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 _______ 和 木星 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地球上存在生命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___________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 距离适中, 体积和质量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 等条件。

2、( 1 )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 氦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成都 。

(2)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 和 色球,其活动周期为11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扰动电离层,影响 无线短波 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两极出现极光 、 引起自然灾害 。

(2) 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 ________ 0 ____ 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 —90 ________ 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由昼入夜叫昏线 _________ ,由夜入昼叫晨线。

晨线相当于日出,昏线相当于日落,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 6点,与昏线交点为18点(3) 时间计算:东力口 西 减 。

(加减)地方时:因 经度不同 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

60°E 为10时,则 80°E 为 11时20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全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全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天体与天体系统1.天体——①星云 ②恒星 ③行星 ④卫星 ⑤彗星 ⑥流星体 ⑦星际物质 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2.天体系统——(距离相近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 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与分布 ①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影响年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纬度、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长短、大气透明度。

②我国太阳辐射极值地区高值中心——青藏高原 低值中心——四川盆地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带位置简图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了解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三、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普通性——运动特征与其它7大行星相似,结构特征与其它7大行星尤其是类地行星相似;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现代自然地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成的。

一、地震波——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震波 传播速度 可传播介质 相同点纵波(P 波) 快 固、气、液体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S 波) 慢固体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3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不考)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互相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改变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改变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造成地表凹凸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凹凸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积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凹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减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①汲取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汲取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汲取红外线。

对可见光汲取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汲取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凹凸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由于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必修一部分(高一)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

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VIP专享]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

[VIP专享]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日地 距离适中, 质量、体积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
即具备 温度 、 大气 、 水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为 6000K,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
聚变反应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 左 偏,北半球 右 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 赤道面 如 3 (选填 1、2、3)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 黄道面 。如 2 黄赤交角为 23°26′ 。如 b (选填 a、b)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66°34′ ,如 a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
生自然灾害 。
3、(1)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除 南北极点 外,
自西 向 东 一个 恒星 日
规律:自赤道向南、
自转
北 逆 南 顺 一个 恒星 日
北两级递减,赤道最大
都是 15°/时
自西向东 公转
北逆南顺
一个 恒星 年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大约 1° /d。 大约 30 km/s 规律:近日点( 1 月初)较 快 ,
600E 为 10 时,则 800E 为 11 时 20 分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
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邻时区相差 1 小时

本初子午线为 8 时,则北京时间为 16 时
,纽约为 3 时

1
a2 b3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1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地球上存在生命,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适宜的温度、大气层、液态水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氦,表面温度为_6000K_,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出现极光、引起自然灾害(地震、水旱灾害)。

3、(1)比较自转公转(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90_____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由昼入夜叫昏线,由夜入昼叫晨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600E为10时,则800E为 11时20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16时,纽约为 3时。

国际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以 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日界线以西是东十二区(东,西),以东是西十二区(东,西),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加,减),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加,减)(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高一地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1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地球上存在生命,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适宜的温度、大气层、液态水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氦,表面温度为_6000K_,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出现极光、引起自然灾害(地震、水旱灾害)。

3、(1)比较自转公转(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90_____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由昼入夜叫昏线,由夜入昼叫晨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600E为10时,则800E为 11时20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16时,纽约为 3时。

国际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以 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人教版必修1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必修1地理复习提纲

1.人造天体:飞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太空实验室) 2.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气体和尘埃高一地理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大气层以外的东西)天体相互绕质量、体积大的天体转(地球绕太阳转,月球绕地球转)●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的排列(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又可以分为三类(按质量、体积、距离划分): (1)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2) 巨行星:木、土星(3)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 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三、存在生命的行星: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②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 ③有液态水④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保证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 ⑤地球自转的周期规律⑥太阳能够给地球一个稳定的光照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1.太阳的概况:太阳是一个巨大炙热的气球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1、 大气污染程度2、 纬度(太阳高度角)3、 海拔4、 天气状况●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 ●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周期11年)、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2.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注: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同向性、公面性、近圆性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地球位于太阳系,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地球适当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大气)·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源(液态水源)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能量产生为H原子的核聚变,只有1/2亿到达地球,却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2.对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动和生物活动·它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3.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内向外)2.太阳活动类型:⑴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⑵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与黑子的出现相关常出现在耀斑之后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以11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和乔木生长年轮的疏密变化。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21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⑵把握公转方向;⑶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必修一部分( 高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1、天系统统级别: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因此地球是一颗特别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面条件包含太阳稳固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己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因此地球四周有合适生物呼吸的大气;(2)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因此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 地球上有液态水( 能形成大海) 。

§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根源,它能够保持地表温度,是促使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能够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供给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能够经过人为转变形成其余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记包含黑子和耀斑。

当太阳活动比较强烈时,能够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止,能够引发水旱灾祸和地震等自然灾祸。

§3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概为24 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概为23 小时 56分 4 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概为365 天 6 小时9 分 10 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 日夜更替现象;(2) 不一样经度出现了不一样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 形成了地转倾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芒、晨昏线,标明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 °26 ′。

6、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挪动,以及日夜长短的变化和中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时的变化等。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地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1河外星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 和 木星 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地球上存在生命 ,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 光照 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日地 距离适中, 体积和质量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 适宜的温度 、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液态水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 氦 ,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成都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光球 和 色球 ,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 、 两极出现极光 、 引起自然灾害 。

3、(1)比较自转公转(2) 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90_____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由昼入夜叫 昏线 ,由夜入昼叫 晨线 。

晨线相当于日出,昏线相当于日落,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6点,与昏线交点为18点(3)时间计算:东 加 西 减 。

(加减)地方时:因 经度不同 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

600E 为10时,则800E 为 11时20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xx-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三:大气的热力状况(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河外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 和 木星 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地球上存在生命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 光照 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日地 距离适中, 体积和质量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 适宜的温度 、 大气层 、 液态水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 氦 ,表面温度为_6000K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成都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光球 和 色球 ,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 、 出现极光 、 引起自然灾害 。

(2) 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90_____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由昼入夜叫 昏线 ,由夜入昼叫 晨线 。

(3)时间计算:东 加 西 减 。

(加减)地方时:因 经度不同 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

600E 为10时,则800E 为 11时20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16时 ,纽约为 3时 。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 行星地球1、(1河外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火 和 木 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运动有序、安全;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日地 距离适中, 质量、体积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 温度 、 大气 、 水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为6000K ,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成都(重庆)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光球 和色球 ,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干扰电离层、扰动地球磁场、极地出现极光 、 产生自然灾害 。

(2) 晨昏线(圈)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 昏线 。

(3)时间计算:东 加 西 减 。

(加减)地方时:因 经度 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

600E 为10时,则800E 为 11 时 20 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16时 ,纽约为 3时 。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 左 偏,北半球(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 赤道面 如 3 (选填地球公转的平面叫 黄道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 行星地球1、(1河外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火 和 木 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运动有序、安全;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日地 距离适中, 质量、体积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 温度 、 大气 、 水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为6000K ,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成都(重庆)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光球 和色球 ,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干扰电离层、扰动地球磁场、极地出现极光 、 产生自然灾害 。

(2) 晨昏线(圈)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 昏线 。

(3)时间计算:东 加 西 减 。

(加减)地方时:因 经度 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

600E 为10时,则800E 为 11 时 20 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16时 ,纽约为 3时 。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 左 偏,北半球(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 赤道面 如 3 (选填地球公转的平面叫 黄道面 。

如 2 黄赤交角为 23°26′ 。

如 b (选填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66°34′ ,如 2(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 昼夜长短 和 正午太阳高度 季节变化,气候划分: 345 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4、(1)地震波分为 纵波 、 横波 , 纵 波速度较快, 横 波只能通过固态。

(2)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叫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分别在地表下的深度33千米、2900千米。

划分这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

(3)介于两不连续面之间的各层次的名称 地壳 ,地幔 , 地核 。

(4)岩石圈包括 地壳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所在圈层为 地幔 。

第二单元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1(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 大气的保温 作用有关。

(3)大气运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纬度分布不均,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热力环流 ,最常见的形式:气旋与反气旋 。

(4)热力环流:形成原因: 冷热不均引起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并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的差异垂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 上升 (运动), 高空 (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受冷的地方 下沉 (运动), 近地面 (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 高 压流向 低 压。

(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

(对应点选填右图)高空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1)大气环流:赤道到两极的热力环流形成条件: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

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地表均匀、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赤道。

(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注: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低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风向:南东南风、北东北风)中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风向:南西北风、北西南风)高纬环流: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风向:南东南风、北东北风)全球共有7 个气压带, 6 个风带,其中有 3个低气压带。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切割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别写出名称: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风向: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

风向:冬季东北季风,夏季西南季风。

成因:夏季风主要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为t),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可略写,如热带雨林气候简写为热雨)t>150C――热带(年雨为热雨,季雨为热季(雨季>500mm)或热草(雨季<500mm),少雨为热沙)00C< t<150C――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干为地中海气候)t<00C――剩下的温带气候(夏雨为温带季风气候,少雨为大陆性气候)每个月都低于150C――寒带气候4、(1)气候变化的阶段:地质时期:距今跨度大、周期长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气候变化是 波动上升, 近代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 上升 ,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 1~6 0C(2)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①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 森林被大量砍伐 。

危害:(1)引起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

(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

措施: 控制排放温室气体措施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治污减废;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措施 植树种草 , 固碳技术 ;其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建设和防止海岸侵蚀工程。

第三单元复习 地球上的水1(1)、地球水体的种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 96.53 %。

冰川水占陆地淡水的 2/3 。

(2)、陆地水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大气降水 ,内流河的最重要的补给水源 冰川融水 ,东北河流春季汛期主要由 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汛期主要由 雨水 补给。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

黄河下游 河流水 补给 地下水 。

(3)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

组成内陆循环的各环节 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蒸发 (3个)组成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回到海6个)组成海上内循环的是蒸发——降水 (2个)台风登陆属 水汽输送 环节,江河入海属 地表径流 环节,它们都属于 海陆间 循环。

塔里木河只参与 内陆 循环。

)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最高温在10°N 附近,由此向两极逐渐下降。

判定该图所处的 南 半球。

若为夏季,此图为 海洋 (陆地或海洋)26C O 24C O 22C O若为洋流影响,该图为 寒(寒、暖)流的影响。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潮汐 、 波浪 。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 风海流 、 密度流 、 补偿流 。

a 、b 、c 、d 形成是由于 盛行风 ,a 、d 由于 西 风吹拂,b 、c 由于 信 风吹拂。

e 、f 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 补偿流 ,性质上属于 寒流 。

在太平洋里e 、f 分别是 加利福尼亚寒 流和 秘鲁寒 流。

在大西洋里e 、f 分别是 加那利寒 流和 本格拉寒 流。

(3) 暖流 增温增湿, 寒流 降温减湿。

顺洋 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 寒暖流相遇 处往往多雾。

(4)四大渔场的成因。

北海渔场位于 北大西洋暖流 和 东格陵兰寒流 交汇处北海道渔场位于 日本暖流 和 千岛寒流 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 墨西哥湾暖流 和 拉布拉多寒流 交汇处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 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 。

(5)厄尔尼诺:近年来,每隔几年秘鲁沿岸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温暖的海水“杀死”大量的浮游生物,导致(1)秘鲁渔场 鱼类死亡 ,(2)秘鲁沿岸降水量 增加 ,(3)澳大利亚、印度、非洲出现 干旱 。

(4)其也会导致我国气候 异常(出现暖冬) 。

3(1)广义水资源是水量总体,通常所说水资源指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人们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分布的总体特点具有明显地区差异,六大洲而言排列由多到少顺序是亚洲、南美洲、非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各国而言最多的是巴西,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第六。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衡:地区上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4)以色列水资源“由少变多”的原因:有效利用咸水和海水,发明滴灌技术。

(5)咸海面积缩小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

(6)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开源 、节流。

第四单元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峡谷、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黄土梁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三角洲,山口冲积扇。

风力的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雅丹。

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沙垄的形成。

(3)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b d 00 ec a f2山岳的形成:山岳类型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 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挤压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背斜、岩层下凹的称为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外力作用。

背斜成谷:岩层顶部受张力易侵蚀向斜成山:岩层槽部抗侵蚀(2)现实指导意义: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天然拱形结构。

背斜顶部建采石厂,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

(3)世界著名的两大褶皱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4)板块构造(1)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运动(运动或静止)当中,(2)板块相向运动,就会张裂(碰撞或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碰撞(碰撞或张裂)形成褶皱山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