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加快建成科学、统一、高效、权威的X 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按照《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X府办函〔X〕165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全面设点、全县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总体要求,以“完善网络、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精准服务、强化保障”为主要任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资源共享、部门合作、测管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保障有力的X县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体系,为推动X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二、建设目标到X年,全县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重点污染源、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区域的监测点位全覆盖;依托省、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大数据平台,构建信息统一发布的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测管协同、部门会商等工作机制,提升预报预警能力和保障水平;初步建成环境要素统筹、标准规范统一、责任边界清晰、天地一体、各方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三、建设内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以满足我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为主要任务,各类环境监测机构和排污单位按照统一的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切实解决不同部门同类监测数据不一致、不可比的问题。

(一)建设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整合生态环境监测资源。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规划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跨行业、跨区域,布局合理、统一规范、资源共享、科学高效的涵盖大气、水、土壤、生态、噪声、辐射等要素的X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系统。

(县环保局牵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关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X新区、县工业园配合)构建全县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构建包括全县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及水源地水质、土壤、声环境和辐射环境在内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广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广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广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背景为完善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规范监测管理,加强环境监测精细化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市环境保护局拟定了《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建设较为完备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全市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共享、互联互通。

2.加强气、水、土壤及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加强环境监测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能力,提供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三、工作内容1.确定监测网格建设方案,建立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测网络,根据地理、人文、经济等因素,确定监测网格。

2.加强环境监测设施建设,建立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测站点、大气自动监测站点、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土壤监测站点等,扩大监测范围和覆盖面积。

3.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针对不同环境要素需要,配备各种类型、不同规格的在线监测仪器、传感器等。

4.建设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监测管理。

5.加强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资料库的管理。

6.加强环境监测技能和数据分析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7.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和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主题,建立生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对外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

四、实施步骤1.工作前期准备,制定环境监测网格建设、监测设备配备、数据管理、信息公开等方案。

2.建设监测站点,完善环境监测设备,在监测站点内实施网格建设,实现网络化监测。

3.构建环境监测中心和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共享和保存。

4.开展环境监测技能和数据分析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5.加强环境监测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公开服务能力,建立生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范文(通用3篇)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范文(通用3篇)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范文(通用3篇)第一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第一章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开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2.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3.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1〕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生态环境质量〔2〕根据生态系统的情况,决定管理对策〔3〕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5〕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效劳。

4.环境监测:是指测定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数据的过程。

即通过物理测定、化学测定、仪器测定和生物监测等手段,有方案、有目的地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实施测定的过程。

5.环境监测的内容:〔1〕物理指标的测定。

包括噪声、振动、电磁波、热能、放射性等水平的监测。

〔2〕化学指标的测定。

包括各种化学物质在空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水平的监测。

〔3〕生态系统的监测。

主要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

如乱砍滥伐森林或草原和过度放牧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二氧化碳和氟氯烃的过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6.环境监测的分类〔1〕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以分类以下三类:①研究性监测。

主要是研究确定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趋势和开展规律,以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影响和危害程度等。

②监视性监测,亦称常规监测。

主要是对在不同功能区内的水、气等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的定点、定期监测,从而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情况,评价治理效果和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

③特定目的的监测。

主要是指污染事故的监测和污染纠纷的仲裁监测。

前者为污染事故的判断和处理提供监测效劳;后者为解决污染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精神,加快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切实提高全省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

到X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资源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及预警潜在生态环境风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二)基本要求。

1.点位布设全覆盖。

建成覆盖全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空气、水体、土壤监测点位100%覆盖全省县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监测点位100%覆盖全省县区和重点乡镇,噪声监测点位覆盖所有地级市和重点县区,辐射环境监测点位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全覆盖。

2.数据可靠能共享。

建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大数据平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整合并完善各部门数据,实现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与统一发布。

构建省级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业务化运行体系,实现全省重点排污企业自行监测(在线监测)与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数据采集与及时发布。

加强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3.预报预警成体系。

完善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成省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各市州X年底前建成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子系统,基本具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精确预报能力。

逐步实施水体、土壤重污染与风险预警,实现主要水体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和风险预警,初步掌握重点区域土壤污染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

开展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预警。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就围绕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出对应的建设方案,以期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

一、前言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空气、水质、土壤等问题日益严重。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二、建设目标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目标是:全面、准确地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环境异常情况,提供支持环境治理的科学依据。

三、建设方案1. 建设监测网络针对不同的监测需求,建立多元化的监测网络,其中包括:(1)地面监测站点:建设一定数量的地面监测站点,覆盖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城市及重要产业等,对环境空气、水质、土壤等进行监测。

(2)航空监测系统:利用航空无人机、直升机等方式,对计划适度有机农业、滨海区以及临近工业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

(3)遥感监测系统:通过卫星图像获取环境变化情况,并对空气、水质、土壤的质量进行监测。

2. 建设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建立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测数据平台,集中存储各地监测站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并结合数据库、GIS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3. 建设环境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数据平台,建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及时反馈、快速响应,将生态环境状况及时上报,同时发出相应的警报和预警信息,以便进行科学治理。

四、实施方案1. 技术方案:选择可靠、先进、经济的监测技术,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监测网络布局:根据生态环境的特点,合理布局监测站点,覆盖重要生态区域和城市。

3. 联合采购: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4. 系统平台建设:建设统一的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和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五、总结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协作,通过技术、人才等多方位的投入,才能建设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2024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2024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2024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网络基础建设1. 确定网络建设目标:建设覆盖全县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全面、准确、实时的环境数据收集和监测。

2. 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将全县划分成多个监测区域,每个区域设立监测站点。

在监测站点上安装传感器设备、监测仪器等设施,并建设通信基站和传输网络,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 构建数据中心:在县城建设一个专门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

数据中心应具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等。

实施方案二:监测设备配置1. 传感器设备:根据监测要求,选用适宜的传感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大气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土壤传感器等,用以监测各项环境指标。

2. 监测仪器:选用高精度、高可靠的监测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气象站、水质分析仪等,用以定量分析和监测环境数据。

3.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建设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包括传感器接口、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确保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实时传输。

实施方案三:网络管理与运维1. 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用以实现对网络设备、传感器设备和监测仪器的远程管理和监控,并能进行实时报警和故障排除。

2. 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开发或购买适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用以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建模,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系统。

3. 运维团队建设:组建专业的网络管理与运维团队,负责设备的维护、数据的管理和系统的运行,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

实施方案四:数据共享与应用1.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设一个数据共享平台,供县内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获取环境监测数据,并提供数据查询、下载和分析功能。

2. 数据应用与决策支持: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将监测数据与各项政策、规划和项目相结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 公众参与与宣传推广:通过建设公众参与平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监测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一想起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我的大脑就像打开了一幅生态地图,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

我们要明确这个方案的核心目标——构建一个全面、高效、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让我们的环境质量得到实时监控,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能力,我们急需建设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这个网络要覆盖全国,从城市到乡村,从陆地到海洋,形成一个无死角的环境监测体系。

2.监测网络架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类环境监测设备,如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要具备高精度、实时监测的能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传输层要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应用层:主要包括数据存储、分析、展示等环节。

应用层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展示、历史查询、预警预报等功能,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3.监测网络建设内容(1)大气监测大气监测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布设大气监测站点,实时监测PM2.5、PM10、SO2、NO2等污染物浓度。

同时,还要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水质监测水质监测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等。

我们要在重点水域布设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安全。

同时,还要开展水质污染源调查,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3)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在农田、矿区、城市等区域布设土壤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土壤污染状况。

还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为土壤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4)噪声监测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影响较大。

我们要在重点区域布设噪声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噪声水平。

同时,还要开展噪声污染源调查,为噪声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精神和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环监测﹝2016﹞107号)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全面设点、全省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以明晰事权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保障,以强化能力为根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着力补齐生态环境监测短板,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明晰事权、落实责任。

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合作,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和权利。

—1 —突出重点、统筹规划。

突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重点任务,满足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需求,统一规划监测发展目标。

科学监测、创新驱动。

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综合集成、测管协同。

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和共享,开展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重点任务(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1.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配合做好72个国控站点运行维护,加强67个省控站和43个质控站的运行管理,结合各地自建站点,进一步优化全省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设置。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对环境监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然而,传统的环境监测手段存在着监测范围有限、数据采集不及时、监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监测需求。

因此,建设一套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建设一套覆盖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多个方面的实时监测。

2. 意义,通过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源,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三、建设方案。

1. 硬件设施建设。

在各地建设一定数量的环境监测站点,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站、水质监测站、土壤监测站等。

每个监测站点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如空气质量监测站配备PM2.5、PM10、SO2、NO2等监测仪器,水质监测站配备PH值、溶解氧、氨氮等监测仪器,土壤监测站配备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监测仪器。

2. 数据采集与传输。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卫星通信等手段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同时,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安全机制,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生成监测报告并形成数据可视化展示。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环境异常情况并及时预警。

4. 系统集成与管理。

整合各类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监测设备和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监控。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运维体系,保障监测网络的稳定运行。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监测站点布局和设备配置方案,进行硬件设施建设。

2. 部署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

3. 建立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开展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号文件印发),按照“全面设点、全省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要求,加快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全省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

建立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到2020年,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点位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二)基本要求。

点位布设到县区。

监测点位布设全面满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需求,建成全方位、立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环境空气监测点、土壤监测点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

地表水监测点位覆盖所有可监测河流。

噪声监测点位覆盖所有设区市(含韩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以下同)和省级直管县。

所有国家和省级重点监控企业建成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数据可靠能共享。

全面施行依法依标准监测,建成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实现各地、各部门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与统一发布。

预测预报常态化。

省本级和西安市继续完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关中其他设区市2017年底前、陕北陕南设区市2018年底前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全面实施水体、土壤重污染与风险预警;所有国家和省级重点监控企业实现污染物超标排放自动报警。

测管联动可追责。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与管理协同机制,使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有效支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环境保护巡察、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工作,实现污染源监测与环境监督执法协同联动。

二、布点原则及范围(三)布点原则。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可以评估和预测环境趋势,为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数据支持。
生态环境监测有助于评估和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 衡提供帮助。
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现状
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建立了覆盖全 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和数据采集系统。
但仍存在监测网络覆盖不全、数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需要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数据存储与分析处理
01
02
03
数据存储
建立数据库,将监测数据 存储在数据库中,确保数 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模式识别 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深 入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 规律和趋势。
数据处理
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去 噪、异常值处理等操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04
CATALOGUE
污染。
生态保护
监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
水质改善
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污水排放监管 ,有助于改善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 。
应对气候变化
准确监测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指 标,有助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和措施。
可能的风险与挑战及应对措施
技术难题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需 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确 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创新和研发支持有助于增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适应性,以应 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状况和极端环境条件。
技术创新与研发支持的措施
加强科研机构合作
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 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研究,推动技术 创新和研发支持。
申请科研项目资金
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资金 ,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支持提供必要的 经费保障。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

到xx年,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监测数据互联共享;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各环境要素统筹、标准规范统一、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基本要求1.点位布设全覆盖。

建成覆盖全县、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空气、水体、土壤监测点位100%覆盖,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点位100%覆盖;噪声监测点位覆盖城区、辐射环境监测点位覆盖城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企业全覆盖。

2.数据可靠能共享。

建成全县生态环境各部门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与统一发布机制。

构建县级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业务运行体系,实现全县重点排污企业自行监测(在线监测)与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数据采集联网并及时发布。

3.测管联动可追责。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协同机制,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有效支撑环保督察、环境执法、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以及生态补偿等工作。

二、工作任务(一)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1.建立全县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1)建立空气环境监测网。

xx年县城城区内建成2个以上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形成覆盖县城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2)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

在县城河段、重要湖库、河流出入境处各增设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覆盖全县主要河流,开展跨县界水质联合监测;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实现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全覆盖。

2015年我县环境监测机构已具备水质基本项目分析能力并开展监测,xx年县域省级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100%、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建成1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网络。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不断加剧,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管理生态环境,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方案,以期为环境保护事业的推进提供一些思路。

一、网络建设的目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旨在全面掌握各地区的环境状况,实时监测大气、水域、土壤等重要环境指标,及时预警和处置环境事件,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全面覆盖的监测网络,确保各地区、各环境要素的监测全面、准确。

2. 提高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精确性,使得环境问题能够在最早的阶段被发现和解决。

3. 强化数据管理和共享,搭建数据平台,实现各级监测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

4. 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引入先进的传感器、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

二、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依赖于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支持。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仪器设备体系,涵盖大气、水域、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提高监测效率。

此外,还需要建设相应的数据传输网络,以实现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

三、网络建设的监测站点布局监测站点的布局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站点布局可以实现对于不同环境要素的全面监测和覆盖。

在确定站点布局时,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负荷、人口密度等因素。

以大气污染为例,应在重点污染区域和人口密集区设置监测站点,确保对于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准确监测。

在建设监测站点时,应考虑到站点之间的空间分布,使得监测网络形成一个合理的网状结构。

此外,站点应与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例如,在沿海地区可以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加强对于海洋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四、网络建设的数据管理与共享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中,数据管理与共享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全文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全文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全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影响了监测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政府公信力,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明晰事权、落实责任。

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合作,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和权利。

健全制度、统筹规划.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监测网络。

科学监测、创新驱动。

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综合集成、测管协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和共享,开展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四)建立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而现代生态环境监测基本上是以联网监测为基础的。

因此,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传递,对于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建设原则1.目标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全国各地生态环境的全面、准确、及时监测与管理,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改善。

2.建设原则(1)科学规划,逐步实现全面覆盖。

按照“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浅到深”的原则,逐步实现全国各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全面覆盖。

(2)技术可行,满足监测需求。

选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装备,满足不同环境监测需求,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信息共享,促进协同管理。

推广标准化数据采集,确保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数据互通,促进数据共享,发挥协同管理的作用,实现监测数据的互相补充与协同应用。

(4)开放性、公正性,实现民主监督。

对外公开监测数据,实现公开透明,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民主监督。

三、建设方案1.基础建设(1)建立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

(2)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建设全国控制性环境监测网络和国家基准站,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推广智能化监测技术和装备,建设与互联网互通的数字监测平台,提高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4)建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中心,提高监测方法标准化水平,并实现全网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信息汇总。

2.应用建设(1)建设行业监测网络,对不同行业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

(2)建设地方监测网络,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负责本地区内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

(3)建设应急监测网络,保障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快速响应。

(4)开展研究和技术创新,及时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能力。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第1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构建高效、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目标1. 构建全面、科学、准确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2. 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与评估。

3. 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与利用效率,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确保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合法合规,保障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三、建设内容1. 监测站点布局根据我国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需求,合理规划监测站点布局,确保监测站点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和连续性。

监测站点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各类环境要素,覆盖城市、乡村、重点污染源、生态敏感区等不同区域。

2. 监测设备与设施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确保监测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低维护成本等特点。

监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大气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土壤监测设备、噪声监测设备等。

同时,配备相应的设施,如采样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安全保障设施等。

3. 监测方法与技术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监测方法与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监测要素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化学分析、生物监测、遥感监测等。

同时,加强监测技术培训,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

4. 数据采集与传输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准确、高效传输。

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数据传输方式,确保监测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校验、质控,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快速处理、分析和评估。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挖掘监测数据价值,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精神,加快建成统一、高效、权威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全面设点、全省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总体要求,建立与新时期环境监管执法和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实现互联共享;监测与监管实现协同联动;生态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环境监测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初步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监测网络统一规划。

各部门环境监测网络按照相互衔接、互为补充、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建成覆盖全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涵盖水、大气、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全面满足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预警、考核、管理需求。

——监测数据互联共享。

实现各层级各部门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和环境统计数据互联共享,全省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数据综合分析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信息统一发布。

——预警应急全面加强。

形成以省级为龙头、市级为骨干的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体系,具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精确预报能力。

逐步实现重要水体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和风险预警。

初步掌握重点区域土壤及生态状况的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基本建立。

——监测监管协同联动。

建立环境监测与监察执法协同联动机制,实现现场同步监测与执法。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更好地运用于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干部离任审计、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领域。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一、前言
为了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生态环境
的监测和管理,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二、工作背景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等生态破
坏问题,着力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全面构建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监
测网络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
设还不够完善,监测数据总量不足、分辨率不高、信息化服务能力
偏弱,难以满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工作目标
1.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全面覆盖。

2.提高监测点分辨率,提升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

3.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方便各方数据的查询和利用。

四、工作方案
1.监测网络规划
根据国土资源检测结果、环境污染监测结果及相关调查评估结果,对确立518个生态环境监测站点进行选址规划,按照国土资源、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需求确定监测点类型、参数指标和监
测技术。

监测设备和技术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稳定性和重复性。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案第1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变化趋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构建科学、高效、精准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 构建覆盖全面、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2. 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3. 强化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为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原则1.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 重点突出、兼顾全面。

3. 科学布局、优化配置。

4.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三、监测内容1. 水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入海口等水质监测。

2.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城市空气质量、区域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监测。

3.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土壤污染状况、污染源监管、生态状况监测。

4. 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城市功能区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监测。

5. 生态系统监测:包括生态系统类型、分布、结构、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监测。

6. 应急监测: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开展应急监测。

四、监测网络布局1. 布局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特点、污染源分布、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布局监测站点。

2. 布局要求:实现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兼顾一般区域监测需求。

3. 监测站点: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监测站点。

五、监测能力建设1. 提升监测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

2. 加强监测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人才,提高监测能力。

3. 完善监测基础设施:配备监测设备、实验室设施、数据传输设施等。

4. 建立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监测数据可信度。

六、数据管理与信息发布1.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分析等一体化管理。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一、监测网络规划布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首先需要对整个监测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这一环节要充分考虑国家的地理特征、生态系统分布、污染源分布以及环境管理需求等因素。

规划布局过程中,需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技术手段,将各地区、各类型的生态环境纳入统一的监测网络中,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同时,要注重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生态环境之间的监测站点布局平衡,避免出现监测盲区和重复建设。

二、监测站点选址原则监测站点的选址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关键环节。

选址应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充分考虑站点的代表性、可达性、安全性以及长期稳定性等因素。

代表性指的是站点应能够反映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能够代表区域内同类生态环境的特点;可达性则是指站点应便于人员前往、设备运输和维护;安全性则要求站点应远离污染源和潜在的安全隐患;长期稳定性则是指站点应能够长期稳定地进行监测工作。

三、监测技术与设备选择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中,监测技术与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监测需求,选择适合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同时,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设备的可靠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还应考虑技术和设备的可操作性和维护性,便于日常管理和维护。

四、数据收集与传输体系数据收集与传输体系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

应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与传输机制,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体系,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规范的处理和分析。

在处理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标准化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全文印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26日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影响了监测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政府公信力,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明晰事权、落实责任。

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合作,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和权利。

健全制度、统筹规划。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监测网络。

科学监测、创新驱动。

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综合集成、测管协同。

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和共享,开展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四)建立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五)健全重点污染源监测制度。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必须落实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和相
关法律法规的监测要求。

国家重点监控排污单位要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法开展监督性监测,组织开展面源、移动源等监测与统计工作。

(六)加强生态监测系统建设。

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发射系列化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环境卫星后续星并组网运行;加强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实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大范围、全天候监测。

三、全国联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
(七)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和单位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要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

国家和地方建立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与发布机制,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将自行监测结果及时上传。

(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

加快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九)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

依法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渠道等,及时准确发布全国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状况监测信息,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

四、自动预警,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
(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

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预警水平,强化污染源追踪与解析。

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

加强土壤中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污染物监测。

提高辐射自动监测预警能力。

(十一)严密监控企业污染排放。

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提高污染物超标排放、在线监测设备运行和重要核设施流出物异常等信息追踪、捕获与报警能力以及企业排污状况智能化监控水平。

增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

(十二)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

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进行监测、评估与预警。

开展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特征污染物及危险废物等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

五、依法追责,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
(十三)为考核问责提供技术支撑。

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监测与评价结果,为考核问责地方政府落实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职责任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十四)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执法同步。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履行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职责,依托污染源监测开展监管执法,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
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和自动报警信息,实施现场同步监测与执法。

(十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

各级相关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技术规范开展监测,健全并落实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环境保护部依法建立健全对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的监管制度,制定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监测质量核查巡查力度,严肃查处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

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与保障体系
(十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

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条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

统一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生态、污染源、噪声、振动、辐射等监测布点、监测和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

增强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确保排污单位、各类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十七)明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承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等职能。

环境保护部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准确掌握、客观评价全国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监管重心下移,加强对地方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管理。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应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逐级承担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环境应急监测等职能。

(十八)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

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

在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等。

环境保护部要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有序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

(十九)强化监测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促进和鼓励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

鼓励国内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国产化;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促进国产监测仪器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监测科技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二十)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综合能力。

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相关规划,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完善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重点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等能力建设,提高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分析及现场快速分析测试能力。

完善环境保护监测岗位津贴政策。

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将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各项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