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听算-视算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结题报告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研究、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一、问题的提出数与计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
计算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数学基础知识的研究息息相关,而且还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计算错误率偏高和计算速度偏慢都严重干扰和阻碍了整个数学课程的研究,学生也很难在研究中体验成功获得胜利感,减少了研究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内、课堂外仍然存在一些想法,认为数学研究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一位学生有再好的头脑,计算能力不强,他怎能顺利解答问题?何以体现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承受着应试教育的压力,只有加强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研究成绩。
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研究到一些数学思想,可以强化口算、笔算、估算等计算方法和能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提出了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让学生重视数学计算,培养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惯,提高计算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数学上,计算是一种行为,通过已知量的可能的组合,获得新的量。
计算的本质是集合之间的映射。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计算包括加、减、乘和除等法则运算,有口算、笔算、估算等形式。
所谓计算能力,就是指数学上的化归和转化的能力,即把抽象的、复杂的数学表达式或数字通过数学方法转换为我们可以相识的数学式子。
二、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202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三、教材内容解析本套教材涵盖以下核心教学内容:空间位置的概念,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组合与拼凑,100以内数的认知,人民币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初步),时间的识别,规律的探寻,统计方法,以及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材重点在于以下教学内容的传授:100以内数的认知,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100内加法和减法的口算技巧。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知识基础上,本教材将数的认知范围拓展至100,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理解其组成及大小关系,并运用这些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以培养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分为口算与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专注于口算部分,即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这些口算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并为后续计算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计算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对常见几何图形已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本教材安排了位置与图形拼组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多样化的探索性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计量方面,除了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教材还教授具体时刻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与“统计”是本册教材新增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部分引导学生探索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及对数学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统计部分则标志着统计初步知识的正式教学,教授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并经历利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教材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设计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或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1. 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
202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
202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总复习。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儿童数学速算法
一年级儿童的数学速算法:
1. 加法速算法:
使用10的倍数:如果一个加数接近10,可以先加上10,然后从结果中减去2(如果另一个加数是2或更少)。
利用100的倍数:如果两个数都是100的倍数,可以快速相加。
2. 减法速算法:
使用10的倍数:如果一个减数接近10,可以先减去10,然后给结果加上2(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是2或更多)。
3. 乘法速算法:
乘以10、100、1000等:只需在数字后面添加相应数量的零。
乘以2或5:如果一个因数是2或5,只需将另一个因数乘以2或5。
4. 除法速算法:
除以10、100、1000等:只需去掉数字后面的相应数量的零。
除以2或5:如果被除数是2或5的倍数,只需将被除数除以2或5。
5. 记忆口诀:
九九乘法表:通过记忆乘法表中的乘积,可以快速进行乘法计算。
6. 分组法:
将数字分组,比如将三位数分成两个两位数,分别计算后再组合结果。
7. 近似法:
对于复杂的计算,可以先将数字近似为更容易计算的数字,然后进行计算。
8. 使用手指:
对于较小的数字,可以使用手指来帮助计算。
9. 视觉辅助:
使用图表或物体来帮助理解数字和计算。
10. 练习和游戏:
通过数学游戏和练习来提高计算速度和兴趣。
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技巧计算是有技巧的,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运用计算技巧进行计算的习惯,在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尝试这样做:一、找出最佳口算方法口算方法比较多,如何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是提高口算速度及正确率的关键。
练习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复习多种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的方法。
方法一:做减法,想加法。
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思考。
如,12-8,想8+()=12。
方法二:破十法。
如 13-7用“破十法”可以这样想:10-7+3=6方法三:连减法(平时法),如13-7用‘连减法’可以这样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
方法四:加补法。
如13-7还可以这样想:13-10+3=6二、视听结合,强化口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它具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
因此,通过口算训练,可以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
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
在口算训练中经常变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结合,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不同的课型,口算的内容不一样。
新授前的练习,要发挥其启导功能。
如教学“8加几”之前,口算题可设计成:8+2+1 8+2+3 8+2+58+2+2 8+2+4 8+2+6这组题的作用在于诱发思维,寓“算理”于练习之中,为用“凑十”法算“8加几”奠定可基础。
另外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
如教学“十几减7”的巩固练习,可以这样设计:7+()=13 7+()=1513—7= 15—7=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我们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既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又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材第72页“有几瓶牛奶”一课,列出9+5=?的算式后,教材呈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1)一个一个地加;(2)9+1=10,10+4=14;(3)5+5=10,10+4=14;(4)10+5=15,9+5=14。
最新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第4单元)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口算100以内数不进位和不退位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初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不进位和不退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加法。
3.让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算理和算法的活动中培养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感受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
5.通过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以口算为主,初步掌握笔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和不退位)。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0以内数的概念及20以内加减法是学习本单元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后面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多位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因此,本单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全册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内容的编写体现了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既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10以内数加减法的综合,也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重要基础。
教科书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去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学参考书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建构。
此外,本单元在编排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引出计算的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借助已有经验及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凸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与算法。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和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去理解算理和探索算法。
小学数学口算训练技巧
小学数学口算训练技巧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
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的体会是教师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三字经是至关重要的。
念好“基”字经“基"是指基本口算。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矗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其它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抓好如下几个方面:1.直观表象助口算。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
如教学建立9+2的表象:先出示装有9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2个皮球,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2个皮球中拿1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皮球,外面还有一个,一共11个。
”我表扬了这个同学说得好,并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几凑成10。
这样,表象建立了,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基础了.2.理清算理助口算。
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8+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8比10少2,求8与5之和,应把8+5分成2和38+58与2组成102310加3得13. 10并画出口算8+5=13的思维过程图。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
”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5+8”怎样算。
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3.说理训练助口算。
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P69例1及练习十六1-4题。
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驾驭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及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口头表达实力以及推理归纳实力。
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实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育学生的合作及主动探究学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驾驭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具、学具打算:教具:投影仪每天一练口算卡片学具:练习纸〔每人一张〕;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驾驭其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利用本校书香校园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例1主题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答复看后得到的信息。
〕小组内根据得到的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给予的任务。
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图书管理员的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图书管理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味同嚼蜡的口算激情.选择“还剩多少故事书?和还剩多少本动漫书?〞这两个问题进展分析。
生独立思索:应当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再和小组同学沟通一下,最终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展示大家列的算式二、合作沟通,解决问题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a.我们先来扶植算一算35-2=b.应当怎样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沟通一下。
〔学生分组探讨,可利用小棒或计数器拨一拨摆一摆〕c.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状况,老师可随机进展引导。
老师根据出现的算法及学生一起进展小结,老师板书口算过程:先算5-2=3,再算3+30=33师:同学们真聪慧,这么快就算出了这道题。
听算训练的重要性
让听算成为小学数学教程中的一盏明灯摘要:听算,它的最大特点是:用耳朵接收信息,直接刺激大脑,学生不需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迫使自己要自觉积极地思维,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随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训练他们的口算能力。
课堂中灵活地辅以听算训练,让学生的耳、手、口、脑多种感官并用,对开发学生的大脑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等综合数学能力,均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正文:小学数学“听算训练与检测”是我校研究的课题之一。
听算,似乎简单,实际上它比视算难度大,可是它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实验教师刻苦钻研,实验工作扎扎实实,经过三年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通过听算训练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培养学习兴趣现代教育中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
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已成为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而计算是学习数学其他能力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小学每一册数学对计算都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可见.小学生计算能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基础的基础。
听算是老师读题与听算录音带相结合,学生很快计算结果.立即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它是用耳朵接收信息,直接刺激大脑,使学生不需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一定时间内迫使自己自觉积极地思维。
进行听算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之中,并随时作出相应反应,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甚至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这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起着重要作用。
练习时,编排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形式多样。
20以内的加减法,从简单的1+1、1+2、2+2、2+3开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为此,计算和应用要结合编排。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不同思路思考,得到不同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的已比较熟练,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快捷,又能同时计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由选择计算方法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想加算减”的方法。
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的练习中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另外,综合练习中,还突出了练习形式的灵活、多变和富有童趣;以及计算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
如例1中渗透集合思想;练习二中的第4题、第5题,练习三中的第3题、第9题等渗透函数思想;练习五中的第7题初步呈现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内容。
教材中“用数学”的编排,除少量穿插在练习中编排外,还特意安排了一幅情节引人,“资源”丰富,题材多样的大情景图(例3),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巩固口算。
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大量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头饰、萝卜图片、信箱图片、“一休”图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我们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今天上一节练习课。
(板书:练习)看谁能做到又对又快地口算。
(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口算基本功训练。
一共设计了十三种形式,练习内容注意多样性、阶梯性和趣味性。
)1.练组成:口算要算得又对又快,必须记熟数的组成,齐练2—10各数的组成。
(1)对口令:练习2~5各数的组成。
(2)口答:①7的组成有哪几组?②9的组成有哪几组?(3)打手势:练习6和8的组成。
(4)打手势说组成:边打手势边说10的组成。
2.板演:今天,“一休”来到我们班,它要看看你们学习得怎么样,给你们出了几道题,谁来做?(贴“一休”图,并板书下面各题。
)3○4=7 6+4=□ 7+3=□8○2=6 □+□=□ 7-3=□□-□=□□-□=□3.读题计算:要求读准题、算对数。
(投影)10以内加减法题10道。
4.悄悄算:(投影)(单号组同学先算,把得数悄悄告诉同桌同学,同桌同学同意他算的结果,就点点头;不同意,就举手向老师报告,老师再带大家讨论谁对谁错。
做几道题后,换双号组同学计算。
)10以内加减法题10道。
5.订正板演,并提问:(1)第一组题3、4、7各叫什么?8、2、6各叫什么?(2)第二组题为什么6+4等于10,而4+6也等于10呢?10-6=4是怎么算的?10-4=6是怎么算的?(3)第三组题“+”表示什么意思?7+3=1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7-3=4表示什么意思?注意:常有人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
做题前要先看符号,是“+”时,要把两个数合起来;是“-”时,减几就从被减数里去掉几。
如何搞好一年级口算教学
如何搞好一年级口算教学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以后各年级计算能力的提高,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通过几次教学一年级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一、利用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首先需要弄清学生的起点情况,现在绝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在学前都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有的还能进行较大数的口算,但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的同学是利用幼儿园中所学的珠心算的方法进行口算的,这表面上好像对口算教学有利,但教学中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孩子在计算时在脑海中有的只是一个个算盘珠,至于他们所表示的意义却一无所知,还有的学生却完全是死记硬背的,这些对于学生数感的形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都将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数所表示的意义和算理。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如果单靠讲解,势必造成学生缺乏兴趣,理解不了。
因此,教学时我特别注意利用学具来进行教学,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我们的学具袋中有小棒和各种各样的图片,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教学资源,有的教师可能觉得上课时用图片或小棒进行操作比较麻烦,课堂不好组织,不喜欢用,但实际上这些操作活动能够对我们的教学是很有利的。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口算主要分成两大块,一是10以内的加减法,而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是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难点。
而数的组成既是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的关键,同时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也有重要作用,并且它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所以数的组成在整个一年级上册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其影响意义深远。
如何进行这部分的教学呢?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学具袋当中的各种小棒和图片,还和学生制作了各种学生喜欢的红旗、五星等图片,让学生不断变换着花样来摆数的组成,学生在有趣的操作中不断深化理解了数表示的意义,同时10以内的加减法就解决了。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数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提高了,数学计算的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新课标要求: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因此,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直观操作,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中,采用直观手段,使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出口算的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边想、边说、边摆,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再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规范操作,使学生在操作、表述、观察、思考的训练过程中,脑、口、手等多种感官都动起来,为操作过程上升到口算方法建立表象。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具体的口算方法。
二.加强基本训练,夯实口算基础基础训练是进行一切复杂口算的根基和前提,必须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
口算都是以20以内的加减法为基础的。
基本口算要天天练,单项计算要重点练,对于学生不易掌握或易错之处我们突出练。
练习题的编排,仔细推敲,设置巩固基础知识的练习题,使学生能熟练到脱口而出。
如:几加几得10,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加法等,都应该在学生已经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强化训练到让学生一看算式就得到结果,而不是需要用算理慢慢计算,甚至于还要扳手指头。
只有这些基本口算掌握扎实了,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基本口算能力。
三.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总是机械重复地进行训练,会使学生逐渐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厌倦,激发不起练习的兴趣,也不能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每天让学生视算或听算20道左右题目。
这里提到的听算和视算是口算练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视算就是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得出结果,难度比较大一些。
在口算中需要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也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渴求的状态,即所谓保持一种学习的张力。
听算训练对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
听算训练对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作者:刘敏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1期江苏赣榆县实验小学(222000)刘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学生的计算能力基本上是由口算、听算、视算、心算和估算等各种能力综合而成。
听算既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我们将在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校学生口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讨论,力求建构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一、实验方法1.利用听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思考,有信心,不依赖别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听算教学让学生边听边算,避免“人云亦云”的现象。
听算完一组题目后,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我检查。
随着训练的加大,学生的正确率越来越高,学生有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听算教学中,除了听算题目,还要让学生作出各种情况的设想并选择最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2.常用——巧用——活用录音带常用。
经常把听算录音带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中。
为了保证在课堂用好听算录音带,实验教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进行集体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听算融入课前复习,课中、课后的巩固练习,改变了过去口算的单调性,速度慢的毛病,弥补了常规教学和训练的不足。
我们学校成立了数学兴趣班。
指导教师还巧妙地把听算录音带引入数学兴趣班里,作为兴趣活动的内容之一。
巧用。
使用听算录音带,讲究方式方法,长期使用,学生也不会厌倦。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里使用录音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集体用听算簿检测的,有开火车形式的,有小组竞赛的,有男、女竞赛的,有抢答式的,等等。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知识、学到知识、巩固知识。
活用。
在使用录音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处理录音材料的各个环节,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