抚。 本义是登车时用以 拉手的绳子。 《论语乡党》: “升车必正立,执 绥,所以安也。” 方城以为城,汉水 以为池: 介词宾语前置句 . 正常语序为:以方 城为城,以汉水为 池。
练习断句、翻译: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 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 不异于常 《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 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 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译文: 谢安和客人下棋。过了一会儿,谢玄从淮上派来 的使者到了。谢安看完了书信,沉默无语,慢慢 地把脸转向棋局。客人问淮上战局的情况,谢安 回答说:“孩子们已经大破敌人。”神色举止与 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正文齐桓公伐楚
齐桓公伐楚【教学重点,难点】名词作状语。
【教学内容】文选讲解:子产论尹何为邑一、文字词汇方面:1、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厌:通“压”。
2、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
贯:通“惯”,习惯,熟练。
3、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之:前一“之”字是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它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作全句的主语。
第二个“之”字是代词,指被爱的人。
4、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其:副词,表委婉的反问语气。
5、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夫:前一“夫”作兼语,后一“夫”作主语。
“夫”指示代词,指尹何。
6、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微:副词,非,如果不是。
7、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其:副词,表拟测语气,相当于现在的“大概”。
8、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抑:表转折的连词,不过。
9、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
以:介词,省略宾语“之”。
二、语法方面(特殊句型)1、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不吾叛: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叛吾”。
2、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败绩厌覆”。
“则败绩厌覆是惧”即“惧败绩厌覆”。
这一句属于宾语用代词复指前置。
常识(五):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四、名词用如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外,还经常活用为一般的动词,表达与这个名词意义相关的动词含义,我们称之为“名词用如动词”。
如:范增数目项王。
(《史记·鸿门宴》)目:使眼色。
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刃:杀。
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三戒》)蹄:蹄方位名词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东:向东进军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
(徐宏祖《游天都》)前:向前伸五、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可以不用介词的帮助,经常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作状语,我们称之为“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以下内容:1、表示方位或处所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
《左传_齐恒公伐楚盟屈完》阅读练习及答案
( 三) 阅读下边语段,达成13-15 题。
(8 分)
齐侯陈①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对曰 : “君若以德绥②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③认为城,汉水认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屈完及诸侯盟。
( 《左传·齐恒公伐楚盟屈完》
[ 注] ①陈:排阵,布阵。
②绥:抚慰。
③方城:山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
14.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怎样回应的 ?请简要说明。
(4 分)
15.模仿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外交人物,归纳其主要事迹。
(2 分)
示例,屈完趣话退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缔盟,
( 三)
13.我带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可以抵抗他们?
14.①他沉稳沉着、刚毅勇敢、不为威严所屈;②以有礼有节柔中有刚的外交辞令给齐王讲道理;③ 不骄不躁以楚国的实力为后援的。
15.唐雎强势怼嬴政秦王致歉退步折服。
齐桓公伐楚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 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 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 如?”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 寡君,寡君之愿也。”
• 如:到……去。 • 不榖:诸侯的谦称。不榖即不善。 • 惠,表敬副词,承蒙。 辱,表敬副词,屈辱地。 • 徼(yāo):求。 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 社:土神。 稷:谷神。
– 齐襄公荒淫暴虐,反复无常。关于他的大胆妄为和风流韵事,史 书上有不少记载。齐僖公有两个沉鱼落雁的女儿,一个叫宣姜, 一个叫文姜。宣姜被骗婚嫁给了卫宣公,而这文姜则嫁给了鲁桓 公。在文姜出嫁之前,她就与自己的哥哥、当时还是太子的诸儿 有私情。虽然嫁为人妻,她却还是对哥哥念念不忘。
– 前694年(齐襄公四年),齐襄公派人到鲁国,说想接妹妹、妹夫 去齐国。鲁国大夫申儒劝鲁桓公不要带文姜一起去齐国———这 不合当时的礼法。可鲁桓公很宠爱妻子文姜,而且面对强国齐国 的邀请,鲁桓公也不敢拒绝,就带着文姜回娘家了。
• 包茅:成捆的菁茅草,楚国应献的贡礼。 • 共:供应。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供”。 • 缩酒:洒酒在包茅上,表示向神祭酒。 • 征:查问,责问。 • 昭王:周王第四代。南巡渡汉水,人民怨
恨,给以胶船,胶化船沉,淹死水中。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译文:
你应纳贡的包成捆的青茅没有交纳,周 王祭祀用品供给不上,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 我要责问这件事;
(4)风:(兽类牝牡)相诱。一说:风,走失。齐楚相距甚 远,牛马走失,不会跑到对方境内。
(5)不虞:不料,料不到。涉,蹚水过河。
齐桓公伐楚
1.以,动词,率领。 2.潰,《谷梁传•僖公四年》:“潰之為言,上下不相 得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民逃其上曰潰。”
3.孔穎達疏引服虔: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尚 書稱馬牛其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 《吕氏春秋 · 季春纪》:“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 游牝于牧。”高诱注:“累牛,父牛也;腾马,父马 也。皆将群游从牝于牧之野,风合之。” “风”含有 异性相诱之。 4.虞,思想,预料,动词作谓语;
9.寡人是问 ,寡人是征;这两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 8.杜預注:“昭王,成王之孫。南巡守涉漢,船壞 句,“是”字是指示代词作前置宾语,“征”与 而溺。周人諱而不赴。諸侯不知其故,故問之。” “问”是对文的修辞手法,结构相同的两个句子相 孔穎達疏:“舊說皆言漢濱之人以膠膠船,故得水 对应的字意义相同,这种现象叫对文。所以两个字 而壞,昭王溺焉。不知本出何書。” 都指“责问”。 《史記· 周本紀》:“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 10.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之”用在主谓之间, 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 “貢之不入”一般认为为主谓结构作主语(“君之 不赴告,諱之也。” [唐]張守節《正義》:《帝王 涉吾地也”为主谓结构作宾语) 。“昭王之不復” 世紀》云:“昭王德衰,南征,濟于漢,船人惡之, 的“之”则为表语意未完。 以膠船進王,王御船至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 11.《左傳 襄公三年》:“凡師,一宿爲舍,再宿 俱沒于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長臂且多力,游振得 爲信,過信爲次。” 王。周人諱之。”
背景:
僖公三年 傳: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 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 僖公四年 經: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 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 經:楚屈完來盟于師,盟于召陵。 史記•齊太公世家 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蕩 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 絕。蔡亦怒,嫁其女。桓公聞而怒,興師往伐。
齐桓公伐楚
齐桓公伐楚【原文】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1]蔡溃,遂伐楚。
[2]楚子使与师言[3]:“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4],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5]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6]”管仲对曰[7]:“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8]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9]’赐我先君履[10]: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11]。
尔贡包茅不入[12],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13];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14]”对曰:“贡之不人,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15]?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16]”师进,次于陉。
[17]【注释】[1]齐侯,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
齐属侯爵,故文中称齐侯。
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6年。
以,介词。
诸侯之师,参加这次战役的有鲁、宋、陈、卫、郑等国。
师,军队。
蔡,国名,姬姓,在今河南省汝南、上蔡一带。
[2]溃,溃败。
[3]楚君派使者跟诸侯之帅说。
楚子,楚成王。
楚属子爵,故称楚子。
与,介词,跟,和。
[4]处(chǔ),居住。
寡人,谦词,君主自称,意思是“寡德之人”北海,齐临渤海,古人称为北海。
南海,楚境不到南海,这里只是甚言其远。
[5]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
唯,句首语气词。
风,放,指牝牡相诱。
这是譬喻两国相距甚远,一向互不相干。
[6]不虞,不料。
涉,本来是蹚水过河的意思,这里当“进入”讲。
不说齐进攻而说“涉”,是委婉的外文辞令。
之,介词,连接主语“君”和谓语“涉吾地”,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成为“虞”的宾语。
[7]管仲,齐大夫,姓管,名夷吾,字仲。
[8]召(shào)康公,周成王时太保(官名)召公奭(shì),因其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县),所以称召公,康是他的谥号。
先君,后代君臣对本国已故君王的称呼。
大公,即姜太公,名尚,齐始祖。
大,后来写作“太”。
[9]五侯,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九伯,九州之长。
五侯九伯,在这里泛指所有的诸侯。
《齐桓公伐楚》自测题
《齐桓公伐楚》自测题一单选题1.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意料,预料B.次召陵:驻扎C.齐侯陈诸侯之师:通“阵”,阵式。
D.敢不共给:通“供”,供给2.比较下列各组加下划线的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楚子使屈完如师。
沛公起如厕。
B.君若以德绥诸侯。
绥靖政策。
C.君其问诸水滨。
其谁不知D.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3.下列各组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唯你是问寡人是问B.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C.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D.南至于穆陵次于召陵对下面4、5句翻译正确的选项是:4.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 )A.你们应进贡的青茅没有奉献到朝廷,应上供周王的祭品没有供给,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为此我特来问罪。
B.你们应进贡的青茅没有奉献到朝廷,周王去庙里祭祀,你们却没有陪同一块去,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却来向我问罪。
C.你们应进贡的青茅没有奉献到朝廷,周王去庙里祭祀,你们却没有陪同一块去,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为此我特来问罪。
D.你们应进贡的青茅没有奉献到朝廷,应上供周王的祭品没有供给,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却来向我问罪。
5.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A.您如果用仁德使诸侯临阵退却,谁敢不服从?您如果用武力对付他们,把楚国方城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楚国军队虽多,也没用处。
B.您如果用仁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如果用武力对付他们,楚国把方城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你们军队虽多,也没用处。
C.您如果用仁德使诸侯临阵退却,谁敢不服从?您如果用武力对付他们,楚国把方城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你们军队虽多,也没用处。
D.您如果用仁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如果用武力对付他们,楚国把方城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楚国军队虽多,也没用处。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侯带领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取胜后,又攻打楚国,楚子派人到齐国军中对桓公说:“您住在极北的地方,我在极南的地方,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不料您竟然涉入我的国土,什么缘故?”B.齐侯没听楚国使者的话,军队继续前进,驻扎在陉地。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挖空练习先秦:左丘明教师版(黑色字为原文,红色字为注释,蓝色字为译文)学生版学生版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2、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不相.()及.()也。
不虞.()君..()风马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缩酒.(),寡人是征(句式:翻..(),无以译:);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句式:翻译:)。
”对曰:“贡之不入..()之罪也,敢...(),寡君()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师进(),次()于()陉。
3、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 )召陵。
4、齐侯陈.()诸侯之师..()。
....(),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 )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与不榖谷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对曰:..(),何城不克“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5、屈完及诸侯盟.()。
齐桓公伐楚
《史記·管仲列傳》:“(管仲)其為政也,善因禍 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 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則包茅不入貢 於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 公之政。於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 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 之實也。’”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據《春秋》所 載,當時參與此次戰役的有魯、宋、陳、 衛、鄭、許、曹等國,加上齊自己,恰好 是八國聯軍。以,介詞,用,憑藉。
“風馬牛”本義說距離遠,後來比喻不相干。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沒想到您走到我的土地上來 了,是什麽緣故? 動詞“虞”的賓語原來是一個主謂結構“君涉吾地”,這個結構 共同充當“虞”的賓語,所以中間加上一個助詞“之”以破壞其 獨立性,使它由一個完整的主謂結構變成偏正結構,也叫使 主謂結構詞組化。 注意:這種“之”,教材稱“介詞”,學術界一般稱“助詞”。
齊桓公伐楚
《左傳·僖公四年》
背景說明
本文記敍是春秋初年齊楚兩個強國之間的一場鬥爭。齊桓 公任用管仲,控制了華夏諸國後,為稱霸天下,尋找藉口 向楚國進軍;正在向北擴張的楚國也以武力作後盾,同齊 國展開尖銳的外交鬥爭。齊國君臣恃強威脅,咄咄逼人, 楚國使者不甘示弱,針鋒相對。最后達成妥協。齊桓公許 和退兵。文章把楚使屈完針鋒相對、義正辭嚴的外交辭令 寫得非常出色。
甲骨文 涉:本指淌水過河→進入。
金文
管仲:齊大夫,名夷吾, 字仲。著名的政治家。
召shao4康公:周文王庶子,名奭shi4,食邑在召 (故地在今陝西鳳翔縣)。成王時爲太保。 太保:太師、太保、太傅,稱“三公”。 大公:即姜太公,名尚, 齊國的第一個國君。
九伯:九州之長。小九州:冀、兗、青、徐、揚、 荊、豫、梁、雍。 大九州:神、次、戎、弇(yan3)、冀、台、濟、 薄、陽。 伯:长(伯、仲、叔、季) 女:汝,古今字。
齐桓晋文公之事练习题
齐桓晋文公之事练习题一、选择题1. 齐桓公是哪个国家的君主?A. 齐国B. 晋国C. 郑国D. 燕国A. 宋国B. 齐国C. 楚国D. 秦国A. 相地而衰征B. 宽政惠民C. 举贤任能D. 废除井田制4.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谁?A. 齐桓公B. 楚庄王C. 秦穆公D. 晋景公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周幽王二、填空题1. 齐桓公在位期间,通过______、______等措施,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
2. 晋文公即位后,通过______、______等政策,使晋国国力大增。
3. 齐桓公与晋文公共同参与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4. 管仲与______并称为“管鲍之交”。
5. 晋文公在位期间,晋国与______国争霸,最终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三、简答题1. 简述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2. 请列举晋文公流亡期间的主要经历。
3. 齐桓公是如何重用管仲的?4. 简述城濮之战的背景及晋国的胜利原因。
5. 请谈谈你对“退避三舍”这一历史典故的理解。
四、判断题1. 齐桓公在位期间,曾联合多国伐楚,迫使楚国签订了召陵之盟。
()2. 晋文公即位后,立即对跟随他流亡的臣子进行了封赏,这被称为“践土之盟”。
()3. 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口号,是齐桓公称霸的重要策略之一。
()4.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举行了践土之盟,正式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5. 齐桓公晚年因宠信易牙、竖刁等人,导致齐国政治混乱。
()五、连线题1. 齐桓公A. 城濮之战2. 管仲B. 践土之盟3. 晋文公C. 尊王攘夷4. 楚庄王D.召陵之盟5. 赵衰E. 退避三舍六、名词解释1. 春秋五霸2. 尊王攘夷3. 践土之盟4. 城濮之战5. 管鲍之交七、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昔者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献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材料二:“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为夫婿之冠?’咎犯曰:‘齐桓公。
’文公曰:‘何故?’咎犯曰:‘臣闻之,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背诵技巧分享打卡背诵214天
《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背诵技巧分享打卡背诵
214天
1.分段重复背诵:将文章分成段落或章节,并从第一段开始背诵。
当
你熟悉了第一段后,再从第一段开始背诵,但这次加上第二段。
继续重复
这个过程,每次加上一段,直到你能够顺利地将整个文章背诵出来。
2.遵循逻辑顺序:《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是一个故事的连续,要想更好地背诵,建议按照故事的逻辑顺序进行背诵,这样有助于加深记
忆和理解文章内容。
3.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背诵一定的篇幅,
逐步增加难度。
可以把背诵时间分为几个阶段,比如早晨、下午和晚上,
以充分利用时间和提高效率。
4.制作背诵卡片:写下每个段落或章节的关键词或句子,制作成卡片
并反复看和背诵,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6.结合朗读和默写:除了默读外,可以尝试朗读或写下文章。
朗读可
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节奏和语调,默写则能够更好地检查自己对文
章的理解和记忆。
7.注重复习和总结:背诵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要通过反复复习来巩固
记忆。
在背诵完一段时间后,可以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
8.寻找激励和奖励:背诵长篇古文确实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心,可以
设定一些小的奖励和激励来鼓励自己坚持下去,比如每天背诵完一定的篇
幅后,给自己一点奖励,或者和朋友互相监督和鼓励。
最后,记住背诵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
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背诵《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这篇长文。
《齐桓公伐楚》古代汉语教学-2022年学习资料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兼语句-如:动词,到.去。说文:“如,从随也。”→往也。-齐侯陈诸侯 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陈:①chn陈列-②hèn排列为阵后来此义写为“阵”。-乘:①登、升。《列子黄帝》: 俱~高台。”-《史记高-祖本纪》:“兴关内卒~塞。”(乘塞:登塞,即守塞)。-②驾车、驱马、拉车。《墨子亲 》:“良马难~,-然可以任重致远。”-2020/6/17
二解“桓”。齐属侯爵,所以文中称齐侯。-÷伐: 钟鼓的进攻。说文:“击也,从人持戈。一-败也。”本义是进攻、讨伐,成语“口诛笔伐”-÷楚:国名,都城郢yi g,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齐桓公为了称霸诸侯,寻找借口,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去伐楚, 国不甘示-弱,最后订立合约。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五侯: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九伯,九-州之长。五侯九伯,在这里泛指 有的诸侯。-女:你。说文:“女,妇人也。”“汝,水”。-实:句中语气词,表示命令或期望。-征:讨伐,这里指 征伐之权。-夹辅:辅佐。说文:“夹,持也。”同义连用。-2020/6/17
赐我先君履-双宾句,履,说文:“履,足所依也。”本义为鞋-,引申为践踏,如履薄冰。-①领土。孔疏:“计桓公 时,齐之西竟,当在九-河之最西,徒骇盖是齐之西界。”杜预:“穆陵、-无棣,皆齐竟也。履,所践履之界。齐桓又 以自-言其盛。”今人释“穆陵”曰:“齐地名,即今山-东临朐qú县南穆陵关。”释“无棣”曰“齐国-北部边邑, 今山东无棣县北。”-②征伐的范围,于是释“穆陵”为“地名,在楚境-内。今湖北省麻城县西北一百里有穆陵山。释 无-棣”为“即今河北卢龙附近的地带。”-2020/6/17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处:说文:“处,止也。”本义为停留,引申为居住。-唯:句首语气 ,可以写作“维、惟”。是:代词-风马牛不相及:依孔颖达说:“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牝:雌性鸟兽,牡:雄 鸟兽。-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之:①连词,使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②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涉:① 步渡水,甲骨文象两足涉水状,《说文》:“涉,-徒行厉水也。从水步,”是个会意字。-②引申为“渡过”。-《刻 求剑》:“楚人有涉江者。”-③引申为“进入”、“到”。《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委婉的外交 令,实际指侵略。-④经历。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点兵聚粮,文移-往返,动涉岁月。”-2020/6/1
8.齐桓公伐楚
• 《史記· 武胙、彤 弓矢、大路,命無拜。桓公欲許之,管仲曰‘不 可’,乃下拜受賜。秋,復會諸侯於葵丘,益有 驕色。”
齊桓公伐楚
• 《史記· 齊太公世家》:“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 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 禄賢能,齊人皆説。” • 《史記· 齊太公世家》:“(齊桓公)七年,諸侯會桓公 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 • 《春秋左傳· 僖公三年》:“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蕩公。 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之絶也。蔡人 嫁之。” • 《史記· 齊太公世家》:“(齊桓公)二十九年,桓公與 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 出船,怒,歸蔡姬,弗絶。蔡亦怒,嫁其女。桓公聞而怒, 興師往伐。”
《齐桓公伐楚》练习题
3013届北大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卷一《齐桓公伐楚》练习题(本卷满分50分,限时45分钟)姓名得分①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
公惧变色;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蔡人嫁之。
②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③师进,次于陉。
④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⑤屈完及诸侯盟。
1、翻译第二段(20分)2、给第四段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3、解释词语:(6分)齐侯与楚子:风马牛不相及:4、文中谦称的词语有、、、。
(4分)5、按要求找句子(5分)(1)找两个宾语前置句①②(2)找两个“之”用于取独的句子①②(3)找一个“其”表祈使语气的句子6、填空:(6分)《左传》是家经典之一,全称是《》,体史学著作,与、合称“《春秋》三传”。
“传”在这里的意思是。
7、简析管仲、屈完、齐桓公的形象(6分)管仲:齐桓公:屈完:《齐桓公伐楚》练习题(答案)(本卷满分50分,限时45分钟)姓名得分①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
公惧变色;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蔡人嫁之。
②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练习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练习题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实征之女:通“汝”,你B.楚子使屈完如师使:出使C.何城不克克:攻克D.屈完及诸侯盟盟:订立盟约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B.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C.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D.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谷:诸侯自己的谦称。
文中的谦称还有:敝邑、寡人、不虞、寡君、社稷。
B.齐候;诸侯国君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不同等级。
齐国是侯爵位诸侯国,所以齐国国君都可称齐侯。
C.先君:先,是尊称死去的人。
先君,是后代君臣对本国已经去世的君王的称呼。
D.九伯:古代中原一带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九州,九伯是九州的行政长官,这里九伯跟五侯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天下诸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侯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
B.楚成王第一次派使者到齐军中,屈完用“风马牛不相及”的俗语,诙谐生动地指出齐国伐楚是没有道理的。
C.管仲说召康公赋予齐侯征讨诸侯的特权,齐国出师是讨伐楚不纳周室贡品。
足见他熟悉历史,谙于世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
D.屈完出使齐军时,齐侯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屈完不为威武所屈,不卑不亢捍卫了楚国的尊严。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2)齐侯曰:“岂不榖(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谷)同好如何?”。
齐桓公伐楚试题及答案高中
齐桓公伐楚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齐桓公伐楚是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齐桓公伐楚的主要对手是谁?A. 晋国B. 楚国C. 秦国D. 齐国答案:B3. 齐桓公伐楚的主要战略是什么?A. 以逸待劳B. 以守为攻C. 以攻为守D. 以退为进答案:A二、填空题4. 齐桓公伐楚时,齐国的丞相是________。
答案:管仲5. 齐桓公伐楚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
答案:齐国胜利三、简答题6. 简述齐桓公伐楚的背景。
答案:齐桓公伐楚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齐国力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楚国是其主要的对手。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加强了国力,最终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
7. 齐桓公伐楚的主要战果是什么?答案:齐桓公伐楚的主要战果是巩固了齐国的霸主地位,扩大了齐国的领土,同时也加强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力。
四、论述题8. 论述齐桓公伐楚对于春秋时期政治格局的影响。
答案:齐桓公伐楚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军事行动之一,它不仅巩固了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对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次战争,齐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展示,使得其他诸侯国对齐国产生了敬畏,从而加强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领导地位。
同时,这次战争也推动了春秋时期的军事技术和战术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同学们对齐桓公伐楚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13届北大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卷一
《齐桓公伐楚》练习题
(本卷满分50分,限时45分钟)
姓名得分
①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
公惧变色;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蔡人嫁之。
②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③师进,次于陉。
④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⑤屈完及诸侯盟。
1、翻译第二段(20分)
2、给第四段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3、解释词语:(6分)
齐侯与楚子:
风马牛不相及:
4、文中谦称的词语有、、、。
(4分)
5、按要求找句子(5分)
(1)找两个宾语前置句
①②
(2)找两个“之”用于取独的句子
①②
(3)找一个“其”表祈使语气的句子
6、填空:(6分)
《左传》是家经典之一,全称是《》,体史学著作,与、合称“《春秋》三传”。
“传”在这里的意思
是。
7、简析管仲、屈完、齐桓公的形象(6分)
管仲:
齐桓公:
屈完:
《齐桓公伐楚》练习题(答案)
(本卷满分50分,限时45分钟)
姓名得分
①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
公惧变色;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蔡人嫁之。
②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③师进,次于陉。
④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
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⑤屈完及诸侯盟。
1、翻译第二段(20分)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
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
楚成王派使节到诸侯之师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遥远,即使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
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姜太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
’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
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
”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2、给第四段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3、解释词语:(6分)
齐侯与楚子:齐侯指齐桓公,楚子指楚成王。
因齐国的爵位是侯,楚国的爵位是子,故分别这样称呼两国的国君。
风马牛不相及:风:公畜和母畜在发情期相互追逐引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相距遥远,虽有引诱,也互不相干。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4、文中谦称的词语有寡人、寡君、不谷、敝邑。
(4分)
5、按要求找句子(5分)
(1)找两个宾语前置句
①、寡人是征②、岂不榖是为
(2)找两个“之”用于取独的句子
①、不虞君之涉吾地也②、贡之不入
(3)找一个“其”表祈使语气的句子
君其问诸水滨
6、填空:(6分)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全称是《春秋左氏传》,编年体史学著作,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传”在这里的意思是解释经义的著作。
7、简析管仲、屈完、齐桓公的形象(6分)
管仲: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
齐桓公: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
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