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学值得借鉴的经典笔记

合集下载

CT影像诊断基础(10)

CT影像诊断基础(10)

CT影像诊断基础(10)
【考点741】骨质破坏指原有骨结构被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的缺失。

CT易于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的破坏。

【考点742】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增粗,是成骨活动增加或破骨活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考点743】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

【考点744】CT能显示平片不易显示的扁平骨如肩胛骨和髂骨的骨膜增生。

【考点745】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CT 表现为骨质
局限性密度增高。

【考点746】关节破坏∶包括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质破坏,CT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下的骨质破坏。

【考点747】关节骨性强直在CT上表现为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消失,骨小梁通过关节间隙连接两侧骨端。

【考点748】 CT对软组织病变的观察明显优于X线。

【考点749】骨折是指骨结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中断。

儿童骨骺分离亦属骨折。

【考点750】骨折可分为创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和疲劳性骨折。

面部颈部CT诊断学笔记

面部颈部CT诊断学笔记

第二章五官、颈部、颌面部第一节眼部疾病诊断学一、眼眶正常表现:1.眼扫描规范①.扫描时:患者的双侧眼球应固定在正中央,扫描过程中眼球不得有任何转动。

②.扫描基线:横断面一般取仰卧位,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一般取仰卧位,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

2.眼球由坚韧的球壁和球内容物组成。

①.球壁:不能分清某一层结构,但是可显示发生在这些结构的病变。

A.最内层为视网膜,占眼球后部2/3;B.中间层后部为脉络膜,前部为睫状体和虹膜;C.最外层后部为巩膜,前部为角膜。

②.球内容物: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

A.晶状体在上表现为位于眼球前部的梭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B.房水为位于晶状体前的低密度影,玻璃体为位于晶状体后的低密度影。

3.眼眶:眼眶由额骨、颧骨、上颌骨、腭骨、泪骨、筛骨和蝶骨等七块颅面骨组成。

主要包括四个壁、两个裂和视神经管。

①.上壁:即前颅窝底,其前部由额骨水平板构成,后部由蝶骨小翼构成。

A.眶前部外上方有一浅窝为泪腺窝。

B.眶上缘中、内部1/3交界处有一切迹为眶上切迹。

②.下壁:大部分由上颌骨眶面构成,外侧前部为颧骨眶面,后部为腭骨眶突构成。

A.眶下缘骨质较厚,眶底骨质菲薄,故眶下壁较易发生爆裂骨折。

B.上颌骨眶面的内侧有一眶下沟,向前走行一段后变为眶下管,开口于眶下缘中央下方4,称为眶下孔,内有眶下神经通过。

③.内壁:前面由上颌骨额突和泪骨构成,后部为筛骨眶板(筛骨纸板)和蝶骨体。

A.眶内壁骨质菲薄,也较易发生爆裂骨折。

B.在眶前内下方上颌骨的泪前嵴和泪骨的泪后嵴共同构成泪囊窝,内为泪囊。

④.外壁:前部为额骨颧突和颧骨额突构成,后部为蝶骨大翼构成。

⑤.眶上裂:A.内侧缘为蝶骨体,上缘为蝶骨小翼,下缘为蝶骨大翼。

B.内有三叉N眼支、动眼N、滑车N和外展N以及脑膜中A眶支、眼上V通过。

⑥.眶下裂:是由蝶骨大翼的下缘和上颌骨眶突构成的裂隙。

A.前方与颢下窝相通,后面与翼腭窝相通。

B.眶下裂内有眶下动脉、眼下静脉分支及三叉神经的上颌支通过。

生殖系统及腹膜后CT诊断学笔记

生殖系统及腹膜后CT诊断学笔记

第十三章生殖系统、腹膜后、腹部淋巴结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一、解剖及正常影像1.女性盆腔的CT检查方法①.放置阴道栓。

②.口服对比剂使肠管充盈,有助于鉴别肠管与肿物或淋巴结。

A.扫描前4—6h、2h、45min分别服用2%碘水对比剂300~450ml使肠管充盈。

B.上床前服清水300~450ml使胃充盈,服清水的目的是减少碘对比剂对肝脏造成的伪影。

③.窗技术A.在观察女性盆腔病变应注意同时采用宽窗(400~~500Hu)及窄窗(150~200Hu)技术,注意调整窗位。

B.宽窗有利于显示腹腔及盆腔病变,特别是肿物周围结构,窄窗则有利于显示肿物的内部结构。

2.子宫①.解剖:A.子宫位于真骨盆的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

B.轻度前倾前屈位,膀胱充盈时子宫可向头侧轻度移位。

C.子宫呈倒置梨形。

底部较大,下端狭窄为宫颈,宫底与宫颈之间为宫体。

D.性成熟期子宫体和宫颈的长度几乎相等,经产妇子宫各径和内腔均增大,绝经期后子宫萎缩变小。

E.成年子宫各径约为4×7×4cm。

宫腔呈基底向上的三角形、前后径短的扁的裂隙。

成人宫颈长约2.5~~3cm。

②.韧带、凹陷:A.子宫的正常位置由子宫阔韧带、圆韧带、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所维系。

a.阔韧带为子宫双侧的腹膜皱襞,上缘游离,包裹输尿管;外侧端移行为卵巢悬韧带;前叶覆盖子宫圆韧带。

b.圆韧带起于子宫前面的两侧,在阔韧带的前叶覆盖下向前弯行,然后通过腹股沟管止于阴阜及犬阴唇的皮下。

c.主韧带为阔韧带下部两层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由子宫颈连至盆腔侧壁。

d.骶子宫韧带起自宫颈的后面,向后绕过直肠,固定于骶骨的前面。

B.膀胱子宫陷凹由膀胱上面腹膜的后缘转折至子宫体的前面所形成。

C.子宫的后面则由子宫直肠陷凹与直肠前面相隔。

子宫直肠陷凹较深,正常情况下可有少许积液。

③.正常CT表现A.正常子宫呈边缘光整、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用窄窗技术有时可见宫腔内密度更低的含液腔隙。

最新最全影像诊断学CT部分重点的知识点完整版

最新最全影像诊断学CT部分重点的知识点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1.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

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5.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6.流空现象:是MR成像的一个特点,在SE序列,对一个层面施加90度脉冲时,该层面内的质子,如流动血液或脑脊液的质子,均受至脉冲的激发。

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

7.部分容积效应:层面成像,一个全系内有两个成份,那么这个体系就是两成份的平均值,重建图像不能完全真实反应组织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8.TE:又称回波时间,射频脉冲到采样之间的回波时间。

9.TR:又称重复时间,MRI信号很弱,为提高MRI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脉冲,两个90度脉冲周期的重复时间。

10.T1WI:即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11.T2WI:即T2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2的差别,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

12.像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经数模转换器转换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称之为像素。

13.体素: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

14.模糊效应:脑梗死2~3周,CT平扫显示病灶呈等密度,与正常实质难以辨别,称为“模糊效应”。

CT诊断学基础知识个人总结解读

CT诊断学基础知识个人总结解读

颅脑CT诊断二、造影增强的强化表现2.有强化(1)均匀强化:常见于脑膜瘤、脑动脉瘤、髓母细胞瘤、肉芽肿等。

(2)斑状强化:见于脑胶质瘤、血管畸形等。

(3)环状强化:常见于脑脓肿、胶质瘤、转移瘤等,其次是脑内血肿吸收期、梗塞灶、囊性肿瘤和脑瘤术后。

(4)不规则强化:多见于恶性胶质瘤。

肿瘤位于脑实质内者称为脑内肿瘤,反之为脑外肿瘤。

五、常见肿瘤(一)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为颅脑原发肿瘤中最常见者。

病理分型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以星形细胞瘤最常见。

1.星形细胞瘤(1)病理:kemohan氏将上星形细胞瘤分为四级,I、II级为分化良好型,相对恶性度低,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III、IV级为分化不良型,恶性程度高,呈浸润性生长,与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易发生坏死、囊变,其血管形成不良。

(2)CT表现①部位: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多见于小脑半球。

②平扫:a . I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脑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或不明显;b. II、III、IV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略高或混杂密度或囊性肿块,境界不清,灶内可见坏死、出血,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显着。

③增强扫描:a . I级星形细胞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b. II、III级多为环形强化,形态及厚薄不一,环壁上有时或伴有强化的瘤结节,是星形细胞瘤特征;c. IV级星形细胞瘤多不规则强化。

2.髓母细胞瘤(1)病理肿瘤来源于胚胎残余组织,血运丰富,边界清楚,质软,较少发生囊变、出血和钙化,肿瘤可同时沿脑脊液播散到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

对放疗敏感,为小儿后颅窝常见恶性肿瘤。

(2)CT表现①部位:好发于小脑蚓部和小脑半球,可侵入四脑室。

②平扫a. 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略高等密度灶,密度均匀。

b. 边界清楚,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

c. 四脑室受压变形向前移位或消失,三脑室和侧脑室扩大。

③增强扫描:a. 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

CT影像诊断基础(11)

CT影像诊断基础(11)

CT影像诊断基础(11)
【考点751】在已有的骨病基础上发生的骨折称病理性骨折。

CT上除有骨折征象外还具原有病变引起的骨质改变。

【考点752】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于骨的某一部位,可逐渐发生慢性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或应力骨折。

好发部位为跖骨、胫腓骨。

【考点753】肉芽组织修复期CT表现为骨折线仍清晰可见并稍增宽,但不似新鲜骨折线锐利。

【考点754】骨痂形成期∶骨折1~2周后,骨样组织逐渐骨化,形成骨性骨痂。

此期骨折断端密度较高,骨折线模糊,断
端周围有致密的、无定形的骨质。

【考点755】骨性愈合期的CT表现为骨痂体积变小、致密、边缘清楚,骨折线消失,断端间有骨小梁通过。

【考点756】外伤后骨质疏松的CT表现为骨密度减低,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

严重骨折远端骨萎缩。

【考点757】骨折时由于骨营养血管断裂,没有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致断骨一端的血液供应障碍,而发生缺血性坏死。

【考点758】创伤性关节炎的CT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增生硬化,边缘骨赘形成,周围韧带骨化等。

【考点759】骨化性肌炎的CT表现为骨的附近或软组织中,出现不规则条片状致密
影,数目和大小不一。

【考点760】柯莱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距离远侧关节面2~3cm内的骨折。

诊断学重要笔记

诊断学重要笔记

(二)疾病
1、食管癌: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形成表面杂乱不规则影像;管腔狭窄;月初八内充盈缺损。

2、胃溃疡:龛影,多见于胃小弯、胃窦部。

3、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球部;激惹征
4、胃癌:充盈缺损;龛影。

好发于胃窦部幽门前区。

5、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远侧结肠(如直肠和乙状结肠)结肠有痉挛,可见向心性狭窄,肠袋变浅,肠壁见小毛刺状凸出龛影。

6、结肠癌:结肠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管腔变窄,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

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五、泌尿系统
(一)基础
观察肾的分泌排泄功能的检查: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合用的造影剂:60%或76%的泛影葡胺
泌尿系统结石首选的检查:腹平片
(二)疾病
1、慢性肾盂肾炎:肾影变小,表面呈波浪状,多累及双肾。

2、肾癌:肾轮廓局限性外突。

3、肾结核:自截肾。

肝胆胰脾CT诊断学笔记

肝胆胰脾CT诊断学笔记

肝胆胰脾CT诊断学笔记第十一章肝胆胰腺脾脏第一节肝脏扫描及疾病一、CT 检查方法 1.平扫:第十一章肝胆胰腺脾脏第一节肝脏扫描及疾病一、CT 检查方法 1.平扫:扫描前空腹口服 500 ~~ 800ml l%。

2%的泛影葡胺水溶液或白开水。

2.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将 lOOml 60%对比剂经静脉注入,速度为 4ml/s。

①.于注射开始后 23s 嘱患者屏气,行第一次全肝扫描,即动脉期肝脏增强。

同时,完成动脉期肝血管成像;②.于注入对比剂后 4050s 行第二次全肝扫描,即门脉期肝脏增强。

同时,完成门脉期肝血管成像;③.可在注入对比剂后 2min 行第三次全肝扫描,即平衡期肝脏增强。

④.可根据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延迟增强扫描。

二、原发性肝细胞癌 1.概述二、原发性肝细胞癌 1.概述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任何年龄都可发病,40 ~~ 50 岁发病率最高。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临床:1/ 4①. 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早期无明显症状。

②.一般症状有消瘦、无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约 1/3 ~~ 1/2 患者有低热。

黄疸为晚期症状。

③.有的表现为急性腹痛,肿瘤破裂、出血性休克,消化道出血以及高热等。

3.病理: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①.结节型:A. 肿瘤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晰。

可有清楚的纤维性被膜,称假被膜。

B. 一般早期无或极少向被膜外浸润或形成门脉内瘤栓。

此型约占肝癌的 1/22/3。

可进一步分为:a. 单结节型:境界清晰,尤其合并肝硬变者有明显的纤维性被膜形成,称包被型肝癌。

此外在癌结节的周围有可有子结节,并可相互融合而继续增殖,此时则被膜之一部分于癌结节内残留呈纤维性分隔,其内也有时包含门脉支。

b. 多结节型:为多中心发生或肝内转移。

可见二个以上基本相同的癌结节。

②. 巨块型:A. 癌组织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不规剐,形成巨大肿块,可占据一叶。

B.其内常有坏死,周围可有小子结节。

面部颈部CT诊断学笔记

面部颈部CT诊断学笔记

第二章五官、颈部、颌面部第一节眼部疾病CT诊断学一、眼眶正常CT表现:1.眼CT扫描规范①.扫描时:患者的双侧眼球应固定在正中央,扫描过程中眼球不得有任何转动。

②.扫描基线:横断面一般取仰卧位,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一般取仰卧位,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

2.眼球由坚韧的球壁和球内容物组成。

①.球壁:CT不能分清某一层结构,但是可显示发生在这些结构的病变。

A.最内层为视网膜,占眼球后部2/3;B.中间层后部为脉络膜,前部为睫状体和虹膜;C.最外层后部为巩膜,前部为角膜。

②.球内容物: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

A.晶状体在CT上表现为位于眼球前部的梭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B.房水为位于晶状体前的低密度影,玻璃体为位于晶状体后的低密度影。

3.眼眶:眼眶由额骨、颧骨、上颌骨、腭骨、泪骨、筛骨和蝶骨等七块颅面骨组成。

主要包括四个壁、两个裂和视神经管。

①.上壁:即前颅窝底,其前部由额骨水平板构成,后部由蝶骨小翼构成。

A.眶前部外上方有一浅窝为泪腺窝。

B.眶上缘中、内部1/3交界处有一切迹为眶上切迹。

②.下壁:大部分由上颌骨眶面构成,外侧前部为颧骨眶面,后部为腭骨眶突构成。

A.眶下缘骨质较厚,眶底骨质菲薄,故眶下壁较易发生爆裂骨折。

B.上颌骨眶面的内侧有一眶下沟,向前走行一段后变为眶下管,开口于眶下缘中央下方4mm,称为眶下孔,内有眶下神经通过。

③.内壁:前面由上颌骨额突和泪骨构成,后部为筛骨眶板(筛骨纸板)和蝶骨体。

A.眶内壁骨质菲薄,也较易发生爆裂骨折。

B.在眶前内下方上颌骨的泪前嵴和泪骨的泪后嵴共同构成泪囊窝,内为泪囊。

④.外壁:前部为额骨颧突和颧骨额突构成,后部为蝶骨大翼构成。

⑤.眶上裂:A.内侧缘为蝶骨体,上缘为蝶骨小翼,下缘为蝶骨大翼。

B.内有三叉N眼支、动眼N、滑车N和外展N以及脑膜中A眶支、眼上V通过。

⑥.眶下裂:是由蝶骨大翼的下缘和上颌骨眶突构成的裂隙。

A.前方与颢下窝相通,后面与翼腭窝相通。

消化道CT诊断学笔记

消化道CT诊断学笔记

第一节、食管疾患的CT诊断一、CT应用解剖1.食管分段:①.颈段:自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

②.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气管分叉平面。

③.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上1/2。

④.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下1/2,通常将腹段包括在胸下段内。

2.食管的毗邻关系①.颈段食管前面紧贴气管膜部;后方为椎前筋膜、颈长肌和脊柱;在两侧上部甲状腺侧叶、甲状旁腺,下部与颈动脉鞘邻近,且与胸导管毗邻;喉返神经行于食管与气管之间。

②.胸上段食管偏居气管左后方,其左前方部分与左喉返神经和左颈总动脉毗邻;在两侧,左纵隔胸膜与食管右侧壁邻近,左锁骨下动脉和胸导管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毗邻于食管的左侧壁。

③.胸中段食管前方自上而下有主动脉弓、气管叉、气管叉淋巴结和左主支气管、心包后部;后方有胸导管、奇静脉;左则有胸主动脉走行;右侧在肺门后方与右纵隔及右迷走神经邻近。

④.食管下段主要位于食管三角内,此三角前为心包,后为主动脉,下为膈,该段食管的右后方有奇静脉和胸导管走行,左侧被左纵隔胸膜覆盖。

3.组织学分类:食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CT上显示正常食管壁厚度上限为5mm。

①.食管黏膜上皮绝大部分为复层鳞状上皮,仅在食管胃贲门交界区突然转变为单层柱状上皮。

②.食管的肌层上1/4段为骨骼肌,向下则骨骼肌与平滑肌相交织,食管下段为平滑肌。

③.除腹段食管有浆膜覆盖外,颈胸段食管外膜均由疏松结缔组织形成,并与周围的蜂窝组织相连续。

4.淋巴结引流:①.食管起始段的淋巴管引流至咽后淋巴结。

②.食管上段的淋巴管沿食管两侧上行至沿喉返神经排列的气管旁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

③.食管中段的淋巴管注入气管叉淋巴结、左右支气管上淋巴结和位于食管和胸主动脉间的纵隔后淋巴结。

④.食管下段淋巴管大部分向下至胃左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

二、食管癌1.概述:病理学上绝大多数是鳞状细胞癌;腺癌仅占少数,主要发生在食管一胃连接部。

心血管CT诊断学笔记

心血管CT诊断学笔记

第五章、心脏大血管CT诊断第一节、技术及解剖一、心脏大血管疾患的CT检查方法1.心脏大血管检查的技术特点:要求用于心脏大血管检查CT机的扫描速度越快越好。

2.心脏大血管CT检查方法:需要进行增强扫描。

①.单纯增强扫描,从膈肌至主动脉弓上lcm的水平,行无间隔连续扫描,一般仅用于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

②.回顾性心电图( ECG)门控增强扫描,将患者的ECG信号输入计算机与CT扫描数据整合,ECG的信号确定时相上成像。

③.体位:患者一般取仰卧位,深吸气后屏气扫描。

重症患者也可取侧卧位进行扫描。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的CT解剖1.心脏大血管横断位的CT解剖①.胸骨切迹层面——前方可见两侧锁骨胸骨端。

此层纵隔内应可见3对共6个血管断面分列气管两侧:A.前外方为一对头臂静脉,其内下靠近气管处为一对颈总动脉.。

B.最后方靠外为一对锁骨下动脉,有时可见其横行向外走行。

②.无名动脉层面即胸锁关节层面。

此层纵隔内应可见5个血管断面:A.气管前方为无名动脉,其左侧为左颈总动脉,再向左下为左锁骨下动脉。

B.无名动脉前方可见一斜行向右的带状血管影为左无名静脉。

纵隔右缘为右无名静脉。

稍下层面两者汇合成上腔静脉。

③.主动脉弓部层面A.前方为胸骨,纵隔左缘可见主动脉弓由气管右上弧形弯至左下,其右方可见上腔静脉,其左下依次为气管及食管。

B.上腔静脉后方、气管前方可见一低密度三角区,为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常见小淋巴结,为正常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C.胸骨两旁可见一对乳内动脉。

④.主动脉弓下层面即主一肺动脉层面,已近气管隆突。

A.气管右前方为升主动脉;位于脊柱左前方为降主动脉。

两者间低密度区即主一肺动脉窗。

B.升主动脉右后方可见上腔静脉。

C.此层可见奇静脉弓由脊柱右前方绕气管右缘向前连于上腔静脉。

D.气管与降主动脉间可见食管。

⑤.左肺动脉层面即气管隆突层面。

A.可见左、右主支气管横向走行。

B.升动脉居纵隔右前部,其左后方、左主支气管左前方可见一弧形向左走行的血管影为左肺动脉。

CT诊断学值得借鉴的经典笔记

CT诊断学值得借鉴的经典笔记

CT诊断学值得借鉴的学习笔记主编:煲仔饭影像方向2班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CT发展慨论一、X线影像是把具有三维的立体解剖结构摄成二维的平面图像,影像互相重叠,密度分辨率不高。

1969年英国的Hounsfield首先设计成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装置(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

1972年这一成果在放射学年会上公布于世。

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

二、CT的优点:1、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无创伤,无痛苦;检查时只要病人不动地卧于检查床上,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病人所接受。

2、图像是断面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可直接显示X线照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

因此病变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高。

3 、可以获得不同的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以用于定性分析。

第二节 CT成像原理与基本结构CT基本原理:X线管发出的X线束得所选层面从多个方向进行扫描,探测器接收、测定透过的X线量,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转入计算机储存和计算,得到该层面各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值,经数/模转换器在阴极射线管影屏上转成CT图像。

临床上将此图像再摄于胶片上。

因此CT图像是计算机计算出的图像。

一、CT机基本结构:1、扫描装置:由X线管、探测器及准直器组成。

X线管发射X线,探测器接收X线,准直器位于X线管前方,它的宽度决定扫描层厚。

2 、计算机系统:是CT计神经中枢和心脏。

担负操纵整个扫描过程,处理和运算扫描数据,进行图像的重建和显示等重要工作。

3 、外围设备:包括资料存储设备和显示终端两大类。

前者有磁盘机、磁带机和软盘机等;后者有扫描图像的显示终端和显示各种程序文件和指令等文字材料的计算机终端。

二、CT机的发展与分代:CT机的发展速度很快,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至第五代的演变。

扫描方式探测器元素探测器数扫描时间矩阵第一代平移/旋转式碘化钠 1~2个 3~5分/层 256×256 已淘汰第二代平移/旋转式二氟化钠 3~30个 10~40秒/层 256×256 已淘汰第三代旋转/旋转式氙气 300个 2~10秒/层 256×256或512×512第四代旋转/静止 BGO晶体 1~4千个 1~4秒/层 512×512或1024×1024或固定或高效稀土陶瓷第五代超快速或电子束CT,以偏转电子束来产生X线进行扫描,扫描时间缩至50ms/层,17 层/秒,拓宽了CT在心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但价格昂贵。

乳腺CT诊断学笔记

乳腺CT诊断学笔记

第六章乳腺第一节概论及解剖一、乳腺CT普通扫描1.仰卧位作为乳腺CT检查的常规扫描体位,尤其是需要行增强扫描时。

2.俯卧位投照对小而松弛的乳房最为合适。

二、正常乳腺的解剖学及正常CT表现:1. 乳头、乳晕:①.乳腺中央有色素沉着部称为乳晕,呈盘状。

乳晕区的皮肤厚度约0.6—3mm,比乳房其他部分皮肤要厚。

②.乳晕的中央为乳头,年轻未生育妇女的乳头位于第4—5前肋间,乳晕和乳头的大小因人而异。

③.乳头顶端有15—25个小孔,是为输乳孔,下与输乳管相连。

④.乳晕处有散在针尖大小的小丘,称为乳晕腺或Morgani小结。

⑤.妊娠时此腺体增大凸起,变得甚为明显。

⑥.在仰卧位上,乳头可能呈扁平形或甚至稍有凹陷。

2. 皮肤:①.覆盖在整个乳房表面,呈线样阴影,厚度一致。

一般正常皮肤的厚度约在0.5~1mm之间。

确②.定皮肤有无病理性增厚或萎缩,最好是以同侧乳晕处皮肤为基准,或与对侧同部位做比较。

③.乳晕处皮肤应是最厚的。

若其他处皮肤厚于乳晕处,则应视为异常。

3. 皮下脂肪层①.皮肤与浅筋膜浅层间的脂肪组织构成皮下脂肪层,此层宽度随年龄及胖瘦而异。

②.肥胖者乳房脂肪沉着较多,此层也相应增宽,青春期及处女型乳房此层较薄,但一般平均宽度lcm 以上。

③.此层表现为高度透亮阴影,在乳房的皮下脂肪层中可以见到静脉阴影,强化后静脉血管影显示更为清楚。

④.此外在此层中还能见到或粗或细的悬吊韧带阴影,在CT图像上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内位于浅筋膜浅层、尖端指向皮肤的锯齿状结构,在乳房上半部最易显示。

⑤.发育良好的悬吊韧带则表现为狭长的三角形阴影,三角形基底位于浅筋膜浅层上,尖指向乳头方向。

某一悬吊韧带的增密、增粗或走形方向异常应考虑有病理意义。

可能是增生、炎症或癌瘤的侵犯而造成。

⑥.浅筋膜浅层在CT图像上表现为一连续而纤细的线样阴影,介于皮下脂肪层与乳腺组织之间。

此线样阴影有时呈锯齿状。

4. 乳腺①.主要由输乳管、乳叶、乳小叶、腺泡以及位于它们之间间质(脂肪,纤维组织,脉管等)几部分所构成。

CT诊断学基础知识个人总结

CT诊断学基础知识个人总结

CT诊断学基础知识个⼈总结颅脑CT诊断⼆、造影增强的强化表现2.有强化(1)均匀强化:常见于脑膜瘤、脑动脉瘤、髓母细胞瘤、⾁芽肿等。

(2)斑状强化:见于脑胶质瘤、⾎管畸形等。

(3)环状强化:常见于脑脓肿、胶质瘤、转移瘤等,其次是脑内⾎肿吸收期、梗塞灶、囊性肿瘤和脑瘤术后。

(4)不规则强化:多见于恶性胶质瘤。

肿瘤位于脑实质内者称为脑内肿瘤,反之为脑外肿瘤。

五、常见肿瘤(⼀)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为颅脑原发肿瘤中最常见者。

病理分型⼜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以星形细胞瘤最常见。

1.星形细胞瘤(1)病理:kemohan⽒将上星形细胞瘤分为四级,I、II级为分化良好型,相对恶性度低,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III、IV级为分化不良型,恶性程度⾼,呈浸润性⽣长,与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易发⽣坏死、囊变,其⾎管形成不良。

(2)CT表现①部位:可发⽣于脑内任何部位,成⼈多见于⼤脑半球,⼉童多见于⼩脑半球。

②平扫:a . I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脑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或不明显;b. II、III、IV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略⾼或混杂密度或囊性肿块,境界不清,灶内可见坏死、出⾎,灶周⽔肿及占位效应显着。

③增强扫描:a . I级星形细胞瘤⽆强化或轻度强化;b. II、III级多为环形强化,形态及厚薄不⼀,环壁上有时或伴有强化的瘤结节,是星形细胞瘤特征;c. IV级星形细胞瘤多不规则强化。

2.髓母细胞瘤(1)病理肿瘤来源于胚胎残余组织,⾎运丰富,边界清楚,质软,较少发⽣囊变、出⾎和钙化,肿瘤可同时沿脑脊液播散到脑室内及蛛⽹膜下腔。

对放疗敏感,为⼩⼉后颅窝常见恶性肿瘤。

(2)CT表现①部位:好发于⼩脑蚓部和⼩脑半球,可侵⼊四脑室。

②平扫a. 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略⾼等密度灶,密度均匀。

b. 边界清楚,周围有低密度⽔肿带。

c. 四脑室受压变形向前移位或消失,三脑室和侧脑室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诊断学值得借鉴的学习笔记主编:煲仔饭影像方向2班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CT发展慨论一、X线影像是把具有三维的立体解剖结构摄成二维的平面图像,影像互相重叠,密度分辨率不高。

1969年英国的Hounsfield首先设计成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装置(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

1972年这一成果在放射学年会上公布于世。

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

二、CT的优点:1、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无创伤,无痛苦;检查时只要病人不动地卧于检查床上,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病人所接受。

2、图像是断面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可直接显示X线照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

因此病变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高。

3 、可以获得不同的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以用于定性分析。

第二节 CT成像原理与基本结构CT基本原理:X线管发出的X线束得所选层面从多个方向进行扫描,探测器接收、测定透过的X线量,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转入计算机储存和计算,得到该层面各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值,经数/模转换器在阴极射线管影屏上转成CT图像。

临床上将此图像再摄于胶片上。

因此CT图像是计算机计算出的图像。

一、CT机基本结构:1、扫描装置:由X线管、探测器及准直器组成。

X线管发射X线,探测器接收X线,准直器位于X 线管前方,它的宽度决定扫描层厚。

2 、计算机系统:是CT计神经中枢和心脏。

担负操纵整个扫描过程,处理和运算扫描数据,进行图像的重建和显示等重要工作。

3 、外围设备:包括资料存储设备和显示终端两大类。

前者有磁盘机、磁带机和软盘机等;后者有扫描图像的显示终端和显示各种程序文件和指令等文字材料的计算机终端。

二、CT机的发展与分代:CT机的发展速度很快,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至第五代的演变。

扫描方式探测器元素探测器数扫描时间矩阵第一代平移/旋转式碘化钠 1~2个 3~5分/层 256×256 已淘汰第二代平移/旋转式二氟化钠 3~30个 10~40秒/层 256×256 已淘汰第三代旋转/旋转式氙气 300个 2~10秒/层 256×256或512×512第四代旋转/静止 BGO晶体 1~4千个 1~4秒/层 512×512 或1024×1024或固定或高效稀土陶瓷第五代超快速或电子束CT,以偏转电子束来产生X线进行扫描,扫描时间缩至50ms/层,17 层/秒,拓宽了CT在心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但价格昂贵。

第三节 CT检查方法及步骤一、CT检查方法:1、平扫:是指不使用任何造影剂的CT扫描方法。

包括连续扫描、间隔扫描、重叠扫描、薄层扫描(层厚小于0.5cm,)、靶扫描等,一般层厚为1.0cm,尽量不使层距大于层厚。

2、增强扫描: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

目的是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和强化类型,对病变组织性质做出判断。

注入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60%~76%泛影葡胺)和非离子型,剂量约50~100毫升;前者价廉,有一些副反应;后者无明显副反应,但价格较贵。

3 、造影扫描:是在对某一器官或结构进行造影后再行扫描的方法,它可以很好的显示某一器官或结构从而发现病变。

常用的有:脊髓造影CT、脑池造影CT、胆囊造影CT、膝关节造影CT等。

二、CT检查前的准备1、熟悉临床资料:做好病人的准备工作:按不同部位检查的要求,做好病人的准备。

对需要做增强的病人必须做好碘过敏试验。

2、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使病人配合检查。

3、扫描条件的选择:包括体位、层厚和层距、扫描参数及扫描方式的选择。

三、CT图像1、CT图像:CT图像在显示屏上用由黑到白的不同灰阶度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脑室;白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颅骨。

这与X线照片图像一致。

2、CT值: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

每种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即某物质CT值=1000×(u—u水)/ u水,其单位名称为HU(Hounsfield Unit),可见CT值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

不同组织的CT值各异,各自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骨骼的CT值最高,为1000HU,软组织的CT值为20~70HU,水的CT值为0(±10)HU,脂肪的CT值为-50~-100以下,空气的CT值为-1000HU。

人体组织的CT值范围从空气的-1000HU到骨的+1000HU,共有2000个CT值。

3、窗宽(WW)与窗位(WL):人体组织在CT上能分辨出2000个不同的灰度,层次甚多,而人的眼睛能分辨出如此微小的灰度差别,一般只能分辨出16个灰度。

为此CT机在设计上将密度最高的白色到密度最低的黑色分为16个灰阶。

人体组织的2000个CT值若用16个灰阶来反映,则人眼所能分辨的CT值应为2000/16=125HU,即两种组织的CT值只有相差在125HU以上时肉眼才能分辨出来,若相差不足125HU则无法分辨清楚。

而人体软组织的CT值多数在+20~+70HU之间,相差不足125HU。

为了提高组织结构细节的显示,使CT值差别小的两种组织能分辨,可采用不同的窗宽与窗位进行调整。

4、窗宽: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

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例如:窗宽选定为80HU,则其可分辨的CT值为80/16=5HU,即两种组织CT值的差别在5HU以上即可分辨出来。

因此窗宽的宽窄直接影响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5、窗位或称窗中心:由于不同组织的CT值不同,要想观察它的细微结构,最好以该组织的CT值为窗位。

窗位是指窗宽上下限的平均数。

四、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物质时,图像的CT值则是这些物质的CT值的平均数,它不能如实地反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五、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C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是判断CT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两个指标。

1、空间分辨率:是指对物体结构大小(几何尺寸)的鉴别能力,通常用每厘米内的线对数(LP/cm)或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经(mm)来表示,它与构成图像的像数有关,像数小而多,则空间分辨率就大,图像细致清楚。

构成CT图像的像数不可能像X线照片的银粒那么细小而多,所以CT的空间分辨率较普通的X线照片要小。

2、密度分辨率:表示CT设备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以%表示。

如果CT的密度分辨率为0.5%,则表示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别等于或大于0.5%时,即可分辨出来,而密度差小于0.5%时,则CT图像上无法鉴别出来。

密度分辨率与每个系统容积所得到的光子数有关,光子数越多,密度分辨率越高。

CT 的密度分辨率远远高于X线照片。

六、图像伪影:CT图像上可出现各种各样的伪影,应当认识,以免造成误诊或解释上的困难。

伪影出现的常见原因及表现:1、病人运动或扫描器官自身的运动,常表现为高低密度相伴行的条状伪影;2、两种邻进结构密度相差悬殊的部位,如骨嵴、钙化、空气或金属异物与软组织邻近处,常表现为星芒状或放射状伪影;3、CT装置本身故障,表现为环形或同心圆伪影。

第四节 CT诊断的步骤和方法一 CT诊断步骤1、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辨别正常或异常;2、发现异常时,经过分析,以影像表现为基础提出初步的病理改变,有时需要提出几个可能;结合临床资料,以期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二 CT图像分析方法1、了解CT图像上的信息;2、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像,然后通过思维而构成某一器官或结构的立体图像;3、以形态和密度两方面分析每一器官;形态方面主要观察器官的大小、形态、轮廓的变化,密度方面主要观察器官的密度有无一致性或局限性增高或减低。

凡是病灶密度低于所在器官或结构的密度,称之为低密度病灶;凡是病灶密度高于所在器官或结构的密度,称之为高密度病灶;凡是病灶密度与所在器官或结构的密度相等或相近,称之为等密度病灶;若病灶兼有高、低、等密度改变,称之为混杂密度灶。

4、对于增强扫描,要与平扫图像对比观察,分析病灶有无强化、强化程度及强化形式,以利于定性诊断。

5、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得出正确诊断。

第二章颅脑CT诊断一、检查前准备1、头部扫描前须将发卡、耳环、假牙等异物取掉。

2、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检查前4~6小时禁食,并做好碘过敏试验。

3、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以防病人在扫描时移动。

二、检查方法1、横断扫描:①、病人仰卧,头摆正,使头正中矢状面与身体长轴平行,听眦线与床面垂直。

以听眦线(眼外眦至外耳孔的连线,也称为眶耳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若重点观察后颅窝,则以听眉线(眉毛上缘中点至外耳孔连线)或上眶耳线(眼眶上缘至外耳孔连线)为基线。

②、层厚、层间距为10mm。

③、常规采用骨窗和脑窗观察和摄片。

④、先平扫,根据描情况再作增强扫描。

2、冠状扫描①、脑垂体、鞍区检查常用冠状扫描。

②、层厚、层间距为1~3mm。

③、病人仰卧位或俯卧位,下颌前伸,尽量使听眦线与床长轴平行,先扫侧位定位相,再定扫描基线应尽量与鞍底垂直,从后床突至前床突。

④、直接作增强扫描,因垂体无血脑屏障,可提高垂体与正常脑组织间密度差别,以更好显示垂体。

第一节正常CT表现一、平扫CT图像1、颅骨及含气空腔:颅骨密度高,为高吸收结构,呈现高密度影,而含气空腔为低吸收区呈现低密度影。

颅底: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枕大孔、蝶窦、筛窦及乳突气房均可见到。

颈静脉结节:在枕骨大孔上一层面,位于岩骨后缘的内后方,呈八字形高密度影。

蝶骨小翼与岩骨:在横断层面上,于蝶鞍处呈X形交叉。

蝶鞍:鞍背为横行高密度影,其前方为前床突,上层面可见后床突。

颅盖骨:用骨窗可显示内外板及冠状缝和人字缝。

额窦、蝶窦、筛窦与乳突气房皆呈低密度影。

2、含脑脊液腔(蛛网膜下腔):脑室、脑裂、脑池与脑沟等腔内含脑脊液,为低密度区,CT值为0~22Hu。

脑脊液腔因年龄增长而扩大。

枕大池:在小脑后方,有时枕大池较大。

第四脑室:呈马蹄形,居后颅凹中线。

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与闭塞对确定幕下占位病变有很大帮助桥小脑角池:双侧对称,呈三角形。

桥脑及小脑萎缩时,可扩大。

桥脑前池:居桥脑前方,此池扩大时,说明桥脑变小。

鞍上池:在桥脑前方呈五角星形,在中脑前方呈六角星形,有时为四角星形。

鞍上池前方为额叶直回,两侧为颞叶海马回。

脚间池:中脑前方正中为脚间池,双侧为环池。

天幕上方压力增高初期患侧环池增大,对侧消失;发生天幕下疝时,双侧消失。

环池上方与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相续。

四叠体池:位于四叠体后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