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张慧婧第一部分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基本知识一、蛋白质基本知识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无论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简单的低等生物,还是植物、动物等复杂的高等生物,均含有蛋白质。
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约达人体固体总量的45%,肌肉、血液、毛发、韧带和内脏等都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动物偏低,但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大豆中蛋白含量约为38%,而黄豆中高达40%;微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细菌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50%~80%,干酵母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46.6%,病毒除少量核酸外几乎都由蛋白质组成,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
这些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可以说一切生命现象都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
1.生物催化作用作为生命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是被认识最早和研究最多的一大类蛋白质,它的特点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
生物催化作用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物功能之一。
正是这些酶类决定了生物的代谢类型,从而才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各种生命现象。
2.结构功能第二大类蛋白质是结构蛋白,它们构成动、植物机体的组织和细胞。
在高等动物中,纤维状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及骨骼的结构蛋白,α-角蛋白是组成毛发、羽毛、角质、皮肤的结构蛋白。
丝心蛋白是蚕丝纤维和蜘蛛网的主要组成成分。
膜蛋白是细胞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它与带极性的脂类组成膜结构。
3.运动收缩功能另一类蛋白质在生物的运动和收缩系统中执行重要功能。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是肌肉收缩系统的两种主要成分。
细菌的鞭毛或纤毛蛋白同样可以驱动细胞作相应的运动。
4.运输功能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运载蛋白,它们能够结合并且运输特殊的分子。
如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的血蓝蛋白起运输氧的功能,血液中的血清蛋白运输脂肪酸,β-脂蛋白运输脂类。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药品检验.
一氨基酸类药品检验
氨基酸类药物由于其结构上有羧基和氨, 故在进行含量测定时常用下列几种分析方 法。
**1、酸碱滴定法
谷氨酸(glutamic acid)、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赖氨酸(lysine)等氨基酸,其分子结 构中均有羧基,故对其原料药一般采用氢 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4、碘量法或溴量法
示例一盐酸半胱氨酸水合物( cysteine hydrochloride hydras)的测定 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SH基,可用碘量法测定。 例二 ,胱氨酸( L-cystine)的测定 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S-S-基,可用溴量法测 定。
5、HPLC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根据蛋白质的性质和结构选用不同 的测定方法。
1、定氮法 2、电泳法 3、生物检定法P183
四常用的酶类药物
常用的酶类药物有胰酶( pancretin)、胃蛋 白酶(pepsin)、尿激酶(urokinase)、糜蛋白 酶( chymotrysin)、弹性酶(elastase)等。
**2、非水溶液滴定法
甘氨酸(glycine)、丝氨酸(serine)、缬氨酸(valine)、亮 氨酸(leucine)、精氨酸(arinine)、丙氨酸(alanine)和色氨 酸(tryptophen)等氨基酸,因其分子结构含有氨基,故对 其原料药,中国药典和卫生部以及地方药品标准一般采用 在非水溶剂中高氯酸滴定液测定含量。 **根据酸碱的质子学说:一切能给出质子的物质为酸,能 接受质子的物质为碱。弱碱在酸性溶剂中碱性显得更强, 而弱酸在碱性溶剂中酸性显得更强,因此本来在水溶液中 不能滴定的弱碱或弱酸,如果选择适当的溶剂使其强度增 加,则可以顺利滴定。氨基酸有氨基和羧基,在水中呈现 中性,假如在冰醋酸中就显示出碱性,因此可以用高氯酸 进行滴定。
生化药物知识点
生化药物 (Biochemical Drugs)一、性质生化药物是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别离纯化所得的,以及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化根本物质。
生化药物有两个根本特点:其一,它来自生物体,X 复杂,有些化学结构不明确,分子量不是定值,多属高分子物质;其二,它是生物体中的根本生化成分。
一、生化药物的种类生化药物按照化学本质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包含天然氨基酸、氨基酸混合物和氨基酸衍生物。
可由发酵制造,也可由蛋白水解制得。
ChP(202X)二部收载的有门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胱氨酸、脯氨酸等。
2.多肽和蛋白类药物这类药物是人体内的生理活性因子,在生物体内,浓度很低,但活性很强。
多肽参与调节生理功能,用于临床的多肽有催产素〔9肽〕、加压素〔9肽〕、胰高血糖素〔29肽〕、降钙素〔9肽〕等。
蛋白质类药物有水蛭素、鱼精蛋白、胰岛素、生长素、催乳素等。
3.酶类与辅酶类药物按其功能可分为:助消化酶类、蛋白水解酶类、凝血酶及抗栓酶、抗肿瘤酶类和其它酶类等;还包含局部辅酶类(辅酶Q)等。
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玻璃酸酶、尿激酶、凝血酶、辅酶Q10等。
4.糖类药物包含肝素、硫酸软骨素A和C、硫酸角质素、透明质酸等。
类肝素(酸性粘多糖)、壳聚多糖、灵芝多糖、黄芪多糖、人参多糖、海藻多糖、螺旋藻粘多糖等。
5.脂类药物包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磷脂类、固醇类\胆酸类和卟啉类。
如亚油酸、卵磷脂、脑磷脂、胆固醇、血红素、胆红素等。
6.核酸及其降解产物和衍生物类药物包含核酸类、多聚核苷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例如免疫RNA、DNA(脱氧核糖核酸)、多聚胞苷酸、巯基聚胞苷酸、ATP和cAMP等。
二、鉴别试验鉴别就是利用化学法、物理法及生物学方法来确证生化药物的真伪。
通常,需用标准品或对比品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
现将常用的鉴别方法简述如下。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二.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的制造方法
3.分离纯化
多肽及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将提取液中的目的蛋 白质与其他非蛋白质杂质及各种不同蛋白质分离 开来的过程.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 (1) 根据蛋白质等电点的不同来纯化蛋白质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性质比较稳定,其物理性质如 导电性,溶解度,黏度,渗透压等皆最小,因此可利用 蛋白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的性质来制备蛋白质.
不十分清楚,从活性肽或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的角度去研究 它们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预计可获得成效
主要多肽类药物
1.多肽激素 ① 垂体多肽激素: 促皮质素(ACTH),促黑激素(MSH),催产素(OT) ② 下丘脑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生长素抑制激素(GRIF) ③ 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 ④ 胰岛激素: 胰高血糖素γ,胰解痉多肽γ。 ⑤胃肠胃道激素: 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一促胰激素(CCK-PZ),缓激肽 ⑥ 胸腺激素: 胸腺素、胸腺肽, 胸腺血清因子
返回目录
(一)蛋白类药物的分类
6.碱性蛋白质
硫酸鱼精蛋白,存在于鱼类成熟的精子中,强碱
性。
7.蛋白酶抑制剂 胰蛋白酶抑制剂,亦称抑肽酶。
8.植物凝集素 PHA、ConA。
返回目录
(二)蛋白类药物作用方式
已从生化药物对机体各系统和细胞生长的调节 扩展到被动免疫、替代疗法、抗凝血剂以及蛋 白酶的抑制物等多种领域
返回目录
(三)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要的 蛋白类药物
已实现产品工业化的有几十种,并正从微生物 和动物细胞的表达转向基因动植物的表达。
返回目录
(四)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应用
生化类药物概述
生化药物的概述一、生化药物的定义:生化药物一般是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亦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其衍生物、降解物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二、生化药物的种类:1、氨基酸类药物(1)单氨基酸白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异白氨酸、丝氨酸、色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门冬氨酸、精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胱氨酸、酪氨酸、谷氨酸。
(2)氨基酸衍生物N-乙酰-L-半胱氨酸、L-半胱氨酸乙酯盐酸盐、S-氨基甲酰半胱氨酸、S-甲基半胱氨酸、谷胺酰胺、S-羟色氨酸、二羟基苯丙氨酸。
(3)复合氨基酸注射液有3S、6S、9S、11S、13S、14S、15S、17S、18S 复合氨基酸注射液。
S代表氨基酸的种类。
2、多肽类药物(1)垂体多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9肽)、促胃液素(5肽)、加压素(9肽)、催产素(9肽)、α-促黑素(13肽)、-促黑素(18肽)、人-促黑素(22肽)。
(2)消化道多肽促胰液素(胰泌素,27肽)、胃泌素(14肽,17肽和34肽三种)、胆囊收缩素(33肽和39肽、另外还有4肽和8肽)、抑胃肽(43肽)、血管活性肠肽(28肽)、胰多肽(36肽)、神经降压肽(13肽)、蛙皮肽(10肽和14肽)。
(3)下丘脑多肽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3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0肽)、生长激素抑制激素(14肽和28肽)、生长激素释放激素(10肽)、促黑细胞激素抑制激素(3肽和5肽)。
(4)脑多肽由人及动物脑和脑脊液中分离出来的多肽、蛋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均为5肽),由猪或牛垂体、下丘脑、十二指肠得到系列与脑啡肽相关的多肽,有新啡肽(25肽),-内啡肽(31肽),脑活素(由二个肽以上组成的复合物)等。
(5)激肽类血管紧张肽I(10肽)II(8肽)、III(7肽)等活性肽。
(6)其它肽类谷脱甘肽(3肽)、降钙素(32肽)、睡眠肽(9肽)、松果肽(3肽)、素高捷疗(分子量为3000的肽为主成分,亦称血活素),胸腺素(肽)有:a1胸腺素(28肽)、胸腺生长肽2(49肽)、循环胸腺因子(9肽)、胸腺体液因子(31肽)。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结业论文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班级生物11001班目录摘要一、前言二、多肽类药物和蛋白质类药物(一)多肽类药物(二)蛋白质类药物(三)多肽和蛋白类药物的主要生产方法三、重要多肽类药物(一)胸腺激素(二)促皮质素(三)降钙素四、重要蛋白类药物(一)白蛋白(二)干扰素(三)胰岛素(四)生长素(五)免疫球蛋白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摘要随着蛋白组学计划的逐步深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逐渐被破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多肽及蛋白质类物质在诊断、治疗或作为疫苗预防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依序连接而得,代谢物氨基酸为人体生长的基本营养成分,可通过农产品发酵而制备,药效高、副作用小、不积累中毒,作为人体内源性物质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调控,与人体高度契合。
多肽和蛋白类药物是目前医药研发领域中最有前景、进展最快的部分。
关键字: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一、前言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生物药物。
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
N条多肽链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缠绕纠结就构成了蛋白质。
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会生成多肽。
多肽和蛋白质类生物药物按药物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和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制品类药物。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活性物质不断面世,已有不少生物技术药物应用于临床,国内外已批准上市的约40多种,1995年开发数为234种,目前正在研究的则成倍增加,在这些品种中,大量的均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由于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体内外不稳定性,临床主要剂型是溶液型注射剂和冻干粉针。
为解决长期用药的问题,克服注射剂的不便和缺点,发展适宜给药途径的非注射传输系统是药剂学面对的挑战。
二、多肽类药物和蛋白质类药物(一)多肽类药物多肽类药物主要包括多肽疫苗、抗肿瘤多肽、多肽导向药物、细胞因子模拟肽、抗菌性活性肽、诊断用多肽及其它药用小肽等7大类。
生化药物
生化药物 (Biochemical Drugs)一、性质生化药物是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纯化所得的,以及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化基本物质。
生化药物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它来自生物体,来源复杂,有些化学结构不明确,分子量不是定值,多属高分子物质;其二,它是生物体中的基本生化成分。
一、生化药物的种类生化药物按照化学本质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包括天然氨基酸、氨基酸混合物和氨基酸衍生物。
可由发酵制造,也可由蛋白水解制得。
ChP(2005)二部收载的有门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胱氨酸、脯氨酸等。
2.多肽和蛋白类药物这类药物是人体内的生理活性因子,在生物体内,浓度很低,但活性很强。
多肽参与调节生理功能,用于临床的多肽有催产素(9肽)、加压素(9肽)、胰高血糖素(29肽)、降钙素(9肽)等。
蛋白质类药物有水蛭素、鱼精蛋白、胰岛素、生长素、催乳素等。
3.酶类与辅酶类药物按其功能可分为:助消化酶类、蛋白水解酶类、凝血酶及抗栓酶、抗肿瘤酶类和其它酶类等;还包括部分辅酶类(辅酶Q)等。
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玻璃酸酶、尿激酶、凝血酶、辅酶Q10等。
4.糖类药物包括肝素、硫酸软骨素A和C、硫酸角质素、透明质酸等。
类肝素(酸性粘多糖)、壳聚多糖、灵芝多糖、黄芪多糖、人参多糖、海藻多糖、螺旋藻粘多糖等。
5.脂类药物包括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磷脂类、固醇类\胆酸类和卟啉类。
如亚油酸、卵磷脂、脑磷脂、胆固醇、血红素、胆红素等。
6.核酸及其降解产物和衍生物类药物包括核酸类、多聚核苷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例如免疫RNA、DNA(脱氧核糖核酸)、多聚胞苷酸、巯基聚胞苷酸、ATP和cAMP等。
二、鉴别试验鉴别就是利用化学法、物理法及生物学方法来确证生化药物的真伪。
通常,需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对照试验。
现将常用的鉴别方法简述如下。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张慧婧第一部分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基本知识一、蛋白质基本知识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无论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简单的低等生物,还是植物、动物等复杂的高等生物,均含有蛋白质。
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约达人体固体总量的45%,肌肉、血液、毛发、韧带和内脏等都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动物偏低,但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大豆中蛋白含量约为38%,而黄豆中高达40%;微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细菌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50%~80%,干酵母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46.6%,病毒除少量核酸外几乎都由蛋白质组成,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
这些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可以说一切生命现象都是蛋白质功能的表达。
1.生物催化作用作为生命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是被认识最早和研究最多的一大类蛋白质,它的特点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
生物催化作用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物功能之一。
正是这些酶类决定了生物的代谢类型,从而才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各种生命现象。
2.结构功能第二大类蛋白质是结构蛋白,它们构成动、植物机体的组织和细胞。
在高等动物中,纤维状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及骨骼的结构蛋白,α-角蛋白是组成毛发、羽毛、角质、皮肤的结构蛋白。
丝心蛋白是蚕丝纤维和蜘蛛网的主要组成成分。
膜蛋白是细胞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它与带极性的脂类组成膜结构。
3.运动收缩功能另一类蛋白质在生物的运动和收缩系统中执行重要功能。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是肌肉收缩系统的两种主要成分。
细菌的鞭毛或纤毛蛋白同样可以驱动细胞作相应的运动。
4.运输功能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运载蛋白,它们能够结合并且运输特殊的分子。
如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的血蓝蛋白起运输氧的功能,血液中的血清蛋白运输脂肪酸,β-脂蛋白运输脂类。
多肽药物及蛋白质药物的新型制备技术研究
多肽药物及蛋白质药物的新型制备技术研究多肽(peptide)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短链生物分子,它可以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而蛋白质(protein)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长链生物分子。
多肽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的研究紧贴当前的医学发展,随着人类对于疾病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药物更加精准和高效,制备多肽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的新型技术应运而生。
一、早期制备技术早期对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制备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天然提取和化学合成。
天然提取方法主要是从动物或人体组织中提取多肽或蛋白质,然后经过人工分离纯化。
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成本和污染风险,并且无法获得足够纯度的药物。
化学合成是另一种重要的多肽和蛋白质制备方式,这种方法通过化学反应,逐步合成出目标分子。
但是,化学合成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完整反应产物和不易去除的副产物,因此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劳动力和时间成本。
二、新型制备技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新型制备技术逐渐产生。
下面将围绕三个方向详细介绍。
1. 基因工程技术(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工程技术是制备多肽和蛋白质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通过人工创造DNA序列,或是修改天然基因序列,使得细胞或微生物表达特定的多肽或蛋白质。
这种方式具有可重复性强、成本低、无需天然的储备物质、不易受环境影响等优点。
通过人工修改基因和表达蛋白质,大量制备出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不仅有助于缓解药物供需紧张的状况,同时也为疾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2. 表达技术(fusion protein technology)表达技术是指将多肽与其他分子进行融合,从而实现药物的制备。
这种方法对于表达量的限制较大,可以用共表达或是多值化等技术适当提高表达量。
同时,将多肽融合到高表达的载体蛋白质中,利用载体蛋白质结构中的细节优势提升多肽在人体内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为制备更好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3.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中药材制备条件,将多肽药物或蛋白质转变为纳米级别的物质,并利用纳米粒子的特殊物性优势,实现更高的药效和低毒副作用的制备技术。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是什么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是什么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是什么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生物药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特点1) 基本原料简单易得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依序连接而得,代谢物氨基酸为人体生长的基本营养成分,可通过农产品发酵而制备。
2)药效高,副作用低,不蓄积中毒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本身是人体内源性物质或针对生物体内调控因子研发而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过参与,介入,促进或抑制人体内或细菌病毒中生理生化过程而发挥作用,副作用低,药效高,针对性强,不会蓄积于体内而引起中毒。
3)用途广泛,品种繁多,新型药物层出不穷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是目前医药研发领域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部分,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将20种基本氨基酸按不同序列相互连接,可得到品种繁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疾病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众多新型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在治疗艾滋病,癌症,肝炎,糖尿病,慢性疼痛效果显著。
4) 研发过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借助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对各类疾病发病机理的揭示,对体内各种酶,辅酶,生长代谢调节因子的深入认识,可以针对性开展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研发。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研发技术1) 化学合成方法以化学合成方法研制开发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已成为广泛采用的有效手段。
通过液相合成,固相合成,固/液合成相结合以及片段连接等方式, 已成功研发众多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2) 改造生物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以生物活性多肽或现有多肽药物作参照,通过组合筛选,氨基酸序列简化或替代改造,是研发多肽药物的有效途径。
3) 提高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档次通过对内源性多肽或现有多肽药物进行结构修饰,以克服原有产物的弱点,减少副作用,提高药效, 是研发多肽蛋白质类新药的重要渠道。
4) 针对具生物活性的.多肽天然产物研发以生物活性天然多肽,尤其是海洋生物活性多肽为模板, 开展构效关系研究,以提高活性与效价,简化结构并降低副作用,是研发多肽蛋白质类新药的重要方向。
多肽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多肽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生物药物按药物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和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制品类药物。
结构分析多肽的定性至少应包括氨基酸分析、序列分析及质谱分析。
纯肽的氨基酸分析可提供该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和数量。
序列分析则提供氨基酸残基的精确排列顺序。
基于多种技术的质谱, 如快原子轰击、电喷雾、激光解吸, 经常用于提供多肽的相对分子量及其序列信息。
肽谱是蛋白质或多肽通过酶解得到的肽片段经分离和分析所得到的“指纹图谱”。
当多肽含有20 个以上的氨基酸残基时, 肽谱分析对多肽结构研究和特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2. 1 氨基酸分析用于氨基酸分析的水解方法主要是酸水解, 同时辅以碱水解。
酸水解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盐酸(一般浓度为6mo löL )。
多肽于110 ℃真空或充氮的安瓿瓶内水解10~24 h, 然后除去盐酸。
水解过程中氨基酸遭破坏的程度与保温时间有线性关系, 因此该氨基酸在多肽中的真实含量可通过以不同的保温时间对相应时间的样品中该氨基酸的含量作图, 用外推法求出。
高氨基酸分析仪的使用使氨基酸的分析越来越准确, 如W aters 公司的氨基酸分析系统的检出限已达100 fmo l。
2. 2 序列分析氨基酸测序主要为化学法, 酶法也有一定的意义。
化学法以Edman 降解法最为经典, 它对所有氨基酸残基具有普适性和近乎定量的高产率, 是近50年N 2端顺序分析技术的基础。
Edman 机理的液相(旋转杯) 自动蛋白顺序分析仪在1967 年推出。
近年来不断对其改进, 其灵敏度已达到可以对0. 1pmo l 的样品进行常规分析。
2. 3 质谱(mass spect romet ry,M S)质谱以质量分析为基础, 可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以及一些结构信息。
1980 年代以后发展了许多新的“软电离”技术, 使其在蛋白质多肽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4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药品检验
仪
碘量法
原理:半胱氨酸分子中含有-SH, 在酸性
条件下,与过量的碘作用,剩余的碘用硫代 硫酸钠溶液滴定。由硫代硫酸钠溶液所消耗 的量,间接求出硫化物的含量。
注意:滴定条件,指示剂,碘滴定液,
Na2S2O3 标液配制
碘量法的背景知识 (一) 方法简介 碘量法也是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之一。它 是以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因此,碘量法的基本反应是 I 2 +2e - =2I - E IO/I- =0.535 V
定氮法
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 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 (消化),氨又与硫酸 作用,变成硫酸氨。经 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 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 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 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 之氮含量。
4.碘量法或溴量法 5.HPLC法
示例一:盐酸 示例一:三氨
基酸注射液-341 半胱氨酸水合物 的测定 示例二:六氨 示例一:L-胱氨 基酸注射液400 酸的测定 6.氨基酸自动分析
效价单位U
效价:指某一物质引起生物反应的功效单位,可用理 化方法检测,也可用生物检测方法测定,通常以重量 单位或效价单位来计量。不同的药物有各自的效价 的定义。
某些生化药物,其药物中含有一些杂质,不可能是 纯品。故不能以重量单位准确表示其含量,只能依 靠生物检定的方法与标准品进行比较来测定药物的 效价剂量。因此,采用特定的“单位”——“U”来 计量。产生相同效应药品的剂量比较时,所需剂量 越小,药物的效价就越高,反之效价就低。
第4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 药品检验
易庆平
2010年5月6日
氨基酸类药物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 1.酸碱滴定法
示例1:谷氨酸的
2.非水溶液滴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张慧婧第一部分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基本知识一、蛋白质基本知识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无论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简单的低等生物,还是植物、动物等复杂的高等生物,均含有蛋白质。
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约达人体固体总量的45%肌肉、血液、毛发、韧带和内脏等都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动物偏低,但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咼,如大豆中蛋白含量约为38%而黄豆中咼达40%微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细菌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50%-80%干酵母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46. 6%病毒除少量核酸外几乎都由蛋白质组成,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
这些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可以说一切生命现象都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
1•生物催化作用作为生命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一一酶,是被认识最早和研究最多的一大类蛋白质,它的特点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
生物催化作用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物功能之一。
正是这些酶类决定了生物的代谢类型,从而才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各种生命现象。
2•结构功能第二大类蛋白质是结构蛋白,它们构成动、植物机体的组织和细胞。
在高等动物中,纤维状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及骨骼的结构蛋白, a -角蛋白是组成毛发、羽毛、角质、皮肤的结构蛋白。
丝心蛋白是蚕丝纤维和蜘蛛网的主要组成成分。
膜蛋白是细胞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它与带极性的脂类组成膜结构。
3.运动收缩功能另一类蛋白质在生物的运动和收缩系统中执行重要功能。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是肌肉收缩系统的两种主要成分。
细菌的鞭毛或纤毛蛋白同样可以驱动细胞作相应的运动。
4.运输功能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运载蛋白,它们能够结合并且运输特殊的分子。
如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的血蓝蛋白起运输氧的功能,血液中的血清蛋白运输脂肪酸,B-脂蛋白运输脂类。
许多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跨膜输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细胞色素类蛋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担负传递电子的功能。
5.代谢调节功能执行该功能的主要是激素类蛋白质,如胰岛素可以调节糖代谢。
细胞对许多激素信号的响应通常由GTP吉合蛋白(G S白)介导。
6.保护防御功能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是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和免疫保护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功能分子,其化学本质大都为蛋白质,免疫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目前也已用于免疫性疾病和一些非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7.其他功能在动、植物中有些蛋白质主要是作为营养贮藏物,如植物种子中的谷蛋白、动物的卵清蛋白及牛奶中的酪蛋白等。
还有一些蛋白质具有特殊的功能,如一种非洲植物中产生的蛋白质具有浓郁的甜味,称为应乐果甜蛋白;一些南极鱼类的血浆中含有抗冻蛋白,可以防止血液在极低温度下冻结。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其分子大小可能不同,但是其元素组成、数量却大致相似。
除了含有碳、氢、氧、氮元素外,大部分还含有硫。
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其他元素,特别是磷、铁、锌及铜◎多数蛋白质含氮量相对固定*约为16乳这是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为氮元素容易通过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故蛋白质的含量可以由氮的含量乘以6. 25 (100/16)计算得到•二.氨基酸基本知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非常大,但是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可以被逐渐降解成相对分子质量的肽段,最终生成□•氨基酸,因此口「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组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是指含有氨基的馥酸,通常由5种元素组成,即碳、氢、氧、氮和硫。
在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氨基釀种类非常多,但其中常见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釀只有20种.除甘氨酸外均为L-口-氨基酸,其中脯氨酸是一种L-口-亚氨基酸。
甲硫氨酸、缄氨酸、赖氨戳、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足以满足人体需要,必须由体外补充,称为必需氨基酸*另外,精氨酸和组氨酸人体虽能合成,但通常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或疾病时也需额外供给,因此,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必需氨基酸°婴幼儿生长期精氨酸和组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待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成人比婴儿显著下降。
氨基酸的主要作用:L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在胃肠道经多种消化酶作用,分解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后,在小肠内被吸收, 沿肝门静脉进入肝脏。
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分解或合成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继续伴随血液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合成各种特异性的组织蛋白■在正常情况下氨基酸进入血液速度与其输出速度几乎相等,正常人血液中动态氨基酸含量相当恒定。
Z氮平衡件用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时,摄入的氮量与由粪、尿和皮肤排出的氮量相等,称之为氮总平衡,实际上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不断合成与分解的平衡。
殳转变为糖或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后的口-酮酸,可以再次合成氨基酸、转化为糖或脂肪,或者进入三竣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4•参与酶、激素及部分维生素的组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氨基酸构成),如淀粉酶、胃蛋白酶、胆碱酯酶、碳酸酹酶、转氨酶等。
含氮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或其衍生物,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促肠液激素等・有的维生素是由氨基酸转变或与蛋白质结合存在。
三、务肽基本知识多肽是a—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
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一直到九肽。
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也有文献把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寡肽(小分子肽),10〜5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由50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肽就称为蛋白质。
通常来说蛋白质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由一条或两条以上多肽组成的大分子,其结构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而多肽只能是一条肽链,通常也就是二级结构。
习惯上将胰岛素(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5733)视为多肽和蛋白质的界限。
目前生物医学在人体中已发现了1000多种具有活性的多肽,仅脑中就存在近40种,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很低,但生理活性很强,在神经、内分泌、生殖、消化、生长等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生理调节作用。
人们比较熟悉的有谷胱甘肽(3肽)、催产素(9肽)、加压素(9肽)、脑啡肽(5肽)、B -内啡肽(31肽)、P物质(10肽)等。
第二部分氨基酸类药物一、氨基酸类药物的分类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高度营养价值的蛋白质的补充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动物饲料和化妆品的制造。
氨基酸在医药上主要用来制备复方氨基酸输液,也可用作治疗药物和用于合成多肽类药物。
目前用作药物的氨基酸有100多种。
1.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主要有谷氨酸及其盐酸盐、谷氨酰胺、乙酰谷氨酰胺铝、甘氨酸及其铝盐、磷酸甘氨酸2.治疗肝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主要有精氨酸盐酸盐、谷氨酸钠、甲硫氨酸、瓜氨酸等。
3.治疗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主要有谷氨酸钙盐及镁盐、氢溴酸谷氨酸、色氨酸、5-羟色氨酸及左旋多巴等。
4.用于肿瘤治疗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主要有偶氮丝氨酸、氯苯丙氨酸、磷天冬氨酸及重氮氧代正亮氨酸等。
5.其他氨基酸药物的临床应用天冬氨酸的钙、镁盐可用于缓解疲劳,治疗低钾症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等。
组氨酸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可用于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
二、氨基酸类药物的生产氨基酸的一般生产方法有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以及酶合成法等。
除酪氨酸、胱氨酸、羟脯氨酸用水解法外,其他氨基酸已采用产量大、成本低、现代化水平高的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生产,也采用前体发酵和酶合成法。
1.水解法水解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生产氨基酸的基本方法。
它是以蛋白质为原料,经酸、碱或蛋白质水解酶水解后,再分离纯化各种氨基酸的工艺过程,分酸水解法、碱水解法和酶水解法2.微生物发酵法最早应用微生物发酵法制造氨基酸始于1956年,采用淀粉作原料,直接发酵获得了谷氨酸。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阐明了氨基酸生物合成路线及其代谢调节机制以后,用营养缺陷型和抗代谢类似物育种新方法,有目的地增育产酸率高的新菌种,是氨基酸发酵的第二个突破。
很多国家都纷纷研究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现已有多种氨基酸可以用发酵法生产或试生产,如赖氨破、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等。
3.化学合成法I氨基酸都是低分子化合物,采用化学合成手段制造氨基酸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时,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但是化学合成制造的氨基酸都是DL型消旋体,需要进行拆分才能得到L型产品。
化学合成方法具有收率高、成本低和周期短的优点,可采用多种原料和多条路线。
生产的品种有甲硫氨酸、甘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谷氧酸、赖氨酸、苯丙氧酸、丙氨酸等。
4.酶合成法酶合成法是以化学合成法配制基质,利用酶促反应(即酶的水解、裂解、合成作用)直接制备各种氨基酸,特别是固定化酶和固定细胞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解决了酶合成法中较为突出的缺点,从而促进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三、典型氨基酸类药物(一)单一氨基酸制剂1.用于肝脏疾病的氨基酸治疗肝病的氨基酸有精氨酸盐酸盐、磷葡精氨酸、鸟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钠、蛋氨酸、乙酰蛋氨酸、赖氨酸盐酸盐及天冬氨酸等。
蛋氨酸和乙酰蛋氨酸是体内胆碱合成的甲基供体,可促进磷脂酰胆碱的合成,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障碍的治疗。
甲硫氨酸片成份:甲硫氨酸。
功能主治:用于脂肪肝,以及酒精和磺胺等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精氨酸能在人体内参与鸟氨酸循环,促进尿素的形成,使人体内产生的氨经鸟氨酸循环变成无毒的尿素,并通过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氨浓度。
本品有较高浓度的氢离子,有助于纠正肝性脑病时的酸碱平衡。
2.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氨基酸此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谷氨酸及其盐酸盐、谷氨酰胺、乙酰谷酰胺铝、甘氨酸及其铝盐、硫酸甘氨常见药品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及精神障碍酸铁、组氨酸盐酸盐等。
谷氨酸、谷氨酰胺、乙酰谷酰胺铝主要通过保护消化道或促进黏膜增生,而达到防治综合性胃溃疡病、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作用。
甘氨酸及其铝盐、谷氨酸盐酸盐主要是通过调节胃液酸碱度实现治疗作用甘氨酸碳酸钙胶囊成份:本品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粒含甘氨酸60mg碳酸钙140mg功能主治:本品为抗酸药。
用于治疗胃酸、胃痛、胃胀、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注意事项:1.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2.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可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3.长期大量用药定期测血钙浓度。
________________ 丿3.用于脑病的氨基酸谷氨酸可被脑组织氧化,能作为脑组织的“能源”,是脑组织代谢作用较活跃的成分,故用来作为神经衰弱患者的中枢神经及大脑皮质的补剂,有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