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春闺思》意思-赏析

合集下载

诗歌题材2——爱情闺怨诗

诗歌题材2——爱情闺怨诗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 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可给分)。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 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1)“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这两 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 美。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 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这一特写镜头表明 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
(五)还有一种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 。男性诗人 “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 “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 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 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唐代一首冷门情诗

唐代一首冷门情诗

唐代一首冷门情诗一、原文:《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二、衍生注释:1. “袅袅”:形容柳树柔软细长、随风摇曳的样子,就像美女曼妙的身姿一样,是一种很轻柔、妩媚的姿态。

2. “城边柳”和“陌上桑”:在古代诗歌中,柳树常常代表离别和思念,桑树则和养蚕织布的农事相关。

这两个意向放在一起,一个是城边的垂柳依依,一个是路边的桑叶青青,描绘出一幅很有田园气息的画面。

3. “渔阳”:在这里是指边疆地区。

古代的时候,边境地区经常有战事,很多男子都要去边境当兵打仗,渔阳就是他们可能前往的戍边之地。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描绘出了一个春日里发生在闺中的故事。

主题是闺怨,表达了深闺女子对远在边疆的征夫的思念之情。

女子身处美好的春日之景中,却无心劳作,心思还停留在昨夜的梦境之中,因为梦中的那个地方有她思念的丈夫,可见思念之深。

2. 表现手法: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前两句描绘了城边柳和陌上桑的美景,这么美的景色本应让人心情愉悦,但是后两句话锋一转,女子提着笼子却忘记采桑叶,心思全被昨夜的梦境占据。

通过这种对比强烈的画面,强烈地烘托出女子内心的思念之愁。

以景开篇,以情收尾,使得整首诗情感浓郁而自然。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张仲素,他擅长乐府诗的创作。

他的诗风比较清丽婉转,很擅长写一些闺情诗,以细腻地刻画女子的心理活动而闻名。

他通过对这些女子情感故事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比如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离别之苦等。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个古典文学的座谈会上,大家都在分享自己喜欢的唐诗。

有个男士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李白的豪迈壮阔。

这时,一直比较安静的晓萱站起来说:“大家都在说那些大诗人的豪放诗篇,我却想到一首比较冷门的情诗,就像深巷里的酒香。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是张仲素的《春闺思》,它没有大气磅礴的气势,反而像涓涓细流一样,带着一个女子温婉的思念。

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

• 闺怨 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江南曲 李益 •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闺怨诗主要思想情感
• 1、 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 • • • • • •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2)诗中的比喻新奇,向来为人所赞赏。 其实。把“君心”比作明月并不是谢榛的首 创,宋朝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中有: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南北西东, 只有相随无别离。”试比较两首诗中“月” 的不同。(6分) • 参考答案:谢诗中的明月“才照楼东复转 西”,是朝秦暮楚、薄情寡义、用情不专的 象征;吕词中的明月“只有相随无别离”, 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照着相思的人,永远陪 伴着她,永远不分开。
•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 什么作用? • 答案: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 可给分)。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 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 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 主题 人物身份 伤 春 怀 人
弃妇
“怨” 由 年老色衰
丈夫情变 以夫为纲 丈夫戍边 远征 丈夫远行 (为利) 丈夫远行 (求学) 青春短暂 等待 幽闭深宫 失宠
贫女
秦韬玉
• • • •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 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这是一个未出嫁的贫女的独白,她不幸的 遭遇反映了不公平的世态人情,勤劳节俭 的高尚品格不被人们欣赏,低下庸俗的反 而受到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 遇、寄人篱下的感恨。诗人藉此抒发了内 心的不平。

古人形容柳树的优秀诗句

古人形容柳树的优秀诗句

古人形容柳树的优秀诗句古往今来,在诗人们的眼中,“柳”是他们所钟爱的意象之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人形容柳树的优秀诗句,欢迎大家阅读!古人形容柳树的优秀诗句1、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曾巩《咏柳》释义: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2、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杨万里《新柳》释义: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3、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李商隐《柳》释义: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5、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寇准《柳》释义:杏花在细细的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夜晚的露珠轻柔的拂去深绿色柳叶的尘沙。

6、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周邦彦《兰陵王柳》释义: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

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

7、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释义:新柳的形态娇柔瘦弱,柔嫩的柳丝像娇弱的女子一样无力垂下,怎么能经受住春风的舞动。

二月的春风年年多事,将柳枝吹成鹅黄的颜色。

8、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释义:同样是垂柳,在夕阳西下的岸边,朦朦胧胧的烟雨中却更加怜爱。

钱塘苏小的门前那青翠的柳荫,枝繁叶茂,迷离朦胧,让人浮想联翩。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释义: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释义:渡口空空荡荡只剩下杨柳郁郁青青,枝枝叶叶都满含着别意离情。

《陌上桑·美女渭桥东》古诗_作者李白_古诗陌上桑·美女渭桥东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陌上桑·美女渭桥东》古诗_作者李白_古诗陌上桑·美女渭桥东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美⼥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络。

不知谁家⼦,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有处,但怪傍⼈愚。

徒令⽩⽇暮,⾼驾空踟蹰。

译⽂ 太阳从东南⽅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家取名叫罗敷。

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天在)城南边侧采桑。

⽤青丝做篮⼦上的络绳,⽤桂树枝做篮⼦上的提柄。

头上梳着堕马髻,⽿朵上戴着宝珠做的⽿环;浅黄⾊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的绫⼦做成上⾝短袄。

⾛路的⼈看见罗敷,放下担⼦捋着胡⼦(注视她)。

年轻⼈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以期引起罗敷对⾃⼰的注意。

耕地的⼈忘记了⾃⼰在犁地,锄地的⼈忘记了⾃⼰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完,回来后埋怨⾃⼰,只是因为贪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

太守派遣⼩吏过去,问这是谁家漂亮的⼥孩。

⼩吏回答:“是秦家的⼥⼉,起名叫做罗敷。

”太守⼜问:“罗敷多少岁了?”⼩吏回答:“还不到⼆⼗岁,但已经过了⼗五了。

”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 (丈夫当官)在东⽅,随从⼈马⼀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

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马后⾯跟随⼩⿊马的那个⼤官就是,⽤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黄⾊的笼头;腰中佩着⿅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五岁在太守府做⼩吏,⼆⼗岁在朝廷⾥做⼤夫,三⼗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岁成为⼀城之主。

他为⼈清廉,长得⽪肤洁⽩,有⼀些胡⼦;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步,从容地出⼊官府。

(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千⼈,都说我丈夫出⾊。

”注释〔陌上桑〕:陌:⽥间的路。

桑:桑林。

〔东南隅〕:指东⽅偏南。

隅,⽅位、⾓落。

我国在北半球,夏⾄以后⽇渐偏南,所以说⽇出东南隅。

〔喜蚕桑〕:喜欢采桑。

喜,有的本⼦作“善”(本⼈认为喜好,因为突出了罗敷的另⼀层美)。

点绛唇·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点绛唇·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点绛唇·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点绛唇·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点绛唇·闺思宋朝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一作:芳)《点绛唇·闺思》译文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点绛唇·闺思》注释点绛唇:词牌名。

“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满庭芳·小阁藏春》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点绛唇·闺思》赏析一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词人首先写道:“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闺”指过去年轻女子居住的内室。

“柔”有作“愁”的。

意思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深院闺房中,心中总是积郁了千丝万缕的愁绪。

开篇就以抒情笔调切入主题,再现了词人独守深闺,孤单寂寞,思念亲人,愁情不绝,柔肠寸断,叫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

“柔肠一寸”就是“愁千缕”,由此可见词人寂寞愁苦、深情绵长、思念之情无可排遣的程度已经到了极致。

接着写道:“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崔花雨”这里指崔花调落的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烘托主人公忧愁的心境。

一个“惜”字表明了词人对“春春去”的情感。

接着又是“几点催花雨”,真有雪上加霜的感觉。

古诗清江引·春思翻译赏析

古诗清江引·春思翻译赏析

古诗清江引·春思翻译赏析《清江引·春思》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张可久。

其古诗全文如下: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前言】《清江引·春思》,元代张可久的散曲·小令。

这首曲真切地抒写了思妇盼归无望、借酒浇愁的心绪,蕴含着深沉的思念。

【注释】⑴门外柳:暗寓见柳伤别。

古人每每以折柳指代友人或情人送别。

⑵雨细清明:化用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句意。

⑶能消: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能消,能禁受。

⑷又是相思瘦:意指相思之苦让人憔悴消瘦。

作者《庆宣和·春思》:“一架残红褪舞裙,总是伤春。

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可与此句互相参照。

【翻译】黄莺在门外柳树梢啼唱,清明过后细雨纷纷飘零。

还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儿憔悴消瘦。

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赏析】这支有名的小令,是写思妇在春残雨细的时候,想到韶华易逝,游子未归,因而借酒浇愁,去打发那好天良夜。

曲的前两句,都不着痕迹地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黄莺乱啼门外柳”,是写思妇,是从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的诗意点染出来的。

意思是说,她正想在那里“寻梦”,让那千种情思、万般缱绻在梦里得到满足,可那“不作美”的黄莺,好像故意为难似的在门外乱啼,使人不能成眠,无法在梦里补偿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的甜蜜。

“雨细清明后”,是写行人,是思妇魂牵梦萦的对象,是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的句意中浓缩出来的。

妙在思妇被黄莺唤起,不是埋怨行人误了归期,而是关心游子在阴雨泥泞的道路上黯然魂消的苦况,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曲的意境。

作者在这里引用唐人的诗句,有撮盐入水之妙。

“能消几日春”二句,是双承上面两句的曲意,即不但思妇禁受不起几番风雨,就是那天涯游子也同样受不了离愁的折磨了。

皇甫冉《春思》译文及鉴赏

皇甫冉《春思》译文及鉴赏

皇甫冉《春思》译文及鉴赏《春思》是由皇甫冉所创作的,为了寄托无穷的思念,女主人公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仿照古人故事,为远方的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思》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春思》唐代: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层城一作:秦城)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春思》译文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

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春思》注释马邑:秦所筑城名,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

龙堆:白龙堆得简称,指沙漠。

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苑:这里指行宫。

机中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

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

论:表露,倾吐。

为问两句: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元戎:犹主将。

返旆:犹班师。

勒:刻。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春思》鉴赏这首诗题为《春思》,大意是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

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盛唐是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但边境战争却并未停息。

前方将士与家乡亲人相互思念之情。

仍然是诗人们吟咏的重要主题。

这一类诗作总的来说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内容也较为充实。

由于富有真情实感.其中不乏千古传涌的佳作。

首联“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对比鲜明,动人心弦。

“莺啼燕语”,这是和平宁静的象征;新年佳节,这是亲人团聚的时辰。

但是,另一方面,在那遥远的边关,从征的亲人却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

上句“莺啼燕语”四字,写得色彩浓丽,生意盎然。

使下句“马邑龙堆”,更显得沉郁悲壮。

《春闺思·张仲素》原文与赏析

《春闺思·张仲素》原文与赏析

《春闺思·张仲素》原文与赏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思夫忘情的痴态,颇富傻趣。

作品首先从郊野景色写起。

“袅袅”,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样子;“陌”是田间的小路。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的柳丝随风飘荡,田间小路旁的嫩桑青翠欲滴。

这两句写景,不但勾画了郊野的大好春光,而且从女主人公活动的地点上点明了郊野,从时间上突出了春天,从事件上暗示了采桑,为刻划她的心理活动创设了典型环境,烘托了气氛。

正因为是在郊野,所以她才能抚柳摸桑,更清楚、更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正因为是春天,所以她才会触景生情,勾起她思夫的种种心绪;正因为是去采桑,所以下文写到她“忘采叶”才合情合理,不见突兀。

可见,开头的两句写景,看似闲笔,实际上与作品的主题处处合拍,丝丝入扣。

后两句写她思夫的痴态。

“提笼忘采叶”,一个“忘”亨,出神入化地描绘了这位女子痴呆木立的神情。

她原是来采桑叶的,可是,此刻却提着篮子呆呆地站在那里,忘记了她所要做的事情。

那么,她何以会出现这种痴态呢?结句以“梦”字与“忘”字相呼应,因果环扣,道出了这位女子所以失神忘情的原因——原来是昨天夜里梦见了在渔阳一带作战的丈夫,此刻仍然沉浸在梦境的回忆之中。

她因思成梦,所以连做梦都想着丈夫,可见她平时对丈夫思念之深;由于梦境中会夫的情景太真切了,所以此时此刻仍旧萦绕心头,无法忘怀。

她的“忘采叶”,正反映了她的不忘梦境,不忘丈夫; 以“忘”反衬“不忘”,正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妙处所在。

至于她在梦中会夫时见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丈夫血染沙场而令她忧愁担心,还是与丈夫互相依偎而使她甜意未消,作品没有明说,于含蓄不尽之中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深思。

心旷神怡的诗句

心旷神怡的诗句

心旷神怡的诗句1、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卧云》解释:身上的衣服常常被武夷山中靓丽的烟霞之色所映照,如此的惬意,哪里还会去招惹那俗世的桃红柳绿啊。

2、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因雨和杜韵》解释:漂泊江河茫茫万里,我都生了白发,世上有几人如此灯下对坐在黄昏?3、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解释:傍晚酒醒人已远去,只有满天风雨送我离开那西楼。

4、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春闺思》解释: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5、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解释: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6、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梦中作》解释: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上一片昏暗,千百种花儿散落满地,把人的视线都给弄迷糊了。

7、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解释: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声,池上细雨蒙蒙;雨声浙淅沥沥,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

8、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解释:傍晚,来了阵风,下了场雨,洗尽了白天逼人的暑热,天气变得凉爽起来。

9、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滕王阁诗》解释:早晨,南浦轻云掠过滕王阁的画栋;傍晚时分,西山烟雨卷起滕王阁的珠帘。

1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寄扬州韩绰判官》解释: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日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

1.后花园的花昨晚全开了,在屋里飘来花香,真让人心旷神怡。

2.我来到了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原,我向前走啊走,看到了万紫千红的花园,花园里鸟语花香,我顿时感到心旷神怡!3.地王大夏一百多层,全深圳最高,站在楼顶让人心旷神怡。

4.站在山顶,爽风挟着花香迎面吹来,我顿时心旷神怡。

5.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真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6.家乡的风景优美,总能让我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张仲素最有名的10首唐诗

张仲素最有名的10首唐诗

张仲素最有名的10首唐诗
1.《秋夜曲》
张仲素〔唐代〕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2.《春闺思》
张仲素〔唐代〕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3.《秋闺思》
张仲素〔唐代〕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4.《秋闺思》
张仲素〔唐代〕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5.《燕子楼诗三首·其一》
张仲素〔唐代〕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6.《燕子楼诗三首·其二》
张仲素〔唐代〕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7.《燕子楼诗三首·其三》
张仲素〔唐代〕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8.《山寺秋霁》
张仲素 〔唐代〕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9.《塞下曲五首·其三》
张仲素〔唐代〕
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10.《春游曲三首·其一》
张仲素〔唐代〕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女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 夫,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2、表达对出门在外(为官或经商)的丈夫的思念,表达 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整首词短短的两句二十七个字,字字精炼,句句精彩;把一个 独守闺房盼郎归的女子的那种期盼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连女 子的形象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hándàn)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栏干。 请赏析“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 “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 “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 妇的相思之苦。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 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
3、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青春易逝、美人迟暮的伤感。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 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景。下片 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着衣的情景。前两句写她梳洗 打扮后,再用前后镜仔细照容,人脸与插戴的鲜花交相辉 映,脸如花,花映脸,花容月貌,相互辉映。结拍两句, 写女子穿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的罗襦。闺中之人,见此图 纹,不禁有所感触。行文至此,温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语言 技巧揭开了女主人公懒起、迟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 神会。
4、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 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1、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 “陌头杨柳色”使女子触景生情,表现了女子对丈夫追求 功名、建功立业的后悔与怨恨。 2、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 怨情。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想到潮水涨落 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之人。

《山亭柳·家住西秦》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山亭柳·家住西秦》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山亭柳·家住西秦》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山亭柳·家住西秦》是由晏殊所创作的,上片通过描写红歌女年轻时的盛况,反衬出年老的失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亭柳·家住西秦》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山亭柳·家住西秦》宋朝:晏殊家住西秦。

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山亭柳·家住西秦》翻译/译文《山亭柳·家住西秦》译文我家注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

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

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

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

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

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

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

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山亭柳·家住西秦》注释①山亭柳:词牌名,晏殊是宋词中第一次用平声韵填写此调的作者。

②晏殊小词一向并无标题,这首词以《赠歌者》题名是一种例外。

③西秦:地名,在今甘肃省榆中北。

④博:众多,丰富。

⑤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

斗:竞争。

⑥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女。

⑦高遏行云:《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遏,止。

⑧蜀锦:出自蜀地的名贵丝织品。

负:辜负。

⑨‘数年”二句: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漫:枉,徒然。

⑩采:选择,接纳。

《阳春》:即《阳春曲》,一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

《山亭柳·家住西秦》赏析/鉴赏全词通过一个歌者年老色衰遭遗弃的悲惨命运,道出封建社会千千万万被玩弄、遭遗弃的歌女艺妓的共同心声。

上片通过描写红歌女年轻时的盛况,反衬出年老的失意。

闺怨诗鉴赏

闺怨诗鉴赏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
又 名 : 近 试 上 张 籍 水 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分析:
作者朱庆馀在诗中把自己比作 新媳妇 ______,把张籍比作夫婿 ____,把 公婆 ,把参加考试 主考官比作____ 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 ,借 比作_________________ 以表达在应试前向张籍征求意 见之意。
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 人生感慨:
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1、以相思寓_____________
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2、以美人迟暮寓______________ 怀才不遇 3、以空闺寂寞寓_______
遭排挤打击 4、以冷落薄情寓_________
摸鱼儿· 辛弃疾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 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5、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行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 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 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 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 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 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妻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 的丈夫,还在梦境中盼他早日回来团聚。
寄征衣(元)姚遂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 衣时的矛盾心情。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 情也溢出纸外。

描写柳树的五言诗

描写柳树的五言诗

描写柳树的五言诗
描写柳树的五言诗有:
1、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2、青青河畔草
--佚名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you窗户)。

3、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4、后游
--杜甫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6、春晚
--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7、春词
--常建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

专题06 行旅闺怨诗-备战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

专题06 行旅闺怨诗-备战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

专题6 行旅闺怨诗【考点分析】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望月怀远”;“鸿雁传书”;“折柳送别”;“杜鹃啼血”等。

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主要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

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人的思念,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例:《征人怨》。

羁旅诗的创作手法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其一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

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其二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

闺怨诗: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闺怨诗。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含烟袅的诗词

含烟袅的诗词

含烟袅的诗词
以下是三条含烟袅的诗词及相关内容:
1.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郑谷的《鹧鸪》。

意思是鹧鸪在温暖的烟雾弥漫的荒地嬉戏,它的美丽和品位应该接近山鸡。

你看啊,那烟袅袅升起,鹧鸪在其中穿梭,多美的画面呀!就好像我们在清晨的薄雾中漫步,感受着那朦胧又美好的氛围。

比如在一个阳光柔和的早晨,你走在林间小道,雾气像薄纱一样,这不就跟诗中的场景很像嘛!
2.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这是唐代诗人张仲素《春闺思》中的句子。

说的是城边的柳树轻柔地飘拂着,田间小路上的桑树也是郁郁葱葱的。

哎呀,这烟袅般的柳丝,就如同我们心中那柔软的情思呀!就像当你站在古城墙边,看着那随风舞动的柳枝,是不是会想起一些美好的回忆呢?是不是感觉自己的心也像那柳丝一样袅袅飘动呢?
3.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来自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意思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哇塞,那雨如烟袅的感觉,是不是特别有意境呢?这就好像在一个下着细雨的春日,你身处乡村,看着那满眼的绿色和缭绕的雨雾,是不是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呀!比如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假期,你去到郊外的乡村,那如诗如画的场景不就是这样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含烟袅的诗词真的太美妙啦,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让人陶醉其中啊!。

《春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春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春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1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翻译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提着篮忘了采叶,昨夜又梦到渔阳。

注释袅袅:纤长柔美貌。

陌上:路旁。

陌,田间小路。

叶:此处指桑叶。

渔阳:古代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因此处边陲,常陈重兵把守,后世遂用以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赏析风俗画画家画不出时间的延续,须选“包孕最丰富的片刻”画之,使人从一点窥见事件的前因后果。

这一法门,对短小的文学样式似乎也合宜,比如某些短篇小说高手常用“不了了之”的办法,不到情事收场先行结束故事,任人寻味。

而唐人五绝名篇也常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张仲素《春闺思》就是好例。

这诗的诗境很像画,甚而有几分像雕塑。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

“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

这就组成一幅村女采桑图:“蚕生春三月,春柳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采桑度》),真可谓“无字处皆具义”(王夫之)。

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后二句在蚕事渐忙、众女采桑的背景上现出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

至于心儿何往,末句就此点出“渔阳”二字,意味深长。

“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

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伤心怨望。

诗写到此已入正题,但它并未直说眼前少妇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说“昨夜梦渔阳”。

写来不仅更婉曲,且能见昼夜怀思、无时或已之意,比单写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

“提笼忘采叶”,这诗中精彩的`一笔,是从上古诗歌中借鉴而来。

思妇闺情诗鉴赏

思妇闺情诗鉴赏

7、少女闺怨。 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
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 她们的内心痛苦。为此,不少诗人写了 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
8、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
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 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 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 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 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 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 绝!

(三)在上述特点的基础上,又构成了两类诗“浅 而能深”的艺术风格。 “浅”是指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 “深”是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 尽。 例如沈德潜评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 开):“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评《殿前曲》:“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 悠然可会,此国风之体也。”(以上并见《唐诗别 裁集》卷十九)又譬如,两类诗一般不重使典用事, 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 卓文君、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一看便知;然又 往往能化熟为生:或者“夺胎换骨”,或者做“翻 案文章”,意境便觉深婉。
5、抒发别离苦情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 倚栏干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 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 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 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 “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 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 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 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

生僻但美到爆的冷门诗句

生僻但美到爆的冷门诗句

生僻但美到爆的冷门诗句
以下是一些生僻但美到爆的冷门诗句:
1.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唐代·李白《别鲁颂》
解释:侠客鲁仲连独立天地之间,气度犹如清风洒香雪。

2.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孙玉石《吹灭读书灯》
解释:读书的人在准备睡觉的时候夜已经深了,将灯吹灭后就只有月亮陪伴了。

3.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白落梅《临江仙》
解释:把天上漂浮的流云比作雪,将尘世间的味道煮成一杯茶。

4.落月随山隐,山名不可知。

——紫式部《源氏物语》
解释:落下的月亮隐藏在山峰的后面,而山的名字不可言语。

5.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顾太清《菩萨蛮》
解释:扇子扇起了微微凉风,夏日悠悠且漫长。

6.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宋代·方岳《听雨》
解释:住在竹斋中,晚上睡觉时听到外面的雨声,梦中仿佛看到青苔在生长。

7.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唐代·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解释: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8.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唐代·张仲素《春闺思》
解释: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9.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清代·施闰章《山行》
解释:幽静的山野春色深深,没有游人欣赏;漫行其中只见松花飘落。

10.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唐代·白居易《秋雨夜眠》
解释:熄灯之后迟迟才躺下睡觉,在秋雨声中渐渐进入梦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春闺思》意思|
赏析
作者:佚名
风俗画画家画不出时间的延续,须选包孕最丰富的片刻画之,使人从一点窥见事件的前因后果。

这一法门,对短小的文学样式似乎也合宜,比如某些短篇小说高手常用不了了之的办法,不到情事收场先行结束故事,任人寻味。

而唐人五绝名篇也常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张仲素《春闺思》就是好例。

这诗的诗境很像画,甚而有几分像雕塑。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

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

这就组成一幅村女采桑图:蚕生春三月,春柳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采桑度》),真可谓无字处皆具义(王夫之)。

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后二句在蚕事渐忙、众女采桑的背景上现出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

至于心儿
何往,末句就此点出渔阳二字,意味深长。

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

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伤心怨望。

诗写到此已入正题,但它并未直说眼前少妇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说昨夜梦渔阳。

写来不仅更婉曲,且能见昼夜怀思、无时或已之意,比单写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

提笼忘采叶,这诗中精彩的一笔,是从上古诗歌中借鉴而来。

杨慎早有见得,道是:从《卷耳》首章翻出。

《诗经周南卷耳》是写女子怀念征夫之诗,其首章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斜口小筐不难填满,卷耳也不难得,老采不满,是因心不在焉、老是忘采叶之故,其情景确与此诗有神似处。

但就诗的整体说,彼此又很不同。

《卷耳》接着就写了女子白日做梦,幻想丈夫上山、过冈、马疲、人病及饮酒自宽种种情景,把怀思写得非常具体。

而此诗说到梦渔阳,似乎开了个头,接下去该写梦见什么,梦见怎样,但作者就此带住,不了了之。

提笼少妇昨夜之梦境及她此刻的心情,一概留给读者从人物的具体处境回味和推断,语约而意远。

这就以最简的办法,获得很大的效果。

因此,《春闺思》不是《卷耳》的摹拟,它已从古诗人手心翻出了。

鉴赏
作者:佚名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后来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

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

他的这类作品,除《春闺思》外。

还有《秋闺思》、
《秋夜曲》等,皆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本诗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

诗的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

袅袅是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态,城边则交代了具体的环境。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

诗人在此既是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

柳树的千丝万絮,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在这种场合提及柳树,的确耐人寻味。

第二句写到桑树,以便为下句采叶作铺垫。

青青是形容桑叶茂盛的样子,陌上是采桑的地方。

这同样是实中见虚的写法。

句中陌上桑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一日《艳歌罗敷行》。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中说: 《陌上桑》,出秦氏女子。

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

王仁后为赵王家令。

罗敷出,采桑于陌上。

赵王登台,见而悦之。

因置酒欲夺焉。

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

诗人在此除了实写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第三、四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

提笼忘采叶,这是作者撷取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动画画:采桑女手提竹笼而立,却忘了采摘桑叶。

这是一尊多么纯洁美丽的雕像!《诗经卷耳》有句云: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上古时代的女子因怀人而忘了采卷耳,唐代的妇人因思亲而顾不上采桑叶。

这其间相去千百年之久,而人们的感情特征竟是这样惊人的相似。

第四句昨夜梦渔阳补出忘采叶的真正原因,同时也点明了
本诗的主题。

渔阳是征戍之地,是亲人所去之地。

关河万里,只有梦中才能前往。

昨夜梦中相见,其悲喜交并的情景,至今仍萦绕在脑际。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难怪主人公要提笼忘采叶了。

这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画面鲜丽,蕴意深远,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