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班美术教案 树叶小耳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通用4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通用4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树叶小耳朵》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说,并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优良品德。
2、指导幼儿练习正确发准“公”、“冬”的字音。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同《幼儿用书》第三册P8)。
【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结合绕口令的内容讲述故事《公公和冬冬》。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并指导幼儿正确发准“公”、“冬”的读音。
故事里提到了谁?谁住在楼上?谁住在楼下?小冬冬有不认识的字就去找谁请教了?老公公走路走不稳谁来扶他了?冬冬是怎样说的?公公是怎样说的?3、教师用绕口令方式重新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4、教师指导幼儿学说绕口令。
(1)分组朗诵。
(2)个别朗诵。
(3)比一比看谁说得快。
5、引导幼儿要学习冬冬,做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小朋友,你们喜欢冬冬吗?为什么?【活动建议】在延伸活动中,可组织幼儿进行分组绕口令接龙游戏。
附:楼上住个老公公,楼下住个小冬冬。
小冬冬认字问公公,老公公走路扶冬冬。
冬冬说楼上有个好公公,公公说楼下有个好冬冬。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篇2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树长"耳朵"的变化过程。
2、感受小鸟和树之间的情感,有爱护树木的愿望。
教学准备:树叶生长过程四幅图片、字卡(光秃秃、绿芽芽、小耳朵、小红花)、树、小鸟、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操作材料包。
教学过程:1、完整欣赏故事,引起幼儿兴趣,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讲述,请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小结:有的朋友听到了树光秃秃的,有的小朋友听到了树长了小耳朵,有的小朋友还听到了小鸟在唱歌。
2、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树长"耳朵"的变化过程。
(1)出示图片1提问: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原来是光秃秃的树--出示字卡"光秃秃")小结:冬天来了,树叶都落光了,树变得光秃秃的,冷冷清清。
(2)出示图片2提问:树发生了什么变化?(长出了绿芽芽--出示字卡"绿芽芽")小结:春天来了,树上长出了绿芽芽,小鸟高兴得唱起了歌。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小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小耳朵》教学目标1.了解树叶的不同形态和颜色。
2.发现树叶的声音和运动。
3.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4.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教学准备1.《树叶小耳朵》绘本。
2.一些不同形态、颜色的树叶。
3.声音录音机和音效。
4.语言表达卡片。
教学流程1. 导入活动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留意树叶的各个部分,例如形状和颜色,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然后老师可以引入绘本《树叶小耳朵》。
2. 绘本分享教师可以用绘本来引导孩子们了解树叶的形态、声音和运动。
在读绘本时,老师不仅要强调文本内容,还要让孩子们通过视听感知对树叶的不同方面做出反应。
例如,当绘本中提到树叶在风中摇曳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模仿这个动作。
3. 声音和树叶运动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树叶的印象,老师可以用声音来演示树叶的声音和运动。
老师可以录制不同树叶的声音和风吹树叶的声音,并放给孩子们听。
同时,老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模仿树叶的运动。
4. 树叶艺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性和美感,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制作一幅树叶画。
为此,老师需要准备好不同形态和颜色的树叶,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来制作画。
在制作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说出自己对树叶的感受和印象。
5. 总结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总结,让孩子们回顾学习成果,并展示自己的树叶艺术作品。
同时,老师可以用语言表达卡片来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这堂课的反思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了几个不足之处。
首先,我发现在绘本分享环节中,我没有尽可能多地引导孩子们反思树叶的声音和运动。
其次,在树叶艺术环节中,我也没有尽可能多地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表达更多自己的观点。
这些不足之处将会在下次教学中得到改善。
同时,我认为这堂课对于孩子们的体验和感受还是比较好的。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让孩子们更多地亲身体验树叶的运动和声音,并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小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小耳朵》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不同的树叶形状及其颜色。
2.能够运用生活中的场景认识树叶的作用。
3.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介绍不同的树叶形状和颜色。
2.实物:携带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
3.教具:有关树叶的儿歌和游戏。
4.语言:简明清晰。
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通过播放相关的儿歌《小树苗》和《小树叶》,为今天的学习主题“树叶”做一个简单的导入。
2. 情境创设接着,老师可以与学生们分享一个有趣的场景:一只小蚂蚁在树叶上爬行,突然一阵风吹了起来,将它吹下树叶,然而幸运的是它落在了另一片树叶上,慢慢地继续寻觅着美味的食物。
这样的情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了解到周围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生物。
3. 实物展示之后,老师可以逐一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并简单介绍它们的名字和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幼儿们可以直观的认识到树叶的不同形状,及其与树种和环境的关联。
4. 活动游戏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诗歌朗诵、互动游戏等活动形式,让幼儿们感受树叶的生命力和生长环境。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全班声音合成的形式,来朗诵古人的《木兰花慢》诗句之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或者将幼儿们分成小组,通过互动游戏来感知树叶的生长过程和生命价值。
5. 反思本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展示树叶形状、介绍树叶生态和营养价值,并运用生活场景来让幼儿体验树叶的生命力和生长环境,培养幼儿探究、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然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反思之处,如:1.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实物和情景导入,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在诸如互动游戏的教学形式中,需要更好地安排班级学生的分组,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融洽关系。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幼儿们对树叶的形状和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感知到树叶的生命力和生长环境。
在之后的学习中,教学者还应更多地利用实物、情景和多方案的互动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合作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中班春天教案《树叶的小耳朵》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树叶的形状和特点,了解春天树叶的生长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树叶的形状和特点,了解春天树叶的生长变化。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树叶标本、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幼儿专注地观察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树木,让他们注意到树叶的形状和颜色。
2. 基本概念:介绍树叶的基本概念,让幼儿认识树叶的组成部分。
3. 观察与比较:展示树叶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进行比较。
4.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彩纸剪出自己喜欢的树叶形状,并粘贴在纸上。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观察其生长变化。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让他们在公园或郊外观察树叶的生长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幼儿对树叶形状和特点的认识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动手能力。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剪刀和胶水等工具时的安全。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幼儿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如收集树叶、观察生长变化等。
3. 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树叶小耳朵》中班教案

《树叶小耳朵》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我们的世界》,具体章节为《大自然的礼物》。
详细内容围绕树叶这一自然元素展开,通过观察、探索、创作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树叶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等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树叶创作激发幼儿的创意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树叶、画纸、画笔、彩泥、胶水、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树叶、画纸、画笔、彩泥、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树叶,让幼儿在收集过程中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
(2)讨论:请幼儿分享他们收集到的树叶,并描述树叶的特点。
2. 例题讲解(5分钟)(1)展示树叶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讲解树叶的基本特征,如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选择一片树叶,观察其形状、颜色和纹理。
(2)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在画纸上创作树叶画。
4. 分组活动(10分钟)(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幅树叶画。
(2)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创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每组展示自己的树叶画,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礼物——树叶小耳朵》2. 内容:(1)树叶的基本特征:形状、颜色、纹理(2)创意树叶画:展示例题和幼儿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收集树叶,创作一幅树叶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树叶画。
树叶的小耳朵中班教案

树叶的小耳朵中班教案教学目标: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教学准备:1.《树叶的小耳朵》绘本2.树叶样本3.幼儿手工材料和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上一个故事情节,吸引幼儿参与的兴趣,并引导幼儿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
2.展示绘本《树叶的小耳朵》,与幼儿共同观察封面和内页的图片,引发幼儿猜测故事的主题与情节。
3.逐页朗读绘本,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个图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猜测树叶的“小耳朵”是什么样的,并与他们一起尝试回答书中的问题。
4.读完绘本后,展示实际的树叶样本给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用手摸摸树叶的质地,聆听树叶的声音。
5.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手工活动,制作属于自己的“小耳朵”,使用彩纸和剪刀将树叶的形状剪下,然后用胶水粘贴在彩纸上,最后将手工作品取名为“树叶的小耳朵”,并展示给朋友们。
6.结束:给予幼儿肯定的鼓励和赞美,回顾本堂课的重要内容,并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手工作品和对树叶的小耳朵的想象。
教学延伸:1.带领幼儿观察身边的树叶,引发对树叶颜色、形状和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他们对树叶的小耳朵的想象。
3.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幼儿亲自接触自然,学习更多有关树叶生长和功能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树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开发,他们能够观察绘本中的图片,表达出对树叶“小耳朵”的猜测,并通过手工活动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耳朵”。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幼儿在观察细节和表达想法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小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小耳朵》含反思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听懂故事中的内容,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
2. 能够识别树叶的不同形态和颜色。
3. 能够学会关注自然,珍惜环境,了解树叶的作用。
教材分析:《树叶小耳朵》是一本针对幼儿园儿童的绘本,它通过生动有趣味的故事情节呈现出树叶的生长过程,向孩子们呈现了树叶的不同形态和颜色,同时也引导孩子们关注自然,珍惜环境。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步骤:1. 情境导入(10分钟)老师将一株小树苗放在教室中央,提问:“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引导孩子们关注小树苗的叶子、茎、根。
2. 故事叙述(15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阅读《树叶小耳朵》,并帮忙孩子们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叙述故事时,老师可以适当地加入语音语调的变化,加强故事的生动性。
3. 探究学习(30分钟)(1)树叶的形态与颜色辨认——老师引导孩子们察看小树苗上的树叶,让他们辨认树叶的不同形态和颜色,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分类,将同形同色的树叶分成一组。
(2)手工制作树叶——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卡纸和颜料,让孩子们依据故事中提到的树叶形状,本身设计出不同形态的树叶,并用颜料上色。
4. 总结归纳(5分钟)老师让孩子们呈现本身制作的树叶,并引导孩子们在总结的过程中,回顾学习内容,加深对树叶的认得。
5. 反思教学(10分钟)教学效果:在情境导入的环节中,孩子们对小树苗和树叶产生了深厚的爱好,他们通过察看小树苗和老师的引导,深入了解了树叶的形态和颜色。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发挥了本身的制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出不同形状的树叶,并能通过本身的表达方式告知别人,这有效地磨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本领。
同时,通过情境教学法,孩子们还意识到了树叶对于生命的紧要性,对环境的保护也产生了更多的意识。
教学心得: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我发觉给孩子们讲故事是好的教学方法,孩子们通过情境呈现了更强的听取老师的欲望,同时这些故事也会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学问和制造力。
幼儿园春天教案:树叶的小耳朵

幼儿园春天教案:树叶的小耳朵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了解春天的特征,特别是树木在春天的变化。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让孩子们理解“树叶的小耳朵”这一比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树叶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叶子上的气孔(即“小耳朵”)的作用。
3. 制作“树叶的小耳朵”手工活动。
教学准备:1. 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各种树叶样本,包括放大镜。
3. 手工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孩子们讨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讲解:介绍树叶的结构和功能,特别强调叶子上的气孔(小耳朵)是如何帮助树木进行呼吸和水分调节的。
3. 观察: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各种树叶样本,找出并讨论“小耳朵”的位置和形状。
4. 实践:指导孩子们用彩色纸制作“树叶的小耳朵”手工,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分享:让孩子们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进一步理解和记住“树叶的小耳朵”。
教学延伸:1.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叶,比较它们的“小耳朵”有何不同。
2.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树木,看看能否找到“小耳朵”。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树叶的“小耳朵”在树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观察和实践在学习中的价值。
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树叶的小耳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和分享,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在后期的户外活动和家庭作业中,收集反馈信息,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
幼儿园美术教案树叶小耳朵

幼儿园美术教案树叶小耳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树叶的形状和特征,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树叶的形状和特征:教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
2. 绘画技巧:教授幼儿如何用画笔和颜料描绘树叶的形状和颜色。
3. 手工制作:教授幼儿如何用剪刀和胶水将树叶制作成小耳朵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种类的树叶样本,用于展示和供幼儿观察。
2.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剪刀和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3. 准备一首关于树叶的歌曲或故事,用于引导幼儿进入教学情境。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首关于树叶的歌曲或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对树叶的兴趣。
2. 观察树叶:展示不同种类的树叶样本,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3. 绘画树叶:教授幼儿如何用画笔和颜料描绘树叶的形状和颜色,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树叶作品。
4. 手工制作:教授幼儿如何用剪刀和胶水将树叶制作成小耳朵的形状,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作品。
5. 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树叶形状和特征的认识程度以及动手能力。
2. 鼓励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作品,评估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收集幼儿的作品,观察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关注。
3. 开展树叶主题的诗歌朗诵或故事演讲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含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树叶小耳朵》,让学生认识到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图画故事,帮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感受真实的生态环境,增强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的优势,完成小组任务。
教学过程安排导入环节1.教师介绍“树叶小耳朵”的故事背景和大致内容,引导学生尽可能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2.学生观察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寻找身边的小动物,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发现生态环境中的不同物种。
3.利用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片和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的生态环境。
学习环节1.为学生分配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分析故事中的道理,讨论比较两种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同之处。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画出分析图表,利用手工、文具等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将分析图表和记录卡分享给其他组员,学习小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4.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小组的成果,并带领全班进行一次深层次的讨论,生成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总结环节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发展。
2.通过总结和讨论,帮助学生总结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经验,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表现。
3.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将反思总结记录在日记中。
反思通过本次教案,我深刻意识到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样,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的教学素质,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
另外,需要更全面地规划教学内容,充分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言背景,使学生在教学中快速进步。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教学目标1.学习认读生字:树、叶、世、界、小、耳、朵。
2.学习用简单句子表达对事物的描述和看法。
3.能听懂故事并模仿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初步认读生字。
2.帮助幼儿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3.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语言自我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树叶小耳朵》绘本。
2.彩色卡片。
3.图片卡片,包括树和叶子的图片。
4.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图片卡片,简单介绍并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图片内容。
2.接着,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幼儿辨认认读并帮助幼儿记住生字。
3.最后,教师出示《树叶小耳朵》绘本封面,让幼儿感受故事氛围。
第二步:故事讲解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看绘本,并简单介绍故事情节。
2.借助故事情节,教师让幼儿模仿故事人物的语言行为,例如:伸手摘叶子,弯曲身体,采集知识。
通过绘本和幼儿的模仿行为,让幼儿更好的理解生字和句子。
第三步:故事学习1.故事学习的内容是部分故事的情节,例如小耳朵的探险,收集到的知识等。
2.教师可以采用绘本可视化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
3.教师可以将部分家长现成材料导入进去,让小朋友在故事中学到更多知识,比如感受自然环境,动物习性等等。
第四步:语言学习1.运用故事,抽象出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句子模式,帮助幼儿学习和记忆。
2.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语言教学,例如:小耳朵自己动手制作向导,寻找出路,小耳朵进行自我展示等等。
3.教师可以通过绘本展示幼儿的语言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学习并认识生字,培养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自我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幼儿的感性认识和探究能力,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案树叶小耳朵

幼儿园美术教案树叶小耳朵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绘和创作的能力,学会用树叶制作小耳朵。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运用到创作中。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树叶巧妙地制作成小耳朵形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树叶、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 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3. 教学课件或实物树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树叶,引导幼儿发现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讲解:向幼儿讲解如何用树叶制作小耳朵,展示示范作品。
3. 创作:让幼儿选择喜欢的树叶,开始制作小耳朵。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幼儿找寻家里的树叶,尝试制作更多的小耳朵作品。
2.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人,分享创作乐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积极投入并享受制作小耳朵的过程。
2. 评估幼儿对树叶形状、颜色和纹理的观察能力,以及是否能将这些特点应用到作品中。
3. 关注幼儿在小组交流中的表现,是否能互相欣赏、尊重他人的作品,并愿意分享创作灵感。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剪刀和胶水等工具时,教师应进行示范并确保幼儿的使用安全。
2. 提醒幼儿小心操作,避免划伤或弄脏衣物。
3. 确保材料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或易过敏的物品。
八、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公园或校园中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并尝试创作更多样化的树叶艺术品。
2. 邀请家长参与,一起进行树叶创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树叶主题的科学活动,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和功能。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例如:1. 是否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作品示例和创作灵感?2. 教学活动中是否有足够的互动和反馈,以促进幼儿的参与度?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十、家长沟通建议:1.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提供家庭支持。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教案标题:《树叶小耳朵》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树叶小耳朵》的阅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并理解树叶具有听觉功能的象征意义。
3. 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重点:1. 听故事并理解故事的含义。
2. 能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准备:1. 故事书《树叶小耳朵》。
2. 用于辅助教学的图片展示。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树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询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并引导幼儿回答“树叶”。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让幼儿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
步骤二:阅读故事(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树叶小耳朵》的主要内容,并告诉幼儿今天要一起读这个故事。
2.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朗读故事《树叶小耳朵》,并辅以相关图片展示,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的细节和情节。
步骤三:讨论和理解(1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的内容,询问幼儿:“你们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并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引导幼儿思考:“树叶有耳朵吗?”,并帮助幼儿明白“树叶有耳朵”是一种象征意义,表示树叶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和秋天风吹树叶的声音。
3.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你在故事里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多角度地思考故事中的内容。
步骤四:语言表达训练(15分钟)1. 针对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和情节,设计一些简单问题,要求幼儿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如:“哪里长满了树叶?”、“树叶可以听到什么声音?”等,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按照故事中的情节自由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五:操练和总结(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其中包括了故事中的关键词,让幼儿观察图片并说出和故事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2. 播放相关的儿歌或音乐,引导幼儿跟随歌曲表达自己对树叶和自然的感受。
幼儿园美术教案树叶小耳朵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树叶的形状和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树叶的形状和特点,学会用树叶制作小耳朵。
难点:掌握树叶剪贴的技巧,制作出可爱的小耳朵。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树叶、剪刀、胶水、画纸、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手工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树叶,引导幼儿说出树叶的形状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树叶小耳朵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树叶小耳朵,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幼儿制作: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制作树叶小耳朵。
5.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幼儿对树叶小耳朵的喜爱程度。
3. 幼儿在作品展示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六、教学拓展:1. 带领幼儿外出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树叶的认识。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七、安全事项:1. 使用剪刀时,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必要时可进行示范操作。
2. 提醒幼儿注意胶水的使用,避免误食和弄脏衣物。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针对不同幼儿的制作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九、教学建议:1. 定期组织类似的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结合其他学科,如自然、科学等,让幼儿在多方面了解树叶的奥秘。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认识了树叶的形状和特点,学会了用树叶制作小耳朵。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通过作品展示,幼儿增强了表达能力,学会了合作与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中班科学教案树叶小耳朵

中班科学教案树叶小耳朵引言:在中班阶段,幼儿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开始产生兴趣,并渐渐开始观察和思考。
科学教育在中班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本篇科学教案以“树叶小耳朵”为主题,旨在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特点和变化,并启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树叶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3. 引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并用胶布将其固定在墙上,供幼儿观察。
2. 图书馆借阅与树叶相关的绘本和图片书籍。
3. 准备一些树叶模型供幼儿进行分类和比较。
4. 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与树叶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教师向幼儿介绍树叶,并展示墙上的树叶标本,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树叶的看法和想法。
2. 丰富观察:观察树叶的特点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树叶,并让幼儿用手触摸和观察。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描述树叶的特点,如“这片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绿色的还是黄色的?它的边缘是光滑的还是有锯齿状的?”通过观察和描述,帮助幼儿掌握树叶的基本特征。
3. 分类比较:探究树叶的相似与差异教师准备一些树叶模型,让幼儿进行分类和比较。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例如“这两片树叶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分类比较,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和比较能力。
4. 扩展活动:制作树叶图集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附近的小树上观察和采集树叶。
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并用胶水将其固定在一张纸上,制作自己的树叶图集。
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采集的树叶图集,并分享观察和采集的过程。
5. 教学总结:回顾和分享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总结,例如“你们今天观察到了哪些树叶的特点?你们觉得树叶有什么用处?”四、教学延伸:1. 深入了解树叶的生长变化。
幼儿园中班春天教案《树叶的小耳朵》

幼儿园中班春天教案《树叶的小耳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里树叶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2. 树叶的变化3. 动手制作“树叶的小耳朵”三、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或视频:春天的景色、树叶的变化。
2.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制作材料。
3. 故事书《树叶的小耳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点。
b.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春天里的变化。
2. 主题活动:a. 讲述故事《树叶的小耳朵》,引导幼儿了解树叶在春天的变化。
b.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c. 讲解并示范如何制作“树叶的小耳朵”,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3. 创作展示:a. 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完成“树叶的小耳朵”制作。
b.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4. 总结与反思:a. 引导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b. 总结春天的特点和树叶的变化,强调大自然的美好。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春天和树叶变化的认识。
2. 评估幼儿在制作“树叶的小耳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回答,分析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去寻找春天的迹象,比如新长的树叶、开花的花朵等。
2. 引导幼儿拍摄或画出他们观察到的春天景色,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记录和表达能力。
七、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里找一找春天的物品,如春天的花朵、树叶等。
2.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完成一张关于春天的手工作品,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八、课程复习1. 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复习春天的特点和树叶的变化。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家里完成的作业,以及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家长和幼儿对本次课程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树叶小耳朵》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听懂《树叶小耳朵》的故事内容;•能够识别并简单描述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和事情;•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简单感受。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开阔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幼儿的勇气和拼搏精神;•培养幼儿的感恩心,关注身边的小事。
二、教学内容故事背景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住着一只叫做小耳朵的松鼠,他拥有一双很棒的大耳朵,可以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小耳朵因为太过聪明,常常帮助其他动物。
这个故事讲述了小耳朵如何帮助小鸟找到它的栖息地和解决其他问题。
教学重点幼儿的听说能力培养以及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难点幼儿对于故事涉及的词汇理解,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图片、听故事、问答讨论、自由发挥等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树叶小耳朵》故事的封面图片,引导幼儿展开联想,猜测故事的内容。
2.讲故事老师讲述《树叶小耳朵》故事,注意讲述语音要轻松、流利、生动。
故事讲述完后,可以通过问题和答案的形式核实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情况。
3.讨论引导幼儿参与到讨论中,根据故事情节,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中出现的主要角色有哪些?•故事中有哪些场景?•小耳朵如何帮助小鸟找到了它的栖息地?四、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面对幼儿日常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进行评估:•能否简单描述故事情节;•能否准确识别并运用故事中出现的词汇;•能否表达自己的小感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也做出了较好的表现。
但是在口语表达方面还有一些需加强的地方,需要老师加强对于幼儿口语表达的训练。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将会加强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培养水平。
幼儿园中班语方教案树叶的小耳朵.简案版doc(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语方教案树叶的小耳朵.简案版doc(精选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语方教案树叶的小耳朵.简案版doc树叶的小耳朵活动目标:1、看图讲述,感知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喜欢春天。
2、在看看、说说和排序中,了解树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PPT、录音、幼儿操作活动过程:一、音乐引出主题:1、通过音乐进行“你问我答”。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1、引导幼儿感知、发现四幅图上的树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
三、完整欣赏故事。
四、1、制作树叶的小耳朵。
2、教师总结。
第二篇:中班下学期语方教案树叶的小耳朵树叶的小耳朵目标:1、看图讲述,感知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喜欢春天。
2、在看看、说说和排序中,了解树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准备:PPT、录音、幼儿操作过程:一、你问我答,引出主题:1、用儿歌的形式进行“你问我答”游戏。
——“我们的什么能够听?我们的什么能够看?”2、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式回答“我们眼睛能够看。
”3、出示图,让幼儿按顺序摆放。
——“这些照片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能给这四张照片排排序吗?”4、引导幼儿讨论,这样排列的顺序正确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从故事中的出正确的顺序。
”(光秃秃的树---树枝上长出嫩芽---小树引来了小鸟、蝴蝶、蜜蜂---结出果子的树)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1、幼儿欣赏故事,通过故事感知春天里树的变化过程,对自己的排序进行对比、验证。
——“冬天的树枝看上去怎么样?”——“春天的树枝上长出了什么?”2、幼儿想象嫩芽长成树叶,就像绿色的小耳朵。
——“美丽的小树引来了小鸟,还有谁被吸引过来了呢?”——“故事中你们看到了什么?”3、小结:原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春天来到后小树从发芽到开花的过程。
看一看,你手中的四幅图排对了吗?——“那树叶的小耳朵究竟是什么呢?”三、完整欣赏故事。
四、做做、说说,制作树叶的小耳朵:——“现在是春天,你们在春天都能看到、听到、发现哪些春天的痕迹?”——“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光秃秃的树,你们能不能让它也长出小耳朵,让它们也变成我们故事中那棵人人喜欢的小树呢?”1、幼儿利用材料,一起制作春天的树叶的小耳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美术教案树叶小耳朵吴敏洁老师
活动目标:
1.试着用棉签点画、手指印画来表现树叶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2.感受春天的美好,萌发爱护树木的愿望。
活动准备:
故事《树叶小耳朵》、树叶生长图片、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树叶小耳朵——春天树木的变化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季节的大树呢?(冬天)为什么?(大树的树叶都掉光了)
2.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了,温暖的春天到了,你认为这棵树会有什么变化吗?(长出树叶、树叶变绿等)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树叶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
(讲述故事)
4.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长出绿芽、绿芽长成树叶、开出花朵)
5.小结:春天到了,大树会发生很多变化、让我们的春天变得更美丽。
二、春天魔法师——尝试艺术表现
1.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春天的魔法师吗,我们来帮助冬天的大树变成春天的大树。
2.(出示材料盒)这是我们的魔法箱,里面藏着许多有魔法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些什么。
魔法棒(棉签)、魔法药水(颜料)、魔法印泥。
4.用指印画画出小花朵。
5.小结:我们是春天的魔法师,用魔法箱里的工具就能把大树变美丽。
三、我是小小魔法师——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尝试。
2.大树上长满了绿叶、开满了红花。
要把你的大树打扮地满满的。
3.鼓励幼儿把唱歌的小鸟和飞舞的蝴蝶蜜蜂添画出来。
4.小结:有了小鸟、蝴蝶和蜜蜂,大树再也不会寂寞了。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