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全篇

3
荧光标记法计 算有效荧光标 记清除率,考 核环境清洁工 作质量
3.4 暴发医院感染控制
❖ 对于MDRO导致的医院感染,医疗机构或 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分离到3株及以上 的同种MDRO,且药敏试验结果完全相同, 可认为是疑似MDRO感染暴发;3例及以上患 者分离的MDRO,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型 相同,可认为暴发。
暴发医院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
暴发调查 初步调查步 骤包括初步 评价、初步 调查。
暴发处置
识别感染和 定植者至关 重要。
4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4.1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 2.尽早实施目标性治疗 3.正确解读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
4.结合药物PK/PD特点选择合适的 抗菌药物
5.规范预防用药
3.2 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
实施接触隔离预防措施能有效阻断MDRO的 传播。医疗机构应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要求做好接触隔离。
3.2.1 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
应尽量单间安置MDRO感染/定植患者
无单间时,可将相同MDRO感染/定植患者 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应将MDRO感染/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 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耐亚胺培南铜绿 假单胞菌
耐美罗培南铜绿 假单胞菌
耐亚胺培南鲍曼 不动杆菌
耐美罗培南鲍曼 不动杆菌
❖ 1.3 细菌耐药及传播机制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有
1
药物作用靶 位改变
2
产生抗菌药 物灭活酶, 如氨基糖苷 修饰酶
3
药物到达作用 靶位量的减少, 包括外膜孔蛋 白通透性下降 及外排泵的过 度表达
3 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ppt课件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 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 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ppt课件
1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七、医疗废物管理
•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 接触MRSA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 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需实施手卫生后用消毒剂进 行手消毒 。
ppt课件
10
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 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 • 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一用一清洗消毒
(1000mg/L 含氯消毒剂)。 • 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 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
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
ppt课件
ppt课件
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多重耐药菌的特点(MDRO)
•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 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 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 实施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 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 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 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 染者。
ppt课件
1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七、医疗废物管理
•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 接触MRSA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 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需实施手卫生后用消毒剂进 行手消毒 。
ppt课件
10
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 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 • 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一用一清洗消毒
(1000mg/L 含氯消毒剂)。 • 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 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
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
ppt课件
ppt课件
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多重耐药菌的特点(MDRO)
•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 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 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 实施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 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 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 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 染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题培训PPT课件

11
耐药率 %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100
80 60
2002-2003
40 20
2006-2007
0
庆头头头头哌氨大孢孢孢孢拉苄霉吡他曲呋西西素肟啶松辛林林
抗菌药物种类
编辑版pppt
12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耐药率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哌拉西林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左氧沙星
• 手卫生不到位; • 隔离措施落实难; • 不能开展有效的监测与控制。
编辑版pppt
17
• MDROs感染及耐药现状 • 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国内外防控对策与策略 • 防控效果
编辑版pppt
18
如何遏制?
编辑版pppt
19
一、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管理
如美国CDC 06年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 指南》,建议控制耐药菌感染的一般措施:
40
95% CI
30
20
10
0 Period 1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guidelines)
-10
Period 2 (Enhanced measures)
Aug-04 Oct-04 Dec-04 Feb-05 Apr-05 Jun-05 Aug-05 Oct-05 Dec-05 Feb-06 Apr-06 Jun-06 Aug-06 Oct-06 Dec-06 Feb-07 Apr-07 Jun-07 Aug-07 Oct-07 Dec-07
编辑版pppt
36
1、美国Siouxland 地区, 97年—99年预防VRE干预项目
• 措施: ➢成立VRE任务工作组; ➢标准的VRE感染控制措施; ➢培训员工和家属; ➢改良的通讯设备。
耐药率 %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100
80 60
2002-2003
40 20
2006-2007
0
庆头头头头哌氨大孢孢孢孢拉苄霉吡他曲呋西西素肟啶松辛林林
抗菌药物种类
编辑版pppt
12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耐药率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哌拉西林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左氧沙星
• 手卫生不到位; • 隔离措施落实难; • 不能开展有效的监测与控制。
编辑版pppt
17
• MDROs感染及耐药现状 • 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国内外防控对策与策略 • 防控效果
编辑版pppt
18
如何遏制?
编辑版pppt
19
一、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管理
如美国CDC 06年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 指南》,建议控制耐药菌感染的一般措施:
40
95% CI
30
20
10
0 Period 1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guidelines)
-10
Period 2 (Enhanced measures)
Aug-04 Oct-04 Dec-04 Feb-05 Apr-05 Jun-05 Aug-05 Oct-05 Dec-05 Feb-06 Apr-06 Jun-06 Aug-06 Oct-06 Dec-06 Feb-07 Apr-07 Jun-07 Aug-07 Oct-07 Dec-07
编辑版pppt
36
1、美国Siouxland 地区, 97年—99年预防VRE干预项目
• 措施: ➢成立VRE任务工作组; ➢标准的VRE感染控制措施; ➢培训员工和家属; ➢改良的通讯设备。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ppt)

染病死率为5.4% 延长住院日,影响床位周转率 增加住院费用 3~3.75倍
影响医疗安全和质量
耐药菌暴发隐患 医院感染风险增加
威胁医务人员的Leabharlann 全职业安全 家人健康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年)
加强多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制定下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
对多重耐药菌及其患者进行监测 开展多重耐药 菌消毒、隔离、采样送检知识培训
制定多重耐药菌管理多部门合作制度 指导临床科室落实多重耐药菌管理措施
要求
多重耐药菌管理有3个核心条款 目前多数按照“危急值”管理处理 登记详细,未从登记中发现暴发迹象 定义清楚,要求检验科人员和医护人员掌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对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的获得 性不敏感细菌
泛耐药: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 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不敏感
全耐药:对全部抗菌药物不敏感
碳青酶烯酶
◆碳青霉烯酶菌株主要发生在鲍曼不动杆菌(CRAB)、 铜绿假单胞菌(CRPA)、部分肠杆菌科细菌(CRE)
◆可水解各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第三代、 第四代头孢菌素和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等;多数为泛耐药株,并可同时对氟喹 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
需要上报临床的多重耐药菌
►MRSA ►CRAB ►CRE ►VRE ►MDR-PA ►MDR-AB
握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 监测与防控
医院感染管理科
微生物室监测
影响医疗安全和质量
耐药菌暴发隐患 医院感染风险增加
威胁医务人员的Leabharlann 全职业安全 家人健康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年)
加强多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制定下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
对多重耐药菌及其患者进行监测 开展多重耐药 菌消毒、隔离、采样送检知识培训
制定多重耐药菌管理多部门合作制度 指导临床科室落实多重耐药菌管理措施
要求
多重耐药菌管理有3个核心条款 目前多数按照“危急值”管理处理 登记详细,未从登记中发现暴发迹象 定义清楚,要求检验科人员和医护人员掌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对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的获得 性不敏感细菌
泛耐药: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 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不敏感
全耐药:对全部抗菌药物不敏感
碳青酶烯酶
◆碳青霉烯酶菌株主要发生在鲍曼不动杆菌(CRAB)、 铜绿假单胞菌(CRPA)、部分肠杆菌科细菌(CRE)
◆可水解各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第三代、 第四代头孢菌素和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等;多数为泛耐药株,并可同时对氟喹 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
需要上报临床的多重耐药菌
►MRSA ►CRAB ►CRE ►VRE ►MDR-PA ►MDR-AB
握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 监测与防控
医院感染管理科
微生物室监测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01
增加治疗难度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细菌感染的治疗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可供选择的
抗菌药物种类有限,有时甚至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02
延长住院时间
由于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患者需要接受更长时间的治疗和隔离,
住院时间也会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03
增加死亡率
多项研究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高于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的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
• 引言 • 多重耐药菌概述 • 医院感染现状与多重耐药菌的关系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的出 现和传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这些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抵抗力,导致治疗困 难,感染率及死亡率上升。
医院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场所,因为患者通常携带多种易感因素,且医院环 境存在大量细菌交叉传播的机会。
目的和意义
01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是医疗保健机构的重要任务,旨 在减少患者感染、保障医疗质量 和安全。
02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 有助于减少抗生素滥用和细菌耐 药性的进一步发展,维护公共卫 生安全。
给患者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成果与不足
成果 建立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源。
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防控意识和能力。
当前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成果与不足
• 推行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了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ppt)

•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
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 菌科细菌)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
•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如氨基糖苷修饰酶; • 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包括外膜孔蛋白通透性下降及外排泵的过度表达
等。 • 如MRSA 的耐药机制主要为携带mecA基因编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与β
的作用,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能阻碍细胞壁肽聚糖层合成,从而产生耐药。 • VRE 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多数是由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耐药基因簇引起
MDRO 主要感染类型与危害
• MDRO 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 (1)老年; • (2)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的患
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
• (3)接受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 • (4)近期(90d内)接受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治疗; • (5)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 • (6)既往有MDRO 定植或感染史等。
的。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 • 细菌的耐药基因在细菌间传播造成的耐药,如携带多重耐药基因的质粒在肠杆
菌科细菌间传播的耐药。
医院内MDRO 的传播源
• 医院内MDRO 的传播源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传播源。 • MDRO 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 • 被MDRO 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 • 传播途径呈多种形式,其中 • 接触(包括媒介)传播是MDRO 医院内传播的最重 • 要途径;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MDRO 通过 • 飞沫传播;空调出风口被MDRO 污染时可发生空 • 气传播;其他产生飞沫或气溶胶的操作也可导致 • MDRO 传播风险增加。
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 菌科细菌)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
•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如氨基糖苷修饰酶; • 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包括外膜孔蛋白通透性下降及外排泵的过度表达
等。 • 如MRSA 的耐药机制主要为携带mecA基因编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与β
的作用,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能阻碍细胞壁肽聚糖层合成,从而产生耐药。 • VRE 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多数是由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耐药基因簇引起
MDRO 主要感染类型与危害
• MDRO 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 (1)老年; • (2)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的患
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
• (3)接受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 • (4)近期(90d内)接受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治疗; • (5)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 • (6)既往有MDRO 定植或感染史等。
的。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 • 细菌的耐药基因在细菌间传播造成的耐药,如携带多重耐药基因的质粒在肠杆
菌科细菌间传播的耐药。
医院内MDRO 的传播源
• 医院内MDRO 的传播源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传播源。 • MDRO 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 • 被MDRO 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 • 传播途径呈多种形式,其中 • 接触(包括媒介)传播是MDRO 医院内传播的最重 • 要途径;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MDRO 通过 • 飞沫传播;空调出风口被MDRO 污染时可发生空 • 气传播;其他产生飞沫或气溶胶的操作也可导致 • MDRO 传播风险增加。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本增加。
中国现状
中国是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发国家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至关重要。
共识形成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严峻形势, 中国专家达成共识,提出有效的预 防与控制措施。
共识目的与范围
目的
通过制定和推广共识,提高医疗 机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能 力,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 安全。
范围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国专家共识
汇报人:xxx 2023-1-07
目 录
• 引言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现状 • 预防与控制策略 • 临床治疗与护理实践 •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 • 培训与教育推广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耐药菌威胁
多重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对医疗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导致 治疗失败、死亡率上升及医疗成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宣教,提高自我防 护意识和能力。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经验和技术成果,推 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不断进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3
感染暴发预警与处理
建立感染暴发预警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感染暴 发事件。
04 临床治疗与护理实践
针对不同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方案
细菌感染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严格执行 用药规范,确保剂量、途径和疗程准确。
真菌感染
采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密切关注患者肝功能 、肾功能等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包括多重耐药菌基本概念、感染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等。
强调手卫生在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重 要性,教授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介绍消 毒隔离措施。
中国现状
中国是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发国家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至关重要。
共识形成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严峻形势, 中国专家达成共识,提出有效的预 防与控制措施。
共识目的与范围
目的
通过制定和推广共识,提高医疗 机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能 力,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 安全。
范围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国专家共识
汇报人:xxx 2023-1-07
目 录
• 引言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现状 • 预防与控制策略 • 临床治疗与护理实践 •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 • 培训与教育推广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耐药菌威胁
多重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对医疗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导致 治疗失败、死亡率上升及医疗成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宣教,提高自我防 护意识和能力。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经验和技术成果,推 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不断进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3
感染暴发预警与处理
建立感染暴发预警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感染暴 发事件。
04 临床治疗与护理实践
针对不同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方案
细菌感染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严格执行 用药规范,确保剂量、途径和疗程准确。
真菌感染
采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密切关注患者肝功能 、肾功能等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包括多重耐药菌基本概念、感染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等。
强调手卫生在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重 要性,教授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介绍消 毒隔离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8
You've got the whole world in your hands...
精选课件ppt
29
29
六部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五步 一手握另精一选手课大件拇pp指t 旋转搓擦,
排泄物
污染的设备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精选课件ppt
11
呼吸道定植 皮肤的定植
血源性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的定植和感染
精选课件ppt
12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 药菌,我们该如何 做?
精选课件ppt
13
一、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病例 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完善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制度:对于存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高危因素
--长期入住ICU患者; --接受过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的感染; --留置各种插管如气管插管或切开; --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常规采集鼻/咽拭子、直肠拭子和感染部位
的标本,确定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精选课件ppt
14
或定植。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当检测到异常的耐药模式时能够迅速通知感染控 制人员和临床主任。并在检验单上注明。
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3擦0洗
30
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优秀ppt课件

四)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 手卫生规范》
1 、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 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2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 作前后、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 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 干手消毒剂擦手。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高度危险的!
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我们该如何做 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 以上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 菌。
? 五类抗生素都耐药称为泛耐药。
抗假单孢菌头孢菌素 抗假单胞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 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2、临床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3、加强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 者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填写多重耐药菌 病人登记表。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
1、院感专职人员每天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2、院感科按照检验科填报的《多重耐药菌监测
3、 微生物实验室应每季度统计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 性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将统计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 院感科和临床科室。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三)临床科室:
1、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送检相应合格的病原学标 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 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二)检验科:
1、 规范的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提高细菌分 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准确率,及时 向临床发回报告。
1 、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 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2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 作前后、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 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 干手消毒剂擦手。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高度危险的!
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我们该如何做 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 以上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 菌。
? 五类抗生素都耐药称为泛耐药。
抗假单孢菌头孢菌素 抗假单胞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 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2、临床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3、加强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 者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填写多重耐药菌 病人登记表。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
1、院感专职人员每天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2、院感科按照检验科填报的《多重耐药菌监测
3、 微生物实验室应每季度统计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 性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将统计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 院感科和临床科室。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三)临床科室:
1、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送检相应合格的病原学标 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 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二)检验科:
1、 规范的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提高细菌分 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准确率,及时 向临床发回报告。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C-R-E精简版ppt课件全篇

8
2007年11月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为“超级细 菌”MRSA正在美国蔓延,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感染, 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人 数超过艾滋病。
9
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病毒与人类”分论坛上,金 砖四国概念之父、前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im O‘Neill指 出,全球每年大概有7万人都死于耐药性所导致的问题, 这比埃博拉严重的多(截止6月10日,死亡11158人,死 亡率40.9%)。他预测,如果继续没有任何作为的话, 这一数字到2050年会上升至一千万人,其中有一百万会 在中国,另外一百万会在印度。
57
SUCCESS
THANK YOU
2024/10/13
环境传播比其他直接传播方式更能持续
59
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风险与该病房的前一位病 患有关,住在前一名是VRE病患的病房,患VRE几率 提高61%;住在前一名是MRSA病患的病房,患MRSA 几率提高34%!
Huang et. al., Arch Int Med 2006, 166:1945‐51
(2008年6月卫办医发〔2008〕130号)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2009年4月卫生行业标准WS/T 312-2009)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2010年9月卫办医发〔2010〕161号)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11年1月卫办医政发〔2011〕5号 )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监测能力
36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飞 沫 传 播
皮屑
污染环境 痰
2007年11月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为“超级细 菌”MRSA正在美国蔓延,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感染, 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人 数超过艾滋病。
9
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病毒与人类”分论坛上,金 砖四国概念之父、前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im O‘Neill指 出,全球每年大概有7万人都死于耐药性所导致的问题, 这比埃博拉严重的多(截止6月10日,死亡11158人,死 亡率40.9%)。他预测,如果继续没有任何作为的话, 这一数字到2050年会上升至一千万人,其中有一百万会 在中国,另外一百万会在印度。
57
SUCCESS
THANK YOU
2024/10/13
环境传播比其他直接传播方式更能持续
59
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风险与该病房的前一位病 患有关,住在前一名是VRE病患的病房,患VRE几率 提高61%;住在前一名是MRSA病患的病房,患MRSA 几率提高34%!
Huang et. al., Arch Int Med 2006, 166:1945‐51
(2008年6月卫办医发〔2008〕130号)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2009年4月卫生行业标准WS/T 312-2009)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2010年9月卫办医发〔2010〕161号)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11年1月卫办医政发〔2011〕5号 )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监测能力
36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飞 沫 传 播
皮屑
污染环境 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管理: 医务人员:严格按照WHO五大洗手指征进行手卫生。
“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 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手卫生的方式: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管理: 保洁人员、工勤人员:进行面对面现场
同一房间。 不能将MDRO感染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性伤口或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进行一般诊疗活动戴口罩,进行无菌操作前戴口罩和帽子。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
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的物品(如床栏)时,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穿隔离衣。 当遇到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等)戴防护镜。 离开房间前先摘掉手套,再脱去隔离衣、口罩等丢至黄色医
疗废物桶,再使用速干手消进行手卫生。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的落实: ◎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
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采用
指导与演示 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
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 手设施或手消毒剂。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 通过各种形式的隔离标识,早交班通报等信息发布 形式,告知全科医务人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各 项隔离预防措施!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 应尽量单间隔离 无单间,床旁隔离将相同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
×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接触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源: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 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污染的环境、设备 工作人员的手等等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 2、婴幼儿及老年人 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 6、住院时间长者 7、手术时间长者 8、营养不良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人群的特点:
1、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的患者,手术 时间长。
2、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主要与婴幼儿和老年人抵抗力低有关
3、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基础疾病有关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代 谢、免疫疾病类患者
4、多重耐药菌感染多数与性别无关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现代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问题是-MDRO 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
—病死率增加 —医疗花费增加 —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有赖于: —感染控制 —抗菌药物控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 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
一、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
泛耐药(XDR):除1-2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 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
全耐药(PDR):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的细菌。
MDR XDR PDR MDR XDR PDR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的细菌
四、注意事项
医生下达“接触隔离”医嘱
感谢您的聆听!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1.严格掌握用药指针 2.尽早实施目标性治疗。 3.正确解读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 4.规范预防用药。 5.必要时请临床药师会诊。
何时开始隔离?
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后,相关临床科室尽早采取有 效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何时解除隔离?
患者隔离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患者 标本连续2次(间隔应大于24h)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 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可接触隔离。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CONTENTS
01 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 02 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03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04 注意事项
一、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
多重耐药(MDR):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 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天然耐药:指内在的或先天的(非获得)对某些抗菌药 物耐药,它反映一个菌种所有或几乎所有代 表的野生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
(E-EC、E-KP)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PA)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AB)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EC、CRE-KP)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三环节
患者 医务人员
易感人群 宿主
感染源
患者 医务人员
专人专用
氯消毒剂
担架
床旁心电图机
轮椅
非专人专用,每一位患者使用前后消毒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 播控制措施。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医疗废物的处置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 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应当按照医疗 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增加清洁、
消毒频次。 ◎一般医疗器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非专人专用医疗器械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患者出院后及时完成终末消毒。
听诊器
减少或避免设备共用
血压计
体温计
输液架
1000mg/L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