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引言仪器分析是一项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技术。
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可以对物质的特性、组成以及其它相关的物理和化学属性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仪器分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一些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
仪器分析的背景和意义仪器分析作为一种精确、高效和可靠的分析方法,已经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比传统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样品处理能力。
通过仪器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更精确、更全面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仪器分析在各个领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测量反应物的浓度、分析产物的纯度以及确定化学反应的机理。
在生物科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进行生物医学研究。
在环境科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帮助我们保护环境和监测环境质量。
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1. 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质量和结构的技术。
它基于物质的质量与电荷比的比值,通过将样品分子分解成离子并用于质量分析器的方法来测量物质的质量。
质谱分析法在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使用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技术。
通过将样品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后,测量光谱的强度变化,可以获取样品的组成和性质信息。
常见的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3.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作用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等。
色谱分析法在化学和生物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分离和测定各种化合物。
4.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现象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样品与电极之间的电流、电压和电荷量等参数的变化,可以获取样品的信息。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技术包括电位法、伏安法、电导法等。
仪器分析结课论文2021字
仪器分析结课论文2021字篇一:仪器分析结课论文仪器分析结课论文光谱分析法摘要概述了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核磁共振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植物纤维原料化学分析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纤维原料 ;仪器分析技术 ;应用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复杂 ,除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这三种构成了植物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总质量的 80 %~95 %) 外 ,还含有诸如单宁、果胶质、树脂、脂肪、腊以及不可皂化物等少量组分[1] 。
光谱分析法1.1紫外光谱法1. 1. 1 木素含量的测定[3]先用苯醇混合物抽提纤维原料 ,排除色素等的干扰。
称取一定量的苯醇抽提物 ,用溴乙酰冰乙酸溶液(25 %) 加热溶解 ,过量的试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分解 ;溶解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溴及溴化物 ,通过加入盐酸羟胺还原排除干扰。
用冰醋酸稀释溶解后的样品到一定体积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空白溶液参比) 在波长280nm 处测定溶液吸光度。
根据朗伯2比尔定律测出木素含量。
1. 1. 2 聚戊糖含量的测定将原料试样与 12 % ( w/ w ) 盐酸共沸 ,使其中的聚戊糖转化为糠醛 ,再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出蒸馏出来的糠醛含量 ,然后换算成聚戊糖含量。
另外 ,张曾、迟聪聪利用紫外2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双波长比色法 ,以戊糖、己糖的等摩尔吸收波长和戊糖的特征吸收波长为基础 ,实现了阔叶木和草类原料半纤维素(聚戊糖含量高于聚己糖) 提取液中总糖、戊糖和己糖含量的快速测定与分析[4] 。
1. 2 红外光谱法1. 2. 1 木素定性/ 定量分析[5]1. 2. 1. 1 定性分析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可分为功能基定性和结构分析两方面。
功能基定性分析是根据木素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谱带测定它有哪些功能基 ,而结构分析通常是红外光谱与其他分析方法 (如质谱、核磁共振、X2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等) 相结合确定其结构。
木素的红外光谱定性和结构分析一般有如下步骤 : 试样制备 :采用适宜的方法将木素从原料或纸浆试样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纯化 ,制备成纯净的木素试样 ;制样和绘制谱图 :木素分离试样用 KBr 研压制成透明的试片 ,并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得到相应的—35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植物纤维原料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红外光谱图 ;谱图的解析 :对木素所含基团的确定 ,通过所得试样谱图与前人证实的特征吸收峰加以对照比较来确定。
《仪器分析》课程论文
《仪器分析》课程论文•相关推荐《仪器分析》课程论文本文论述了《仪器分析》(含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我们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性、研究性与创新性人才为基本目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启发式教学,通过改革使教学结构更趋于合理,体现出仪器分析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教学手段的连贯性。
分析化学是一门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状态进行系统测量与表征的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1]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仪器分析》课程是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中一门新颖的交叉学科。
[2,3]《仪器分析》(含实验)课程目前是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和工程以及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程。
仪器分析是一门集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4]由单纯提供分析测试数据,上升到从原始的分析测试数据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的静态和动态物质信息,以解决自然科学各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作为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物质的信息科学,仪器分析的发展被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作为本科生的仪器分析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结合目前的化学领域发展现状和教学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涉及面较广且综合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又要介绍仪器的基本结构、测试原理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而就目前我校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尚与国内其他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缺乏及时更新,这本身与仪器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是相矛盾的。
因此,通过对《仪器分析》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实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等途径,合理优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对培养综合性、研究与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仪器分析论文~
SEM和TEM分析方法在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中的应用1引言1.1本论文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纳米TiO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问世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无机材料,其独特2的紫外线屏蔽作用、光催化作用、杀菌作用及颜色效应等功能,使其一经面世便备受青睐。
在防晒、杀菌、废水处理、环保、汽车工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在相当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本文介绍了SEM和TEM分析方法的发展背景及特点,并且对这些分析方法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SEM和TEM都是研究材料的重要方法,在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开发应用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采用溶胶凝胶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时浪费大量溶剂、抑制剂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丙三醇钛盐,并通过直接焙烧丙三醇钛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级二氧化钛粉体。
运用SEM和TEM等手段对制得的丙三醇钛和纳米二氧化钛粉体进行了表征。
1.2 SEM和TEM的发展史扫描电子显微镜(英文名: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 e,以下均用SEM 代替)是近十余年才发展起来的。
他的电子束路径附好与透射电镜的相侧逆。
扫描电镜在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的成像有较大的景深,不需作样品表面的复型,可以观察游离细胞、血细胞的表面结构和染色体的次级罗纹,其分辨率已经达2nm左右。
扫描电镜利用电子束在晶体中的通道效应可作选区电子衍射,进行微区空间结构的分析,选区*围可小到10nm。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
散射角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厚度相关,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
通常,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百万倍,适于观察超微结构。
仪器分析课程论文
仪器分析课程论文以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为例简述激光光散射仪的原理和应用摘要: 激光光散射仪可用于多分散系数、高分子量、聚合物分子量等的测定与分析工作。
当前的激光光散射仪有多种规格型号区分,其中的十八角度散射仪在高分子化合物及相关材料研究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文章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木身特点及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激光光散射仪:十八角度:特点:应用引言: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是常见的激光光散射仪,常与粘度检测器、紫外检测器以及示差检测器等设备联合应用于多分散系数、第二维利系数、分子量分布等的检测分析工作,是现代化的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随养高分子物质研究与检测工作的发展与光散射技术木身的细化与革新,十八角度散射仪等激光光散射研究设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激光光散射仪应用特点激光光散射仪等设备的开发应用及高分子溶液研究检测工作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上述技术及应用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
此处主要以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为例,简要介绍激光光散射仪的基木特点及原理1.1静态光散射检测特点及应用在静态光散射研究之中,高分子溶液中的所有聚合物分子均被视为同性粒子,当利用散射设备对溶液进行适当频率的照射处理时,溶液粒子就会将照射的光波进行二次反射而产生照射时同等频率的球而散射光现象,此种照射与散射的作用一般不存在能量变化,而存在一定的弹性特点,因而称作静态光散射作用。
而静态光散射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包括PS、PMMA等等多种聚合物的研究与表征,生命科学:如各种人造组织(合成高聚物的研究与改性),生物医学:蛋白质、多肽,及多糖等的研究和表征,环境化学:絮凝方面的研究。
1.2动态光散射检测研究特点及应用当散射粒子存在运动现象之时,照射检验可见不同程度的多普勒频率位移现象,一般情沉下的位移保持在1}106Hz,变化范围相对较小,此种散射称为。
动态光散射动态光散射又被称为光子相关谱法(PCS)或者准弹性光散射法,该方法使用自相关方程,自相关方程中包含了悬浮颗粒或者溶液中高分子的扩散系数的平均值及其分布等信息。
仪器分析完整版范文
仪器分析完整版范文仪器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的仪器设备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设备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一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光谱等,来推导出样品中所含的物质成分和浓度。
仪器分析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各种物质的分析。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器等。
光谱仪是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物质成分和浓度的仪器。
例如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红外光谱仪(IR)、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等。
色谱仪是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测量物质的方法,如气相色谱仪(GC)、液相色谱仪(HPLC)等。
质谱仪是利用物质分子或离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来研究物质结构和成分的仪器,如质谱仪(MS)等。
电化学分析仪器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的仪器,包括电解质分析仪(Potentiometer)、电导仪、离子选择电极(ISE)等。
仪器分析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水体、空气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如水质监测、大气污染物分析等。
在食品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药物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杂质、稳定性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材料科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材料的结构、成分、性质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材料表面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综上所述,仪器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设备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器等。
仪器分析在环境、食品、药物、材料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范文
现代仪器分析范文现代仪器分析是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材料、化学物质或生物样品等的分析和测试。
它已经成为各种科学领域、环境监测、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等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特性和性质。
现代仪器分析能够通过物质的各种性质和特征,如光谱、色谱、电化学等,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其中,光谱分析涵盖了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电化学分析主要有电位法、电流法和电导法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对样品中的元素、有机物和无机物等进行深入测定和分析。
在食品安全领域,现代仪器分析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食品添加剂、毒素等物质。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等方法,可以实现对食品样品中微量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这些分析结果有助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提升消费者的信心,保护公众的健康。
在医药研发中,现代仪器分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的研发和制造中需要对各种原料和中间体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可以用于药物成分的分离和纯化,质谱能够对药物的结构和质量进行鉴定。
借助现代仪器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和快速地评估药物的质量,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除了食品安全和药物研发领域,现代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质谱仪的使用,可以对大气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大气的污染状况;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对材料中的原子核进行非常精确的测量,从而确定材料的结构和组成;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显微镜等技术,可以对细胞和生物样本进行成像和分析。
总之,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使我们对物质的了解更加深入和详细。
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灵敏度和效率,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仪器分析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仪器分析方法范文
仪器分析方法范文仪器分析方法是一种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样品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方法。
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仪器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自动化等优点。
世界上最早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拉饶离子法,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光谱分析是仪器分析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样品与电磁辐射作用时吸收、散射、发射的特性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光谱分析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等多个技术。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红外光谱用于聚合物材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色谱分析是基于分离技术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分离开来,再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色谱分析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
气相色谱主要用于气体和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液相色谱主要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非挥发性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析,离子色谱主要用于无机离子和有机离子的检测。
质谱分析是利用质谱仪对样品的离子进行分析和鉴定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质谱仪能够通过电子轰击离子源使样品分子产生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然后利用电磁场进行离子分离和检测,以得到样品的质谱图。
质谱分析在环境监测、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电化学分析是以电化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电化学分析主要有电位滴定法、电位荧光法、电位分光法、电位分析法等多个技术。
电化学分析常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检测、金属离子浓度的测定、水质分析等领域。
核磁共振分析是以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核磁共振分析常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
核磁共振分析所需仪器设备较为复杂,但其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且具有非破坏性、无辐射等优点。
总之,仪器分析方法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中都有着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分析方法将继续演进和改进,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准确的分析手段。
课程教学的仪器分析论文2篇
课程教学的仪器分析论文2篇第一篇1地方高师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学生预习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首先,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院校筛选后的学生,成绩相对较低。
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差。
仪器分析理论比较抽象,难度大、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其次,现阶段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到中学一直接受的是“填鸭式”教学,习惯接受老师教给的内容,没有自学能力或者自学能力差,读一遍内容觉得没有办法理解,找不到知识点和突破口,会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觉得预习也是多余的,导致对学习没有积极性。
2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与实践2、1调整课程内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仪器检测要求的提高,仪器分析的方法、理论、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发展和提升,内容不断丰富。
科技进步和科学相互渗透对仪器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发展需求,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势在必行。
2、1、2新仪器的知识介绍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许多新的仪器分析技术及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自动化、智能化、微型化仪器的开发和利用代表着整个仪器分析学科的发展方向。
相对于学科发展,仪器分析教材的内容显得比较陈旧且滞后。
为处理好教学内容经典性与先进性的关系,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与教材内容对接。
比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源主要是空心阴极灯,即锐线光源。
锐线光源虽有着诸多优点,但因每分析一个元素就要更换一个元素灯,再加上灯的工作电流、波长等参数的选择和调节,使原子吸收分析的速度、信息量和使用方便性等方面受到了限制。
2004年,德国耶拿仪器公司以高聚焦短弧氙灯这一连续光源替代经典的空心阴极灯,成功设计和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5]。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仪器分析,比如,自来水的净化,净水器等,可以用我们所学的光分析和电分析来检测自来水和净化水中矿物质的含量,测定水中微量元素,从而了解净水器的工作原理,这样,将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生活中的仪器分析及时介绍给学生,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基本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化学与仪器分析范文
化学与仪器分析范文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仪器分析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们在科学研究和现代工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和仪器分析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化学提供了各种分析方法和理论基础,仪器则为化学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手段。
仪器分析使得化学分析变得更加精确、高效。
现代化学实验室中,各种精密仪器都被广泛运用。
例如,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这些仪器能够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光谱仪是一类广泛使用的仪器,它利用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谱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常见的光谱仪有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光谱仪。
通过分析物质对不同能量的光的吸收或发射,可以得到物质的能级结构、分子结构等信息。
例如,在光谱仪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物质的纯度等。
质谱仪是一种利用质谱技术对物质进行分析的仪器。
质谱仪通过将样品分子或离子转化为带电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仪在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研发中,科学家可以利用质谱仪确定药物的分子结构,并测量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仪器。
它通过在固定相(固体或涂层在固体支撑材料上)和流动相(液相或气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常见的色谱仪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色谱仪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科学家可以利用色谱仪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除了光谱仪、质谱仪和色谱仪,还有许多其他的仪器也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中。
例如,pH计可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电导仪可用于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离子选择性电极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等。
化学与仪器分析的发展对科学研究和现代工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它们使得化学分析更加精确、高效,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研究物质的手段,并促进了新材料、新药物的研发。
现代仪器分析范文
现代仪器分析范文物理分析仪器是用来研究和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仪器设备,如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电子显微镜等。
质谱仪是一种能够将物质分子分解成碎片并测量其质荷比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核磁共振仪是一种通过测量原子核自旋磁矩的仪器,可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电子显微镜则利用电子束和电磁透镜将样品的微观形貌放大成可见的图像,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地学等领域。
化学分析仪器是用来检测和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仪器设备,如光度计、电化学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等。
光度计利用物质吸收、散射或发射光的特性,测量溶液的浓度或样品的含量。
电化学分析仪可以测量和调节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
气相色谱仪则可以用来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组分,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等领域。
生物分析仪器是用来研究和检测生物体相关物质的仪器设备,如生物质谱仪、生物传感器等。
生物质谱仪主要用来研究和鉴定生物体中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测量生物相关物质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
光谱分析仪器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分析和检测的仪器设备,如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红外光谱仪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区域的吸收和散射,来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则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的浓度和含量。
总之,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和光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对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分析和检测。
它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结课论文
浅谈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并且阐述了该仪器的操作方法及其维护要点。
关键词:仪器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性能操作维护Discussion on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technologyAbstract:Thi s paper mai nly in trod uce s the ba sic structure, prin cip le and p erformance index of the scann ing e le ctron mi cro scope, and expound s the opera tion me thod andthe key poin ts of mai n ten ance of the in strumen t.Key words:instrumen tal analysi s scannin g ele ctro nmicroscopepri ncip leperforman ceopera tion main te nance0引言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是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探索微观世界、进行表面结构和成分表征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光学仪器迅速发展起来。
起初是用于较早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
目前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有钨灯丝、六硼化镧灯丝、热场发射和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这几种扫描电镜各有利弊,结构上略有异同,在不同的对象条件下发挥着各自的性能优势。
环境扫描电镜为FEI公司(原飞利浦电镜)首创,样品室及镜筒压差控制系统和探测器设计保证了环境扫描系统可以在高真空、低真空和超低真空环境下对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进行无喷涂导电层直接分析表征,更可在数千帕条件下进行含水、有气样品的原始形貌观测表征、气体和样品之间相互作用的原位观测研究。
仪器分析论文3000字
仪器分析论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原子吸收光谱法一.发展历史:1,第一阶段——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与科学解释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
1817年,弗劳霍费(J.Fraunhofer)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再次发现了这些暗线,由于当时尚不了解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于是就将这些暗线称为弗劳霍费线。
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与本生(R.Bunson)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并且根据钠发射线与暗线在光谱中位置相同这一事实,断定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正是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
2,第二阶段——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作为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是从1955年开始的。
这一年澳大利亚的瓦尔西(A.Walsh)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 Varian Techtron及Perkin-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发展了瓦尔西的设计思想。
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谱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3,第三阶段——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1959年,苏联里沃夫发表了电热原子化技术的第一篇论文。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绝对灵敏度可达到10-12-10-14g,使原子吸收光谱法向前发展了一步。
近年来,塞曼效应和自吸效应扣除背景技术的发展,使在很高的的背景下亦可顺利地实现原子吸收测定。
基体改进技术的应用、平台及探针技术的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稳定温度平台石墨炉技术(STPF)的应用,可以对许多复杂组成的试样有效地实现原子吸收测定。
4,第四阶段——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发展随着原子吸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而其它科学技术进步,为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仪器分析实验范文
仪器分析实验范文仪器分析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在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能够进行各种化学物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工业、环境、医药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持。
物质的分离是仪器分析实验的基础。
物质的分离常常通过色谱法来实现。
色谱法分为气体色谱和液相色谱两种。
气体色谱利用物质在固定填充物上的吸附和解吸作用进行分离。
实验中,首先需要将待分离的物质用气相载气体推进到色谱柱中,然后通过温度控制和流速控制来实现不同物质的分离。
液相色谱则是利用物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实验中,待分离的物质先溶解在流动相中,然后通过不同吸附剂或填充物的作用来实现分离。
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主要包括电位法、电流法和伏安法等。
其中,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来定量分析物质的浓度。
实验中,需要将待分析的物质与参比电极接触,然后通过测量电池电势来计算出待分析物质的浓度。
电流法则是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来定量物质的浓度。
实验中,需要将待分析的物质与工作电极接触,并通过施加外电压来实现电流的流动,然后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来计算出待分析物质的浓度。
伏安法则是将电位法和电流法结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中,首先通过施加外电压来改变电位,然后测量电流的大小,最后通过计算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来确定待分析物质的浓度。
分子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吸收或散射光的强度来定量或定性分析物质。
分子光谱分析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主要用于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实验中,需要将待分析的物质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然后通过测量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光强来分析物质的浓度和组成。
红外光谱则是用于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实验中,需要将待分析物质制成固体片或溶液,然后通过测量在各个红外波长下的吸收光强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官能团。
拉曼光谱则是通过测量物质在激光光源下的散射光的频移和强度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仪器分析课程论文
仪器分析课程论文第一篇:仪器分析课程论文色谱分析技术在植科专业相关实验和教学中的应用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仪器分析班级: 09级植物科学与技术(2)班学号:学生姓名:摘要:本文通过对色谱分析的一些方法的简要分析和与我们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联系来向大家论述相关知识和信息。
我们专业有许多实验都要借助于色谱分析方法才能够圆满的完成相关实验。
因此,色谱分析技术在我们专业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与发挥。
同时也因为色谱分析方法的发展才引领了科技的进步,进而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
关键词:色谱;实验;化学;应用正文:一、色谱分析法的起源、分类及其原理1、色谱分析法的起源[1]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
由于这一实验将混合的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因此茨维特将这种方法命名为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я,这个单词最终被英语等拼音语言接受,成为色谱法的名称。
汉语中的色谱也是对这个单词的意译。
2、色谱分析法的分类[2]色谱分析法根据流动性的性质可以分为:气相色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两种。
气相色谱分析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检测性能、分析时间快等优点,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也因其高效、快速而得以广泛应用。
根据物质的分离机制,又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类别。
3、色谱分析法的简单原理[3]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诸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原理以获得分离的方法。
其过程的本质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会不同,这使其随流动相运动速度各不相同,随着流动相的运动,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
二、色谱分析法在相关学习实验中的应用1、植物生理学相关实验(1)、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先从菠菜叶片中,用有机溶剂将叶片中的色素提[4]取出来;然后利用纸层析,在圆形的滤纸中心用毛细管进行点样(少量多次,尽量均匀,形状规则);再以汽油做扩散剂将叶绿素进行扩散,进而得到叶片内色素的主要成份。
仪器分析结课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核磁共振(NMR )的应用具有磁距的原子核在高强度磁场作用下,可吸收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的现象。
如1H、3H、13C、15N、19F、31P等原子核,都具有非零自旋而有磁距,能显示此现象。
不同分子中原子核的化学环境不同,将会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产生不同的共振谱。
记录这种波谱即可判断该原子在分子中所处的位置及相对数目,可以分析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分子结构,用于进行定量分析及分子量的测定。
可以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分子量较小(20 kDa以下)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分子的结构,而不损伤细胞。
核磁共振适合于液体、固体。
如今的高分辨技术,还将核磁用于了半固体及微量样品的研究。
核磁谱图已经从过去的一维谱图(1D)发展到如今的二维(2D)、三维(3D)甚至四维(4D)谱图,陈旧的实验方法被放弃,新的实验方法迅速发展,它们将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清晰。
在世界的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集团,都可以听到核磁共振这个名词,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大集团。
而且它在化工、石油、橡胶、建材、食品、冶金、地质、国防、环保、纺织及其它工业部门用途日益广泛。
微型磁共振成像系统BRUKER 公司获得R&D100 奖的mq 系列minispec核磁共振分析仪是理想的TD-NMR 谱仪(TD, Time Decay,时间衰减的NMR 谱仪),长时间的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测试重复性保证了仪器用于产品质量控制/过程控制的可靠性,mq 系列核磁共振分析仪还可用于研究、开发。
Bruker的mq系列核磁共振分析仪广泛用于食品如油脂厂、巧克力厂、饼干厂,石化如聚丙烯装置、聚乙烯装置、聚苯乙烯装置、ABS装置、SBS装置等,化工如牙膏厂、有机氟产品等的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
BRUKER 公司是最早生产minispec NMR 用于QA/QC 的家,一支强有力的集研究、生产、应用、技术支持的队伍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些因素保证BRUKER 公司的产品处于世界领先、用户最多、售后及应用支持最完善。
仪器分析论文-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检测
Hefei University仪器分析论文论文题目: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检测姓名:学号:系别:专业班级:指导老师:仪器分析论文目录摘要 (2)1、分子结构 (2)2、分析检测方法 (2)2.1原理 (2)2.2材料 (3)2.3主要仪器设备 (3)3、方法学确认实验 (3)3.1检出限 (3)3.2准确度实验 (3)3.3精密度实验 (4)4、影响测试结果因素 (4)4.1样品组分的代表性与可靠性[2-4] (4)4.2色谱柱[2,5,6,7] (4)5、结论 (5)参考文献 (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检测摘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 PUFA)是指链长在十八个碳原子以上并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脂酸,对人体具有很高营养与保健功能,是开发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
目前,测定脂肪酸含量常用的是气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
本论文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粉末油脂样品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 AA)粉末油脂样品为材料,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其DHA, AA含量。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结构;气相色谱法;原理;仪器设备;影响因素;方法验证1、分子结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体内,它们不仅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还有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意义。
而且双键又叫多烯酸,是指链长在十八个碳原子以上并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
其中,两个和三个双键的脂肪酸有十八碳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多分布于植物油脂中;四个以上的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海洋动物的脂肪中。
正由于它们的长链和多个有间隔定位的顺式双键,才赋予它们特殊的结构功能和生理功能。
在愈多,不饱和程度愈高,营养价值也愈高。
【1】2、分析检测方法2.1原理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其过程如图气相分析流程图所示。
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
高等仪器分析作业论文(1)
上海大学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课程名称:高等仪器分析课程编号: 11S009002论文题目: 近红外光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生姓名: 宋浩军学号: ********论文评语:成绩: 任课教师: 张剑秋评阅日期:近红外光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学生:宋浩军(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摘要:近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新兴的快速光谱分析方法,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新型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食品等各个行业中,该技术能够实现食品的在线、快速、无损检测, 是食品质量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
为现代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章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类行业和食品检测中的重要应用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食品检测快速The applications of Near InfraredSpectroscopy in food testingStudent: Song Haojun(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is an emerging fast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as a rapid, non-destructive and new tes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to agricultural food and other industries,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es for food quality analysis. The technology is able to accomplish food testing onlin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which brings enormou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o the contemporary produc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of th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in the meat industry and food testing and its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Keyword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od test quickly前言红外线是英国科学家William于1800年发现的, 当时被称为热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总结
本学期我们开的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所包括的分析方法很多,目前有数十种之多。
每一种分析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不同,所测量的物理量不同,操作过程及应用情况也不同。
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仪器分析的分析对象一般是半微量(0.01-0.1g)、微量(0.1-10mg)、超微量(<0.1mg)组分的分析,灵敏度高;仪器分析大致可以分为:电化学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质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其它仪器分析法等,这学期我们学的主要是气相色谱法、原子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分子发光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
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适用于低含量组分
测定,还可以进行多组分混合物的分析。
利用催化反应可大大提高该法的灵敏度。
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
简称“IR”,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
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
被测物质的分子在红外线照射下,只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谱。
对红外光谱进行剖析,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许多原子团,各原子团被激发后,都会产生特征振动,其振动频率也必然反映在红外吸收光谱上。
据此可鉴定化合物中各种原子团,也可进行定量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确定化学基因及定量分析,已用于无机化合物。
分子发光分析法是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一定能量后,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以光辐射的形式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这种现象称为分子发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为分子发光分析法。
此种方法对某些元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原子光谱法根据与电磁辐射作用的物质是以气态原子还是以分子(或离子团)形式存在,可将光谱法分为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两类。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
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XFS,这是应对欧盟RoHS指令最主要的仪器)等。
原子光谱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ES),它是利用原子
对辐射的发射性质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微量多元素的定量分析。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它是利用原子对辐射的吸收性质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微量单元素的定量分析。
(3)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它是利用原子对辐射激发的再发射性质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主要用于微量单元素的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是用气体作为移动相的色谱法。
根据所用固定相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固定相是固体的,称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是液体的则称为气液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以经典的液相色谱为基础,是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
通常所说的柱层析、薄层层析或纸层析就是经典的液相色谱。
所用的固定相为大于100um 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
这种传统的液相色谱所用的固定相粒度大,传质扩散慢,因而柱效低,分离能力差,只能进行简单混合物的分离。
而高效液相所用的固定相粒度小(5um-10um)、传质快、柱效高。
仪器分析前景广阔,可以定性定量的分析物质含量,对以后的化学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