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合集下载

《古诗二首》_优秀课件

《古诗二首》_优秀课件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三 三读古诗,理解大意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6.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 象来感 染,教 育学生 热爱生 活,热 爱劳动 ,热爱 动物, 热爱人 民,培 养学生 的爱心 ,高尚 的情操 和良好 的品德 。在教 学中, 培养学 生掌握 一定的 知识和 技能技 巧,并 有理解 和表现 歌曲的 能力。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三 三读古诗,理解大意
注解:
草长:青草在发芽生长。 二月天:农历的二月,初春时节。 拂堤杨柳:杨柳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抚摸着堤岸。 醉:沉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间因为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散学:放学。 东风:春风。 纸鸢:一种纸做的像老鹰的风筝。这里指风筝。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二 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二 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咏柳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村居 dǐng [清] 高 鼎
yīng
草长莺飞二月天,

十九古诗二首

十九古诗二首

十九古诗二首
一、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人简介: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主题归纳: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道出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建筑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诗译文:
山顶的寺庙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

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二、敕勒歌
南北朝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国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内地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

古代有许多著名诗句描写此山。

主题归纳:
《敕勒歌》这首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古诗译文: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像毡布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天空蔚蓝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出现了。

五言绝句古诗二首简单的字

五言绝句古诗二首简单的字

五言绝句古诗二首简单的字
1.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

4.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

5.《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古诗二首怎么背

古诗二首怎么背

古诗二首怎么背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背诵古诗不仅可以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下面介绍两首古诗的背诵方法。

1、《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背诵方法:
先阅读全诗,理解诗意,再分别背诵每一句,掌握每一个字的发音和意义。

注意把握句子的语气和韵律,使背诵流畅自然。

2、《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背诵方法:
首先理解全诗含义,分别背诵每一句,特别注意“床前明月光”和“举头望明月”这两句的语调和韵律。

可以多次反复背诵,加深记忆。

总之,背诵古诗可以锻炼记忆力,增加文化内涵,但也需要耐心和细心,逐句逐字地记忆。

- 1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知识点一、我会读莺(yīng)夜莺、黄莺拂(fú)吹拂、飘拂堤(dī)堤坝、河堤柳(liǔ)柳树、杨柳醉(zuì)陶醉、喝醉咏(yǒng)歌咏、吟咏妆(zhuāng)梳妆、妆扮丝(sī)蛛丝、雨丝绦(tāo)绦虫、衣绦裁(cái )裁剪、裁缝剪(jiǎn)剪刀、剪子二、我会写诗(shī)诗歌、诗集村(cūn)村庄、村落童(tóng)童话、儿童碧(bì)碧绿妆(zhuāng)梳妆、红妆绿(lǜ)绿色、绿化丝(sī)灯丝、雨丝裁(cái)裁剪、裁缝三、易写错的字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垂:一共有四个横,不要漏掉一横。

四、读一读,记一记河堤堤岸杨柳柳条吹拂春风拂面化妆梳妆打扮五、多音字六、会写字组词诗(古诗诗歌)村(山村村庄)童(童年儿童)绿(碧绿绿色)碧(碧绿碧血丹心)妆(化妆妆扮)丝(丝巾丝瓜)剪(剪刀剪破)七、古诗理解(一)《村居》1.字词理解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醉:迷醉,陶醉。

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散学:放学。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2.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

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

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

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

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二)《咏柳》1.字词理解碧玉:碧绿色的玉。

古诗二首的生字

古诗二首的生字

古诗二首的生字1. 《登高》生字:都、尽、东、行、云、无、欲、因、名、高、暮、路、横、白、马、山、夕、阳、视、空、阔、天、地、茫、茫、几、时、见、君、意、志、魂、飞、翔、拂、衣、趋、岭、上、过、皆、卑、躬、细、腰、信、步、摇、摆、光、影、晕、迷、了、人、世、间、贵、士、多、气、概、遂、愧、俯、首、称、觥、礼、乐、陶、情、逸、韵、哀、乐、渐、已、进、酒、杯、案、前、羊、肉、烤、制、胡、饨、鱼、鸟、肝、臟、爪、脯、酥、香、卤、餒、嗟、味、独、厌、时、否、久、客、游、泛、滔、湖、海、浮、沉、万、态、千、状、百、般、新、奇、有、词、章、卓、尔、雅、趣、淡、退、论、道、器、赏、等、凭、观、谢、白、华、过、后、即、成、越、道、何、功、名、盛、德、业、遐、迩、一、代、同、畏、闻、愁、羡、古、人、达、闇、州、邑、晓、窗、冥、蜡、炬、微、彻、夜、旷、望、乡、关、山、川、草、木、欹、竦、惕、茫、茫、应、守、候、后、题、东、壁、钟、初、犯、岁、霜、泪、涟、洏、垂、句、韵、俱、成、眷、属、微、命、薄、安、凉、气、侵、庭、实、碧、空、琴、绝、哀、丝、弦、转、岁、华、发、彩、云、鬟、动、带、箫、韶、激、急、声、凄、凉、心、病、难、疗、愁、山、如、画、边、秋、行、远、视、光、怅、而、望、归、烟、渺、渺、故、人、西、风、残、照、夕、阳、晚、霞、散、入、染、云、何、意、凭、君、物、思、回、情、瘴、疠、气、倍、至、夜、阑、灯、火、星、影、摇、摆、关、应、旧、游、戏、吟、咏、慕、群、访、南、陵、北、渚、楼、观、高、邃、下、昆、仑、间、峥、嵘、景、物、态、传、神、旷、古、今、何、曾、谓、得、失、皆、是、非、贵、人、学、识、尽、趋、游、共、处、众、音、响、彻、亘、久、绝、遥、近、从、远、促、暂、穷、荒、愈、弥、久、者、疑、神、仙、方、道、易、权、瞀、也、望、湖、触、鳞、鬣、沉、舟、破、屋、劈、柴、抉、锯、断、曲、折、痕、诛、讨、伐、哀、及、高、翔、静、听、莫、须、旋、且、宽、怡、肆、志、永、逝、成、基、树、流、世、代、侵、朋、友、便、睹、天、籁、吟、歌、飘、逸、风、流、扬、落、晓、英、俊、牧、人、叩、铜、歌、盛、赞、招、提、古、壮、茂、绵、拂、拭、纫、珠、绳、数、归、驾、轩、历、鸣、岸、浸、泉、玩、澹、夢、岛、嵯、峨、倚、天、势、间、活、潮、平、地、添、减、亦、往、反、情、信、志、方、致、身、兴、豁、达、訾、议、节、合、技、拙、皆、知、郑、萝、月、撰、梦、锁、炉、烟、铺、贞、诗、菽、庭、簟、谁、傅、石、碑、铭、千、古、纪、论、道、句、章、赋、颂、歌、骚、雅、吟、咏、怀、念、悼、仰、恨、敬、畏、爱、怜、钦、思、景、望、观、读、访、登、题、谢、贺、赠、诸、离、别、相、遇、聚、散、彷、徨、忘、餐、行、役、荐、举、薦、拔、升、袭、卷、绎、伏、离、抵、止、顿、卒、起、伏、动、止、临、别、即、归、还、渡、留、住、败、骸、拱、抱、啼、泣、视、登、楼、聊、驻、揽、古、岷、山、门、草、庐、陵、谷、越、城、无、锡、谷、渭、回、乡、贺、喜、祝、愿、望、目、见、惊、呆、丛、属、参、候、维、怀、抱、慕、寻、访、游、会、炀、帝、厚、薄、亲、疏、宠、至、晓、佥、同、容、俱、有、逢、制、权、寔、淳、易、金、银、錞、器、珂、硕、贵、价、愿、要、实、裂、膜、降、射、昇、洛、阳、景、阳、推、巳、幸、除、堂、上、岁、旦、万、而、一、时、正、曆、华、儀、述、周、年、祭、典、焚、香、礼、乐、九、变、征、戍、旋、师、争、贽、分、疆、协、德、勤、惟、仁、辉、俭、赡、巩、虚、区、虏、律、叛、降、练、厉、汉、辽、霍、匈、奴、凉、胡、燕、靺、鞨、羌、渔、贾、泛、海、星、辰、步、跈、惊、鲸、海、涌、云、腾、冲、波、涛、汪、洋、浙、闽、渚、秋、悽、楼、聒、沓、丧、乱、全、乾、正、维、治、宁、新、六、阔、十、穰、大、统、贵、戌、丑、庚、辛、壬、癸、甲、乙、丙、丁、轮、拱、考、斗、星、罔、象、星、辰、太、微、分、间、位、赤、道、形、统、飞、舞、类、派、虫、鸟、兽、疆、射、猎、渔、农、工、妇、男、夫、胡、越、趾、踵、尘、埃、籍、方、知、力、少、缺、纵、横、翔、起、若、俊、才、华、丽、雅、俗、陋、识、量、精、升、盛、消、衰、末、开始、著、述、论、道、言、辞、骂、恶、褒、誉、掌、握、措、训、辅、翻、译、互、通、转、递、推、比、喻、解、析、咀、嚼、成、诗、歌、曲、戏、说、演、盗、掘、埋、察、访、旁、闻、稗、史、志、年、鉴、师、从、郎、倡、弦、扬、渺、沦、因、果、申、明、神、典、教、夷、狄、败、衅、折、公、善、邪、恶、贞、悔、草、池、龟、加、减、乘、除、幂、枝、叶、花、草、刺、棘、竹、蒲、葵、菜、果、植、树、森、林、丛、松、柏、梅、竹、菊、荷、石、玉、金、银、铜、铁、玻、璃、布、丝、绸、缎、染、粗、细、纺、纱、纹、锦、绣、系、绦、点、画、悄、聒、忙、安、闲、穿、浅、深、宽、窄、秀、恶、大、小、高、低、长、短、宏、微、众、寡、多、少、皆、形、色、质、量、重、轻、密、疏、满、虚、实、实、玄、黑、白、红、黄、蓝、青、紫、翠、绿、色、靛、锦、绣、彩、色、荣、辱、富、贵、贫、贱、喜、怒、哀、乐、恭、敬、亲、疏、远、近、异、同、竞、争、谦、逊、骄、傲、居、处、西、隅、东、北、南、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表、里、远、近、開、合、聚、散、振、撼、崇、尚、庄、重、简、约、蓄、发、生、灭、冷、热、风、雷、电、云、霞、雪、雹、霖、雨、霜、冰、石、火、水、泉、湖、海、山、川、纵、横、长、短、宽、窄、高、低、大、小、重、轻、在、没、立、坐、卧、立、行、驾、游、泛、飞、跑、走、休、息、睡、醒、饮、食、啜、咀、啄、吞、嚼、叫、唱、歌、吟、哭、泣、笑、怒、哀、惧、爱、恶、生、死、长、短、老、少、端、庄、静、动、威、儒、圣、贤、愚、极、至、粗、细、多、少、高、低、隆、凸、平、凹、平、方、圆、曲、直、险、崎、岖、悲、愁、苦、累、劳、快、慰、温、凉、饿、饱、富、贫、贵、贱、荣、辱、利、害、好、坏、美、丑、多、少、长、短、远、近、内、外、高、低、狭、宽、静、动、软、硬、早、晚、早、迟、昏、明、晨、夜、今、昔、古、今、新、旧、晚、初、始、终、嫌、爱、恶、怨、仇、喜、乐、悲、惧、怖、惊、疑、念、嘉、讥、喻、譏、妄、恳、惶、恐、逝、捐、弃、遣、烈、灿、热、抑、贡、献、谭、论、述、辞、良、廉、贞、悔、难、宜、褒、毁、夙、昔、宁、肯、侍、卫、从、随、伺、侍、巡、抚、教、辦、收、讲、读、写、展、背、崇、尚、夸、颂、胜、劣、称、美、恶、善、恶、理、體、静、上、逸、轻、弱、贪、妒、忧、喜、媚、溢、猖、谄、螫、懒、亢、奋、伐、昏、迷、骄、滥、哀、恨、麻、木、钝、鸦、弱、僵、卑、贱、窜、伍、妾、徒、厮、贱、卑、清、贵、乡、红、蕉、觜、兽、瞪、睨、撅、舔、偏、执、猖狂、翻云覆雨、飘忽不定、虚无缥缈、一成不变、贫贱不能移、贡高不祀、势如破竹、高瞻远瞩、杀鸡焉用牛刀、累卵之危、全军覆没、傲视群雄、龙骧虎步、解囊相助、因陋就简、窃玉偷香、风流倜傥、笃厚龙阳、指鹿为马、不可思议、。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读一读


[ 清 ]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解字义
拂堤
拂:吹拂 堤:河堤
春风拂面 堤岸
土 堤
石 堤
水泥大堤
解字义

《说文解字》解为“酒卒也”,“酉” 为“酒坛”,“卒”是“结束”,表 示“酒喝光了”,也就是“醉”了。
想一想:诗中的杨柳是喝醉酒了吗?
解字义
鸢 “鸢”又叫“老鹰”,它非
常善于在天上滑翔。
纸鸢
解字义
杨柳
柳条 指春天水 面升腾起 的雾气。
春烟
读一读


[ 清 ]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1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 唐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字义
(1)碧玉
丝绦
(2)裁 (3)妆

化妆、妆扮、梳 妆打扮、红妆
猜谜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谜底:柳树


[ 唐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吟一吟
碧玉妆成—— 一树高——,
万条—— 垂下绿丝绦——。 不知—— 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 似剪刀——。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

小结
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 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虽辞官归乡,
仍心系报国。
龚自珍(1792-1841)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 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 年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 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 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 抵达江苏昆山。期间往返九千里,诗人共 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 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 感情、革新建议等。
著名的代表作有《滕王阁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qu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 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huà 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 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 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大意: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 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 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清末著名的思想家、 文学家,著有《龚自珍全集》。他处在封建社会 快要崩溃的时代,洞悉清朝朝廷的腐朽昏庸,也 警惕外国列强的侵略野心,因而渴望改革。 于是他写了许多诗文,提了很多办法,然而 人微言轻,不被重视,48岁那年,被迫辞官离开 京城,飘然南归。在旅途中陆陆续续写了315首绝 句,后人评说——这就是他一生的回忆录。

二年级语文上册19课古诗二首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19课古诗二首课文

一、课文概要本课程的主题是古诗二首,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19课。

在本课文中,孩子们将学习两首古代的诗歌,了解古代诗人的诗意和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孩子们可以领略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掌握古诗中的基本意境和意义,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二、第一首古诗《《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以雄壮的气势来写景的诗歌。

这首古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对山河壮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在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诗人的豪情,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第二首古诗《《春晓》》《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以写春景为主题的诗歌。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在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感怀,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领悟诗歌中的情感。

四、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孩子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提高语文素养;2.感受古诗中的审美情趣和情感魅力,培养自己对诗歌的爱好;3.领悟古诗中的诗意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4.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和意义,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

五、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学习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法:1.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掌握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2.感悟诗歌中的意境和意义,培养自己对古诗的情感共鸣;3.模仿古诗的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4.对古诗进行赏析和解读,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通过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古诗所描绘的情境和景色,激发孩子们的兴趣;2.运用故事、情境等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3.组织诗歌朗诵、诗歌创作等活动,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4.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境,引导他们感悟古诗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二首(优秀10篇)

古诗二首(优秀10篇)

古诗二首(优秀10篇)《古诗两首》篇一21 古诗两首文本细读: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写景寓理,语言执白,却引人深思。

《登鹳雀楼》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蕴涵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

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

第二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

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

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

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

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

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

以“楼”收尾,很好的照应了题目。

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富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

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二年级第八课古诗二首课文

二年级第八课古诗二首课文

二年级第八课的两首古诗
二年级第八课的两首古诗是《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佳作。

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的景象。

诗人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全文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这两首诗都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
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飞流:形容瀑布流得很 快,像飞一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鹤楼位于黄河东岸,体型壮观,结构奇特, 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 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 有名。
登/鹳雀楼
了解作者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
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绛州 (山西新绛县)人。性格豪放不羁, 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 一时,他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巩固练习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诗人所见。 黄河入海流
更上一层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诗人所想。 欲穷千里目 白 和________ 黄 。 3.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有________ 4.“千里目”是指_________________ 。 眼界宽阔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入海流:指黄河最 终流入大海。
理解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 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理解诗句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欲:想要。 穷:尽。 更:再。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目千里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 登上一层楼。
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
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 山后写下的。
庐山风光
庐山瀑布
听诗句
pù bù
望庐山瀑布
lú yáo yān chuān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和敕勒歌一、夜宿山寺1、古代诗人孟浩然在《夜宿山寺》中描述了自己在山寺过夜的情景,表现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与敬畏。

2、夜幕降临,孟浩然独自一人来到山寺,寺庙静谧,寂静的夜晚笼罩着大地,星空下的山寺更显得庄严肃穆。

3、孟浩然在诗中写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这句诗表现了他对高楼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人力所不能及的自然之伟大的感慨。

4、在诗中,孟浩然还有着对佛教的虔诚,他在寺庙中凝望佛像,感叹佛祖之大,表现了对信仰的敬畏和向往。

5、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孟浩然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与敬畏,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恢弘和神秘。

二、敕勒歌1、《敕勒歌》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一首传统史诗歌曲,其词义丰富,情感澎湃,向往自由与狂放,反映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意识。

2、在这首歌中,歌颂了鲜卑人勇敢、豪迈、不服从奴役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歌中提到的神秘的“敕勒川”,象征着鲜卑民族的疆土和家园,从歌曲中可以感受到鲜卑人民对故土的眷恋和热爱。

4、歌曲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气质,歌颂了鲜卑人的英勇和狂放,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5、《敕勒歌》代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旋律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古老而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结语1、《夜宿山寺》和《敕勒歌》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宗教感悟和民族情感,诗句朴实无华,意境丰富,让人领略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信仰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这两首古诗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虔诚,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3、通过对这两首古诗的解读和理解,我们能更好地领略古代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信仰的深刻思考,也能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传统。

4、今天,这两首古诗仍然被人们传诵和赞美,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于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诗二首》(生字讲解)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

《古诗二首》(生字讲解)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
笔顺:
yīn
“阝”的起笔一笔写成;“月”的撇尖穿插到左下方。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似乎 似是而非 形近字:拟 造句: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似乎在说话。
笔顺:

左窄右宽。








平舌音
shì
似的
部首:里 结构:左右 组词:田野 野外 形近字:舒 造句:
傍晚的田野凉风阵阵,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王二小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笔顺:
ɡǎn
左右宽窄相当。








部首:忄 结构:左右 组词:吃惊 惊奇 形近字:凉 造句:
爸爸生日快到了,我想给他一个惊喜。
笔顺:
jīnɡ
左窄右宽。








后鼻音
部首:阝 结构:左右 组词:阴雨 阴暗 形近字:阳 造句:
天阴沉沉的,太阳公公不知躲哪儿去了。
笔顺:

“里”的末笔横改提。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组词:苍天 苍蝇 形近字:仓 造句:
仓库门口的草丛里长出了一株苍耳。
笔顺:
cānɡ
上窄、扁,下宽、大。








平舌音
后鼻音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组词:苍茫 白茫茫 形近字:忙 造句:
在茫茫的大海上,一艘轮船破浪前行。

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
字词乐园
我会读
yī jìn y qión
cénɡ
依次 尽头 ù欲望 g 穷尽 一层
lú yān pù bù yáo chuā
香炉 紫烟 瀑布 遥望 前n川
多音字
(jìn)尽头 尽力 尽
(jǐn)尽管 尽快
例 尽(jǐn)管很累了,我还是尽(jìn) 句 力往前跑。
“千里”“一层” 都是虚指,理解为“更 远”“更高”之意。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寓意: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一、二 所见句
三、四 所思句
站得高 看得远
主旨提炼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 写景,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营造了景 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诗 人登楼所思,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 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初读感知
有一天,诗人王 之涣登上了鹳雀楼, 他看到什么呢?让我 们一起去看看。
品读鉴赏
你在文中圈出了哪些景物?
白日

黄河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登鹳雀楼》描绘了一幅作者站在鹳雀
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 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楼下 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宏大的画面。
朗读节奏: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楼 所见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古诗二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以下是这两首诗的知识点:
《登鹳雀楼》知识点:
1. 作者: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诗人,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不觉其凡俗。

2. 诗意:这首诗写远望临河的景象。

“白日依山尽”写
日落景象,用“依”“尽”两个动词,来表达黄河向大漠沉
沉落去的景象,视野显得格外壮阔,气势格外雄浑。

“黄河
入海流”写汹涌的黄河向大海滔滔奔流的景象,景象格外壮观,气势宏伟,使人胸襟开朗。

“欲穷千里目”要再看到更
高远的景物,诗人当是在此楼展望黄河远眺,故后句不仅有
对日落的描写,有对黄河入海的概括的描述,更有一种不满
足于所见到的一切的深远抱负跃然于纸端。

3.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景虚实结合,虚实相应。

确实是
大家手笔值得好好品味全诗在空间上表现为由近及远的组合,视野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的奔腾场面;而从时间的角度分
析则是时光在流逝的动景与浩然静态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呈现。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1. 作者: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 诗意:首句写遥望瀑布时所见的景色。

以“挂”字最能表现瀑布像珠帘垂空、新月落地的状貌。

次句写瀑布在山颠的更高处飞流而下所溅的水花,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遥看瀑布挂前川”,是以挂字作比,“挂”字又赋予瀑布以动态感。

3. 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远望瀑布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年级十九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十九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十九课古诗二首一、《夜宿山寺》李白〔唐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1.宿:住,过夜。

2.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3.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4.语:说话。

5.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二、《敕勒歌》乐府诗集〔南北朝〕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显。

注释1.《敕勒歌》:敕勒(chì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3.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4.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5.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6.苍苍:青色。

苍,青。

天苍苍:天蓝蓝的。

7.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古诗二首》(优秀6篇)

《古诗二首》(优秀6篇)

《古诗二首》(优秀6篇)古诗两首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初步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3.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

4.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

(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文字投影片、图画场景投影片、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法(一)导言。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好多古诗都通过描写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涵义。

)话——诗中的语言文字。

画——通过再造想象,将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二、指导学法(一)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句。

3.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贾岛在松树下问一个小孩,他师傅去哪儿了,小孩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是云雾弥漫、缭绕,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

)(二)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就诗句逐字逐词提出问题。

(可以提“什么样”、“怎么样”的问题。

)(1)什么样的松树下面?(2)谁怎么样问童子?(3)问什么?2.根据所提问题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1)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音(xiāng yīn):家乡的口音。 无改(wú gǎi):没什么变化。无,没有。 鬓毛衰(bìn máo shuāi):指年纪已老。 汪伦(wāng lún):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将欲行(jiāng yù xíng):即将要启程。欲,本意指欲望,引申为想要,将要。 忽闻(hū wén):忽然听到。 踏歌(tà ɡē):
还是 céng 还是 yīng 还是 zèn
辨读:tā(踏实)tà(踏步) 多音字 运用造句:他是一个踏(tā)实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脚踏(tà)实地的。
词义词形—我会解释词义
偶书(ǒu shū):随意写下来。 少小离家(shào xiǎo lí jiā):
贺知章三十多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逾八十。家,乡。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 李白的两首诗。大家在学习这两首古诗时,一 定要认真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哦!
字音字形—我会读会写
zhōu 音序 Z 英语 boat 部首 舟 字义 小船。

笔画 结构
6
独体
组词 运用
(小舟)(轻舟)(扁 舟)(舟车劳顿)
江面上有一叶小 舟。
chéng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再读课文—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
文章的结构图示—赠汪伦
叙事——汪伦踏歌送行 赠汪伦 抒情——汪伦对我情 深友情深似海
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一起来归纳 《赠汪伦》是诗人游览桃花潭后临别时
留赠给他的朋友汪伦的一首诗,表现了诗人 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谊。
回乡偶书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很喜欢听古典 音乐。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K 宀
9
左右
英语 字义 组词 运用
gues
①客人;②出门 在外的。
(客人)(客车)(来 客)(乘客)
我很欢迎小朋友 来我家做客
字音字形—我会读会写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H 亻
7
左右
英语 字义 组词 运用
where
①疑问代词;② 表示反问。。
(何人)(为何)(何 苦)(何必)
两首诗各表达了什么感情?
《回乡偶书》表达回家乡的喜悦和感慨; 《赠汪伦行》是表达对朋友的感谢。
再读课文—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
文章的结构图示—回乡偶书
回乡
离乡日久
乡音未改 鬓毛已衰
重返故乡
见家乡人喜悦
偶书
儿童不认
相见不识
误为客人 巨大变化
不认自己伤感
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一起来归纳
《回乡偶书》是写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 时的喜悦与感慨。
贺知章介绍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 自号“四明狂客”。会稽永 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唐代 诗人、书法家。少年时以文 章出名,性格开朗豪放,晚 年不拘礼度,酒后做诗,神 采飞扬。现存诗19首,除 《回乡偶书》外,《咏柳》 也很有名。
李白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多 以豪迈奔放的热情、宏阔磅礴的 气势、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 和生动轻快的语言,来描绘祖国 壮丽的山河景色,是继屈原之后 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新高峰。人 们称他为“诗仙”,与杜甫齐名, 并称为“李杜”。流传下来的诗 作有九百九十余首。《早发白帝 城》《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 等都很有名。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初读课文
《回乡偶书》哪些词语暗示出作者很久没回家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鬓毛衰、不相识
简述《赠汪伦》的前两句和后两句的内容区别?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抒情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 句解: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为我送 别的情意深。 这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作者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 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 耐人寻味。
互动反馈—语言积累
课内已学
背诵两首古诗。
课外扩展
【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C 乖
10 框架
英语 字义 组词 运用
by bus
借助交通工具或 牲畜出行;坐。
(乘车)(乘船)(乘 法)/史乘(shèng)
我乘车到奶奶家 去玩。
字音字形—我会读会写
yīn

音序 Y 英语 sound 部首 音 字义 ①声音;②消息。
笔画 结构
9 上下
组词 运用
(声音)(音乐)(读 音)(拼音)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解析: 句解:孩子们看见我都不认识,笑着问:“你是从哪 里来的呀?”这一句是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 活场面,充分表达了诗人当时既喜悦、亲切,又有些 伤感的情怀。 朗读时,应读出儿童的天真烂漫。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解析: 句解1: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到老了才得以返回。“少 小”与“老大”对应,“离家”与“回”对应,突出了 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点出了自己久客他乡的事实。 句解2:家乡的口音虽然没变,但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稀 疏了。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诗人以不改的乡音 映衬变白变少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的乡土之情。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解析: 句解:李白登上船,将要离去。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和 着脚步节拍的歌声。李白将要乘船离开,汪伦前来送行。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船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乎意料。 朗读:用意外的语气读出诗人心中的惊喜之情。
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蹈时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
桃花潭(táo huā tán):水潭名,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南。 不及(bù jí):比不上。 情(qíng):友情,情谊。
词义词形—我会区分
近义词
反义词
相识
认识
少小 离
老大 回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回乡偶书
随堂练习
想一想,再扩词。
游客

(客人)
音乐
乘凉


声音
乘客
汪洋

何 如何
(泪汪)汪 ( ) 为何
选择题
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理
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 汪伦是李白的朋友,他是来接李白去他家做客的。
B. 在李白的心里,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 上汪伦送别他时的情意深。
我们要和李白&贺知章说再见了
我们的祖国是何 等的广大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wāng

音序 W 部首 氵
笔画 7 结构 左右
英语 字义
组词 运用
vast
①形容狗叫的声 音;②水深而广; ③本课指姓。
(汪洋)(泪汪 汪)(一汪水)
我家的小狗看到 生人进门就汪汪 叫。
字音字形—我会区分
不要读 错哦!
乘 念 chéng 音 念 yīn 赠 念 zè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