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

合集下载

结核性毁损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结核性毁损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l o 7 / 8 5 mmh g , 心率 1 2 0 ~1 3 0次 /r ai n , 中心 静 脉
压4 . 7 c mH O, 2 h尿 量 5 O ml , 立 即报 告 医生 , 予
速) , 1 例肺 不张合 并 低 氧血 症 , 2例 肺 部感 染 合 并 低 氧 血症 , 2例低 氧 血 症 , 2例 支气 管 胸 膜瘘 , 2例 脓胸 , 1 例 支 气 管胸 膜 瘘 合并 脓 胸 , 均 及 时予 对 症
处 理及 护理 。
2 术 后并发 症 的观 察及 护理
结 核性毁 损肺 是 肺结 核 病 程发 展 到 后期 的表 现, 病肺组织广 泛纤维 干酪样 病变 , 结 核 空 洞 形 成, 失 去肺 功 能 , 严 重 损 害 患 者 的身 体 健 康 , 威 胁 公众 的健康 安全 E l 3 。手术 切 除 结 核性 毁 损 肺是 有
效 的方 法 , 但 手术 难度 大 、 出血 多 、 术 后 并 发症 多 , 因此 , 做 好术后并 发症 的观察 及 护理非 常重要。
要: 总结 4 9例结核性毁损肺 切除术后并发症 的观察及护 理。术 后常见并 发症为 出血、 心律 失常 、 低 氧 心电监护 , 加强病情 观察 , 注意引流液量及性状 , 予实验室 检查及床 边摄胸片 , 以及 时发 现并处
理并发症 。4 9 例患者 中, 并发 出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1例 、 心律失常 9例 、 低 氧血症 2 例、 肺不张合并低 氧血症 1 例、 肺部 感染合并低氧血症 2 例、 支气管胸膜瘘 2 例、 脓胸 2 例、 支气 管胸膜瘘合并 脓胸 1 例, 经对症处 理 , 除 1例支气管胸 膜瘘合
者生命 体征 , 心 电监 护 3 ~4 d , 术后 2 ~4 h内每 隔 1 5  ̄3 0 mi n监 测 心 率 、 呼吸、 血压、 脉 搏 氧 饱 和 度 ( S p O ) 1次 , 每1 h监 测 尿 量 及 中 心静 脉 压 , 生 命

肺叶切除的肺功能标准(一)

肺叶切除的肺功能标准(一)

肺叶切除的肺功能标准(一)肺叶切除的肺功能标准在肺癌、肺结核等疾病治疗中,肺叶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但是,肺叶切除后对肺功能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患者的肺功能是否达到手术的要求。

肺功能检测方法常用的肺功能检测方法包括: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强制呼气容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等。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帮助医生确定手术方案。

肺叶切除后的肺功能要求1.肺活量达到正常人的80%以上2.呼气峰流速达到正常人的80%以上3.强制呼气容积达到正常人的80%以上4.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达到正常人的80%以上只有当患者的肺功能达到以上要求时,才能够进行肺叶切除手术。

肺叶切除后的呼吸训练肺叶切除后,患者需要进行呼吸训练,以恢复肺功能。

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深呼吸、肺活量训练、腹式呼吸等。

通过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加速康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结论肺叶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是需要进行严格的肺功能检测和呼吸训练,以确保术后的肺功能能够正常恢复。

对于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和呼吸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并发症肺叶切除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胸腔积液、肺炎等。

这些并发症会对患者的肺功能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应该尽可能地预防和治疗。

同时,在术后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

注意事项在进行肺叶切除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其次,要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以避免对肺功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在进行手术前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等项目,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总结肺叶切除手术对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有着严重的影响,需要严格地进行肺功能检测和呼吸训练,以确保手术的成功。

同时,患者要注意术后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应该充分重视。

全肺切除术患者护理论文

全肺切除术患者护理论文

全肺切除术患者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54-01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中央型肺癌、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及肺结核、肺囊肿引起的一侧肺损伤,全肺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因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我院自2002—2010年全肺切除共15例,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2-2010年我院住院行全肺切除15例,女5例:年龄50-68岁,平均年龄63,均为肺癌患者;男10例:48-72岁,平均年龄52岁,吸烟者8例,均为中心型肺癌,患者均治愈出院。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使用安慰性语言,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利用相关知识给予关心体贴和必要的健康教育,重点讲解该病的特点和预后情况,主动热情地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信任感,增强治疗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2.2术前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戒烟酒,进行呼吸锻炼,练习咳嗽咳痰,增加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同时术前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注意有无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有及时治疗。

2.3 术后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血压、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果呼吸浅而快,大多是由于疼痛导致,若呼吸大而快,则应注意有无呼吸衰竭的发生。

如术后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气管偏向健侧,往往是纵膈受压所致。

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心衰应及时用抗心律失常及强心药物。

2.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为维持双侧胸腔内压力平衡、防止纵膈摆动影响健侧肺膨胀,术后胸管应夹闭,根据胸腔内压力情况做短时开放,当气管偏向健侧时可暂时开放胸管,一次放液量不宜超过500ml,速度不宜过快,放液时病人勿剧烈咳嗽,防止纵膈摆动。

如术后胸腔内渗液少,气管偏向健侧较多时对呼吸循环有影响,可在无菌操作下向患侧胸腔内注入液、气体。

右全肺切除术23例的疗效观察

右全肺切除术23例的疗效观察
9 . 5 , . 5 a d 1 d e ,i i a r s l o e e t d a u e p l n r d ma e p r t r al r e d n o d a h a e o o t p r t e c mp ia i n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4 3 % n i d t s e u t fr p a e c t u mo a y e e ,r s iao y f iu e la i g t e t .1 c s fp so e a i o lc t s v o
Jn ay 2 0 2 ae ffg tp e mo e tmy rscin d t,a d o sr e rai ae n o lc t n .Re ut c rd 2 ae c o ne o a u r 01 3c sso h n u n co e e t aa n b ev d motlt rtsa d c mp iai s i o y o s ls u e 2 c s sa c u td fr
术 后 1 因 肺 功 能 低 下 呼 吸 衰 竭 而 死 亡 。对 于 肺 功 能 低 下 的 病 人 除 例
切除病变肺组织 , 减少体内结核病灶 , 保全健康肺组 织 , 从而解 除患
肺 结 核 是 由结 核 杆 菌 引 起 的 慢 性 传 染 性 疾 病 , 切 除 是 外 科 治 肺
率, 减少不必要 的开胸探查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是 制约行全肺切除术 的重要原 因。B rad等 现影 响全肺切除术后 en r 发 并发症 和病 死率的高危 因素是 术前 合并心肺疾病 和肺功能低 下 , 充
常 而 导 致 的 。结 论 右全 肺 切 除 术 可提 高 手 术切 除 率 . 包处 理 内血 管 是 安 全 的 , 有 效 地 改 善 患者 的 肺 功 能 , 低 死 亡 率 并 减 少并 发 症 。 心 可 降

结核性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结核性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结核性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71结合性毁损肺是一侧肺内结核病变广泛、单发或多发结核空洞、大量纤维干酪病灶、同时合并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狭窄、混合感染及排菌、肺萎陷、肺纤维化、肺组织破坏严重、胸膜肥厚、不可逆性病理改变、肺功能丧失的严重肺结核并发症[1]。

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的趋势[2],长期、反复的不规律化疗,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也导致结核性毁损肺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胸外科多采用全肺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心、肺功能要求较严格,术后恢复慢,因此,优质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07~2011年采用全肺切除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1例,所有病例均顺利康复出院。

在术后进行了完善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7~2011年采用全肺切除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1例,其中女9例,男2例,左侧9例,右侧2例,反复咳嗽、咳痰11例,平均年龄47.3岁,均有18个月以上的反复不规律抗结核治疗史。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全肺切除手术较为复杂,创伤大,患者心理压力大,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重要性,手术方式及治疗、护理的意义,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应对方法,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术前常规护理:协助医生完成常规实验室检查,因结核性毁损肺肺组织破坏严重多合并混合感染,术前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样,进行痰结核菌培养及化脓菌培养,据药敏情况,为术前术后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收集相关资料,做好护理评估,向患者讲解检查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提高患者营养状态,有贫血者或低蛋白血症适当给予输血、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上呼吸道有感染者,应预防并给予治疗。

术前禁烟至少2周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练习有效咳嗽及排痰。

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必要时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

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研究

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研究

【 关键词 】 全肺切除; 肺结核 ; 毁损பைடு நூலகம் ; 肺功能; 治疗
Cl i n i c a l s t u d y o f p n e u mo n e c t o my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o w l u n g f u n c t i o n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d e s t r o y e d l u n g
Li u z ho u,Gu an g x 5 4 50 0 5,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t o t a l p n e u m o n e c t o m y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o w l u n g f u n c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wa s c o mp a r e d b e or f e 3 a n d 6 mo n t h s a f t e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Re s u l t s 3 5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u r e d a n d t h e c u r e r a t e wa s 9 7 . 2 2 % .P r e o p — e r a t i v e s p u t u m c u l t u r e wa s p o s i t i v e i n 3 6 c a s e s ,a n d 3 4 c a s e s t u r n e d n e g a t i v e a f t e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T h e n e g a t i v e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wa s

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 48 例,采用全肺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

观察术后肺结核转阴情况、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 3、6 个月的肺功能情况。

结果术前 48 例患者痰培养均为阳性,术后痰菌转阴率、治愈率均为 95. 8% ( 46 /48) 。

术后 3、6 个月,患者 FEV1 及 MVV 显著高于术前( P < 0.05) ,而 PaCO2 显著低于术前( P < 0.05) 。

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对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进行全肺切除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肺结核; 毁损肺; 低肺功能; 全肺切除术肺结核毁损肺通常是由干酪性坏死、纤维空洞及支气管扩张引起,常伴有肺组织不张,导致肺组织严重破坏,肺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从而使治疗难度增加,且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由于部分患者抗结核治疗不规则,病程长,致使病情反复,出现结核菌耐药,导致干酪性坏死、纤维空洞及支气管扩张及毁损肺。

临床观察表明,全肺切除术可有效清除肺结核毁损肺的坏死组织潜在性病灶,术后治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较高。

笔者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 48 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16年1月至 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 48 例,均符合 WHO 中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发现结核灶和肺毁损,痰培养阳性,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50% ~ 59% 。

排除患有急性炎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手术禁忌证者。

其中男 32 例,女 16 例; 年龄 20 ~ 62 ( 41.4 ± 5.6) 岁; 病程 2 ~ 11 ( 6.5 ± 3.7) 年; 左上肺毁损 15 例,右上肺毁损 14 例,左侧全肺毁损 10 例,右侧全肺毁损 9 例。

135例肺结核全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35例肺结核全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成形 术 2例 , 全肺 切除 +气 管成形 1例 。
2 护 理
除是治 疗各 种重 症肺 结 核 、 药 结 核 和肺 结 核 合 并 耐
大咯血 患者 的有 效手段 。由于全肺 切 除对患 者 的创 伤较大 , 手术 并发 症多 , 加强 围手术 期 护理显 得尤 为 重 要 。现将 我科 2 0 年 4月 一2 0 00 0 8年 9月 1 5例 3 肺 结核 行全肺 切 除术患 者 的护理要 点报 告如 下 。
位 。患侧 放 冰袋 , 减少 出血 。
2 2 术 后 护 理 . 2 2 1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
吸, 以后 改 面罩 吸 氧 ( 0 / n 逐 渐 过 渡 到鼻 导 管 1 L mi)
吸氧 (  ̄4 / n , 氧 时 间 7 1 d 2 L mi) 给 ~ 0 。② 清 醒 后行 雾 化 吸入 , ~6次/ 。③ 术后 当天定 时 协 助和 鼓励 4 d 患者变 换体位 , 主动 、 动 活 动肢 体 , 被 嘱患 者 做 深 呼
吸 。体位 引 流适用 于痰 多 容 易 咳 出 的患 者 , 般 在 一
餐前 进行 。患 者俯 卧在 床 , 患侧胸 部垫 枕头 , 使肺 内
手 术麻 醉采用 双腔 插管 及静脉 复合 麻醉 。全 肺 切 除术 1 8 , 膜 全肺 切 除 术 2 0例 胸 1例 , 肺 切 除术 余
病 变位 于 高 处 , 朝 下 , 尾 两 床 腿抬 高 垫 起 1 ~ 头 床 O 1 c 护 士五 指并拢 轻拍 患 者背 部 , 5 m, 由外 向 内 , 痰 使
最 有效 的 方 法 。嘱 患 者 头 抬 正 、 平 视 前 方 , 食 眼 将
指、 中指 、 名 指 放 在 胸 骨 上 凹 处 , 无 中指 触 及 气 管 。

结核性毁损肺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

结核性毁损肺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
[ 摘要 ] 目的 探讨 结核性 毁损肺 患者行 全肺切 除术后 的护理体 会 。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 0 年 6月~ 0 0 1 06 2 1 年 2月 4 例结 核性 毁 9
患 者术程顺 利 , 术时 间 15~53h, 手 . . 中位 时 间 32 h 术 中出血量 30~5 0 . ; 5 50 mL,
3 2
现代 临床护
( d m Ciia N r n )0 11 ( 1 Mo e l cl us g 2 1 .0 1 ) n i
结核性毁损肺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
苏月巧 ,吴纪峰 ,史书娟 ,朱 晓黎 ,高蔚 ( 河北省胸 科 医院胸心外科 , 河北石家 庄 ,5 0 1 0 04 )
i h lto n o c n r t n S s t n u e s r i al u a i e e f c s n a a i n a d c n e ta i O a o e s r u g c l c r t f t . o y v e
[ e od ] n K yw r s u r l i; n r n ; o nu oet y us g b c s je u t l o i
[ 关键 词 ] 肺结核 ; 结核 性毁损 肺 ; 全肺 切除术 ; 理 护 [ 中图分类号] R 7 . [ 43 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23 2 1) 10 3— 3 [ O ] 1 . 6/. n 6 1 8 8 . 1. . 5 6 1 8 8 (0 11- 0 2 0 D I 0 9 9j s . 7 — 2 3 0 1 1 1 3 i 1 s 2 10 [ bt c ] A s at r 0 jc v T n e i t t x e ec f n rn a et wt te t e u s — f t u g t a d w t o l bet e o i sg e h epr n e o u i pt n i h u r l i a e e ln r t i t a i v ta e i sg i s h b c o s fc d ee h t

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患者术后ICU护理探究

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患者术后ICU护理探究

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患者术后ICU护理探究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进行探究。

方法:对我院32例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后icu护理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的循环、呼吸系统,并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

结果:患者通过治疗,均脱离机械通气,其中有4例出现纵隔摆动症状,2例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3例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后经治疗得到有效治愈。

结论:在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完成实施后,最为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转入icu监护,这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对患者病情的治疗非常有效。

关键词:icu护理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04-02在肺结核病症当中,结核性肺毁损非常的严重,患者容易反复感染,并对抗酸杆菌进行长期的排出,且伴随有咯血,而通过内科难以达到有效的治疗。

为此,通过对全肺切除手术进行实施,但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围手术期生理变化也非常的多样,且存在有较多的术后并发症,需要对icu护理进行操作。

本文对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进行全肺切除手术的32例结核性肺毁损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在术后转入icu监护良好复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就诊的32例结核全肺毁损患者,其中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10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5-56岁,病程长达6-21年。

通过胸部ct显示,32例结核全肺毁损患者有10例为对侧肺亦有结核病灶者,22例为单纯性一侧肺毁损者。

另外,有26例患者为左侧肺全切术者,6例患者为右侧肺全切术者。

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了全麻,气管插管后转入icu护理,机械通气时间为10-70h。

1.2转出icu标准。

至患者意识清醒之后,对呼吸机进行停用,患者在气管导管拔除后进行平稳的自主呼吸,潮气量充足,双侧鼻导管氧气吸入量每分钟可达2l,脉搏、血压均平稳,且尿量正常。

另外对患者的电解质、血常规等进行检查,正常后均转为普通病房护理。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整体护理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整体护理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整体护理支气管胸膜瘘为肺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使治疗旷日持久,威胁患者的生命。

虽然肺癌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较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炎症,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症等较少见,但其发生率1%~1.8%[1],正确的护理支气管胸膜瘘,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其原因除术中改进支气管残端的闭合方式外,加强围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支气管胸膜瘘是支气管与胸膜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因手术切除脓腔感染造成。

主要表现是胸膜腔脓液经支气管瘘口进入呼吸道,引起频发性咳嗽、咳脓性痰,体位改变常影响症状的轻重。

凡促使脓液经瘘口流入支气管的体位,均使咳嗽及咳脓性痰的症状加重。

发生原因据文献报告,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长期大量吸烟(吸烟指数≥400年支)、术前FVC%<70%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发生于术后2~3周的支气管胸膜瘘主要与手术操作有关,发生于术后2~3个月的一般为感染所致。

胸液灌入健侧肺引起吸入性肺炎和呼吸衰竭是其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2]。

预防措施肺切除术后因肺功能不良需机械辅助呼吸,其气道呈高压力状态,而闭合瘘口的积极方法还是手术。

支气管残端分泌物易蓄积等不利因素将影响支气管残端愈合。

所以减少术后机械通气可有效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放、化疗成为提高肺癌切除率,延长术后生存时间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同时造成的支气管水肿、瘢痕化以及支气管动脉硬化、闭塞,影响术后肺泡、各级支气管断面的愈合,因此术后选择放、疗时机很大程度上影响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漏气部分均发生在缝合材料出入管壁的部位。

闭式结扎或潜行缝扎法不仅可使残端达到可靠的严密闭合,减少胸腔污染机会,同时对残端进行覆盖或包埋,更增强残端的牢固和抗压性能,亦促使残端血运再建,为残端愈合提供了保证,并保证残端不致过长,造成盲囊引起感染,又可防止支气管内缝线引起的异物反应。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展1933年Graham报道了第一例肺癌全肺切除术后,经过80多年的发展,全肺切除术已然成为肺癌、肺结核及毁损肺等有效治疗方法。

但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1%~49%,死亡率高达3%~25%,是影响手术预后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右全肺切除术后死亡率是左全肺切除术后的3倍,儿童患者的发生率较成人高,达到15%。

临床表现为心肺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脓胸及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pneumonectomy syndrome,PPS)。

即使是配合默契的外科团队,全肺切除术依然是非常凶险的术式.应该在确定患者心肺功能能够耐受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全肺切除术手术指征并评估手术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目前国内外对全肺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尚无统一标准。

多数专家认为,肿瘤跨叶侵犯或转移、肺动脉干受侵、肿瘤侵犯心包、壁层胸膜广泛受侵或膈肌种植性转移等情况下为求完全切除肿瘤,必须行全肺切除术。

现对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一、心肺并发症全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律失常、肺部感染、ARDS以及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等。

Harpole等曾报道术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2。

8%(16.1%~22。

1%),国内数据与之基本一致.翁毅敏等报道其发生率为14%,主要在术后2~4 d。

武艳的研究表明:年龄(≥65岁)、吸烟史、心律失常史、肺气肿病史、术中心包损伤、术中出血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5 L、术后肺不张等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而术后良好的镇痛则是保护因素。

另外,极化液(即葡萄糖-胰岛素-钾盐的药物组合)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也已得到大家的共识。

肺部感染被认为是全肺切除术后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其易因治疗不及时或迁延不愈而引起ARDS致死.张竞等回顾性分析155例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死亡,2例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

关于肺结核患者肺切除手术后护理

关于肺结核患者肺切除手术后护理

关于肺结核患者肺切除手术后护理【关键词】肺结核肺切除手术护理肺结核是结核菌在肺内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采用外科治疗肺结核的首要条件足病变通过内科治疗病情已经稳定,不再处于活动进展播散期。

同时,外科治疗是肺结核综合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术前术后必须应用有效抗结核药物配合治疗,增强病人的抵抗力,防止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1~3小时内,每15~30分钟测量脉搏、呼吸、血压1次,病情平稳后24小时之内每1~2小时测量1次,同时注意观察肢端温度、甲床、口唇及皮肤色泽、周围静脉充盈情况及末梢循环情况等。

疼痛、缺氧、烦躁或输液(血)过快、过多可引起血压升高;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可导致血压下降。

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及幅度,术后发热、缺氧、疼痛或呼吸道引流不畅,可出现呼吸浅而快。

感染、坏死组织吸收、手术创伤、机体应激反应等均可导致术后发热。

需每日测体温4~6次。

体温38℃以上,可增加耗氧量,加重心肺负担,应予物理降温处理。

术后7~10日出现高热、寒战,应疑为胸内或胸壁有继发感染,需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 呼吸道的护理病人术后带气管插管返回病房,应严密观察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滑出或移向一侧支气管,造成通气量不足或胃胀气。

密切观察呼吸动度、听诊双肺呼吸音和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

随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每次吸痰前后要充分吸氧,持续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造成机体缺氧。

全麻使病人胃肠黏膜受到刺激或手术过度牵拉,术后常出现恶心、呕吐。

呕吐时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

拔除气管插管前,需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拔管后即翻身拍背,辅助排痰。

肺切除术后24~36小时内,由于肺通气量和弥散面积减少、麻醉剂抑制、伤口疼痛以及肺膨胀不全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氧。

术后需常规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为2~4L/min,大多数病人于手术后第2天就能适应被减少的肺容量。

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可改为间断吸氧或按需给氧,以确保最大氧合功能。

肺部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肺部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5
治疗
(1)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全身应用有效广 谱抗生素治疗。
(2)病人应取半卧位,不宜向健侧侧卧。 (3)较小的瘘孔也可经纤维支气管镜检
查后在瘘口处涂以硝酸银,进行烧 灼治疗。
6
(4)早期支气管胸膜瘘,在没有明显的 感染之前,应立即剖胸再次作残端 闭合;晚期一般不主张用此法。
(5)较大的瘘口会形成局限性脓胸,如 果脓腔不大、不深则可采取开放引 流方法;如脓腔深、瘘口大,则采 取大网膜填塞术和胸廓成形术。
21
治疗
(1)确保胸腔闭式引流通畅。 (2)安放胃肠减压管。 (3)胃或空肠造瘘,锁骨下静脉高营养治
疗。 (4)手术治疗 :
A.手术直接修补。 B.食管切除,用胃、空肠、结肠 重
建食管。
22
六、全肺和肺部分切除后胸膜残腔
1.全肺切除术后胸膜残腔 2.肺叶和肺段切除术后胸膜残腔
23
七、神经损伤
1.喉返神经损伤 2.膈神经损伤 3. 肋间神经损伤
7
(6)全肺切除后的支气管胸膜瘘并发的 脓胸残腔常需行切除至第8或第9肋 的胸廓成形术一般不直接缝合瘘口
(7)对于很衰弱的病人,Dorman重新 推荐永久性的开放性胸廓造口术。
8
二、 胸膜腔感染、脓胸
发生率约为2%左右。
9
原因
(1)手术操作中污染了胸膜腔。 (2) 术后余肺表面细小支气管瘘。 (3) 支气管胸膜瘘合并脓胸。 (4) 肺部炎症表浅接近胸膜常继发脓胸。 (5) 继发于胸壁切口或引流管口的感染。
(2)以换气功能不全为主的呼吸衰竭 1)肺组织病变 2)静-动脉分流 3)心力衰竭
31
诊断
根据引起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 结合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 现,动脉血气分析等,不难诊断。

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和并发症

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和并发症

房间隔缺损 修补术后肺 水肿 心影 增大,肺动 脉段延长隆 凸,两肺门 周围血管纹 理增粗模糊, 其间呈斑片 状模糊阴影。
(七)肺梗塞: 1、手术后肺梗塞在老年 人较多见,可单发或多发,表现 为肺内圆形的实变影伴有胸膜反 应。 2、典型的肺梗塞呈圆锥形 实变影,基底贴于胸膜面。
LOGO
4、心脏手术: (1)心脏手术后早期可有少量纵隔积气 或积液,使纵隔轻度增宽,边缘较模糊。 (2)经一侧胸腔或横行切口进入两侧胸 腔者,术后可有少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3)切开心包者,术后可有心包积气、 积液,而使心影增大。 (4)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未闭动脉导 管结扎等手术后,可见肺充血改善,以室间 隔缺损修补术后最为明
(5)手术创伤完全愈合后,肺叶重新排 列,叶间裂及肺门位臵改变。余肺代偿性膨 胀,术侧可较对侧肺透过度增强;常留有一 定程度的胸膜增厚,但也可无明显胸膜反应, 可因胸膜较广泛胸膜增厚,使术侧肺野透过 度减低。术侧肋间隙常轻度变窄,并可见术 侧第5或第6后肋骨骨折。 (6)若余肺有粘连不能充分膨胀,可留 有残腔,残腔较大者需手术再处理。 (7)肺段切除术后基本与肺叶切除术后 相似。但术后漏气较常见,局部出血野较多 见。而邻近结构移位不明显。
左肺术后, 肺膨胀不良 术后第3如 床旁胸片, 见左肺膨胀 不良位于中 下野中内带, 左侧呈液气 胸,左第5 肋骨缺如, 左胸上部可 见胸腔引流 管。
3、食管手术: (1)食管胃吻合术,如吻合口再 主动脉弓以上,则在胸腔内左纵隔旁见 到胃泡影或气液平面,并常见一侧胃壁, 不可误认为气胸或液气胸;若吻合口在 膈上不远处,则在心影后可见气液平面 或密度增高影。 (2)术后常有少量胸腔积液。愈 后常留有轻度胸膜增厚粘连。
左肺上叶肺结核术后 A:术后第11日,左肺膨胀至第5后肋下野 呈大片密影,其间有数个大小不等、高低不等的气液平面,左第 5肋骨大部分缺如。两膈下可见新月状游离气体。 B:左侧部分 胸廓改形术后第4日,可见左胸壁中上部自胸壁凸向肺内的弧形 密影,其上部可见气液平面,左膈面增厚为胸膜增厚,左第2--5 肋骨缺如。 C:术后6个月,左肺基本膨胀,上野胸膜增厚透过 度减低,左肋膈角胸膜增厚粘连,左胸廓上部塌陷。

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后ICU护理分析

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后ICU护理分析

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后ICU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肺结核损毁全肺切除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结核毁损患者78例,术后均进行icu的监护复苏,患者经病例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全肺毁损。

结果:患者行左侧肺全切除术的共45例,右侧肺全切除术的患者共23例,所有病例均顺利康复,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

讨论:icu护理是肺结核损毁全肺切除术后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手术成功具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icu;护理结核性损毁肺是一侧肺内结核病病变广泛、单发或多发结核空洞、大量纤维干酪病灶、同时合并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狭窄、混合感染及排菌、肺萎陷、肺纤维化、肺组织破坏严重、胸膜增厚、不可逆性病理改变、肺功能丧失的严重肺结核并发症。

主要是由于初治肺结核未经过合理正规的化疗、久治未愈且反复复发,常合并支气管结核[1]。

本文分析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毁损患者进行全肺切除术临床资料,探讨icu护理肺结核损毁全肺切除术的护理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结核毁损患者78例,术后均进行icu 的监护复苏,患者经病例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全肺毁损。

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4.7±5.8)岁;病程7~19年,平均病程(4.1±2.8)年。

患者进行痰涂片检测抗酸杆菌为阳性的13例。

经胸部ct与x射线诊断显示,患者中单纯性单侧肺毁损的患者49例,对侧肺也存在结核病灶的患者29例,其中合并代偿性肺气肿的患者中5例。

患者术前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表明,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13例,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24例,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9例,中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16例,中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9例,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7例。

患者行左侧肺全切除术的共45例,右侧肺全切除术的患者共23例。

所有患者在行全肺切除手术后均在全麻状态未苏醒,保留气管插管进入icu加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8~72小时。

肺结核并中、重度肺功能障碍17例行全肺切除术的体会

肺结核并中、重度肺功能障碍17例行全肺切除术的体会

3 讨

测 定肺 功 能项 目繁 多 , 肺容 量 ( 总量 有 肺
3 1 肺功 能检 查 .
及肺活量等 ) 通气功 能 ( 、 用力 肺活 量 、 1秒最大 呼气量 、 第 最
大 自主通气量等 ) 换 气功 能 ( 、 包括 弥散 功能 、 通气 血流 比例 、
血气分析等 ) 呼 吸动力机制 ( 、 肺顺 应性 、 吸功 、 道阻力等) 呼 气
占预计 值的 4 % 一 0 ( 1 6 % 肺功能 中度 障碍) 1 ( 者 2例 限制性 5
例, 阻塞 性 2例 , 合 性 5例 ) F C MV 9 ~3 % 、 E 混 ,V 、 V4 % 6 FV
为 3 % 一 0 ( 功能重 度障碍 ) 5例 ( 5 4% 肺 者 限制性 2例 , 混合性 3例 )。动脉 血氧 分压 ( a 、 氧 化 碳 分压 ( a O ) 正 PO )二 PC 均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肺结核并发 中、 重度肺 功能障碍行全肺切除 的有效性 。方法
在 1 患者 中, 7例 左全肺切 除 1 , 2例 右全
肺切除 5例 。观 察其并发 症及病 死率。结果 治愈 1 , 亡 l 。术后 并发 心律 失常 5例 , 克 2例 , 6例 死 例 休 肺水肿 3例 , 呼吸功能 衰竭 2例。结论 肺 结核 并 中、 重度肺功 能障碍行 全肺切除术 可有效改善 患者 的肺功 能 , 并发 症 多, 险大。术前 充分准备 , 但 风
量( V 占预计值的 7 % ~5 % , 1秒最大 呼气 量( E ) MV ) 0 1 第 F V.
P C , 5 mH a O > 0m g为 呼吸 功能 衰竭。放射性 核素定 量肺 扫描 可计算 出各 区域 的通 气 与血 流 比值 ; 膜弥 散功 能测定 是近 肺 年研究的测定肺 弥散 能 力的 一种 新技术 ; 冲振荡 技术 可 以 脉 测定呼吸阻抗 的各组 成成 分 和肺顺 应性 , 能客观地 反映 呼吸 系统阻力和顺应性 ; 心肺运 动试 验能 综合反 映心与肺功能 , 但 因需昂贵 的器械不 能普及使用 。

肺切除术治疗肺结核186例临床分析

肺切除术治疗肺结核186例临床分析
核空洞 、 结核球及有大块干 酪样病灶 的共 14例 患者行 肺叶 7 切除 16例 , 楔型切除 3 例 , 3 肺 8 均获得 良好疗效 。
表 1 肺 切 除术 16例 的 并 发 症 8 术 式 总
连, 手术分离后分离面有广 泛损伤 , 余肺肺 叶合并有散在浸润 及硬结病灶 。术后余肺膨胀 能力差 , 加之术后 患者 因疼痛 不
敢用力呼吸, 使余 肺部 分膨胀后 与分离损伤 的壁层胸膜创 面 发生粘连所致 。所 以对术后 患者鼓励早 期深呼 吸鼓励 咳痰 , 尽早 床上 活动 ; 必要时用 50m 盐 水瓶 内置塑料管吹气泡均 0 l 有助 于余肺扩张 。一旦发 生残腔 内积气积液应及早定位胸穿
并发症 ( 例)
性 7 例 ;0~ 5岁 19例 , 8. % , 明青壮 年仍 为结核 6 2 4 4 占 01 说 病高发人群 。 二、 肺结核病变类型 空洞型肺结核患者 14例 , 2 占总例
痰菌 阳性或定期复查胸部 C 、 T X光片结 核球边缘 出现模糊 ,
周 围出现播散灶 , 出现病灶 中心溶解空洞形成 , 为防止播散均 行积极的手术切除治疗。对干酪样病灶 患者 , 因病灶 内含 菌
数 6 . % 。周 围肺 野无浸润 的单纯 厚壁空 洞 7 例 , 66 1 占空洞
量大也采取同样积极 的手术治疗措施 , 但原 则是能行局部楔
型切除治疗 的不 随意扩 大手术切除 范围 , 量保 存患者 的正 尽 常肺组织和肺 功能 。
患者的 5 .% ; 7 3 空洞周围肺组织合并 有浸润病 灶的 5 3例 , 占
维普资讯
临床 肺科 杂志
20 08年 4月 第 1 3卷第 4期
47 9
肺 切 除 术 治 疗 肺 结 核 1 6例 临床 分 析 8

胸外肿瘤科理论试卷 (2)

胸外肿瘤科理论试卷 (2)

胸外肿瘤科理论试卷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题)1.(科业务学习)下列关于胸部手术并发出血时的症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术后3小时连续每小时引流量达到100mlB.患者血压下降C.患者脉搏增快D.血液呈暗红色且不凝固(正确答案)2.(科业务学习)下列哪项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单选题] *A.出血B.肺不张C.吻合口瘘(正确答案)D.乳糜胸3.(科业务学习)胸腺瘤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肌无力危象时常用药物() [单选题] * A利伐沙班.B.新斯的明(正确答案)C.硝苯地平D.地西泮4.(核心制度)在抢救危重病人时,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无需() [单选题] *A.向医生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B.保留空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C.抢救完后立即请医生补开医嘱D.立即打印瓶贴(正确答案)5.(核心制度)如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立即停止输血B.通知医生C.输入生理盐水,余血和输血器送血库,分析原因D.更换输血器继续慢滴观察(正确答案)6.(核心制度)输血三查十对中不包括() [单选题] *A.病区B.性别(正确答案)C.床号D.血的有效期7.(三基)导尿前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导尿管,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型号一般为() [单选题] *A.12至16Fr、16至18Fr(正确答案)B.12至16Fr、16至20FrC.14至16Fr、16至18FrD.14至18Fr、18至20Fr8.(三基)乳胶导尿管和硅胶导尿管体内留置最长时间分别不超过() [单选题] *A.7天和14天B.7天和28天C.14天和28天(正确答案)D.14天和30天9.(三基)下列哪项不是临床常见易跌倒药物目录() [单选题] *A.镇静催眠药、降压药、降血糖药B.抗心绞痛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C.消炎药、平喘药、抗凝药(正确答案)D.抗癫痫药、利尿药、化疗药10.(三基)胃管置入的深度应为() [单选题] *A.38-40cmB.38-45cmC.45-50cmD.45-55cm(正确答案)11.(以下单选为本科专科知识)对全肺切除术后病人,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单选题] *A.24小时补液量3000mlB.输液速度以50滴/分钟C.取全患侧卧位D.取1/4侧卧位(正确答案)12.肺段切除术后病人应取() [单选题] *A.平卧位B.头低足高仰卧位C.健侧卧位(正确答案)D.1/4侧卧位13.肺结核病人行肺叶切除术后麻醉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时,正确卧位是() [单选题] *A.患侧卧位(正确答案)B.1/4侧卧位C.头低足高卧位D.半坐卧位14.全肺切除术后病人,24小时的补液量和速度应为() [单选题] *A.>2000ml,50-60滴/分B.<2000ml,50-60滴/分C.>2000ml,20-30滴/分D.<2000ml,20-30滴/分(正确答案)15.全肺叶切除术后病人,正确的胸腔引流护理方法是() [单选题] *A.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正确答案)B.放液速度宜快C.保持引流管全开放D.每8小时观察和记录引流量16.肺血栓栓塞症发生后,病人即刻出现() [单选题] *A.胸痛B.呼吸困难(正确答案)C.晕厥D.咳嗽17.何某,男,65岁,诊断为肺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18例分析宋言峥1,吴云舒1,唐志德1作者单位:11河南省胸科医院 郑州 450003; 收稿日期:2000-12-26; 作者简介:宋言峥(1967-),男,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 对我院69例肺结核全肺切除的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8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69例病人中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6例,支气管残端瘘3例,术后病灶向对侧播散2例,术后失血性休克(胸腔广泛渗血所致)5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2例。

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死亡2例,胸腔内大面积渗血死亡2例。

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1%(18/69),治愈好转率94.2%(65/69),死亡比例5.8%(4/69)。

结论 全肺切除仍是治疗某些肺结核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结果表明:肺结核化疗效果不满意(包括耐药因素)、术中操作失误及术后管理不当仍是肺结核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全肺切除术后产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结核,肺;外科,手术;并发症Analysis of 18cases with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of pneumonectomy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S ON G Y an 2z heng ,W U Y un 2shu ,TA N G Zhi 2de.Henan Chest Hospital ,Zhengz hou 450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aus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pneumoectomy in pul 2monary tuberculosis and drscass how to prevent to reducing the complications rate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 69cases of pneumonectomy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ave been reviewed including 18cases with serious complications.R esults 4cases were died ,2died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rest died of diffuse bleeding in the pleural cavity ;65cases were cured including 5bronchopleural fistula and 1contralateral dissemiated and other complications.the complications rate is 26.1%(18/69),the mortality is 5.8%(4/69).Conclusion Pneumonectomy is still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 to treat th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but the operation indicationand operation opportu 2nity should be defin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unsatisfactory chemotherapy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wrong operative procedure and post -operation inappropriate management are still main causes to opera 2tive complications.K ey w ords :Tuberculosis ,pulmonary/surgery ;Operation ;Complication 某些耐多药肺结核及肺结核不可逆的并发症如支气管胸膜瘘、结核性支扩等仍需手术治疗方可治愈,有些甚至需全肺切除。

但全肺切除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比例高。

我院1990~2000年共实施肺结核全肺切除69例,并发症18例。

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组69例,男42例,女27例,年龄19~72岁,平均40岁。

病程:5个月至40年。

病种:单侧毁损・462・中国防痨杂志 2002年10月 第24卷第5期肺26例,单侧毁损肺、对侧有病灶28例,慢纤洞7例,主支气管狭窄1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7例。

左肺38例,右肺31例;术前FEV1在1L 以下、MVV 小于50%者2例;术前痰菌阳性29例,其中耐多药(耐3药以上)9例。

术前合并曲霉菌球6例,糖尿病11例,咯血38例(最长咯血时间40年)。

术后严重并发症18例。

结 果术后并发症:急性呼吸功能不全6例,经抢救治愈4例;结核向对侧播散的2例,经内科治疗后病灶全部吸收;支气管残端瘘3例,经保守治疗及胸腔闭式引流后治愈;术后上消化道出血2例,保守治疗治愈。

失血性休克5例,治愈3例。

全组死亡4例,死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2例,失血性休克2例;全组并发症发生率26.1%(18/69)。

全组治愈好转率94.2%(65/69),死亡比例5.8%(4/69)。

讨 论虽然肺结核的外科治疗以肺叶切除效果最好[1,2,7],但有些病例需全肺切除方能治愈,但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总结我们的经验,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相关。

11与结核病本身相关的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众所周知,肺结核全肺切除后更易并发支气管残端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气管残端的炎性病变(结核或非结核性)的存在,虽然这种病变有时是痰菌阴性、稳定的病变[3],当然活动的病变,更易导致支气管残端瘘的发生,此与术前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否适当有关。

本组3例支气管残端瘘中1例是结节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术前误诊为支气管肺癌,未行抗结核治疗,全肺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残端瘘,长期带胸管1年余方治愈。

另外,全身条件差(如贫血、发热等),也是形成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对耐药病人更是如此。

本组1例右侧慢纤洞病人,术前病人痰菌阳性,全肺切除术后1个月,对侧肺发现结核病灶,痰菌仍阳性,虽然病灶向对侧播散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气管插管麻醉、术中挤压患肺等因素,但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是耐多药病人术前抗痨效果差,痰菌不易控制,术后向对侧播散的可能性就很大。

因此,对耐药肺结核需全肺切除的病人,切除病变后更应加强抗痨,以巩固手术疗效[8]。

文献报道[4],经长期不规则化疗失败的病例由于术后缺乏敏感药物的保护,影响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明显增高。

1年以内用药史的病人,手术并发症在2%以下,10年以上用药史的病人,手术并发症为7%左右,可见敏感药物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我们的体会是初治结核病人如无咯血等合并症,术前按方案需化疗6个月,术后继续用药6~9个月;复治或难治耐药肺结核病人术前至少要保留2种以上敏感药物,此时进行手术是最佳时机,术后继续用药1年以上。

总之,肺结核病人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及是否正规抗结核依然是其外科手术成功的保证。

21与手术操作相关的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本组出现的支气管残端瘘和胸腔大面积渗血,均与术中操作有关;发生支气管残端瘘3例,2例为慢纤洞型跨叶结核,1例为支气管结核,前2例可能是术中支气管残端处理不当如残端过长导致支气管残端愈合的困难,后1例因术前误诊为肿瘤,未抗结核治疗引起。

因此,我们认为,常规包埋支气管残端虽属必要,但残端遗留过长,不仅因局部血供差,影响愈合,而且还会积存血、痰等分泌物,易致感染,同时还应保证残端病变切除干净,切除时其支气管残端切缘尽可能远离病变。

否则,残端处理得再好,发生瘘的机会仍然很大,特别是合并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支扩更是如此。

另外,由于毁损肺、慢纤洞等肺结核病病程长,易合并霉菌感染等,病肺与胸壁粘连严重,分离时出血多,有时需胸膜肺全切或心包内切除,而胸膜外广泛剥离或术中盲目分离粘连可造成灾难性出血,再加上合并糖尿病等,机体本身代谢紊乱,小动脉硬化,使出血更难以制止[5]。

本组由此造成失血性休克5例,其中2例均是由于术后发现胸管引流量大,再次剖胸探查,未发现活动性出血点,仅有较大范围的渗血,严密止血后关胸,但胸管仍出血不止,再次剖胸,仍未发现活动出血点。

这样最多剖胸探查3次,其间连续大量输血,凝血机制破坏,最终因失血性休克死亡,余3例经彻底止血及抗休克治疗纠正,因此,对此类病人,术前应仔细阅片,术中分离粘连时应从纵隔等大血管波动处开始,对与后胸壁和膈肌粘连严重处,稍后再剥;如自心包外剥离有困难,可打开心包处理血管。

术中止血用热盐水纱垫效果比较好,尽量不用止血药;术中血压的维持尽量不用全血,要用血浆增量剂,因为过多的输血会破坏体内血液的凝血机制。

31与围术期处理相关的肺结核全肺切除的并发症:肺结核因其破坏正常的肺组织,术前术后均可产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尤其是全肺切除术后:如双侧有病变的病例,在实施一侧肺全切后,往往出・562・中国防痨杂志 2002年10月 第24卷第5期现肺功能不全;或某些肺结核如慢纤洞跨叶病变,手术在切除空洞病变的同时,也必须切掉部分正常的肺组织。

本组肺全切术后6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均使用了机械通气,成功4例,死亡2例,但这2例病人术前胸片、CT 表现,与肺功能检查不相吻合,病人的FEV 1均小于1L ,MVV 小于50%,但从CT 上病变分析看,病人能够承受全肺切除,这2例病人术前虽经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术后也给了机械通气,但仍死于急性呼衰。

文献报道,肺切除术后余肺的FEV1不少于800ml ,不会产生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4]。

本组术前未测定术后余肺功能,教训深刻。

总之,肺结核全肺切除由于其创伤大及结核病变的难控制性,并发症及死亡均较其它术式为多[6],因此选择肺结核全肺切除手术时,务必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同时规范手术操作,加强重症监护,在一定程度上方可减少肺结核全肺切除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

如术前估计全肺切除后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性很大,宁可放弃手术,或者利用目前的微创外科技术,在强大的化疗药物保护下,对某些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如跨叶的慢纤洞病人,单纯的空洞病灶清除也可达到与全肺切除同样的效果。

参考文献:[1] 谈彬庸.肺结核外科现状和展望[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2):68~69.[2] Rao V K ,Iademarco E P ,Fraser V J ,et al.The impact of como 2bidity on mortality following in -hospital diagnosis of tuberculo 2sis [J ].Chest ,1998,114(5):1244~1252.[3] Picciochi A ,Granone P ,Margaritora S ,et al.Surgical manage 2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J ].Rays ,1998,23(1):193~202.[4] Rizzi A ,Rocco G ,Robustellini M ,et al.Modern morbidity fol 2lowing pulmonary resection for postprimary tuberculosis [J ].World J Surg ,1997,21(5):488~491.[5] Freixinet J.Surgical ind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 2berculosis[J ].World J Surg ,1997,21(5):475~479.[6] Nakajima Y.Surgical treatment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ulmonarytuberculosis cases [J ].K ekkaku ,1997,72(1):25~34.[7] 宋言峥,张新艳,魏力,等.外科手术在现代肺结核治疗中的价值[J ].中国防痨杂志,1999(3):150~151.[8] 宋言峥,杨瑞,何苡.耐药肺结核的外科治疗[J ].中国防痨杂志,2001,(1):38~40.・病例报告・多发性结核性口腔溃疡一例江培鱼1,作者单位:11湖北省黄冈市结核病防治院 黄冈 438000; 收稿日期:2001-1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