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ppt..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分析思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A (本体)比作B(喻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A(本体)……(结合句意分析本体和喻体)的 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 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
分析思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A人格 化(将A比作人),赋予A以人的动作(情态、 行为、心理、情感、神态、语言等),形象生动 地写出了A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 (jǔ jǔ)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 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 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 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 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 肝肠寸断。
C.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D.诗歌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 想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全是写实景,动静结合。并不是虚实结合。
4.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整篇营造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意境。 B.前三句写景,为后文作铺垫。 C.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甚是感人。 D.手法上对比映照,化动为静,缠绵悱恻。
四时美景

1《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 《雨的四季》—刘湛秋
4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文学常识巩固
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 (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课件(共21张PPT).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课件(共21张PPT).ppt

展开联想和想象
根据眼前的所见、所闻,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能 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展现很深的 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朱自清《春》中,“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 儿。”作者看着春花想到秋实--满树的“桃儿、杏儿、梨儿”,着实让人过足了喜 获水果丰收之瘾。这样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绘的视野,更从另一角度渲染了春花的 可爱。
注重积累和提炼
有意识地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及时地记录下来,然 后把观察到的东西加以提炼,写成观察卡片或观 察日记,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如刘湛秋《雨的四季》中,就通过对不同季节的雨的长期观察,提炼出春雨清新甜美 、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绘制出了一幅幅秀丽的图 画。
写作实战
片段写作1
养成写日记或随笔的习惯,将日 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情绪变化、 有趣见闻记录下来,培养对文字 的敏感度和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放慢脚 步,用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 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世界,注意那 些平时可能忽略的细节。
记录观察结果:随身携带笔记本 或使用手机便签,随时记录下观 察到的有趣现象、人物特征、环 境氛围等,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嗅觉 触觉 听觉、视觉
①从嗅觉、触觉的角度写秋天到来的变化。 ②从听觉、视觉、嗅觉的角度写秋天的蝉鸣、落叶及花香。
③把桂花比作小太阳、繁星雨滴,形象地写出桂花之美。
嗅觉
触觉
听觉
视觉
范文赏析
天气渐渐凉了,秋天的脚步悄无声息地来了。 夏日的燥热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空气里弥漫着一丝清凉的味道,风轻悄悄地 拂过耳边,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小树林,清脆的蝉鸣在上空回荡,时而整齐划一,时而此起彼落,奏着秋 天的赞歌。地上落着一层银杏叶,像剔透的小扇子,走上去还沙沙地响。“金桂花开香 十里”,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淡淡的香甜。@满树的桂花聚在枝头上,一簇一簇的,在阳 光的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像小太阳,像点点繁星,有时散落的花瓣随风一起飘下,又 像金色的雨滴。 (作者:钟绘霖)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单元教学导引
第三,本单元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 础内容,应该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思想感情的把握、艺术技巧的 分析等,都以对语言的揣摩品味为基础。具体而言,可以在朗读和 默读时提示语言积累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名篇、名段、名句, 并尝试在写作文时自然而然地引用;还可以在赏析这些优美文句时, 提示学生借鉴模仿,吸收化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单元教学导引
第四,处理好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首先,要注重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感受古诗词的声韵 之美;其次,要疏通文句,让学生准确理解诗意,感知形象,但不要 求索过深,而是要避免琐碎分析,以整体感悟为主;最后要提倡背诵 积累,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写一些评点、赏析文字。学生在小学阶 段学古诗文较少,刚升入初中时要求不宜过高。要多用启发教学, 避免灌输式教学;可先让学生谈感受、理解,再落实到文字(文字宜 简宜精,不宜繁)。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单元内容概说
三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
1 家名篇。朱自清的《春》,以生动
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 写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老舍的 《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一个 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貌;刘湛秋 的《雨的四季》,则不限于一时一 地,而是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 彩的雨的形象。
四首古代诗词,或观沧海,
单元教学导引
第二,本单元的朗读能力训练也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在小学已经训练 过朗读,现在升到初中,应该进一步提升朗读能力,变朗读为美读。前三篇现 当代散文的朗读教学,首先务求字音准,读大声,继而要求读流畅,并发挥联 想和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中。读古代诗歌要读得慢些,吐字要清晰,要读出 古代诗歌的音韵美感。
(三)
引导学生用心 感受家庭生活和校 园生活,捕捉美好、 有趣、有意义的瞬 间,记录自己的感 受体验,提高其写 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6张PPT)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人说等起毒修 冬辞,日手尤法其相的是作中比用国。北较方的后寒冬,,脑给海中人浮现的的多感是朔受风怒是号、:冰封无雪飘风、天、寒地响冻的晴萧条和画面温。 晴,天气暖和
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
镶(上1)安( 济南适) 冬天,美奇,三迹美(在面温晴环)的天山气,,没有山呼呼是的风温声,静没有、浓重隽惨淡秀的灰的雾,,水是绿色、澄澈的。
(2)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的小山温情可爱,像个小摇篮;
宽敞(
)
看护(
)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并文且运用中了拟哪人的手一法,把个“色彩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温晴
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
天的总体特点?
异地之冬: 北平
伦敦( dūn ) 奇迹( jì ) 看护( kān ) 水藻( zǎo )
髻儿( jì )
预习与交流
2.解释下面词语。 (1)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2)温晴: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3)安适:安静而舒适。 (4)出奇:特别、不寻常。 (5)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6)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出雪动人的形态; 第一课时
边”? 这与前文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的
描写相联系,紧紧连接、绵亘的山脉覆盖了
雪,远远看去自然就成了镶在蓝天上的一道
银边。
(4)全段写“小雪”之美妙,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 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 ,即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 写出了秀美的雪后山景。
(5)雪后山景“妙”在哪些地方?
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知识梳理ppt课件(40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知识梳理ppt课件(40张PPT)

原来那个最先帮我的同学叫王宇昂。我抬起头,只见他满 头乌黑的头发,两道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像两汪澄澈的春水。他的脸白里透红,鼻梁高高挺起,嘴 角总是微笑着。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善良、友好、真诚的 人。【抬头才看到人物的外貌,紧扣“新同学”这一话 题。】
开学第一天,王宇昂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他பைடு நூலகம்的关怀, 让我体会到友谊的可贵。从此,我更热爱我们这个新集体 了。【结尾表明感悟,深化主题。】
抖擞 (dǒu sǒu) 窠巢 (kē)
响晴(xiǎng) 地毯(tǎn)
贮蓄(zhù)
澄清 (chéng)
绿萍 (píng) 水藻 (zǎo)
着落 (zhuó)
肌肤 (jī)
花苞(bāo) 草垛(duò) 绿茵茵(yīn)
淅淅沥沥(xī)(lì) 诱惑(huò)
粗犷(guǎ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重点写白桦叶在风中飘落的姿态,形神兼备,语言优 美。】原来,生命对季节的感知可以如此敏感地表露和传 递!【最后一句话表明作者的感悟,画龙点睛。 】 意见客
秋叶灿灿,任凭季节轮回,物候更替,千娇百媚 终无悔。小作者抓住秋季的特点,将视角聚焦在白桦 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情景,表现了对秋的观察和思考。 详略得当,选材和视角都很新颖。另外,或引用,或 化用诗句,优美隽永,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思路: 运用了......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 象(突出强调)了……,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习题示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修辞角度赏析)
答案示例: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将小 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 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 景,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研究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人们将创造出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自动 化的科技成果,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绿色环保
未来的科技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和开发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等,人们将创造 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科技成果,为保护地球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5 写作指导 学会记 事
记叙文的要素
时间
明确事情发生的时间,使读者能够更 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
地点
描述事情发生的地点,帮助读者更好 地想象故事场景。
人物
介绍故事中的人物,让读者了解主要 角色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
事件
详细描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使读者能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的顺序
01
冬日皑皑
描述冬天的寒冷和雪景,如雪 花、冰凌等。
景物的色彩
绿意盎然
形容春天的绿色景观,如草地 、树木等。
金黄满地
形容秋天的黄色景观,如稻田 、树叶等。
洁白无瑕
形容冬天的雪景,如雪地、雪 人等。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形容彩虹的颜色,可以用于描 述夏天的景象。
抒情的旋律
春风吹过
形容春天的轻风Βιβλιοθήκη 舒适感。秋叶飘飘生观。
神话的传奇
神话是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 、历史事件和英雄传说的解释 和想象。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常具有超 凡的能力和神奇的遭遇,充满 了传奇色彩。
神话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历史和 文化,同时也能激发读者的想 象力和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望。
古诗的韵味
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02 03
科学精神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四首》课件(共76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四首》课件(共76张PPT)
他善诗歌,有《步出夏 门行》等篇。他的诗歌散文 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 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 的苦难生活。
曹操此篇,选自组诗《步出夏门行》(又称《陇 西行》)属古乐府《相和歌•瑟调曲》。诗开头有“艳” 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 同》、《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建安十二年 (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 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 的内容无关。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 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 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 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 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 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 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 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 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 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 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 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 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掌握字 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
jié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zāi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雨的四季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雨的四季课件

课件PPT。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
,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提示】赏析句子
No 的方法:①抓关键词赏析句子。4.分析课文首段与最后两段在结构上的特点及其对表达中心的
作用(zuòyòng)。课外还可阅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其中作者写了自己在大陆、台湾听雨
高邈 miǎo
莅lì临
课件PPT
咄咄逼人 duō
粗犷guǎng
高邈:高而远。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 书面。
咄咄逼人:形容(xíngróng)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件PPT
1.朗读全文(quán wén),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 ;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2.雨是美丽的,这种美作者(zuòzhě)是怎样展现给大家的 呢?课文那几个自然段进行了重点描述? 作者详细描绘了四季雨的不同特点。课文2—5自然段 进行了重点描述。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jiégòu)完整,都表达了对 雨的爱恋之情,点明了文章中心。

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课文解析 精细研读
课件PPT
5.文章第1自然段称呼雨为“她”,行文中称雨为它,结
尾称雨为“你”,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
作者将很多物象拟人化,使之可亲(kě qīn)可感。人 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 实。
的不同感受。(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5张PPT)

灿烂:光彩耀眼的样子。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志向。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以:用。
咏:表达,抒发。
精读细研
4 古代诗歌四首 /
反复朗读诗歌,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 到的景象有哪些?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点明地点,“观沧海”点明事件。 这两句写出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显示了诗人的 壮阔胸怀。“观”字统领全诗。
合作探究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 神,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 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乐府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 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 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这首诗借描写暮春景色,叙述好友被贬之事,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遭遇的关切、同情, 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而产生的深深担忧之 情。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诗通过描写暮春的景象,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
情和关心。
写作特色
4 古代诗歌四首 /
❶想象丰富,笔势灵动。
第三、四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 够寄愁心的载体,托明月以达情,气势超逸,笔 势灵动,使全诗创设的意境更加悠远,一时之间 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为李白的 化身,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前往贬谪之地。诗 人通过想象将明月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动作,这正是诗歌的独特之处。
博大胸襟 建功立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ppt课件

品味探究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 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 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根据注释,理 解诗歌大意,体会 诗的意境。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 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 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 篇。
观沧海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ì 。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 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 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 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小结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
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 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 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 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 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 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 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 和豪迈的气概。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精品PPT课件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精品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学会观察
观察生活——敏感和好奇心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大自然的春花秋月 校园的一草一木 文体活动 家庭趣事 社会见闻 多读多看书 ……
积累 写作 素材
留心观 察生活
摘抄
多读 多记
如何积 有灵感时 累素材? 随身记
……
锦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 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
写作指导
之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中的 名句,大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 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 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有一副对联就生动地描 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开门见山,概 括同桌特点
我的同桌
外貌描写
我有一个十分爱讲道理,而且又十分麻烦的同桌,他就是许宏。他今年11岁,
来自我国的台湾。他个子比我高出十公分左右,眉毛上还长着一颗黑痣,显得格外
老实。
别看他老实,但是你却不知道,他十分爱讲道理。有一次,我上美术课的那天
忘带了铅笔。便去和其他的同学借了一枝还没削的铅笔。当我回到座位上时,一眼
但是,绝不是事事都是作文素材,能 写到作文里的事应该是有趣、有意义、能给 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否则也不会引起别人的 阅读兴趣。
㈢学会观察心得
①学会观察身边事,熟悉的事; ②写作要用有趣事、有意义的事。
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 不能凭空想像。
广泛阅读,认识生活 向书本学习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课件(共28张PPT)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课件(共28张PPT)
210 01
素材积累
锦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带上仆人、锦囊, 骑驴到处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风物人情,即景吟诗,感物抒怀,每 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 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诵。
210 01
写作指导
初秋 俗话说:一叶知秋。 早晨,门前的老槐树上,几片树叶被风吹落,在空中旋转飘舞,缓缓 落地。 奶奶说:“天气转凉,快立秋了吧!”我翻开日历,今天正是立秋。 望着蔚蓝、澄净的天空,我想,这就是秋天的样子吧。 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风,还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原野 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样娇嫩、夏天那么翠绿,草尖上泛起了一片片淡 黄。田野里秋实累累,生机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压弯了枝头,好像一个个 铜铃铛;火红的高粱低下了头,好像在向我敬礼;成熟了的水稻也怀揣着 丰收的喜悦;就连田埂上的狗尾巴草都垂下了脑袋;芝麻却追着花儿直往 上蹿。我不禁感叹,秋天真美!
家里是谁陪伴你的时间最长呢? 家长与你常聊的话题是什么? 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你的好朋友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你的同学进教室时,神态、动作有什么特点? 你的语文老师常穿什么样式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210 01
教材回顾
阅读教材知识短文《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说说这篇短文讲了哪几个 方面的内容。
每天回来,那双手都沾着厚厚一层泥。
210 01
例文析读
每逢秋天,园子里的果实都成熟了,这是爸爸和叔叔他们一年里最开心 的时候,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好饭了。放学归来的他们,还没到家, 就闻到一阵饭菜的香味。奶奶做的饭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吃,她那双灵 巧的手总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出不一样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作激者趣简介导 入
王湾(693~751),字不详,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开元 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 录》,后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虽 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享名甚大。
(2)哲理 : 即写景又点明时令,蕴含着一种新事物必将 代替旧事物的 哲理。
(3)修辞: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将海日和江春 拟人化,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对偶句 式工整有节奏,富有乐趣 。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激总趣结 导 入
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画了长江下游开 阔秀丽的早春风景,抒发了诗人旅途之中的思 乡之情。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 襟。
划激分趣节奏导 入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疏激通趣诗意导 入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 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 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 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的节奏断句。 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言诗,基本可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三(一二) “的方法断句。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曹 操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记一件事》作文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记一件事》作文PPT课件

充实、细致的描写可以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 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
三.学会点明中心 1.找出《忆读书》,点明中心的话
2.给“骑自行车”这件事补写点明中心的话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同时我更明 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 有心人!
(一)用一句话点明中心
学骑自行车结尾:
我擦干汗,放眼望去,绿茵茵的草坪 上,一只白色的蝴蝶正艰难地从咬破 的壳里慢慢地爬出来,抖了抖翅膀, 向向远处飞去。
新来的外乡人.
结果: 这一期报纸的销量大增,周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 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
时间:环境惨败,预示有不详的事情发生。
3).其中有幅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 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一根 手杖,试探水的深度。
人物:交代时可以对其进行外貌动作 描写。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 语言、心理、场景等。
例: 添加“语言描写”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动作描写”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 一个混蛋!” 添加“肖像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 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心理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 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 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 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记一件事
一、创设情景 再现生活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曾经掀起你情 感的波澜?这些事是让你感动不已,是让你羞愧难 当,让你愤怒无比,还是让你感到神圣庄严,感到 妙趣横生?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一会儿,曾 经的哪件事让你有过刻骨铭心的感受?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课件PPT

⑥看似在讲笑话,实则 与语文关系密切,再次 显示了语文老师的教育 智慧。
⑦运用反问句式,强调 笑话与语文的关系,也 说明“我”是一个善于 思考的好学生。
合作探究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最后,老师又与我们一起聊起了学好语文
的意义。⑧大家七嘴八舌地聊起来:“我觉得学 ⑧至此才点明学习语文 好语文可以使我们跟外界的交流更通畅、方便。 的意义,水到渠成。
范文评点
成长的烦恼
人生旅途,变幻莫测,免不了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烦恼。回 想自己的过去,有过痛苦,也有过悲伤,但那大都是一时的烦恼,
时间久了自然烟消云散。可也有个不大不小的烦恼,一直伴随我 到现在,那就是我的这副眼镜。①
①开篇点题,引出“我”的烦恼。
合作探究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说到它,已伴随我将近10年。上小学初戴眼镜时,虽觉它不 甚美观,却并不觉得给自己带来多大麻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眼镜度数逐步增加,各种不便开始显露出来。
1.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感动的一些事,先与同学交流,看看他 们的反应,再从中选择一件事落笔。
2.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写出事 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在结尾处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它在 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点题的作用。
合作探究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③段首句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合作探究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时,总怕对方的猛烈逼抢,铲倒了自己,以至于摔坏 了眼镜。摘了眼镜踢,就更抓瞎了,连双方队员都辨 不清,还谈什么传球?
合作探究
名师点评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本文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整体上采 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简洁明 了。语言生动幽默,使读者读来忍俊不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27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春》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哪些鲜明的特色?
(1)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 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 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对花的描写, 既绘形绘色写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 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 “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 生生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 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也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 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 “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25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3)韵律美 阅读文章后,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如何体现韵律美的吗? 【交流点拨】①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主旋
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 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 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用“嫩嫩的”写 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23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交流点拨】“闹”字,不仅有声响,而且呈现一派喧嚣沸
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第一课 春
5/30/2019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 “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 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欣赏大自然、积极 进取的生活态度。
16
2019年5月30日
合作探究
2.品味语言

品味课文,寻找文章的语言美。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字、词、
句、段,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提示:你可以
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17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1)修辞美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语言美。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了喜
散文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
《绿》《春》等,被视为现代散
文的典范作品。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7
2019年5月30日
自主预习
【字词梳理】 迷藏(cánɡ) 卖弄(nonɡ) 应和(hè) 薄(báo)烟 稀疏(shū)
朗润(lǎnɡ rùn) 清脆(cuì) 嘹亮(liáo) 撑伞(chēnɡ) 抖擞(sǒu)
律; ②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 ③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
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26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3.写作借鉴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
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 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 作、奋进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 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酝酿(yùn niànɡ) 宛转(wǎn) 黄晕(yùn) 披蓑戴笠(suō)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8
2019年5月30日
自主预习
(1)朱自清先生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 【交流点拨】喜悦、渴望的心情 (2)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对春天进行了怎样的赞美? 【交流点拨】比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 的青年。 (3)本文重点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景色? 【交流点拨】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美丽的画 图。
春之情。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18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趟儿。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春天竞相 开放的情景。
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线,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出了
春风。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24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⑤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交流点拨】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青。 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交流点拨】“城里乡下”,说范围之广;“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
现春天的“新”,像新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花枝招展的”“小 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 力。这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 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强调了它的“新”“美”“充满活力”。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10
2019年5月30日
合作探究
③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 ④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随风 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古诗。 ⑤迎春图: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 画面。可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话。
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
艳,万紫千红的情形。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19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⑤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
多,闪闪发光、轻轻摆的情景。 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交流点拨】运用引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
(3)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 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 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的。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29
2019年5月30日
迁移拓展
请从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中搜集关于描写“春”的诗句。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14
2019年5月30日
激情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一起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
领略了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春景。朱自清是绘景的
大师,他有条不紊地对春天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
了全方位的描绘,使各种图景跃然纸上。这堂课,
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这篇美文,感受一下它的语言
和手法美。当我们进入《春》的艺术境界中,我们
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被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感受。
在老师的眼中,春天是婉转动听的鸟鸣,春天是飞来飞去的蝶影,春天是稚嫩
滴翠的童声……春天一切生命都在用独特的语言向我们倾诉着欢乐。春天来了,童
话就在草尖上浮动,安徒生的美人鱼已在碧绿的湖水中跳舞。在屋里猫了一冬的孩
子,欢呼雀跃着在阳光中追逐,在草地上嬉戏。把五彩缤纷的风筝放飞,把憋了一
冬的笑语传向天际。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31
2019年5月30日
板书设计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32
2019年5月30日
写的对象,独字为题,简明严实,概括宽泛,富有美感和
韵味,给人以清新、简约、明丽之感。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6
2019年5月30日
自主预习
【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现
代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字
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文艺论著《论雅俗共赏》等。其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2
2019年5月30日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欣赏大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3
2019年5月30日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4
2019年5月30日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用一句饱含深情的话说说你对春天的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28
2019年5月30日
文本探究
(2)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 需要,一共绘制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 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 又奇峰突起。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这是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 ⑦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
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交流点拨】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
春雨的多、细、密、斜、薄的特点。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