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复习资料重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4501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3.png)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1.检验室安全与质量控制-医学检验室环境安全,包括防止交叉感染和事故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实施,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
2.体液及其生理功能-血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液凝固等。
-尿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肾脏的排泄功能和尿液的碱性与酸碱平衡等。
-脑脊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吸收等。
3.常见化验项目及其相关知识-血液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生化指标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和抗原等。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等。
-遗传学检查,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和DNA序列分析等。
4.检验仪器与设备-常见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包括离心机、显微镜、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和核磁共振仪等。
-仪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仪器和设备,包括细菌培养箱、PCR仪等。
5.临床检验的临床应用-检验结果的解读与诊断,包括异常结果的分析和诊断。
-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疾病筛查等。
-临床检验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包括药物浓度监测和药敏试验等。
6.伦理和法规-医学伦理和法规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包括患者隐私保护和知情同意等。
-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包括向患者和医生传达检验结果的方法和技巧。
7.临床质量管理-临床质量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包括质量保证和改进的策略和工具。
-医学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处理和预防。
以上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一些必背知识点,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点于临床实践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应进行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以提高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医学检验考点必考知识汇总
![医学检验考点必考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f0d5a3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b.png)
医学检验考点必考知识汇总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体液、组织和细胞样本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以下是医学检验的一些必考知识汇总。
1.检验原理和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免疫学分析、生物学分析等各种检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临床常用检验项目:常见的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血脂等;尿液分析的项目如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白细胞等;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脂囊酸、乳酸、心肌酶谱等。
3.临床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包括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标本的保存和运输等;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尿液保存时间等;组织和细胞标本的固定方法等。
4.检验结果的解读与评估:如何判断检验结果的异常及其可能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如何解释一系列检验结果的综合意义;如何评估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等。
5.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及其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如何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以及如何解决发生的质量问题等。
6.急诊检验和临床应用:常见的急诊检验项目如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的检验方法和播音要点;急诊检验的临床应用,如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休克的鉴别诊断、出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监测等。
7.检验仪器和设备:各种常见的检验仪器和设备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等。
8.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流式细胞仪、质谱仪、基因检测、分子诊断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原理、操作和临床应用。
9.临床实验室管理:临床实验室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和职责划分;实验室安全、废物处理和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评估等。
10.检验结果的书写和报告解读:如何准确、规范地书写检验结果;如何向医生和患者解读报告,包括结果的意义、异常值的处理和随访建议等。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资料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b56426dd3383c4ba4cd265.png)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1、电泳是指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的现象,2、光谱分析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技术。
3、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极限值,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迅速将检验结果报告给临床医师或当班护士,并要求接打电话双方都要有通话记录。
4、组合检验实验室在征求临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将某些项目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固定的检测系列,如肝功能系列等。
5、真值是指采用一组最可靠的参考方法测得的近似真值的数值。
6、质控物是指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或溶液,该溶液不能做校准。
7、重复性条件是指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检验人员、仪器、环境、检验程序等,以及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8、再现性条件是指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万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9、同工酶是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10、连续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称为连续监测法。
11、空腹血糖是指体内不摄入含热量的食物后,所测得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2、OGTT 是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2h内作系列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以评价不同个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的一种标准方法,并且对确定健康和疾病个体也有价值。
13、糖尿病(DM) 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 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特征。
14、低糖血症指血糖浓度低于空腹血糖参考水平下限。
多数人建议空腹血糖参考下限为2.78mmol/L (50mg/dl)。
15、氧解离曲线当在连续PO2 范围测定血液的S02 时,将S02 与PO2 绘制曲线,得到一个S 型图形,被称作氧解离曲线。
最新医学检验复习资料(重点)
![最新医学检验复习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7db743ba0d4a7303763a42.png)
1 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2. 普通培养基:含有细菌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分, 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血培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SS 选择培养可选择所欲分离的细菌生长,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厌氧培养基加有还原性的物质,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不利于兼性厌氧菌的生长;3. 药物敏感试的稀释法用来定量测定药物对被检菌的MIC 和MBC;4. 临床细菌学检验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5. WHO!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过筛试验是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WHC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确证试验是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6. 大肠埃希氏菌在KIA上分解GLU和乳糖,产气、不产生H2S在MIU上,动力阳性,吲哚阳性,脲酶阴性,在IMVIC试验++--(加加减减);7.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地方性、季节性、有些自然疫源性;8. 我国流行广泛开展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是:血吸虫、疟疾、黑热病、钩虫、丝虫病;9. 检查微丝蚴制作厚血膜时应注意:应在晚上九点钟以后采血、取三大滴血、应自然风干、血检季节应以夏季或气候温暖时为宜;10. 可致腹泻的原虫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人毛滴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11. 瑞特染料的质量可采用吸光度比值(RA)来作为瑞特染料的质量规格,当瑞特染料成熟时,其RA值应接近于1.3 ;12. 消化道肿瘤与消化道溃疡患者粪便隐血试验主要区别在:阳性持续的时间;13.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14. 脑脊液中IgM 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15. 精子形态异常超过30%时为不正常,可影响受孕;16. 胆固醇结晶可存在于:胆汁、胸膜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粪便中;17. 血浆中能使血沉减慢的物质有白蛋白和卵磷脂;18. 沉淀反应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19. 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的实验有:肥达氏试验、外斐试验、输血交叉配血试验;20.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是用已知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临床是主要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体。
医学检验复习重点
![医学检验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38f07a4b35eefdc9d3334d.png)
医学检验复习重点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1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2. 普通培养基:含有细菌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血培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SS选择培养可选择所欲分离的细菌生长,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厌氧培养基加有还原性的物质,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不利于兼性厌氧菌的生长;3. 药物敏感试的稀释法用来定量测定药物对被检菌的MIC和MBC;4. 临床细菌学检验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5. WHO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过筛试验是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WHO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确证试验是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6. 大肠埃希氏菌在KIA上分解GLU和乳糖,产气、不产生H2S、在MIU上,动力阳性,吲哚阳性,脲酶阴性,在IMVIC试验++--(加加减减);7.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地方性、季节性、有些自然疫源性;8. 我国流行广泛开展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是:血吸虫、疟疾、黑热病、钩虫、丝虫病;9. 检查微丝蚴制作厚血膜时应注意:应在晚上九点钟以后采血、取三大滴血、应自然风干、血检季节应以夏季或气候温暖时为宜;10. 可致腹泻的原虫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人毛滴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11. 瑞特染料的质量可采用吸光度比值(RA)来作为瑞特染料的质量规格,当瑞特染料成熟时,其RA值应接近于;12. 消化道肿瘤与消化道溃疡患者粪便隐血试验主要区别在:阳性持续的时间;13.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14. 脑脊液中IgM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15. 精子形态异常超过30%时为不正常,可影响受孕;16. 胆固醇结晶可存在于:胆汁、胸膜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粪便中;17. 血浆中能使血沉减慢的物质有白蛋白和卵磷脂;18. 沉淀反应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19. 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的实验有:肥达氏试验、外斐试验、输血交叉配血试验;20.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是用已知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临床是主要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体。
医学检验知识点笔记总结
![医学检验知识点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95f4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e.png)
医学检验知识点笔记总结第一部分:医学检验概述1. 医学检验是什么?医学检验是一种通过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临床标本进行分析和测定,从而获取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和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的过程。
2. 医学检验的作用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监测、疾病的预后判断和健康管理等。
同时,医学检验也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手段,为医学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3. 医学检验的主要内容医学检验主要包括临床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和免疫学检验等。
临床检验主要用于血液、尿液、体液、排泄物等样本的化学分析,血液细胞分析和凝血功能检测等;微生物学检验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免疫学检验主要用于体液内可溶性抗体、细胞免疫等的检测。
第二部分:临床检验1. 临床检验的样本种类临床检验样本种类广泛,包括血液、尿液、体液、排泄物等。
不同样本的检验指标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2. 血液检验(1)血常规: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计数、分类和形态分析。
(2)生化检验: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用于了解机体的代谢情况。
(3)凝血功能检测:用于评估机体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3. 尿液检验(1)尿常规:通过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等指标的检测,了解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的病理改变。
(2)尿沉渣检查:主要包括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晶体等的形态和数量分析。
4. 体液检验主要包括脑脊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的检测,用于辅助临床诊断和疾病的鉴别诊断。
5. 粪便检验主要包括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肠道寄生虫检测等,用于评估胃肠道疾病和其它相关疾病的情况。
第三部分:微生物学检验1. 微生物学检验的重要性微生物学检验主要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检验必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检验必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1a2b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5.png)
医学检验必学知识点总结一、检验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全血采集:采用针头穿刺静脉进行采血,常用于常规血常规、生化检验等。
(2)抗凝血全血的采集: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如EDTA、肝素等。
适用于血常规、血型鉴定等。
(3)血清的采集:采血后放置不凝血,离心分离血清。
适用于生化检验、感染性疾病检测等。
2. 尿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清晨首次晨尿:一般含有较高的尿特异性蛋白质、电解质和尿素氮。
(2)24小时尿液采集:常用于测定肾功能、药物浓度等。
3. 粪便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常规粪便:直接采集新鲜粪便放入容器中即可。
(2)隐血试验:需避免污染,避免金属物。
4. 组织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切片检查:需要固定保存组织,在不同解剖部位采取不同切片。
(2)冰冻切片:适用于快速病理诊断。
5. 痰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晨起痰液:适用于结核菌培养、病原体检测。
(2)早晨收集的痰液有助于痰液检测,需要严格无污染采集。
二、常规检验方法1. 血常规(1)红细胞计数:用于评估贫血、红细胞生成、溶血等。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于评估炎症、感染性疾病等。
(3)血红蛋白测定:用于评估贫血类型、程度。
2. 生化检验(1)血糖测定:常用于糖尿病诊断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
(2)肝功能测试: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用于评估肝功能状态。
(3)肾功能测试:包括肌酐、尿素氮等,用于评估肾功能状态。
3. 凝血功能检测(1)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用于评估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状态。
(2)血小板计数及功能测试:用于评估血小板功能和出血倾向。
4. 免疫学检测(1)免疫球蛋白测定:评估免疫功能状态。
(2)肿瘤标志物测定:辅助肿瘤诊断、监测疗效及预后评估。
5. 微生物学检验(1)细菌培养及鉴定:用于感染病原体的检测。
(2)真菌培养及鉴定:用于真菌感染的检测。
6. 常规尿液检验(1)尿蛋白定性及定量:用于评估肾小球损伤、尿路感染等。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点总结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f94f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5.png)
医学检验资格考试知识点总结(必背)1、成人正常尿量1000~2000ml/24h;少尿<17ml/h或400ml/24h;无尿<100ml/24h。
2、PH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90%-95%,其中绝大多数为t(9;22)(q34;q11)称为典型易位。
PH染色体存在于CML的整个病程中,治疗缓解后,PH染色体却持续存在。
3、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显微镜计数法:成人0.008~0.02或(25~85)×10^9/L,新生儿0.02~0.06。
4、染色过深、过浅与血涂片中细胞数量、血膜厚度、染色时间、染液浓度、pH密切相关。
过深纠正方法是缩短染色时间、稀释染液、调节pH;过浅纠正方法是延长染色时间、调节pH。
5、红细胞计数参考值: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6、血红蛋白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7、红细胞平均指数参考值:成人:MCV80~100fl;MCH26~34pg;MCHC320~360g/L。
8、血沉管置血沉架上应完全直立,血沉管倾斜时,红细胞沿管壁一侧下沉,而血浆沿另一侧下降,会加速红细胞沉降,如血沉管倾斜3°,沉降率增加30%。
9、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称为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
10、火焰状浆细胞:浆细胞体积大,胞质红染,边缘呈火焰状。
见于IgA型骨髓瘤。
11、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在36~360fl范围内分布两个细胞群体,从50~125fl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医学检验知识重点笔记
![医学检验知识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d3843c2770bf78a65295450.png)
医学检验学习笔记(浓缩补充版)1. RBC计数液中硫酸钠用于提高相对比密防止粘连,氯化高汞是防腐剂。
2. HiCN法的缺点:KCN有毒,HbCO转化慢,高白血球和高球蛋白易混浊。
试验后处理应加入(先用水稀释,再用次氯酸钠混匀敞开放置15小时使CN氧化为N2和CO2或CO3和NH4。
)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象见许多小红细胞,且小红细胞生理性中心淡染区消失。
4. 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见于铅等重金属毒,是铅中毒的筛选指标。
5.卡波氏环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体小体同在,见于巨幼红和铅中毒。
6. LFR,MFR,HMR分别是低,中,高荧光率。
7. 良性肿瘤ESR多正常,恶性肿瘤ESR多增加,低色素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贫血时ESR减低。
8. 杆状核过5%或有幼稚细胞为核左移,中性分叶核分叶5叶以上超3%为核右移。
9. 钩虫病嗜酸细胞可达90%以上。
嗜酸细胞白血病时亦可明显升高,但以幼稚为主。
嗜酸细胞计数中乙醇或丙酮是保护嗜酸细胞而破坏其它,伊红是使嗜酸细胞着色,且1小时内应计数完成。
10.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中毒颗粒,空泡,Doles小体,退行性变,大小不一。
11. 异形淋巴细胞多为T淋巴细胞,分空泡、不规则、幼稚三型。
12. 淋巴细胞有卫星核,即微核,是射线损伤后较为特殊的形态。
13. 白血病时血小板(MPV)增高是骨髓造血恢复的第一征兆。
14. ABO遗传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三区四带,脑脊液中无血型物质,抗A 与抗B主要是IgM,O型血中以IgG为主。
15. 新生儿不宜做反向定型。
16. 新生儿溶血的直接实验依据: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
17. HLA分型的方法主要有:1.淋巴细胞毒试验,一类抗原用T或外周淋,二类抗原用B。
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3HLA基因分析。
18. 强直性脊椎炎有91%带有HLA-B27抗原而正常人只有6%。
19. 血液保存液有:1.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2.CPD(C枸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腺嘌呤枸橼酸)。
医学检验必备知识点
![医学检验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531e5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3.png)
医学检验必备知识点
1.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医学检验的定义、目的、分类等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分类。
2. 标本采集与处理:包括不同类型标本的采集方法、存储条件、处理技术等内容。
3. 常见检验指标及其意义:介绍常见的生化、免疫、血液学等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血糖、白细胞计数、肝功能指标等。
4.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诊断:介绍检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异常结果的意义及可能的诊断等内容。
5. 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导:通过医学检验结果,辅助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6.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介绍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如内部质控、外部质控等。
7. 医学检验中的安全问题:介绍医学检验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如标本污染、操作安全等。
8. 新技术的应用:介绍近年来医学检验领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如基因检测、流式细胞术等。
9. 科研与实践:介绍医学检验在科研和实践中的应用及意义,如新药研发、病原体检测等。
10.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介绍医学检验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技巧,如沟通技巧、协作能力等。
- 1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3f2f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7.png)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1.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血沉率、C-反应蛋白等。
2.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了解不同标本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如血液、尿液、粪便、口腔分泌物、脑脊液等。
3.基础生化检验项目:了解常见的生化指标,如血糖、尿素氮、肌酐、血清总蛋白、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4.免疫学检验项目:了解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法等。
5.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了解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6.临床药物监测:了解常见药物的滴定法、吸收光度法、荧光免疫测定法等药物测定方法,如抗凝药物、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7.遗传学检验技术:了解遗传学检验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如核酸(DNA/RNA)提取、PCR扩增、基因测序等。
8.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了解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蛋白质电泳、核酸杂交、基因克隆等。
9.客观质量控制:了解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内质控和外质控,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临床诊断与疾病监测:了解各种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和诊断标准,如白细胞计数在感染病、白血病等的诊断中的应用。
11.临床传染病检测: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播途径和检测方法,如流行性感冒、艾滋病、乙肝、结核病等。
12.临床免疫学检测:了解免疫学检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肿瘤等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如抗体检测、T细胞检测等。
以上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必背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医学检验师知识点总结
![医学检验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149a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f.png)
医学检验师知识点总结一、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 医学检验的历史和发展2. 医学检验的概念和作用3. 医学检验的分类和方法4. 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5. 医学检验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二、生物化学检验1. 血清学检验与血浆学检验2. 血液学检验3. 尿液学检验4. 体液学检验5. 生化因素检验6. 各种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三、微生物检验1. 细菌学检验2. 病毒学检验3. 真菌学检验4. 寄生虫学检验5. 菌种鉴定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四、免疫学检验1.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2. 免疫学检验的常用方法3. 血清学检验4. 免疫学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五、临床血液学及凝血学检验1. 血常规检验2. 凝血学检验3. 血型鉴定与输血前排除试验4. 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六、临床生物物理及精密医学检验1. 生物物理学检验2. 临床检验的检测仪器3. 小型化验室的实验室管理七、检验常见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检验技术1.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检验技术2. 心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检验技术3.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检验技术4.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检验技术5. 泌尿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检验技术6. 血液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检验技术7. 感染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及检验技术8. 免疫血清学检验和快速诊断试剂在临床病例中的应用分析八、质量管理1. 检验室内质量保证的原则和措施2. 检验室外质量保证的原则和措施3. 实验室检查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方法九、医学检验部门管理1. 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2. 人员配备与组织架构3. 仪器设备的选择与管理4.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5. 疾病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6. 实验室安全和职业健康的管理十、实验室信息化1. 医学检验的信息化管理2.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的建设3. 实验室数据的归档和管理以上便是医学检验师所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当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医学检验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实验室诊断结果。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重点必背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重点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68c225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5.png)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重点必背医学检验是一种通过对人体样本的检测来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医学检验的基础知识的重点:1. 血液检验:血液检验是最常见的医学检验之一。
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液成分、炎症标志物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贫血、感染、炎症等情况。
2. 尿液检验:尿液检验是评估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尿液检验项目包括尿液常规、尿蛋白、尿糖、尿液微量元素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糖尿病等。
3. 血常规:血常规是一项常规检查,用于评估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贫血、感染、出血倾向等。
4.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用于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血清蛋白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肝炎、脂肪肝、药物损害等肝脏疾病。
5. 心肌酶谱:心肌酶谱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常见的心肌酶谱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
6.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功能情况。
常见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甲状腺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等疾病。
以上只是医学检验的一部分基础知识,具体的检验项目和指标还有很多。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并通过分析检验结果来辅助诊断和治疗。
因此,及时进行医学检验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
医学检验复习资料重点要点
![医学检验复习资料重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da776bccbff121dd3683c9.png)
- 1 -1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2. 普通培养基:含有细菌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血培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SS选择培养可选择所欲分离的细菌生长,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厌氧培养基加有还原性的物质,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不利于兼性厌氧菌的生长;3. 药物敏感试的稀释法用来定量测定药物对被检菌的MIC和MBC;4. 临床细菌学检验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5. WHO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过筛试验是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WHO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确证试验是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6. 大肠埃希氏菌在KIA上分解GLU和乳糖,产气、不产生H2S、在MIU上,动力阳性,吲哚阳性,脲酶阴性,在IMVIC试验++--(加加减减);7.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地方性、季节性、有些自然疫源性;8. 我国流行广泛开展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是:血吸虫、疟疾、黑热病、钩虫、丝虫病;9. 检查微丝蚴制作厚血膜时应注意:应在晚上九点钟以后采血、取三大滴血、应自然风干、血检季节应以夏季或气候温暖时为宜;10. 可致腹泻的原虫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人毛滴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11. 瑞特染料的质量可采用吸光度比值(RA)来作为瑞特染料的质量规格,当瑞特染料成熟时,其RA值应接近于1.3;12. 消化道肿瘤与消化道溃疡患者粪便隐血试验主要区别在:阳性持续的时间;13.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14. 脑脊液中IgM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15. 精子形态异常超过30%时为不正常,可影响受孕;16. 胆固醇结晶可存在于:胆汁、胸膜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粪便中;17. 血浆中能使血沉减慢的物质有白蛋白和卵磷脂;18. 沉淀反应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19. 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的实验有:肥达氏试验、外斐试验、输血交叉配血试验;20.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是用已知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临床是主要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体。
医学检验技术必背考点知识
![医学检验技术必背考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9992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8.png)
医学检验技术必背考点知识1.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技术是医学检验的关键环节,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标本采集包括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组织等。
2. 常用检验方法: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细胞学检验等。
不同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3. 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指标是衡量生命活动状态的关键指标。
常规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4. 免疫学指标分析:免疫学指标是评价免疫功能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等。
5. 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6. 细胞学检验:细胞学检验是检测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细胞学检验包括涂片镜检、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等。
7. 质控管理:质控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质控管理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参比方法等。
8. 诊断标准:检验结果与诊断标准的匹配度决定了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常见的诊断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专家共识等。
9. 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带来了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更精确、更高效、更安全的手段。
常见的技术革新包括分子诊断技术、基因检测技术、高通量检测技术等。
10. 安全与伦理: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循伦理原则和安全方针,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
在检验过程中要注意标本传递、设备维护、数据保护等问题,减少误差和风险。
医学检验复习资料(重点)
![医学检验复习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6752e184254b35eefd349c.png)
1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2. 普通培养基:含有细菌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血培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SS选择培养可选择所欲分离的细菌生长,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厌氧培养基加有还原性的物质,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不利于兼性厌氧菌的生长;3. 药物敏感试的稀释法用来定量测定药物对被检菌的MIC和MBC;4. 临床细菌学检验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5. WHO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过筛试验是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WHO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确证试验是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6. 大肠埃希氏菌在KIA上分解GLU和乳糖,产气、不产生H2S、在MIU上,动力阳性,吲哚阳性,脲酶阴性,在IMVIC试验++--(加加减减);7.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地方性、季节性、有些自然疫源性;8. 我国流行广泛开展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是:血吸虫、疟疾、黑热病、钩虫、丝虫病;9. 检查微丝蚴制作厚血膜时应注意:应在晚上九点钟以后采血、取三大滴血、应自然风干、血检季节应以夏季或气候温暖时为宜;10. 可致腹泻的原虫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人毛滴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11. 瑞特染料的质量可采用吸光度比值(RA)来作为瑞特染料的质量规格,当瑞特染料成熟时,其RA值应接近于1.3;12. 消化道肿瘤与消化道溃疡患者粪便隐血试验主要区别在:阳性持续的时间;13.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14. 脑脊液中IgM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15. 精子形态异常超过30%时为不正常,可影响受孕;16. 胆固醇结晶可存在于:胆汁、胸膜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粪便中;17. 血浆中能使血沉减慢的物质有白蛋白和卵磷脂;18. 沉淀反应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19. 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的实验有:肥达氏试验、外斐试验、输血交叉配血试验;20.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是用已知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临床是主要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体。
医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
![医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8182a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2.png)
医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
医学检验考试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检验学基础知识:包括检验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检验标本的采集、处理和储存方法,检验结果的解释和报告,以及质量控制相关知识等。
2.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涉及各个系统的常见检验项目,如血液学检验(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尿液分析(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生化学检验(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免疫学检验(抗体检测、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等)、微生物学检验(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等)等。
3. 临床检验仪器设备和操作:介绍常见的临床检验设备,如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的原理和操作要点,以及实验室安全和操作规范等。
4. 疾病相关检验项目:了解与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相关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包括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诊断指导价值和治疗监测等。
5.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熟悉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原理和标准,包括质量评价指标、质量控制品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实验室质量认证等相关知识。
6. 实验室诊断学:理解实验室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
以及不同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以上是医学检验考试的重点知识,考生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还应进行实验室操作的训练,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和水平。
医学检验重点知识
![医学检验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b5a453b0717fd5370cdc3b.png)
医学检验重点知识相关专业知识 E、免疫学法一、A1 E1、分离霍乱弧菌应选择的培养基是 A、血清肉汤6、临床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中,未、碱性蛋白胨水B涉及的是C、葡萄糖蛋白胨水A、注重质量策划和整体优化D、肉浸液B、强调预防为主和过程概念、疱肉培养基EC、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要求为中心BD、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E、实现自动化控制程序2、尿胆原呈强阳性,尿胆红素呈阴性的是 EA、溶血性贫血临床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B要点包括注重质量策划恩赫整体优化、强调预防、胰头癌C为主和过程概念,以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胆石症D要求为中心、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未涉及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E现自动化控制程序。
A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释 7、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提供有益及科学的信放出大量间接胆红素,超出了肝脏的加工能力,息,以下对象最为贴切的是肠道吸收的尿胆原增间接胆红素滞留在血液中,A、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多,虽然尿胆红素呈阴性,但尿胆原呈强阳性。
B、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医疗保险评估C、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教学评估贫血而常需输血的患者应输用 3、D、疾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评估、全血AE、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医疗保险评估、少白细胞的红细胞B AC、白细胞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提供疾病的、新鲜血浆D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的有益及科、免疫球蛋白E学的信息。
B 8、常规细胞培养较难分离的病毒是A、HAV、评价方法的精密度时常用的统计学指标是4B、柯萨奇病毒A、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冠状病毒B、偏倚D、汉坦病毒C、平均数E、风疹病毒D、相关系数 CE、标准误本题考查冠状病毒的培养特性。
A冠状病毒采用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较难分离出病毒,但用人胚器官等器官培养可分离出病毒。
5、常用的鉴定酶纯度的方法包括 A、溶解度法9、在肉汤中培养24小时后培养液变清的是、分光光度法BA、葡萄球菌C、超速离心法B、链球菌D、原子吸收法C、肺炎链球菌1 / 121 / 12D、大肠埃希菌 13、下列试验属于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的是A、CAMPE、新型隐球菌试验B、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CC、胆汁溶菌试验在肠外感染中很少分离到的病原菌 10、D、硝酸盐还原试验为 E、尿素分解试验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克雷伯菌B A项鉴定的B群链球菌的试验,B 、奇异变形杆菌C项检测的细菌碳源和氮源利用的试验,C项是鉴D、阴沟肠杆菌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D 项、志贺菌E是检测细菌酶类的试验,E项是鉴定肠杆菌科细 E菌中变形杆菌属的试验。
医学检验士必考知识点归纳
![医学检验士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0d6adb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8.png)
医学检验士必考知识点归纳医学检验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对患者样本的检测和分析,以辅助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作为一名医学检验士,掌握以下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1. 血液学检验:-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等。
- 血液形态学: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分析。
-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
2. 尿液检验:- 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胆原、尿沉渣等。
-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等。
3. 生化检验:- 肝功能:ALT、AST、ALP、GGT、总蛋白、白蛋白等。
- 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 电解质:钠、钾、氯、钙等。
- 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
4. 免疫学检验:- 免疫球蛋白测定:IgG、IgA、IgM。
- 自身抗体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
- 感染性疾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5. 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培养与鉴定: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生化试验等。
- 真菌检测:直接镜检、培养等。
- 病毒检测:PCR、ELISA等。
6. 细胞学检验:- 细胞形态学:细胞大小、形态、核质比等。
- 细胞计数:细胞总数、有核细胞数等。
7. 分子生物学检验:- 基因检测:遗传性疾病、肿瘤相关基因等。
- 染色体分析: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等。
8. 内分泌检验:- 激素水平测定: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9. 临床检验技术:- 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等。
- 仪器维护与校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实验室安全与伦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废物处理、消毒灭菌等。
- 患者隐私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
医学检验士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细致的观察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2. 普通培养基:含有细菌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血培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SS选择培养可选择所欲分离的细菌生长,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厌氧培养基加有还原性的物质,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不利于兼性厌氧菌的生长;3. 药物敏感试的稀释法用来定量测定药物对被检菌的MIC和MBC;4. 临床细菌学检验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5. WHO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过筛试验是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WHO 推荐梅毒血清学诊断的确证试验是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6. 大肠埃希氏菌在KIA上分解GLU和乳糖,产气、不产生H2S、在MIU上,动力阳性,吲哚阳性,脲酶阴性,在IMVIC试验++--(加加减减);7.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地方性、季节性、有些自然疫源性;8. 我国流行广泛开展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是:血吸虫、疟疾、黑热病、钩虫、丝虫病;9. 检查微丝蚴制作厚血膜时应注意:应在晚上九点钟以后采血、取三大滴血、应自然风干、血检季节应以夏季或气候温暖时为宜;10. 可致腹泻的原虫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人毛滴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11. 瑞特染料的质量可采用吸光度比值(RA)来作为瑞特染料的质量规格,当瑞特染料成熟时,其RA值应接近于1.3;12. 消化道肿瘤与消化道溃疡患者粪便隐血试验主要区别在:阳性持续的时间;13.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胞浆残留的RNA变性;14. 脑脊液中IgM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15. 精子形态异常超过30%时为不正常,可影响受孕;16. 胆固醇结晶可存在于:胆汁、胸膜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粪便中;17. 血浆中能使血沉减慢的物质有白蛋白和卵磷脂;18. 沉淀反应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几秒钟至几分钟即完成、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19. 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的实验有:肥达氏试验、外斐试验、输血交叉配血试验;20.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是用已知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临床是主要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体。
1. 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指标;2. 待测孔最后显示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呈正相关的是: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间接法测抗体;3. HbF检查,2周岁后正确值是小于2.5%;4. 正常人红细胞没有:HbH和HbS;5. 在正常凝血过程中,可形的复合体的有:A:III、VIIa和Ca2+;B:IXa、VIIIa、磷脂和Ca2+;C:Xa、Va、磷脂和Ca2+;6. 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因子XII,外源性的是因子III(组织因子);7. 决定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因素是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8. 出血时间延长可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 对凝血酶敏感的因子是:I、V、VIII、XIII;10. 采血体位、运动、年龄、性别、食物可能影响血液生化成份非病理性因素;11. 诊断试验的诊断效率是:所有实验结果中正确结果的百分数;12. 区带电泳有:滤纸电泳、琼脂糖电泳、PAGE电泳、琼脂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1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底物、样品存放时间、温度、PH值、缓冲液的浓度;14. 发射光谱分析法是火焰光度法的原理;15.丁泽尔现象见于:散射光谱法分析;16.高速离心机的最高转速成可达25000转/分;17.凝胶层析的作用: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沉降特性和稀溶液的浓缩;18.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作用、运输作用、维持胶体渗透压作用、缓冲作用;19.尿β2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肾移植后如排斥反应影响肾小管功能时,尿β2微球蛋白可出现增高;存在于所有有核的细胞表面;急性白血病有神经浸润时,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或增高;20.白蛋白参与调节激素和药物的代,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缓冲酸与碱的能力,是血液中主要的载体,占血浆蛋白的40~60%。
1. 血浆的脂类包括: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磷脂、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2. 运输源性胆固醇的脂蛋白主要是LDL;3. VLDL中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胆固醇酯,是血液中第二种富含甘油三脂的脂蛋白;在肝脏合成;其中的ApoCII激活LPL促进VLDL的代;4. 进行预染标脂蛋白琼脂糖电泳后,自阴极脂蛋白区带依次为: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α-脂蛋白;5. 血气分析中表示代性酸碱平衡的指标是[HCO3-];6. 实际碳酸氢盐(AB)等于标准碳酸氢盐(SB),二者小于正常,表明为代性酸中毒;7. 甲胎蛋白不是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含量增高、主要在胎儿肝合成、用于胎儿产前监测、不参与物质的运输;8. 癌基因产物包括:生长因子、P12蛋白、DNA结合蛋白、蛋白激酶、不包括化学致癌物质;9. 微生物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10. 中等大小的杆菌大小为:长2~3um宽0.3~0.5um;11.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肽聚糖;12.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13. 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细胞质的纡回体颗粒可用于鉴别细菌;14. 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用于鉴别细菌的细菌特殊结构有:荚膜、芽胞、鞭毛;15. 用厚血膜检查疟原虫的主要问题是可致疟原虫形态改变;16. 疟疾的典型发作呈: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17. 草绿色链球菌的生化应:触酶试验阴性、optochin敏感试验耐药、胆汁溶解试验阴性;18. 肺炎链球菌的生化应:触酶试验阴性、optochin敏感试验敏感、胆汁溶解试验阳性;19. 可经输血感染的寄生虫为:疟疾;20. 绦虫感染后能在粪便中排出虫卵的是阔节裂头绦虫。
1. 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淡色库蚊;2. 黑热病骨髓检查率较高;3. 曼氏迭宫绦虫和猪带绦虫人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4. 细粒棘球绦虫人是中间宿主;5.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包括:机械性、化学性、摄取营养、机体免疫应答产生超敏反应;6. CSF中葡萄糖含量下降可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7. ABO血型天然抗体大多是IgM,免疫抗体大多属于IgG,不完全抗体能通过胎盘;8. 凝集反应是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9. 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方法有:ELISA(夹心法)、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和间接法);10. PA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有利于止血;11. 血清铁蛋白是判断体铁储存量最敏感的方法;12. 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13. 血小板α颗粒较特异产物是:β-TG和PF4;14. 白血病复发的实验室指标是骨髓涂片中原+幼稚细胞大于20%;15. 诊断试验的诊断效率是所有实验结果中正确结果的百分数;16. 最早的使用的电泳技术是自由电泳;17. 区带电泳包括:滤纸电泳、琼脂糖电泳、PAGE电泳、琼脂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18. 发射光谱分析是火焰光度法测定是原理;19. 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反应迟钝、心动过缓、性腺功能减退、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20. 血气中表示代性酸碱平衡的指标是[HCO3-]。
1. 药物浓度测定的常见技术有:光谱法、色谱法、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酶免疫法;2. 将凝胶电泳与免疫化学方法结合起来的电泳技术为转移电泳;3. 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CD8+亚群;4. 免疫活性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是:骨髓和胸腺;5. 活化蛋白C的主要作用是:灭活FVa和FVIIIa;6. 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复合物与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关;7.卡波氏环形成的可能是胞浆中脂蛋白变性或纺锤体残留物所致;8. 1升=103毫升=106微升=109纳升=1012皮升=1015飞升;9. 纤维蛋白原是被分认为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10. 胃泌素瘤常以BAO升高为特性;11. PT试验可反映: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因子V、VII、X的水平;12. ISI(国际敏感指数):越低表示试剂越敏感、是标准品组织活酶与每批组织凝血活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由试剂厂商提供;13. 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过高时易患超敏反应;14. 鲎试验的原理:鲎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其血液中有一种独特的有核变形红细胞,这种变形红细胞的裂解物可与微量的细菌毒素起凝集反应,这是由于细胞的裂解物中一种酶被细菌毒素脂多糖激活,使蛋白形成凝胶;15. 154.外斐试验原理:变形杆菌属中的某些特殊菌株如X19、X2、XK的菌体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可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病串者血清作凝集反应,以辅助诊断某些立克次体病;16. 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PT;17. 糖原染色呈强阳性的细胞是原巨核细胞;18. 尿干化学检测原理:RBC和HGB用四甲基联苯胺法,尿胆原测定用偶氮偶联法;19. 可以引起血磷降低的情况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肾小管性酸中毒;20. 骨髓检查的适应征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伴皮肤黏膜出血。
1. 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包括:趋化作用、调理作用、变形性和粘附性、杀菌作用、吞噬作用;2. 黄疸的发生机制:红细胞破坏过多、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下降、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胆道梗阻;3. 可用于荚膜肿胀试验分型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4. 沙门菌属的Vi抗原属于表面抗原;5. 软性下疳的病原菌是:杜克嗜血杆菌;6. ELISA间接法、间接法荧光免疫技术可用一种标记物检测多种被测物;7. 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8. 在补体结合试验中能够检测病人血清中抗体;9. 支气管哮喘属于I型变态反应;10. 单向琼脂扩散法的检测敏感度:不高,检测进间长达48~72小时;11. 实际碳酸氢盐(AB)大于标准碳酸氢盐(SB)提示为呼吸性酸中毒;12. 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APTT延长、PT正常、,加正常血浆能纠正;13. FVII缺乏症:APTT正常、PT延长、,加正常血浆能纠正;14. 类肝素物质增多:APTT延长、PT延长、TT延长、加甲苯胺蓝能纠正;15.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检查的染色方法是:碱性美蓝染液;16. 能反映肝或肝外胆汁淤积的试验是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测定、血清ALP 及其同工酶、血清GGT;17. 能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有:抗毒素、丙种球蛋白;18. 先天性免疫包括: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19.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降低的疾病有:慢粒和PNH、MDS、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0. 血象中出现幼稚粒细胞的疾病有:慢粒、急性白血病、再障、PNH和缺铁性贫血;21. 嗜酸性粒细胞减低见于伤寒和烧伤病人;22. 输血传播的疾病有: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疟疾、梅毒;23. 酸性尿中常见的结晶有:非晶形尿酸盐、尿酸结晶、草酸钙结晶、三联磷酸盐结晶、磷酸钙结晶;24. 肝硬化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25. 普通实验室常规测定香草扁桃酸(VMA)使用的方法是:化学显色法;26.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适用于腐生葡萄球菌的鉴定;27. 鉴别脑膜炎奈瑟氏菌和淋病奈瑟菌有关的是麦芽糖发酵;28. 精密度是指: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的符合程度;29. 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检测物与其对应物之间选择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