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养成教育_德育论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浅谈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国民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常常会看到,开学初一些名校门口家长、学生拥挤的场面,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家长们都想把孩子放进最好的学校去读书,为此哪怕付出很大代价也心甘情愿。
但是,很少有家长在孩子入学时会打听或者考虑这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得怎么样,孩子会不会在品行方面得到很好的养成教育。
要我说,德育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关键的环节。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和情操,可以使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当前中学生品行习惯现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美德,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天下,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让、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然而今天,众星捧月式的溺爱为孩子们创造了养尊处优的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及人才评价体系对学生重智育轻德育的偏颇;崇尚个性张扬的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使得一些孩子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狭隘自私、好高骛远、懒惰成性、行为邋遢、目无尊长、不讲礼仪、缺乏责任等不良习惯与意识。
礼貌与尊重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西,自强与自立距离他们越来越远,传统文明礼仪与美德严重缺失,这些品行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也严重影响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
具体来讲,当前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习习惯差。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目标,老师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老师管得严一点还能认真对待这门学科,完成相关的作业;老师稍有放松,就会懈怠偷懒,不交作业。
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趁老师不注意就说话聊天走神,甚至偷看小说、玩手机、传纸条。
部分学生晚上回家上网到半夜,作业就靠抄袭来完成。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例(优秀4篇)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例(优秀4篇)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篇一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对进行德育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其强制性等特点,使得学生容易对其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因此,学校应当适当的采取一些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通过育的方式,来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
二、传统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的弊端(一)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出现的原因1.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一些中考落榜、未能进入理想高中的学生。
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就需要有一种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
同时,这种管理制度必须要能够迅速的发挥作用。
因此,中职学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而班主任是这项制度的执行者,因此往往会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管理。
2.班主任对德育教育认识的偏差。
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但是,在大多数中职学校当中,班主任普遍认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正是由于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才使得班主任过分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重管轻育对德育教育的不良影响1.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中职学校当中,主要是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考核。
其中班主任是考核的主导,并由学生干部进行辅助实施。
而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考核当中,班主任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比较忽视。
因此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学生干部按照行为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评分。
然而,这样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动机不明确等行为。
进而将会导致过分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考核的结构,而忽视了学生行为的动机,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2.容易诱导学生产生功利主义。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通常是以量化制度的形式来进行的。
德育教育下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德育教育下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者:杨保斌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4期摘要:在中学的学习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其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而思想决定行为,而行为的积累形成习惯。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促进作用。
如果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学;学习习惯中学德育教学大纲指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及时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帮助其改正。
而学生更要主动配合教师,认识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时刻注意良好的学习行为的保持。
习惯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下意识的行为,中学德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把长期下意识的正确学习方式转化为对终身有益的行为习惯。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素质发展的成型时期。
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在之前的人生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主观意识。
但是他们由于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以及思辨能力的不足,甚至还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主要把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制能力进行培养,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运用知识的习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的运用,运用也能深化人们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应该重视课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实际中,解决生活中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的习惯大部分中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德育教育要重点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预习下节课本、主动扩展学习,并能在学习中自己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终身受益的习惯。
(三)严谨治学的习惯严谨治学就是要专心听讲,在紧跟教师的思路的同时也要善于思考,进而抓住知识重难点,坚实学习的基础,把知识变为能力。
论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知、 、 、 情 意 行统一起来 。养成教育 , 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身边 小事做
起, 从注重实践做起, 从学会做人做起 。道德其实就是在一 点一滴 的小事 中闪光或被泯 灭。 良好 习惯 的养成,就是利用 条件耐心指
三、 养成教育要分步实施
根 据不同年级、 不同年龄 确定养成教 育的训练 目标 、 内容 、 方 法。这样才能使养成教育收到实效、 落到实处。
和《 中学生 日常行为规范》 为养成教育提供 了依据 。 注重仪表 ”“ 、真诚友 爱、 礼貌待 人 ”“ 、 遵规 守纪 、 奋学习 ”“ 勤 、 勤劳
第三步 、 检查反馈 , 向 自 。通过教师考核监督、 走 律 学生值周检
查、 学生 日常行 为规范监督 岗, 以及文明学生评选等措施 , 及时检
验不 良行为给别人 、 自己带来的坏处 , 给 矫正与塑造同步进行 。这
内容上,对学生一天学习生活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在学
习、 礼仪等方面都有 明确的行 为准 则和制度 约束 , 时时刻刻有章可
循, 有规可依。这样 , 养成教育在 内容规划上呈现阶段化 、 次化 , 层 学校 有规划, 年级有重 点, 班级 有特 色 , 为强化 养成 教育提供 了前
一
生 的文 明礼仪规范 , 要求 学生用礼貌用 语 , 成“ 养 讲卫 生、 丢陋 习” 的文明习惯,塑造健康活泼的 良好形象 。从而使学生养成 自主管
理、 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
、
养成教 育要有章 可循 、 规可依 有
自尊 自爱、 ຫໍສະໝຸດ 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规范。 < 民道德建 设实施纲要》 公
提条件。
也是利用 学生 日常行 为所产 生 的后果对 学生进行道 德教育 中的 “ 自然教育法 ” 。二是针对 中学生 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 采取“ 言” 中训练和“ ‘ 行 中训练的方法, 能使学生的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三 是对 中等学生要极力上进 , 发扬优 点, 《 用 纲要》 缄 范》 和 严格要求
德育小论文范文
德育小论文范文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德育工作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健康、阳光、向上的心态,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注重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里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其次,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培养。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中的一言一行都应该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律意识,使他们在学校中做一个合格的学生。
再次,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
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自信心,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使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培养。
品德是人的灵魂,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友爱之情、正义之志,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注重对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培养,使学校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乐园。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论文
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当前,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逐渐受到广大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生活与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校携手,深化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初中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着中学生的未来,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养成不仅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保障也有益于学生自身修养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说是现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做人,在学校中加强初中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教育中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面临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平衡问题。
当前学校教育普遍把知识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来抓(尤其是初中阶段在学习生涯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对于知识之外的东西如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则关注很少。
主要表现在:1.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到位大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孩子体会不到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学校中也是互相攀比,缺乏上进心。
更有严重的现象是学生随地扔垃圾,不懂得谦让,在学校中不能得到行为上的指导与实践,在家庭中,家长也不能起到榜样作用。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重点问题,学生的日常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规范,2. 家长及学校教育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缺失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叛逆心强,父母大多都不在家,跟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缺乏行为养成教育,加上学习竞争异常激烈,大部分学校只以学生成绩评论学生好坏,关注的也是学生学习上的习惯,从而忽视了行为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1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不仅可以使其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还能提升学生思想深化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
学生的作文可以反映学生看待事物的立场以及思想等特点,如果要写作优秀的作文,教师就需要着重在中心思想和作文立意的新角度上对作文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有其准确的判断力。
借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与作文相结合的来教授,这样两者在互相渗透中达到互相影响的作用,潜移默化的使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积极和乐观健康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写到作文当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又增加了学生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将自身意见和想法总结,将自身真实想法和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加以引导,这样既能开发学生潜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对作文进行批改的时候,一要高度重视批改的作文,二要对学生作文进行评点时,将健康的思想融入其中,帮助并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思想品质,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凭借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靠其教学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从而达到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目的。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德育教育如果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就需要教师以教学手段为途径,正确树立德育思想,将书本上有关德育内容转变为教学知识,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学生思想当中。
中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心得周学文着名的教育学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今天我想说的是:孩子们需要班主任老表,率先垂范。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
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接触,,看侵袭,,,“南爱,合,中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中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
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
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
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
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2作则,才有说服力。
实践证明: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中学生养成教育
中学生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德育对中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同学们做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
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同学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着举世瞩目的变革。
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包括重利轻义、重己轻人等等。
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青少年群落,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
诸如爱惜粮食、打饭排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基础性文明行为,本是中学生应当身体力行的,但是如今不少中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减弱了。
这种基础文明滞后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来自生活的,更多的是属于教育自身。
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
中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中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素质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智力素养、文化素养、体育健康等方面,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人才。
本文将从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实施途径以及中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思想容易受外界影响,素质养成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素质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提供全面的、均衡的教育内容,学生可以得到道德观念的培养、智力素养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素质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素质养成教育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素质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认识世界的阶段,素质养成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提升心理素质。
那么,如何实施中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呢?学校应该健全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要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培养自己的素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学校应该强化体育教育。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魄、意志品质,提升团队协作和主动参与的精神。
学校还应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素质养成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多方位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全面培养。
当前,中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在我国的实施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素质养成教育仍然存在“功利化”倾向,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地区的学生缺乏良好的素质养成教育资源。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从政策上保障中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实施。
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小议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生的长期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缺一不可,只有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养成教育,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关键词: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文明行为”从广义上讲就是指所有的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的道德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生的长期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要抓好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当代中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首先,当代中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
如在家特别霸道,说一不二,听不进父母和长辈的教导,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
在家不干活,是典型的“小懒虫”,根本不没有做家务的意识;零化钱多,特别馋,有挑食、偏食、厌食的毛病;做事马虎,丢三拉四等问题。
其次,当代中学生学生存在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有的缺课、逃课,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上课看闲书,说闲话,玩手机短信,课后上网吧玩电脑游戏,考试作弊。
在家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没有养成用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有关高中德育论文范文一:浅论如何填补高中生德育空白篇一【摘要】高中生德育空白造成众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不健全。
文章试从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关心学生,以情动人;重视“偶像”的力量,多角度看问题;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悟化,直接影响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如何填补高中生德育空白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从古至今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学校教育的神圣职能。
鉴于当代中学生令人堪忧的道德现状,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来解决此重大问题?怎样使德育教育避免空洞的说教,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具体的实施,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是值得很多根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研究的问题。
在此,以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结合个人的教学感受,从语文这个学科的角度,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人们经常说,医生做错某件事,只会影响一个人;但一个教师,如果本身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平不足,那么影响的就是几十人,甚至几代人。
鉴于此,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你所教授的学生。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
”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踏踏实实的学习,我本人在工作中就早来晚走,在一些细节上也认真处理。
比如说,上高一时,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做值日时,有的学生就只是简单的扫地、擦黑板,讲桌上经常留下一层厚厚的粉笔灰,上课前我都会用毛巾把桌子擦干净在上课,一星期以后,每次去上课讲桌都是干净的。
所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教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就会慢慢地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关心学生,以情动人观点很老,效用不菲。
分班后,来了一位别班的学生,该生在教过他的教师的眼里:懒,不听课,天天都是趴在桌子上,成绩很差,基本被老师放弃。
德育论文(最新4篇)
德育论文(最新4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了德育论文(最新4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大家。
德育教育论文篇一论文题目:论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很有益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感运用;创设情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自身就是正学生。
教师要不段提高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少批评多表扬,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春风化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课不是单纯的素质训练课,我们要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情感目标,即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的认知系统,又要重视情感系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鼓励中增强信心,产生前进的动力。
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
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
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
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
小学生的情感分辨率不高,比较抽象的情感道理他们不易接受。
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爱要广、细、真诚、直接。
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热爱的感情,准确地、及时地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将老师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不断内化,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内驱力,极力自己努力学习。
加强养成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论文
加强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是以人的先天素质为基础,通过有利于受教育者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控制其发展的方向,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活动技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青少年基本生存能力为主旨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方式。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具体的工作。
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长期、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为此,我校把养成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突破口,坚持了在目标、制度、训练、活动、环境、评比、激励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目标导行,注重养成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单纯、热情、具有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得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也就是处在很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成熟或半成熟阶段,他们较难把握住自己,也很难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
根据这个特点我校提出了“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养成教育目标,围绕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特征,分年级确定了不同的养成教育内容。
1.在初一学生中进行“迈好中学第一步,做一个合格中学生”教育,重点在规范养成能力培养上下功夫。
2.在初二学生中进行“迈好青春第一步,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教育,重点在学习方法养成、道德品质养成上下功夫。
3.在初三学生中进行“迈好人生第一步,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教育,重点在理想、前途、职业选择指导上下功夫。
这三个第一步,在整个初中教育过程中要做到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贯穿整个学校教育之中。
二、制度约束,规范养成我校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养成教育的基本教材,又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中学生在校常规》和《学生奖惩制度》作为学校的大法,发给学生人手一册,每周必学。
其中“课堂常规”借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刻苦性和独立性;“日常生活常规”借以培养学生令行禁止,严明守纪的好作风;“文明常规”借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有修养、有礼貌的高尚情操。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作者:徐长荣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2期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学校一切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
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原则1、注重实践原则养成教育要注重实践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他们从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等做起,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群众性的团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自我教育、关心集体、自觉遵守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基础文明、道德、纪律等问题的监督与管理,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自觉抵制不道德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因地制宜的原则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教育,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的个体,而且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社会情况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家庭情况等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求最佳教育效果。
3、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伦理道德的核心是明是非、辨正恶,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水平人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
青少年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这一现实,道德教育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水准,人们的道德水准不可能超越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也不可能停留在一般人的思想觉悟水平上,应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逐步提高。
中学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中学教师德育论文范文中学教育担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它要求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中学教师德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教师德育论文范文一:中学教育中德育的重建一、德育重建将要面对的诸多问题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重建德育也同样会受这三方面的牵制,只有做到这三方面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学校环境因素对德育重建的影响首先,应试教育引发的重智轻德观念不利于德育重建。
其次,部分教师道德修养不高不利于学校德育重建。
再次,缺少可行的学校德育评估方案也是一个不利于德育重建的重要因素。
好多时候,德育工作只是停留在嘴上、纸上,没有渗透到工作中来,一直处于一种非常薄弱的环节,可有可无。
(二)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重生育,轻教育,最能形象地阐释目前的家庭教育的现状.现在家长每天只顾赚钱,觉得只要自己努力挣钱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做到了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数,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过分满足,逐渐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自私自利,缺乏独立性、责任感,更不要说孝道了。
(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德育,学校是主阵地,社会是大舞台.社会现象形形色色为学生不良品行的形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因为人们太善于自保、太注重明哲保身,显得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加的无能为力。
另外电视媒体以及娱乐传播也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很容易让学生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
二、学校德育重建的措施针对影响德育重建的诸多因素,重建学校德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经常性的进行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使德育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二)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不拘泥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增添新颖生动的德育素材。
德育论文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陈雅燕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到:“如果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最后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一个班就是一个大集体,如同一个温馨的家,那么班主任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良好班风的倡导者。
一个良好的班风对孩子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每个学生终生有益。
因为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对学校生活还很不熟悉,再加上学生年龄小,不懂事,自觉性较差,纪律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所以作为一年级班主任首先应从习惯的养成与常规入手。
我认为做好一年级的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学生课桌的摆放:桌椅摆放整齐,离开座位时凳子一律推到课桌底下,养成一下课就整理的习惯。
2、每一个课间要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准备齐全,放到课桌左上角,然后再出去玩。
3、上课时身体要坐直,做到全神贯注,专心听讲,学思结合,多感官并用,做到五到:心到、口到、眼到、耳到、手到,并且积极回答问题。
4、上课不可以随便乱讲话,有问题或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举手,老师允许方可发言并要起立。
5、写字姿势要做到“三个一”。
在强调写字的姿势时,我训练学生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6、在加强学生学习注意力时,我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口令:“一二三,坐端正”“小小手,抱端正”“亮眼睛,看老师”,我在班上反复训练,还把这些口令告诉任课老师。
7、一年级小学生最爱发言,老师问题一出,他们就高举小手“我我我”,甚至从座位上站起来,屁股撅得老高。
我就对他们说:“谁的手举得最端正,我就请谁来回答。
”此时我就教他们如何正确举手:左手放胸前,右手举旁边。
有些孩子你没有喊到他,他就一声长叹——“哎”,像泄了气的皮球,别人的发言也就与他不相干了。
这时我就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教育孩子们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不仅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着举世瞩目的变革。
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包括重利轻义、重己轻人等等。
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青少年群落,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
诸如爱惜粮食、打饭排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基础性文明行为,本是中学生应当身体力行的,但是如今不少中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减弱了。
这种基础文明滞后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来自生活的,更多的是属于教育自身。
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
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所有这些都是中学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实际能力的表现。
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主张充分说明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纪律教育的重要性。
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养成,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靠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一系列环境中通过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来养成。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养成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主渠道。
在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群众性团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自我教育、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自觉遵守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
让学生积极参与基础文明、道德、纪律等问题的监督与管理,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杜绝一些不道德行为而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校园精神文化由校园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是师生共享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文化传统、集体舆论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
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能使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修养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基础文明教育和养成教育。
中学生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