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系统设计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本标准是为我公司汽车产品全车锁系统的规范设计而编制的,标准中对设计程序、参数的输入、参照标准、结构设计、技术要求、试验要求以及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规定,以此作为今后全车锁设计时参考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锁系统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设计的汽车四门锁、背门锁、发动机罩锁等与整车的匹配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 11568 汽车罩(盖)锁系统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
GB/T 9797-2005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GB/T 9800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GB/T 1260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镍+铬电镀层
GB/T 19350-2003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为减少氢脆危险的涂覆后钢铁的处理
GB/T 6461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QC/T 323-2007 汽车门锁和车门保持件
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ISO 7637-1 道路车辆-传导和耦合造成的电器干扰第一部分标称电压力12V的客车和轻型商用车辆一电源线引入干扰
DIN 50017 气候及其技术应用,冷凝水试验气候
DIN 50021 盐雾试验
DIN 53157 油漆硬度测试硬度—摆锤
QJ/ZX 01.15 汽车零部件标识、认证标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门锁 door lock
锁止车门的机构。包括锁体、锁扣(或挡块)、内外操纵机构和内外锁止机构。
3.2 锁体 latch
装在车门上,与门柱上的锁扣(或挡块)啮合,以保持车门处于锁紧位置的部件。
3.3 锁扣(或挡块) striker
1 / 11
装在车门立柱上,与锁体啮合,以保持车门处于锁紧位置的部件。
3.4 操纵机构 operation mechanism
将操纵动作传递到锁体上的全部零件的总称。
3.5 锁止机构 locking mechanism
在车内外将车门锁止的部件。
3.6 全锁紧位置 full latching
车门完全关闭时,锁体与锁扣(或挡块)所处的啮合位置。
3.7 半锁紧位置 secondary latching
车门不完全关闭时,锁体与锁扣(或挡块)所处的啮合位置。
3.8 车门反作用力 door counter force
当门锁处于全锁紧位置时,由车门的密封条和缓冲部件等产生的沿车门打开方向并作用于门锁上的力。
3.9 后门 back door
位于机动车辆后端的车门或车门系统,通过它乘员可以进入或离开车辆,货物可以往车辆上装卸,它不包括后背箱盖和完全由玻璃材料组成的车门或车窗,其门锁直接安装在玻璃材料上。
3.10 纵向
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在锁体与档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的旋转中心线确定的平面内,并与铰链的旋转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3.11 横向
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垂直于锁体与档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的旋转中心线确定的平面的方向。
3.12 电动门锁装置
指锁体内锁止机构的锁止和开启可由电动机构控制的门锁装置,它包括电动门锁、控制器和其它门锁机构。
3.13 控制器
指控制闭锁器工作的电子模块。
3.14 闭锁器
指控制锁体内锁止机构的电动机构。
3.15 电动门锁
指锁体和闭锁器的总成,按照两者的连接形式可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
3.16 罩(盖)锁装置
使罩(盖)与车身保持锁紧状态,并可打开的装置。
4 设计需输入相关部件
以表1中零部件数模来确定锁总成中各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和内部拉线和拉杆的走向及形状。
表1
5 技术方案及参数确定
5.1 总体方案
根据所开发车型锁的特点以及价格定位,确认此车型锁的开发方向——机械锁,中控锁或是遥控中控锁。
5.2 参数确定
5.2.1 根据车门内锁体的安装空间来进行锁体形状和大小的选择,以保证锁体能够在车门内相应位置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安装。
5.2.2 联系车门内实际空间及内外板形状对锁内、外扣手造型和安装方式,以及内外扣手和锁体的连接方式(拉杆或是拉线)进行选择。
5.2.3 根据锁体与拉手的距离及走向确定拉线或拉杆的长度及走向。
5.2.4 根据门内板与门框的距离以及锁体结构确定锁环的高度。
5.2.5根据锁体结构确定内、外拉手的开启行程。
5.2.6根据机盖与散热器上横梁、中网、水箱、散热器等确定的空间确定发动机罩锁的形状和大小
以及发动机罩锁环的高度。
3 / 11
6 开发流程
惯性力校核;内外拉手、闭锁器、棘爪等的行程校核,门锁的锁止、开启的功能校核。
7 门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7.1 技术要求
7.1.1 所有产品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与有关技术文件制造;左右对称件在外壳上有左右件标识(L和R)或用不同颜色彩锌加以区别。
7.1.2 门锁应能够将车门可靠锁紧并能够安全打开。
7.1.3 当门锁处于锁止位置时操纵内外手柄不能够打开车门。
7.1.4 塑料件表面应平整,无气泡,无影响使用的变形。
7.1.5 金属零件的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均匀,不得有明显缺陷。
7.1.6 锁体和挡块(或锁环)啮合开闭次数(以门锁一个完全开闭循环为一次)应能保证:侧门锁12万次正常工作;后背门锁机械部分5万次正常工作,控制器和闭锁器为3万次。门锁所有运动件应灵活,开关车门方便,不应有异常噪声。
7.1.7 侧门锁必须有全锁紧和半锁紧两个位置。
7.1.8 汽车门锁用钥匙不同牙花组合不应少于1000种。
7.1.9 门锁设计应能防止车门意外打开。
7.1.10对门锁的有关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利用静力学分析法),以评定门锁在294.2 m/s2惯性负荷作的作用下保持全锁紧位置不变的耐惯性能力。
7.1.11 纵向负荷
锁体和档块(或锁扣)在半锁紧位置应能够承受4500N的纵向负荷,在全锁紧位置应能承受12000N 的纵向负荷均不得脱开。
7.1.12 横向负荷
锁体和档块(或锁扣)在半锁紧位置应能够承受4500N的横向负荷,在全锁紧位置应能承受9000N 的横向负荷均不得脱开。
7.1.13 耐腐蚀性
门锁金属零件的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 625中的有关规定。
7.1.14 电压10~15V内,应在控制器输入信号后能使执行器正常工作,应能可靠的闭锁和开锁,无异常现象。
7.1.15 控制器的负载电流及维持时间按照产品设计文件的规定要求,应在控制器输入信号后能使闭锁器正常工作。
7.1.16 闭锁器在标称电压下的工作行程、输出力、行程时间、限制电流等均应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7.1.17 装车适应性要求
中控锁系统装于车上,以5~120Km/h的速度行驶150Km,应能正常工作,无误触发。
7.1.18 绝缘介电强度
控制器和执行器内互不连接的导体零部件对壳体之间应能耐实际正弦波550V、历时1 min的试验,批量生产时,允许用600V历时1s的试验代替,试验后绝缘不被击穿。
7.1.19 耐过电压
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