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学校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学校食品原料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e29c9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a.png)
学校食品原料控制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环境污染的日渐加剧,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学校作为集体饮食的场所,其食品安全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学校食品原料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学校食品原料控制要求进行分析。
一、食品原料选择与交易学校采购食品原料时,应根据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食品原料,严格按照食品生产和卫生标准要求选购食品原料,确保食品原料的品种、质量、数量、价格等符合相关政府规定。
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健全的食品原料检验制度,确保每一批食品原料都经过检查和审批,遇有发现不合格的食品原料要及时退货或者报废,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教育系统。
另外,学校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和相关证明。
二、食品原料储存与保鲜学校应当将食品原料储存和保鲜视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点。
因此,学校食品储存室的环境和设备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条件。
食品储存室应该具备防火、防渗、保湿、防潮、防虫等措施,储存系统应该分区间、分品种和分储藏容器进行分类储存。
为了保证食品原料的保鲜,应当制定相关的储存方式,例如使用保鲜膜、保鲜袋、真空包装等方法。
同时,学校应当对食品原料的储存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三、食品加工与制作学校的餐饮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制作过程,按照食品生产卫生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保证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过多的调料和添加剂。
采取尽量减少人为操作和人为污染的手段。
饭菜制作工具要有完善的清洗和消毒制度,确保制作过程卫生安全。
四、烹饪与销售在食品烹饪和销售过程中,学校应当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调配饮食量,避免食品浪费。
烹饪后的食品应保持在适当温度,防止菌群滋生。
销售过程中,要把食品原料和做好的食品分开展示,确保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学校食品原料的控制对于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至关重要。
学校食品原料储存、加工、烹饪和销售环节,都必须要严格遵照食品卫生标准要求进行控制。
卫生监督要点
![卫生监督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a55b3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b.png)
卫生监督要点卫生监督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预防疾病、维护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卫生监督的要点。
一、食品卫生监督1、食品场所要求:食品场所的所在地应符合卫生要求,设施设备应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温度、湿度、通风等应保持适宜水平,有利于食品的质量安全。
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应定期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食品原料控制:食品原料应符合卫生要求,如新鲜、无异味、适宜温度等。
对于食品原料的加工、储存应按照标准进行。
3、食品制作环节需控制:制作食品环节要进行严格控制,如食材清洗、灭菌、烹饪等,要求全部符合标准程序。
此外,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完善现场卫生控制措施。
4、食品储存要求:食品的储存应保持相对干燥、通风、无异味等基本要求。
并需要按照食品的特性及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决定食品的存储时间,同时注意食品的防腐、防霉、防虫等措施。
1、卫生设施环境:医疗机构的卫生环境应符合卫生安全标准,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卫生环境设备标准,安装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定期保养维护,保证设备安全、管道畅通、功能正常。
2、医疗人员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严格实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并对所有从业人员开展身体检查。
对医务人员合理分配工作,做好节制加班。
在公立医院中,职业医师资格应做到“证明在任、执业在岗”。
3、医疗废弃物管理:医疗机构的废弃物产生、运输、处理、储存等要按照规定进行。
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存储,并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不得将医疗垃圾放入普通垃圾桶中。
4、医疗安全防范:医疗机构需完善急救、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做到应急处置、稳妥、快速高效。
此外需要排除安全隐患,强化内部安保管理,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公共场所是人们活动、集会、休闲的场所,所以卫生工作实施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对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需注重以下要点:1、环境卫生: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与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
食品原料控制管理制度
![食品原料控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1fe6e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b.png)
食品原料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公司制定了食品原料控制管理制度,以规范原料采购、储存、使用及监控等相关工作,提高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二、原料采购1. 供应商评估(1)公司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对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包括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相关资质认证等。
(2)对新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供货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3)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交货准时率、服务质量等指标。
2. 原料采购(1)明确原料采购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对原料进行清单登记,包括名称、规格、品牌、供应商等信息。
(2)采购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等情况,确保原料来源合法合规。
(3)采购人员要定期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原料的生产情况、质检报告等信息。
三、原料储存1. 原料接收(1)接收原料时,仔细检查货物的外观、包装,确保没有受到外来污染。
(2)对接收的原料进行收货检验,包括外观、气味、色泽等质量指标。
2. 原料储存(1)设立原料专用存储仓库,储存环境要符合原料要求,避免受潮、受阳光直射等。
(2)对储存的原料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原料存放情况、保存期限等,确保原料的质量安全。
3. 物料齐全(1)定期盘点原料库存,检查原料的数量、质量,做好库存记录。
(2)及时补充、更新原料库存,确保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原料供应。
四、原料使用1. 原料准备(1)在使用原料之前,对原料进行检查,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按照配方要求,进行原料的称重、分装等操作,避免误用或浪费。
2. 原料加工(1)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控制原料的加工温度、时间及其他参数。
(2)加工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3. 原料残留处理(1)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残留的原料,避免交叉污染。
(2)对原料残留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e6289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3.png)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原料的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并严格执行食品原料的控制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食品原料的选择与采购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食品原料是保证食品品质的基础。
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需要和相关法规要求,选择适宜的食品原料供应商。
为了确保原料质量的一致性,食品企业应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并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同时,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在采购食品原料时,企业应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检测,确保原料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的质量要求。
同时,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原料的生产和加工情况,确保原料的质量可控。
二、食品原料的存储与保存食品原料在存储和保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品质下降或者产生安全隐患。
为了减少原料的质量损失和避免食品安全风险,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原料存储和保存管理规定。
首先,企业应对原料进行分类存储,并建立相应的标识和记录系统。
对易腐烂的原料应进行冷藏或冷冻保存,避免其受潮、变质或滋生微生物。
而对于干燥的原料,则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场所,避免受潮、虫害等。
此外,在存放原料时,应与有毒有害物品隔离存储,防止交叉污染。
确保原料保存质量的同时,企业还应定期对库存原料进行检查和抽检,及时发现质量异常并进行处理。
三、食品原料的加工与检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检验是确保食品品质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首先,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明确原料加工的流程和要求。
加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加工温度、时间等措施,保证原料的营养成分和质量不受损害。
同时,应加强食品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卫生洁净。
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料检验制度。
除了对进货原料进行检验外,还应在加工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抽检和监测,以确保加工过程中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料,企业应及时进行处置,避免继续使用或投入加工。
4.原料控制要求(参考式样)
![4.原料控制要求(参考式样)](https://img.taocdn.com/s3/m/2f29d3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8.png)
原料控制要求(参考样式)
一、禁止采购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4.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食品添加剂。
5.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原料,诸如河豚鱼、鲐鱼、青条鱼、金枪鱼、毛蚶、织纹螺、荔枝螺、泥螺、狗肝、鲨鱼肝、青鱼胆、野生蘑菇、杏仁、枇杷仁、木薯、发芽土豆、牲畜甲状腺及其它不明动物的器官、组织和腺体。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或者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二、禁止加工制作的食品品种
1.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2.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
第 1 页共 5 页。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f4ac7d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6.png)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学校食品生产的基本义务是生产安全的食品.保证食品安全,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生产过程提出控制要求,并有效实施,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在食品生产过程环节中应当加强对原料、生产关键环节、检验、运输及交付的控制。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一)原料采购控制有效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物料的采购和使用,确保物料合格是保证最终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
食品采购应根据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采购原料,根据学校自身的监控重点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物料合格。
查验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提供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需有检验记录。
(二)原料验收控制在原料验收控制方面,可现场查验物料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合格物料的能力,包括硬件条件和管理.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物料合格证明文件,如生产许可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卫生证书等,并对物料进行验收审核。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的要求:1.国内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添加剂生产原料,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2.供货者名称与原料产品标签生产商息一致,相关证照有效期内;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与所购原料批次一致.3。
合格证明文件应包括批检、型式检验等,批检必需逐一对应,型式检验频次和要求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施行。
4。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应当查验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对应批次的有效检验检疫证明.5。
从流通经营单位(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确认其资质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6.从农贸市场采购的,该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该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食品原材料及加工过程食品安全管理要点
![食品原材料及加工过程食品安全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e6f4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8.png)
食品原材料及加工过程食品安全管理要点食品原材料的食品安全管理1、原材料的食品安全要求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食品生产中使用的所有原辅料必须符合食品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
参考时应优先使用国标,无国家标准时,依次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执行。
食品原材料除了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外,还应新鲜无污染,以保证食品的质量。
2、原材料的采购食品企业要求采购的原辅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食品安全标准或规定,必须采用国家允许的、食品级的添加剂;食品原材料采购时,应按照国家和企业有关的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企业食品安全规范对供应原材料的厂家进行食品安全考察和认证,作为食品原辅材料定点供应厂家,并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使供应商与企业共同承担保障食品食品安全质量的责任。
3、原材料的运输原材料的运输工具等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应具有防雨防尘设施,根据原料的特点和食品安全需要,易腐食品应具备保温、冷藏、保鲜等设施。
运输作业应防止污染,生熟食品分车运输,要轻拿轻放,不使原料受损伤,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
要建立食品安全制度,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洁净、卫生、安全。
运输冷冻和冷藏食品必须有保温、冷藏设施,长距离运输时,其温度上升不得超过3℃。
4、原材料的验收根据国家和企业有关食品安全标准与规范的要求,对所有购进的原辅料进行严格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检查,对于不合格原材料拒绝验收。
原材料验收人员应具有简易鉴别原材料质量、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进行原材料检验时应按该种原材料质量食品安全标准或食品安全要求进行,认真核对货单(产品名称、数量、批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保质期、产地及厂家等),检查该产品的食品安全检验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检查货物的食品安全状况,对冷冻食品要注意检查产品是否有解冻现象。
5、原材料的贮存食品从原料进货到制成品的各个环节,适当的贮存是十分重要的,工厂应设置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原材料场地和仓库。
根据业务需要,食品仓库包括干货库、冷藏库和冷冻库。
学校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学校食品原料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d3b6a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7.png)
学校食品原料控制要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对于食品原料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学校作为一个需要提供给学生大量食品的场所,必须对食品原料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下面将就学校食品原料控制的要求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学校食品原料的采购必须从正规渠道进行。
学校应该与经过认证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食品原料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同时,学校应该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查,确保其在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
只有优质的供应商才能够提供优质的食品原料。
其次,学校食品原料的储存要求严格。
食品原料必须存放在卫生、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污染等情况发生。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储存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原料的检验、入库、出库等环节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同时,学校应该定期检查和清理储存设备和场所,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第三,学校食品原料的检验和检测应该全面、严格。
学校应该建立食品原料的检验和检测制度,对每批次的食品原料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学校可以委托专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也可以自行建立检验实验室进行检测。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需要确保检验和检测的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学校食品原料的加工要求科学合理。
学校应该建立食品原料加工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培训员工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加工。
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操作环境的卫生条件,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
同时,必须按照食品安全的原则和要求,进行适当的加工和保存,以保持食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最后,学校食品原料的销售和供应要求透明公开。
学校应该将食品原料的相关信息如供应商名称、食品原料名称、采购日期等,进行记录并备查。
在供应环节,学校应该标明食品原料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方便学生和家长进行选择和了解。
同时,在供应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投诉和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安全要求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安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23768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2.png)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安全要求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也随之增加。
本文将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环境要求、食品原料的安全要求和工艺控制三个方面来讨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一、环境要求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环境要求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和脏污。
地面和墙壁应采用易清洗的材料,保持干燥和无菌状态。
其次,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确保空气流通,降低污染物浓度。
以及使用合适的照明设备,以确保操作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到操作区域,并减少误操作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应有足够的大小和布局,以确保食品的流动和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最后,加工工具和设备应保持清洁和整洁,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二、食品原料的安全要求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最终食品的质量。
因此,对食品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有严格的安全要求。
首先,食品生产企业应从合法渠道购买食品原料,并保证原料供应商具有相关资质和证书。
其次,食品原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受污染的原料。
同时,应对原料进行检验和留样,确保其质量安全。
另外,对于特定食品,如肉类、水产品等,还需要进行常规的检测,以确保不含有有害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
最后,在食品原料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避光和防虫等措施,以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三、工艺控制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确保生产设备的完好和操作人员的技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对于关键设备,如高温杀菌设备、冷冻设备等,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同时,应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最后,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食品原料控制管理要求
![食品原料控制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422be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c.png)
食品原料控制管理要求
食品原料控制管理要求如下:
一、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索票、验收以及台帐记录保管等工作。
所有的台帐必须妥善保管并随时可供查验。
二、原料采购选择的供货者必须具有相关合法资质,并建立供货者评价和退出机制。
对供货者的食品安全状况等进行评价,并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供货者。
对于大宗食品,必须建立固定的供货者,并签订供货协议,明确各自的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
三、采购食品时,必须按照要求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其他合格证明。
同时,必须索取并留存经营者加盖公章(或负责人签字)的购物凭证,并对食品的外观和温度进行查验。
四、不得采购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食品原料贮存必须做到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10cm存放食品。
散装食品贮存位置必须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内容,并使用密闭贮存。
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必须按照标签明示的保存条件贮存。
食品原料采购如何进行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
![食品原料采购如何进行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58bed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6.png)
食品原料采购如何进行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在食品行业中,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质量控制不仅涉及到产品的品质,还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企业的声誉。
本文将介绍食品原料采购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所采购的食品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1. 确定质量标准在进行食品原料采购前,首先需要明确所需的质量标准。
这包括了食品原料的外观、味道、香气、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标准应以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并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进行具体规定。
2. 寻找可靠供应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是保障食品原料质量的关键。
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找到合适的供应商:2.1. 查阅资质和认证:供应商是否拥有相关的生产或者质量管理认证,如ISO9001、HACCP、BRC等,这些认证可以证明供应商具备一定的质量控制能力。
2.2. 考察生产工艺:了解供应商的生产工艺、设备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能够符合质量要求。
2.3. 参考口碑和评价:了解供应商的信誉和口碑,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客户评价等方式进行了解。
3. 建立合理的采购合同进行食品原料采购时,建立合理的采购合同具有重要意义。
合同应包含以下要素:3.1. 产品规格:明确所需的食品原料的规格,包括重量、尺寸、颜色等。
还可以指定特定的产品特征,如糖分含量、果汁浓度等。
3.2. 交付条件:确定供应商的货物交付方式、时间和地点,确保货物按时到达并符合要求。
3.3. 质量要求:明确所需食品原料的质量标准,包括检验方法、限量要求等。
同时,在合同中也可以规定相关的处罚机制,以保证供应商对产品质量负责。
4. 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食品原料采购过程中,应加强对食品质量的控制,以确保采购到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以下是几个关键环节:4.1. 抽样检验:根据采购合同和质量标准,对每批食品原料进行抽样检验。
抽样应遵循相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4.2. 检验报告:对抽样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并向供应商呈报检验报告。
原料和过程控制要求原辅料贮存和食品加工烹饪控制要求制度
![原料和过程控制要求原辅料贮存和食品加工烹饪控制要求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fe501ca58fb770bf68a559c.png)
原辅料贮存制度1、贮存场所、设备应该定时清扫, 保持清洁, 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 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具。
常常开窗或用机械通风设备通风, 保持干燥。
2、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存放食品。
分隔或分离贮存不一样类型食品原料。
3、在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除外)贮存位置, 应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内容, 宜使用密闭容器贮存。
4、根据食品安全要求贮存原料, 并应建立严格统计制度来确保不存放和使用超期食品或原料, 预防食品腐败变质。
有明确保留条件和保质期, 应根据保留条件和保质期贮存。
保留条件、保质期不明确及开封后, 应依据食品品种、加工制作方法、包装形式等针对性确定适宜保留条件和保留期限。
5、立刻冷冻(藏)贮存采购冷冻(藏)食品, 降低食品温度改变。
冷冻贮存食品前, 宜分割食品, 避免使用时反复解冻、冷冻。
冷冻(藏)贮存食品时, 不宜堆积、挤压食品。
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分柜存放。
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 不得在同室内存放, 杜绝生熟混放。
6、用于保留食品冷藏冷冻设备, 宜贴有显著标识并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 并定时校验, 方便于对冷藏、冷冻设备内部温度监测。
冷藏、冷冻设备应定时除霜、清洁和维修, 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成要求并保持卫生。
7、遵照优异、先出、先用标准, 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立刻清理腐败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超出保质期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未经查验票证食品不得验收入库。
食品加工烹饪控制要求一、粗加工与切配操作规程1、加工前应认真检验待加工食品, 发觉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她感官性状异常, 不得加工和使用。
2、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 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 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 必需时消毒处理。
破蛋后应单独存放在暂存容器内, 确定禽蛋未变质后再合并存放。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食材来源及原料控制要求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食材来源及原料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6d7a0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b.png)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食材来源及原料控制要求在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中,食材来源及原料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因此必须严格把控食材的来源和原料的质量。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食材来源及原料控制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在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中,食材的来源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选择正规、合法的食材供应商,确保食材来源的合法合规。
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应该选择有信誉和品质保证的食材供应商,并对食材的新鲜度进行严格把控。
另外,在食材来源方面,幼儿园也要注重地域特色和季节性,选择符合当地口味和季节性的食材,以保证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除了食材的来源外,幼儿园在原料的控制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
首先是对原料的检验和验收,幼儿园应该建立严格的原料检验标准和流程,确保所有原料都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其次是原料的储存和保管,幼儿园要确保原料的储存环境干净整洁,温度适宜,防止原料受到污染和变质。
另外,幼儿园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原料使用记录和追溯制度,确保原料使用的安全和合理。
总结来说,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食材来源及原料控制要求非常严格。
只有严格把控食材的来源和原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幼儿园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在日常管理中,幼儿园要加强对食材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食材的检验和储存,建立完善的记录和追溯制度。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吃到安全、健康、营养丰富的食品,健康成长。
在我个人看来,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食材来源及原料控制要求至关重要。
作为孩子的第一道防线,幼儿园食品的安全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
幼儿园必须严格把控食材的来源和原料的质量,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幼儿园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深入了解了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中食材来源及原料控制的要求,并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6de46f5284ac850ad024268.png)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学校食品生产的基本义务是生产安全的食品。
保证食品安全,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生产过程提出控制要求,并有效实施,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在食品生产过程环节中应当加强对原料、生产关键环节、检验、运输及交付的控制。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一)原料采购控制有效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物料的采购和使用,确保物料合格是保证最终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
食品采购应根据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采购原料,根据学校自身的监控重点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物料合格。
查验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提供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需有检验记录。
(二)原料验收控制在原料验收控制方面,可现场查验物料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合格物料的能力,包括硬件条件和管理。
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物料合格证明文件,如生产许可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卫生证书等,并对物料进行验收审核。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的要求:1.国内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添加剂生产原料,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2.供货者名称与原料产品标签生产商信息一致,相关证照有效期内;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与所购原料批次一致。
3.合格证明文件应包括批检、型式检验等,批检必须一一对应,型式检验频次和要求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实施。
4.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应当查验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对应批次的有效检验检疫证明。
5.从流通经营单位(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确认其资质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6.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食品食材质量控制方案
![食品食材质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8938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4.png)
食品食材质量控制方案1)猪肉类:肉联厂,要求必须是放心肉,交货时需配有动物卫生检疫及屠宰证明,去除筋、杂物,肉质鲜嫩,不注水,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于鲜猪手脚等;必须去除一切杂毛污物,无异味,交货以干净、新鲜、大小适中为标准。
2)牛肉、羊肉类:肉联厂,要求有动物卫生检疫及屠宰证明,去除筋、杂物,肉质鲜嫩,不注水,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肉类配送采用当日采购、当日配送的原则。
采购的肉类检查合格后,直接装入冷藏车,利用冷库车的挂钩悬挂,不接触车壁,调节好温度,然后直接配送至客户指定地点,由客户验收。
1.2蔬菜配送我公司有长期合作开发的蔬菜供应基地,蔬菜基地采用有机肥种植,不使用化肥、农药,包管蔬菜属于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
蔬菜类配送采用当日采购、当日配送的原则。
当客户下达订单后,我公司采购经理将携同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蔬菜供应基地,现场采摘所需要的蔬菜,不采摘过熟或欠熟的蔬菜,采摘完毕后由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清水清洗,包管菜面干净、无明显泥土、无黄叶、枯死叶、无虫、无杂质。
清洗完后,采用洁净的保鲜筐盛装,按统一标准安排,码放整洁、无破损、大小基本统一,然后装入干燥、整洁的面包车,直接配送至客户指定地点。
1.3鸡蛋配送我公司有固定养鸡场合作伙伴,该养鸡场养殖技术先进科学,具有政府监督所检疫章的动物检疫证明,产出的鸡蛋质量合格。
我公司定期采购鸡蛋进行存储,以备客户所需。
我公司有专门的鸡蛋存储仓库,我公司采用以下措施保障鸡蛋质量:1)采购回来的鸡蛋入库前,先利用醋液对鸡蛋表面进行清洗。
2)对仓库进行消毒,保证仓库的干净、卫生。
3)仓库每天通风10小时以上,保证蛋壳无霉点现象。
4)利用控温设备,将仓库温度控制长期控制在5℃~6℃,保证鸡蛋品质无异常,不会出现发黑发臭现象。
5)利用臭氧定期对鸡蛋进行消毒。
客户下单后,我公司立刻组织人员进行装箱作用。
我公司采用木箱包装鲜蛋,保证木箱结实、清洁、干燥,鸡蛋放入蛋托中,蛋的小头朝下,大头朝上,呈倒立状态。
幼儿园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制度
![幼儿园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48c3f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9.png)
幼儿园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制度
哎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幼儿园的饭菜可都是有大讲究的!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讲讲这幼儿园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制度。
咱就先说说这买菜的事儿。
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不会随便去菜市场乱买一通,那得精挑细选!就像咱搭积木,得选最好最合适的那块,买菜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他们会找那些新鲜的、没坏的菜,不会买那种看着就没精打采的。
你想想,如果买了不新鲜的菜,做出来的饭能好吃吗?能让咱们吃得健康吗?
还有那买肉,更是得小心谨慎!不能是坏了的、臭了的肉,得是那种红红的、有弹性的好肉。
这就好比咱们选玩具,得选那种结实好玩的,不能选一玩就坏的,对吧?
再说说这粮食,大米、面粉啥的,那也得是质量上乘的。
要不然做出来的饭不香,咱们小朋友能愿意吃吗?
幼儿园的叔叔阿姨们还会特别注意食品的保质期。
这就跟咱们等动画片一样,得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过了时间就看不到啦。
食品过了保质期可就不能吃啦,会肚子疼的哟!
有一次,我就听到老师和买菜的叔叔说:“这菜可一定要新鲜,咱们可不能让小朋友们吃坏肚子!”叔叔连连点头说:“放心吧,一定不会!”
还有呀,幼儿园会严格检查送来的食品原料,就像警察叔叔检查坏人一样仔细。
一旦发现有不好的,马上就给退回去。
你说,幼儿园为了咱们能吃得健康,是不是费了好多心思?所以咱们也要珍惜,好好吃饭,这样才能长得高高的、壮壮的!
总之,幼儿园的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制度就是为了让咱们吃得放心,健康快乐地长大!。
食品原材料控制要求
![食品原材料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438bfcbbceb19e8b9f6ba39.png)
食品原材料控制要求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原料安全控制》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原料安全控制 Food Quality and Safe 课程编码:02121010 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一、前言1、课程性质《食品原料安全控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从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实际出发,按现代食品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从微观到宏观、从实践到理论介绍了食品加工原料的安全控制问题。
食品原料安全控制是一门应用学科,主要是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在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的应用,以便于更好地控制源头,管理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在实际分析中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相结合,所以综合性较强。
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影响食品原料安全的因素并利用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对这些安全因素进行管理、控制,改善和提高我国食品原料安全性管理水平。
3、教学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教育,多媒体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开展阅读、作业、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本课程是一门较为成熟的食品专业学科,也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课本知识以外,还特别注意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食品工业发展的前沿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并与学生分享之。
同时,教师与学生大规模的互动,积极开展交流与讨论,结合时下食品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辩论等,并综合开展阅读、作业、讨论和课程论文。
4、先修课程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等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绪论主要介绍《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内容和所涉及到的学科分支。
本章要求掌握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研究的对象及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食品原料安全现状及食品原料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教学目标:本章要求掌握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研究的对象及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食品原料安全现状及食品原料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食品生产企业对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控制措施
![食品生产企业对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f10be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6.png)
食品生产企业对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控制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食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成为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食品生产企业对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一、原辅料的控制措施1. 供应商选择食品生产企业在选择原辅料供应商时,应该充分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和资质。
合格的供应商应该具有相关资质认证,确保其生产的原辅料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食品生产企业还可以通过考察供应商的生产设施和质量管理体系,来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可靠性。
2. 原辅料检验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辅料检验制度,对进货的原辅料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原辅料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感官指标,以及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等理化指标。
通过检验,可以确保原辅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和可靠性。
3. 原辅料储存储存是原辅料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原辅料储存制度,对原辅料进行分类、分区存储,并定期进行清点、清理和消毒工作。
对于易受污染的原辅料,还应采取防潮、防尘、防虫等措施,确保原辅料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或污染。
4. 原辅料使用在使用原辅料时,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调换原辅料。
对于需要进行加工处理的原辅料,要确保加工工艺符合卫生要求,不得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
二、包装材料的控制措施1. 包装材料选择食品生产企业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该考虑包装材料与食品的接触安全性、耐热性、耐湿性等因素。
还要考虑包装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包装材料。
2. 包装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包装材料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包装材料的外观、尺寸、印刷质量等指标,确保包装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3. 包装生产过程控制食品生产企业应关注包装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范,确保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或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学校食品生产的基本义务是生产安全的食品。
保证食品安全,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生产过程提出控制要求,并有效实施,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在食品生产过程环节中应当加强对原料、生产关键环节、检验、运输及交付的控制。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一)原料采购控制有效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物料的采购和使用,确保物料合格是保证最终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
食品采购应根据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采购原料,根据学校自身的监控重点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物料合格。
查验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提供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需有检验记录。
(二)原料验收控制在原料验收控制方面,可现场查验物料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合格物料的能力,包括硬件条件和管理。
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物料合格证明文件,如生产许可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卫生证书等,并对物料进行验收审核。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的要求:1.国内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添加剂生产原料,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2.供货者名称与原料产品标签生产商信息一致,相关证照有效期内;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与所购原料批次一致。
3.合格证明文件应包括批检、型式检验等,批检必须一一对应,型式检验频次和要求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实施。
4.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应当查验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对应批次的有效检验检疫证明。
5.从流通经营单位(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确认其资质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6.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7.从超市采购畜禽肉类的,应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从批发零售市场、农贸市场等采购畜禽肉类的,应索取并留存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以及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三)投料的控制首先在投料前确保所需物料是依照其特性分类存放,特别是对温度、湿度等有要求的物料。
超过保质期的物料不得用于生产。
使用的原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或)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得将任何危害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添加到食品中。
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提取物或特定部位,不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和卫计委公布的新资源食品名单中,应当先经过卫生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建立和保存生成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成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二、生成工序、食品添加剂、设备、贮存、包装等生成关键环节控制(一)生产工序的控制食品原料在加工前宜进行感官检验,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项目指标异常的,不得使用,只应使用确定适用的食品原料。
炊事员在加工前应洗手消毒、戴口罩等进入工作区,未经更衣、洗手消毒不得进入厨房加工饭菜。
(二)食品添加剂的控制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检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食品添加剂的贮藏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
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必要时应根据食品添加剂的特性确定出货顺序。
(三)设备的控制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5.2中规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与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的设备与用具,应使用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的材料制作,并应易于清洁和保养。
用于监测、控制、记录的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记录仪等,应定期校准、维护。
应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即食记录。
(四)贮存的控制贮存物料时,应依照物料的特性分类存放,对有温度、湿度等要求的物料,应配置必要的设备设施。
物料的贮存仓库应有专人管理,并制定有效的防潮、防虫害、清洁卫生等管理措施,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的物料。
有贮存要求的原辅料仓库,应有温湿度记录。
原辅料有进出库和领用记录。
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必要时应根据不同食品原辅料的特性确定出货顺序。
(五)包装的控制采购食品包装材料、容器等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实行许可管理的食品相关产品还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
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运输食品相关产品的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并能提供必要的保护,避免污染食品原料和交叉污染。
食品相关产品的贮藏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相关产品。
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盛装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的包装或容器,其材质应稳定、无毒无害,不易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食品包装材料进入生产区域时应有一定的缓冲区域或外包装清洁措施。
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一)检验的控制检验是验证食品生产过程管理措施有效性、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验、企业可及时了解食品生产安全控制措施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企业对各类样品可以自行检验,也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企业开展自行检验应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试剂、标准样品等,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各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
检验人员应具备开展相应检验项目的资质,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开展检验工作。
为确保检验结果科学、准确,检验仪器设备精度必须符合要求。
企业委托外部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时,应当选择获得相关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
企业应妥善保存检验记录,以备查询。
(二)检验的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7.2中规定,食品原料加工前宜进行感官检验,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检验;检验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项目指标异常的,不得使用;只应使用确定适用的食品原料。
9.1中规定,应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自行检验应具备与所检项目相适宜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有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按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检验仪器设备应按期检定。
实验室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各项检验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应建立产品留样制度,及时保留样品。
应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原料控制情况等因素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以有效验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净含量、感官要求以及其他容易受生产过程也难怪影响而变化的检验项目的检验频次应大于其他检验项目。
同一品种不同包装的产品,不受包装规格和包装形式影响的检验项目可一并检验。
四、运输和交付控制做好对运输和交付的控制。
应建立和执行仓储、运输和交付制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根据食品的特点和卫生要求,选择适宜和贮存和运输条件,必要时应配备保温、冷藏、保鲜等设备设施。
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或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降低食品被污染的风险,确保交付的食品是安全的。
贮存不当易使食品腐败变质,丧失原有的营养物质,降低或失去应有的食用价值。
科学合理的贮存环境和运输条件是避免食品污染和腐败变质、保障食品性质稳定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根据食品的特点、卫生和安全需要选择适宜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贮存、运输食品的容器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避免食品污染的风险。
食品控制过程要求(一)食品采购1. 制定食品采购计划。
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 选择供货商。
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 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 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
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 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 对食品进行查验。
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 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1. 因公司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公司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 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
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 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 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
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 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
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 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
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 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
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8. 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
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运输1. 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2. 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3. 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密闭容器装运。
不得把直接入口的食品堆放在地面或与需要加工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在一起,防止直接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
(四)食品使用1. 每天对商家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
炊事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使用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 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炊事员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 用于食品盛放的容器、盛放的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4. 炊事员使用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 炊事员使用散装、裸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设施,防止食品被二次污染。
6. 使用食品的情况应建立食品使用台帐备查,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1.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政府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