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 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

合集下载

满庭芳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原文翻译及赏析满庭芳原文翻译及赏析满庭芳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

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寇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恁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译文: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

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

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

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

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邀游行乐的胜景。

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

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

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

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注释:晓色:拂晓时的天色。

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

蹴(cù):踢。

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

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

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

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弦。

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

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

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

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

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

红缨,红色穗子。

金榷(què):金制的饮酒器。

花困蓬瀛:花指美人。

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

此指饮酒之地。

“豆蔻”句: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十年”句: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

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

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

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导读:满庭芳·小阁藏春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释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

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

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译文】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

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

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

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

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

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创作背景】此词历来被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刘瑜《李清照全词》认为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

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认为这首《满庭芳》为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作品。

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的翻译赏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的翻译赏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的翻译赏析第1篇: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的翻译赏析《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秦观。

其古诗全文如下: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桌,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前言】《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此词虽写艳情,却能融入仕途不遇,前尘似梦的身世之感。

而且词中写景、抒情汇为一气,错综变化,脍炙人口。

上阕写景,引出别意,妙在“抹”与“连”两个动词表现出风景画中的精神,显出高旷与辽阔中的冷峻与衰飒,与全词凄婉的情调吻合。

接着将“多少蓬莱旧事”消弥在纷纷*霭之中,概括地表现离别双方内心的伤感与迷茫。

“斜阳外”三句宕开写景,别意深蕴其中,下阕用白描直抒伤心恨事,展示自己落拓*湖不得志的感受。

【注释】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连:一作黏。

⑶谯门:城门。

⑷引:举。

尊:酒杯。

⑸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⑹*霭:指云雾。

⑺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⑻谩:徒然。

薄幸:薄情。

【翻译】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

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

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满庭芳·山抹微云的翻译赏析《满庭芳·山抹微云》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

其古诗全文如下: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前言】《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此词虽写艳情,却能融入仕途不遇,前尘似梦的身世之感。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 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 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

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满庭芳·小阁藏春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

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

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

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

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

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注释】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

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

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创作背景】此词历来被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刘瑜《李清照全词》认为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

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认为这首《满庭芳》为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作品。

《满庭芳》原文赏析

《满庭芳》原文赏析

《满庭芳》原文赏析《满庭芳》原文赏析《满庭芳》原文赏析1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赏析】: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是首咏梅词。

与李清照《孤雁儿》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思,不同于一般的咏梅词。

作者将梅放在人物的生活、活动中加以描写和赞颂,把相思与咏梅结合起来,托物言情,寄意遥深。

《满庭芳》原文赏析2满庭芳·茶原文作者:黄庭坚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满庭芳·茶译文及注释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

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

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

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

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注释①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

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

②北苑春风:北苑,即今福建建瓯,是贡茶的主要产地。

春风,据蔡襄《北苑焙新茶诗》序云:“北苑(茶)发早而味尤佳,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前十五日,即采其牙,日数千工,聚而造之,逼社(临近社日)即入贡。

”因此“春风”二字,即指社前之茶。

《满庭芳》古诗原文及鉴赏

《满庭芳》古诗原文及鉴赏

《满庭芳》古诗原文及鉴赏《满庭芳》古诗原文及鉴赏《满庭芳》古诗原文及鉴赏篇1满庭芳秦观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鉴赏此词当写于绍圣四年(1097)作者初被谪时所写。

词分今昔两层写,写作上运用了倒叙手法,先写往日光景,再写今日情景,反衬今日的落寞情怀。

整首词语言清丽,形象鲜明,感情丰富。

上片从写景开端,写的是春末的风光。

天破晓了,骤雨刚过,云开天晴,天从人愿,可以外出春游了。

作者从广阔的空间,大笔挥洒,春景的美好,人意的舒畅,融成一体。

作者园林里游赏,开旷的古台旁,建筑着临水的楼阁,周围繁花似锦,一片灿烂。

飞燕穿花,把粉红色的红瓣纷纷踢落;榆荚随风飞舞,慢悠悠地把一片片飞落下来。

河中的绿水也已高涨到与桥相平了。

燕舞花飞,绿水盈岸,处处洋溢着迷人的春光。

作者的笔已由辽阔的远景转到了近景。

“秋千外”,最后凝聚到一点,另外开拓出一个境界来。

秋千设置人家花园内,这里用了一个“外”字,表示园处所见。

这里点出秋千,由园林景色转入朱门歌舞。

从那柳丝掩映的朱门里,随着温煦的乐风,传出低按小秦筝的音乐声。

至此,一个辨音识曲,盈盈雅丽的少女形象,呼之欲出。

过片以“多情”承上片的“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也紧接下片的行乐生活。

作者以“珠钿”两句极写扬州春游之盛。

古代女子乘车,男子骑马。

她乘的车,有珠子的嵌金装饰,车盖上还缀有翠羽;他骑的马,用玉装饰马缰绳,还垂着红色的穗子。

“珠钿翠盖”指车,以代女子:“玉辔红缨”指马,以代男子。

男女共同出游,尽情欢乐,逐渐至酒空人倦,方才罢休。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蓬瀛”本仙境,借指行乐之地,“花”是指同游的女子。

下面“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两句一反前意,点出以上所写,皆属前尘旧梦。

【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 李清照 满庭芳小阁藏春

【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 李清照 满庭芳小阁藏春

【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春亭李清照小亭子里隐藏着春天,闲置的窗户锁住了白天,画室里无限深邃而安静。

海豹香烧尽,窗帘钩在太阳的阴影下。

最好是人工种植姜梅。

为什么上楼靠近水。

没人来。

这是孤独和泥泞。

贺迅在扬州。

永不,知韵胜,难堪雨,不耐风揉。

他的横笛奏出深深的悲伤。

不要讨厌香味,清除雪并减少它。

你必须引导并扫过痕迹。

很难说,夜晚是光明的,月亮是光明的,阴影是浪漫的。

此词录题为“残梅”,是借咏残梅抒怀之作。

亭小,窗闲,泉隐,日锁,是典型的词境。

沉默是金。

清代词评家邝周易曾用“人静、帘悬、灯暗、香直”八个字来形容词。

这是一个狭窄、深邃、自我封闭的空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最隐秘、最感性的角落。

篆香,一种盘成篆形文字的香。

篆香烧尽,作为时间意象,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词人静对手种之梅,孤芳独赏,竟不知日影西斜。

寂寥中,人与花已融为一体,对语、交流,恰似何逊在扬州的以梅花为伴。

何逊,梁人,有《扬州早梅》诗,人们在写到梅花时,常用何逊典。

如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也有“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的句子。

下一部电影是从欣赏梅到赞扬梅和爱美。

唐代崔道荣的诗《梅花》:“香中有韵,清朝不知寒。

”宋代范成达在《梅谱序》中说:“梅以韵胜,以风高。

”可见,“梅以韵胜”是学者们的传统观点。

这里的韵指的是梅花纯洁高贵的内在美所体现的魅力和品格。

与世俗格格不入,难以抵御风雨的摧残。

通过抚摸这些文字,我们不仅珍惜花朵,也珍惜人。

“横笛”数句,由形而声,用“梅花落”的曲调来渲染由梅花引起的由物及人的联想。

于是由“惜”而“愁”,由“愁”而恨,恨人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在“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摧伤下匆匆消逝。

但字面上词人偏不说恨,而说“莫恨”。

用自宽自解的口气,相信纵使梅花香消雪减,落英无迹,但是它的清韵高格,将长留人心。

最后,它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我用融化的月光下的梅花斜影来表达我无法形容的、淡淡的、深深的怨恨。

《满庭芳》的原文和译文赏析

《满庭芳》的原文和译文赏析

《满庭芳》的原文和译文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满庭芳》的原文和译文赏析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满庭芳残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满庭芳残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满庭芳残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满庭芳?残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满庭芳残美李清照小亭子里隐藏着春天,闲置的窗户锁住了白天,画室里无限深邃而安静。

海豹香[1]燃尽,窗帘钩在太阳的阴影下。

最好是人工种植姜梅。

为什么上楼靠近水。

扬州没有人。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③,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1]转香是潘香的隐喻。

[2] 贺迅:南朝梁朝著名作家,诗作《扬州早梅》。

①下列对这首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亭藏春,闲窗锁日”意味着美丽的春天和充满活力的日子被隐藏和锁定。

b.“难堪雨藉,不耐风揉”的意思是:不管狂风还是暴雨,梅花都巍然挺立,傲然不屈。

c、“必须疏导、扫痕、留”的意思是:我们必须相信,即使梅花盛开、凋谢,它的魅力也会在世界上长久存在。

d.“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的意思是:梅花的姿影会在美好的月夜显出独有的俊俏。

② 在下面对这个词的理解中,两个不正确的项目是(4分)a.上片首先描写深暗的环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

b、下一部电影将讲述风、雨、笛声、冬雪和月夜。

它不再是用梅花写的。

c.全词写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

d、词中的梅花反映了诗人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

e.本词使用“又何必”“从来”“尚”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

③ 以下诗句中的梅花形象与其他三项不同(3分)a.虬枝凌寒,独傲冰峰艳。

b、自古以来,春天就很早,严冬就开始下雪。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越是凛冽的雪虐风,越是坚贞的花朵。

④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

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

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

(5分)参考答案①(3分)b② (4分)BD③(3分)c④ (5分)[评分标准]文化积淀组合准确,梅花精神合理,语言表达流畅。

李清照《满庭芳》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阅读答案及赏析李清照《满庭芳》阅读答案及赏析导语:满庭芳全词意境相谐,词调低沉,语言轻巧,写尽了词人冷清寂寞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

以下是由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满庭芳阅读答案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满庭芳·小阁藏春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①下列对这首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的意思是: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都被藏锁起来。

B.“难堪雨藉,不耐风揉”的意思是:不管狂风还是暴雨,梅花都巍然挺立,傲然不屈。

C.“须信道、扫迹情留”的意思是:一定要相信,即使梅花开败,它的情韵也长留人间。

D.“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的意思是:梅花的姿影会在美好的月夜显出独有的俊俏。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上片首先描写深暗的环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

B.下片转而写风、雨、笛声、冬雪、月夜,已不再着笔于梅花。

C.全词写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

D.词中的梅花衬托出词人恶劣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

E. 本词使用“又何必”“从来”“尚”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

③下列诗句中梅花的形象,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虬枝凌寒,独傲冰峰艳。

B.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④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

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

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

(5分)参考答案①(3分)B②(4分)BD③(3分)C④(5分)【评分标准】文化积累结合准确,梅花精神阐述合理,语言表达顺畅。

满庭芳李清照赏析满庭芳李清照翻译

满庭芳李清照赏析满庭芳李清照翻译

满庭芳李清照赏析
李清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女词人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歌清丽脱俗、感人肺腑,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其中,《如梦令》、《点绛唇》等名篇至今仍广为传诵。

而在她的词作中,有一首名为《满庭芳》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作品赏析
原文
满庭芳兰蕙翠,
簇簇帘外雨濛濛。

夜深风竹一声啸,
一树梨花压海棠。

译文
满庭芳,兰、蕙、翠三种花卉堆满了院子。

细雨蒙蒙,雨丝在窗外如簇如簇地飘洒。

深夜里,风吹竹叶发出一声长啸,满耳皆是这声响。

海棠花树上开满了艳丽的梨花,显得美丽又庄重。

词作解析
李清照在此作品中,通过描绘花卉的香气上溢,窗外的雨丝,清夜中的风声以及海棠花上压着的梨花,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温馨的美丽意境。

整首词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兰、蕙、翠”、“簇簇”、“濛濛”、“一声啸”、“压海棠”等,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情境感更加鲜明深刻。

应用价值
李清照的《满庭芳》词作,常常被当做美好祝福、恋爱表白或是祝寿赠礼的语句使用。

词中所描绘的花卉、雨、风等元素,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除此以外,该词作还可以被用于文化交流、语言学习等领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文学。

结语
总之,李清照的《满庭芳》词作,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学遗产。

她通过形容词和名词的堆砌,将自然元素呈现出来,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词境,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应当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样的文学精神,同时也应当学习和研究李清照的其他经典词作,以便更好地领略她的词艺魅力。

《满庭芳李清照》赏析

《满庭芳李清照》赏析

《满庭芳李清照》赏析满庭芳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李清照的咏物词以咏梅的最多,这首《满庭芳》后人补词题为“残梅”,是清照咏物词中的佳作,比较能够体现其词的艺术特色。

这词的起笔似与咏梅本旨无关,只是描述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

前人称这种写法为“先盘运势”。

作者首先写出了她住处的寂寞无聊。

“小阁”即小小的闺阁,这是女子的内寝;“闲窗”即表示内外都是闲静的。

“藏”与“锁”互文见义。

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在这狭小而闲静的小阁里。

词语之间流露出女人被压抑的情绪。

唐宋时富贵之家的内寝往往有厅堂相连结,小阁是在画堂里侧。

春光和白昼俱藏锁住了,暗示这里并未感到白昼与春光的美好,因而画堂显得特别幽深。

“深幽”即言其堂之狭长、暗淡、静谧。

作者已习惯这种环境,似乎还满意于它的深幽。

古人爱尚雅洁者都喜焚香,篆香是一种中古时期的高级盘香。

它的烧尽,表示整日的时光已经流逝,而日影移上帘箔,即是言黄昏将近。

从描述的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来看,抒情女主人公是生活在上层社会中的妇女,富贵、安闲;但环境的异样冷清寂静也透露出生活中的不如意。

“手种江梅渐好”是词意的转折,开始进入咏物的本题。

当女主人公在黄昏临近之时,于室外见到亲手种植的江梅,忽然产生一种自我欣慰的心理。

它的“渐好”能给种树人以安慰;“手种江梅”,有许多关于往事的联想,因而没有必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

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感情之外,似乎心情慵倦,对于应赏玩的景物都失去了兴致。

词上阕的结尾,由赏梅联想到南朝诗人何逊迷恋梅花之事,使词意的发展开始向借物抒情方面过渡渐渐接近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

何逊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情词婉转,诗意隽美,深为后来的诗人杜甫和黄庭坚等赏识。

《满庭芳》的全词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的全词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的全词翻译及赏析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释:谯门:城门。

引:举。

尊:酒杯。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霭:指云雾。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徒然。

薄幸:薄情。

译文1:远山飘着淡云,天边连着衰草,城楼上号角声初停。

让船再稍停片刻,我们一起畅饮饯别的酒。

当初多少欢爱的往事让人留恋,如今回首四望,已是雾霭茫茫,无处寻踪影。

夕阳西下,只见无数寒鸦急飞归巢,一弯流水环绕着孤村。

在那悲伤离别、令人黯然伤神的时刻,我默默地取下定情的香囊,她轻轻地解下罗带,这互换的信物暗示着我们永不变心。

可叹我得到什么呀,只有那薄名留在了青楼。

这一去何时才能再相见?我的胸襟和衣袖,沾满了泪痕。

回头远望她所在的地方,已看不到高耸的城楼,只有一片迷蒙的灯火照耀着这即将消逝的黄昏。

译文2:山上淡淡地抹了一丝白云,遥远的青天粘上广袤的枯草,这时画角之声已经停歇在寂静的谯门。

暂且搁住将要远行的船棹,勉强一起举起告别的酒尊。

许多蓬莱*上的往事,空空地回首,就象*雾一样缭绕飞纷。

遥看远处的夕阳之外,有栖归的寒鸦数点,静静的溪水环绕着孤独的乡村。

离情别意使人清魂,正当这个时候,他的香囊已经暗暗脱解,爱情象罗带将轻易地离分。

不用提起怎样进入青楼,如今薄情的名声依然犹存。

这次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也?胸襟两袖之上,白白地染上悲伤的泪痕。

能掠起伤感之处,是在那高城已经望断,灯光闪烁的黄昏。

译文3:远山被片片白云包围涂抹,远天和枯草连在一起,遥望无限。

此刻,城楼上画角声声,城门将闭。

远行的航船啊,请停一停,让我们把离别的苦酒啜饮。

蓬莱*啊,你记录着我多少往事,如今回忆,却云*一般飘渺难寻。

在那一轮渐渐西沉的红日下面,几只寒鸦驮着闪烁的金辉在空中逡巡。

《满庭芳》古诗赏析

《满庭芳》古诗赏析

《满庭芳》古诗赏析•相关推荐《满庭芳》古诗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庭芳》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满庭芳》古诗赏析篇1原文《满庭芳》作者:陈瓘朝代:宋体裁:词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

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

闻道鞓红最好,春归後、终委泥沙。

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

年华。

留不住,饥飡困寝,触处为家。

这一轮明月,本自无瑕。

随分冬裘夏葛,都不会、赤水黄芽。

谁知我,春风一拐,谈笑有丹砂。

译文注释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

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

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

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

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

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

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赏析这首《满庭芳》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

“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

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

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

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

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

”的名句。

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这首词写诗人与他所眷恋的一个女子的离别情景,充满了低沉婉转的感伤情调。

上片描写别时的景色及对往事的回忆。

下片抒写离别时的留恋、惆怅之情。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李清照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李清照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宋代:李清照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标签抒情、写景译文池塘生春草,庭院有绿荫,夕阳透过纱窗照射进来却带着一丝寒意。

有人扣响门上的金锁,那定是有客人来了。

可是坐上无客,杯中无酒,只愁这临安非我的故乡。

能留住什么?酴釄花已经落尽,幸好还有梨花。

想当年我也是赏会的风流人物,常常因为点香熏香了袖子,在火上煮茶然后注入到大家的盏中。

什么龙骄马,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的事。

当年曾尽情享受生活,也不在意如今的狂风暴雨,依旧煮我的酒看这风雨后的残花。

眼下,心情十分沉重,与从前那种无忧无虚的光景,不可同日而语。

注释芳草:香草,一种能散发芬芳香气的植物。

这里词人以芳草自喻,有忠贞贤德之意。

玉钩:新月。

管是:必定是;多半是。

唦: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天涯海角: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

这里借指被沦陷金统治的宋都的大好河山。

酴醿:本是酒名,亦作“酴醾”,这里指花名。

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

酴醿,属蔷薇科落叶小灌木,于暮春时(4-5月)开花,有香气。

胜:优美之意,一如今天的旅游胜地。

笺花:比喻美妙的词章。

赏析满庭芳,因唐·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诗句而得名。

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等。

有平韵、仄韵二体。

平韵正体为双调九十五字,上下阕各四平韵,或上阕四平韵,下阕五平韵。

转调,据《词学概说》里说,一个词牌都有一个宫调,凡是改变原来句式或者增减字数的,称为转调。

李清照这首《满庭芳》就是这样。

易安写这首词已经是54岁,也就是南宋初期(1138年),易安通过回忆当年的“胜赏”,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词苑千载,盛开只一女儿花。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女词人。

李清照——《满庭芳》

李清照——《满庭芳》

李清照——《满庭芳》【年代】:宋【作者】:——《满庭芳》【内容】: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辞海》1989年版)【注释】:篆香:一种印有篆文的熏香。

帘钩:挂帘的钩子。

寂寥:寂静、空旷。

浑似:简直像。

何逊在扬州:何逊,南朝梁诗人。

于天监年中年在扬州(今南京)任建安王记室。

韵胜:指的风韵逸群,超出一般。

藉:踏,这里是侵害的意思。

不耐:禁受不了。

笛:指梅笛。

雪:《历代诗余》作“玉”。

疏影:梅花稀疏的影子。

【赏析】: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是首咏梅词。

与李清照《孤雁儿》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思,不同于一般的咏梅词。

作者将梅放在人物的生活、活动中加以描写和赞颂,把相思与咏梅结合起来,托物言情,寄意遥深。

《满庭芳·小春》的诗词及鉴赏

《满庭芳·小春》的诗词及鉴赏

《满庭芳·小春》的诗词及鉴赏《满庭芳·小春》的诗词及鉴赏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满庭芳·小春》的诗词及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满庭芳·小春张炎睛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

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

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炊人。

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

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

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鉴赏1315年(元红宗廷祐二年),元朝入主南宋故土已住几十年。

为了取得汉人士族的支持,决定重开科举。

一些汉族青年,欢欣鼓舞。

但张炎对此看待很清楚,借题发挥,揭开元朝统治的真实目的。

“小春”即“十月小阳春”。

因十月天气和暖如春,故名。

恰值秋冬过渡之际,江南出现一种“返春”现象。

但随即冷气南侵,萧条的冬天会很快来临。

“睛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写天气转暖。

人们卷帘开窗,地上一片皎白。

旭日东升后,冰霜被阳光扫尽,也带走了丝寒意。

以词人饱经风霜的老眼看来,“寒轻”的感觉只是一种骗人的假象而已,因而随即落笔为“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这体现在他所冠的一个“误”字上。

这里并非讲大家的感觉有误,而是说这些啼鸟有“误”。

啼鸟越欢畅,以为春日来临。

越发让人感到其无知之极。

这里透露出张炎对待元朝重开科举所持的态度。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

”既然天气暂时回暖,不必再做《秋声赋》,可以躲进一边作短暂的休憩。

词情“顿挫”之处,它重新振起作了一点“休整”。

继而“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消凝”是“消魂凝魄”表明一种感怀的精神状态。

园中偶尔开放的一两朵花,不过是一种“借暖”而已,因此词人“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词情发生极大的转折,在此凭空一转。

这一句”换头“,笔力警峭空灵,起到了”转接“作用。

《满庭芳·小阁藏春》是哪个时期的作品?

《满庭芳·小阁藏春》是哪个时期的作品?
宋这是出自于宋朝李清照所著的满庭芳小阁藏春
《满庭芳·小阁藏春》是哪个时期的作品?
《满庭芳·小阁藏春》朝代是:“宋”, 这是出自于 宋朝 李清照 所著的《满庭芳·小阁藏春》。
附《满庭芳·小阁藏春》全文赏析
满庭芳·小阁藏春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朝
小阁藏春,
闲窗锁昼,
画堂无限深幽。篆香Fra bibliotek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
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
寂寥浑似,
何逊在扬州。
从来,
知韵胜,
难堪雨藉,
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
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
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
良宵淡月,
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李清照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李清照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李清照翻译及赏析.doc》导语:满庭芳作于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猴之后,凄凉悲咽,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liqingzhao/118586.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
满庭芳·小阁藏春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

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

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

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

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

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

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

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创作背景】
此词历来被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刘瑜《李清照全词》认为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

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认为这首《满庭芳》为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作品。

但也有学者认为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如谢桃坊就认为它应是作者遭到家庭变故后所作。

【赏析】
这是李清照的咏梅词之一,后人曾补题为“残梅”,借梅花清瘦高雅之趣,写个人情思;堪称咏物词中的佳作。

词的起笔与词题好似无关,但却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

前人称这种写法为“先盘远势”。

作者首先写出了她住处的寂寞无聊:“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小阁”即小小的闺阁,这是妇女的内寝,“闲窗”即表示内外都是闲静的。

“藏”与“锁”互文见义。

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在这狭小而闲静的圈子里。

唐宋时富贵之家的内寝往往有厅堂相连结。

小阁设画堂里侧。

春光和白昼俱藏锁住了,暗示这里并未感到它们的存在,因而画堂显得特别深幽。

“深幽”极言其堂之狭长、暗淡、静阒。

作者已习惯这种环境,似乎还满意于它的深幽。

古人爱尚雅洁者都喜焚香。

篆香是一种中古时期的高级盘香。

它的烧尽,表示整日的时光已经流逝,而日影移上帘箔即说明黄昏将近。

从所描述的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等情形推测,抒情女主人公是生活在上层社会中的妇女,富贵而安闲,但环境的异常冷清寂寞也透露了其生活不幸的消息。

“手种江梅渐好”是词意的转折,开始进入咏物。

黄昏临近之时,女主人公于室外见到亲手种植的江梅,忽然产生一种欣慰。

它的“渐好”能给种树人以安慰;欣赏“手种江梅”,又会有许多往事的联想,因而没有必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

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情感之外,似乎心情慵倦,于应赏玩的景物都失去了兴致。

词上阕的结尾,由赏梅联想到南朝文人何逊迷恋梅花的事,使词情的发展向借物抒情的方问过渡,渐渐进入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何逊(约480—520)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情辞宛转、意味隽美,深为唐宋诗人杜甫和黄庭坚所赞赏。

梁代天监(梁武帝年号,502—519)年间,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有咏梅的佳篇《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亦作《咏早梅》)。

清人江昉刻本《何水部集》于此诗下注云:“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吟咏其下,赋诗云云。

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仿惶,终日不能去。

”何逊对梅花的一片痴情,是其寂寞苦闷情附着所致。

杜诗有“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清照用何逊之事,又兼用杜诗句意;按她的理解,何逊在扬州是寂寥的。

她在寂寞的环境里面对梅花,遂与何逊身世有某些共鸣之感。

词人善于摆脱一般咏物之作胶着物态、敷衍故实的习径、而是笔端充满丰富的情感,联系个人身世,抒发对残梅命运的深深同情。

“从来知韵胜”,是她给予梅花整体的赞语。

“韵”是风韵、神韵,是形态与品格美的结合。

梅花是当得起“韵胜”的,词人肯定了这一点之后,却不再多说,转笔来写它的不幸,发现它零落后别有一番格调意趣。

“藉”与“揉”也是互文见义,有践踏摧损之意。

梅虽不畏寒冷霜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特性,因而也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摧损。

这是花的命运。

由落梅的命运,作者产生各种联想词意呈现很曲折的状态。

由落梅联想到古曲《梅花落》,是虚写,以此表现落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造成一团“浓愁”而难以排解。

但作者又试图进行自我排解,词情为之一变。

梅花的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说明其飘谢凋零,丰韵不存。

这本应使人产生春恨,迁恨于春日风雨的无情。

但词人以为最好还是“莫恨”,“须信道、扫迹情留。

”“扫迹”即踪迹扫尽,难以寻觅。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是补足“情留”之意。

“难言处”是对下阕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的概括,似乎还有与作者身世的双关的含意。

想象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

从这姿影里还显示出梅的俊俏风流,应是它扫迹后留下的一点情意。

也许明年它又会重开,并带来春的信息。

“良宵淡月,
疏影尚风流”突出了梅花格调意趣的高雅,使全词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因缺乏必要的线索而无法详考,但从词中所描述的冷清寂寞“无人到”的环境和表现凋残迟暮“难言”的感伤情绪来看,它应是清照遭到家庭变故后的作品。

这种变故使清照的词作具有凄凉悲苦的情调。

因而在咏残梅的词里,不难发现作者借物咏怀,暗寓了身世之感,其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厚,达到了意与境谐、情景交融的程度,故难辨它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还是咏物了。

它和清照那些抒写离别相思和悲苦情绪的作品一样,词语轻巧尖新,词意深婉曲折,表情细腻,音调低沉谐美,富于女性美的持征,最能体现其基本的艺术特色。

这首《满庭芳》不仅是《漱玉词》中的佳作,也应是宋人咏物的佳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